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离体快繁的调控

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离体快繁的调控

一、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离体快速繁殖的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何永林[1](2021)在《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枯菌复合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species complex,RSSC)具有丰富的寄主多样性,其中假茄科雷尔氏菌(R.pseudosolanacearum)分布范围最广,引起的植物青枯病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葫芦科作物青枯病在我国少数区域有逐步发生严重的趋势,但关于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葫芦科植物及其他科植物的致病性情况不清楚,葫芦科植物抵抗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机理尚不明确,难以制定有效的防治葫芦科作物青枯病的措施。为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已明确南瓜、丝瓜和苦瓜等葫芦科作物均可发生青枯病的基础上,以22株不同寄主来源的假茄科雷尔氏菌菌株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并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从中筛选出对南瓜具有致病性差异的菌株,对接种后南瓜植株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南瓜对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不同寄主来源的22株菌株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结果发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Cq01、Bg07、Tg03)以及四季豆的菌株(Kb01)对这三种瓜具有强致病力,源自烟草、花生和辣椒上的5株菌株具有弱致病力,但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对三种瓜无致病性。以青枯菌模式菌株GMI1000(生理小种1号)灌根接种8种植物为参照,测定16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发现这些菌株均为生理小种1号。采用伤根灌菌和注射菌液的方法将5株菌株不同浓度的菌液接种到南瓜植株上,筛选出对南瓜具有强致病力的菌株Cq01和无致病性菌株GMI1000;两者接种南瓜1 d后,南瓜根系内部均检测到病菌;南瓜接种Cq01菌株5 d的植株发病率为30.56%,接种7 d后的植株发病率高达77.78%,而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一直未发病。2、Cq01和GMI1000菌株均能诱发南瓜产生活性氧和过敏性坏死反应,前者诱导程度更为强烈;Cq01菌株在侵染早期到发病中期均能显着提高南瓜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并能促进丙二醛(MAD)产生;GMI1000菌株也能显着增强南瓜植株的POD活性,但显着低于Cq01处理;GMI1000菌株只能在侵染早期增强南瓜植株的PAL、SOD和PPO的活性,不能促进MAD的产生。结果表明,南瓜接种病原菌后,植株体内的PAL、POD、SOD和PPO酶活性以及MAD含量与接种病菌的毒力强弱有关。3、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Cq01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146个差异基因,上调110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乙烯激活信号通路、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菌防御反应、水杨酸响应和果胶分解代谢过程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与植物细胞壁降解相关的果胶裂解酶,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钙结合蛋白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与抗病相关的RPM1互作蛋白4、MYB转录因子和EREBP转录因子以及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GMI100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53个差异基因,上调49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硝酸盐同化、寡肽运输、硝酸盐转运和植物型细胞壁组织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病程蛋白相关蛋白,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的肉桂醇脱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相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与能量代谢相关的果糖-1,6-二磷酸酶,与氮素代谢相关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转运体等。分别选取Cq01和GMI1000与寄主互作途径的8个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4、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结果发现,接种Cq01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上调差异代谢物(鸟氨酸、苏糖酸和D-赤酮酸内酯);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个(葡萄糖酸),下调2个(1,3-丙二胺和棉子糖)。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南瓜响应Cq01菌株侵染的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南瓜响应GMI1000菌株侵染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戊糖磷酸途径。综上所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和少数非葫芦科的菌株对瓜类作物具有致病性,而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则表现无致病性;Cq01菌株侵染南瓜植株诱导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比GMI1000菌株侵染南瓜诱导的反应更为强烈;据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推测,南瓜受到Cq01菌株侵染后,植株体内经过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对植株自身有毒性作用的鸟氨酸代谢物,降低植株对青枯病的抗性,从而导致植株发病。GMI1000菌株可诱导南瓜植株体内增强戊糖磷酸途径产生抗病物质,抑制病菌在植株体内扩展,使植株免受病菌为害。

李忠玉[2](2021)在《苹果砧木再生芽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矮化密植是当前苹果栽培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砧木决定了嫁接树木的一些重要特征,包括生长力、产量、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或耐受性,砧木的品质优化和遗传改良成为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研究方向。而建立一套苹果砧木高效的离体芽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可以为砧木的遗传改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苹果的生产和育种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苹果砧木‘MM111’、‘MM106’、‘M7’、‘P1’和‘青砧一号’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影响再生芽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其高效的离体再生芽体系以及‘MM111’和‘P1’的遗传转化体系。主要结果如下:以苹果砧木‘MM111’、‘MM106’、‘M7’、‘P1’和‘青砧一号’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研究激素种类与浓度配比、暗培养时间、苗龄等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芽再生体系。实验发现在暗培养处理中,‘MM111’和‘M7’的暗培养时间相对于其它三种砧木较短,仅为12天;而在叶片苗龄对芽再生影响实验中发现,‘MM111’和‘M7’比较适合采用苗龄较小(40天)的叶片进行离体芽再生实验,‘青砧一号’则更适于相对成熟(50天)的叶片。此外,本实验通过激素种类与浓度配比对不定芽增殖和生根影响的研究,确立了五种苹果砧木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在‘MM111’叶片再生芽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其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MM111’叶片预培养2天后,在农杆菌菌液中(OD600=0.4-0.6)侵染6 min,在附加15 mg/L AS(乙酰丁香酮)的培养基中共培养2天,转至含有200 mg/L特美汀(Tm)的培养基中抑菌培养2天,然后置于3.5 mg/L潮霉素(HYG)筛选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植株后提取抗性植株叶片的总DNA进行PCR鉴定,结果证明已成功获得‘MM111’转基因植株;此外,还建立了砧木‘P1’的遗传转化体系:叶片预培养2天后,在农杆菌菌液中(OD600=0.5)侵染5 min,在附加20 mg/L AS(乙酰丁香酮)的培养基中共培养2天,转至含有200 mg/L特美汀(Tm)的培养基中抑菌培养2天,然后置于3 mg/L潮霉素(HYG)筛选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植株后提取抗性植株叶片的总DNA进行PCR鉴定,结果证明已成功获得‘P1’转基因植株。在拟南芥中过表达At WUS1能够促进芽的发生,为了提高‘MM111’离体再生芽的效率,我们将拟南芥At WUSCHEL(At WUS)的同源基因MdWUS1转化到‘MM111’中去,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经q RT-PCR分析发现转基因植株中MdWUS1转录水平明显上调;通过对抗性植株叶片再生芽效率的比较,发现经诱导后转基因植株的再生芽频率明显增加。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苹果砧木‘MM111’、‘MM106’、‘M7’、‘P1’和‘青砧一号’的离体芽再生体系以及‘MM111’和‘P1’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将MdWUS1等基因成功转入到砧木中去,进一步提高了再生芽的效率。

