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咳嗽应选用五味子

治疗慢性咳嗽应选用五味子

一、久咳论治宜选五味子(论文文献综述)

朱金凤,洪玲玲,侯海慧,石薇薇[1](2021)在《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复杂,易诊断不清,治疗效果欠佳。外感六淫邪气深重或正虚邪气久留,均可转变为慢性咳嗽,尤需重视风邪留伏,治疗需根据六淫邪气不同和涉及相关脏腑的差异平衡扶正与祛邪;内伤久咳与肺脾肝肾密切相关,关键在于辨明病位后精准施治;慢性咳嗽外感邪气特征不是特别明显,可结合辨运气格局和六经病位;久咳病程长、常规治疗疗效差时,运用顾植山"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和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调节天人关系,恢复人体六经正常气化的功能,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故重视整体观念和局部痰瘀阻滞需贯穿慢性咳嗽诊治过程,准确把握病因病机并精准用药,看似难治的慢性咳嗽可收奇效。

王盼盼[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分析贾六金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组方用药,总结贾六金名老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研究依据,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与发展。方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针对就诊于贾六金教授门诊中的慢性咳嗽患儿,对防治慢性咳嗽的452首处方运用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等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处方,总结发现贾六金教授诊治儿童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针对所收集230名慢性咳嗽患儿,按照纳入标准录入处方数量达452首,其中涉及中药为114味。通过药物归经出现频次显示主要是肺、脾,四气出现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温、寒、平,五味出现频次的前3位为辛、苦、甘;慢性咳嗽患儿的高发年龄段为3~5岁,且男孩多于女孩;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用药主要集中在姜半夏、陈皮、茯苓、桔梗、杏仁、浙贝母、黄芩、炙麻黄、射干、炒白术、太子参。围绕11个药物,常用的组合常用的组合为姜半夏与陈皮、姜半夏与茯苓、陈皮与茯苓、姜半夏与陈皮与茯苓、姜半夏与杏仁、姜半夏与桔梗等配伍;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新方组合分析,运算演化出7首新处方,北沙参-姜半夏-石斛-麦冬,炒白术-胆南星-太子参-黄芪等。结论贾六金教授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思路明确,明辨病因,分清虚实寒热,认为病位主要为肺、脾、胃,病机多为肺脾虚弱,痰浊内伏,治疗多以清泄肺热,化痰止咳为主,还强调四诊合参,注重望诊;五脏论治,突出肺脾;痰浊内伏,祛邪为要;对药合方,协同增效;中病即止,注重调护等用药规律,为临床慢性咳嗽用药提供了数据依据,也促进了贾六金教授学术经验的研究和继承发展。

石皓天[3](2021)在《王檀教授从“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论治慢性咳嗽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以王檀教授多年来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归纳及总结王檀教授从“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论治慢性咳嗽的理法方药,对“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证慢性咳嗽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传承王檀教授治疗慢性咳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收集王檀教授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门诊治疗“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证慢性咳嗽病例,运用Excel软件统计病例中药物的归类,常用方剂加减药物的频数、频率、四气、五味、归经等信息,归纳王檀教授治疗“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证慢性咳嗽的理法方药,总结王檀教授从“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论治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结果:通过Excel软件统计治疗慢性咳嗽的307例门诊病例,发现王檀教授从“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论治慢性咳嗽的患者临床上多以乌梅汤加减治疗,307例病例中共涉及中药107味,多为温里药、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其中常用方剂的加减药物97味,加减药物使用总频次782次;常用方剂的加减药物中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温性药使用频次为230次,使用频率达29.41%;寒性药使用频次135次,使用频率达17.26%;其次分别为微温性药、平性药、微寒性药;其药味分析结果显示甘味药的使用频次最高,使用的频次为424次,及其频率为30.79%;其次为苦味药和辛味药,苦味药出现频率为25.92%,辛味药出现频率为19.33%。加减药物中多归经于脾、肺、肝、肾、胃经,其中归脾经药物出现频次为416次,频率达19.19%;归肺经药物出现频次为390次,频率达17.98%;归肝经药物出现频次为336次,频率达15.48%;归肾经药物出现频次为269次,频率达12.39%;归胃经药物出现频次为264次,频率达12.15%。结论:王檀教授选用乌梅汤为基础方剂治疗“三阴虚冷,阳明郁火”慢性咳嗽,并针对其他病机变化灵活加减用药,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特色。本论文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挖掘,直观地展现了方药加减特色,充分地印证了王檀教授治疗“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证慢性咳嗽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

