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欧洲心脏病学大会热点报告

2004年欧洲心脏病学大会热点报告

一、2004欧洲心脏病学学术大会热点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苏闫兵[1](2021)在《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人文学科的视角,首先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发展沿革和合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主题演化和引文网络两个维度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演进趋势与发展脉络,进一步以学科交叉视角,定量揭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结构特征,以期对研究领域的演进趋势和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学者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数据来源国内数据: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作为国内数据来源,分别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题录数据,经融合去重、去除无效和不相关数据后,最终获得国内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4159条,每条数据包含标题、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等信息。国际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Wo S)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和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为国际数据来源,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题录数据。每篇文献包含标题、作者、来源期刊、发表年份、摘要、关键词、作者地址信息、参考文献和被引频次等信息。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调查、阅读和分析肿瘤多学科诊疗和科学计量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书籍和政策文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新的创新点,以求全面客观的梳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演化规律。2.科学计量学方法科学计量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和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科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内外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社会网络分析使用Pajek、VOSviewer和Gephi等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实现节点中心性分析、网络聚类分析等,并绘制网络图。4.引文分析法使用Histcite软件构建引文网络,利用Cit Net Explore实现引文网络可视化和聚类分析,并利用Pajek软件提取引文网络主路径。5.专家咨询法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向肿瘤学领域相关专家请教,对论文观点不合理之处及时改正,结合专家的意见和看法完成论文中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聚类的凝练。研究结果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国际: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稳定增加,2006年以来,呈现指数式增长趋势;美国发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国际论文2010年以后开始快速增长,但是发展速度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和法国的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是影响力最高的科研机构;国际学术界关注度最高的是乳腺肿瘤、肺肿瘤、头颈部肿瘤和结直肠四种肿瘤;期刊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受到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等高影响力期刊的广泛关注。国内:1983年到2019年,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09年到现在为快速发展期;合作网络指标和发文分析发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八个医院不但自身影响力较为突出,而且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合作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注最多的癌症;精准医学、大数据、加速康复外科、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住院时间等是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几年新增加的热点。2.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合作现状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和国家/地区三个层次合着率和合作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国家/地区合作论文被引频次要高于国内机构间合作论文,高于同机构作者合作论文,并且都要高于独着论文;科研合作研究的全球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合作最为密切,并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核心,而我国大陆则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而且合作伙伴比较单一,与美国合作论文占到我国跨国/地区合作论文的60%以上;机构合作网络形成8个具有地理临近特征的聚类;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都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3.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脉络20篇领域内高被引论文中16篇发表在2006年及以前,并且有5篇关键论文与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没有直接关系;主路经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可以分为早期应用研究阶段,中期的学科团队结构、功能和组织实现的探讨阶段和最近的多学科团队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阶段;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引文网络聚类分析发现6个规模较大的类团、规模最大的聚类关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和结直肠癌等不同肿瘤的多学科诊疗组织构架、患者管理、诊断分期、治疗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以及多学科诊疗相关的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余5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聚类中论文主题相对集中。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词不断增加、关注的主题不断扩展,继承关键词占比不断升高,领域内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不断丰富并且稳定性不断增加;主题演化分析表明,诊疗手段、姑息治疗和诊断方法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四十年来持续关注的主题;近十年来,精准医学和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的主题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主题的出现、成长、分化及转移分析发现,持续性的研究主题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如姑息治疗主题从最开始的疼痛管理在后期逐渐扩增了疲劳、抑郁、质量指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学科交叉研究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与学科交叉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均持续增长,表明该领域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同时间段内,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跨学科程度差异并不明显;美国在不同学科方向均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要局限于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呼吸系统几个学科;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和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等学科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研究结论1.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数据库论文发文趋势均显示,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2009年以后均进入快速发展状态,但是从国际数据库中国家/地区论文的分布分析发现,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起步较晚,并且无论是发文量还是引文影响力,都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机构发文和被引分析同样发现,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麻省理工总医院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均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相较于上述机构,我国一些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术圈的影响力仍然偏低。2.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国际/地区合作率和篇均作者、机构、国家/地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机构合作增加尤为明显,逐渐成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流合作方式。国家/地区合作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合作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并且逐渐形成了以这些国家/地区为中心的合作网络,而我国大陆、土耳其和埃及等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合作论文数量较少而且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边缘。3.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从内容和时间维度上总体可以分为早期探索、肿瘤多学科团队结构、功能、组织实现的探讨和如何提高多学科团队决策质量三个阶段。多学科会议时间优先级的高低、患者的诊断和病理信息是否充分、需要讨论病例的数量、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的特征等均为多学科团队决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尽管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证明多学科诊疗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但是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呈多样化发展,新的研究主题不断涌现,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发现,从1971-2000年期间到2016-2019年期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持续上升,研究热度明显提高,主题之间演化更加复杂;主流演化方向稳定发展并持续成为研究热点,新的研究主题和稳定的专业主题不断出现。“治疗手段”、“姑息治疗”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主题,受到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人员的持续不断的关注,而“精准医学”、“肿瘤心脏病学”作为领域的新出现的主题,部分学者开始聚焦相关问题,但是关注度仍然有待提高。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分布差异明显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在时间序列上持续增长,代表着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科交叉指数总体上也在持续增长,意味着该领域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总体上看,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文量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主要倾向于从肿瘤学和外科学这两个学科角度来研究肿瘤诊疗相关的问题。美国从不同学科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程度都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而其他国家,除了在肿瘤学和外科学的研究比较集中以外,英国在内科学、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领域,法国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和泌尿科学,意大利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血液学等领域表现突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医学研究与实验科学和呼吸系统,而其他学科研究比较薄弱。对策建议1.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通过增加资金的投入来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我国肿瘤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当制定适当的政策,推动肿瘤多学科诊疗在我国各个省区的顺利实施。2.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鼓励我国各区域之间积极开展跨区域多中心的合作研究,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合作,以促进各区域肿瘤多学科诊疗质量的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参与跨国/地区科研合作,寻求新的跨国/地区合作伙伴,加强与不同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尽可能地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多学科诊疗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水平。3.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多学科诊疗学科体系,在强化固有学科方向的同时,加强对护理学、康复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医学领域学科和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材料科学、工程生物医学、数学与计算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非医学领域学科的重视,从不同学科视角对肿瘤的诊疗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我国肿瘤诊疗决策质量的提高。主要创新点肿瘤多学科诊疗受到科研人员的大量关注,但还主要集中于临床诊疗实践和评价、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构成等方面,缺乏对领域产生、发展、演化状况的分析,本研究将科学计量学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题战略图、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和学科交叉测度等方法有机结合,同时运用信息可视化方法更加直观、科学的展示领域合作网络、知识演化和学科交叉图谱,系统梳理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合作、演化脉络和学科交叉情况。研究不足与展望本研究以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对领域研究现状、合作、知识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缺乏多学科团队成员学科构成和不同学科专家在团队中角色的深入探讨。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国内外肿瘤领域论文中作者添加主题标签,结合领域内专家建议,对作者的学科进行识别,探索不同国家/地区同一或者不同肿瘤诊疗团队成员的学科构成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方法确定不同学科专家在肿瘤多学科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希望通过研究揭示肿瘤多学科团队专家学科构成的一般特征,为我国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组织实现提供参考。

