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剂

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剂

一、太阳能热水器的防冻(论文文献综述)

郭灿彬,吴迪,罗岚[1](2021)在《基于nRF24L01的无线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文章基于nRF24L01无线射频芯片设计了一款无线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和显示水泵工作状态、电加热等信息;具有传感器短路(开路)报警、水泵卡滞报警、防冻功能、防高温功能等多种安全防护,系统预留支持通过App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遥控器操作简单、便捷。

宋佳,孙长勇,朱丙坤,张薇薇[2](2021)在《太阳能热水器防冻装置设计》文中认为为了解决在北方因为温度低造成太阳能热水器设备冻坏的问题,研究其防冻技术很有必要。文章大致介绍了防冻技术的研究现状,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智能防冻热水器,通过管道里的水上下循环来实现防冻的目的,维持在寒冷的天气下太阳能的正常使用。

张祎,林君[3](2021)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进出水管防冻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应用最广泛的真空管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存在冬天管道易冻坏的问题,而目前的解决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利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知识,设计一种集成电路,通过实现管内微型水循环,达到管内水温保持恒定的目的。这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进出水管防冻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冬天管道易冻坏的问题,同时避免资源浪费,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刘念波,陈风林[4](2021)在《关于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带寿命测试装置及方法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能热水器在人民生活和工厂、宾馆、办公等热水供应中起到很大作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带寿命测试装置,属于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包括时间继电器,电磁继电器,计数器,数据采集仪,测温电阻,固定装置,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和防冻带连接,另一端和时间继电器连接,时间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连接,电磁继电器和计数器连接,防冻带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测温电阻设置在防冻带的散热面上;数据采集仪和测温电阻连接。利用防冻带自身具有一定的功率的特点,直接通过通电、断电对其进行升温、降温循环测试,从而模拟了防冻带的真实使用环境,能够更加准确地测试出防冻带的使用寿命。

朱丙坤,孙长勇,苏艳东,李鹏启[5](2021)在《太阳能热水器智能防冻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是到了冬天,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管容易被冻住,导致无法使用,甚至会被冻裂,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避免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管路被冻坏,研究了涉及智能控制电路的一套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管路的智能防冻装置。在冬天室外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本装置通过智能检测系统,使上、下水管内的水与储水箱内的相对高温的水进行导流循环,达到防冻目的,从而解决这一困扰。

王佳宁,赵宇红,王睿博,张正汉,祝嘉灿,谷典[6](2020)在《基于智能控制下的可调控太阳能防冻装置》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北方的太阳能热水器用户依然面临着冬季水管结冻,冻裂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太阳能给用户的使用体验。人们对生活热水与热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我国人均矿物能源资源短缺的现状,太阳能的充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但我国多地区受冰冻气候威胁,同时太阳能在季节变化与阴雨天气中体现出不稳定性,这些都限制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范围与能源利用的最大限度。若能改变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组成,利用太阳能进行电能的转化与储存来支持各系统的自身电能需求,就能克服恶劣自然条件所导致太阳能利用不稳定的难题来确保热水长期稳定的供应。

杨朝晖,马光柏,李培伦[7](2020)在《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联合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联合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太阳能热水器受日光辐射影响导致的供热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差的问题,是减少辅助电能能耗的重要措施。文章针对承压式太阳能系统与燃气热水器联合控制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并根据GB 6932—201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对热水性能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应的温度控制实验研究,分析了二者联合控制对热水性能的影响与节能的效果。结果表明:联合控制系统具有可行性,其热水性能各项参数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系统的年节能可达3 540 MJ,联合控制能最大化地利用太阳能实现节能减排,是一种多能互补热水供应方式。

王肖龙[8](2020)在《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节能减排是我国现阶段各个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匮乏问题愈加突出。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分利用太阳能,是解决全球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空气源热泵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低温热源,经热泵的温度提升作用,制取较高温度的气体或液体热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相结合能有效地弥补传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在雨雪、阴天等光照不足情况下供热不足、效率低等局限性,并广泛应用于各类热水工程。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根据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运行特性,研究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空气源热泵运行的高效控制,进而达到太阳能充分利用。具体工作如下:(1)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热泵运行控制策略设计与实现。基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运行原理,在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满足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提出了空气源热泵运行控制策略;根据热泵运行特性,结合热泵运行历史数据,建立了热泵制热量计算模型;分析了集热器集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正态分布的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量计算模型;利用TRNSYS进行热泵运行仿真,优化热泵运行参数。(2)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与能耗分析。根据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的特性,建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仿真模型,将传统控制策略与所提出的热泵运行节能控制策略导入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不同季节以及全年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两种控制策略的能耗情况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节能控制策略能够延迟热泵开启的时刻,减少热泵的开启次数及开启时间,优先利用太阳能对热水进行加热,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并取得更好的节能和经济效益。(3)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工作原理、各模块的数学模型以及所提出的节能控制策略,以触摸屏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控制系统,完成了系统设计、控制器及传感器选型、控制程序开发、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实现了数据的采集、计算、显示、转发以及报警等功能。系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与仿真结果能够较好的一致性。