刘依林[4](2021)在《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遣方用药规律探究》文中认为目的:以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病案为基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其临床经验、用药规律、核心处方及核心药物等,为慢性咳嗽治疗的中药筛选及实验验证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张洪春教授门诊慢性咳嗽患者的病例资料,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共纳入9258例处方。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证候信息、处方信息。基于频数统计法对患者年龄、性别及药物性味、归经、使用频次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基于频繁模式挖掘及关联规则得出处方常用药物组合及用药规则,进而得出核心处方及处方核心药物;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8组聚类方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治疗经验。结果:共纳入慢性咳嗽患者4796位,处方9258例,纳入患者中女性居多(男:女为37:63),30岁以上患者占94%。纳入处方中,共用中药575味,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主要归肺经,其次为脾、胃、肝、心经。根据其用药频次总结出张洪春教授在治疗慢性咳嗽时使用频次最高的14味中药分别为:甘草、黄芩、陈皮、茯苓、生地、当归、款冬花、太子参、苏叶、白术、鸡内金、紫菀、苏子、麻黄。根据频繁模式分析组方规律,过滤掉常用药物甘草,得出的最常用的两味药物组合有:生地-黄芩、陈皮-黄芩、茯苓-黄芩、当归-茯苓、陈皮-茯苓、生地-黄芩和款冬花-紫菀;常用的三味药物组合有:款冬花-黄芩-紫菀、款冬花-紫菀-麻黄、苏叶-款冬花-苏子;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处理9258个处方,设置频数为大于600,置信度为1,得到关联规则282条,结合药物频数、药物组合、用药规则及药物用量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核心处方为:蝉蜕、麻黄、款冬花、黄芩、苏叶、枇杷叶、牛蒡子、紫菀、甘草、地龙、苏子。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有数据点都视为潜在的聚类中心,并让数据点两两间进行交互并迭代,最终获得较为稳定的聚落,总结出8组聚类方,并进行分析。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可总结出张洪春教授认为慢性咳嗽主因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治疗以疏风宣肺,止咳利咽为主;久病咳嗽伤津耗气,易致肺气阴亏虚,常见本虚标实之象。因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因应其标本缓急施治。发作时治其标,以疏风宣肺为主;缓时治其本,以调补肺肾为主。而就脏腑病机而言,与肺脾胃最为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生理病理互相影响,所以治疗慢性咳嗽也应注重大肠。慢性咳嗽病程长,长期反复发作咳嗽应当考虑瘀血阻络的可能,慢性咳嗽的患者适当加入活血药物,有助于气血的运行,条达肺胃之气。总括来说,教授认为咳嗽证型虽多且繁杂,但总不离“肺脏”。“新咳在肺,久咳在脾”,“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分析得到的核心处方符合上述治疗思想,主要由疏风宣肺药(麻黄、蝉蜕、牛蒡子、苏叶)、止咳化痰利咽药(款冬花、紫菀、苏子、枇杷叶)等构成。

沈春锋[5](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的申春悌教授中医临界辨证诊治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中的可行性,并就如何规范性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的试验设计、数据采集及处方分析等进行探索,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树立示范。2探讨申春悌教授“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科学内涵及临床可操作性,深化对申春悌教授临界辨证诊治法的认识。3对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真实世界数据进行研究,进一步诠释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和临证思辨特点。方法:1文献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以及真实世界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关系进行综述,为真实世界下开展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2临界辨证诊治法的学术内涵:对申春悌教授“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学术思想的内涵进行整理,并对其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具体操作等进行阐述。3临界辨证诊治法的临床实践:在临界辨证诊治理论指导下,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研究,包括慢性支气管炎“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的一致性研究和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通过对不同医师运用“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对申春悌教授临界辨证诊治法的临床可操作性进行验证;通过对申春悌教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诠释申春悌教授辨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4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核心处方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提供思路。结果:1文献研究:文献研究表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比较符合中医临床的特点,能较好的展现真实状态下名老中医的诊疗特色,体现名老中医诊治过程中个体化和群体化诊疗特点。