黄伟伟[3](2021)在《徐香猕猴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猕猴桃因维C含量高、果肉酸甜可口而备受人们青睐。传统育苗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的方式繁育猕猴桃苗木,不仅能克服传统育苗的弊端,还有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建立无菌育苗体系,快速、高效地繁育出质量稳定的种苗,实现快速推广应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徐香猕猴桃作为市场确认的具有巨大潜力的一个优良品种,已被西峡县作为猕猴桃产业的重要品种组成,但当前采用传统育苗方式繁育徐香猕猴桃种苗周期较长,且所育出的种苗感病严重,长势较差,给生产带来较大影响。本试验以徐香猕猴桃带腋芽茎段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建立徐香猕猴桃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同时探索和优化快繁体系建立过程的诸多影响因素,尽可能实现组织培养过程的精准控制,为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徐香猕猴桃茎段最佳消毒方法:75%的酒精30 s+0.1%Hg Cl2 8 min,成活率高达60.00%,污染率和褐化率为20.00%,均为最低值。(2)诱导腋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3 mg/L 6-BA+0.2 mg/L NAA,腋芽的最高萌发率为90.00%。(3)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5 mg/L 6-BA+0.5 mg/L NAA,平均增殖系数最高为3.23。(4)叶盘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3 mg/L 6-BA+0.3 mg/L NAA,其萌芽率高达90.00%,褐化率仅为10.00%;叶柄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3 mg/L6-BA+0.3 mg/L NAA,其萌芽率高达86.67%,褐化率仅为13.33%。(5)壮苗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GA3,芽苗高度达到最大值4.50 cm,茎粗可达2.45 mm,增殖系数达到最大值5.37,芽苗长势较好。(6)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7 mg/L IBA,生根率高达100.00%。(7)移栽前最佳开盖炼苗时间为5 d;河沙、腐殖土、蛭石=1:1:1时移栽苗成活率最高,可达93.33%。

吴超[4](2021)在《鲜食葛组织培养及大田追施KH2PO4对其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豆科葛属藤本植物葛(Pueraria lobata)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既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又有很强的保健功效,含黄酮类、香豆素类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鲜食正在成为葛根利用的发展方向,但其繁殖方式与后期的早衰成为葛根产业化的限制因素。本研究以鲜食葛茎尖、茎段和叶片为材料,通过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诱导、出芽诱导、不定芽增殖、不定芽伸长、生根培养,初步建立鲜食葛离体繁殖体系。通过探讨鲜食葛生长后期在不同追肥量下光合色素含量、抗性相关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代谢酶活性、营养物质、大量元素含量等生理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鲜食葛后期生长的追肥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鲜食葛离体繁殖体系,生根率与成苗率高,移栽到大田后,初步观测生长良好。以本试验的鲜食葛为材料,其茎尖最佳消毒方案为2.2%次氯酸钠处理3min,消毒效果为91.11%;叶片最佳消毒方案为10%过氧化氢处理3min,消毒效果为95.56%;茎段最佳消毒方案为30%过氧化氢处理6min,消毒效果为70.36%。茎尖最佳取材时间为7月,叶片为5月,茎段为5月,三种外植体在9月取材的消毒效果均较差。茎尖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组合为MS+2,4-D(2mg/L),诱导率100%。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组合为MS+2,4-D(0.10~2.00mg/L)+6-BA(0.10~0.20mg/L),诱导率100%且愈伤量多。茎尖出芽诱导最佳组合为MS+NAA(0.001、0.005mg/L)+6-BA(0.500mg/L),诱导率为66.67%。不定芽增殖最佳组合为MS+NAA(0.001mg/L)+6-BA(0.080mg/L)+蔗糖(1%),繁殖系数为5.55。不定芽伸长最佳组合为MS+6-BA(0.100mg/L)+IBA(0.100mg/L)+NAA(0.007mg/L),有效繁殖系数为1.28。生根最佳组合为1/2MS+IBA(0.15mg/L),生根率为94.44%,成苗率为94.44%。2.后期大田追施适宜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可减缓鲜食葛植株衰老进程,提高抗性,改善生理和营养指标,显着增加葛根产量。(1)动态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葛根生长后期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可减缓鲜食葛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速度,防止植株早衰,有利于同化物向地下部运输。(2)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能增强鲜食葛的抗逆性,但对鲜食葛中抗性相关物质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较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块根中脯氨酸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1.5kg/667m2后,在短期内能增加块根中脯氨酸含量,但在一段时间后追肥的处理反而会降低块根中脯氨酸的含量;磷酸二氢钾对块根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降低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磷酸二氢钾在短期内降低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积累,但一段时间后则有利于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增加,1.0~2.0kg/667m2效果较好;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其中施用较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2.0kg/667m2)促使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增加。(3)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能提高块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没有显着影响,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0.5kg/667m2)可提高块根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0.5kg/667m2)可提高块根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磷酸二氢钾可提高块根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但降低了淀粉酶活性。(4)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块根中各营养物质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较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能加快块根中淀粉和总糖的积累,追肥2.0kg/667m2效果较好;少量磷酸二氢钾(0.5kg/667m2)在短期内促进了块根中蔗糖含量的积累,但在一段时间后则降低了蔗糖含量的积累;磷酸二氢钾1.5kg/667m2促进了块根中总氨基酸含量的积累;磷酸二氢钾降低了块根中类黄酮的含量。(5)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大量元素有不同的影响。较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1.5~2.0kg/667m2)在短期内能提高块根中的磷含量,但一段时间后便回落;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叶片中的磷含量在短期内没有显着影响,在后期才表现出促进磷含量的积累的现象;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块根中钾含量的增加没有显着影响;可减缓叶片中钾含量的降低速度;对块根和叶片中的氮含量没有显着影响。综合分析,大田追施适当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显着提高了鲜食葛产量,改善品质。其中施用1.0kg/667m2产量最高;1.5kg/667m2对鲜食葛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产量的形成综合效果最优。

刘林[5](2021)在《水曲柳快速繁殖体系及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水曲柳(Fraxinus Rupr.)合子胚下胚轴为材料,建立了下胚轴直接出芽再生体系,并利用该体系以及前期研究的水曲柳悬浮培养体系,进行了水曲柳遗传转化的研究,为水曲柳基因功能及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同时,本研究针对水曲柳组培苗老化现象,通过对诱导条件、培养条件、萌发芽离体繁殖等因素的分析,探索一种快速打破水曲柳组培苗芽休眠并成功离体繁殖方法,解决水曲柳组培苗易老化、易进入休眠状态的问题,为水曲柳种苗的规模化繁殖奠定可持续的循环培养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曲柳下胚轴直接再生不定芽的研究: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浓度、光照强度、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下胚轴直接出芽以及不定芽伸长的影响。在柠檬酸钾预培养结合超声真空处理的下胚轴,在WPM+1.0 mg/L TDZ+蔗糖30 g/L+琼脂5.6 g/L培养基中培养,不定芽诱导率为96.7%,每个外植体平均不定芽为77.67个,是没有预处理的2.34倍。经过两轮的伸长培养,不定芽在WPM+0.025 mg/L TDZ+1.0 mg/L GA3+蔗糖 30 g/L+琼脂 5.6 g/L 培养基中伸长率最高75%,增殖系数2.21。切片观察发现不定芽起源于下胚轴表皮细胞伤口处,超声真空处理可以促进不定芽再生。2.液-固交替培养水曲柳组培苗快速繁殖的研究:以茎部木质化、叶片老化、顶芽休眠的水曲柳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培养方式对水曲柳老化苗进行幼化的影响。在添加了 0.6 mg/L TDZ的WPM液体培养基中暗培养,7~15 d之内可促使水曲柳腋芽100%萌发,将萌发的嫩芽切下后接种到0.05 mg/L TDZ和0.6 mg/L BA的WPM固体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腋芽在1~2个继代内可以伸长成苗,苗平均高为2.64 cm,增殖系数达到4.04。生根的苗移栽50 d后存活率为90%。3.水曲柳遗传转化的研究:以水曲柳下胚轴、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农杆菌的浓度、侵染时间、侵染方式、抗生素浓度、细胞生长时期、细胞量等进行遗传转化的研究。超声真空渗透法是下胚轴遗传转化的最佳侵染方法,在农杆菌OD600=0.6,90 s超声+10 min真空条件下对水曲柳下胚轴进行侵染,用30 mg/L卡那霉素筛选,获得抗性芽,经GUS和PCR扩增分析,获得转化植株16个,转化率为7.31%。利用侵染下胚轴的方法进行悬浮细胞的遗传转化,在细胞生长期6 d,细胞量2 g进行侵染,选择培养9 d时细胞沉降体积为28%。利用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遗传转化时农杆菌的OD600=0.2,菌液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比1/125,混合共培养2d,选择培养后原生质体活力91.67%。

