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味普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

二味普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

一、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论文文献综述)

姜开洋,董莉丽,王艳荣,杨旭[1](2021)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NO/iNOS转导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及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PH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另设对照组,每组有大鼠25只。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质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灌胃卡马西平,电针组电针阳陵泉穴、环跳穴,假电针组针刺上述两穴。实验后1~5周检测各组大鼠痛觉行为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计数脑星形胶质细胞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实验第5周后检测脑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大鼠脑组织i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阳性药物组和电针组实验后1~5周热痛阈、机械痛阈持续升高,模型组、假电针组热痛阈、机械痛阈持续降低,阳性药物组、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01)。实验后1~5周对照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未激活,其余4组均激活。与模型组比较,实验后3~5周阳性药物组与电针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计数较少(P<0.001);与阳性药物组比较,电针组脑星形胶质细胞计数较多(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大鼠脑组织GFAP荧光染色密度较小,NO含量及iNOS活性减小,iNOS mRNA及iNOS蛋白表达均较低(P<0.001)。结论:电针可抑制PHN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通过抑制NO表达与iNOS释放,减轻大鼠疼痛感。

王艳萍,商洪才,王飞,李书晴,颜冬梅,周旭[2](2021)在《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2020年5月10日前发表的热敏灸治疗PH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皮损程度、睡眠质量、白介素-6(IL-6)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5篇RCT(n=1032)。Meta分析显示:热敏灸组总有效率(OR 5.81,95%CI 3.69~9.14,P <0.00001)和睡眠质量(MD-1.18,95%CI-1.50~-0.85,P <0.00001)显着提高,VAS疼痛评分(MD-1.87,95%CI-2.39~-1.34,P <0.00001)、皮损程度(MD-0.79,95%CI-1.03~-0.54,P <0.00001)和IL-6 (MD-69.26 ng/ml,95%CI-82.76~-55.76,P <0.00001)显着降低。结论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优势,但因纳入RCT偏倚风险较高及部分结局有显着异质性,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RCT予以验证。

毛新,柏青松,孙淼[3](2020)在《应用解表法治疗带状疱疹》文中认为带状疱疹为常见的皮肤疾病,风、寒、湿、热、瘀诸邪皆可致病,治疗多予清热解毒祛湿之法,但一味地清热、祛湿往往使邪无所出,效果不显。本文从六经辨证、营卫机理、玄府理论等角度出发,打破常规治疗方法,认为灵活运用解表之法,可使诸邪从表而解,且解表之品多辛散,可使湿化、热除,收效显着,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提供新的思路。

何佳[4](2020)在《香木活血酊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验证香木活血酊在带状疱疹疼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研究方法:本课题实际纳入共病例65例,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外用香木活血酊;对照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外用云南白药酊。每周复诊1次,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全程治疗结束后观察记录症状改善情况,计算积分。显效及痊愈患者疗程结束后随访,连续随访2个月,了解患者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治疗前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就诊时疼痛相关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2.统计两组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42.42%,对照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25%,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体疗效没有明显差异。3.两组患者在治疗一周、两周后,其疼痛评分,疼痛间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经四周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疼痛间隔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试验组连续随访2月,其累计复发1例,复发率4.34%,对照组累计复发两例,复发率10%,经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6.试验组累计有5例发生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导致其中3例脱落,对照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在总体疗效上来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具有不错的疗效,疗效差异不明显。2.香木活血酊针对气滞血瘀证4周后疗效好于云南白药酊3.云南白药酊的安全性较香木活血酊安全性更高。

