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结构一体化CAPP系统的开发

组件结构一体化CAPP系统的开发

一、组件结构的可集成CAPP系统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莫超雄,刘建军,陈庆新,毛宁,胡常伟[1](2021)在《集成化定制需求下多地总装作业过程敏捷协同管控系统》文中提出为解决非标产线集成商转型发展所带来的装配作业管控难点,分析了多客户地总装作业过程存在的问题与系统质量属性需求,提出一种跨企业协同多用户、敏捷响应装配现场情况的管控机制,设计开发了多地总装作业管控系统。该系统以基于云计算的三阶管控机制为核心,采用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分层方法的微服务架构和SpringCloud技术框架,实现作业过程信息化和精细化计划控制,满足集成商对系统的低成本、可维护性需求。

李玥[2](2021)在《三维集成热管理及芯片级热应力建模与仿真》文中提出在电子产品小型化低功耗的发展需求下,基于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的三维堆叠封装形式应运而生。在三维集成电路(Three Dimensional Intergrated Circuits,3D ICs)中,硅转接板可以连接和承载多颗芯片,实现了同质芯片的扩容或多种芯片的高密度集成。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3DICs的晶圆堆叠方式使得一个封装体内热源的数量增加,热应力的影响下更易出现严重的热可靠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散热方法并明确了 3D ICs中热应力的分布情况及可能带来的失效情况。有限元分析法(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作为在电子行业可靠性得到广泛认可的分析方法,在应对3D ICs中大规模电路的结构仿真时常遇到仿真时间过长甚至受仿真环境限制无法运行的情况。因此便捷的热分析模型及系统的热应力分析对于3D ICs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前景。本文围绕3D ICs热可靠性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利用热重新布线层(Thermal Redistribution Layer,TRDL)和热TSV(TTSV)搭建应用于3D ICs的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综合考虑热量的横向扩散和纵向扩散以提高散热效率,且其设计符合3D ICs高集成度的需求,有FEA结果显示添加TRDL后3D ICs最高温度下降4.43℃。利用傅里叶热流分析理论搭建3D ICs热流分析模型(Heat Flow Analysis,HFA),与FEA相比建模和仿真时间大大缩短,单次仿真时间由十几个小时缩短至几秒钟就可完成,提高了热分析效率。对比HFA模型和FEA模型,仿真结果最大误差为2.98%,HFA模型的可靠性得到验证。与传统2D ICs工艺相比,堆叠结构及TSV结构都会增加热应力在3DICs中的影响,本文对一款应用于异质集成的硅转接板进行版图设计,并将其结构模型由ECAD软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进行热应力分析。通过FEA分析得到布线密度、焊球尺寸、TSV布局、电源地的大面积铺铜等对硅转接板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FEA仿真结论可以为布线布局设计提供参考。在本文中还对芯片-硅转接板-PCB板组装结构(Chip-Interposer-PCB,CIP)进行了热应力仿真,得到较容易发生脱离的焊球位置。在分配信号线到焊球时,为高危焊球设置备份球以降低失效风险。

伊永祺[3](2021)在《面向冰箱生产线的制造执行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家电制造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面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已经成为家电行业愈发关注的问题。实现家电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应用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家电行业中的冰箱生产为例,设计面向冰箱生产线的制造执行系统,从而提升冰箱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根据我国冰箱行业的现状和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得出了冰箱生产线MES的需求,分别从设计需求、业务流程、设计原则三方面对系统需求进行展开分析。然后,根据冰箱生产线MES系统的设计需求,确定了MES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2)针对冰箱生产线MES需求和整体设计方案,围绕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的构建、系统数据库设计、与过程控制层的数据通信以及系统集成五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其中系统架构主要分为软件体系架构和网络体系架构,功能模块的构建分为八个子模块,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进行开发设计,通过OPC UA技术实现与过程控制层的通信,系统集成分为与ERP(企业资源计划)和PCS(过程控制系统)系统的集成。(3)为了实现对冰箱生产线的有序调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运用遗传算法对生产线调度问题进行优化。最后,基于.NET平台,对设计的冰箱生产线MES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预期相符。

许玉云[4](2021)在《基于微气囊的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及对象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智能机器人、康复医疗和人机交互等非结构化环境中,作业环境的触觉感知科学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触觉感知是增强机器人作业自主性,以及其“赋能”的关键技术。触觉传感器作为智能机器人感知外部环境的媒介,是机器人完成智能、精细作业任务时不可缺少的一员,也是实现人机安全交互的关键。触觉传感器蕴含的科学问题,以及其技术的挑战性,吸引了国内外专家持续不断地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本课题围绕触觉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分析目标表面形貌、目标柔软性等触觉特征,提出构建感知接触分布力的微气囊柔性阵列传感器,探讨触觉传感器的传感机理。运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开展了基于微气囊传感器触觉信息的目标接触面形状、静态接触状态和运动状态识别问题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相关工作如下。(1)触觉特征感知机理研究。从应用场景和任务类型的需求出发,探寻触觉的表达形式。法向接触力Fz信号,经滤波、傅里叶变换等处理后,分别提取Fz信号频域和时域特征,判定操作目标的柔软性;基于目标表面形貌的不同,探测手指操纵目标的接触区域和接触力分布规律,提取接触力分布特征,实现目标表面形貌识别;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融合接触力分布特征,实现目标滑移状态判定。