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一、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崔佳咪[1](2020)在《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因此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然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光伏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开发和研制各类新型的、智能型的光伏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大意义。本文以光伏并网断路器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断路器基础上添加智能控制模块,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提出所设计的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有传统的三段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功能以外,还具有自动识别功能,能自动识别光伏侧与主电网侧,防止断路器反接不能正常并网运行。本文也对电网参数计算的数学模型、三相电流保护以及电压保护的原理进行论述。根据研究分析的保护特性和功能要求提出了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其次,本文运用模块化思想对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硬件系统的框架结构,硬件部分先是确定主控单元,重点设计了电源、数据采集、自动识别、脱扣单元、电动操作机构、人机交互、存储以及通信这几个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原理设计。结合硬件设计,软件部分有主程序、自动识别、数据采样、三段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键盘输入与液晶显示、通信等几个模块,给出设计原理和软件流程图。另外,本文还采取了一些硬件抗干扰措施和软件抗干扰措施来抑制干扰。最后,本文运用强大的MATLAB软件搭建仿真验证平台进行验证,对自动识别功能、三段电流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和电压不平衡保护功能进行仿真验证,并对各仿真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高许[2](2020)在《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矿井提升机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每一个部件的工作状态都影响提升机的安全运行。目前,许多部件的工作状态仅由人工定期检测,甚至没有配置相应的监测手段,为了提高矿井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加强对生产运输设备的管理,论文研究了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技术,并应用到立井施工提升机电控系统中。首先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提升机辅助状态的监测现状。从现有监测系统存在的不足出发,在介绍矿井提升机系统的总体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提升机系统中闸瓦间隙、制动盘的温度、电动机的温度、减速器的温度和滚筒两边的轴承的温度对其运行状态的影响,给出了这些辅助状态的监测技术和监测意义。其次论文完成了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系统硬件结构的设计,详细分析了硬件的选型、传感器的安装与维护、信号采集方案、通信方式、现场监测系统方案以及现场抗干扰措施。再次论文基于python语言、采用PyQt5框架进行提升机监测系统上位机各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和开发应用。软件包括系统管理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显示模块及数据库管理模块,它们共同实现提升机监测系统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显示功能。最后探究提升机主轴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结合信息融合技术,总结了基于集成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的故障模型和实现策略。该研究可以提高故障诊断分类的准确率,用于指导提升机系统部件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工作。论文设计的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系统弥补了现有监测系统的不足,将辅助系统纳入立井施工提升机电控系统可以更好地保障提升机可靠运行,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人员投入,具有较大的工程价值。论文有图56幅,表21个,参考文献88篇。

刘航[3](2020)在《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的焊接物联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焊接过程中,焊接质量与很多工艺参数有关,但影响最大,易于检测采集的是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焊接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对焊接工艺参数实时采集、监控、分析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虚拟仪器的思想和特点,自主建立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焊接参数采集的焊接物联网系统。该系统由硬件信号采集电路、无线收发模块及LabVIEW采集系统构成。使用器件为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A/D转化模块,单片机,无线数传模块等。在硬件系统完成采集后,软件系统采用虚拟仪器LabVIEW编写上位机系统界面程序,整套系统具有参数实时采集,参数保存、波形显示、波形回放、异常报警等功能强大,界面逼真,操作简便的特点。本系统在人与焊接设备间搭建了通信桥梁,能够对焊接过程参数进行实时在线采集并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用户端,用户端可以通过URL网络地址监控操作系统,构建出人与设备间的物联网系统。使用本系统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是避免了在焊接车间布线麻烦等大多数有线采集设备带来的弊端,二是实现操作人员远程在线监控焊接参数,如焊接过程中出现焊接异常情况导致非规范化情况时,系统能及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便于及时调整,避免焊接结束后发现焊接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材料浪费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样一来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三是使用该系统采集焊接过程参数能保存每次焊接参数信息,同时具有波形回放功能,可以将实验结果保存至网络数据库,便于在焊后分析研究,在提高焊接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远程监控给操作者本身的减小危害,避免直接接触焊接电弧。实验首先测试了系统无线通信能力,测得最大通信距离265m,可以满足实验室及焊接现场需求。为了防止焊接生产线多台焊机工作参数同时采集时发生信号冲突使用了码分多址通信协议(CDMA)。