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虚拟世界

数字虚拟世界

一、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张昌盛[1](2021)在《人工智能、缸中之脑与虚拟人生——对元宇宙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宇宙是科学家们设想的一类与现实世界并行的虚拟世界。为了有助于科学认识元宇宙,简要梳理了元宇宙的思想史源流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然后借助哲学家普特南的"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问题的讨论,从科学和哲学两个角度对元宇宙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主要涉及大脑、意识与智能等的关系的探讨,同时涉及对强人工智能科技的可能性的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条件和哲学基础两方面分析未来元宇宙可能实现的形态。最后,分析元宇宙对未来人类生活和文明的导向性和可能的负面影响。

胡泳,刘纯懿[2](2022)在《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复得”与“复失”》文中认为元宇宙预示了数字革命序列中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网络整合,在昭示着互联网产业大变局之时,也同时宣告着对传播领域的重塑和搅动。虽然"元媒介"的概念先于元宇宙而存在,但它却准确预言了在数字时代新旧媒介相互构成、相互塑造、相互依托的辩证关系,基于这种辩证关系,元宇宙正在加固一种"对传播的传播",即"元传播"的过程。于是,作为元媒介和元传播的元宇宙体系以其内在机制和技术特征为数字时代的传播召回了语境与共识、声音与言语,同时显影出此前为我们所忽视的媒介的自反性与基础设施特性。与此同时,元宇宙也以去身体、去真实、去开放和去隐私,警告着传播在这场变革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

