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盆地黎地区隐伏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某盆地黎地区隐伏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一、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代振龙[1](2013)在《红河油田HH60井区延安组低幅度构造圈闭与控藏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红河油田HH60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探区,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向斜的南段,镇原、泾川、崇信三县市内,本区构造比较简单,地层平缓西倾,局部发育小规模的低幅度构造,目前延安组的延9为本区的重点产油层位之一,延10也有大量油气显示。前人虽对镇泾探区做了大量工作,认为延安组主要为低幅度构造—岩性油藏,但HH60井区延9油藏是属于边水还是底水的类型不清,其成藏到底受什么因素主控未得到确定,主要是即使井都钻在了构造高点,有的井高产油,有的井确只产水;低幅度构造较多,但含油的较少,控油规律不清,严重影响了此类油藏的勘探开发。为提高本区延安组的勘探开发效率,解决上述诸问题,本文综合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沉积相与储层展布分析、低幅度构造恒、变速成图差异分析、古构造与现今构造分析、三代相干体断裂、裂缝识别和多种地震储层预测等研究工作,深入探讨了HH60井区延安组成藏的主控因素,并对有利的圈闭进行了分类与评价。主要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1)延安组延10为曲流河沉积,主要发育河道、点坝、决口扇及漫滩—沼泽沉积,延9为交织河相沉积,主要有交织河道与漫滩—沼泽相构成。延10的砂体不发育,多为泥包砂形式出现,横向连通性差、尖灭快,主要为点坝砂体,而延9的砂体发育总体优于延10,单层砂体较厚,一般10m以上,横向连通性好,主要是由于交织河道的垂向加积作用形成。(2)延9砂岩顶面、直罗组底面恒速与变速构造成图相结合识别出了多个低幅构造圈闭;三代相干体对研究区的断裂、裂缝识别效果明显,HH60井区发育北西向大断裂带、北东东向的次级断裂和近东西向的小断裂,这些断裂是沟通延安组储层与长7油源的主要运移通道,也是沟通油藏内部多层砂岩储层形成统一底水的有效通道。(3)延9、延10主要为具边水的层状低幅度构造油藏,局部由于砂体尖灭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延安组的成藏受除了主要受低幅度构造圈闭控制外,还受古构造演化、砂体、断裂、长7的烃源岩厚度及下伏延长组储层发育好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成藏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据三维地震资料在研究区识别出了14个延9层低幅度构造圈闭,并对有利圈闭进行了分类与评价,总体把其分为有利、较有利和一般三类,有利圈闭为低幅度构造规模较大、形成早、内有多期河道砂体叠置、有断裂与长7烃源连通、延长组砂体总体不发育的发育区。

孙雨[2](2010)在《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文中提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方法技术和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技术——“逐级标准等时面控制下的逼近基准面旋回界面对比”对比方法,并应用此方法首次将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大区(>1000 km2)、统一、精细(单砂体级)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提出了研究区扶余油层受继承性古隆起控制的地层向盆阶梯状减薄模式,为大区域单砂体预测及岩性类油藏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地层学基础。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扶余油层主要为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末端水系和东南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分支水系双重控制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平均分布密度1.13支/km)、窄带状(多200-600 m)、连续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总体呈南南西向展布,构成了扶余油层的主要储层砂体,进而揭示了平面多支、独立分布、顺源带状展布的分流河道砂体及河控带状砂体是引起储层复杂多变的直接原因,这对认清岩性油藏的储层成因与分布特征、油水分布及控油因素等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深入认识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类型等,建立了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体系“五带”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沉积”模式和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级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岩性类油藏区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5种地质因素:①成熟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运移范围及方式,成熟源岩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未成熟源岩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95%以上;③青一段超压是油向下运移的输导动力,控制油气运移层位;④断裂是油气优势输导通道,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⑤构造演化特征控制油侧向运聚的优势指向,鼻状构造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诱导油气运移,并构成富油区。按照源内、源边及源外的概念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成藏模式,提出源内“先直排倒灌,后短距离侧向分配”、源边“斜坡带断层遮挡”及源外“复式聚集,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成藏模式,为岩性类油藏富集区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两井、前60、前48及前48南鼻状构造轴线、北翼及邻凹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16个,部署井位21口,提交地质储量约3500×104t,实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价值。

