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纸张标准化年会在贵阳召开

2003年纸张标准化年会在贵阳召开

一、2003年造纸标准化年会在贵阳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周芳[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于菁竹[3](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提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张光润[4](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邹乐华[5](2014)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多次战争的惨败客观上迫使中国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威力以及自己的落后。由此,中国开始了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中国的近代化除了需要引进西方的科学以外,引进、消化和应用西方工程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程师学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学界已经开始关注。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之做进一步探究。本文在中国工程师学会发行的专业刊物、专着、会务报告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相关档案、会员传记及回忆录、重要刊物、文章等文献,立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系统考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专着、文章等,论证中国工程师学会在领导与组织工程师群体、推进工程教育的发展、促进工程学术的交流与研究、推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与进步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探讨中国工程师学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理念,分析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为西方工程科技在中国的本土化、近代工程事业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对中国工程师学会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从“工业化”、“工程科技人员的培养”、“政治环境”等方面力图重现中国工程师学会创立时的社会背景;按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时期三个阶段梳理学会历史沿革;揭示学会由“分”走向“联合”,由小逐步壮大,由关注自身的发展到注重国家经济、国防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再到参与经济建设实践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是研究得以深入的切入点和立足点。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三个组织系统,即分会系统、专门工程学会系统及法定委员会系统,这三个系统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有机组织体系。指出学会的组织体系有利于将各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工程科技人员联络起来,是学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学会社会功能的发挥。本章还通过“工程师信条”元素的研究,探析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培养职业精神与认同感方面的诸多建树。以求在此基础上全面认识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工程界中的组织与领导地位。第三章讨论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工程教育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指出中国工程师学会把对国内工程教育状况的考察及全国工程教育会的召开作为推进工程教育的重要起点,并进一步对有关工程的课程、教材的编写做了大量客观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见解。论文还考察了学会在大学课程教育标准的起草、工程教科书的编辑、奖学金的设立、学校教育的改进等方面的工作,论证中国工程师学会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教育体制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以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工程科技交流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为研究对象。文章指出:工程名词的统一,为科技交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于此同时,论文还通过考察学会在发行刊物、举行学术年会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并特别以中国工程师学会开展的对黄河问题的实验及理论研究为案例,分析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创建科技交流体系、推进工程科技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最后本文考察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在抗战时期的科技交流工作,论证了中国工程师学会是民国时期工程科技交流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第五章分别从“工程材料试验“、“工业标准化制定与实施”、“实业计划之研究”、“大型实地科技考察”等四个方面考察学会在推进工程技术应用与进步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探讨其工作蕴含的历史意义,凸现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关键作用。结论部分主要是在全文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工程师学会科研工作中所体现“合作精神”、“务实作风”等主要特点,进而客观评价中国工程师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施瑛[6](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指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房正[7](2011)在《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12年,结束于1950年,历时近四十年,基本贯穿了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学会结束时有会员一万六千余人、团体会员一百多个、各地分会五十个以上,是中国近代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团体;学会由詹天佑、颜德庆等中国最早的职业工程师创立,并长期接受凌鸿勋、茅以升等着名工程师的领导,是近代职业工程师的集合,发挥着工程师“民间领袖”的功能;学会组织工程师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为中国近代工程学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掌握中国工程师学会原始档案和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力图对学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挖掘中国工程师学会创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追溯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在西方的产生及传入中国的过程,另一方面重现“职业工程师”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及其群体的壮大过程。其次,梳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按照“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的顺序重新梳理学会复杂的历史沿革,展现学会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历史轨迹。再次,分析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通过对学会的“组织架构”、“会员资格”、“领导群体”等要素的研究,分析学会的组织与制度演变及其对学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制约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的讨论,了解学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及解决途径;通过对学会历届“年会”的梳理,归纳“年会”演变特点,讨论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主要从“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明确”以及“工业材料试验”四个方面进行概括,这四项工作实际上包含在学会各时期确立的“宗旨”里,也是学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这些工作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结论部分,笔者对“中国工程师学会与政府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其他专门工程学会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工程师群体的关系”三种关系进行讨论,将学会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以形成对学会社会角色的客观定位。