冯今虹[5](2020)在《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与单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后皮损状态评分,评估参归仁合剂医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以期能够探索出有效医治黄褐斑的中成药制剂,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探索新的、安全、且方便的临床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及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病人中选取偏于气血亏虚型的女性黄褐斑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计120名,而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片口服,对照组仅予以氨甲环酸片,两组均需接受3个月的治疗,并于治疗第一个月后、第二个月后、第三个月后复诊时,对患者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等进行MASI评分,同时测量皮肤亮度(L*)值,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ASI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亮度(L*)值经统计学分析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到83.0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有65.38%,且P<0.0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气血亏虚型的女性黄褐斑患者,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氨甲环酸;(2)参归仁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黄褐斑皮损面积、色素程度及皮肤亮度。(3)参归仁合剂临床疗效确切,服用方法便捷,无毒副作用,病人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苗泓佳(Miao Christina Hongjia)[6](2019)在《隔物灸的古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整理古今隔物灸的文献,总结隔物灸的源流与种类以及不同时期隔物灸的应用规律,以期为当今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方法:运用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根据相应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及其函数公式,对隔物灸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SPSS Modeler15.0软件,运用Apriori算法对不同隔物灸法与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总结归纳古今隔物灸的应用规律和变化。结果:古代隔物灸56种,优选灸法9种;治疗病证177种,优势病证22种,最多的是外科;用药1 16味,高频用药15味;多在患处施治,其高频穴位为神阙穴。古代隔物灸与主治病症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是:隔黄土灸→痈疽、隔姜灸→痈疽、隔豆豉饼灸→痈疽;与间隔物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是:隔蒜灸→蒜、隔豆豉饼灸→盐、隔盐灸→盐;与治疗部位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是:隔豆豉饼灸→患处、隔附子灸→患处、隔蒜灸→患处。现代隔物灸30种,优选灸法8种;治疗病证383种,优势病证24种,最多的是内科;用药302味、高频用药62味;高频穴位为53个。现代隔物灸与主治病症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是:隔药饼灸→强直性脊柱炎、铺灸→强直性脊柱炎、隔姜灸→强直性脊柱炎;与间隔物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是:铺灸→姜、隔姜灸→姜、隔药末灸→肉桂;与治疗部位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是:隔盐灸→神阙、隔药末灸→神阙、隔药饼灸→神阙。结论:现代隔物灸法种类、优选灸法较古代减少;古代隔蒜灸应用最多,现代则是隔姜灸;古代隔物灸法主治病症以外科为主,现代则以内科为主;现代隔物灸用药更加广泛,治疗部位多取穴位,与古代多在患处施治不同。

