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定陶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一、定陶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高霞,崔慧,高中强,高瑞杰,赵淑芳,张燕,司元明[1](2019)在《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科学布局与规划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食用菌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作为食用菌大省,栽培品种众多,生产区域广泛。根据山东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对未来产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与重点进行分析,为推进全省食用菌产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等提供参考。

颜廷武,李鹏,张俊飚[2](2015)在《循环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绩效与空间异质性》文中研究指明构建DEA-HR模型,实证分析循环农业产业链中专业协会组织的运行绩效及其空间异质性,探讨专业协会组织与农户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发现:1在未考虑管理效率损失、环境变量及随机干扰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专业协会组织运行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88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44,规模效率均值为0.940,且空间差异不大,较好地支撑了循环农业产业的发展。2在循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协会组织与农户建立了有效的衔接与协同发展机制,整体上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45.6%的提升空间。农户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利用效率偏低是主要影响因素。3专业协会组织与农户的协同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仅湖北、福建两省处于"协调且较有效"状态,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4省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其余省份处于"协调且无效"或"不协调"状态。

李鹏[3](2014)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绩效评价及产业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与产业化的发展,在实现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为主的农业废弃物排放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加之农业废弃物的产权属性,政府监管困难,导致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较为粗放,甚至直接燃烧或随意堆弃,严重危害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面对农业废弃物引发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危机等问题,我国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绩效如何?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如何高效管理农业废弃物和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作为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与探讨的热点问题。本课题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国内现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处理方式及其意愿的相关因素,探讨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福利感知水平。依据农户调研数据,评价农户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效率,探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关联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剖析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我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国内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及路径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存在诸多问题,生态功能未能实现模化发展系统分析国内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将国内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按照承载主体进行了归纳总结,划分为以农户为主体的循环利用模式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利用模式。在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中,又以传统的“四位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秸秆基质化循环利用模式以及基塘循环农业模式等为主;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中,又以“农业—加工业(鲜食蚕豆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模式)”模式、“农业—旅游业”模式(以传统种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原料,开发生态经济园区)等为主。前者则主要由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自主展开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后者主要由企业参与指导、进一步实现产业链延伸的循环利用模式,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的衔接在一起,该类模式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的趋势,是我们进行模式设计和构建时需要着重参考的。此外,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还发现:当前农户对农业废弃物的认知范围较广、信息来源趋于多元化,且多数农户认为农业废弃物若能实现转化利用,具有较大的资源价值与潜力,具有显着的生态效应,但尚未引致农业立体环境改善的规模化效应,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缺失与缺位,政策激励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二是新型农民培育进程缓慢,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三是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机会成本(较之外出打工或焚烧)与处理费用(技术成本)较高;四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缓慢。(2)针对不同农业废弃物种类,农户处理方式选择及意愿存在较大差异,并受到农户自身特征变量与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及生产性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方式选择及意愿调查数据显示:农作物秸秆主要以饲料化、肥料化及能源化利用方式为主,畜禽粪便(家禽、猪牛)的肥料化处理是农户最主要的利用方式,生产性农业废弃物的焚烧、掩埋甚至是随意丢弃的现象较为普遍,并存在少数的工业原料化与能源化处理。绝大多数农户表示愿意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转化利用,并且愿意并积极参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农户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价值与潜力具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尤其是对其经济与生态价值,但是由于受到外部政策环境、家庭经济实力、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未能深入参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性别、务农年限、村中是否有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是否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居住地到最近集市或市场的距离等是影响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农户的性别、是否参加培训、村中是否有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组织化程度对农户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意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兼业程度变量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可见,农村市场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对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专题研究结果显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福利感知较低,其在农业立体环境改善方面尚未引发规模化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的性别、文化程度、务农年限、对附近公路的满意程度、受到居住地到最近集市或市场的距离、村中是否有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和组织化程度织等变量显着影响农户的生态福利感知。(3)基于农户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较多农户是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的主要载体,选取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技术效率,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户的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的技术效率较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规模效率较低是主要原因。