作为近代产生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学术团体,中国工程师学会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郭震旦[8](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研究指明“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黄云[9](2010)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中国石油海上运输存在的“马六甲困局”,使得从中国的陆地边境地区进口能源成为一种必要选择。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的今天,我国东北、西北及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民族经济学更注重从民族劳动者这一主体出发来研究跨国运输通道,而不单纯着眼于区域经济。有时区域经济繁荣和当地民族经济落后可以同时存在,因此,从民族经济的视角来探究跨国运输通道的地位和作用,找出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现代化不应是消除民族地区差异的简单拉平。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要摸清后进民族的现实困难,要弥补落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实现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的民族性,关注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大力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业在内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因此,本文从研究民族地区的运输通道入手,目的是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探索发展之道。跨国运输通道的本质是交通运输业,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也创造价值,这个价值追加到运输对象(货物)的价值当中去。跨国运输通道的物质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发展民族经济时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并协调好各产业比例、强化管理以确保运输时空的准确性。跨国运输通道具有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和社会公益性等四个特征。从民族地区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探究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云南与东南亚的通道这三条着名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当代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作用。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地缘经济趋势增强和通道的安全性是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二十一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期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以及边境地区众多跨界民族的存在是我国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通过对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我们对民族地区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经济有了总体的认识。并按运输对象、交通方式和物流形态给跨国运输通道作了类型的分别。封闭半封闭发展模式是导致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要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而大多地处我国边境的民族地区有着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因此,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跨国运输通道对民族经济的外向拓展具有桥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民族经济的产业导向,利于民族经济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利用邻国资源,而且利于引进外国人才与先进技术。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阐述十四个邻国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其与我国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使我们能够发现影响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的四个问题:过境运输的局限性,跨国运输通道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等。只有理解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才能明确少数民族劳动者是民族经济的主体,从而得出要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结论。本文提出以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以提升口岸功能和以发展成经济带为目标的全面发展跨国经济通道的策略。强调了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跨国经济通道对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本文还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例阐述了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向跨国经济通道发展的方向,并指出跨国经济通道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杨謦伊[10](2009)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有三:了解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探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讨论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可行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供相关单位及人员改进及发展中医之参考。研究方法为达成研究目的,在历史研究法架构下,以文献探讨、文件分析、比较研究、半结构性访谈及德怀术专家咨询问卷等方式作为数据搜集与汇整方式,偏属于质性研究方法,同时兼具专家意见量化分析。研究成果1.台湾中医师专业地位随历史发展不断提升台湾中医发展至今日,已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从业者由早期巫师、儒医、跟师或自学者,演变为国家立法规范经考试及格受社会认可之中医师,中医教育也由传统家传、师承、自学、私塾等形式发展至现代学校教育。其间历经西方医学传入冲击与日据时期中医学几近毁灭之危机,与台湾中医界先进筚路蓝缕设立中医院校,和透过各类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台湾中医人才,同时藉由政府立法,强制中医师参加公会办理执业登记,及透过中医师公会与各中医医学会等专业团体实施中医师继续教育。整个台湾中医师专业化动态过程与专业性可由历史发展演进来建构分析。检视专业知能、专业资格、专业组织、专业成长、专业伦理等多项专业特征,台湾中医师已然具备,现更要努力者是追求专业权威之不可取代性。2.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院校教育造就台湾中医人才台湾中医师之考选,因应历史背景、社会需求、教育及医疗水平等因素,区分为正规医学教育和非正规医学教育两大类。经由考试评量拔擢各类或经师承或经学校教育培养之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之发展。1943年公布之《医师法》明定中西医师地位平等,将中医、西医并于一法规范,条文第3条规定中医师检核考试资格,其中一项应试资格规定为中医专科以上学校毕业,但当时医药行政与教育部门仍以西医为主,中医界人士屡向政府要求成立中医学校或允许成立私立中医学校,均未获准,故全国无人能符合此一条件,此法形同虚设。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回归国民政府接管,初期中医师养成方式,只有考试院举办之中医师考试。由于中医学校阙如,为甄拔中医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考试院于1946年举办第一次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其应考资格宽松,当时台北考区录取2人。医师执业资格认定制度乃国家法治之体现,其所规定之应考资格应与人才培养制度密切配合,教、考、用始能合一。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原本在中国本土之中西医论争与互动也延伸至台湾,几经波折,1958年中国医药学院成立(后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在创建者中西医师法律地位和教育平等之主张下,以“恢复传统中国医学;吸收西方医学新知,融入中国传统医学”与“促使中西医融会贯通,进而建立新医学体系”为创校宗旨,其在1966年以前仅开设中西合一之医学系;1966年教育部核准该校成立中医科(后改名为中医学系),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此为台湾以正规专业教育培养中医师之滥觞,1972年第一届中医学系毕业生为申请中医师检核考试之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医正规专业教育未见普及(1972年第1届毕业生仅43人),而民间不乏师承自修有得之士,因为不具备相当之学历,无法参加中医师检核及特种考试,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且原制定之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应考资格规定,以曾担任公立学校或乡镇公所以上之医疗职务为应考试资格之一,难脱密医漂白之嫌,极为社会诟病,各方建议应予修正;在社会对中医师仍有殷切需求下,考试院数次邀请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咸认为在中医学校尚未普遍设立之前,应举办中医师检定考试,以为中医师进身之阶,弥补台湾中医人才不足,满足社会对中医医疗之需求。