(2)微气囊柔性触觉传感器特性研究。运用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采用解析法,系统分析了气囊传感器敏感单元及其阵列的静力学特性,揭示了外载荷与气囊内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物理属性,探讨了微气囊结构尺寸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气囊内部直径与传感器灵敏度,气囊壁厚、内部高度与传感器灵敏度极限间的关系。理论研究成果为触觉传感器结构优化和性能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具备明显的工程应用价值。(3)微气囊柔性阵列传感器研制。在触觉特征感知和微气囊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微气囊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论文详述了微气囊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制备工艺及其装配流程,阐述了传感器硬件以及上位机配置,建立了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实验系统,测试了微气囊柔性传感器各项性能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微气囊柔性传感器分辨率不低于0.26%,量程不小于26N,灵敏度优于60.8 hpa/N,非线性度小于3.07%F.S.,迟滞率为9.779%F.S.,传感器具备寿命长和良好重复性等优异性能。(4)基于力触觉信息的目标静态接触状态识别和分类研究。详细研究了不同接触状态下微气囊柔性传感器气压值阵列信号的分布特点。构建了微气囊柔性阵列传感器触觉图像数据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触觉图像的空间特征,解决了目标静态接触状态的分类问题。测试集结果显示,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目标静态接触状态分类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泛化特征提取功能,能够有效提高操作目标分类的准确度。(5)基于力触觉信息的目标运动状态识别和分类研究。借助微气囊柔性阵列传感器触觉图像序列信息,探讨了不同动态工况下触觉传感器气压值的变化特点,采用卷积-长短时期记忆复合网络结构,提取触觉图像序列的时空特征,解决了目标运动状态识别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卷积-长短时期记忆复合神经网络模型,动态行为分类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2%,为提高灵巧手操纵稳定性探明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本文研究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体现在,依据微气囊结构敏感单元的感知机理分析,制备新型微气囊柔性传感器阵列,解决了智能机器人感知的关键技术问题;传感器信息的触觉特征研究,为智能机器人识别和稳定操纵对象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物与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间的静态接触状态和运动状态的有效识别,可进一步提高智能机器人抓取、操纵目标的精度。

邓智豪[5](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数据时代之下,大数据技术渐渐成为数据时代的重要角色。大数据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海量的、不同来源、不同形式、包含不同信息的数据可以容易地被整合、分析,原本孤立的数据变得互相联通。不过目前传统的数据产品在大数据场景下出现了一些局限性。如何针对大数据场景,如何处理不同的复杂数据源,这些都是目前横亘在用户和产品之间的鸿沟。如何才能让大数据变得亲切和易于理解,更好的服务用户,可视化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为了管理大量的数据内容,在数据可视化的浪潮中,如今出现了许多的展现形式。其中较为突出的形式就有数字驾驶舱,数字驾驶舱是将多个数据源及web服务集成在一起形成便于管理人员更好理解的数字信息面板。数字驾驶舱已经作为数据可视化系统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为管理人员提供最直观的视觉效果,帮助管理人员快速的理解数据指标。本文对基于大数据的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进行设计并以引擎为核心开发出可视化系统。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了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的核心技术点和主要功能,并完成需求分析,角色定义。然后对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的网络体系结构和软件层次结构进行设计,并抽象出引擎的主要功能模块,并根据软件工程的开发步骤进行实现。最后在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初步完成后,对系统的前端,后端以及各个模块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从功能性与非功能性角度进行整理和分析,测试结果符合要求。本引擎已经集成在水土保持自动化监测平台中,通过本引擎,帮助水土平台的管理人员通过图形化的界面轻松搭建可视化应用,满足地理数据监控和地理信息分析等多种业务的展示需求。同时本引擎还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用性,其中系统架构前端部分采用组件化开发,后端服务部分采用微服务。使得整个系统架构易于组合,拆分简单。自定义可视化引擎也可以集成在其他系统中,为其他同类型数据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管理和可视化构建的参考价值。

王晓丹[6](2021)在《柔性可拉伸储能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皮肤、仿生器件以及人工智能等柔性智能电子行业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伴随这些柔性智能电子领域的发展,相应的柔性储能电源也成为了我们目前较为关注的研究方向。为了实现这些智能电子在力学上的柔韧性以及佩戴舒适性,我们必须放弃既笨重又坚硬的外部供能系统。这意味着柔性的、可拉伸的、易集成的供电单元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经过对目前各类型储能器件研究的调研,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无论从自身优异的储能条件还是目前对二者的研究程度而言,都已达到制备成柔性储能器件的条件。超级电容器由于体积小、安全性高、佩戴舒适度优良等特点成为了可集成能源存储器件的选择之一。但是在可穿戴集成系统中超级电容器在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这需要我们开发新型电极材料,优化器件结构等来提高它的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价值。