程亚慧[7](2019)在《中药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强脉冲光(IPL)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积极寻求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新手段,新方法。方法:将90例在我院门诊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联合组(30例)、中药组(30例)和IPL组(30例)。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强脉冲光,具体操作为给予中药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3周为1疗程,强脉冲光每3周一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中药组单独采用口服中药治疗,IPL组单独采用强脉冲光治疗,三组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前均拍照存档,比较三组皮损的治疗情况。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联合组、中药组及IPL组分别治愈10例、6例、8例,显效11例、8例、9例,有效5例、6例、5例,无效4例、10例、8例,总有效率为86.67%、66.67%、73.33%,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IPL组。联合组在改善皮损颜色、数目、大小方面均优于中药组及IPL组。联合组、中药组及IPL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0%、10%和13.3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不良反应无差异。联合组、中药组及IPL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52%、21.42%和1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组复发率低。结论:中药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效果显着,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体现了标本兼治、中西结合的理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孙铭[8](2019)在《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中印两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都有独特的传统医药体系,如中医学、阿育吠陀等,且都是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医学系统。中印传统医学交流始于秦汉,以唐为盛,宋后式微,且与佛教的盛衰直接相关。我国藏蒙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吸收了阿育吠陀的部分理论、诊疗和治法,但亦具有自身民族和地域特色。本论文以阿育吠陀、藏医、蒙医、佛医、傣医、维医六种医学的药物制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以期增进中印两国医学互学互鉴,进一步理清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渊源,有助于肯定藏医学发源和发展于青藏高原的基本事实。目的:揭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在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异同,解析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相互交流的痕迹,从而为当今中印人文交流提供支撑,还可为我国研发新的药物制剂提供参考。方法:1.从中印两国的法定药典、部颁标准以及方剂教材中提取和挖掘印度阿育吠陀与我国五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信息,建立制剂信息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制剂基本信息,研究六种医学体系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等特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研究制剂的配伍规律。分类统计标准:主治按照《GB/T 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中的疾病病名进行分类统计;印度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剂型按照《印度阿育吠陀药典》中的剂型进行分类统计,我国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剂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进行分类统计。药用部位按照《中药鉴定学》中的药用部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2.采用SPSS 21.0软件的非参数检验法、直观分析法和Cytoscape3.7.1软件的雷达图,研究各个传统医学药物制剂之间在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配伍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点。结果:1.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特点:纳入阿育吠陀药物制剂645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荜茇、姜、诃子、胡椒和余甘子,涉及22种剂型如矿物丸剂、油剂、煮散等;藏医药物制剂458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木香、豆蔻和余甘子,涉及9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蒙医药物制剂16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栀子、石膏和肉豆蔻,涉及6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佛医方剂616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甘草、当归、姜、地黄和川芎,涉及19种剂型如汤剂等;傣医方剂227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红花丹、姜黄、胡椒、百样解和水菖蒲,涉及14种剂型如汤剂等;维医药物制剂9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西红花、玫瑰花、肉桂、胡椒和诃子,涉及16种剂型如片剂等。2.阿育吠陀和藏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都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但是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381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39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和诃子,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和荜茇较多,诃子在后者的地位更高;共同的配伍体现在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荜茇几个药材之间。3.阿育吠陀和蒙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蒙医特色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8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25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姜黄、当归、檀香、丁香、沉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姜黄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沉香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荜茇和诃子。4.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佛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636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当归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较多;没有共同的配伍。5.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傣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43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4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当归、姜黄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较多,后者使用当归和姜黄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胡椒和姜。6.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维医药物制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1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当归、檀香、丁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较多;共同的配伍有八对,如荜茇和姜、荜茇和胡椒、胡椒和姜等,但都是前者使用多,后者使用少。结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配伍有相似性,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直接或间接的历史交流;但药物制剂总体而言并不相似,在主治的病种结构、药材品种和配伍规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推测我国五种传统医学可能受本土的气候、地理环境、物产资源以及中医学、阿拉伯医学的影响所致。另外,从制剂的角度印证了藏医学不完全来源于阿育吠陀的科学论断。