区域差异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较好的经营环境与运气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具有较大的提升,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选择三阶段DEA模型研究技术效率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专题研究结果显示,专业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改善有利于提升农业废物循环利用绩效,组织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户在基质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纯技术效率,而农户的教育程度、专业化程度、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助推食用菌产业的规模效率的提升。(4)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及利益诉求差异,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绩效较低,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农户与技术推广部门效率偏低成为主因以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核心利益主体为分析与研究的对象,构建合作博弈模型,研究结论显示: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间存在利益诉求差异与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与生态功能的规模化实现等目标受到制约。进一步研究发现,16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多数省份(市、自治区)处于“不协调”状态。深入探究发现,农户与技术推广部门效率偏低是影响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协同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5)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具雏形,但产业发展及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在现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改善,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并详细阐述其运行机制。作者尝试构建了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的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提出构建包括激励机制、动力机制、投入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现代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并详细阐述了激励机制、动力机制、投入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内涵及运行机理。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培育新型产业主体体系,构建完善的经济激励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打造完善的农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其发展更具科学性等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建议。主要的创新点为:(1)研究视角上的新颖性。有别于传统主体行为绩效评价,本研究立足产业联动视角,探讨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的产业联动绩效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在于测度剔除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影响下的农户投入产出行为绩效。同时,立足协同创新视角,探究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绩效,研究中涉及农户、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协会组织以及产业管理部门等主体,为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2)研究方法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利用动态博弈模型探究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博弈均衡,明晰了解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在农户行为绩效测度中,在剥离了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干扰情况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使对区域农户行为的技术效率分析判断更加客观和准确;首次采用“三化协调”的两步法模型(DEA—HR)测度产业内主体的协同创新绩效,衡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调发展度,方法应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并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立足产业联动与协同创新视角,探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相关主体的行为绩效及协同发展,测度主体协调发展程度,在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性;最终的研究结论显示,农户技术效率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规模效率是其主因,相关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且农户与技术推广部门效率偏低是影响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协同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与路径支持。

张茜[4](2012)在《菇农销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领域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集高效、循环、低碳与可持续特征于一体的现代新兴农业。与此同时,随着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诸多问题凸显现出来:在食用菌生产上,较为零散的生产方式导致产业化程度不高;在食用菌销售上,尚未建立严格的交易规则和规范的交易行为,直接影响到菇农的切身利益;在食用菌消费上,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本文主要以食用菌销售环节为出发点,以食用菌种植户即菇农为研究对象,在计划行为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影响菇农销售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营特征因子、户主特征因子、市场特征因子、交通条件因子、批发环境因子是影响菇农销售选择行为的5个综合因子,其中交通条件因子是核心因素,户主特征因子,经营特征因子,市场特征因子,批发环境因子次之。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加强对食用菌专业组织的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在提升菇农栽培技术同时,应加强对菇农营销意识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市场经营意识;食用菌主产区应起到带头作用,在加速开拓市场的同时完善食用菌流通体系,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做好信息发布。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研究选题上的新颖性。专注于对食用菌这一细分的特色产业,以菇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其销售行为,拓展了既往研究的范式并丰富了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基础之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t回归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3)对策建议上的可操作性。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这对完善食用菌市场流通体系,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唐琼琼[5](2012)在《供应链视角下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及其参与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竞争逐步加剧、消费需求日益提高以及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快速进步,食用菌供应链分散、独立以及小规模的生产、加工和分销的现状,越来越不利于食用菌产业高效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优化食用菌供应模式,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食用菌供应链包括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涉及众多参与主体。而菇农作为供应链上游的参与主体,在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将分散的菇农纳入供应链的垂直协作中,整合供应模式,提高食用菌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是产业发展丞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以交易成本、农户行为、供应链管理、垂直协作等理论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Mutinomial Logit回归分析、二元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选取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10个省份中的447位菇农为样本,对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和参与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菇农仍然选择通过食用菌商贩进行销售,而进行协作销售的较少;(2)影响菇农选择协作方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经营特征和交易特征,包括销售难易、省内市场了解度、销售价格的公平度、货款结算方式、食用菌运输困难度;(3)菇农参与协作的意愿是很强烈的,影响菇农参与供应链垂直协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交易特征等因素;(4)参与供应链垂直协作能够提高菇农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加快建立食用菌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分级制度;(2)加大食用菌供应链建设的投入力度;(3)建立高效的食用菌价格收集和传播体系;(4)提高菇农的组织化程度;(5)加大新型供应链垂直协作方式的宣传。