于祖龙[9](2019)在《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面临高速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本文采用热平衡理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及不同种类集热器的集热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集热器综合评价分析,提出集热器优化选用原则。采用比较试验法重点开展了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研究,搭建了不同集热器适用性研究系统与平台,大量实验研究表明:1)通过黑铬、蓝膜、阳极氧化三类平板集热器吸热体材质的盐雾试验,进行耐腐蚀性研究,表明耐腐蚀性黑铬>阳极氧化>蓝膜;2)通过平板式分体太阳热水系统在不同集热角度下的日有用得热量试验,进行最佳安装倾角研究,表明壁挂式平板集热器的安装角度不宜超过75°,楼顶安装、全年运行的平板集热器倾角宜在45°~60°;通过横置式与纵置式真空管集热器倾角90°时日有用得热量试验,表明用于阳台栏板模块的真空管集热器宜采用水平横置结构;3)通过平板式、热管式、真空管式集热器的热性能试验,进行瞬时效率和热损失的研究,表明集热器瞬时效率平板式>热管式>真空管式,总热损系数平板式>真空管式>热管式;4)通过对受到不同污染影响的热水系统进行热性能试验,进行空气污染对系统性能影响的量化研究,表明太阳能系统在雨季能够保持理想的热效率,但在旱季及污染严重时期,建议定期清洗集热器表面以维持节能效果;5)通过对不同MAR(容水量与集热面积之比)系统的热性能试验,进行系统水量与集热面积优化研究,表明真空管式系统的最佳MAR为65kg/m2~70kg/m2,平板式系统最佳MAR为52kg/m2~56kg/m2。最后对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集成应用的设计原则和发展思路。