刘帆[9](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蛇串疮医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使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中医药理论知识,探析蛇串疮疾病辨治经验及规律。方法:数据挖掘结合医学统计。结果:共收集蛇串疮临床医案235份,运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 22.0及SPSS Modeler,使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得到数据挖掘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挖掘结果:蛇串疮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79岁阶段,共计177人,占医案总数的75.96%。蛇串疮患者按其性别划分,男性患者129名,女性患者104名,男性发病比率略高于女性。蛇串疮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为其发病高峰期。2临床症状挖掘结果:通过对其症状的挖掘,得到蛇串疮疾病中高频出现的15个症状,分别为:舌红、脉弦、胸胁、疼痛、皮损鲜红、苔黄、腰背、灼热、带状分布、刺痛、大便秘结、数脉、苔腻、失眠、薄苔。通过对其发病部位挖掘,蛇串疮多发于胸胁部(60.43%),其次可见于腰背部、头面四肢及腹阴部等。3医案证候挖掘结果:根据《蛇串疮诊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规定,蛇串疮临床证型辨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及气滞血瘀三型。根据临床医案统计,蛇串疮还可见气虚血瘀、气阴两伤证型。故书目结合医家医案,一并统计。临床最为常见肝经郁热型蛇串疮(122例),之后为气滞血瘀型(51例),脾虚湿蕴(49例),气虚血瘀(32例),气阴两伤(31例)。将证候进行分解,发病部位多为肝、胆,脾、心、肾三脏也可引发疾病;病理因素以湿、热为主,同时并见气滞、血瘀、气虚、风邪、阴虚、血虚、阳虚。4用药规律挖掘结果: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得到诊疗药物237味,最为常用的15味中药依次为:甘草、黄芩、延胡索、柴胡、当归、龙胆草、生地、栀子、赤芍、板蓝根、川芎、丹参、金银花、车前子、红花。将237味中药进行归类,得到药物19大类,清热药使用次数最多(1055),活血化瘀药其次(512),补益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理气药、平肝熄风药等药物在蛇串疮治疗中亦起到重要作用。采用关联分析方法,得到临床药对45对,如乳香、没药;红花、桃仁;龙胆草、车前子;黄芩、泽泻;当归、桃仁;板蓝根、紫草;甘草、白芍;柴胡、郁金等。三味药物关联,如龙胆草、木通、栀子;红花、桃仁、川芎;黄芩、泽泻、柴胡等。四味药物关联,如龙胆草、车前子、柴胡、黄芩;柴胡、生地、当归、黄芩;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聚类方5个:C1: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C2:白术、茯苓、枳壳;C3:土茯苓、黄柏、苍术、防风;C4:鸡血藤、珍珠母、麦冬、太子参、玄参、香附;C5:桃仁、红花、黄芪、川芎。结论:以中医蛇串疮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患者一般情况来看:中老年人为蛇串疮疾病发生的主要人群,概因此阶段为人体生理衰老期,正气逐渐衰败,气血逐步耗散,则病邪易扰,疾病易成。从其发病部位来看:蛇串疮水疱多聚集于胸胁,与肝经密切相关,概肝经循行两胁,脏腑不遂,泛溢肌肤。从证型分布来看:疾病前期,毒邪炽盛,实证为主;疾病后期,余毒未尽,气滞血瘀,气津两伤,虚实夹杂。肝脾为其主要发病部位;湿、热、瘀、虚为其发病机理。从用药规律来看:临床上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利水渗湿药等常相互配伍,治疗疾病,概因蛇串疮常湿热瘀虚相互蕴结,合而发病。

王洁[10](2018)在《97例蛇串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证型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蛇串疮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前驱痛、受累神经、皮损类型、皮损面积、疼痛程度与蛇串疮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关系,可以为蛇串疮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本课题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蛇串疮患者。记录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前驱痛、受累神经、皮损类型、皮损面积、疼痛程度及皮损颜色、疱壁的紧张度、疼痛性质、寒热、饮食与口味、二便、舌脉等相关中医症候诊断依据等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97例蛇串疮患者。⑴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为54.27±16.66岁。⑵男性51例,占52.6%,女性46例,占47.4%,男女比例1:0.90,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⑶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病史的有40例(41.2%),有基础疾病病史的有57例(58.8%)。⑷76例患者(78.4%)有发病诱因,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劳累(熬夜、工作紧张、家务繁忙、娱乐过度等)、感冒、慢性病发作(如痛风、腰痛发作)、失眠、大量饮酒、肿瘤化疗,21例(21.6%)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⑸53例(54.6%)发生前驱痛,44例(45.4%)没有发生前驱痛。⑹49例(50.5%)受累神经为肋间神经,其余依次为颈臂神经(22.7%)、腰骶神经(17.5%)、三叉神经(9.3%)。⑺84例(86.6%)皮损为普通型,13例(13.4%)为出血性。⑻皮损面积为小面积的有64例(66.0%),中等面积的有24例(24.7%),大面积的有9例(9.3%)。⑼疼痛评分最小值为0分,最大值为9分,平均疼痛评分为4.20±2.54分。⑽脾虚湿蕴证患者有56例(57.7%)、肝经郁热证41例(42.3%)。⑾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疼痛程度有关,与性别、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发病诱因、有无前驱痛、受累神经、皮损类型、皮损面积无关。结论97例蛇串疮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有明确诱因和前驱痛、伴有明显神经痛,多数患者的皮损面积小于其体表面积的1%,受累神经以肋间神经为多,皮损类型以普通型为主,多数人中医证型为脾虚湿蕴证,少数人为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患者平均年龄比肝经郁热证患者小,平均疼痛程度比肝经郁热证患者轻。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发病诱因、有无前驱痛、受累神经、皮损类型、皮损面积无相关性。