刘斌亮[2](2021)在《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探索与预防》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患者面临多种治疗需求,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方便、舒适等诸多优点,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关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导管相关的并发症轻者导致治疗的中断、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增加,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便是常见又棘手的并发症之一。导管相关性血栓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性,比如中心静脉导管的类型、导管尖端的位置等,基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分(如Khorana风险评分模型)是否能很好地预测CRT尚不可知。本研究旨在建立可靠的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测模型,为制定个体化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建模队列为回顾性收集的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n=3131)。预测模型的验证队列1为前瞻且独立入组的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n=685)。验证队列2为湖南省肿瘤医院的回顾性队列(n=61)。基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模型变量,采用诺模图(nomogram)实现模型的可视化。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由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来评判,模型的校准度由拟合优度检验(Hosmer-Lemeshow test)及校正曲线来评判。结果:建模队列(n=3131)总置管日达221,074日,共记录397例(397/3132,12.7%)CRT,发生率为1.80/1000导管日。CRT最常见部位为锁骨下静脉,占52.1%(207/397)。CRT患者中,33.8%(134/397)为多部位血栓。经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CRT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肿瘤类型、静脉置管种类、导管尖端位置、基线化疗、基线无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验证队列1最终入组685例患者,总置管日达38,144日;验证队列2(n=61)总置管日达5,991日。根据最大Youden指数,我们以19.6分作为划分CRT高风险和低风险的分界线,高危组和低危组的CRT发生率具有显着差异(建模队列:24.5%vs.6.4%;验证队列1:26.8%vs.5.6%;验证队列2:22.2%vs.8%,p均<0.001)。我们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建模队列中为0.741(可信区间:0.715-0.766),在验证队列1和2中分别为0.754(可信区间:0.704-0.803)和0.658(可信区间:0.470-0.845)。同时,我们的模型在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中都显示预测和实际观察之间一致性良好,体现了较好的校准度。临床决策分析也说明该模型较传统的Khorana评分模型有更高的临床净获益。结论:我们的模型是一种可靠的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工具,可以准确地将肿瘤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我们的模型可以为临床医生个体化制定血栓预防策略提供重要参考。背景和目的:化疗引起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是抗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已受到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常与高化疗累积剂量相关,然而仅靠临床危险因素却不足以解释低化疗药物累积剂量下的辅助治疗期间出现的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确定与乳腺癌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的临床和遗传易感因素,并建立最佳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共388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辅助化疗开始前和完成后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D-二聚体、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N氨基末端钠尿肽前体/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erminal prohormone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BNP)、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在入组时检测25个与心脏毒性易感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取决于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及校正曲线。结果:在388例患者中,有180例患者(46.4%)出现了 277例与辅助化疗相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电图异常(145/388,37.4%)、心脏超声异常(36/388,9.3%)、NT-proBNP/BNP 升高(22/388,5.7%)和 TnT 升高(1/388,0.3%)。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比值比(OR),1.698;95%可信区间(CI),1.118-2.579;p=0.013]和 SLC28A3(rs885004)GG 基因型(OR,2.073;95%CI,1.207-3.560;p=0.008)与总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乳腺癌辅助化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变量包括蒽环类药物化疗、病理类型和SLC28A3(rs885004)的基因型。新模型的 ROC 值为 0.604(95%CI,0.548-0.660),p<0.001。同时,模型显示预测和实际观察之间一致性良好,体现了较好的校准度。结论:在辅助治疗期间出现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较为常见,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将SNPs与临床危险因素相结合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为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事件的预防提供重要帮助。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他汀类药物是被广泛使用的降脂药,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因此,为了解他汀的不同种类、服药的时间长短和服药时机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我们开展了本研究。方法:我们检索了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搜索词为"breast cancer" 或"breast neoplasms";"statins"或"lipid-lowering drug";"prognosis" 或 " survival" 或 " mortality" 或 "outcome"等。文章发表时间不限。两名作者交叉互查文章入选标准及提取信息的准确性,使用Stata 11.0软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后获得503篇文献,最终14篇文章入选,共纳入302,56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总体而言,他汀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死亡及全因死亡(肿瘤特异性死亡:HR,0.78;p<0.001;全因死亡:HR,0.77;p<0.001),但其保护作用与他汀的种类有关。脂溶性他汀可以改善乳腺癌的肿瘤特异性死亡及全因死亡,水溶性他汀能改善全因死亡,但并不能改善肿瘤特异性死亡。服药的时间长短和服药时机不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保护作用。结论:虽然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是其保护作用与他汀的种类相关。这些结论对指导乳腺癌患者规范化使用他汀类药物有一定帮助。