通过本采集系统采集到的钨极氩弧焊焊接条件正常情况和改变焊接条件情况下的参数和波形,探究分析影响TIG焊接电流电压的因素,再通过本系统得到的CO2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波形图分析熔滴过渡过程,分析系统波形图探究气流对焊缝成型的影响,从而也证明了本系统的硬件采集电路、软件程序、无线模块、LabVIEW运行界面程序都是可行的,采集到的数据完整可靠,能够为分析与评判焊接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使用专业仪器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采集系统的功能丰富,可根据需求更改设置操作性强,同时也能为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杨冉冉[4](2019)在《一款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电子信息及其相关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及建立在其之上的电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用电需求日益增多。然而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用电的集约化监控和管理日益成为电力管理的迫切需要。本文以电力监测的多样化需求为基础,设计一款安全可靠、功能多样的电力仪表,对电力参数进行有效地监测,并可以对多用户的用电情况和电能质量进行监测分析。本文在微控制器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智能电力仪表的基本框架,并结合主要计量芯片的特点,研究了电力仪表的工作原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ATT7022E计量芯片的多功能电力仪表。本设计在满足了普通智能电能表电力计量及通信的基础上,缩小了尺寸,降低了成本,同时集成电力参数测量、监控及控制等需求,满足了高可靠、可监测、小巧、经济的设计需求。本文简述了电力仪表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电力仪表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根据提出的技术需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确定了电力仪表的总体设计和软硬件实现方案。分电源、采样计量、数据存储等多个硬件功能模块介绍本设计的软硬件组成,并对设计成品进行精度、电气要求和电磁兼容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本设计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并从硬件设计的角度介绍了电力仪表的一些抗干扰措施,保证了电力仪表在恶劣的现场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准确的工作。经过试验验证,设计的电力仪表基本满足所提出的技术要求。

宋祥民[5](2018)在《基于OneNet平台的电力负荷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电力系统正进入了“智能电网”和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等微小型电压太阳能、风力发电并网,给电网运行带来严重挑战,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急需对低压负荷端及关键节点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为此,设计研究一种基于OneNet平台的电力负荷监测系统,不仅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F103VCT6芯片为核心控制单元,加ATT7022B电能参数测量芯片,实现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的电力参数的采集功能。搭载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电力负荷监测终端的定位功能。采用MCGS工业触摸屏,实现测量采集终端的现场检测显示与操作功能。采用ESP8266WIFI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测量数据和操作指令传输功能。借助于中国移动公司提供的免费的物联网云平台—OneNet平台,以B/S架构方式,搭建起用户远程监测控制中心,最终实现用户对负荷参数的远程监测、控制等功能。完成了电力负荷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写调试、物联网云平台—OneNet平台下上位机软件编写调试。在实验室完成了该电力负荷监测系统安装与系统整体调试,用电能表检定装置模拟电力负荷进行实验验证,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实验表明,该系统借助于免费、开放的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功能,监测终端对负荷参数测量全面、准确。整套系统开发周期短、维护简单,整体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当前用户侧电力负荷监控的需要。

张克平[6](2017)在《基于STM32的塑壳断路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塑壳断路器是电路网络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保护原件。传统的塑壳断路器通常由热金属片变形实现保护,却很难实现过载、长延时和瞬时保护的三段保护功能。智能化塑壳断路器除了能够完成上述的功能外,还能够实现调整相位、失衡保护以及过程数据监控的功能。采用STM32核心板作为微处理中心可以完成众多的功能,比如实现人机交互、远程监控和自诊断等。本课题设计开发了用永磁机构实现开合闸的智能塑壳断路器控制系统,其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满足当前电路系统的管理要求。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永磁操动机构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应用电磁感应理论、力学理论和热力学理论研究了永磁机构的磁场分布、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2)研究了以互联型STM32芯片为中心的智能控制器,包括智能控制器各硬件模块的设计,同时对实现集中控制的上位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包括智能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和上位机软件系统等,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实时掌握被保护对象的工作情况和故障信息。(3)根据电路保护要求,分析了电路中各种参数及其计算方法,然后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采样,采样结果送入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通过植入的算法程序实现了断路器的各种保护功能。本课题同时还对断路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本项目中采取的各种软件和硬件抗干扰措施。(4)以MSGK-E开关动态测试仪为上位机,对断路器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试验,主要包括开合闸速度、开合闸最大速度和开合闸电流等参数,最后参考IEC标准中断路器的反时效曲线,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设计的智能断路器,采用永磁机构与各种保护算法,较以往断路器响应更加准确、稳定,功能更为多样,其可以为电路网络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尚飞跃[7](2016)在《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抽油机示功图与电参数是油田井场生产监控的关键监测数据,其数据准确与特征信息同步采集对数字化油田智能工况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现有载荷传感器采集示功图和抽油机电机电参数采集系统无法实现示功图、电参数准确与同步采集,严重影响数字化油田实施与智慧化油田的推广应用。