二、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NO/iNOS转导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药物、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方法
        1.2.1 造模方法
        1.2.2 分组与干预
        1.2.3 痛觉行为学检测在实验后1周、2周、3周、
        1.2.4 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计数与GFAP表达测定
        1.2.5 大鼠脑组织NO含量、i NOS活性检测
        1.2.6 大鼠脑组织i NOS m RNA表达测定
        1.2.7 大鼠脑组织i NOS蛋白表达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热痛阈比较
    2.2 大鼠机械痛阈比较
    2.3 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计数
    2.4 大鼠脑组织GFAP免疫组化荧光染色结果
    2.5 大鼠脑组织NO含量、i NOS活性
    2.6 大鼠脑组织i NOS m RNA及蛋白表达
3 讨论

(2)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1.5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4 总有效率
    2.5 VAS疼痛评分
    2.6 皮损程度
    2.7 睡眠质量
    2.8 IL-6
    2.9 发表偏倚
    2.1 0 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3)应用解表法治疗带状疱疹(论文提纲范文)

1 解表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理论基础
2 从解表法论治带状疱疹
    2.1 祛风解表——风邪
    2.2 解表祛湿——湿邪
    2.3 火郁发之——热邪
    2.4 散寒止痛——寒邪
    2.5 和营祛瘀——瘀邪
3 病案举隅
4 解表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5 结语

(4)香木活血酊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样本估计
        2.4 病例分组
    3.病例筛选
        3.1 诊断标准
        3.1.1 西医诊断标准
        3.1.2 中医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法
        4.1.1 基础治疗方案
        4.1.2 试验组治疗方案
        4.1.3 对照组治疗方案
        4.2 观察内容
        4.2.1 一般观察项目
        4.2.2 疼痛评分观察
        4.2.3 综合疗效观察
        4.2.4 复发率观察
        4.2.5 安全性观察
        4.2.6 疗程及随访
        4.2.7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及日常护理
        4.2.8 不良反应的处理
    5 数据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脱落情况及原因分析
    2 基线研究
        2.1 受试者性别分布情况
        2.2 年龄分布情况
        2.3 两组初诊时疼痛强度评分
        2.4 两组初诊时疼痛间隔时间评分
        2.5 两组初诊时疼痛持续时间评分
    3 综合疗效评价
        3.1 两组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疼痛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疼痛间隔时间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比较
    4 随访情况比较
    5 不良反应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现代医学认识
        1.2 祖国医学的认识
        1.3 创新性
    2 文氏皮科对于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文氏皮科对带状疱疹气滞血瘀证的认识
    3 桃红四物汤选方依据
        3.1 桃红四物汤方义分析
        3.2 桃红四物汤加减分析
        3.3 桃红四物汤药理研究
    4 酊剂的选择依据
    5 试验组选择依据
        5.1 香木活血散组方分析
        5.2 香木活血散药物组成分析
        5.3 香木活血散组成药理研究
    6 酊剂的选用与使用注意
    7 对照组选择依据
    8 结果讨论
        8.1 整体疗效分析
        8.2 组内治疗前后分析
        8.3 组间治疗的前后分析
        8.4 复发情况分析
        8.5 安全性分析
    9 典型病例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1
附录 1 患者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
附录 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综述
    1.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概况
    2.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疼痛机制的认识
        2.1 外周机制
        2.1.1 周围神经炎症
        2.1.2 离子通道表达
        2.1.3 外周敏化
        2.2 中枢机制
        2.3 免疫因素
        2.4 情志相关因素
    3.带状疱疹疼痛的西医治疗
        3.1 口服药物治疗
        3.2 其他治疗
    4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4.1 关于病名的认识
        4.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4.3 内治法
        4.4 针灸
        4.5 中药熏药(蒸)治疗
        4.6 其他外治法
    参考文献2