李平[6](2012)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就是要将农业发展方式转向依托农业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以充分摆脱资源与环境的双重束缚,这几乎成为所有农业发达国家在各自历史发展阶段的不二选择,这些国家在严格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我国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变革,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构建起了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农业产业竞争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处于“边摸索,边前进”的关键时期,因此,全面了解体系运行状况,明确存在的相关问题,对进一步完善体系内部管理制度,及时纠偏以保障体系健康运行至关重要。该项课题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本课题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历史沿革梳理为基础,并在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历史考证中,进一步明晰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政策定位;通过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现状的分析,了解了其组织结构、目标任务、日常管理、经费管理、考核评价等一些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利用体系内成员的投入产出资料和体系外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较为系统地测度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并以体系核心层级团队成员为例探究了影响运行绩效的因素,这是对体系运行状况认识的深入;通过对体系运行“市场”相关利益主体博弈行为特征的分析,进而研讨了从主体行为特征方面提升体系运行绩效的对策;通过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成功经验的梳理,明确了推进我国农业技术体系高效运行的方向。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创新型国家战略导向下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创新与调整深入分析自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政策的历史进程,获得如下认识:1.我国农业科研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大体可划分为1985年以前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导向、1985-2005年间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和2005年以来以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导向的三个阶段变迁过程。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科技政策与制度安排几乎都服从市场经济改革导向,在改革的内容和措施上也体现了“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的结合。3.每次农业科技政策的出台都缘自政府对农业科技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投入寻求机制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涵的延续。(2)历史经验表明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具有时代的紧迫性与任务的重要性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产业发展历史关系考证表明:农业财政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表现上财政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间相互促进作用明显,但为维持两者良性互动的关系一定的外部政策干预是必要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农业科技人力投入对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农业科技财力投入效率不高,另外还发现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就业不是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投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投入的前期变化能够解释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就业变化情况。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新时期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政策调整的新形式,致力于回答如何实现“农业基础科研与技术集成、示范相结合”、“农业技术自主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农业产业优势区域分布与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相结合”等时代性问题。(3)体系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基于体系成员的统计资料的描述分析表明,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首先体系在人员结构、学科结构及各体系资源的区域分布上较为合理;其次体系构成人员对体系任务认知较为清晰,且不同体系或同体系的不同岗位专家间交流合作方式渐趋多样化,各岗位人员融入体系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再次划拨经费基本能满足体系工作顺利开展,且经费使用的合规程度较高;此外体系考核标准和结果通报方式呈多元化,且严格的退出机制被普遍认同。然而,当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在经费管理机制、交流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体系文化、与地方政府的对接机制、成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关联主体的协调机制的健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4)基于体系内成员统计资料的实证分析表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有较大提升空间,不同岗位序列和子体系绩效差异较大,且影响绩效的因素较多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CARS核心层级和第二层级所涉及团队成员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表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不同样本和岗位序列间差异较大,同时还认定规模效率不高是阻碍创新主体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具体来看CARS第一层级科技团队成员总体效率仍有0.76的提升空间,规模效率较低成为总体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就第一层级科研团队的不同岗位系列而言,B系列岗位技术效率较A系列岗位要高。CARS第二层次的科技团队总体效率也不容乐观,仅为0.14,且规模效率偏低也是该层级团队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分体系效率测度与比较还表明:养殖业产业体系、林果业产业体系和种植业产业体系样本技术效率值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养殖业产业体系和林果业产业体系样本技术效率值要明显高于种植业产业体系,上述三种产业体系的规模效率不高是致使各自技术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从养殖业产业体系、林果业产业体系和种植业产业体系样本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布情况上看,养殖业产业体系、林果业产业体系样本在高效率值区间段上的分布情况要优于种植业产业体系,养殖业与林果业产业体系样本的效率分布则较接近。此外利用DEA-Tobit模型的专题研究表明:调查样本就体系目标认知清晰程度的提升对团队创新技术效率改善有显着作用,同时团队成员职称、对团队成员知晓程度、体系在经费使用上的合理程度也是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决定要素。(5)农户是体系运行的最终受益者,其行为特征呈多样化,是体系运行绩效评价中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对农户数据的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还明晰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下农户技术需求、市场流通认知、社会化组织参与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具体来看:1.农户技术需求呈多样化态势,不同地区农户技术需求率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地区,对不同种类技术的需求率差别也较大。2.总体来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下农户市场流通认知程度不高,表现在农户对现代流通方式利用不够;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缺乏,农户个体认知差异较大;流通及交易环节认知不足、流通前期管理方式粗放等。