张诗悦[3](2021)在《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视角下的数字化生存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字化技术的大幅飞跃展现了人类实践能力的超越性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化生存的阶段。新的时代为人类提出新的要求,把握数字化时代的脉搏,剖析数字化生存的内涵,对比传统生存方式,区别数字化生存的特征和差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对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生存异化和问题,探索解决数字化时代诸多矛盾的路径,追求和谐的数字化生存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理论为基础,分四个章节介绍了人的数字化生存。第一章从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等方面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总结;第二章主要阐明文章的理论基础,对比了哲学史上人的存在方式理论的重要观点,并从发展阶段、涵义和内容的方面对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理论进行着重说明;第三章介绍了人的数字化生存的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数字化生存的超越性、虚拟性、创造性和个体性特征,并从实践、认识、思维等角度分析数字化技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第四章探究数字化技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异化作用,结合实际分析人在数字化生存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以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理论为指导提出基本的解决路径。数字化时代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生存的渗透也为人类生存带来一系列问题。以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理论为基础,解读数字化生存和发展,探索摆脱异化危机的出路,是为数字化生存未来的发展寻找到理论支点和方法论指导,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利于彰显马克思哲学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指导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马敬晓[4](2021)在《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红色建筑遗产对于记录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邯郸是全国革命老区之一,许多革命家曾在这里奋战过并留有众多红色建筑遗产,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和乡村建设的迅速发展,许多红色建筑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全面调查红色建筑遗产,对建筑基本信息和保存现状进行整理,已成为红色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议题。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虚拟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个行业,在建筑保护领域众多学者的视野开始聚焦在虚拟技术方面。因此,结合虚拟技术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数字技术实现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虚拟可视化相关理论、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出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实现流程,主要分为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基础模型建立、虚拟场景构建、虚拟交互设计四个阶段。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实体信息、历史信息及人文信息采集,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建档。基础模型建立阶段依据前期工作成果,运用多种建模方法,根据评估结果按照需求构建出不同类型的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虚拟技术软件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虚拟场景构建。在虚拟交互设计阶段,结合硬件设备,实现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可视化。依据构建完成的流程,从虚拟漫游、虚拟修复、虚拟拆解三方面,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对象对虚拟可视化进行实证研究应用。论文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和虚拟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虚拟可视化成果进行了应用。研究成果一方面完善了邯郸红色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研究,从理论方面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运用虚拟技术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展示与传播、保护与修复、服务与管理,提升人们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苏昕[5](2021)在《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到现阶段依然存在的眩晕症、以及头戴过重等问题,追根溯源回到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原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催生了相关的哲学理论前瞻的内在动力,技术哲学现象学派关于单技术视域下人与技术关系的诠释很难适用于人机融合的高技术情境,用物质框架下的关系解释虚拟框架下的关系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单技术的身体与技术理论内涵的丰富与调整因此成为必然,才能让人更好地提高对于身体、技术、身体与技术以及世界关系的认知,并尝试给予虚拟现实技术痛点以现象学的解决路径。本研究通过现象学还原法、多重视角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运用梅洛-庞蒂身体知觉理论以及“侵越”关系提法,结合唐·伊德的人与技术关系理论等技术哲学现象学理论为基础,从虚拟现实技术锚定的虚拟知觉空间出发,以身体图式为基础通过知觉来感知技术塑造的现实,包括身体对技术、技术对身体两个方向的具体论述,在身体获得知觉的动态过程中阐释身体与技术的回环结构,并把结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的实践情境,从现象学层面探讨一般性和特殊性。通过现象学进路来探究现实技术中的身体与技术。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及其相关现象学理论在新时代的技术情境下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论证技术现象理论是否具有可适用性,以此疑问为切口,打破现象学理论和新技术之间的隔膜,用现象学理论来证明具象技术中的现象学经典谜题,同时技术前沿情境下的现象学理论的研究又为现象学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最终再把明晰的框架理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中讨论合理性。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虚拟现实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并论述技术中的虚与实、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与联系诸问题,从主体、客体、界面三个角度来论述技术场域中的何为实、何为虚。在概念辨析基础上展开研究。第二,对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进行论述和追溯,对胡塞尔的“还原”现象学理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进行思考,并对伊德的“三种身体”理论进行现象学审视,讨论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对技术哲学中身体的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并从实在身体与虚拟身体两个维度展开于具象技术情境下身体本质的探讨。第三,从身体本位出发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情境下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结合惯性动捕系统的例子来阐释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的捕捉,技术尝试构建“虚拟身体”以便更好地与真实身体发生交互,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有内在同构效应,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现阶段的技术设计以及技术经验的创新还离不开身体,要求身体必须在场。第四,VR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有着特殊影响。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技术参与构建身体的知觉结构,在虚拟空间中技术身体逐渐形成。并尝试推论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和关系。第五,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具体运用中的身体与技术的结构性关系。尝试论证VR绘画、VR健身等新形式下的身体与技术,分析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现象学原因,并尝试讨论了 VR电影中虚拟现实“奇点”的具身形态。将前文已得出的身体与技术理论放在虚拟现实技术新形式下进行思考,并讨论其特殊性,对技术的现象学研究路径进行考察和反思。通过具体案例来检验结论,拓展技术现象学相关理论外延,并尝试给技术问题以解决方向。

王学智,王莉华[6](2021)在《人的虚拟活动哲学意蕴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化革命——虚拟活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念模式,把人从传统的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解放出来,又使人面临新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困惑。一方面,充分利用虚拟活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丰富拓展,满足人们多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在人文关怀、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指导下,以批判反思的哲学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虚拟活动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本,加强价值层面的反思和建构,合理地规范虚拟活动,把我们的社会建成一个"人为的"和"为人的"理想世界。

杨醒春[7](2020)在《数字化材料与交互装置艺术设计探究 ——以竹材数字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句话,艺术是对大自然的拙劣模仿。大自然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所构建起来的,材料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每当新材料被发现总能带来艺术表现形式的变革,人们通过对物质形态和性质的改变,创作出人类所需的生活用品,满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材料数字化的过程正是在虚拟世界中发现新材料的过程,通过对现实的拟真,由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化物质已经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对数字化艺术有过研究,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虚拟世界而言,数字化材料的相关艺术理论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材料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核心观点:数字化材料是传统材料的继承和发展。随后论证了该观点的可靠性,再以史学方法论的观点对传统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后信息时代的特征,总结出未来数字化材料的艺术表现框架。伴随着VR/AR/MR技术甚至是意识上传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虚拟世界将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数字化材料应该如何发展才能够创造出更富饶的艺术创作土壤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基于提出的数字化材料的艺术表现框架,以及后信息时代的特征,采用参数化的方法在现实材料与虚拟材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通过人的因素,尤其是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介入,从感性工学的角度通过装置艺术的实践来探索数字化材料的生成和艺术表达方式,发现目前数字化材料在表达上存在的局限性。并且在研究的最后,思考了数字化材料对于现代设计的启示。