(5)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中止标准
        3、方案设计
        3.1 样本数确定与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病例随访及病例脱落处理
        3.4 观察指标与方法
        4、工作流程
        5、不良反应观察
        6、安全性判定标准
        7、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1、治疗前患者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1.1 两组黄褐斑患者入组情况分析
        1.2 两组黄褐斑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
        1.3 两组黄褐斑患者在治疗前MASI评分的统计分析
        1.4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分析
        2、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统计比较
        2.1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2.2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2.3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2.4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组内MASI评分比较
        2.5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2.6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2.7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2.8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
        2.9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3、安全性(不良反应)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关于治疗方案的分析
        1.1 选证依据
        1.1.1 气血失调
        1.2 选方依据
        1.2.1 参归仁合剂组方原则
        1.2.2 参归仁合剂现代药理研究
        1.3 选药依据
    2、指标相关性分析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机制研究
        3.1 、抑制酪氨酸酶
        3.2 、平衡激素水平
        3.3 、抗氧化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1、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探讨
        1.2.1 脏腑
        1.2.2 气血
        1.2.3 经络
        1.2.4 其他
        1.3 中医治疗
        1.3.1 内治法
        1.3.2 外治法
    2、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2.1 发病原因
        2.1.1 激素水平紊乱
        2.1.2 遗传
        2.1.3 紫外线
        2.1.4 氧自由基损害
        2.1.5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2.2 治疗方法
        2.2.1 化学剥脱治疗
        2.2.2 光电治疗
        2.2.3 药物治疗
    3.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2:病例报告表

(6)隔物灸的古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隔物灸源流与种类
    1 隔物灸源流
        1.1 先秦两汉三国时期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1.3 隋唐时期
        1.4 宋金元时期
        1.5 明清时期
        1.6 近现代
    2 隔物灸种类
        2.1 隔盐灸
        2.2 隔蒜灸
        2.3 隔川椒灸
        2.4 隔巴豆灸
        2.5 隔豆豉灸
        2.6 隔桃叶灸
        2.7 隔苇管灸
        2.8 隔薤灸
        2.9 隔面灸
        2.10 隔黄土灸
        2.11 隔商陆灸
        2.12 隔附子灸
        2.13 隔杏仁灸
        2.14 隔葱灸
        2.15 隔莨菪根灸
        2.16 隔石榴皮灸
        2.17 隔桃树皮灸
        2.18 隔土瓜根灸
        2.19 隔柏皮灸
        2.20 隔头垢灸
        2.21 隔苍术灸
        2.22 隔核桃壳灸
        2.23 隔纸灸
        2.24 隔皂角灸
        2.25 隔甘遂灸
        2.26 隔硫磺灸
        2.27 隔姜灸
        2.28 隔蚯蚓泥灸
        2.29 隔槐树皮灸
        2.30 隔槟榔灸
        2.31 隔蛴螬灸
        2.32 隔葫芦灸
        2.33 隔鸡子灸
        2.34 隔木香灸
        2.35 隔香附灸
        2.36 隔蟾皮灸
        2.37 隔钱灸
        2.38 隔白附子灸
        2.39 隔矾灸
        2.40 隔碗灸
        2.41 隔南星灸
        2.42 隔韭灸
        2.43 铺灸
        2.44 其他
第二部分 隔物灸应用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源文献的选择
        2.2 古代文献的纳入和排除
        2.3 现代文献的纳入和排除
    3 数据库的建立
        3.1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3.2 建立数据库
    4 数据处理方法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古代文献结果与分析
        5.2 现代文献结果与分析
        5.3 古今文献对比研究
        5.4 铺灸现代文献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隔物灸间隔材料规律浅析
    2 隔物灸治疗病证特点归纳
    3 隔物灸施治部位择优阐释
    4 隔物灸临床应用要点概括
    5 隔物灸起效原理机制探讨
        5.1 免疫反应
        5.2 神经递质
        5.3 血管
        5.4 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隔物灸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7)中药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随访结果评价
    1.7 统计处理
2.研究结果
    2.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对比情况
    2.2 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对比
    2.3 治疗前后色素沉着综合评分值对比
    2.4 疗效的对比
    2.5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2.6 患者复发情况的对比
    2.7 不良反应的对比
3.研究结果分析
    3.1 临床基线对比情况
    3.2 疗效分析
4.讨论
    4.1 西医对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认识
    4.2 中医对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认识
    4.3 中药联合强脉冲光的理论依据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答辩委员会名单
作者简历