杜贝贝[3](2020)在《淋巴瘤靶向药物伊布替尼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Bruton’s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 Kniase,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因其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显着疗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因伴随出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甚至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等心脏并发症,伊布替尼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伊布替尼相关的心律失常及其相关机制成为肿瘤心脏病领域的关注热点但少有研究,特别是目前为止尚无关于此现象的电生理机制的探究。有许多关键性问题需要解决和回答:1)伊布替尼引起VA仅在少量病例报道及一项回顾性病例分析中报道,伊布替尼是否增加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尚无定论;2)年龄和既往存在心脏疾病是伊布替尼相关房颤的危险因素,伊布替尼相关VA是否与年龄及既往心脏疾病相关需要明确;3)细胞质钙调异常和膜电生理异常时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机制,上述指标可以通过光学标测(钙标测和电压标测)进行分析,伊布替尼用药是否会导致相关的电生理异常需要阐明;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会导致代谢应激状态,代谢应激感受器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化,伊布替尼敏感CLL细胞较伊布替尼抵抗CLL细胞的AMPK活化减少。AMPK活化受抑制在少数研究中被证实与心律失常易感性增加相关。在伊布替尼相关的VA分子机制探究中,应明确VA是否与其相关的代谢应激(AMPK调节)相关。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如下研究:实验设计分别两部分:1)急性期实验:麻醉下获取青年(年龄:10-14周)和老年(年龄:10-14月)自发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脏,通过Langendorff灌流系统主动脉逆行灌注大鼠心脏,在灌注系统中加入伊布替尼(0.1μM)或溶媒(DMSO),药物接触30分钟。在此期间向灌注系统中加入钙和电压敏感荧光染料进行标记染色。通过大鼠心脏“座椅”连接的起搏装置,递增起搏(9.0hz-12.5hz,每0.5hz)SHR心脏30秒,在起搏最后两秒和起搏停止后两秒,同时标测4秒时间内SHR左室心外膜钙动力学及动作电位的变化,通过Matlab(MathWorks)制作的自定义程序,选择并处理来自标测区域的钙瞬变(Calcium transient)指标,动作电位电交替及电交替的空间一致性。VA易感性通过猝发起搏导致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进行评估。猝发起搏后持续时间≥10秒的室颤发作被认为是成功诱发的室颤。通过Western blot分析(1)钙调相关蛋白:RyR2受体在Ser2814和Ser2808两个位点处的磷酸化;PLB在Thr17和Ser16两个位点的磷酸化;(2)PI3K-Akt通路;(3)AMPK的磷酸化。2)在体实验部分:选择老年Sprague-Dawley(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伊布替尼10mg/kg/d的剂量(相当于临床治疗剂量420mg/d)作为干预剂量。通过两周喂药(对照组(DMSO)和伊布替尼组)和四周喂药,对获取的SD大鼠心脏,进行递增刺激(9.0hz-15.0hz,每0.5hz)30秒,然后进行钙标测(同上),比较对照组和伊布替尼组的以下指标以判断伊布替尼导致VA的动物模型:(1)递增起搏后VA的出现频率和阈值;(2)猝发起搏后VF的时程,成功诱发VF(VF≥10秒)的比率,持续诱发VF(VF≥60秒)的比率。VF持续超过60秒则给予3J电除颤。同时再次分析钙动力学(分析方法同上)。通过Western blot分析(1)钙调相关蛋白:RyR2受体表达,及在Ser2814和Ser2808两个位点处的磷酸化;SERCA2a表达;PLB表达,及在Thr17和Ser16两个位点的磷酸化;(2)PI3K-Akt通路;(3)AMPK的表达及活化。在急性期实验中,我们发现伊布替尼显着增加了老年SHR对VA的易感性(27.5%vs.5.71%(对照组),p=0.015),但在年轻SHR中,这种增加并没有统计学意义(8%vs.0%(对照组),p=0.49)。在老年SHR中,伊布替尼治疗后,钙瞬变持续时间50(Calcium transient duration 50,CaTD50)延长(p=0.007),钙瞬变振幅交替比明显降低(p=0.03),钙振幅达到峰值的时间(Time to peak,TTP)缩短(p<0.001),上述指标的变化提示RyR2受体钙释放速率加快,SERCA2a从细胞浆摄取Ca2+的能力下降。在青年SHR中,两组间钙动力学相关指标没有差异。膜电生理相关指标显示,在老年SHR大鼠中,伊布替尼治疗组左室心外膜动作电位持续时间80(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80,APD80)交替(p<0.001)和APD交替空间不一致性(p<0.001)更明显,这代表着伊布替尼治疗的SHR大鼠会出现左室心外膜除极的空间和时间不一致性增加。但老年SHR大鼠相关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RyR2受体磷酸化,PLB磷酸化,AMPK激活,PI3K表达,Akt激活上等蛋白表达及激活上,两组并无差异,结合实验设计,考虑与药物接触时间时间较短,同时伊布替尼对RyR2受体,SERCA2a功能的改变并不是通过磷酸化调节的。综上,急性期的研究表明,伊布替尼的应用可增加SHR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诱发性,尤其是在老年和合并心肌病变的情况下;钙调异常与左室心外膜复极紊乱是伊布替尼所致的VA易感性增加的电生理机制。在在体实验部分,老年SD大鼠10mg/kg/d伊布替尼口服灌胃给药4周可建立伊布替尼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10mg/kg/d伊布替尼口服灌胃治疗可明显增加递增起搏后VA出现比率(15.38%vs 5.77%,p=0.04);同时,伊布替尼组递增起搏后VA阈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7±0.9 hz vs 13.7±0.5 hz,p=0.02)。猝发起搏后,在四周喂药大鼠中,伊布替尼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延长了猝发起搏后VF总时长(190.3±18.4s vs 82.5±3.9s,p=0.0017);在成功诱发VF上,伊布替尼组增加了成功诱发VF的比例(70%vs60%),但该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48);同时,在持续VF诱发上,伊布替尼组较对照组亦增加诱发成功率(40%vs 10%),且该增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同时,对喂药四周两组大鼠猝发起搏后的VF进行分类,分为无VF,VF自行终止,VF需除颤治疗。猝发起搏后,伊布替尼治疗组与对照组无VF的比例接近(20%vs 15%),但伊布替尼组需除颤的V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0%vs 10%),自行终止V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0%vs75%)。在钙动力学部分,在伊布替尼治疗组中,老年SD的CaTD80延长(p=0.01),钙瞬变振幅交替比降低(p=0.008)和达峰时间缩短(p=0.046),而在CaTD50,CaTD50/CaTD80比率和SCaE中未观察到差异(分别为p=0.76,0.45和0.38)。分子机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伊布替尼组会降低PI3K110α表达(p=0.01),降低AMPK磷酸化水平(p=0.04),降低Akt磷酸化水平(p=0.05),但对AMPK表达,Akt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89,0.26)。同样,两组间RyR2受体表达及磷酸化,SERCA2a受体表达及磷酸化均无明显变化。在体部分提供了一种伊布替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同时验证了伊布替尼同时影响RyR2肌浆网钙释放功能及SERCA2a钙摄取能力;伊布替尼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AMPK的激活受抑制及其相关的钙调异常相关。结论:伊布替尼应用可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诱发性,尤其是在老年和合并心肌病变的情况下;钙调异常和膜电生理复极不同步是其重要的电生理机制;伊布替尼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AMPK的激活受抑制及其相关的钙调异常相关。