张慧宁[6](2020)在《紫叶稠李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紫叶稠李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彩叶树种,也是园林绿化优质树种,具有优良的特质与极高的观赏性。为满足园林生产绿化苗木需求,本研究以紫叶稠李半木质化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对紫叶稠李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的影响,筛选出紫叶稠李的最佳培养条件,建立完整的紫叶稠李快繁体系,为紫叶稠李组织培养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深入了解紫叶稠李叶色变化特点,测定组培苗的相关色素含量,分析4种环境因素对于色素含量的变化及加速叶色变化的最佳组合,使观赏期变长,为园林景观性增加特色及加速达到变色期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以紫叶稠李茎段为外植体,采用70%酒精消毒30 s、0.1%Hg Cl2消毒10 min、12 min、14 min,筛选出最佳消毒时间为12 min,随后建立紫叶稠李无菌培养体系。将MS、WPM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相同的的激素浓度,筛选出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进行初代培养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BA,筛选出MS+0.8 mg/L 6-BA+0.08 mg/L NAA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为5.22;将试管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生根率达到75%,将生根苗经过炼苗后,移栽到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80%以上。2.以紫叶稠李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2,4-D、TDZ,筛选出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1.0 m g/L 6-BA+0.5 m g/L NA A+1.0 mg/L 2,4-D,出愈率为70.8%。3.通过离体快繁获得再生组培苗,取组培苗生长阶段叶片,测定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片色素含量,在测定WPM、MS两种培养基对组培过程中叶片色素含量及生长状况的影响时得出:WPM比MS更适合叶片的生长环境,且有较好的长势;同时设定了5种激素组合进行色素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为0.5 mg/L 6-BA和0.05 mg/L NAA对组培苗叶片快速变色及生长产生了最好的效果;在蔗糖含量为20 g/L、25 g/L、30 g/L时,进行试验筛选出20 g/L为最适宜紫叶稠李组培苗叶片快速达到变色的蔗糖浓度,产生最好的效果;在40%、60%、100%光照条件下测定色素含量时发现叶片有不同的含量变化并得出:100%光照条件的叶片比其他两种光照条件处理对紫叶稠李组培苗叶片更为适宜。

朱慧[7](2020)在《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泡桐(Paulownia fortunei)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植物,是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集材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用途广泛。本文以泡桐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快繁技术,开展泡桐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的筛选以及移栽基质的选择试验,以建立泡桐诱导效果好、成活率高的组织快繁技术体系,对泡桐优良性状的保持、组培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测定泡桐继代增殖和生根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揭示影响泡桐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处理上,外植体应选择较为生长旺盛的当年生幼嫩、粗壮、中下部的茎段;最佳的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5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这种处理方案泡桐诱导率可以达到86.67%,污染率为30.22%,褐化率为12.89%。2.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泡桐初芽诱导的影响后发现最适合泡桐初始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初始芽诱导以MS+6-BA 1.5mg/L+NAA 0.2 mg/L组合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1.17%,褐化率为8.31%。3.泡桐继代增殖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可达4.16。在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生理活性相应发生变化,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增殖初期缓慢增加,在增殖后期增加速度加快;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在培养21d时酶活性达到峰值。4.泡桐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0.2mg/L。泡桐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均随生根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先减少后增加,变化趋势一致,在生根第4 d时为最低值;POD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在生根第4 d时酶活性达到峰值。5.不同移栽基质对比试验中,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椰糠∶河沙=1∶2∶2时,经过30天的培养泡桐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89%,栽培30 d苗高为8.17 cm,基茎达到3.69 mm。综合分析可知,泡桐组织培养中最佳方案为:应选择泡桐较为粗壮的当年生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取材部位为枝条中下部,在75%酒精消毒25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可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初始芽诱导效果最好的组合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继代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以30 d作为一个继代周期;生根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0.2 mg/L;最佳的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椰糠∶河沙=1∶2∶2。

王平平[8](2020)在《红叶榆叶梅快繁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红叶榆叶梅我国北方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质树种,其枝叶茂密、花繁色艳,是园林彩叶树种的新突破。目前,传统的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生产周期长,在产量上已无法满足城市绿化的需求。而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满足生产需求。本试验通过对红叶榆叶梅当年生茎段消毒方式、茎段诱导丛生芽及增殖培养、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5个阶段的培养研究,建立有效的红叶榆叶梅快繁体系。研究结果如下:1、红叶榆叶梅当年生茎段最佳消毒方式为用75%的酒精消毒30 s后使用3%次氯酸钠消毒12 min,此时的外植体污染率为18.96%,存活率高达77.71%。2、在红叶榆叶梅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培养中,MS为最佳基本培养基;茎段诱导丛生芽的最适激素组合为:6-BA 1.5 mg/L+NAA 0.3 mg/L,诱导率为91.33%;丛生芽增殖的最适激素组合为:6-BA 1.5 mg/L+NAA 0.1 mg/L,增殖系数为11.07。3、在红叶榆叶梅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时,光培养更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MS为最佳基本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 1.0 mg/L+2,4-D 0.5 mg/L,诱导率为86.41%;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 1.5 mg/L+IBA 0.4 mg/L,增殖率为78.35%;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 1.5 mg/L+NAA 0.2 mg/L,分化率为86.72%,平均分化芽数为8个。4、红叶榆叶梅无菌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IBA 0.3mg/L,生根率为94.33%,平均根长可达6.34 cm。5、在红叶榆叶梅组培苗炼苗时,先开瓶炼苗1d,使组培苗逐步适应外界的环境,然后将平均根长在3~5 cm范围内的组培苗移栽至营养土:蛭石:珍珠岩=3:2:1炼苗基质上的存活率最高,为82.33%。6、对比本实验的两种培养方式发现,当年生茎段诱导丛生芽为建立红叶榆叶梅快繁体系的最佳途径。