(8)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梵汉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特点
    1、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特点
        1.1 资料与方法
        1.1.1 资料来源
        1.1.2 数据挖掘
        1.1.3 分类标准
        1.1.4 文献计量学
        1.1.5 揭示配伍规律
        1.2 品种特点
        1.2.1 制剂信息来源
        1.2.2 制剂命名特点
        1.2.3 制剂药味数
        1.2.4 剂型特点
        1.3 主治特点
        1.3.1 主治统计特点
        1.3.2 配伍规律
        1.4 药物特点
        1.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1.4.2 制剂常用药
        1.4.3 药用部位
        1.4.4 辅料
        1.4.5 送服物质
        1.4.6 含汞制剂的使用情况
        1.5 小结
    2、藏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来源
        2.1.2 数据挖掘
        2.1.3 分类标准
        2.1.4 文献计量学
        2.1.5 揭示配伍规律
        2.2 品种特点
        2.2.1 制剂信息来源
        2.2.2 制剂命名特点
        2.2.3 制剂药味数
        2.2.4 剂型特点
        2.3 主治特点
        2.3.1 主治统计特点
        2.3.2 配伍规律
        2.4 药物特点
        2.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2.4.2 制剂常用药
        2.4.3 药用部位
        2.5 小结
    3、蒙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3.1 资料与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数据挖掘
        3.1.3 分类标准
        3.1.4 文献计量学
        3.1.5 揭示配伍规律
        3.2 品种特点
        3.2.1 制剂信息来源
        3.2.2 制剂命名特点
        3.2.3 制剂药味数
        3.2.4 剂型特点
        3.3 主治特点
        3.3.1 主治统计特点
        3.3.2 配伍规律
        3.4 药物特点
        3.4.1 药物类别与数量
        3.4.2 制剂常用药
        3.4.3 药用部位
        3.5 小结
    4、佛医方剂的特点
        4.1 资料与方法
        4.1.1 资料来源
        4.1.2 数据挖掘
        4.1.3 分类标准
        4.1.4 文献计量学
        4.1.5 揭示配伍规律
        4.2 品种特点
        4.2.1 方剂信息来源
        4.2.2 方剂命名特点
        4.2.3 方剂药味数
        4.2.4 剂型特点
        4.3 主治特点
        4.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4.3.2 配伍规律
        4.4 药物特点
        4.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4.4.2 方剂常用药
        4.4.3 药用部位
        4.4.4 送服物质
        4.5 小结
    5、傣医方剂的特点
        5.1 资料与方法
        5.1.1 资料来源
        5.1.2 数据挖掘
        5.1.3 分类标准
        5.1.4 文献计量学
        5.1.5 揭示配伍规律
        5.2 品种特点
        5.2.1 方剂信息来源
        5.2.2 方剂命名特点
        5.2.3 方剂药味数
        5.2.4 剂型特点
        5.3 主治特点
        5.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5.3.2 配伍规律
        5.4 药物特点
        5.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5.4.2 方剂常用药
        5.4.3 药用部位
        5.4.4 送服物质
        5.5 小结
    6、维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6.1 资料与方法
        6.1.1 资料来源
        6.1.2 数据挖掘
        6.1.3 分类标准
        6.1.4 文献计量学
        2.1.5 揭示配伍规律
        6.2 品种特点
        6.2.1 制剂规模
        6.2.2 制剂命名特点
        6.2.3 制剂药味数
        6.2.4 剂型特点
        6.3 主治特点
        6.3.1 主治分类特点
        6.3.2 配伍规律
        6.4 药物特点
        6.4.1 药材类别及数量
        6.4.2 制剂常用药
        6.4.3 药用部位
        6.5 小结
第二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比较
    1、比较方法
        1.1 直观比较
        1.2 非参数检验比较
    2、结果
        2.1 主治的异同
        2.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2.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1.7 小结
        2.2 药材的异同
        2.2.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2.2.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2.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2.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2.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2.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2.7 共用药材比较
        2.2.8 小结
        2.3 剂型的异同
        2.3.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2.3.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3.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3.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3.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3.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3.7 小结
        2.4 制剂药味数的异同
        2.4.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2.4.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4.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4.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4.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4.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4.7 小结
        2.5 药材类型的异同