金旗[4](2020)在《肺血栓栓塞症蛋白质组学及介入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目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急性PTE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有助于根据患者不同的风险程度选择最佳的治疗措施,现行的诊断和危险分层策略尚有缺陷。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早期诊断、探究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发现潜在的急性PTE诊断和危险分层的生物学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不同危险分层的急性PT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标本,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非标记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各组蛋白表达图谱,分析比较血标本中蛋白表达丰度和差异,并进行GO、KEGG和PPI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候选生物学标志物在急性PTE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价值。结果:蛋白质谱分析共鉴定出5159个肽段和559个蛋白质。生物信息学提示各组间差异蛋白主要构成血红蛋白复合体、血液微粒、特定颗粒内腔和纤维蛋白原复合物等细胞组分,发挥血红素结合、铁离子结合、氧结合和氧载体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免疫反应、急性期反应、血小板聚集和蛋白质聚合等生物学过程。基于蛋白的差异倍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出可能与急性PTE诊断和危险分层有关的上调蛋白30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发现急性PTE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1(serum amyloid A1,SAA1)、SAA2和胱抑素C显着高于健康对照,且高危PTE患者血清SAA2的水平显着高于中危PTE患者。结论:差异性蛋白质组学为急性PT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提供了重要思路,血清SAA1、SAA2和胱抑素C在急性PT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可能有利于急性PTE患者的识别,而SAA2在不同危险分层的急性PTE患者之间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可能用于指导急性PTE患者精细化的危险分层。第二部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策略目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远期并发症,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是不可手术的CTEPH患者的一种新兴治疗选择。国外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了 BPA治疗CTEPH的安全性和疗效,但极少关注心肺功能的变化,而来自中国的BPA治疗经验极少。本研究旨在评估本中心BPA治疗CTEPH的安全性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既往研究极少关注的BPA介入策略。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接受BPA治疗的不可手术的CTEPH患者,详细记录靶血管的数量和位置、病变类型、球囊尺寸和导丝类型等,评估每次住院期间BPA治疗前后1周内WHO功能分级、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导管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心肺运动试验等参数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共接受101例次BPA手术,累计扩张558根肺血管。初期40例次BPA单次手术扩张的血管数明显低于后期61例次BPA(4.6±1.9 vs 6.2±1.9,P<0.001),BPA治疗主要处理右肺下叶病变和网状病变,最常用的球囊直径为2 mm(44.5%),Pilot(58.9%)是最常用的导丝。初期无并发症发生,后期发生8例自限性咯血和2例穿刺部位动静脉瘘。单次BPA术后,WHO功能分级(2.3±0.6 vs 1.9±0.4,P<0.00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1057.2±1192.9 vs 542.6±644.3 pg/ml,P<0.001)、6 分钟步行距离(380.5±104.0vs 414.1±86.0m,P<0.001)、肺动脉平均压(49.7±11.8 vs 44.7±10.9 mmHg,P<0.001),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32.4±6.6 vs 31.1±6.3 mm,P=0.006)、峰值摄氧量(14.1±3.5 vs 15.0±3.5 ml/kg/min,P<0.001)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47.3±12.5vs 44.5 ± 10.3,P=0.009)均显着改善,多次BPA治疗效果更加显着。结论:BPA能安全、有效地改善CTEP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和心肺功能,相对保守的治疗策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尚需开展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探究BPA介入治疗在CTEPH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最佳策略。