侯宪利[8](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认为“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张亮,邸远见[9](2020)在《虚拟世界数字化社会问题“六维”之辨》文中研究表明未来已来,虚拟世界(VR)不仅全面而深刻地拓展了现实世界的疆土,更以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平等性、自由性、隐匿性等独特性不断吸收着现实世界的"原住民""移居"其中,持续穿梭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但是切不可将自身所需要的幸福、解放和自由完全纯粹地依赖于虚拟世界,因为它自身的矛盾性和不完备性始终让人心存疑虑。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虚拟世界正在努力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一个崭新的空间,但这崭新的空间里也蕴藏着隐私安全与危机之"忧"、信息权利自由与平等性之"惑"、文化与语言之"争"、权力与资本之"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辨"、数字化分裂问题之"析"。如此,探寻虚拟世界社会性发展的未来进路就显得意义非凡。

张亮[10](2020)在《从虚拟世界“道”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机关系”的时代反思与批判》文中研究说明未来已来,"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理论探索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虚拟世界作为"人机关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正全面而深刻地拓展人们对于人机关系的理论视野,并因此激活了对于人类技术"趋同性"发展的新的学术关注,激荡起对于人类(社会)与技术共生性"进化"维度新一波的研究思潮,特别是有助于系统性反思与批判基于人工智能与虚拟世界之间理论分野而成型的研究进路。这种探索必将引起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人机关系、人工智能之间相互关系的"链式"追问,但不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具体探微,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对此"追问"的分析、阐释甚至预判,都必将成为人类数字化"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缸中之脑与虚拟人生——对元宇宙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宇宙的理念渊源和前景
    (一)什么是真实的世界?
    (二)元宇宙的前景展望
        1.虚拟游戏
        2.数字孪生城市
        3.英伟达的元宇宙:数字孪生地球与数字孪生工厂
        4.未来虚拟世界
二、元宇宙的思想来源、理论假说和哲学基础
    (一)普特南的“缸中之脑”
    (二)“缸中之脑”隐含的理论假说
    (三) “缸中之脑”蕴含的哲学问题
三、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及哲学问题
    (一)脑机接口
    (二)人工智能科技
    (三)元宇宙核心技术实现前景
四、余论

(2)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复得”与“复失”(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元媒介”的元宇宙
二、元宇宙中的“元传播”
三、元宇宙的可能性与传播的“复得”
    (一)基于语境的共识传播
    (二)基于声音的言语传播
    (三)基于化身的自反传播
    (四)基于环境的多任务传播
四、元宇宙的有限性与传播的“复失”
    (一)去身体的传播
    (二)去真实的传播
    (三)去开放的传播
    (四)去隐私的传播
五、结语