        2.5.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2.5.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5.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5.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5.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5.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5.7 小结
        2.6 药用部位的异同
        2.6.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2.6.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6.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6.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6.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6.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6.7 小结
        2.7 制剂命名的异同
        2.7.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药物藏医制剂比较
        2.7.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7.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7.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7.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7.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7.7 小结
        2.8 配伍的相同点
        2.8.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2.8.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8.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2.8.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2.8.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2.8.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2.8.7 小结
    3、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2、讨论
        2.1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藏蒙医学的影响
        2.2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佛医、傣医学的影响
        2.3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维医学的影响
    3、创新点
    4、问题和展望
        4.1 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交流情况研究有待深入
        4.2 应注重中印传统医学交流中的人文社会学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蛇串疮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古代中医对蛇串疮的研究
        1.1 病名源流
        1.2 古代病因病机认识
        1.3 古代治疗方法
    2 现代中医对蛇串疮的研究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检索与收集
        2.2 医案纳入、排除及筛选
        2.3 数据预处理
        2.4 数据挖掘
    3 挖掘结果
        3.1 蛇串疮患者个人一般情况
        3.2 蛇串疮患者症状分析
        3.3 蛇串疮患者证候分析
        3.4 蛇串疮患者用药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蛇串疮流行病学分析
        1.1 蛇串疮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1.2 蛇串疮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2 蛇串疮发病与人体经络
    3 蛇串疮发病病因病机分析
    4 蛇串疮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分析
        4.1 蛇串疮用药特点
        4.2 蛇串疮用药配伍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97例蛇串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证型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3 诊断标准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皮损类型
    3.5 皮损面积诊断标准
    3.6 疼痛程度诊断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自拟调查表
    4.2 数据录入与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流行病学资料
    5.2 中医证型
    5.3 中医证型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讨论
    1 蛇串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2 蛇串疮患者的中医证型
    3 蛇串疮患者中医证型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调查表
致谢

四、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NO/iNOS转导通路的影响[J]. 姜开洋,董莉丽,王艳荣,杨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4)
  • [2]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王艳萍,商洪才,王飞,李书晴,颜冬梅,周旭. 光明中医, 2021(05)
  • [3]应用解表法治疗带状疱疹[J]. 毛新,柏青松,孙淼. 中国中医急症, 2020(11)
  • [4]香木活血酊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疼痛的疗效观察[D]. 何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今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隔物灸的古今文献研究[D]. 苗泓佳(Miao Christina Hongjia).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中药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研究[D]. 程亚慧.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D]. 孙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蛇串疮医案研究[D]. 刘帆.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97例蛇串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证型相关因素研究[D]. 王洁.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二味普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