除此之外,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锂离子电池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基于高比容量的新型材料以及高拉伸性能的柔性电极是实现一体化可拉伸锂离子电池的重要部分。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首先,运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 CH3CuS超长纳米线材料。该纳米线结构均一且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纳米线的平均长度可达到50~100 μm,直径约为200~300nm。使用一步水热法可以在几十秒的时间内迅速反应生成CH3CuS纳米线材料,紧接着通过使用真空抽滤可直接将反应完成后的产物溶液进行成膜,然后得到完整的纸基电极前驱体。随后将该步骤得到的纸基电极进行真空干燥,便制备出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柔性电极。该柔性电极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负极,PVA/KOH混合凝胶溶液作为电解质。通过使用CH3CuS纳米线的导电柔性电极组装的聚合物半固态超级电容器器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0.5 mA/cm2电流密度下该器件测试得到的面积比电容为90.5 μF/cm2,计算得到的器件能量密度为5.2 μW·h/cm2。在经历10,000次的充放电循环之后该器件仍然能保持最初容量的98%。除此之外,弯曲性能测试是检验柔性器件的必要测试手段之一,该柔性超级电容器件在不同弯曲角度下其电化学性能几乎保持不变,容量损失仅为平铺状态下容量的1%~2%,这些结果充分证明使用CH3CuS柔性电极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抗弯曲性能。而且CH3CuS柔性电极作为无添加剂、经济有效、环保的柔性电极在柔性储能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次,为了拓宽超级电容器的应用范围,使新型能源器件能够满足柔性智能电子领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打印-转印法快速批量制作柔性超级电容器阵列。使用该工艺制作的超级电容器阵列不仅可以实现电压和电容的可控输出,还可以实现器件形状的个性化定制。简单来说就是电容器的电极形状、单个电容器的连接形式以及电容阵列的组装形式都可以人为的控制,以此来满足现有人工智能电子领域以及可穿戴电子皮肤领域对特异性电源的需求。本实验中使用打印-转印技术在柔性PET基底上制备了超级电容器阵列,该阵列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良好的面积比电容(0.32 mF/cm2)、超快的充放电性能以及良好的单位面积功率密度(66.5 μW/cm2)。此工艺技术可以通过转移打印串联和并联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来轻松实现高电压和高电容的输出。此外,运用该方法还可以在各种基材上(如医用薄膜、棉布和玻璃片)实现美观多样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的转印。例如,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此工艺技术制作了龙腾图案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并作为纹身电源贴附在人体手臂部位,它既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同时也可以为电子皮肤设备提供能源供应。同时在本工作中我们还实现了智能水杯的组装,使用转印技术将设计好的鲜花形状的超级电容器件贴附在家用水杯上面,同时集成两个温度传感器,当水杯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温度传感器驱动不同的信号指示灯亮起,可以让使用者避免热水的烫伤。在本工作中该方法制作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可很好地集成智能电子设备,是柔性供能电源的主要研究方向。然而,考虑到柔性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偏低的缺点,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锂离子电池也是我们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可拉伸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可穿戴电子储能器件,在新兴的可穿戴电子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尽管最近在可拉伸电极、隔膜和封装材料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构建可拉伸的全电池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从全拉伸锂离子电池出发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TPU纳米纤维隔膜,将LiFePO4(LFP)-TPU和Si@C-TPU浆料分别电喷涂在制备的弹性可拉伸集流体上,制备了平面可拉伸正极和负极。然后将得到的PVDF/TPU纳米纤维隔膜热压在平面正极和负极之间,注入电解液后成功封装一体化可拉伸锂离子电池。制备的平面型可拉伸锂离子全电池在放松状态下具有约6 mA·h/cm2的稳定面积比容量。此外,当该可拉伸锂离子电池被拉伸到约为原来长度的150%时,该可拉伸锂离子电池仍然保持了 4.3 mA·h/cm2的放电容量。经过100次的拉伸/释放循环过程后该锂离子电池依然具有初始面积比容量的70%。结果表明,这种全可拉伸锂离子电池将在未来可拉伸电子学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童成伟[7](2021)在《单片雷击防护电路设计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雷电,是一种古老的静电放电现象。大气层中,每天可能产生800万余次的雷电事件,雷电频率高达100次/秒。雷击保护模块是一种能够将巨大浪涌信号安全屏蔽掉而并不会对任何电路产生影响的功能模块,对于一般芯片来说,可采用外挂式大功率TVS或压敏电阻进行设计。然而飞行器中存在很多种复杂的输入输出端口,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焊接点导致不可靠,模块体积大等缺点,另一方面其不可能找到全部匹配的器件型号。因此,面向小型化的趋势,在芯片内部集成具有一定能力的雷击保护电路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一种重要思路。DO-160G航空标准Chapter22中规定了直接雷击浪涌在飞行器周围由于电磁感应对机载设备的放电现象,其衡量指标包括瞬态电压、瞬态电流以及二者的比值,根据不同机载设备需求划分为5个等级、4种波形。典型的接口雷击防护方案为三级防护电路,一般对于可集成的抗雷击器件,采用TVS钳位与TBU/限流电阻作过流保护的组合成为首选。但是由于TBU器件在关断时若工作电压小于18V,将会闩锁所以,TBU无法应用于工作场景为28V的离散量接口芯片的限流处理。本文针对可集成雷击防护器件进行研究,提出了高压多晶硅制备工艺。仿真得到2.2μm厚度介质层、双槽隔离的长多晶硅结构,使得终端电场降低至5E16V/cm,并给出了28V免闩锁SCR的一种设计思路,实验测试不同面积的7.5V SCR器件,得到W=175μm、VCL=12V、It2=22A的SCR器件,拟通过SCR堆叠的方式使其满足离散量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的标准,并准备为此开展后续设计及测试。进一步地,本文针对5V高速接口电路雷击防护,讨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架构的双向TVS,仿真研究阱浓度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为设计提供仿真依据。本文设计了两种单层金属布线下的版图布局,基于国内某0.5μm工艺平台,实验得到极间电容为0.55p F的双向SCR器件,仿真通过3.3Gbps下眼图验证,系统级ESD能力达到±10k V,雷击浪涌能力大于5.26A(VCL=11V)。