本文结合油田井场数字化监控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单片机与Zig Bee技术,研究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本文对数字化油田监控技术与抽油机工作原理进行讨论,结合数字化油田井场监控中示功图采集与电参数采集不同步的特点,确定抽油机示功图与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需求。提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由一体化示功图采集单元和电参数同步处理单元构成,示功图采集单元采集示功图信息,电参数同步处理单元根据示功图同步信息采集电参数。在硬件设计上,采用MSP430与无线Zig Bee,完成示功图单元、电参数同步处理单元信号的采集与无线传输电路设计,从控制器及外围电路的构成、电源供电、底层数据采集、通信电路的实现和外部存储五方面进行介绍,重点研究硬件电路的低功耗设计与Zig Bee休眠电路控制,并对硬件电路进行抗干扰设计。在软件开发上,利用IAR软件平台,实现了示功图与电参数的ADC采集、无线数据Zig Bee传输与数据同步运算处理,分析讨论了基于Zig Bee的无线组网与同步采集信息的传输,重点研究抽油机运行上下死点位置与位移同步处理。通过现场运行测试,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完成了抽油机运行同一个周期内的示功图与电参数的同步采集,同时可依据示功图电参数与同步图形实现油井智能工况分析和抽油机运行故障监控。

沈如明[8](2016)在《嵌入式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温度和湿度是农业生产中的基本因素之一,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温湿度做出一定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的效率非常重要。目前普遍采用温室大棚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为了对大棚的温湿度按照不同作物不同季节的做出一定的不规则调节,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着重在于嵌入式温室大棚的远程监控系统。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及运用研究方法和技术等也做出相应的阐述。对于嵌入式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分别从该系统的设计原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及硬件系统总体设计、软件系统总体设计进行了研究。接着对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阐述,包括对远程控制系统、无线传感网络、核心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报警模块、温湿度调节模块等进行了设计。最后进行了系统抗干扰设计,然后对系统的硬件进行调试。本系统采用空调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结合干燥器和加湿器对湿度进行调节。在组网设计上,本文采用无线网络,避免布线和农作物收作时的影响。本文将WiFi和ZigBee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点,同时满足了延长传输距离,减少时延,降低组网成本等要求。本文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包括对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对系统的温湿度数据的显示以及当室内温湿度数据超出预先设定的阈值时进行报警等功能,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对系统进行了调节和验证,在验证中设计了一个可以投入使用的嵌入式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并且为系统的产品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陈慧莉[9](2013)在《油水界面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石油不能在原始地层压力下自己从油井中喷发出来,而需要借助注水方案,这就使得开采出的原油中含有大量水分。于是油水分离技术应运而生,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油水界面是确定出水量、出油量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检测技术的油水界面检测方案,采用振弦传感器作为现场感受外界应变力的敏感元件,PIC18F4520单片机作为信号采集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利用振弦传感器当振弦长度不变时,其自振频率与所受应变力大小成一定关系的性质,快速、准确检测出油水分界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油水界面检测仪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整体框架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基于频率检测技术的总体方案,并对主要部件进行了选型和分析。针对频率检测思想,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包括振弦式传感器激振电路、信号调理电路、通道选择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以及串口通信电路等。对系统软件程序和抗干扰措施进行了设计。绘制了各模块程序流程图,用C语言编写了主要部分程序。并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对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进行了考虑,以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本文设计的油水界面检测仪,方法新颖,并且能够实现界面检测和分离过程同步完成。实现了油水分离过程的自动化,使原油生产更加高效、快捷、方便、安全。

张丽[10](2013)在《基于CAN总线的舰船阀门驱动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阀门在现代化管网运输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传统的通海阀多采用手动操作,操作过程和系统故障只能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判断,故控制精度低、维修不便、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进行集中控制和远程遥控操作。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基于原手动通海阀,开发电驱动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使其不仅实现现场的自动控制,还能进行远程通信,接受远程遥控操作,实现智能控制。首先,文章陈述了国内外阀门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原通海阀的设计要求,以阀门专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设计能实现手动/电动切换的驱动装置。并确定阀门的总体控制方案,本文重点研究驱动装置的控制系统。