周帆[10](2019)在《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中的冻结机制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热水集热的载体工具是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通常由集热器、循环管路及水泵、水箱构成。其中对系统太阳能利用效率,以及系统可靠性和耐候性起决定性因素的是集热器。集热器从本质上是一种辐射-对流换热器,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传递给水流,实现循环加热水箱。集热器包含多种类型:平板型、真空管型、热管型、微流道型等。其中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FPSC)加工制造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热流密度较低,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的理想集热器类型之一。然而对于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通常限制于中国夏热冬暖区域和部分夏热冬冷区,而在其他地域,真空管热水器的普及率要远远大于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与真空管热水器相比,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保温性能较差,在较低的气温下通过顶部、底部和边框的大量热损失会大幅度降低平板集热器在白天的运行效率。另一部分原因是集热器常用的循环工质是水,由于水在低温条件下很容易结冰,水结成冰而带来的密度变化会对容器壁面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集热器破裂损坏。同时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也存在夏季过热的风险,过热会造成管内水流的沸腾从而侵蚀管道,也会给板芯造成巨大热应力从而造成吸热板卷曲和焊接线断裂等不可修复的破坏。本文针对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存在的以上问题,研究了传统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冬季热损和冻结机理。提出了具有抗冻特性的相变蓄能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了大尺寸平板型集热器冬季运行/防冻性能和热应力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建立了一个平板集热器系统的全天运行模型(包括白天集热模型和夜晚降温冻结模型),在夜晚冻结模型中采用焓法分析模型处理排管内部工质的相变传热过程,该模型可以得到集热器内部每一点的温度变化以及排管内工质的固液相界面变化,进而可以得到集热器整个夜间降温冻结过程和热损产生过程。搭建了一个PMMA板芯流道管集热器模型实验平台,可以通过支管直接观测到内部冻结情况,并使用实验测试的温度变化和冻结过程观测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此,分析了平板集热器的具体冻结过程以及影响平板集热器抗冻性能的各种因素。然后利用集热器冻结模型耦合隔热装置的传热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平板集热器使用TIM透明蜂窝隔板、中空玻璃盖板和Low-E低发射率玻璃盖板三种情况下的冬季夜晚降温冻结过程。结果表明,在集热器夜间降温冻结的过程中顶部热损失和盖板对天空的辐射散热损失是导致冻结的主要原因。缩小支管间距和改用较大直径的支管或集管以及增大空气夹层厚度可以提高集热器夜间抗冻性能。使用中空玻璃盖板可将支管最后完全冻结时间推迟1小时。使用TIM透明蜂窝或Low-E玻璃盖板都可将支管最后完全冻结时间推迟2~3 h。[1]提出了具有延迟冻结特性的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该系统通过在集热器内部加装蓄热体来增大其热容量,进而提高其夜间抗冻性能。建立了一个相变蓄能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系统的数学模型,模型包括集热器白天运行模型和夜晚降温模型。模型中包含集热器内部PCM蓄热体白天蓄热相变过程和夜间释放潜热过程。设计并搭建了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和传统平板集热器系统的对比实验平台,并在合肥典型冬季条件下进行多天运行和降温冻结实验,研究对比了系统白天工作性能和夜间抗冻性能,验证了相变蓄能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系统理论模型。基于模型,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相变蓄能集热器的PCM蓄热板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相变板和吸热板的结合传热系数和相变板厚度,分析了影响相变蓄能集热器性能的主次因素。进行了系统在不同辐照、夜间环温、风速、天空发射率等气象因素下的适用性研究。研究了系统在合肥、北京、徐州、西安四地冬季90天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传统集热器系统在夜间21:00开始结冰且夜间集热器的最低温度为-6℃,相变蓄能抗冻型平板集热器系统在夜间始终高于0℃不发生结冰。传统集热器系统在环温低于0℃就会发生夜间冻结而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可以在-4.5~0℃的夜间环温下不发生冻结。针对不同的夜间环境温度存在最佳的PCM相变温度(2-7℃)使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达到最高的抗冻性能。相变板厚度应设置为15mm左右以达到较高的PCM利用率。针对不同的夜间环境温度存在一个最佳的PCM-支管换热系数(10-40W/(m2·K))使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达到最高的抗冻性能,可选取使用导热胶粘接。在四个城市中,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的冬季平均效率比传统系统低5%-1 0%。四个城市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的季节平均冻结风险指数分别为0、0.04、0.12和0,而四个城市传统系统的季节平均冻结风险指数分别为0.23、0.89、0.82和0.62。为研究大尺寸集热器在寒冷地区的工作性能、抗冻性能和热应力性能,建立了大尺度集热器的非均匀流白天运行模型、夜间冻结模型和热应力模型。模型考虑了大尺度集热器的四种管路结构类型:VZ、VU、HZ、HU,可计算集热器内部每一点的温度变化和稳定流动下管路每一点的流速及压力。并采用广东五星公司的10.04 m2大尺寸集热器系统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此模型分析了其结构因素对大尺度集热器运行性能(包括热性能、流动阻力性能和抗冻型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应力模型预测分析了大尺寸集热器的在冬季运行较大昼夜温差情况下的热应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H型集热器的效率比V型高5-6%,而V型集热器的防冻性能优于H型集热器。考虑到V型集热器内流动不均匀存在沸腾危险推荐采用H型集热器。与方形HZ集热器相比,长宽比为2.5的HZ集热器可以提高2%的效率而循环水流压降将增加一倍。采用方形VZ集热器可以显着提高集热器的效率,对集热器的压降影响不大。因此对于特定管路结构类型(HZ或VZ)的集热器,建议长宽比设定为接近1。增加集热器支管数量可同时提高其热效率和防冻性能。大尺度集热器在工作情况下的最大热应力位于吸热板和支管焊接线的两端,焊缝两端的热应力约为110~130MPa,中间部分的热应力约为40MPa。建议增加支管数量以减小中间热应力,同时增加未焊接长度以减小端部热应力。

二、太阳能热水器的防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能热水器的防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RF24L01的无线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方案设计
2 无线控制功能设计
3 软件流程设计
4 功能测试
5 结语

(2)太阳能热水器防冻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太阳能热水器防冻研究现状
    1.1 防倒风装置防冻
    1.2 电伴热带防冻
    1.3 排水防冻
    1.4 滴水防冻
2 太阳能热水器智能防冻装置
    2.1 装置的安装
    2.2 装置原理
    2.3 智能控制电路
    2.4 装置特点
3 结束语