张丰源[8](2021)在《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共享与复用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理分析模型是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对现实地理世界的简化与抽象。众多研究已表明,地理分析模型是模拟地理现象与过程的有效手段。迄今为止,地理学各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面向不同地理问题、研究区域和时空尺度的地理分析模型。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可以帮助其他研究人员复用前人研究成果,辅助其完成相关地理模拟。然而,这些模型大多形式各异、结构复杂,难以共享与复用,从而形成“模型孤岛”。“模型孤岛”的形成会导致模型资源的重复开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资金上都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从而制约着地理学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共享也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相关进展能够减少地理分析模型在实践应用中的成本,避免模型资源浪费。同时,在开放网络环境下,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共享能满足面向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地理模拟需求。因此,网络环境下地理分析模型服务化成为地理分析模型共享与复用的常用手段。本文以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为切入点,对地理分析模型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索地理分析模型的应用需求,分析模型共享和复用内涵。面向多源异构的地理分析模型,通过制定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标准、服务化封装方法、以及打包和部署策略,从而支撑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设计模型服务接口及交互方式,将地理分析模型按照服务的方式发布在网络环境中,从而支撑地理分析模型在网络空间下的复用;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的模型共享标准,设计标准之间互操作引擎,从而实现基于不同共享标准地理分析模型之间的复用。最后分析地理分析模型在地理模拟中涉及的模拟资源,通过制定资源接入策略,构建面向地理模拟的分布式网络,设计模型分布式运行策略,配置模拟运行任务,优化模拟运行效率,从而服务于网络环境中的分布式地理模拟。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面向模型共享与复用的地理分析模型归纳与总结。首先,从不同角度,面向用户理解和使用需求,对地理分析模型的类型和属性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次,对地理分析模型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总结面向单模型模拟和多模型流程式模拟的应用需求。从地理分析模型共享和复用两个过程出发,分析模型共享与复用的内涵。(2)地理分析模型服务化共享方法。针对已总结地理分析模型基本信息,设计标准化描述字段,基于标准化字段,构建一套结构化描述体系,以支撑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基于地理分析模型结构化标准描述,面向多源异构地理分析模型,通过标准化接口设计,规范地理分析模型行为与交互协议,形成一套地理分析模型封装方法,从而完成地理分析模型的标准化封装。设计可迁移部署的模型部署包,构建地理分析模型与计算资源环境匹配策略,支撑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共享。(3)网络环境下地理分析模型复用。设计并开发模型服务容器,将地理分析模型部署到计算资源上。设计服务化地理分析模型使用接口,并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设定用户权限,以服务于地理分析模型在网络空间下的复用。探索基于不同标准的地理分析模型组件特征,总结归纳地理分析模型通用标准。基于上述通用标准,设计面向不同模型标准的互操作引擎,以支撑基于不同标准的地理分析模型之间的复用。(4)网络空间下地理模拟分布式运行。以地理模拟的运行需求为切入点,分析分布式模拟中的资源与用户角色,设计地理模拟资源在分布式网络空间中的接入、配置以及管理策略。针对模拟任务对资源的依赖特征,设计面向分布式地理模拟的配置方法。同时,针对已共享的分布式资源中,优化网络上资源配置,平衡模拟资源负载,并且顾及模拟任务需求,设计地理模拟资源调度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在结构化认知、标准化共享、网络化复用和分布式运行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辅助用户在地理模拟驱动下进行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与复用。本研究通过对地理分析模型服务化封装的探索,以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下地理模拟资源的服务式调用为基本思路,形成了一套面向多源异构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与复用方法,开发并实现了一系列系统及工具。最后,本文基于案例实现,验证论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促进了开放式网络环境下对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共享和复用,由此为地理学研究人员在复杂场景下进行综合地理模拟奠定了基础。