张丽玲[5](2019)在《SA公司BLW药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A公司BLW是一个过期专利药,其在其主专利2012年到期前,2011年全球销售额为99.3亿美元,为2011年药王。2012年专利到期后,由于国外仿制品上市且价格仅BLW的1/19,加之SA公司撤销了销售团队和资源投入,BLW 2012年销售额即出现断崖下跌。与此同时,SA中国也减少了BLW的资源投入。然而当时在中国,BLW的两大适应症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缺血性卒中的渗透率和使用时长都远没有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加之国内仿制品与原研药的品质差距较大,且国内仿制品并不像国外与原研药有极大悬殊,其价格高达BLW的2/3,这使得BLW在中国仍然有大幅的上涨空间。如果按照国外的推广规律和模式,将会错失巨大的中国市场。本文在对市场营销及医药市场营销相关文献和研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宏观、行业、制度、竞争的外部环境,得出中国拥有巨大的抗血小板药物市场,虽然市场中有多个竞争产品,但过往疾病治疗率极低使得整个抗血小板药物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从企业和产品内部的分析来看,BLW相对于不同竞争产品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产品还有广阔的三四五线及县域城市未做覆盖,核心城市的社区及一二级医院也仍存在较大空白,从而得出BLW在中国仍处于成长期,进而为成长期的BLW制定新的STP策略和营销策略。公司应深化BLW与竞争产品的差异,扩大三四五线城市及社区和一二级医院的覆盖,提升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缺血性卒中高危患者的渗透率。在此基础上,公司应该重新定义BLW的生命期,根据疾病特点和需求增加300mg剂量组合,并提升防伪标识;开拓销售渠道;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适度降价;积极开展中国临床研究积累中国证据,增加学术会议覆盖及学术宣传,积极推动国家各诊疗规范项目并采取患者教育,义诊等多种方式加强社会宣传。最后从提上销售团队人员能力,加大营销经费,保持策略稳定性及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BLW市场营销策略实施措施的注意点。

桂娟[6](2019)在《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疾病,脑损伤和神经发育障碍神经发育与社会心理障碍是先心病重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至今心脏学家和儿科学家对于先心病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的早期预测指标,尚未达成定论和共识。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应用于新生儿危重症病例脑损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先心病新生儿及小婴儿围术期大脑皮层活动状况及中长期神经发育的预后,探索围术期脑损伤和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评估围术期振幅整合脑电图各指标对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NICU住院的确诊CHD且需要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小婴儿(≤月龄),采集围术期及术中管理的特征和变量,持续监测手术前后的aEEG,探究其影响因素。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测试心脏手术后的婴儿12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回顾性分析MDI、PDI的影响因素。前瞻性采集围术期aEEG监测结果,规律随访并获取18个月龄时的MDI、PDI,比较围术期aEGG与18月龄MDI、PD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病例295例。167例完成术前aEEG监测,显示约19.17%(32/167)显示背景模式为轻度异常,34.73%(58/167)的病例SWC不成熟,1.8%(3/167)缺乏SWC,5例(2.99%)患儿术前aEEG显示有惊厥活动,其中4例(2.39%)为频繁惊厥活动。出生胎龄越大,背景模式正常的可能性越高(OR=0.220,95%CI:0.072-0.675),围生期有轻度窒息史病例的SWC异常的可能性更高(OR:6.595,95%CI:2.290-18.996),出生胎龄大于39周的病例SWC异常的可能性更低(OR:0.461,95%CI:0.214-0.992)。5例患儿有惊厥活动,均为发绀型先心病。226例完成术后aEEG监测,约5.75%(13/226)显示背景模式为轻度异常,0.88%(2/226)显示为重度异常,27.43%(62/226)的病例SWC不成熟,3.54%(8/226)缺乏SWC,4.4%(10/226)的患儿术后aEEG显示有惊厥发作。5分钟Apgar评分高于9分者是术后背景模式异常的可能性较低(OR:0.172,95CI:0.030-0.969)。出生有轻度窒息(OR:14.647,95%CI:2.590-82.822)、存在延迟关胸(OR:5.197,95%CI:1.659-16.285)、术后存在神经系统症状中度异常(OR:5.145,95%CI:1.044-25.348)是术后SWC异常的危险因素;出生胎龄大于39周者(OR:0.153,95%CI:0.044-0.538)术后SWC异常可能性更低。103例完成了手术前后aEEG比较,术后存在败血症者SWC变差的可能性更大。共116例 CHD 儿童接受 BSID 评估,MDI(95.38±22.98)和 PDI(87.84±22.57)均显着低于止常人群的均值(100)(p<0.05)。MDI和PDI呈正相关关系。仅PDI是MDI 的影响因素,PDI 越高,MDI 越高(β:0.835,95%CI:0.429-1.241)。MDI、住院天数、体外循环和行为问题是PDI的影响因素。MDI越大,PDI越高(β:0.497,95%CI:0.342-0.652),体外循环手术病例,PDI 较高(β:11.956,95%CI:0.845-23.068);住院天数越长,PDI 越低(β:-0.577,95%CI:-0.874~-0.279);相对无行为问题,有轻微行为问题时PDI较低(β:-10.605,95%CI:-18.546~-2.664)。共有93例患儿完成研究。该组病例18月龄时BSID检测显示MDI平均值为 96.483±21.997,PDI 平均值为 87.763±21.584。MDI 与正常人 MDI(均值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2,P=0.127),PDI低于正常人PDI(均值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7,P<0.001)。其中,A组有45例患儿,在手术前后均接受了 aEEG检查。术后SWC缺失婴儿的MDI(70.00±34.641)低于术后SWC未成熟婴儿的MDI(100.65±19.572)(P=0.09)。术前背景轻度异常的婴儿,其PDI(68.43±19.217)明显低于术前背景模式正常的婴儿(92.97±21.005)(P=0.0064)。术前aEEG显示未成熟SWC的婴儿的PDI(85.08±21.431)明显低于术前正常SWC的婴儿(105.14±21.162)(P=0.037)。术前背景模式和SWC可能可以预测婴儿的长期运动功能。结论:1.围术期aEEG显示大多数婴儿皮层活动正常,SWC相比背景模式和惊厥活动,反映脑损伤更为敏感。出生胎龄和出生缺氧病史是心脏手术前aEEG的影响因素。除了出生胎龄、出生缺氧史,延迟关胸、术后败血症及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是术后aEEG异常的危险因素。围术期极少数病例有惊厥活动,均为复杂型先心,预后不佳。出生胎龄较大、术后存在败血症者术后aEEG较术前更不易改善。2.CHD儿童12月龄时智力发育和精神运动发育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发育水平和运动发育水平正相关。体外循环下手术的病例精神运动发育障碍较轻;住院天数长,存在轻微行为问题,精神运动发育障碍较明显。3.围术期aEEG异常与18月龄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相关。围术期aEEG尤其是背景模式和SWC可能是CHD婴儿中长期神经发育预后的有效预测手段。