其次,开发下位机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下位机系统是实现阀门自动控制的关键,本课题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进行开发,分别是:微控制器及其最小系统、电机驱动与控制模块、系统保护模块、阀门开度的检测与控制模块、力矩信号的检测与控制模块、人机界面的开发、模式选择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然后,分析CAN总线的通信原理,构建CAN通信接口的系统结构,设计CAN接口电路。并根据CAN控制器特点,开发CAN节点的软件系统。同时用VC++编写上位机的监控界面和CAN通讯测试界面,为后续的实验调试做准备。最后,对整体系统进行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分析,提出具体的抗干扰措施。并对控制系统整体进行原理图绘制,制作PCB板焊接调试,其后分别对下位机的执行机构、CAN通信节点和上位机远程控制进行系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本文采用了ATMEL公司的CAN控制器专用芯片AT89C51CC03作为下位机的主控芯片,引入现场CAN总线进行远程通讯,通过上位机进行集中监控,它们共同构成了基于CAN总线的全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实现通海阀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二、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光伏并网断路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光伏并网断路器研究现状
        1.3.2 光伏并网断路器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基本原理及总体设计
    2.1 设计目的及功能要求
        2.1.1 设计目的
        2.1.2 功能要求
    2.2 智能断路器与其他断路器比较
    2.3 数学模型
        2.3.1 采样定理
        2.3.2 电压、电流计算方法
        2.3.3 三段电流保护实现原理
        2.3.4 电压保护实现原理
    2.4 总体设计方案
        2.4.1 系统结构
        2.4.2 设计基本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硬件设计
    3.1 硬件系统总体框图
    3.2 硬件系统各子模块设计
        3.2.1 系统主控单元模块
        3.2.2 电源模块
        3.2.3 信号采集模块
        3.2.4 自动识别模块
        3.2.5 脱扣器单元模块
        3.2.6 电动操作机构模块
        3.2.7 人机交互模块
        3.2.8 存储单元模块
        3.2.9 通信模块
    3.3 硬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软件设计
    4.1 软件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4.2 软件系统各子模块设计
        4.2.1 主程序设计
        4.2.2 系统自诊断
        4.2.3 自动识别程序设计
        4.2.4 电动操作机构程序设计
        4.2.5 数据采样程序设计
        4.2.6 保护模块程序设计
        4.2.7 故障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4.2.8 键盘输入与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4.2.9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4.3 -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搭建仿真验证平台
    5.2 自动识别功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5.3 三段电流保护功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5.3.1 过载长延时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5.3.2 短路短延时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5.3.3 短路瞬时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电压保护功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5.4.1 过压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5.4.2 欠压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5.4.3 电压不平衡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2)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矿井提升机及辅助状态监测
    1.2 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提升机组成及辅助状态参数分析
    2.1 提升机系统的组成
    2.2 制动系统辅助状态参数及监测技术
    2.3 主轴系统辅助状态参数及监测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辅助状态监测系统组成与结构
    3.2 闸瓦间隙测量模块
    3.3 温度测量模块
    3.4 通信模块
    3.5 硬件抗干扰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提升机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基于PyQt的提升机监测系统软件的功能及架构
    4.2 数据管理模块
    4.3 监测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5.1 集成神经网络
    5.2 提升机主轴系统故障诊断模型
    5.3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主轴系统故障诊断模型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的焊接物联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通信技术在焊接参数采集中的应用
        1.2.2 焊接参数检测设备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结构
第2章 LabVIEW采集系统设计
    2.1 虚拟仪器技术
        2.1.1 虚拟仪器简介及发展
        2.1.2 系统软件平台LabVIEW简介
    2.2 LabVIEW采集系统组成
        2.2.1 信息记录模块
        2.2.2 信号波形回放模块
        2.2.3 滤波模块
        2.2.4 数据保存模块
        2.2.5 报警反馈模块
    2.3 LabVIEW串口通信设计
        2.3.1 串口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2.3.2 LabVIEW平台的VISA模块
        2.3.3 LabVIEW的串口通信
    2.4 LabVIEW系统的采集流程
    2.5 LabVIEW采集系统远程网络监控
        2.5.1 Web服务器配置
        2.5.2 发布网页配置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系统硬件总体构成
    3.2 传感器原理及选择
        3.2.1 霍尔传感器原理
        3.2.2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选择
        3.2.3 电流采集调理电路
        3.2.4 霍尔电压传感器的选择
    3.3 A/D模块的选择
    3.4 单片机的选择
    3.5 无线模块的选择
        3.5.1 nRF905 的性能