薛小山[9](2021)在《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家电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迭代更新快,在新产品的制造、设计过程中大量的工程技术图纸需要被设计、修改、参阅,形成了丰富的图纸资源库。顺德作为家电重镇,有许多小家电企业都面临着内部产品图纸管理与保密。各企业间的基本现状是大量产品、模具、专用设备、工装夹具的CAD图纸掌握在各个职能部门及少量人员手中,缺乏有组织、规范的集中管理。在行业中研发设计人员流动相对频繁,这就容易造成大量的图纸丢失、泄密,产品CAD图纸资源利用率低下。图纸管理系统可有效的提高企业对图纸管理、储存及信息查找,保证文档准确,提高图文档搜索、查找的响应速度,方便用户对CAD图纸信息的获取,提高企业的开发效率。一般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如美的、格力均自开发成套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但对于一般小企业受困于管理成本很难引入相对完备的PDM系统,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适用于一般家电企业低成本的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这种电子数字化图纸管理系统可实现了企业图文档管理规范化、流程化,并确保公司对技术图纸文档的所有,提高管理效率。首先,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图纸在业务流程过程中的特点,分析各部门间对企业内部图纸管理的需求,通过建立用户权限下各级功能的映射关系,描述了用户进行业务处理的流程,确定了系统在性能、接口、安全等方面安全需求。其次,本文在系统总体设计中,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构建总体架构,同时,设计了系统应用架构与技术架构。在此系统中引入了OAuth2认证相关的技术,使用了My Batis中间件框架,集成了Redis内存数据库;进一步设计出了系统功能结构,指出图纸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数据安全管理、文档模板化管理、版本控制、数据查询、数据变更管理、编码管理、参照借用、收发管理、在线浏览等单独可成微服务的模块,能够满足系统各业务之间的耦合性和独立性。最后,本文对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搭建开发了测试环境,利用时序图、流程图等图的形式对UML建模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编码实现了核心功能模块。配置了测试所需环境,阐述了测试方案,进行功能、性能等方面测试。

李冠华,闫雪,叶代勇,苏巧灵,殷锴[10](2020)在《商用航空发动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中应用广泛。针对商用航空发动机装配工艺设计工具应用问题,以产品数据模型为核心,提出基于Team Center&Cortona3D集成的设计思路。打通产品装配工艺设计业务链,构建基于模型的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环境,自上而下实现基于模型的装配工艺任务规划、基于模型的装配工艺/工装设计与仿真验证,实现面向装配制造的工艺设计,从而提高商用航空发动机装配工艺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二、组件结构的可集成CAPP系统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件结构的可集成CAPP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集成化定制需求下多地总装作业过程敏捷协同管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描述
2 多地总装作业过程分析
    (1)需求确定与定制化设计
    (2)物料订购
    (3)异地装配
    (4)客户验收
3 集成商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4 微服务系统总体架构
    4.1 分层设计
    4.2 层间协作
        (1)数据输入
        (2)数据处理
        (3)数据输出
    4.3 总体架构设计
5 基于云计算的三阶段管控机制
    5.1 管控机制相关对象说明
    5.2 管控机制运行步骤
    5.3 管控机制的优势
        (1)滚动优化
        (2)整体联动
        (3)云端算法
6 微服务系统开发实现
    6.1 基于SpringCloud的系统实现技术
        6.1.1 管控系统技术架构
        6.1.2 关键开发技术说明
        (1)前后端分离
        (2)安全认证与鉴权
        (3)数据存储
        (4)负载均衡
        (5)云端部署
        (6)系统可用性
        6.1.3 系统质量优势
        (1)开发效率
        (2)稳定性
        (3)可维护性
    6.2 装配现场监控
7 系统应用分析
    7.1 系统使用流程
    7.2 系统优势
8 结束语

(2)三维集成热管理及芯片级热应力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三维集成技术
        1.1.2 三维集成电路发展面临的挑战
    1.2 三维集成电路散热结构研究现状
        1.2.1 热分析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1.2.2 3D ICs散热结构研究现状
    1.3 三维集成电路热应力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内容
        1.4.2 章节安排
2 热可靠性分析原理
    2.1 热传递的机理
        2.1.1 热传递方式
        2.1.2 导热基本定律
    2.2 热应力的计算
    2.3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2.4 单元热阻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三维散热模型及热分析模型
    3.1 散热模型
    3.2 热流结构
    3.3 有限元分析模型仿真验证
        3.3.1 有限元分析模型
        3.3.2 热流分析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芯片级热应力仿真
    4.1 硅转接板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硅转接板结构
    4.2 硅转接板热应力仿真
        4.2.1 仿真方法
        4.2.2 UBM层和UBM_B
        4.2.3 PI2、M2及PI1_B、M1_B层
        4.2.4 PI1、M1
        4.2.5 硅衬底层(TSV层)
    4.3 芯片-硅转接板-PCB结构的热应力仿真
        4.3.1 CIP热应力分析模型
        4.3.2 CIP热应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面向冰箱生产线的制造执行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ES概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冰箱生产线MES需求分析和整体方案设计
    2.1 行业现状和不足
        2.1.1 冰箱生产线工艺流程
        2.1.2 冰箱行业现状
        2.1.3 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2 冰箱生产线MES需求分析
        2.2.1 系统设计需求
        2.2.2 系统业务流程
        2.2.3 系统设计原则
    2.3 冰箱生产线MES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冰箱生产线MES系统设计
    3.1 系统架构设计
        3.1.1 系统软件体系架构
        3.1.2 系统网络体系架构
    3.2 系统业务功能模块构建
        3.2.1 系统管理模块
        3.2.2 计划管理模块
        3.2.3 生产运行模块
        3.2.4 物料管理模块
        3.2.5 设备管理模块
        3.2.6 质量管理模块
        3.2.7 监控管理模块