李元[7](2014)在《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文中指出体育科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自身的学科与知识结构,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科学革命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体育科学期刊文献,对体育科学外部学科互动、内部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1930年至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横跨5大科学部类150个学科的知识,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对以上150个学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的未成熟科学;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人体测量学、运动时间生物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育教育学、适应体育学、体育与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是当前体育科学的主流分支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三大科学门类。(3)近20年来体育管理学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研究、体育参与和消费研究、体育赞助、多样性等,其中体育组织研究处在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地位;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历时性演进的路径整体呈现出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的演进态势。(4)运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内容非常精深,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运动创伤学是其最主要的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各部分结构较为稳定,宏观层面上无法发现结构跃迁式转移的增长方式,仅是在各自学科范围内积累式增长;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5)对体育管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个体育科学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代表性学科的理论演进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和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印证了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中关于引发科学革命因素的论断;体育科学新理论的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方法的应用都是学科范式转换的“知识拐点”。

黄仁国[8](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认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魏金明,黄宏星[9](2009)在《第20届国际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第15届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大会综合报道》文中研究指明 2009年10月9~12日,第二十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第十五届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大会(GWICC & ICCP 2009)在北京召开。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10000余名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参加会议。 1 再创佳绩、共谱华章 1.1 国际合作,引进前沿技术由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GWICC)、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学会(ISCP)、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欧洲心脏病学学会

胡大一[10](2008)在《欧洲心脏病学年会2008热点报道》文中认为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2008年学术大会在德国慕尼黑召开。参会代表首次突破3万。大会在29个分会场组织了363项学术会议,其中73项讨论心血管影像学进展,成为本次大会的主要话题。会上介绍了2008年欧洲心