    3.6 USB-TTL串口通信电路
    3.7 硬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3.7.1 采集系统中常见的干扰
        3.7.2 电压采集保护电路
        3.7.3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4.1 软件采集系统流程图
    4.2 软件系统的开发工具
    4.3 焊接参数采集与处理程序编写
        4.3.1 AD7705 模块的软件编程
        4.3.2 数据处理程序的编写
    4.4 SPI通信程序编写
    4.5 无线模块初始化配置
    4.6 发射和接收流程设计
    4.7 系统通信协议
        4.7.1 点对点通信协议
        4.7.2 CDMA码分多址通信协议设计
    4.8 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结果
    5.1 软、硬件系统测试
    5.2 无线通信距离测试
    5.3 TIG焊接实验
        5.3.1 只改变电流时实验结果及分析
        5.3.2 焊接条件改变情况下实验结果及分析
        5.3.3 准确性验证
    5.4 CO2 焊接实验
        5.4.1 实验设备及参数的选择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一款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原理介绍
    2.1 需求分析
        2.1.1 主要功能需求
        2.1.2 参数指标
        2.1.3 依据标准
    2.2 整体设计方案
    2.3 相关原理介绍
        2.3.1 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测量
        2.3.2 有/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测量
        2.3.3 有/无功电能的测量
        2.3.4 频率的测量
        2.3.5 谐波的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仪表的硬件设计
    3.1 硬件整体设计方案
    3.2 电源供电回路
    3.3 采样及计量回路
        3.3.1 计量芯片及外围电路介绍
        3.3.2 计量芯片电源电路
        3.3.3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3.3.4 脉冲输出电路
        3.3.5 SPI通信接口电路
    3.4 微控制器电路
    3.5 485 通信电路
    3.6 时钟电路
    3.7 存储电路
    3.8 显示电路
    3.9 监测及控制电路
    3.10 安全性及可靠性设计
        3.10.1 安全性设计
        3.10.2 电磁兼容能力设计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力仪表软件设计
    4.1 软件的整体设计
    4.2 开发环境介绍
    4.3 主体软件设计
    4.4 主要程序设计
        4.4.1 主程序设计
        4.4.2 程序任务初始化
        4.4.3 子程序定义
        4.4.4 计量模块程序设计
        4.4.5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4.4.6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4.4.7 时钟模块程序设计
    4.5 软件设计抗干扰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准确度测试
    5.2 绝缘性能试验
        5.2.1 脉冲电压试验
        5.2.2 交流耐压试验
    5.3 电气性能试验
        5.3.1 功率消耗试验
    5.4 电磁兼容(EMC)试验
        5.4.1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5.4.2 浪涌抗扰度
        5.4.3 静电放电抗扰度
    5.5 测试结果
        5.5.1 绝缘性能试验
        5.5.2 电气性能试验
        5.5.3 电磁兼容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基于OneNet平台的电力负荷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力负荷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1.4 现有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6 本章小结
2 系统的整体设计及技术指标
    2.1 监测系统技术指标
    2.2 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2.3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电力负荷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
    3.1 监测终端硬件电路的总体方案设计
    3.2 监测终端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3.3 监测终端测量单元硬件设计
    3.4 液晶触屏模块
    3.5 WIFI无线与GPS定位模块的电路设计
    3.6 硬件抗干扰措施
    3.7 本章小结
4 电力负荷监测终端的软件设计
    4.1 Keil uVison4开发环境
    4.2 监测终端的软件整体设计
    4.3 监测终端的模块程序设计
    4.4 MCGS触屏的软件设计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电力负荷监测中心的软件设计
    5.1 OneNet物联网平台概述
    5.2 负荷监测系统监测中心的软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及分析
    6.1 监测终端实物图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 误差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附图

(6)基于STM32的塑壳断路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发展历程
    1.3 功能特点
    1.4 论文内容与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塑壳断路器的永磁机构
    2.1 永磁机构的驱动原理
    2.2 永磁机构的磁路分析
        2.2.1 永磁机构的磁通量分析
        2.2.2 永磁机构的始动安匝
    2.3 永磁机构的静态磁场分析
    2.4 永磁机构的动态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1 硬件模块设计
        3.1.1 .电源模块
        3.1.2 .核心板模块
        3.1.3 .信号输入和输出模块
        3.1.4 通信模块
        3.1.5 .硬件监控电路
        3.1.6 环境温度的测量
        3.1.7 输入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3.1.8 .过零点检测电路与过压过流判断电路
        3.1.9 功率因素角测量电路
        3.1.10 显示模块
        3.1.1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硬件抗干扰技术的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控制器的软件功能实现
    4.1 电量参数的计算
    4.2 断路器保护的实现方法
        4.2.1 算法及分析
        4.2.2 三段电流保护原理