(3)新型太阳能热水器进出水管防冻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2 温度采集与信号调理模块
3 数据通信模块
4 数值比较模块
5 蠕动泵及驱动电路
6 结论

(4)关于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带寿命测试装置及方法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防冻带寿命测试装置的研制
2 防冻带寿命测试方法
3 测试装置有益效果

(6)基于智能控制下的可调控太阳能防冻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防冻方式及缺陷
    1.1 常见防冻方式
    1.2 上述方式的缺陷
    1.3 本装置有益效果
2 主要功能设计方案
    2.1 模型建立及功能设计
    2.2 机械部分设计
3 设计器件遴选
    3.1 测温器件组成
    3.2 压力检测器件
    3.3 电伴热带选型
4 工作原理

(7)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联合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联合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1.1 联合系统的控制方式
    1.2 太阳能热水器的控制方案
    1.3 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联合控制的方案
2 联合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停水温升值的分析
        2.3.2 水温超调幅度和热水温度稳定时间的分析
        2.3.3 水温波动的分析
        2.3.4 加热时间的分析
        2.3.5 与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串联使用的温度波动分析
        2.3.6 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
3 结论

(8)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太阳能热水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3 太阳能热水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特点及趋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2.1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工作原理
        2.1.1 系统工作原理
        2.1.2 系统运行特点
        2.1.3 运行工况
    2.2 空气源热泵节能控制策略研究
        2.2.1 热泵节能控制要求分析
        2.2.2 基于预测模型的热泵节能控制策略设计
    2.3 空气源热泵节能控制策略预测计算模型建立
        2.3.1 系统制热水总负荷模型建立
        2.3.2 热泵机组制热量预测模型建立
        2.3.3 基于正态分布概率模型的集热模块集热量预测计算模型建立
    2.4 空气源热泵节能控制策略预测模型参数确定
        2.4.1 热泵模型参数确定
        2.4.2 太阳能集热器模块模型参数确定及计算方式
    2.5 系统其它对象控制分析
        2.5.1 集热循环控制
        2.5.2 水箱上水控制
        2.5.3 管道回水控制
        2.5.4 防冻循环控制
        2.5.5 强制开关控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3.1 TRNSYS软件介绍
        3.1.1 TRNSYS软件开发背景
        3.1.2 TRNSYS功能简介
        3.1.3 TRNSYS主要模块
    3.2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TRNSYS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3.3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TRNSYS仿真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运行特性分析与仿真分析
    4.1 太阳辐射量与辐照度季节性分析
    4.2 系统季节性运行特性分析
        4.2.1 太阳能集热单元运行特性分析
    4.3 不同控制策略仿真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4.3.1 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控制策略运行工况分析
        4.3.2 全年不同控制策略运行工况分析
    4.4 经济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控制系统设计
        5.1.1 控制系统结构
        5.1.2 控制器各模块研究
        5.1.3 控制器工作原理
        5.1.4 控制系统MODBUS串口通信
    5.2 控制器主要设计特点
        5.2.1 主界面设计
        5.2.2 参数设置窗口设计
        5.2.3 故障报警设计
    5.3 控制器主要程序开发与测试
        5.3.1 集热循环泵启停测试
        5.3.2 集热防冻循环测试
        5.3.3 回水循环测试
        5.3.4 空气源热泵节能启停控制策略开发
    5.4 不同控制策略下系统运行测试结果分析
        5.4.1 系统应用测试概况
        5.4.2 系统测试软件
        5.4.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及科研项目