二、2004欧洲心脏病学学术大会热点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欧洲心脏病学学术大会热点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发展概况
        1.2.2 科学计量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分析工具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历史脉络分析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引文网络总体分析
        2.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知识基础
        2.2.3 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
        2.2.4 引文网络聚类分析
    2.3 讨论和小结
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态势分析
    3.1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3.1.1 数据处理
        3.1.2 分析方法
        3.1.3 相关指标
    3.2 结果分析
        3.2.1 国际数据库论文年度分布
        3.2.2 国际数据库论文国家/地区分布特征
        3.2.3 国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特征
        3.2.4 国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特征
        3.2.5 国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特征
        3.2.6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不同肿瘤分布特征
    3.3 讨论和小结
4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合作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4.1.2 合作类型
    4.2 结果分析
        4.2.1 研究论文合作率变化趋势
        4.2.2 合作规模分析
        4.2.3 不同合作类型引文影响分析
        4.2.4 国家/地区合作网分析
        4.2.5 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4.2.6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4.3 讨论和小结
5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预处理
        5.1.3 研究时区划分和关键词阈值的选择
    5.2 结果分析
        5.2.1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进覆盖动态分析
        5.2.2 不同时区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分析
        5.2.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5.3 讨论和小结
6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分析
    6.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国内数据库发文趋势分析
        6.2.2 国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和合作分析
        6.2.3 国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和合作分析
        6.2.4 国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
        6.2.5 不同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的时间趋势分析
        6.2.6 国内数据库论文主题聚类和热点分析
    6.3 讨论和小结
        6.3.1 当前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6.3.2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机构之间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6.3.3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但跨团队合作尚需深化
7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及国家/地区差异动态演化
    7.1 研究方法
    7.2 结果分析
        7.2.1 学科整体状况分析
        7.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测度的数据构建及测度
        7.2.3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国家/地区学科交叉程度差异分析
    7.3 讨论和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8.1.2 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
        8.1.3 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8.1.4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
        8.1.5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学科分布差异明显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
        8.2.2 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
        8.2.3 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探索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早发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遗传易感因素的探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他汀的种类及服用时间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荟萃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论文
文献综述 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和监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淋巴瘤靶向药物伊布替尼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契机
    1.2 肿瘤心脏病学的世界发展现状
    1.3 肿瘤心脏病学的研究热点
    1.4 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前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伊布替尼相关的心律失常
        2.1.1 伊布替尼所致心房颤动
        2.1.2 伊布替尼相关室性心律失常
    2.2 伊布替尼,AMPK与心律失常
        2.2.1 AMPK及其调节
        2.2.2 伊布替尼与代谢应激
        2.2.3 AMPK与心律失常
第3章 伊布替尼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期研究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流程
        3.2.2 大鼠完整心脏的Langendorff灌注制备
        3.2.3 Langendorff灌注大鼠心脏的光学标测
        3.2.4 Langendorff灌注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诱发性
        3.2.5 大鼠左室组织蛋白印迹分析
        3.2.6 观察指标
    3.3 实验结果
        3.3.1 实验动物基本信息
        3.3.2 伊布替尼增加老年SHR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诱发性
        3.3.3 伊布替尼增加老年SHR大鼠左室除极的空间和时间不一致性
        3.3.4 伊布替尼对钙动力学的影响
        3.3.5 伊布替尼所致室颤可诱发性增加的分子机制探究
    3.4 讨论
        3.4.1 伊布替尼对大鼠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3.4.2 伊布替尼对大鼠心肌钙动力学的影响
        3.4.3 伊布替尼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分子机制探究
    3.5 小结
第4章 伊布替尼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在体研究实验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在体实验SD大鼠分组
        4.2.2 SD大鼠口服灌胃药物配制
        4.2.3 SD大鼠口服灌胃操作
        4.2.4 SD大鼠完整心脏的Langendorff灌注制备
        4.2.5 Langendorff灌注SD大鼠心脏的光学标测
        4.2.6 Langendorff灌注SD大鼠递增心脏刺激
        4.2.7 Langendorff灌注SD大鼠猝发起搏后VF的可诱发性
        4.2.8 SD大鼠蛋白印迹分析
        4.2.9 观察指标
    4.3 实验结果
        4.3.1 实验动物基本信息
        4.3.2 伊布替尼增加老年SD大鼠室性心律失常负荷
    4.4 讨论
        4.4.1 伊布替尼对大鼠VA可诱导性和心肌钙动力学的影响
        4.4.2 伊布替尼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分子机制探究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活动
致谢

(4)肺血栓栓塞症蛋白质组学及介入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流程图
        3. 研究对象
        4. 标本采集与保存
        5. 蛋白提取和定量
        6.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7. 蛋白酶解
        8. 纳升级反相色谱-Q Exactive进行蛋白质分析
        9. 质谱参数设置
        10. 质谱数据处理
        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12. ELISA验证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研究人群
        2. 蛋白浓度测定
        3. SDS-PAGE电泳
        4. 蛋白质定性和定量分析
        5. 鉴定结果的评估和统计分析
        6. 鉴定结果的总体分析和差异蛋白筛选
        7. 功能注释和分析
        8. 候选蛋白的筛选
        9. 候选蛋白的验证
    讨论
    结论
    附件材料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策略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评估
        3. BPA手术操作流程
        4. 心肺功能评估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研究人群基线特征
        2. BPA技术操作特点
        3. B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单次BPA治疗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
        5. 多次BPA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的变化
        6. 初期和后期BPA治疗效果对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最新进展
    引言
    1. CTEPH的病理生理学
    2. BPA的历史和发展
    3. BPA的原理
    4. BPA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 病变选择和介入操作流程
    6. 影像学手段
    7. BPA的疗效和预后
    8. BPA的并发症和管理
    9. 药物治疗、桥接和杂交治疗
    10. 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SA公司BLW药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1.2.2 药品及医药市场营销概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SA公司BLW营销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分析
        2.1.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2 抗血小板药物市场的特征与市场情况分析
        2.1.2.1 抗血小板药物市场的特征
        2.1.2.2 抗血小板药物的市场情况
        2.1.3 抗血小板药物的竞争结构分析
        2.1.4 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
        2.1.5 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分析(OT分析)
    2.2 内部环境分析
        2.2.1 SA公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概述
        2.2.2 BLW药物的营销现状
        2.2.3 SA公司针对BLW药物业务可用的资源与能力
        2.2.4 SA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2.5 内部环境优劣势分析(SW分析)与存在问题
    2.3 SA公司BLW营销战略问题的解决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A公司BLW药物的STP营销策略制定
    3.1 市场细分
    3.2 目标市场选择
    3.3 市场定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A公司BLW的营销4P组合的制定
    4.1 产品策略
    4.2 定价策略
    4.3 渠道策略
    4.4 促销策略
        4.4.1 上市后的临床研究
        4.4.2 广告促销策略
        4.4.3 公共宣传
        4.4.4 公益项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LW市场营销保障措施
    5.1 提高团队人员素质和能力
    5.2 加大市场营销费用和支持力度
    5.3 保持产品战略和营销策略的稳定性
    5.4 保持并提升合规文化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的皮层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脑损伤
        1.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作用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采集
        3.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图像采集
        3.3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结果判读
        3.4 神经影像学检查
        3.5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临床特征分析
        4.2 手术前aEEG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手术后aEEG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4.4 手术前后aEEG变化及影响因素
        4.5 围术期头颅CT/MR的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常用脑功能的监测方法
        5.2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NICU的应用
        5.3 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的皮层活动及影响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神经发育预后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
        1.2 神经发育评估与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采集
        3.2 体格发育评估
        3.3 神经发育评估
        3.4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病例特征分析
        4.2 BSID评估结果
        4.3 MDI和PDI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常用的神经功能的评估量表
        5.2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优势和应用
        5.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
        5.4 先心病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皮层电活动与中长期神经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心脏病的神经发育随访
        1.2 缺乏早期预测指标导致随访困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采集
        3.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图像采集
        3.3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结果判读
        3.4 神经影像学检查
        3.5 随访和神经发育评估
        3.6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临床特征分析
        4.2 围术期aEEG监测结果
        4.3 18月龄时BSID评估结果
        4.4 围术期aEEG与18月龄MDI与PDI关联性分析
        4.5 手术前后aEEG变化与18月龄MDI与PDI的关联性分析
        4.6 头颅超声与18月龄MDI与PDI
    第五章 讨论
        5.1 大脑的发育与高危儿神经发育评估
        5.2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脑功能与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性
        5.3 国外现行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神经发育预后的评估与干预指南
        5.4 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神经发育随访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神经发育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1.1.2 科技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1.1.3 引文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
    1.2 研究意义
        1.2.1 方法论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科学结构与体系研究
        2.1.1 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概念
        2.1.2 体育科学的结构与体系
    2.2 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2.2.1 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2.2.2 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部类关系
        2.2.3 具体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
    2.3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
        2.3.1 引文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2.3.2 引文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2.3.3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2.4 科学前沿识别方法研究
        2.4.1 共引聚类方法
        2.4.2 共词聚类方法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2.2 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
        3.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期刊遴选
        3.3.2 数据内容
        3.3.3 主要软件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3.4.1 研究思路
        3.4.2 研究内容
    3.5 研究创新
4 分析与讨论
    4.1 基本理论
        4.1.1 科学计量学理论
        4.1.2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
    4.2 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互动
        4.2.1 体育科学知识受馈
        4.2.2 体育科学知识回馈
        4.2.3 体育科学知识自馈
    4.3 体育科学学科结构
        4.3.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4.3.2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
    4.4 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4.4.1 体育管理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4.4.2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4.4.3 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力量
        4.4.4 体育管理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4.4.5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4.4.6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4.5 运动医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4.5.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4.5.2 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力量
        4.5.3 运动医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4.5.4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4.5.5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第20届国际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第15届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大会综合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再创佳绩、共谱华章
    1.1 国际合作,引进前沿技术
    1.2 防控疾病,维护健康
    1.3 临床研究,综合规范
    1.4 交叉学科,共同关注
    1.5 新书发布、倡导人文与健康
2 众多国际临床试验发布
    2.1 CARE长期随访研究
    2.2 PLATON究
    2.3 CURRENT-OASIS 7试验
3 新药、新设备和新技术
    3.1 抗心绞痛新药尼可地尔
    3,2 XIENCE V药物洗脱冠脉支架
    3.3 国产脏射频消融导管FireMagic
    3.4 体外反搏治疗技术
    3.5“心血管疾病全程关护”模式
    3.6 体外震波心血管治疗系统
4 新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4.1 对比剂肾病中国专家共识
    4.2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09版)