故1968年4月2日修正公布《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删除“在机关团体担任中医治疗工作3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之应试资格,增列“经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者”,使自修研习中医有成者,取得中医师特考之应试资格。又鉴于中医师特考及格人员多系自修苦读,缺乏临床训练,考试院1988年《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笔试及格人员训练办法》规定:自1989年起,凡以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报考中医师特考并经笔试及格者,均应接受为期1年6个月之基础医学及临床诊疗训练,训练期满核定成绩及格者,始完成考试程序,发给考试及格证书。早年《考试法施行细则》即已明订中医师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1998年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453号解释:“各类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之执业,攸关人民生命、身体、财产安全至巨,因此其执业资格之授予,应视各类科性质及其专业领域所应具备之专业知识为考虑,自应循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为正途,以确保人民之生命财产安全。”加上医事技术日新月异,医疗伦理更有赖教育熏陶,台湾中医师培养走向正规学术化。同年(1998年),长庚大学在创办人王永庆“研究中医以补西医之不足”指示下,于医学院中成立中医学系,每年招生50名,中西医双主修修业8年。1999年12月29日《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修正公布全文27条,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该律法取消检核制度,将检核精神融入考试;其后2000年6月14日修正之《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也为中医师检定考试订出“落日条款”。因此2001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中医师检核,而于2000年12月31日前申请中医师检核并经核定准予笔试有案者,得于2001年至2005年内继续参加中医师检核笔试,2006年中医师检核考废止停考;至于中医师检定考试则规定2005年为最后一次受理新案报考,2008年旧案补考划下句点,2009年停办。为此考试院特于2000年12月30日订定发布《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其应试资格规定均为接受正规医学专业教育者;另2002年1月16日也修正公布《医师法》全文43条,其第3条第3项规定中医师特考于2011年办理最后一次考试,因此2012年以后中医师高考将成为取得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唯一管道,即必须具备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可成为执业中医师。同时《医师法》第8条第1、2项规定:“医师应向执业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执业登记,领有执业执照,始得执业;医师执业,应接受继续教育,并每六年提出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办理执业执照更新。2009年4月22日之前,执业超过6年之中医师必须提出修毕继续教育180学分之证明档,始可办理执业执照更新,否则无法再执业。台湾藉由立法执行中医师继续教育并与执业执照更新换证结合已具体落实。3.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精致化发展取向台湾中医教育改革在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师资精进与教学评鉴上,不断追求卓越与高质量之教育产出,所培养学生参加中医师资格考试及格率年创新高,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运用视听媒体等强化教育质量,且创新将中医经典医籍融入现代基础医学理念规划出新课程,引进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技能教学等提高学习动机之教学法。精致教育(betterness education)卓越性、绩效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等四个主要特征,印证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发展现况。4.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在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结合规划下可行(1)关于制度设计原则:中医师分专科执业为专家认同;专科医师培养质量监控应由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执行,且应为开放系统,接受各方监督。(2)关于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划分应本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原则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可采取双轨制及2+X培训模式。(3)关于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之甄审,各科每年至少办理一次,且不能限制医师执业只能从事某一项专科:卫生署不宜依专科医师人力供需作名额增减管控:专科医师之申请资格、甄审程序步骤、甄审方式、测验科目、范围、时间,计分及合格标准等由各专科医学会拟定甄审办法报请卫生署公告施行:甄审以笔试为之,并得实施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外国之中医专科医师资格经审查该外国专科医师制度、训练过程与台湾相当者,仍需实施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4)关于专科医师管理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施行前应建立种子医师制度;已领有专科医学会所发给之专科医师证书并经卫生署审查合格者,仍需接受2+X年教学医院训练,惟三年内申请专科医师甄审,得免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台湾中医专科医师训练医院评鉴应由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规划办理;培训经费采政府补助、培训中医院所出资及个人适当负担之方式。5.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应形成连续与完整之医学教育体系。建议根据研究研究结果、文献探讨及专家访谈意见,对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执业资格及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提出建议。1.中医师专业教育方面: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创新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体系,并结合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传承,形成连续与完整之中医学教育,成就高级中医临床人才;重视临床学习经验,争取中医住院制度。2.中医师执业资格方面:重视临床技能,采取三阶段国家中医师证照考试:结合中医教育改革,继续优化试题内容质量。3.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方面:制度实施前加强宣导并修订相关法令;教育部认可之教学医院评鉴;中医专业团体也应接受评鉴认可。4.后续研究者之思路:中医专科医师问卷对象可扩及病患;可探讨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课程比率、及全科或专精分化之相关议题。

二、2003年造纸标准化年会在贵阳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造纸标准化年会在贵阳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表演理论
        二、社区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四、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一、健身健体价值
        二、教育教化价值
        三、娱乐健心价值
        四、社会治理价值
        五、经济发展价值
        六、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选取原则
        二、个案选取方法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一、田野概况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一、田野概况
        二、尚寨竹马表演
        三、尚寨竹马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一、田野概况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三、蜡染制作工艺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一、保家纹
        二、马蹄纹