        3.2.8 统计分析模块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表设计
        3.3.2 数据库模块设计
    3.4 系统与过程控制层的数据通信
        3.4.1 生产线数据特点
        3.4.2 底层设备数据通信的实现
        3.4.3 生产过程数据采集
    3.5 系统集成
        3.5.1 MES与ERP系统的集成
        3.5.2 MES与PCS系统的集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冰箱生产线调度优化
    4.1 问题描述
        4.1.1 生产调度分析
        4.1.2 生产调度问题建模
    4.2 算法的实现
        4.2.1 算法基本理论
        4.2.2 算法设计
        4.2.3 算法的实现
    4.3 调度规则的确定和异常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冰箱生产线MES系统测试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测试
    5.3 系统实施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微气囊的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及对象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触觉传感器研究现状
        1.2.1 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应用
        1.2.2 触觉传感器敏感单元的主要感知类型
        1.2.3 触觉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和设计优化
        1.2.4 触觉传感器在机械手上的集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触觉传感器触觉特征感知原理
    2.1 触觉特征类型概述
        2.1.1 触觉特征类型
        2.1.2 触觉特征需求
    2.2 柔软度感知机理
        2.2.1 柔软度检测方法概述
        2.2.2 手指接触模型
        2.2.3 手指与目标接触模型
        2.2.4 手指与目标接触系统频域分析
    2.3 接触点形貌感知机理
        2.3.1 基于视觉信息感知目标接触点形貌
        2.3.2 基于振动信息感知目标接触点形貌
        2.3.3 基于接触分布力信号感知目标形貌
    2.4 滑移特征感知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微气囊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的设计
    3.1 基于气囊型结构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的传感机理研究
        3.1.1 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
        3.1.2 气囊型阵列传感器的传感机理理论分析
    3.2 新型气囊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的设计
        3.2.1 新型气囊型感知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结构设计
        3.2.2 新型气囊型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制备
    3.3 新型气囊型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3.3.1 硬件系统
        3.3.2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设计
    3.4 新型气囊型柔性触觉传感器的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柔性阵列传感器的目标信息感知
    4.1 传感器触觉图像预处理
        4.1.1 去除噪声信息
        4.1.2 图像放大
    4.2 目标信息感知
        4.2.1 目标接触面形状
        4.2.2 目标重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柔性气囊阵列传感器的目标动作识别
    5.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静态动作识别
        5.1.1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5.1.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5.1.3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
        5.1.4 目标静态动作分析
        5.1.5 建立气囊式柔性传感器数据集
        5.1.6 数据集预处理和网络模型介绍
        5.1.7 实验结果分析
        5.1.8 卷积神经网络参数的设置
    5.2 基于CNN-LSTM的动态行为识别
        5.2.1 LSTM网络简介
        5.2.2 CNN-LSTM网络模型
        5.2.3 目标动态行为分析
        5.2.4 获取阵列式传感器的触觉序列数据集
        5.2.5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基于大数据的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课题任务
        1.3.1 课题内容
        1.3.2 本人承担任务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系统架构技术
        2.1.1 前后端分离架构
        2.1.2 微服务架构
    2.2 软件开发技术介绍
        2.2.1 数据可视化技术
        2.2.2 VUE.JS开发技术
        2.2.3 MYSQL数据库技术
        2.2.4 HIVE数据库技术
        2.2.5 SPRING开发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数据管理功能
        3.2.2 驾驶舱管理功能
        3.2.3 驾驶舱构建功能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系统安全性
        3.3.2 系统易用性
        3.3.3 系统可维护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概要设计
    4.1 系统软件层次架构设计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3.1 E-R图设计
        4.3.2 数据库表设计
    4.4 前后端通信接口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数据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1.1 创建数据源详细设计与实现
        5.1.2 创建数据集详细设计与实现