(3)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视角下的数字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思想概述
    一、人的存在方式诠释的多重维度
        (一)理性主义人的存在方式
        (二)存在主义人的存在方式
        (三)文化哲学人的存在方式
        (四)生态主义人的存在方式
    二、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思想的初始阶段
        (二)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思想的发展阶段
        (三)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思想的成熟阶段
    三、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思想的涵义及内容
        (一)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思想的涵义
        (二)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思想的内容
    注释
第三章 人的数字化生存的涵义、特征及价值
    一、数字化生存的涵义
        (一)数字化生存的历史发展
        (二)数字化生存的社会现实
        (三)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前提
        (四)数字化生存的人文内涵
    二、数字化生存的特征
        (一)数字化生存的超越性特征
        (二)数字化生存的虚拟性特征
        (三)数字化生存的创造性特征
        (四)数字化生存的个体性特征
    三、人的数字化生存的价值
        (一)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
        (二)增强了人的创新意识
        (三)拓展了实践的范围和手段
        (四)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第四章 数字化生存的困境及其化解
    一、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的异化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二)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人自身的异化
    二、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面临的困境
        (一)数字化生存的虚拟性对现实性的消解
        (二)数字化生存的享乐主义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三)数字化生存的信息碎片化导致知识的零散化
        (四)数字化生存的技术依赖导致思维堕化
    三、数字化时代解决人的生存困境的路径
        (一)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二)建立价值和理性的统一
        (三)发展人的本质力量
        (四)塑造健全的实践主体
        (五)理智看待人的需要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红色建筑遗产
        2.1.2 数字化建档
        2.1.3 虚拟
        2.1.4 可视化
        2.1.5 虚拟可视化
    2.2 虚拟可视化背景研究及分析
        2.2.1 虚拟可视化特征
        2.2.2 实现需求分析
        2.2.3 实现可行性分析
        2.2.4 虚拟可视化实现内容构成
        2.2.5 重点与难点
    2.3 虚拟可视化构建过程研究
        2.3.1 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
        2.3.2 三维基础模型建立
        2.3.3 虚拟场景构建
        2.3.4 虚拟交互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背景研究
    3.1 邯郸自然与人文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人文概况
    3.2 邯郸红色革命史发展历程
        3.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2.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2.3 抗日战争时期
        3.2.4 解放战争时期
    3.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形成过程
        3.3.1 发展早期(1940 年前)
        3.3.2 发展中期(1940 年至1945年8 月)
        3.3.3 发展后期(1945 年 8 月至1949 年 10 月)
        3.3.4 发展破坏共存时期(1949年10 月至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
    4.1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调查概况
        4.1.1 调查目的与内容
        4.1.2 调查数量与范围
        4.1.3 建筑分布特征
    4.2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据采集
        4.2.1 数据信息分类
        4.2.2 数据采集方式
        4.2.3 数据信息整理
    4.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现状评估
        4.3.1 整体评估目的
        4.3.2 评估依据和标准
        4.3.3 评估结果确定
    4.4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档案信息一览表(部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三维场景构建与虚拟可视化设计
    5.1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三维模型建立
        5.1.1 几何外形建模
        5.1.2 视觉形象建模
        5.1.3 整体模型优化
        5.1.4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模型一览表(部分)
    5.2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可视化分类确定
        5.2.1 服务对象分类及特点
        5.2.2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虚拟可视化分类
        5.2.3 不同虚拟可视化类型实现流程
    5.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漫游设计
        5.3.1 虚拟漫游分类
        5.3.2 虚拟漫游设计重点
        5.3.3 3D实景漫游设计
        5.3.4 虚拟场景漫游设计
    5.4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修复设计
        5.4.1 虚拟修复设计重点
        5.4.2 相关技术及设计流程
        5.4.3 虚拟修复模型建立
        5.4.4 Vuforia标识物定位
        5.4.5 Unity3D场景搭建
        5.4.6 AR虚拟场景展示
    5.5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拆解设计
        5.5.1 虚拟拆解设计重点
        5.5.2 相关技术及设计流程
        5.5.3 模型建立与分组
        5.5.4 Twinmotion阶段创建与划分
        5.5.5 动画创建与编辑
        5.5.6 场景输出与展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可视化应用
    6.1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展示与传播
        6.1.1 建筑展示与体验
        6.1.2 建筑教育与研究
        6.1.3 建筑分享与传播
    6.2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
        6.2.1 建筑存档与展示
        6.2.2 建筑更新与保护
        6.2.3 建筑高度与视线控制
        6.2.4 建筑材料再利用
    6.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服务与管理
        6.3.1 观众服务与管理
        6.3.2 信息与资源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附录2