刘红艳[9](2020)在《两种鸢尾高效组培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初探》文中提出溪荪(Iris sanguinea)与玉蝉花(I.ensata)是鸢尾科鸢尾属中非常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型奇特,观赏价值极高,在北方地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今后开展基因工程育种,本课题组前期已开展了这两个种的组培体系构建,但在基因工程育种中高效的组培体系更有利于提高转基因材料的分化率,故本研究又尝试采用不同的外植体材料构建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都比较高的组培体系,并尝试进行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研究成果可为将来的分子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以玉蝉花根段为外植体的高效组培体系:选择成熟的玉蝉花种子,种子消毒后剥除种皮,将处理好的种子接入固体培养基MS+3.5 g/L琼脂中培养20d,获得无菌幼苗。将长有3-4片叶的幼苗接入固体培养基MS+活性炭1.0 g/L+4.0 g/L琼脂,培养20-25d,选择不定根中间带有幼嫩须根的部位作为外植体,须根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MS+6-BA 1.0 mg/L+2,4-D 2.0 mg/L+NAA 0.2 mg/L+7.0 g/L琼脂,诱导率为100.00%;愈伤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2 mg/L+2,4-D 0.1 mg/L+NAA 0.2 mg/L+8.0 g/L琼脂,增殖系数为9.83;愈伤增殖过程中若产生内生菌,则抑菌的适宜培养基是 MS+6-BA 0.2 mg/L+2,4-D 0.1 mg/L+NAA 0.2 mg/L+青霉素 G 钠100 mg/L,抑菌率为86.67%,愈伤接入抑菌培养基后观察培养,待内生菌消失后,愈伤组织移回增殖培养基中;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1 mg/L+8.0 g/L琼脂,分化率为73.3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4.0 g/L琼脂,生根系数最高,为9.37,生根率为100.00%;炼苗3d后苗栽培在草炭土:蛭石=1:1的基质中,炼苗及移栽后生长过程中均需向苗的周围及空气中喷水,喷洒频率为1d/次,30d后苗的成活率为100.00%。2.建立以溪荪不同器官为外植体的高效组培体系:以溪荪胚轴为外植体,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1.5 mg/L+7.0 g/L琼脂,诱导率最高值为95.38%;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 MS+6-BA0.5 mg/L+2,4-D 0.3 mg/L+8.0 g/L 琼脂,增殖系数为 5.79;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 MS+6-BA 1.0 mg/L+KT 0.5 mg/L+NAA 0.2 mg/L+8.0 g/L琼脂,培养50d后,愈伤分化率最高为71.67%;不定芽的生根培养基同玉蝉花,生根系数为8.53,生根率为100.00%。以溪荪不定根中间带有幼嫩须根的部位为外植体,愈伤诱导培养基MS+6-BA 1.0 mg/L+2,4-D 1.0 mg/L+NAA 0.4 mg/L,培养 30d 后诱导率为 91.11%;培养基 MS+6-BA 0.5 mg/L+2,4-D 0.5 mg/L+青霉素G钠100 mg/L是愈伤增殖过程中抑菌的适宜培养基,抑菌率为93.94%;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分化率最高为71.67%;不定芽的生根培养基同玉蝉花,生根系数为4.37。两种外植体材料的适宜生根培养均为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生根率为100.00%。炼苗3d后移栽于基质中,20d后成活率100.00%,期间炼苗方式、栽培基质及移栽后管理方法同玉蝉花。3.溪荪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探:以溪荪不定根中间带有幼嫩须根的部位为转化受体,预培养的培养基为 MS+6-BA 1.0 mg/L+2,4-D 1.0 mg/L+NAA 0.4 mg/L,预培养 2d 为宜;转化受体经菌液侵染2.0min后,28℃恒温黑暗条件共培养1d更利于诱导带有GUS基因的愈伤组织,其共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1.0 mg/L+NAA 0.4 mg/L,附加 100 umol/L AS;其恢复诱导培养基为 MS+6-BA 1.0 mg/L+2,4-D 1.0 mg/L+NAA 0.4 mg/L,附加Card 100 mg/L,诱导30d,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经GUS染色液染色鉴定后,全部变蓝,转化率为51.11%;愈伤组织进行分化筛选,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1 mg/L,附加Kana 30 mg/L和Card 300 mg/L,分化40d后,不定芽分化率为3.33%,产生的不定芽经染色鉴定后,出现蓝色斑点,确定为阳性不定芽,但后期不定芽死亡,并未产生抗性植株。以溪荪胚轴诱导出的愈伤作为转化受体,经菌液侵染2.0min后,28℃恒温黑暗条件共培养2d,其共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0.3 mg/L,附加100 umol/L AS;转化受体经共培养后接入分化筛选培养基MS+6-BA 1.0 mg/L+KT 0.5 mg/L+NAA 0.2 mg/L,附加Kana 30 mg/L和Card 300 mg/L,培养20d后进行GUS染色鉴定,阳性组织被染成蓝色,抗性愈伤获得率为46.67%,但培养35d时分化产生不定根,出现畸形分化,染色后发现该组织中不存在GUS基因。4.玉蝉花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探:以玉蝉花不定根中间带有幼嫩须根的部位为转化受体,预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 2.0 mg/L+NAA0.2 mg/L,预培养2d为宜:转化受体经菌液侵染1.5 min后,28℃恒温黑暗条件共培养1d更利于诱导带有GUS基因的愈伤组织,其共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2.0 mg/L+NAA 0.2 mg/L,附加 100 umol/LAS;其恢复诱导培养基为 MS+6-BA 1.0 mg/L+2,4-D 2.0 mg/L+NAA 0.2 mg/L,附加Card 300 mg/L,诱导30d,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经GUS染色液染色鉴定后,全部变蓝,转化率为31.11%;愈伤组织进行分化筛选,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1 mg/L,附加 Kana 30 mg/L 和 Card 300 mg/L,分化 20d 后时,愈伤表面产生绿点,出现分化趋势,但培养40d后愈伤没有进一步分化,而是逐渐褐化死亡。

周幼成[10](2020)在《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桐油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耐热性以及绝缘性,常用于半导体、汽车、家具和船舶的制造,桐油还具有无公害、绿色环保等优点,可开发成优良的生物质油料和其他工业用油。利用千年桐种子繁殖的幼苗进行生产造林时,种子苗存在遗传差异性大的缺点,不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同时,从幼苗到果实成熟所需周期长,投入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千年桐良种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和组织培养进行研究,为千年桐无性快繁及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处理组根系生长情况均极显着优于对照(P<0.01),植物生长调节剂ABT-1促进根系生长效果显着优于IBA和NAA,处理10 min和30 min生根效果显着优于1 min(P<0.05),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生根影响不显着,用500 mg/L的ABT-1浸泡处理30 min生根率达到43.97%为最优处理。(2)采用800 mg/L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和ABT-1分别对插穗浸泡处理10 min,观察插穗生根形态、解剖结构以及生根类型,检测其下部韧皮部及根系内源激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发现扦插21 d后插穗基部形成白色愈伤组织,35 d后产生不定根,插穗生根类型为混合生根型,以皮部生根为主,愈伤组织产生少量不定根。显微观察发现其生根大致经历4个阶段,分别为诱导分化根原始细胞、根原始细胞形成根原基、根原基发育形成不定根和不定根的伸长。愈伤率与扦插21 d的脱落酸(AB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SOD,POD活性呈显着负相关,生根率与扦插63 d的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不同处理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明显,内源激素与氧化酶通过协同作用对愈伤组织和生根产生不同影响。(3)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母树年龄、留叶方式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表明母树年龄和留叶方式对生根有显着影响(P<0.05),母树年龄越大越难以生根,保留顶芽和1片叶(L1)生根效果显着优于仅保留顶芽(L2)和仅保留侧芽(L3)。选取1年生插穗保留顶芽和1片叶扦插于河沙+泥炭(1:1)混合基质,其生根率达到45.31%,基质对插穗生根影响不显着。(4)对L1、L2和L3三种留叶方式的插穗生根过程进行拍照和显微观察,测其顶芽、侧芽及叶片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L1处理愈伤组织产生速率、根原始细胞经诱导分裂分化形成不定根的速率显着快于L2和L3;不同处理生长素(IAA)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前期快速下降,生根之后缓慢上升,L1、L2处理玉米素核苷(ZR)含量前期下降,生根后开始上升,赤霉素(GA3)含量远低于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总体呈上升趋势,L1、L2处理脱落酸(ABA)含量中期缓慢下降。L2、L3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前期略有下降,之后呈上升趋势。愈伤率与扦插21 d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呈中正相关,但不显着(P<0.05);生根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与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5)研究表明由种胚获得的无菌苗组培时污染率低,但诱导生成的不定芽长势弱,不利于继代增殖培养;室外千年桐优树新生茎段消毒困难,极易褐化污染;温室大棚的扦插苗经过前期消毒处理,易获得较多无菌不定芽,且不定芽生长健壮,有利于继代增殖培养,将室外优树通过嫁接、扦插等方式进行室内培养可提高组培成功率。(6)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和IBA更有利于千年桐组培再生,IBA和6-BA浓度过高容易使外植体玻璃化,获得畸形不定芽。当IBA浓度保持一定时,随着6-BA浓度的升高,不定芽增殖系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6-BA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综合比较各培养基不定芽生长情况,发现MS+2.0 mg/L 6-BA+0.01 mg/L IBA培养基诱导效果较好,利用无菌苗获得的不定芽进行增殖时,发现MS+2.0 mg/L 6-BA+0.01 mg/L IBA+1.0 mg/L GA3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利用扦插苗获得的不定芽进行增殖时,发现MS+2.0 mg/L 6-BA+0.05 mg/L IBA+1.0 mg/L GA3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芽苗在含有1.0 mg/L IBA的培养基中产生了少量不定根,在含有0.5 mg/L IBA和1.0 mg/L ABT-1的培养基均产生了生根点,但未形成不定根。

二、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离体快速繁殖的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离体快速繁殖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青枯菌的寄主范围
    1.2 葫芦科植物青枯病的研究概述
    1.3 病菌与植物寄主互作的机制概述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5 代谢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6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盒