2“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申春悌教授“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核心思想在于:首辨疾病的基础证(基本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的特异性指标(症状),予以证型分“类”(型);具体到疾病时又要根据疾病的邪正关系及发展态势,遵循治基础证(病)、治型(证候分类)以及基础证和型共治(病证型同治)三原则,基础证有其对应的基础方,不同的“型”亦有相应的基础方,当基础证与型共同存在时,需二者兼顾。基于上述认识,目前已初步整理申春悌教授24个肺系病常见证候的临界辨证规范。3临界辨证诊治法的临床实践:慢性支气管炎“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的一致性研究表明,该辨证方法在四诊信息辨别、诊断结果以及不同医院间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显示,导师治疗慢支急性加重期的核心处方为:炙麻黄、杏仁、黄芩、紫苏子、莱菔子、浙贝母、前胡、炙紫菀。4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共获得有效活性成分95个,参与调控慢性支气管炎靶点基因71个;通过靶点基因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和模块识别,筛选出该方干预慢支靶点网络的关键基因包括EGFR、VEGFA、IL-6、CASP3、MYC等,识别得到的3个靶点模块涵盖了度数排名前10位的关键靶点;对关键基因及靶点模块的G0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其功能主要包括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参与炎症调控、免疫调节以及改善气道重塑和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等,其作用通路主要涉及MAPK、PI3K-Akt、HIF-1、TNF信号通路等。结论:1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行路径,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是可行且值得推广的。2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研究表明,临界辨证诊治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操作性;慢性支气管炎核心处方能改善患者咳嗽、咯痰及气喘主要症状,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该诊治方法体现了申春悌教授“辨证准确、标本分治、方证相应”的思辨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方法用于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及推广应用。

刘红蕾[6](2021)在《基于文献研究探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方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处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参考思路和依据。材料与方法:检索并收录2009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WF)、维普(WP)三大中文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文献资料,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汇总,将所收集文献的篇名、疾病的分期和证型、方剂名称、具体药物与剂量等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规范化整理,统计中药及其性味归经等多方面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统进行聚类分析并挖掘关联规则,讨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1.经过对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关文献的筛选整合,纳入文献270篇,共270首方剂,包含178味中药,其中用药频率大于20%的药物共计17味,其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杏仁、甘草、蝉蜕、炙麻黄、地龙、桔梗、紫菀、半夏、五味子、紫苏子、防风、黄芩、款冬花、僵蚕、百部、陈皮、前胡,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规用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统计结果得出,四气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最常见;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入肺经、脾经、胃经为主。2.经由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的前4个可信度较高的药对,分别是“甘草-杏仁”、“麻黄-杏仁”、“蝉蜕-杏仁”、“麻黄-地龙”,以及4个聚类组合,分别是(1)紫菀、百部、陈皮、款冬花。(2)防风。(3)蝉蜕、僵蚕、五味子、地龙、炙麻黄、紫苏子、杏仁、桔梗、前胡。(4)黄芩,桑白皮,甘草。结论:1.近10年来,临床文献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证型以风邪犯肺型为主。2.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高频药物有杏仁、甘草、蝉蜕、炙麻黄、地龙等,药对组合以“甘草-杏仁”、“麻黄-杏仁”、“蝉蜕-杏仁”、“麻黄-地龙”为主,表明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应以疏风、解痉、止咳平喘为主,也体现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病机。3.挖掘的新方对治疗CVA用药起到辅助佐证之用,治疗CVA的高频“止咳化痰”药物组为紫菀、百部、陈皮、款冬花;治疗CVA的高频“疏风宣肺”药物组为蝉蜕、僵蚕、五味子、地龙、麻黄、紫苏子、杏仁、桔梗、前胡;治疗CVA的高频“清热泻火”药物组为黄芩、桑白皮、甘草;治疗CVA的最常用配伍药物为防风。