    5.2 驾驶舱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 驾驶舱构建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1 驾驶舱构建模块设计
        5.3.2 驾驶舱构建模块前端UI层详细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测试与应用
    6.1 系统测试环境
    6.2 系统单元测试
    6.3 系统功能测试
    6.4 系统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柔性可拉伸储能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储能器件简述
        1.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1.1.2 二次电池概述
        1.1.2.1 水系离子电池
        1.1.2.2 有机系离子电池
    1.2 柔性储能器件
        1.2.1 柔性超级电容器发展现状
        1.2.2 柔性电池发展现状
    1.3 可拉伸储能器件
        1.3.1 可拉伸超级电容器发展现状
        1.3.2 可拉伸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CH_3CuS纳米线的柔性超级电容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
        2.2.2 实验所使用的设备
        2.2.3 样品制备
    2.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分析
        2.3.1 材料的表征手段
        2.3.2 材料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2.4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组装与性能测试
        2.4.1 CH_3CuS纸基电极的制备
        2.4.2 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2.4.3 全固态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2.4.4 器件的柔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接打印-转印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中所使用的耗材
        3.2.2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
    3.3 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的制备
        3.3.1 电极材料准备
        3.3.2 插指电极阵列微型超级电容器制备
    3.4 微型超级电容器外貌、尺寸以及性能表征
        3.4.1 材料、器件尺寸以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手段
        3.4.2 微型超级电容器性能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可拉伸锂离子电池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中所用的药品
        4.2.2 实验所用的仪器
    4.3 可拉伸锂离子电池器件制备
        4.3.1 导电电极的制作
        4.3.2 正负电极的制备
        4.3.3 可拉伸隔膜的制作
        4.3.4 平面型可拉伸全电池的组装
    4.4 可拉伸锂离子电池的相关表征和测试结果讨论
        4.4.1 负极材料的表征
        4.4.2 电化学性能及测试结果讨论
        4.4.3 组装的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表征及测试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单片雷击防护电路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雷击防护电路设计
    2.1 基本雷击防护电路与器件
        2.1.1 三级雷击防护电路结构
        2.1.2 雷击防护电路设计方案
        2.1.3 常用的TVS管器件结构
    2.2 可集成雷击防护电路设计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集成雷击防护电路及器件设计
    3.1 高压多晶硅制备工艺
        3.1.1 工艺流程
        3.1.2 参数优化
    3.2 集成TVS管设计
        3.2.1 免闩锁的器件设计方案
        3.2.2 集成SCR管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接口雷击浪涌防护器件设计
    4.1 超低电容TVS设计方法与现状
    4.2 器件结构参数设计
        4.2.1 架构及工艺仿真
        4.2.2 版图设计
    4.3 测试结果
        4.3.1 wafer测试
        4.3.2 系统级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共享与复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理分析模型共享标准
        1.2.2 地理分析模型共享与复用方法
        1.2.3 基于地理分析模型共享的建模与集成框架
        1.2.4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
第二章 面向模型共享与复用的地理分析模型归纳
    2.1 地理分析模型类型与特征归纳
        2.1.1 地理分析模型类型梳理
        2.1.2 地理分析模型特征总结
    2.2 地理分析模型应用需求分析
        2.2.1 基于单模型的地理模拟需求
        2.2.2 面向复杂问题多模型流程式模拟需求
    2.3 模型共享与复用内涵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分析模型服务化共享方法
    3.1 地理分析模型的结构化描述方法设计
        3.1.1 基本结构
        3.1.2 基本属性集描述
        3.1.3 行为信息描述
        3.1.4 环境依赖信息描述
        3.1.5 扩展信息描述
    3.2 多源异构的模型资源封装方法
        3.2.1 地理分析模型接入策略
        3.2.2 模型行为标准化封装
    3.3 基于标准部署包的地理分析模型部署
        3.3.1 地理分析模型可迁移部署包设计
        3.3.2 面向异构计算环境的模型服务部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地理分析模型复用方法
    4.1 地理分析模型服务生成方法设计
        4.1.1 地理分析模型服务容器概念设计
        4.1.2 地理分析模型服务容器组件设计
        4.1.3 基于REST风格的服务接口设计
    4.2 地理分析模型服务管理方法设计
        4.2.1 面向模型服务使用的管理模块设计
        4.2.2 模型服务安全及权限界定
        4.2.3 面向用户管理的运行交互与控制
    4.3 基于共享联盟的互操作标准分析与设计
        4.3.1 面向多标准的模型间复用分析
        4.3.2 基于拓扑关系的模型标准间互操作基本思路