        2.1.4 供试作物
        2.1.5 主要试验仪器
    2.2 方法
        2.2.1 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
        2.2.2 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对南瓜防御相关生理生化反应影响的测定
        2.2.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2.2.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差异分析
        2.2.5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3.1.1 不同寄主来源菌株对3 种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3.1.2 菌株所属的生理小种类型
        3.1.3 对南瓜具有无致病性和强致病力的菌株
        3.1.4 Cq01 和GMI1000 菌株在南瓜根系的侵入菌量
    3.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2.1 H_2O_2的变化
        3.2.2 过敏性坏死细胞检测结果
        3.2.3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MAD含量的影响
        3.2.4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AL酶活性的影响
        3.2.5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OD酶活性的影响
        3.2.6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SOD酶活性的影响
        3.2.7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PO酶活性的影响
        3.2.8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CAT酶活性的影响
    3.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3.3.1 RNA质量检测分析
        3.3.2 测序数据和组装结果分析
        3.3.3 基因表达分析
        3.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3.5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
        3.3.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3.7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3.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3.4.1 主成分分析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3.4.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4.4 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
        3.4.5 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小种
        4.1.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4.1.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4.1.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4.1.5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4.2 结论
    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苹果砧木再生芽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苹果矮化砧木
        1.2.1 国外苹果主要矮化砧木
        1.2.2 国内苹果主要矮化砧木
    1.3 苹果叶片离体再生芽研究进展
        1.3.1 苹果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发生途径
        1.3.2 影响叶片离体再生芽的因素
    1.4 苹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1.4.1 苹果遗传转化取得的成果
        1.4.2 遗传转化的基本方法
        1.4.3 影响苹果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1.5 植物再生与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5.1 植物细胞全能性与器官再生
        1.5.2 体细胞胚的发生
        1.5.3 BBM基因的研究进展
        1.5.4 WUSCHEL、STM基因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及实验地点
        2.1.2 菌株和质粒
        2.1.3 实验试剂
        2.1.4 主要实验仪器与工具
        2.1.5 实验引物序列
    2.2 实验方法
        2.2.1 外植体的处理
        2.2.2 培养条件
    2.3 几种苹果砧木叶片离体再生实验设计
        2.3.1 ‘MM111’叶片离体再生实验设计
        2.3.2 ‘MM106’叶片离体再生实验设计
        2.3.3 ‘M7’叶片离体再生实验设计
        2.3.4 ‘P1’叶片离体再生实验设计
        2.3.5 ‘青砧一号’叶片离体再生实验设计
    2.4 载体的构建
        2.4.1 植物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2.4.1.1 Trizol法提取植物总RNA
        2.4.1.2 RNA反转录
        2.4.2 克隆载体的构建
        2.4.2.1 目的基因的扩增
        2.4.2.2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2.4.2.3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2.4.2.4 连接产物的转化
        2.4.2.5 菌落PCR鉴定
        2.4.2.6 质粒DNA的提取
        2.4.2.7 酶切回收
        2.4.3 表达载体的构建
        2.4.3.1 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
    2.5 苹果砧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5.1 根癌农杆菌GV3101 感受态细胞转化(冻融法)
        2.5.2 农杆菌介导苹果砧木叶片转化
        2.5.3 ‘MM111’、‘P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5.3.1 叶片对抗生素敏感度的设计
        2.5.3.2 各种转化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影响的设计
        2.5.3.3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2.6 低熔点琼脂糖包埋切片和染色观察
        2.6.1 取材、包埋和切片
        2.6.2 材料染色和显微观察
    2.7 原位杂交分析
        2.7.1 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2.7.1.1 探针片段的扩增
        2.7.1.2 转录
        2.7.1.3 沉淀、收集探针
        2.7.1.4 探针碱解
        2.7.1.5 探针半定量分析
        2.7.2 固定、包埋与切片
        2.7.2.1 固定材料
        2.7.2.2 包埋材料
        2.7.2.3 原位切片
        2.7.3 脱蜡、消化、乙酰化和杂交
        2.7.3.1 脱蜡、消化和乙酰化
        2.7.3.2 杂交
        2.7.4 杂交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MM111’叶片再生芽过程中的形态学观察
        3.1.1 ‘MM111’叶片再生芽过程中的生物学观察
        3.1.2 ‘MM111’叶片再生芽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3.2 ‘MM111’叶片再生芽体系的建立
        3.2.1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2.2 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2.3 苗龄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2.4 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确定
        3.2.5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3.3 ‘MM106’叶片再生芽体系的建立
        3.3.1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3.2 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3.3 苗龄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3.4 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确定
        3.3.5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3.4 ‘M7’叶片再生芽体系的建立
        3.4.1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4.2 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4.3 苗龄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4.4 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确定
        3.4.5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3.5 ‘P1’叶片再生芽体系的建立
        3.5.1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5.2 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5.3 苗龄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5.4 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确定
        3.5.5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3.6 ‘青砧一号’叶片再生芽体系的建立
        3.6.1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6.2 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6.3 苗龄对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3.6.4 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确定