苏当妮[7](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挖掘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文献及导师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和经验,从而总结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1.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选择主题词检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排序方式为“时间”,经严密筛选,最终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方剂总量为104首。将104首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数据分析,获得高频单味药、常用药对、核心组合等结果,分析临床医家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规律。2.门诊收集并筛选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选择软件的“数据分析”部分,归纳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遣方规律,探讨其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特色。结果:1.文献方剂研究:(1)中药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104首方剂中,共有140味药物,用药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为:辛夷、甘草、桔梗、苍耳子、杏仁、白芷、黄芩、麻黄、薄荷、蝉蜕,以解表药为主,化痰止咳平喘药次之。(2)3~5味的核心药物组合共有16个,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新配伍8个。2.导师经验研究:(1)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UACS方剂160首,共包含13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是2953次。其中前十位的常用药物是:浙贝母、桔梗、旋复花、蝉蜕、白芷、辛夷、僵蚕、苍耳子、黄芩、木蝴蝶。药性排在前三位的药物是:寒、温、平。用药五味排在前三位的是:苦、辛、甘。(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物组合有:浙贝母-桔梗、旋复花-忍冬藤、僵蚕-蝉蜕、牛蒡子-桔梗、白芷-辛夷-苍耳子等。(3)3~5味的核心组合有:桔梗-黄芩-牛蒡子、竹茹-黄芩-玄参-牛蒡子、竹茹-茯苓-旋复花-陈皮、茯苓-旋复花-陈皮-炙甘草等。(4)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出的新配伍有4个。结论:1.小儿UACS的病因多责之于风、痰、热,证型以风痰郁肺多见,位在肺,应分鼻、咽,治疗需定性与定位相结合。在理肺治脾的同时,也要兼顾从肝调治,内外风同治。2.中医治疗UACS以止咳化痰平喘药、解表药为主,解表药物取其疏风、利咽、通窍之效;用寒非远寒,西北秋冬之际,亦常见热证,需酌情加用苦寒药。3.旋覆代赭汤、苍耳子散等验方可化裁用于此病的施治。

王淞[8](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马冲[9](2020)在《苗青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总结及金沸止咳汤调控TRPV1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慢性咳嗽为特征的哮喘亚型,可以被说话、灰尘及刺激性气味等因素诱发甚至加重,无喘息气短等呼吸道症状,但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抗炎等治疗。但是部分病人治疗效果不佳,未能改善气道敏感性,长期咳嗽对CVA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产生诸多影响,并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师苗青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多年,在CVA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总结出CVA以外感、内伤为要的证治理论,临床疗效显着。通过跟师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导师从外感与内伤方面论治CVA的经验,并选取导师从外感论治CVA的常用处方(金沸止咳汤)进行动物实验探索,以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为切入点,深入研究CVA与TRPV1相关的机理,以及金沸止咳汤治疗CVA大鼠的疗效。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整理代表性古籍中对久咳久嗽理法方药的记载,融会贯通近现代中医名家治疗咳嗽、久咳嗽的思想经验,并将当代中医学家对CVA的认识与治疗归类为风咳、寒咳、燥咳、痰瘀咳嗽、肝咳、脾咳、肾咳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苗青教授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总结目的:通过整理导师苗青教授从外感内伤角度治疗CVA的经验,深入领会导师从内外邪气辨治CVA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跟随导师抄方学习、整理导师临床验案以及导师教学讲授,结合古籍探索及现代文献研究,总结导师从外感与内伤方面论治CVA的思路与方法,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导师认为CVA因于外感邪气者以风、寒、湿、燥之邪为主,CVA因于内伤者则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主。外感六淫,感受风邪者,以疏风止咳为法,止嗽散加减;感受寒邪者,治以温润散寒止咳,金沸草散合止嗽散加减;感受湿邪者,治以化湿止咳,麻杏苡甘汤加味;感受燥邪者,治以疏风润燥止咳,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为主方。内邪干肺,邪郁少阳,肝气犯肺者,治以疏肝止咳,小柴胡汤合止嗽散为用;脾虚及肺者,治以健脾化痰止咳,四君子汤加味;肾阳亏虚者,以温肾止咳为法,二仙汤加味。结论:导师苗青教授认为,CVA患者的辨治有外感与内伤之别,要关注患者的受邪途径,虽以散邪止咳为法,但有内外邪气之分。第三部分金沸止咳汤调控TRPV1的机理研究目的:通过金沸止咳汤调控TRPV1的动物实验,探索TRPV1在CVA发病中的机制,以及金沸止咳汤治疗CVA大鼠的疗效与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法将126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糖皮质激素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TRPV1拮抗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参照文献方案建立大鼠CVA模型:第1天,每鼠以当日配制的卵蛋白氢氧化铝溶液,分别取10点(大鼠两后足跖、腹股沟、腰、背、颈部),每点皮下注射0.05ml,同时腹腔注射0.5ml,共计1ml;第8天重复上述操作,加强致敏;从第15天起,将大鼠置于自制透明雾化玻璃箱(50cm × 50cm × 30cm)内,每6只一组,给予1%(10mg/ml)卵蛋白溶液超声雾化激发20min,共10天,以激发CVA。