农户户主的年龄、村庄道路类型、户主文化程度对农户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认知起主要作用。3.多数农户表示未参加协会组织,调查显示当地没有协会和对协会组织不了解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还发现农业生产规模、销售难易程度、是否进行林改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协会的意愿影响显着。(6)体系运行绩效评价体系由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因子构成。基于体系外固定观察点农户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体系绩效模糊评价仅为一般,且经济与生态效益是体系建设应考虑的重点通过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还发现: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经济效益因子、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子、社会效益因子、生态效益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19.542%、11.533%、11.267%和8%的比例。2.体系运行绩效最终得分为69.42分,综合评价结果仅为“一般”,表明外部主体对体系运行水平的评价还有待提高。3.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建设应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内容。(7)利益取向的差异性使得各个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成为制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作者利用三方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主体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政府管理部门、项目执行层和项目实施层目标函数或价值取向的不一致,再加之“委托—代理人”间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三方动态博弈关系引致的不确定性风险成为制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现有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和体系内部管理规范指导下,三方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共赢。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部际协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构建和谐的体系文化,扩大体系影响范围;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农业创新效率水平;健全人员进出、考核与激励机制,强化岗位责任;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加强产业技术体系与农业生产结合,不断提高其支撑农业的作用等方面的建议。主要的创新点为:(1)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有别于传统科技项目事后评价的惯例,本研究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周期内的运行现状分析为基础,重点就体系运行中的绩效水平从两个层次、不同岗位类型和四个体系类别分别进行测度;同时为了避免内部控制性风险,保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研究中从体系内成员和体系外固定观察点农户两个方面分别测度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运行绩效。(2)研究方法应用上的创新。在体系第一和第二层级团队成员创新绩效测度中运用了三阶段DEA的方法,该方法由于剥离开了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干扰,测度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科研团队的技术效率;在专题研究中利用DEA-Tobit模型初步探究了影响体系研发中心团队成员投入松弛量的环境因素;在实证结果显示体系运行绩效不高的基础上,利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体系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体系运行绩效受利益主体行为因素的影响较大。(3)研究内容有所创新,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结论。首次系统地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这一重大科技支农体系的运行进行了综合研究及评价,一是明确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在既定历史时期农业科技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体现着政策制定者对农业科技基本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所不同的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在农业科技领域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深入实践;二是从体系内和体系外两个维度对体系实施周期内的运行绩效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体系绩效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通过实证分析得知职称结构、团队交流情况、经费管理、依托单位性质及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内外部环境要素是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三是明晰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利益主体目标取向的不一致,致使多方动态博弈过程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一风险事件成为制约体系运行绩效的重要因素。

牛春生[7](2011)在《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仍处于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出现了新旧矛盾交织的现象,我国的农村社会也进入了农村社会矛盾凸显期,所以,务必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此外,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此前,国家和政府也逐渐关注农村社会治理问题,并在历次国家和党的重大会议上提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目标。基于此背景,笔者选取定陶县的农村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从治理模式变迁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本文试图结合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借鉴其他地方农村社会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定陶县的农村社会治理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治理模式。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比较,然后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法总结、分析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在经过对山东省平邑县和五莲县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对改善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的几点启示。最后,笔者结合当前的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和其他地方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启示,从农村社会治理的权威机制、自治机制、合作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四个机制,提出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的对策和路径选择,并在文章最后,笔者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三个角度提出一种农村社会治理的治理模型。

李树明[8](2011)在《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体现出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在当前农民收入依然偏低、自然资源日益贫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高收益”的新型农业已经成为时代趋势。在此背景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的食用菌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可进行人工栽培的60多个食用菌品种中,双孢蘑菇是一个尤为重要和特殊的品种,具有栽种面积广、产量大、基料易获得、经济效益高等诸多特点,特别在推动出口贸易方面,更是其他食用菌品种所不能比拟的,另外双孢蘑菇还是欧美食用菌产业发达国家的主栽品种和主要消费品种,在世界食用菌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对食用菌产业进行研究时,要特别注重对双孢蘑菇产业的经济研究。与双孢蘑菇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效率低下、单产较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双孢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双孢蘑菇生产为切入点,着眼于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问题,利用宏观和微观资料,综合运用统计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剖析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投入产出现状、成本收益情况、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等多方面内容,并对影响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提高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合理配置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整个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论文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低。