(10)欧洲心脏病学年会2008热点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肺栓塞仍面临严峻挑战
    1.1 危险分层
    1.2 诊断
    1.3 诊断策略
    1.4 治疗
2 不乘电梯爬楼梯
3 心脏CT的临床应用进展
    3.1 其他功能检测的替代
    3.2 CT冠状动脉造影存在的局限与问题
    3.3 共识和展望
4 认真掌握血管重建适应证,重视无创伤负荷试验评估心脏缺血
5 对运动员参赛前是否应常规筛查心脏事件的风险?
6 酒、茶、咖啡和巧克力与心脏
7 是否应使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7.1 预防使用抗菌素是否必要?
    7.2 指南和哲学
    7.3 担忧和需要共识
8 EUROASPIREⅢ的启示
9 BEAUTIFUL——在稳定冠心病患者降心率的意义
10 TRANSCEND研究带来的困惑
11 GISSI-HF试验的复杂结果——他汀无效,而n-3PUFA令人鼓舞
12冠状动脉复杂病例的PCI与CABG的对比研究——SYNTAX
13 CARDia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治疗:PCI还是CABG?
14 DECREASEⅢ研究——他汀使手术更安全
15 SEAS试验——他汀用于主动脉狭窄治疗效果可疑,癌症风险再度引人关注
16第一个生物降解DES九个月随访结果“安全有效”
17 IBIS-2实验动脉粥样硬化的希望
18选择和非选择的干细胞——心肌再生作用类似
19 APPRAISE和3T/2R研究——抗凝新进展
20不需常规监测的口服抗凝药物的新世界
21心肌梗死的新定义——根据心肌细胞死亡证据分类
22 ESC关于AMI-STEMI的新指南
23关于心内膜心肌活栓的新建议
24关注非心脏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

四、2004欧洲心脏病学学术大会热点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D]. 苏闫兵.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探索与预防[D]. 刘斌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淋巴瘤靶向药物伊布替尼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D]. 杜贝贝. 吉林大学, 2020(08)
  • [4]肺血栓栓塞症蛋白质组学及介入治疗研究[D]. 金旗.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SA公司BLW药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张丽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D]. 桂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7]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 李元.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
  • [8]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9]第20届国际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第15届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大会综合报道[J]. 魏金明,黄宏星. 中国医药导刊, 2009(10)
  • [10]欧洲心脏病学年会2008热点报道[J].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8(07)

标签:;  ;  ;  

2004年欧洲心脏病学大会热点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