许凤鸣[3](2008)在《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结合为理论依据,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从古生物特征、岩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测井曲线响应、地震剖面特征五个方面在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地层建立了区域上的四级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框架控制下的沉积特征和生、储、盖组合特征研究基础上,从构造、沉积、成岩、裂缝、油气的运移聚集几方面与油气藏的关系讨论了古龙地区油气成藏机理,综合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的分布规律,并指明了有利目标。层序研究表明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地层为松辽盆地二三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层序受构造沉降、气候、古地貌等多重控制,可划分完整的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界面在古生物特征、岩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测井曲线响应、地震剖面特征方面均有规律可循。研究区姚一段层序充填表现为多物源——北部、齐齐哈尔、西部物源,沉积呈环带分布——受盆地边缘环带状坡折带影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受湖盆可容纳空间控制,席状砂砂层薄,错叠连片,但纵向有夹层泥岩,横向多不联通等几点特点。构造作用研究表明古龙凹陷周边鼻状构造为有利的油气运聚区,尤其龙南背斜处于常家围子向斜和他拉哈向斜之间,而且隆起幅度明显,因此最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勘探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长垣以西系列鼻状构造紧邻生油凹陷,为油气有利的运移指向,但若无断层、岩性等其它条件构成圈闭,油气只能是路过,而聚集于构造位置更高的大庆长垣背斜圈闭之中。断裂在活动期起到通道作用,通过油源断裂的沟通油气运移至储集层,断裂在静止期起封堵作用,一般在断裂拐弯最大处或者断裂交叉处,断裂泥发育,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沉积作用研究表明沉积基准面的变化控制砂体成因类型与空间分布,低水位体系域发育地层超覆圈闭和多类型复合圈闭,水进体系域发育复合岩性圈闭、岩性尖灭圈闭、透镜体圈闭,高位体系域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透镜体圈闭。在层序地层格架中,三个体系域均可发育有利的储集层,但它们在形成油气藏时的作用和地位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盆地边缘斜坡带发育的坡折区有利于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和构造尖灭油气藏;坡折带之下盆地中心部位,有利于形成多类型复合岩性圈闭;研究区南部有利于形成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带。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本地区次生孔隙形成的主控因素为有机质热解生成有机酸和碳酸溶蚀及大气水淋滤作用,并预测古龙凹陷是次生孔隙发育区。裂缝成因研究表明新站地区储层裂缝主要为构造裂缝,沉积作用控制下的形成的夹于泥岩中的薄砂层是裂缝形成的岩性基础,在区域构造背景下该区的特定构造演化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新站地区葡萄花油层形成裂缝型储层的特征,储层超压的存在是裂缝形成不容忽视的因素。油气运移聚集的主控分析研究表明超压和浮力作用(动力)与毛细管阻力作用(阻力)双重作用下对油气水运移的影响是向斜低孔低渗滞留油藏纯油、向斜斜坡区中孔低渗半滞留油藏油水同层和构造高部位中孔中渗油水重力分异的关键。通过以上古龙地区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可以看出控制本区油藏类型、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1)砂体类型及空间叠置决定了古龙地区油藏的空间展布及石油充满程度;2)储层类型对油气的控制作用;3)构造类型及所处位置对油气的控制作用;4)断层排列及演化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将古龙凹陷姚一段葡萄花油层由凹陷周边到凹陷内划分为四个油藏带即鼻状构造油藏带、他拉哈-英台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带、古龙-茂兴向斜区复杂岩性油藏带和凹陷斜坡区上倾尖灭-断层岩性油藏带,并指明了有利的地层-岩性有利目标。

黄书俊,姚锦琪,李水明,张有志,卢宗柳[4](2000)在《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文中提出某盆地李区隐藏背斜构造地表土壤中具有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Δ C、电导率等组份的环状异常与汞、碘块状顶端异常镶嵌 ,这种异常与百色盆地已知油藏相似 ,推断它可能是深部油藏引起的

黄书俊,姚锦琪,李水明,张有志,卢宗柳[5](1993)在《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文中提出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地表土壤中具有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C、电导率等组份的环状异常与汞、碘块状顶端异常镶嵌模式,这种模式与百色盆地已知油藏相似,推断它可能是深部油藏引起的.