        3.6.5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3.7 ‘MM11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转基因验证
        3.7.1 ‘MM11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3.7.1.1 ‘MM111’叶片抗生素敏感度实验
        3.7.1.2 农杆菌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7.1.3 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7.1.4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7.1.5 乙酰丁香酮(AS)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7.2 ‘MM111’遗传转化体系的转基因验证
        3.7.2.1 载体的构建
        3.7.2.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3.7.2.3 转基因‘MM111’的Md BBM表达量分析
    3.8 ‘MM111’中MdWUS1 基因的功能研究
        3.8.1 ‘MM111’中MdWUS1 表达模式分析
        3.8.2 MdWUS1 基因转化‘MM111’
        3.8.3 MdWUS1 转基因株系的表型分析
    3.9 ‘MM111’中Md STM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3.9.1 ‘MM111’中Md STM表达模式分析
        3.9.2 Md STM基因转化‘MM111’
        3.9.3 Md STM转基因株系的表型分析
    3.10 ‘P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转基因验证
        3.10.1 ‘P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3.10.2 MdWUS1 转化‘P1’
        3.10.2.1 MdWUS1 的原位表达分析
        3.10.2.2 MdWUS1 基因转化‘P1’
        3.10.2.3 MdWUS1 转基因株系的表型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徐香猕猴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猕猴桃的概述
    1.2 猕猴桃传统育苗方法
        1.2.1 实生苗繁育法
        1.2.2 嫁接繁殖法
        1.2.3 扦插繁殖法
    1.3 猕猴桃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3.1 叶片、叶柄和茎段的离体培养
        1.3.2 花药离体培养
        1.3.3 胚乳培养
        1.3.4 原生质体培养
        1.3.5 离体胚培养
        1.3.6 现阶段猕猴桃组织培养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徐香猕猴桃茎段诱导腋芽和增殖培养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植物激素及其它附加物
        2.1.4 培养条件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基配置
        2.2.2 外植体的消毒处理
        2.2.3 腋芽的诱导
        2.2.4 芽增殖培养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外植体最佳消毒处理方式筛选
        2.3.2 不同激素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2.3.3 不同激素对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徐香猕猴桃叶片、叶柄诱导不定芽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准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激素对叶片诱导芽的影响
        3.2.2 不同激素对叶柄诱导芽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赤霉素对徐香猕猴桃壮苗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准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GA_3对徐香猕猴桃芽高的影响
        4.2.2 GA_3对徐香猕猴桃芽苗茎粗及增殖效果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植物激素对徐香猕猴桃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准备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植物激素对组培苗生根率的影响
        5.2.2 不同植物激素对组培苗根长的影响
        5.2.3 不同植物激素对组培苗生根条数的影响
        5.2.4 不同植物激素对组培苗根部愈伤组织的影响
        5.2.5 不同植物激素对组培苗生根形成的综合评价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徐香猕猴桃组培苗移栽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准备
        6.1.3 试验方法
        6.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开盖时间对移栽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6.2.2 移栽基质对移栽苗成活率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鲜食葛组织培养及大田追施KH2PO4对其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葛应用价值
    1.2 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1.3 磷钾肥对作物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1.3.1 磷对作物的影响
        1.3.2 钾对作物的影响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鲜食葛组织培养
        2.2.2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第3章 鲜食葛组织培养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外植体消毒
        3.2.2 叶片和茎尖愈伤组织诱导
        3.2.3 茎尖出芽诱导
        3.2.4 不定芽增殖培养
        3.2.5 不定芽伸长培养
        3.2.6 生根培养
    3.3 培养条件
    3.4 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消毒组合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
        3.5.2 不同取材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3.5.3 不同激素组合对叶片和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5.4 不同激素组合对茎尖出芽诱导的影响
        3.5.5 不同激素与蔗糖组合对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3.5.6 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定芽伸长培养的影响
        3.5.7 不同激素组合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3.6 讨论
    3.7 小结
第4章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4.1 试验地概况
    4.2 试验设计
    4.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3.1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4.3.2 抗性相关物质含量测定
        4.3.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4.3.4 代谢酶活性测定
        4.3.5 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4.3.6 大量元素含量测定
        4.3.7 产量测定
        4.3.8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4.4.2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块根和叶片抗性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4.4.3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块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4.4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块根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4.4.5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块根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4.4.6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块根和叶片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4.7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产量的影响
        4.4.8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与鲜食葛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及产量的关联度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鲜食葛组织培养技术
    5.2 大田追施磷酸二氢钾对鲜食葛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5)水曲柳快速繁殖体系及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曲柳简介
    1.2 水曲柳无性繁殖研究
        1.2.1 水曲柳嫁接繁殖
        1.2.2 水曲柳扦插繁殖
        1.2.3 水曲柳组织培养繁殖
    1.3 植物下胚轴再生不定芽研究
    1.4 植物腋芽繁殖的研究
    1.5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6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6.1 遗传转化方法
        1.6.2 菌液浓度
        1.6.3 侵染时间
        1.6.4 共培养时间
        1.6.5 抗生素浓度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水曲柳下胚轴直接再生不定芽体系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准备
        2.1.2 材料预培养