三阶段DEA方法和SFA方法测算出的技术效率分别为0.4182和0.5752。影响菇农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有:蘑菇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蘑菇行业组织建设情况和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2)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配置效率相对较低。DEA方法和SFA方法测算出的配置效率分别为0.3943和0.4421。影响菇农生产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户主受教育程度、菇农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情况、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和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3)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济效率差异明显,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着最适度规模。“小规模菇农”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中等规模菇农”和“大规模菇农”的经济效率,中等规模(5000m2左右)是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最佳规模点,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4)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双孢蘑菇生产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江苏、广西、河南、四川、浙江、湖南、安徽、湖北、江西和吉林12个省区,2001-2009年,12个主产省区的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09%和89.36%。2001年12个主产区的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分别为637454t和252467万元,2009年的产量和产值分别为2027604t和990157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72%和16.39%。(5)双孢蘑菇产业正在经历调整,经济效益日渐显着。2001-2007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均以较快的速度上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之后产量和产值有所下滑,进入2009年,双孢蘑菇产量仍在下降,但产值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1年生产每t鲜菇可以创造3961元的经济价值,2009年每t鲜菇创造的经济价值上升到4883元,2009年栽种面积为3600m2(约占耕地6亩)的菇农,可以实现年利润71292元。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目前国内外关于双孢蘑菇产业经济方面研究的文献较少,对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的文献更为有限。本文针对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并找出了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一是从整体菇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双孢蘑菇生产经济效率,利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菇农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了影响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二是从不同生产规模的角度出发,将菇农划分为小规模、中等规模和大规模三种类型,分别研究了不同规模菇农的投入产出比、土地生产率、菌种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薄膜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并比较了不同规模菇农之间的经济效率差异,分析了影响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得出我国菇农的最佳生产规模。(2)拓展了实证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为了更加精准地测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本文引入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前沿的三阶段DEA方法和SFA方法进行分析。在运用DEA方法方面:本文放宽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采用了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在分析技术效率时,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剥离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干扰,测度出菇农的纯技术效率,并找出了影响投入松弛的环境因素;在测算菇农配置效率时,对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了适当修改,并引入了成本最小化假设下的传统DEA模型用于对配置效率的分析。在运用SFA方法方面:在分析菇农的技术效率时,采用一步SFA回归法,以避免由于两步法技术效率分布假设不一致所导致的参数估计无效和有偏,并选用理论基础更为广泛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在测算菇农的配置效率时,由于超越对数成本边界联立方程组中存在着“格林尼难题”,因此本文选择了具有自对偶性的C-D型随机成本函数进行估计,以便对配置无效率进行解释。(3)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本文在对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后,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性;菇农在双孢蘑菇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要通过成本最小化来实现;菇农在生产中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均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影响菇农技术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蘑菇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当地是否有蘑菇行业组织、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影响菇农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受教育程度、菇农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情况、政府开展蘑菇生产技术培训情况、家庭附近的公路等级;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济效率差异明显,我国菇农的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着最佳规模。

宋坦花[9](2011)在《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文中提出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湖泊自北向南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相连而成。是一个具有极大调蓄功能的水库型湖泊,南四湖充当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其水质直接决定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的成败,因此,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年来,南四湖流域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突出的工业结构性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未来一段时期内,南四湖流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不断加快,流域资源消耗量与生态环境最大容纳量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解决约束南四湖流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瓶颈问题,恢复和重建南四湖流域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对南四湖流域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南四湖流域进行生态经济区的划分,提出每个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或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前三部分主要是理论和现状的论述,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和结论。第一部分介绍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等。第二部分系统地论述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并详细介绍了区划的常用方法。第三部分首先明确了南四湖流域研究区的范围,简单陈述了流域内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分析研究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目前存在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第四部分根据生态经济区划指标选取的原则和南四湖流域指标数据的可得性,确定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其中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7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6个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7个。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四湖流域进行区划研究,定量分析采用的是传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运用了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计算,同时结合山东省生态功能区划和南四湖流域的地貌情况,把南四湖流域分为2个生态经济区和6个生态经济亚区。第五部分通过对各个生态经济区特征的分析,提出各分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导向,为协调南四湖流域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写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生态经济区划综合性较强,区划的过程及内容比较繁琐,因此掌握的资料是否充分,对区划影响很大,尤其是本文研究的区域为三市一县,各市年鉴统计的指标数据差异很大。本文在指标的选取上,经济、社会数据比较容易获取,反映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资料获取比较困难。如:各县市的水土流失状况、水污染状况、空气质量状况等反映生态环境方面的数据很难获取。因此,未能全面的反映南四湖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这些都有待于继续完善。