        4.3.3 面向多标准的互操作局限
    4.4 面向多标准地理分析模型互操作引擎设计
        4.4.1 互操作引擎设计方案
        4.4.2 模型标准互操作引擎架构设计
        4.4.3 字段映射
        4.4.4 方法连接
        4.4.5 组件重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型共享与复用的分布式模拟
    5.1 基于角色的地理模拟情景分析
        5.1.1 地理模拟情景中的地理资源分析
        5.1.2 基于模拟资源的角色分析
    5.2 分布式地理模拟网络架构
        5.2.1 分布式地理模拟分析
        5.2.2 分布式网络架构设计
        5.2.3 分布式网络动态构建
    5.3 面向地理模拟的模拟任务
        5.3.1 分布式模拟任务资源接入
        5.3.2 面向地理模拟任务资源配置
        5.3.3 模拟任务接口设计
    5.4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模拟任务调度与优化
        5.4.1 分布式模型服务调度策略
        5.4.2 面向模型的任务调度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型系统与实验验证
    6.1 原型系统框架设计
    6.2 原型系统相关工具构建
        6.2.1 模型的封装及打包
        6.2.2 模型服务容器开发
        6.2.3 互操作引擎开发
        6.2.4 分布式网络开发与构建
        6.2.5 模型服务开发包构建与相关应用举例
    6.3 模型共享与复用实验案例
        6.3.1 模型应用情景及案例选择
        6.3.2 SWAT模型的服务化共享与复用
        6.3.3 FDS模型服务化共享
        6.3.4 Biome-BGC模型服务化共享
    6.4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空气质量模拟
        6.4.1 模拟流程及数据
        6.4.2 资源开发与部署
        6.4.3 模拟执行及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9)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的工作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JAVA EE平台
    2.2 SPRINGBOOT框架
    2.3 SPRING SECURITY OAUTH2 技术
    2.4 REDIS技术
    2.5 ZOOKEEPER中间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图纸管理的特征分析
    3.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3 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核心功能需求分析
    3.4 功能用例分析
    3.5 业务流程分析
        3.5.1 数据安全管理业务流程
        3.5.2 版本控制业务流程
        3.5.3 数据变更管理业务流程
    3.6 其他需求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和流程
    4.2 系统应用架构设计
    4.3 系统功能层次化结构设计
        4.3.1 企业配置管理模块
        4.3.2 图文档管理模块
        4.3.3 变更管理模块
        4.3.4 流程管理模块
    4.4 分布式部署架构设计
        4.4.1 分布式部署使用过程
        4.4.2 分布式部署作用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概念模型设计
        4.5.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详细设计内容
    5.2 系统的主要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2.1 系统数据安全管理模块
        5.2.2 图纸管理区功能模块
        5.2.3 版本控制模块
        5.2.4 数据查询模块
        5.2.5 数据变更管理模块
    5.3 界面设计
        5.3.1 登录界面
        5.3.2 图纸管理区功能模块登录界面
        5.3.3 企业配置管理界面
        5.3.4 数据查询界面
        5.3.5 变更管理界面
        5.3.6 在线浏览功能管理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配置
    6.2 测试内容与结果分析
        6.2.1 测试准备
        6.2.2 功能测试
        6.2.3 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商用航空发动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装配工艺技术现状
2 系统构建整体方案框架
3 关键业务流程
    3.1 装配工艺规划阶段
    3.2 工艺详细设计及工装设计阶段
    3.3 工艺仿真验证阶段
4 结束语

四、组件结构的可集成CAPP系统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成化定制需求下多地总装作业过程敏捷协同管控系统[J]. 莫超雄,刘建军,陈庆新,毛宁,胡常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1(11)
  • [2]三维集成热管理及芯片级热应力建模与仿真[D]. 李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面向冰箱生产线的制造执行系统设计与实现[D]. 伊永祺. 青岛大学, 2021
  • [4]基于微气囊的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及对象识别研究[D]. 许玉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基于大数据的自定义可视化分析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 邓智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柔性可拉伸储能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晓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7]单片雷击防护电路设计及优化[D]. 童成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地理分析模型的服务化共享与复用方法研究[D]. 张丰源.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 薛小山.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商用航空发动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系统[J]. 李冠华,闫雪,叶代勇,苏巧灵,殷锴. 航空发动机, 2020(06)

标签:;  ;  ;  ;  ;  

组件结构一体化CAPP系统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