        2.1.3 水曲柳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诱导培养基
        2.1.4 超声真空对下胚轴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2.1.5 水曲柳下胚轴萌发的不定芽伸长培养
        2.1.6 水曲柳下胚轴切割分段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
        2.1.7 水曲柳不定芽组织形态学观察
        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激素对水曲柳下胚轴出芽的影响
        2.2.2 柠檬酸钾预培养对水曲柳下胚轴出芽的影响
        2.2.3 光照对水曲柳下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2.2.4 超声真空对下胚轴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2.2.5 水曲柳不定芽伸长的培养
        2.2.6 下胚轴切割分段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
        2.2.7 不定芽形成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液-固交替培养的水曲柳快繁体系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不同培养基对水曲柳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3.1.3 不同光照条件对水曲柳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3.1.4 不同培养方式对水曲柳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3.1.5 不同激素组合对萌发芽离体伸长的影响
        3.1.6 不同培养方式对萌发芽离体伸长的影响
        3.1.7 水曲柳休眠芽萌发的生物反应器扩大培养
        3.1.8 不同培养方式对水曲柳离体茎段再生的影响
        3.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浓度TDZ对组培苗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3.2.2 不同光照对水曲柳组培苗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3.2.3 不同培养方式对水曲柳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3.2.4 不同激素组合对萌发芽离体伸长的影响
        3.2.5 水曲柳休眠芽萌发后离体伸长培养
        3.2.6 水曲柳休眠芽萌发的生物反应器扩大培养
        3.2.7 不同培养方式对水曲柳离体茎段再生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水曲柳组培苗的移栽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移栽方法和基质
        4.1.3 组培苗移栽后的管理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曲柳组培苗生根后再移栽对成活的影响
        4.2.2 水曲柳无根组培苗移栽对成活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对水曲柳组培苗移栽成活比较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水曲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转化载体与菌种培养
        5.1.3 抗生素浓度的筛选
        5.1.4 农杆菌侵染时间的筛选
        5.1.5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方法优化
        5.1.6 下胚轴瞬时侵染GUS组织化学检测
        5.1.7 悬浮细胞对抗生素敏感性
        5.1.8 不同侵染方法对悬浮细胞的影响
        5.1.9 细胞生长时间、侵染细胞量以及侵染时间和方法对转化的影响
        5.1.10 转基因材料的DNA提取与PCR验证
        5.1.11 水曲柳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
        5.1.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水曲柳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5.2.2 水曲柳悬浮细胞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5.2.3 水曲柳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6)紫叶稠李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组织培养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
        1.2.2 色素含量测定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紫叶稠李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外植体消毒的影响
        2.2.2 不同消毒时间对紫叶稠李茎段的影响
        2.2.3 不同培养基种类对紫叶稠李茎段的影响
        2.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叶稠李茎段的影响
        2.2.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叶稠李叶片愈伤组织的影响
        2.2.6 增殖培养
        2.2.7 生根培养
        2.2.8 移栽与驯化
    2.3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消毒时间对紫叶稠李茎段的影响
        2.4.2 不同培养基种类对紫叶稠李茎段的影响
        2.4.3 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紫叶稠李茎段的影响
        2.4.4 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紫叶稠李叶片的影响
        2.4.5 增殖培养
        2.4.6 生根培养
        2.4.7 移栽与驯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叶稠李组培苗叶片色素含量测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四种不同环境因素的设计与处理
        3.2.2 紫叶稠李组培苗叶片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培养基种类对色素等含量的影响
        3.3.2 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3.3.3 蔗糖浓度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3.3.4 光照条件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紫叶稠李组织培养研究讨论
        4.1.2 紫叶稠李组培苗叶片色素含量测定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泡桐树种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1.1.1 泡桐生物学特性
        1.1.2 泡桐的应用价值
        1.1.3 泡桐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况
        1.2.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2.3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2.4 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1.3 植物离体再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4 泡桐组织培养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3.1 仪器设备
        2.3.2 主要药品及试剂
    2.4 研究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内容
    2.6 主要研究方法
        2.6.1 培养基配置
        2.6.2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2.6.3 初始芽诱导培养
        2.6.4 继代增殖培养
        2.6.5 生根培养
        2.6.6 移栽
    2.7 培养条件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3.1.1 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1.2 不同取材类型与取材部位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2 初始芽诱导培养
    3.3 继代增殖培养
        3.3.1 不同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继代增殖的影响
        3.3.2 泡桐继代芽增殖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3.4 泡桐生根培养
        3.4.1 不同培养基配比对泡桐生根的影响
        3.4.2 不同培养基配比对泡桐生根过程生理活性的影响
    3.5 移栽
第四章 讨论
    4.1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4.2 培养基种类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4.3 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
    4.4 组织培养中植物生理活性的变化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8)红叶榆叶梅快繁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红叶榆叶梅的概述
    1.2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1.3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因子
        1.3.1 外植体的选择
        1.3.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
        1.3.4 培养条件
    1.4 榆叶梅植物繁育技术研究现状
        1.4.1 嫁接繁殖
        1.4.2 扦插繁殖
        1.4.3 组织培养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外植体消毒
        2.2.2 茎段诱导丛生芽
        2.2.3 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培养
        2.2.4 生根培养方法
        2.2.5 炼苗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消毒方法对红叶榆叶梅茎段消毒的影响
    3.2 红叶榆叶梅茎段诱导丛生芽结果
        3.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3.2.2 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6-BA和NAA激素组合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3.3 红叶榆叶梅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培养