TRPV1拮抗剂组在检测各项指标前3h、2h、1h,分别以10μmol/L的Capsazepine溶液雾化10min进行干预;其余给药组在末次卵蛋白溶液雾化激发后24h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8天。达到给药周期后,进行气道阻力检测,获得气道阻力值;之后获取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剪取大鼠主支气管及肺组织标本。各组大鼠以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ECP)、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染色)将大鼠气管及肺组织进行染色处理,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TRPV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主支气管及肺组织的病理学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主支气管黏膜上皮连续完整,管壁及周围组织基本无炎症细胞浸润,管腔内基本无脱落细胞;镜下见肺组织中细支气管及肺泡结构清晰完整,观察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完整,基本无脱落细胞,管周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主支气管黏膜上皮欠连续、不完整,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管壁及周围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细支气管管壁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管腔内可见分泌物,肺泡间隔增宽,部分肺泡融合。各给药组大鼠主支气管黏膜上皮基本连续完整,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程度、管壁及周围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大鼠不同程度减轻;镜下见细支气管管腔结构较完整,肺泡结构较完整,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气道上皮脱落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2)各组大鼠行为学特征:空白对照组无特殊行为学异常;模型组大鼠在卵蛋白致敏后,出现呼吸较快,腹部四肢轻微抽动等行为;卵蛋白雾化激发后,出现呼吸加快、挠鼻、排尿排便等表现,随着卵蛋白雾化次数增加,大鼠精神状态逐渐变差,毛发逐渐蓬松,毛发光泽度逐渐降低,体重增长速度减缓或体重减轻;各给药治疗组大鼠服药后,一般状态较模型组有所好转。(3)各组大鼠气道阻力检测:生理盐水状态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降低(P<0.05)。静脉注射乙酰胆碱(0.025mg/kg、0.05mg/kg、0.2mg/kg)状态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呼气相阻力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降低(P<0.05)。静脉注射乙酰胆碱(0.1mg/kg)状态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TRPV1拮抗剂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降低(P<0.05),其余给药组大鼠呼气相气道阻力有降低趋势(P>0.05)。(4)大鼠血清ECP、IL-4、IL-5、TGF-β1含量:ECP:模型组大鼠血清ECP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清ECP水平明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IL-4:模型组大鼠血清IL-4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TRPV1拮抗剂组血清IL-4水平降低(P<0.05);其余给药组血清IL-4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IL-5:模型组大鼠血清IL-5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清IL-5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TGF-β1: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清TGF-β1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5)大鼠肺泡灌洗液ECP、IL-4、IL-5、TGF-β1含量:ECP: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ECP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泡灌洗液ECP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IL-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泡灌洗液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IL-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IL-5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洗液IL-5水平降低(P<0.05),其余给药组大鼠肺泡灌洗液IL-5水平明显降低(P<0.01)。TGF-β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洗液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糖皮质激素组、中药中剂量组、TRPV1拮抗剂组肺泡灌洗液TGF-β1水平降低(P<0.05)。(6)各组大鼠肺组织TRPV1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RPV1蛋白表达呈增加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TRPV1蛋白表达呈不同程度减少趋势(P>0.05)。结论:(1)TRPV1的可能参与CVA的发生发展过程。(2)金沸止咳汤能够降低CVA大鼠气道阻力,改善气道高反应性。(3)金沸止咳汤可能通过下调CVA大鼠肺组织中TRPV1蛋白表达,减少ECP、IL-4、IL-5、TGF-β1含量,从而减轻气道慢性炎症。