(9)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理论分析
    2.1 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原理
    2.2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分析
    2.3 集热器适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测试研究
    3.1 平板集热器吸热体耐候性比较测试
    3.2 集热器安装角度的比较测试研究
    3.3 集热器热性能比较测试分析
    3.4 空气污染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的影响
    3.5 MAR日有用得热量优化研究
    3.6 测试数据综合分析
第4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分析
    4.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的主要类型
    4.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问题分析
    4.3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设计原则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中的冻结机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太阳能利用技术
        1.1.1 光电利用
        1.1.2 光热利用
    1.2 太阳能集热器概况
        1.2.1 太阳能集热器发展应用现状
        1.2.2 太阳能集热器的分类
    1.3 平板型集热器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3.1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冻结问题
        1.3.2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应力问题
    1.4 新型太阳能平板集热技术
        1.4.1 太阳能平板-热管集热器
        1.4.2 带有相变蓄能的平板集热器
        1.4.3 大尺度平板集热器
    1.5 以往研究的总结和本文研究方案
        1.5.1 集热器冻结机制研究方面
        1.5.2 相变蓄能集热器系统研究方面
        1.5.3 大尺度平板集热器研究方面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肋管式平板集热器冻结模型与性能分析
    2.1 肋管式平板集热器结构
    2.2 肋管式平板集热器系统数理模型
        2.2.1 系统白天运行模型
        2.2.2 系统夜间降温冻结模型
        2.2.3 隔热装置稳态传热模型及求解方法
        2.2.4 集热器冻结性能评价指标
    2.3 模拟结果和冻结性能分析
        2.3.1 集热器夜间降温冻结模拟结果
        2.3.2 使用隔热装置夜间冻结模拟结果
第3章 肋管式平板集热器冻结过程的实验研究及模型对比
    3.1 实验装置与实验过程
        3.1.1 实验装置加工
        3.1.2 实验过程及测试仪器
    3.2 实验结果分析和模型验证
        3.2.1 PMMA集热器温度变化的实验和模拟结果对比
        3.2.2 PMMA集热器冻结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
        3.2.3 PMMA集热器冻结过程的实验模拟结果对比
    3.3 影响肋管式平板集热器抗冻性能的因素分析
        3.3.1 支管间距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3.3.2 吸热板厚度及涂层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3.3.3 支管长度及集管直径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3.3.4 支管壁厚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3.3.5 空气夹层厚度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第4章 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的模型及参数分析
    4.1 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系统设计
        4.1.1 系统设计参数
        4.1.2 相变蓄能集热器工作原理
    4.2 相变蓄能集热器系统数理模型
        4.2.1 系统白天运行情况下各部分的能量平衡方程
        4.2.2 系统夜间降温情况下各部分的能量平衡方程
        4.2.3 系统评价指标
        4.2.4 模型求解方法
    4.3 相变蓄能集热器的性能模拟及分析
        4.3.1 相变蓄能集热器和传统集热器的运行性能对比
        4.3.2 PCM材料相变温度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
        4.3.3 PCM材料相变潜热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
        4.3.4 PCM相变板与吸热板之间的热阻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
        4.3.5 PCM相变板厚度的影响
第5章 相变蓄能平板集热器的实验研究及性能预测
    5.1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5.1.1 PCM集热器
        5.1.2 系统装置
        5.1.3 测量误差分析
        5.1.4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5.2 实验结果分析与模型验证
        5.2.1 试验测试结果
        5.2.2 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
    5.3 参数研究
        5.3.1 对系统白天工作性能的影响
        5.3.2 对系统夜间防冻能力的影响
    5.4 冬季季节性分析
第6章 大尺度平板集热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6.1 大尺度平板集热器的构造
    6.2 大尺度平板集热器数理模型及性能分析
        6.2.1 大尺度平板集热器的数理模型
        6.2.2 大尺度集热器与传统集热器阵列的比较
        6.2.3 大尺度集热器结构参数研究
    6.3 大尺度平板集热器的实验研究和模型验证
        6.3.1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6.3.2 稳态测试结果及模型对比
        6.3.3 非稳态测试结果及模型对比
    6.4 大尺度集热器冻结性能分析
    6.5 大尺度集热器热应力分析
        6.5.1 大尺度集热器热应力模型
        6.5.2 大尺度集热器热应力优化
第7章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符号表
附录2 图表清单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
致谢

四、太阳能热水器的防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RF24L01的无线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J]. 郭灿彬,吴迪,罗岚.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12)
  • [2]太阳能热水器防冻装置设计[J]. 宋佳,孙长勇,朱丙坤,张薇薇. 装备制造技术, 2021(06)
  • [3]新型太阳能热水器进出水管防冻系统设计[J]. 张祎,林君. 河南科技, 2021(14)
  • [4]关于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带寿命测试装置及方法的研制[J]. 刘念波,陈风林.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1(03)
  • [5]太阳能热水器智能防冻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朱丙坤,孙长勇,苏艳东,李鹏启. 科学技术创新, 2021(05)
  • [6]基于智能控制下的可调控太阳能防冻装置[J]. 王佳宁,赵宇红,王睿博,张正汉,祝嘉灿,谷典. 电子世界, 2020(18)
  • [7]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联合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J]. 杨朝晖,马光柏,李培伦.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03)
  • [8]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D]. 王肖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9]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D]. 于祖龙.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3)
  • [10]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中的冻结机制与性能研究[D]. 周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