        3.3.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2 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3 不同培养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6-BA和IBA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5 不同浓度的6-BA和NAA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4 生根培养
        3.4.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3.4.2 不同浓度的IBA、NAA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3.5 红叶榆叶梅组培苗炼苗
        3.5.1 开瓶时间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3.5.2 不同根长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3.5.3 不同栽培基质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3.5.4 不同培养方式对红叶榆叶梅再生能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消毒方式对外植体灭菌的影响
    4.2 红叶榆叶梅茎段诱导丛生芽
        4.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4.2.2 不同激素组合对丛生芽诱导及增殖的影响
    4.3 红叶榆叶梅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
        4.3.1 外植体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3.2 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
    4.4 红叶榆叶梅生根培养
    4.5 红叶榆叶梅组培苗炼苗
    4.6 红叶榆叶梅叶片呈色机理
    4.7 进一步研究内容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两种鸢尾高效组培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鸢尾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1.1 组织培养组培途径
        1.1.2 组织培养组培影响因素
    1.2 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1.2.1 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概况
        1.2.2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影响因素
    1.3 溪荪和玉蝉花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玉蝉花根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无菌幼苗的获取
        2.2.2 外植体的获取
        2.2.3 愈伤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2.2.4 愈伤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2.2.5 抑制愈伤增殖的内生菌污染
        2.2.6 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2.2.7 生根培养
        2.2.8 无菌苗移栽成活
        2.2.9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琼脂量对玉蝉花生根的影响
        2.3.2 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2.3.3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增殖的影响
        2.3.4 不同抑菌剂对愈伤增殖的内生菌污染抑制效果
        2.3.5 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分化不定芽的影响
        2.3.6 添加活性炭及生长素NAA对生根的影响
        2.3.7 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
    2.4 本章小节
3 溪荪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外植体的获取
        3.2.2 愈伤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3.2.3 愈伤增殖及抑制愈伤增殖的内生菌污染
        3.2.4 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3.2.5 生根培养
        3.2.6 无菌苗移栽成活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外植体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
        3.3.2 愈伤增殖及抑菌剂对愈伤增殖的内生菌污染抑制效果
        3.3.3 不同激素组合对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3.3.4 生根培养
        3.3.5 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
    3.4 本章小节
4 两种鸢尾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探
    4.1 试验材料
        4.1.1 受体材料
        4.1.2 菌株
        4.1.3 主要试剂
        4.1.4 培养基
    4.2 试验方法
        4.2.1 侵染材料的准备
        4.2.2 农杆菌侵染工作菌液的准备
        4.2.3 适合根段诱导愈伤的Carb浓度筛选
        4.2.4 适宜愈伤分化不定芽的Kana浓度筛选
        4.2.5 农杆菌介导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时间的筛选
        4.2.6 GUS化学组织染色检测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侵染后根段诱导愈伤的适宜Carb浓度的确定
        4.3.2 Kana浓度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4.3.3 菌液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时间对诱导效率的影响
        4.3.4 GUS染色检测结果
    4.4 本章小节
5 讨论
    5.1 两种鸢尾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5.2 影响两种鸢尾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因素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概述
        1.2.2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述
        1.2.3 大戟科木本油料树种扦插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扦插及管理
        2.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2.3.2 千年桐扦插生根过程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
        2.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千年桐插穗生根生理的影响
    2.4 小结与讨论
3 母树年龄、留叶方式和基质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扦插及管理
        3.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处理对千年桐插穗生根的影响
        3.3.2 留叶方式对千年桐插穗生根过程根系性状的影响
        3.3.3 留叶方式对千年桐插穗生根过程生理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4 千年桐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无菌苗的获取
        4.2.2 茎段消毒试验
        4.2.3 不定芽诱导
        4.2.4 继代增殖
        4.2.5 生根培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消毒对种胚和无菌苗的影响
        4.3.2 不同外植体消毒处理
        4.3.3 激素组合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4.3.4 激素组合对千年桐继代增殖的影响
        4.3.5 培养基对千年桐组培生根的影响
    4.4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词表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离体快速繁殖的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D]. 何永林. 广西大学, 2021(12)
  • [2]苹果砧木再生芽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 李忠玉.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徐香猕猴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D]. 黄伟伟. 南阳师范学院, 2021(11)
  • [4]鲜食葛组织培养及大田追施KH2PO4对其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D]. 吴超. 西南大学, 2021(01)
  • [5]水曲柳快速繁殖体系及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 刘林.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6]紫叶稠李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D]. 张慧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7]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D]. 朱慧. 广西大学, 2020(07)
  • [8]红叶榆叶梅快繁体系的建立[D]. 王平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两种鸢尾高效组培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初探[D]. 刘红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10]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D]. 周幼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标签:;  ;  ;  ;  ;  

不同激素组合对丝瓜离体快繁的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