        三、锅圈纹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小结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小结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小结
结论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之分析
    二、史料概况
    三、学术史回顾及分析
        1、中国工程师学会整体的相关研究。
        2、中国工程师学会具体工作的研究
        3、其他研究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发展历程
    1.1 中国工程师学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1.1.1 中国工业化
        1.1.2 工程人才的培养与积聚
        1.1.3 社会思潮与政治环境
    1.2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发展历程
        1.2.1 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1912-1930)
        1.2.2 中国工程学会时期(1918-1930)
        1.2.3 中国工程师学会阶段(1932-1949)
    1.3 小结
第二章 推进工程师共同体的形成
    2.1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形式
        2.1.1 发展分会:联络各地工程科技人员
        2.1.2 联合各专门工程学会:整合各专业工程人才
        2.1.3 设立法定委员会:按实际问题联合人才
    2.2 工程师群体职业精神的形成
        2.2.1 制定工程师信条
        2.2.2 创设工程师节
        2.2.3 维护工程师群体的利益
第三章 推动工程教育的发展
    3.1 促进工程教育问题之研究
        3.1.1 举行工程教育研究会
        3.1.2 工程教育问题的探究
    3.2 改进工程教育的其他举措
        3.2.1 参与工程课程标准的起草
        3.2.2 倡导举办工程学校
        3.2.3 创设工程教育奖励
第四章 促进工程学术的研究与交流
    4.1 工程名词的统一:工程学术研究与交流基础
        4.1.1 专门的工程名词编译机构之成立
        4.1.2、工程名词统一准则之拟定
        4.1.3 工程名词编译与审定工作之开展
        4.1.4 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名词统一工作之意义
    4.2《工程》?《工程周刊》:工程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4.2.1《工程》
        4.2.2《工程周刊》
        4.2.3 个案:“黄河问题”之讨论
    4.3 年会:工程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渠道
        4.3.1 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之概况
        4.3.2 年会特点之分析
        4.3.3 各界之评价
    4.4 个案:抗战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学会的科技交流工作
        4.4.1 中国工程师学会科技交流之开展
        4.4.2 科技交流工作之贡献
        4.4.3 取得成就的原因之浅析
第五章 推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与进步
    5.1 工程材料之试验
        5.1.1 工程材料试验机构之成立
        5.1.2 具体工作之开展
        5.1.3 材料试验工作的历史意义
    5.2 工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5.2.1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宣传工作
        5.2.2 协助与编制工业标准
        5.2.3 协助推进工程标准的实施
        5.2.4 中国工程标准协进会的工作
    5.3 《实业计划》之研究
        5.3.1 具体工作之开展
        5.3.2、历史意义
    5.4 大型科技考察:以广西考察为中心
        5.4.1 广西考察团的成立
        5.4.2 考察之经过
        5.4.3 考察情形及结论
第六章 结论
    6.1 中国工程师学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6.1.1 合作精神
        6.1.2 务实作风
        6.1.3 远见卓识
        6.1.4 高度的责任感
    6.2 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附录
    中华工程师学会章程
    中国工程学会总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章程
参考文献要目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出版物、章程、报告
    二、档案
    三、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着作
    四、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学术文章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早期工程技术群体的演进
    第一节 西"工"东渐:知识与技术的进入
        一、近代"工程"与"工程师"在西方的出现
        二、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
    第二节 新式学校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一、西式学校与中国早期工程教育
        二、洋务学堂与本土技术人员的培养
    第三节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程师群体
        一、留美幼童与第一批近代工程师
        二、庚款、稽勋留美生与近代工程师的培养
        三、留日、留欧学生与近代工程师群体的壮大
第二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
        一、中华工程师学会成立
        二、学会早期快速发展及原因分析
        三、学会走向衰落
    第二节 中国工程学会时期
        一、中国工程学会在美成立
        二、学会移归国内后会务之发展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
        一、两会合并之经过
        二、合并后会务之进步
        三、学会抗战之准备
    第四节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大后方
        二、沦陷区的"中国工程学会"
        三、战后短暂恢复与走向尾声
第三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第一节 学会的组织与制度
        一、学会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影响
        二、学会组织制度研究:以入会资格和选举权利为中心
    第二节 学会的领导群体
        一、学会领导群体特点分析
        二、关键人物的努力及影响
    第三节 制衡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
        一、学会经费来源分析
        二、收支状况及其影响
    第四节 年会与学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一、从"会员大会"到"学术年会"
        二、年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第四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以期刊为中心
        一、工程学研究的载体:《工程》
        二、工程知识普及的推手:《工程周刊》
    第二节 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的培养
        一、工程教育体制之检讨及对当局之影响
        二、工程教育之施行与工程人才之培养
    第三节 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的明确
        一、工程名词的编译与审定
        二、工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节 工程技术突破的尝试:材料试验
        一、早期材料试验委员会之工作
        二、材料试验所与国产建筑材料展览会
结论
附录
征引文献要目
后记

(8)“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前言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四、回归历史现场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基本概念与论文结构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跨国运输通道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性质
        一、跨国运输通道的内涵与外延
        二、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三、明确交通运输业的物质生产性质的意义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特征
        一、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
        二、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
        三、具有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
        四、具有社会公益性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跨国运输通道
        一、丝绸之路
        二、茶马古道