郑艳丹[10](2020)在《慢性咳嗽的古籍文献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朱振刚主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回顾中医古籍文献中历代医家对慢性咳嗽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认识。总结朱振刚主任治疗慢性咳嗽的遣方用药规律。探究古今医家对慢性咳嗽临床诊治的异同。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拓展慢性咳嗽的诊治思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研究方法:借助《中华医典》数据库,分别以“咳”“嗽”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筛选出能体现咳嗽病程之长者。对搜索到的慢性咳嗽相关中医古籍文献,在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预防调护等方面进行归类总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对古籍中所搜集到的治疗慢性咳嗽的方药及导师门诊收集的治疗慢性咳嗽的处方用药分别进行数据挖掘,重点对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的分析,并通过对关联分析、组方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以总结导师朱振刚治疗慢性咳嗽的常用药物、药物搭配及核心组合等。研究结果:1.古籍文献研究:病名:古籍文献中没有明确的慢性咳嗽的中医病名。慢性咳嗽可归于中医“久咳”“久嗽”“五脏六腑咳”“风咳”“燥咳”“虚劳咳嗽”范畴。病因病机:古代医家认为慢性咳嗽中医病因主要包括:风、燥、湿等邪气伏郁,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痰饮及药石所伤,嗜酒,劳逸失度等。病机主要为:肺虚或咳嗽初期失治误治导致外感风、燥、湿等邪气锢闭肺中;七情所伤中,以怒伤肝最多见,易恼怒者,肝火时动,火盛刑金,咳嗽常反复发作;食积及嗜酒等饮食失宜或脾胃虚弱者,水谷不能上输于肺,反聚湿生痰,痰湿蕴肺则咳嗽不已;久病或劳伤日久导致脏腑虚损,影响及肺致久咳不愈。治法:古代医家多认为久咳多虚,当补之。内治法主要为补、温、清、攻、消法,以补法为主,注重肺脾肾三脏之虚损。外治法包括针刺、艾灸、熏法等。方药:从检索到的古代文献中筛选出349首方剂,所用中药共计372味,用药频次最高为茯苓(30.66%),其次为苦杏仁、川贝母、生甘草、五味子等;归经以肺、心、脾为主;四气以温、平、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预防调护: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伤风受凉;饮食有节,宜淡食,慎咸物;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色欲过度。2.朱振刚主任治疗慢性咳嗽用药规律分析:对导师治疗慢性咳嗽的63首处方进行用药分析,统计可得100味中药,除常用药甘草外,用药频率最高为麻黄(92.06%),其次为百部、紫菀、厚朴等,以解表药及止咳化痰药为主;归经以肺经最多,其次为胃、脾等;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四气以温性药居多,其次为平、寒等;常用药对为百部→紫菀、白芥子→五味子、防风→槟榔、半夏→砂仁等。核心组方以止嗽散加减组成,药物组成:麻黄,百部,紫菀,厚朴,防风,白前,苦杏仁,白芷,焦栀子,牛蒡子,辛夷,陈皮,白芥子,薄荷,川芎,甘草。结论:1.慢性咳嗽属中医“久咳(嗽)”“脏腑咳”“风咳”“燥咳”“虚劳咳嗽”范畴。古代医家认为慢性咳嗽属本虚标实证,外邪袭肺为发病诱因,脏腑虚弱为咳嗽缠绵不愈的关键。用药以温补为主,治疗肺脏时常兼顾心、脾。2.朱振刚主任认为慢性咳嗽以“风”“痰”为发病关键。外感风邪为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治疗上以“宣肺”“化痰”为基础,注重培补中土。3.朱振刚主任继承了古代医家对慢性咳嗽的临证思想,同时结合长期临床观察又有所发挥。古代医家更注重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慢性咳嗽,治疗上以补为主。朱振刚主任注重外感风邪停滞所致肺窍不利之久咳,以“宣肺化痰”为核心治则。

二、久咳论治宜选五味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久咳论治宜选五味子(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感咳,察风邪
2 内伤咳,明脏腑
3 审运气,辨六经
    3.1 运气学说论治久咳
    3.2 六经论治咳嗽
    3.3 运用顾植山“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论治慢性咳嗽
4 理痰瘀,重整体
5 典型病案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1.1 现代医学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1.2 中医学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与治疗特色
    1.3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2.立题依据
    2.1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术传承中的应用
    2.2 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的秉承与发扬
3.研究方案
    3.1 研究方法
    3.2 样本采集及处理方法
    3.3 数据录入与核对
    3.4 数据分析
4.研究结果
    4.1 患者信息统计
    4.2 药物性味分布
    4.3 药物统计
5.讨论
    5.1 四诊合参,注重望诊
    5.2 五脏论治,突出肺脾
    5.3 痰浊内伏,祛邪为要
    5.4 药对合方,协同增效
    5.5 新方分析,临床新用
    5.6 中病即止,注重调护
    5.7 病案分析,临证应用
6.结论
7.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儿童慢性咳嗽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王檀教授从“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论治慢性咳嗽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王檀教授从“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论治咳嗽中医理论探究
    1 肺之生理功能及其运行规律
    2 咳嗽的病因病机
    3 “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证咳嗽的病因病机