本刊编辑部[10](2010)在《山东省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节选)》文中认为为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再创本省农业发展新优势,2010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就全省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五大产业发展提出意见(鲁政发[2010]81号),意见对五大产业振兴的意义、要求、任务目标及振兴重点进行了阐述。

二、定陶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陶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科学布局与规划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食用菌产业和区域布局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
        1.1.1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1.2 栽培模式不断升级
        1.1.3 产量效益不断增加
        1.1.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1.1.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快速发展
    1.2 产业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栽培品种多样, 但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1.2.2 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1.2.3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但需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2 山东食用菌产业区域布局发展潜力分析
    2.1 平菇
    2.2 双孢蘑菇
    2.3 香菇
    2.4 黑木耳
    2.5 珍稀菇类
3 推进山东食用菌产业科学布局的有关建议
    3.1 平菇
    3.2 双孢蘑菇
    3.3 香菇
    3.4 黑木耳
    3.5 珍稀菇类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绩效评价及产业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废弃物概念界定
        2.1.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
        2.1.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运行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协同创新理论
        2.2.5 动态博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主要模式及问题分析
    3.1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分析
    3.2 现有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3.2.1 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3.2.2 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3.3 现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法律法规支持相对较弱,激励机制缺乏
        3.3.2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意识差
        3.3.3 农业废弃物处理费用较高,资金投入不到位
        3.3.4 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滞后
        3.3.5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且闲置状况严重
    3.4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设计与构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4.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4.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3.4.3 应对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
        3.4.4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废弃物利用方式、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方法与变量统计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2.3 变量统计描述
    4.3 实证分析过程
        4.3.1 农户对农业废弃物的认知分析
        4.3.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选择及意愿分析
        4.3.3 影响因素分析
        4.3.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4.4 专题研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福利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4.4.1 生态福利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4.4.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4.4.3 结果与分析
        4.4.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测度的实证分析
    5.1 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的农户技术效率测度与分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1.3 实证分析过程
    5.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的区域差异问题探讨
        5.2.1 数据说明
        5.2.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的区域差异性问题分析
    5.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评价结论及启示
        5.3.1 简要结论
        5.3.2 启示
    5.4 专题研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5.4.1 数据说明
        5.4.2 研究方法
        5.4.3 实证分析过程
        5.4.4 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主体的合作博弈及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6.1 文献回顾
    6.2 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主体的合作博弈分析
        6.2.1 研究假设
        6.2.2 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三方主体的合作博弈分析
    6.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6.3.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6.3.2 投入产出指标设定
    6.4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各参与主体发展水平及协同创新绩效评价
        6.4.1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各参与主体发展水平分析
        6.4.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6.4.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主体的协调发展度评价及区域图谱
    6.5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7章 国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7.1 国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经验
        7.1.1 日本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经验
        7.1.2 菲律宾生态产业园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玛雅农场
    7.2 国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7.2.1 补贴税收与技术推广配合使用
        7.2.2 政府的财政倾斜和科技创新投入
        7.2.3 相关配套法律的制定与支持
    7.3 国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及运行机制