二、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红河油田HH60井区延安组低幅度构造圈闭与控藏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低幅度构造研究现状
        1.2.2 地震储层识别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延安组勘探概况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基底与盖层
        2.1.1 盆地基底及断裂分布
        2.1.2 盆地盖层
    2.2 盆地构造单元与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盆地构造演化
    2.3 延安组地层发育及油气显示、勘探概况
第三章 小层对比与层位标定
    3.1 钻井小层划分对比
        3.1.1 标志层特征
        3.1.2 延10、延9的地层特性
    3.2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与层位标定
        3.2.1 反射标志层及合成记录制作
        3.2.2 层位标定
第四章 构造图制作与分析
    4.1 等t_0图制作及断裂特征
        4.1.1 等t_0图的制作
        4.1.2 断裂的识别及其特征
    4.2 时深关系与平均速度分析
    4.3 恒速与变速构造图对比分析
        4.3.1 直罗底面恒速与变速构造图比较
        4.3.2 延9砂岩顶面恒速与变速构造图比较
        4.3.3 直罗底面与延9砂岩顶面变速构造图比较
第五章 砂岩储层微相与展布
    5.1 延10、延9的沉积特征与沉积微相
        5.1.1 沉积特征
        5.1.2 单井及连井相分析
        5.1.3 物源方向分析
        5.1.4 沉积微相
    5.2 储层展布预测
        5.2.1 单井一维正演模拟与属性分析
        5.2.2 三维区的地震反演与分析
        5.2.3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油藏类型与控藏因素分析
    6.1 控藏因素分析
        6.1.1 低幅度构造控藏
        6.1.2 古构造形成期控制
        6.1.3 断裂控藏
        6.1.4 有限油源控制
        6.1.5 砂体厚度与展布
    6.2 油藏类型
    6.3 延安组有利构造圈闭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0.2.2 松辽盆地及其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0.2.3 岩性类油藏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0.3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0.3.1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0.3.2 主要研究内容
        0.3.3 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基底性质及特征
        1.1.1 基底岩石学特征
        1.1.2 基底断裂特征
    1.2 盆地类型及构造演化
        1.2.1 盆地类型
        1.2.2 区域构造背景
        1.2.3 盆地演化阶段
        1.2.4 构造单元划分
        1.2.5 断裂特征及演化
    1.3 沉积盖层及地层发育特征
    1.4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1.4.1 泉头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2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3 姚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4 嫩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5 坳陷期湖盆发育特征
第二章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2.1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1.1 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
        2.1.2 扶余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类型及特征
        2.1.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1.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2.2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等时对比
        2.2.1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存在的问题
        2.2.2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2.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2.2.4 扶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2.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2.3.1 扶余油层地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2.3.2 基准面变化与湖平面的关系及其对相序、相域的控制
        2.3.3 基准面变化过程对砂体几何形态的控制
        2.3.4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分布的控制
第三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3.1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及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3.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
        3.2.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3.2.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3.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3.3.1 沉积相标志
        3.3.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3.3.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3.4 扶余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3.4.1 前41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4.2 让22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5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第四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4.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1 让3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2 让41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3 前6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4 几点重要认识
    4.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4.2.1 SSC1~SSC11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4.2.2 SSC12~SSC13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
    4.3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单砂体预测
        4.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4.3.2 扶余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4.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4.4.1 扶余油层总体沉积特征
        4.4.2 扶余油层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4.4.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微相空间演化模式
        4.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建立
        4.4.5 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提出的意义
第五章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5.1 岩性类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5.1.1 油藏类型
        5.1.2 岩性类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5.2 岩性类油藏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5.2.1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5.2.2 岩性类油藏富集控制因素探讨
        5.2.3 成藏过程分析
        5.2.4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5.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5.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5.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5.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5.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5.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5.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5.5 扶余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5.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规律的重点靶区预测
        5.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圈闭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3)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0.2.2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3.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概况
    1.2 松辽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1.3 松辽盆地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1.4 盆地内的主要物源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1.5 研究区概况
第二章 层序划分与对比
    2.1 陆相层序研究现状
        2.1.1 以相对频率为基础的层序分级
        2.1.2 以相对振幅为基础的层序分级
    2.2 层序划分与对比
        2.2.1 松辽盆地二三级层序特征
        2.2.2 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四级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三章 沉积体系、沉积相研究
    3.1 沉积相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3.1.1 沉积相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3.2 单井沉积相分析
    3.3 联井沉积相分析
    3.4 储层反演
        3.4.1 地震反演技术
        3.4.2 属性提取及地震相
    3.5 平面相分析
        3.5.1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分析
        3.5.2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
        3.5.3 层序地层框架内的沉积演化规律及模式
第四章 隐蔽油气藏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层序框架下的生储盖组合
        4.2.1 古龙地区生油岩特征
        4.2.2 储层特征
        4.2.3 盖层特征
    4.3 隐蔽油气藏类型
    4.4 成藏机理研究
        4.4.1 构造与隐蔽油气藏的形成
        4.4.2 沉积作用与隐蔽油气藏的形成
        4.4.3 成岩作用与隐蔽油气藏的形成
        4.4.4 裂缝与隐蔽油气藏的形成
        4.4.5 油气运移聚集的主控分析
    4.5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油气分布规律
        4.5.1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5.2 油气分布规律
第五章 油气藏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河油田HH60井区延安组低幅度构造圈闭与控藏因素分析[D]. 代振龙. 西北大学, 2013(S1)
  • [2]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D]. 孙雨.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3]古龙地区姚家组一段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研究[D]. 许凤鸣.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3)
  • [4]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J]. 黄书俊,姚锦琪,李水明,张有志,卢宗柳. 矿产与地质, 2000(S1)
  • [5]某盆地李区隐蔽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J]. 黄书俊,姚锦琪,李水明,张有志,卢宗柳. 矿产与地质, 1993(05)

标签:;  ;  ;  ;  ;  

某盆地黎地区隐伏背斜构造土壤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