(5)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身体理论研究现状
        1.2.2 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1.2.3 知觉理论研究现状
        1.2.4 身体与技术关系研究现状
        1.2.5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阐释
    2.1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2.1.1 知觉之于身体的首要性地位
        2.1.2 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知觉观的批判
        2.1.3 图形-背景结构中的知觉
    2.2 伊德的人-技术四种关系
        2.2.1 具身关系
        2.2.2 解释学关系
        2.2.3 背景关系
        2.2.4 他者关系
    2.3 概念诠释
        2.3.1 身体图式
        2.3.2 身体习惯
        2.3.3 身体技术
        2.3.4 身体空间
        2.3.5 “侵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之“虚”与现实之“实”
    3.1 虚拟现实技术
        3.1.1 概念解释与发展历程
        3.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3.2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
    3.3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联系
        3.3.1 虚拟现实来源于客观实在
        3.3.2 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客观实在
        3.3.3 虚拟现实和客观实在呈现互相转化的趋势
    3.4 虚拟现实技术中何为实何为虚
        3.4.1 主客体的虚与实
        3.4.2 内容的虚与实
        3.4.3 界面中介的虚与实
    3.5 虚拟实践特性
        3.5.1 虚拟性与虚拟实践
        3.5.2 人—机新感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现象学理论视域下的身体本质
    4.1 身体理论
        4.1.1 现象学还原基础上的存在
        4.1.2 经验视域下身心一元的锚定
        4.1.3 “三种身体”的现象学审视
        4.1.4 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
    4.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的身体本质
        4.2.1 具身身体本质
        4.2.2 虚拟身体本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
    5.1 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捕捉
        5.1.1 身体图式的动觉内涵提供了基础性的架构
        5.1.2 技术链建构的“虚拟身体”之维
    5.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内在同构效应
        5.2.1 虚拟情境中的身体技术的意涵
        5.2.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统一性特征
    5.3 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
        5.3.1 技术设计建构与身体知觉相契合的符号语言
        5.3.2 技术设计的主客体的站位是具有可逆性的存在
    5.4 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
        5.4.1 实践背景下的技术经验
        5.4.2 信息时代技术创新的身体复归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之于身体的特殊作用和“侵越”关系
    6.1 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
        6.1.1 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的特殊作用
        6.1.2 技术透明性之于身体知觉的具身化阐释
    6.2 技术构建身体知觉结构
        6.2.1 技术经验的积累促进现象“习惯”的获得
        6.2.2 技术调节的复杂知觉结构的形成
    6.3 技术营造空间中技术身体的形成
        6.3.1 赛博空间中现象身体的技术经验
        6.3.2 技术身体的形成与多层含义
    6.4 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
        6.4.1 体现现象中的双向关系
        6.4.2 虚拟空间中的知觉建构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的现象学分析
    7.1 论VR绘画空间中的身心合一机制
        7.1.1 从VR到VR绘画
        7.1.2 身体空间: 作为基点的处境空间
        7.1.3 身体空间与虚拟现实空间相互“侵越”
        7.1.4 虚拟空间的意义呈现与现实转换
    7.2 论VR运动中的身-技关系
        7.2.1 现象学视域下VR健身的身体理论
        7.2.2 VR运动中晕动症减弱的现象学分析
    7.3 论VR电影中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7.3.1 虚拟现实“奇点”的知觉发生机制
        7.3.2 虚拟情境中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7.3.3 虚拟现实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反思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反思与展望
        8.2.1 研究反思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人的虚拟活动哲学意蕴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化时代的特点
    (一)虚拟化
    (二)网络化
二、虚拟的多义剖析
    (一)虚拟的实践观释义
    (二)虚拟的认识论透视
    (三)虚拟的存在论释义
三、虚拟活动的哲学意蕴
    (一)虚拟活动的内涵界定
        1.虚拟活动的二重特性
        第一、虚拟与现实
        第二、“在场”与“缺场”
        第三、逻辑与非逻辑
        第四、符号思维与行为思维
        第五、时空同构与时空非同构
        第六、社会物质生产关系与网络关系
        2.虚拟活动的结构探析
        第一、虚拟活动主体的特征
        第二、虚拟活动中介的特征
        第三、虚拟活动客体的特征