第二章 回顾性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遣方用药规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及西医诊疗进展
        一 咳嗽的分类
        二 慢性咳嗽的病因
        三 各类型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
        四 常见慢性咳嗽的诊治
    综述二 慢性咳嗽的中医诊疗进展
        一 咳嗽的分类
        二 咳嗽的病因病机
        三 古今医家对于慢性咳嗽的认识
        四 慢性咳嗽的辨证分型
        五 慢性咳嗽的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遣方用药及规律探究
    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及筛选
        2 中药名称规范
        3 分析方法
    二 结果
        1 患者基本情况
        2 药物基本信息
        3 常用药物组合
        4 关联规则
        5 核心处方
        6 聚类方分析
    三 分析及讨论
        1 张洪春教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
        2 药物基本情况分析
        3 常用药物组合分析
        4 核心处方分析
        5 聚类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真实世界”的申春悌教授中医临界辨证诊治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真实世界研究及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与内涵
        1.2 真实世界研究设计与质量控制
        1.3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1.4 真实世界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
    2 慢性支气管炎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2.3 孟河医派治疗咳喘经验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学术内涵
    1 和徐迪华教授共创中医证“临界状态”理论
    2 申春悌教授建立“临界辨证”方法
        2.1 基础证
        2.2 临界证(型)
        2.3 典型证(型)
        2.4 跨界证(型)
    3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
        3.1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内涵
        3.2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的研究方法
        3.3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的具体操作
        3.4 慢性支气管炎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慢性支气管炎临界辨证诊断一致性研究
    1 慢性支气管炎四诊信息采集
    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1 数据处理
        2.2 统计分析
        2.3 一致性评价指标
        2.4 一致性程度判断标准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信息
        3.2 四诊信息辨别的一致性评价
        3.3 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4 四诊信息程度和多中心一致性评价
    5 四诊信息潜在类别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慢性支气管炎临诊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制定病例报告表(CRF表)
        1.3 四诊信息量化
        1.4 疗效评价
        1.5 数据管理
    2 研究结果
        2.1 病例访视信息
        2.2 基本信息统计描述
        2.3 临床疗效
        2.4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
    3 词频分析法
        3.1 随访分析
        3.2 药物关联分析
    4 申春悌教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诊经验
        4.1 辨证精准,善抓疾病内在本质
        4.2 标本分治,把握证候发展规律
        4.3 方证相应,传承孟河医派特色
    5 慢性支气管炎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
        5.1 资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肺系病常见证候的临界辨证和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2: 跟师医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文献研究探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方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组方研究
    1 资料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标准
        1.3 数据筛选
        1.4 中药药物名称的规范
    2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药物频次及频率统计
        3.2 药物分类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分析
        3.4 新配伍分析
    4 讨论
        4.1 用药频次分析
        4.2 药性结果分析
        4.3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4.4 核心组合
        4.5 新配伍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史正刚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药药物名称的规范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药物频次及频率统计