        三、云南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
第二章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与现状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
        一、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
        三、地缘政治经济化与地缘经济趋势增强
        四、通道的安全性
    第二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
        一、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三、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
        四、边境地区存在众多的跨界民族
    第三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
        一、东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二、西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三、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类型
        一、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资源能源型、工业产品型和劳务型
        二、按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
        三、按物流形态可分为输入型、输出型和双向型
第三章 跨国运输通道在民族经济外向拓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
        一、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
        二、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
        三、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
        四、周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五、充分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向外拓展民族经济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桥梁
        一、引导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二、边境贸易的重要纽带
        三、民族经济利用外资的平台
        四、民族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的媒介
        五、促进民族经济对邻国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利于民族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第四章 民族地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第一节 我国边境地区交界地带的类型
        一、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二、按自然地理条件划分
    第二节 邻国交通运输状况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
        一、东北地区三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二、西北地区五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三、西南地区六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第三节 边境口岸建设对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影响
        一、民族地区边境口岸的带状分布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二、口岸的对应性特征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存在的问题
        一、过境运输的局限性
        二、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
        三、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四、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
第五章 发展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思路
    第一节 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
        一、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
        二、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比例
        三、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四、使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少数民族劳动者
        五、跨国运输通道的养护需要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参与
    第二节 发挥口岸优势并提升口岸功能
        一、发挥重点口岸的地域优势构建边境交通的枢纽
        二、拓展口岸城市的外向性
        三、提升口岸城市的物流功能
    第三节 向跨国经济通道的方向发展
        一、相关理论
        二、跨国运输通道向经济带发展
        三、跨国经济通道的典型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四、跨国经济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主要概念之界定与诠释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专业化之概念
第二节 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暨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一、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
    二、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第三节 中国高等中医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一、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现况分析
    二、中国大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三、香港高等中医教育及执业资格试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
第二节 研究实施
    一、专家咨询有效性分析
    二、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第四章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第一节 台湾中医发展简史
第二节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
    一、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历史沿革
    二、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教育目标
    三、入学方式与学制发展
    四、课程设置
    五、师资阵容
    六、教材教法
    七、中医专业教育见实习现况
第三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比较 第五章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第一节 日据时期之台湾中医师考试
第二节 台湾光复后之中医师资格考试(1949年至2008年)
第三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登记与继续教育
第四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现况发展
第五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执业资格之比较 第六章 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探讨
第一节 台湾发展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背景分析
第二节 《台湾中医建立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问卷资料统计分析
第三节 综合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致谢

四、2003年造纸标准化年会在贵阳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D]. 邹乐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4)
  •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 房正. 复旦大学, 2011(12)
  • [8]“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 [9]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 黄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10]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D]. 杨謦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2003年纸张标准化年会在贵阳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