(7)数字化材料与交互装置艺术设计探究 ——以竹材数字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后信息时代的到来
        1.1.2 虚拟照进现实
        1.1.3 后信息时代艺术发展新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节
第2章 数字化材料与交互装置艺术
    2.1 认知传统材料
        2.1.1 材料的物质属性
        2.1.2 材料的人文特性
        2.1.3 材料的时代性
    2.2 数字化材料及时代背景
        2.2.1 数字化材料概述
        2.2.2 数字化材料存在的时代背景
        2.2.3 数字化材料的特征
    2.3 数字化材料与交互装置艺术
        2.3.1 交互装置艺术
        2.3.2 数字化材料与交互装置艺术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数字化材料是对传统材料的继承和发展
    3.1 物质属性的模拟
        3.1.1 二维屏幕对三维世界的模拟
        3.1.2 材质渲染的能量守恒法则
        3.1.3 物理引擎对现实世界的模拟
    3.2 人文特性的传承
        3.2.1 影响材料人文特性的因素
        3.2.2 人文特性的传承验证——语义差量法
    3.3 艺术与材料的本质关系不变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数字化材料的艺术表现框架
    4.1 表现魅力
        4.1.1 多重感官审美
        4.1.2 无限表达可能
    4.2 情感表达
        4.2.1 材料的情绪
        4.2.2 交互体验
    4.3 文化内涵
        4.3.1 自然观念
        4.3.2 习俗符号
        4.3.3 文化怀念
    4.4 数字化材料装置艺术实践框架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人与数字化材料的亲密关系——以竹材数字化为例
    5.1 实地调研传统竹编工艺
        5.1.1 瑞昌竹编的生存现状
        5.1.2 对竹编工艺传承人的专访
        5.1.3 对传统竹材的思考
    5.2 竹材的数字化实践
        5.2.1 竹质材料的表现层分析
        5.2.2 作品探索1——篾丝
        5.2.3 作品探索2——竹编
    5.3 Digital Bamboo艺术装置展
        5.3.1 装置的主题
        5.3.2 装置的整体架构
        5.3.3 装置展示
    5.4 目前的局限性
        5.4.1 感官局限性
        5.4.2 机能局限性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SD量表问卷
附录二 K-Means 算法
附录三 作品探索1代码

(8)“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何为“互联网+”?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一、何为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三、批判式解读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虚拟世界数字化社会问题“六维”之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世界的隐私安全与危机之“忧”
二、虚拟世界的信息权利自由与平等性之“惑”
三、虚拟世界的文化与语言之“争”
四、虚拟世界的权力与资本之“控”
五、虚拟世界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辨”
六、虚拟世界的数字化分裂问题之“析”
七、结语

四、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缸中之脑与虚拟人生——对元宇宙问题的跨学科研究[J]. 张昌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12)
  • [2]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复得”与“复失”[J]. 胡泳,刘纯懿. 新闻界, 2022(01)
  • [3]马克思人的存在方式视角下的数字化生存研究[D]. 张诗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应用研究[D]. 马敬晓.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D]. 苏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人的虚拟活动哲学意蕴探析[J]. 王学智,王莉华.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01)
  • [7]数字化材料与交互装置艺术设计探究 ——以竹材数字化为例[D]. 杨醒春.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8]“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9]虚拟世界数字化社会问题“六维”之辨[J]. 张亮,邸远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10)
  • [10]从虚拟世界“道”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机关系”的时代反思与批判[J]. 张亮.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标签:;  ;  ;  ;  ;  

数字虚拟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