        3.2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分析
        3.4 新配伍分析
    4 讨论
        4.1 用药频次分析
        4.2 药性结果分析
        4.3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4.4 新配伍
    5 小结
第三部分 文献方剂研究与导师经验的研究结果对比
    1 药物性味
    2 药物归经
    3 药物功效
    4 导师特色用药
        4.1 忍冬藤
        4.2 甘松
创新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9)苗青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总结及金沸止咳汤调控TRPV1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与论治
    1 历史源流
    2 近代与现代中医名家对咳嗽的认识
    3 当代中医学者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部分 苗青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总结
    1 从外感辨析治疗CVA
        1.1 风邪为患,以疏风止咳为法,止嗽散加减
        1.2 寒邪为患,以温润散寒止咳为法,金沸草散加减
        1.3 湿邪为患,以化湿止咳为法,麻杏苡甘汤加减
        1.4 燥邪为患,以疏风润燥止咳为法,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加减
    2 从内伤辨析治疗CVA
        2.1 肝气犯肺,以疏肝止咳为法,小柴胡汤加减
        2.2 脾病及肺,以健脾化痰止咳为法,四君子汤加味
        2.3 肾阳虚损,以温肾止咳为法,二仙汤加味
    3 病案举隅
    4 小结
第三部分 金沸止咳汤调控TRPV1的机理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1.5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2.2 动物给药
        2.3 动物取材、标本制备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成功建立大鼠CVA模型
        3.2 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CP、IL-4、IL-5、TGF-β1含量
        3.3 大鼠肺组织TRPV1蛋白表达结果
    4 讨论
        4.1 大鼠CVA模型的建立
        4.2 金沸止咳汤组方分析
        4.3 金沸止咳汤调控TRPV1的机制探讨
        4.4 TRPV1拮抗剂对CVA大鼠的影响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慢性咳嗽的古籍文献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朱振刚主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古籍文献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文献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慢性咳嗽的中医病名研究
        4.2 慢性咳嗽的中医病因研究
        4.3 慢性咳嗽中医病机研究
        4.4 慢性咳嗽中医治法研究
        4.5 慢性咳嗽方药研究
        4.6 慢性咳嗽中医预防调护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朱振刚主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药物频次统计
        3.2 药物功效归类分布情况
        3.3 药物归经统计
        3.4 药物四气五味统计
        3.5 关联分析
        3.6 聚类分析
        3.7 复杂网络分析
讨论
    1 古籍文献分析
    2 朱振刚主任用药规律分析
    3 朱振刚主任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4 古今医家用药对比
结论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咳嗽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久咳论治宜选五味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分析[J]. 朱金凤,洪玲玲,侯海慧,石薇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8)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用药规律[D]. 王盼盼.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王檀教授从“三阴虚冷,阳明郁火”论治慢性咳嗽的经验总结[D]. 石皓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遣方用药规律探究[D]. 刘依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基于“真实世界”的申春悌教授中医临界辨证诊治学术思想研究[D]. 沈春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文献研究探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方用药规律[D]. 刘红蕾.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D]. 苏当妮.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苗青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总结及金沸止咳汤调控TRPV1机制研究[D]. 马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慢性咳嗽的古籍文献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朱振刚主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分析[D]. 郑艳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治疗慢性咳嗽应选用五味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