        4.2.3 定时保护原理
        4.2.4 其它保护
    4.3 保护控制算法的嵌入
    4.4 智能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4.5 智能控制器功能的实现
        4.5.1 保护功能
        4.5.2 显示功能
        4.5.3 其它功能的实现
    4.6 智能塑壳断路器软件系统的设计
        4.6.1 .断路器分、合闸状态的检测
    4.7 软件抗干扰技术的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断路器的状态评估
    5.1 开合闸反时效特性
    5.2 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实验
    5.3 断路器合闸测试
    5.4 断路器分闸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采集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数字化油田生产与监控技术
    2.2 抽油机示功图与电流图测量
        2.2.1 抽油机构成及工作原理
        2.2.2 抽油机示功图
        2.2.3 抽油机电流图
        2.2.4 抽油机示功图与电流图同步采集对应关系
    2.3 抽油机示功图与电流图同步采集需求
    2.4 抽油机示功图与电流图同步采集指标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设计
    3.1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设计的原则
    3.2 关键技术介绍
        3.2.1 ZigBee技术
        3.2.2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3.2.3 RS-485 通信技术
        3.2.4 示功图采集单元参数计算
        3.2.5 电参数采集单元参数计算
    3.3 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3.3.1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构成
        3.3.2 示功图电参同步采集硬件构成
        3.3.3 示功图电参同步采集控制时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的硬件实现
    4.1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硬件组成
    4.2 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
        4.2.1 微控制器
        4.2.2 JTAG接口电路
        4.2.3 复位电路
        4.2.4 按键配置与显示电路
    4.3 电源电路
        4.3.1 示功图电源电路
        4.3.2 电参数电源电路
    4.4 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
        4.4.1 示功图信号采集电路
        4.4.2 电参数信号采集电路
    4.5 通信电路
        4.5.1 ZigBee通信电路
        4.5.2 RS-485 通信电路
    4.6 外部存储电路
    4.7 硬件电路抗干扰措施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平台
    5.2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5.3 示功图采集子程序
    5.4 电参数采集子程序
    5.5 ADC采集子程序
    5.6 数据处理与参数计算子程序
        5.6.1 数据处理
        5.6.2 参数计算子程序
    5.7 显示与按键中断子程序
    5.8 ZigBee数据传输子程序
        5.8.1 ZigBee数据传输帧格式
        5.8.2 ZigBee数据传输子程序
    5.9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处理子程序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6.1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调试
    6.2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运行
        6.2.1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前运行
        6.2.2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运行
        6.2.3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精度计算
    6.3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6.3.1 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精度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嵌入式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
        1.2.2 温室大棚控制的研究
    1.3 主要工作和关键技术
    1.4 结构安排
2 嵌入式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相关概述
    2.1 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2.2 ZigBee技术
        2.2.1 ZigBee概述
        2.2.2 ZigBee技术特点
    2.3 WiFi技术
3 嵌入式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功能
        3.1.2 可靠性
        3.1.3 性价比
        3.1.4 易扩展性和维护性
    3.2 系统硬件架构
        3.2.1 硬件设计目标
        3.2.2 硬件模块划分
    3.3 系统软件架构
        3.3.1 软件设计目标
        3.3.2 软件系统构成
    3.4 系统工作步骤与流程
4 嵌入式远程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
    4.1 系统核心控制技术设计
        4.1.1 核心控制设备选型
        4.1.2 核心控制程序设计
    4.2 系统远程通信技术设计
        4.2.1 远程通信设备连接
        4.2.2 远程无线网络设计
        4.2.3 远程通信程序设计
    4.3 系统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4.3.1 温湿度数据采集设备选择
        4.3.2 温湿度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4 温湿度调控模块设计
        4.4.1 温湿度调控设备选择
        4.4.2 温湿度调控程序
    4.5 系统的报警模块设计
        4.5.1 系统报警技术选择
        4.5.2 报警程序设计
    4.6 电源模块设计
5 系统的仿真与测试
    5.1 系统抗干扰措施
        5.1.1 软件系统抗干扰
        5.1.2 硬件系统抗干扰
    5.2 仿真软件与结果
        5.2.1 仿真软件介绍
        5.2.2 仿真电路
    5.3 系统调试
        5.3.1 硬件系统调试
        5.3.2 系统软件调试
    5.4 系统应用与验证
        5.4.1 案例概况
        5.4.2 系统测试结果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9)油水界面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油水界面检测方法及存在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整体工作架构设计
    2.1 论文实现的主要功能
        2.1.1 石油生产过程概况
        2.1.2 论文要实现的功能
        2.1.3 系统主要模块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1 系统的工作模型
        2.2.2 系统整体框图
    2.3 系统主要装置介绍
        2.3.1 振弦式传感器介绍
        2.3.2 微处理器介绍
    2.4 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原则
    3.2 系统硬件部分整体设计
    3.3 激振电路
    3.4 信号调理电路
        3.4.1 高增益放大滤波电路
        3.4.2 波形转换电路
    3.5 多通道选择电路
    3.6 显示电路
    3.7 串口通信电路
    3.8 电源电路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4.1.1 激振程序设计
        4.1.2 测振程序设计
        4.1.3 显示程序设计
        4.1.4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抗干扰设计
    5.1 干扰的来源
    5.2 抗干扰措施
        5.2.1 系统硬件抗干扰措施
        5.2.2 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5.3 系统部分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CAN总线的舰船阀门驱动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电动阀门的国内外发展概述
        1.2.1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现场总线的起源与背景
        1.3.2 现场总线的发展与特点
        1.3.3 现场总线的类型
        1.3.4 现场 CAN 总线介绍
    1.4 项目来源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1 项目来源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阀门电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引言
    2.2 系统的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
    2.3 电动阀门执行机构的设计
    2.4 阀门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4.1 阀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4.2 阀门控制系统的结构
        2.4.3 阀门控制系统各模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下位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3.1 引言
    3.2 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设计
    3.3 电机驱动及系统保护电路的设计
        3.3.1 电机驱动模块
        3.3.2 系统保护电路
    3.4 阀门过程量的检测与控制
        3.4.1 阀门开度的检测与控制
        3.4.2 力矩检测与控制
    3.5 人机界面与模式选择模块
        3.5.1 人机界面的开发
        3.5.2 模式选择模块的设计
    3.6 电源模块的设计
    3.7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3.7.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3.7.2 软件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 CAN 总线的阀门远程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CAN 总线的通讯原理
        4.2.1 CAN 总线的特点
        4.2.2 CAN 协议的分层结构
        4.2.3 CAN 报文传送与帧结构
    4.3 CAN 总线通信接口的系统结构
    4.4 CAN 总线通信的硬件结构
        4.4.1 AT89C51CC03 的 CAN 控制器
        4.4.2 CAN 总线驱动器 PCA82C250
        4.4.3 CAN 通信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
    4.5 CAN 通信接口的软件设计
        4.5.1 CAN 控制器的初始化程序
        4.5.2 CAN 报文发送程序
        4.5.3 CAN 报文接收程序
    4.6 上位机界面的编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及实验分析
    5.1 引言
    5.2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5.2.1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
        5.2.2 软件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
    5.3 系统的调试与实验
        5.3.1 下位机执行机构的调试
        5.3.2 CAN 节点通讯调试
        5.3.3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调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研究[D]. 崔佳咪.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2]提升机辅助状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许.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的焊接物联网技术研究[D]. 刘航. 沈阳大学, 2020(08)
  • [4]一款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的设计与开发[D]. 杨冉冉. 东南大学, 2019(06)
  • [5]基于OneNet平台的电力负荷监测系统的研究[D]. 宋祥民.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基于STM32的塑壳断路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张克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7]抽油机示功图电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研究[D]. 尚飞跃.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8]嵌入式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设计[D]. 沈如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油水界面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D]. 陈慧莉.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10]基于CAN总线的舰船阀门驱动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张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