    8.1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8.1.1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8.1.2 基本原则
        8.1.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目标——以基质化产业为例
    8.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8.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机制探讨
        8.3.1 产业发展机制的框架设计
        8.3.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8.3.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8.3.4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
        8.3.5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平衡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对策设计
    9.1 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9.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未来政策趋向
    9.3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农户行为分析问卷
附录B: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技术推广部门调查问卷
附录C: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专业协会组织调查问卷
附录D: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产业管理部门调查问卷
附录E: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F:研究相关的图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菇农销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目的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4.2 文献整理与综合分析
        1.4.3 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计划行为理论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国内关于食用菌销售问题的研究综述
        2.2.4 文献评述
3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销售方式
    3.1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3.1.1 食用菌产量迅速增长
        3.1.2 食用菌总产值迅速提高
        3.1.3 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出口金额不断上升
        3.1.4 优势区域逐渐形成
        3.1.5 栽培种类及生产方式日益多元化
    3.2 国内食用菌的主要销售方式及特点
        3.2.1 传统销售方式
        3.2.2 新型销售方式
    3.3 本章小结
4 菇农销售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框架构建
    4.2 数据说明
        4.2.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4.2.2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
    4.3 单因素方差分析
        4.3.1 菇农个人特征对销售行为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3.2 菇农经营特征对销售行为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3.3 食用菌市场的行情特征对销售行为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3.4 菇农所处地域特征对销售行为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4 菇农销售行为选择的经济计量分析
        4.4.1 因子分析
        4.4.2 Logistic回归分析
5 主要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强产业扶持和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
        5.2.2 加强对菇农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市场经营意识
        5.2.3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完善食用菌流通体系
        5.2.4 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做好信息发布
参考文献
致谢

(5)供应链视角下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及其参与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供应链和农产品供应链
        2.1.2 垂直协作
    2.2 相关的理论依据
        2.2.1 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2.2.2 交易成本相关理论
        2.2.3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4 垂直协作相关理论
    2.3 食用菌供应链垂直协作关系
        2.3.1 食用菌供应链的垂直协作方式
        2.3.2 食用菌供应链垂直协作具体类型
3 我国食用菌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3.1 食用菌生产情况
        3.1.1 生产者的类型
        3.1.2 种类
        3.1.3 产量
        3.1.4 地域特征
    3.2 食用菌加工情况
    3.3 食用菌流通情况
    3.4 食用菌消费情况
    3.5 新型食用菌供应链的特点
    3.6 食用菌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3.6.1 食用菌供应链参与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
        3.6.2 交易方式比较落后,交易效率低下
        3.6.3 食用菌深加工的比例较低
        3.6.4 食用菌消费市场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发展形式
4 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及其参与意愿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描述性统计
    4.2 模型选择
    4.3 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1 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分析
        4.3.2 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菇农垂直协作参与意愿分析
        4.4.1 菇农参与垂直协作现状分析
        4.4.2 菇农参与垂直协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4.4.3 菇农参与供应链垂直协作对收入的影响分析
5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优化食用菌供应链的对策建议
        5.2.1 加快建立食用菌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分级制度
        5.2.2 加大食用菌供应链建设的投入力度
        5.2.3 建立高效的食用菌价格收集和传播体系
        5.2.4 发展更多食用菌协会提升菇农的组织化程度
        5.2.5 加大供应链垂直协作方式的宣传
参考文献
致谢

(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提出的缘由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1.2.1 关于重大科技项目的概念与特征的研究
        1.2.2 有关科技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
        1.2.3 科技项目绩效考评体系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沿革及与农业发展的历史关系考察
    2.1 农业科研体制与财政科技支农的历史变迁
        2.1.1 计划经济体制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制度变迁过程
        2.1.2 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制度变迁过程
        2.1.3 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制度新一轮变革
        2.1.4 农业科技体制历史变迁的总结
    2.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律的历史延续性及不同之处
    2.3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历史关系考察
        2.3.1 专题一:财政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2.3.2 专题二: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历史关系考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现状分析
    3.1 基于统计资料的基本信息阐述
        3.1.1 问卷涉及到的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
        3.1.2 被调查人员身份构成
        3.1.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单位的区域分布状况及特征
    3.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运行现状分析
        3.2.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现状的总体评价
        3.2.2 基于岗位类别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分析
        3.2.3 体系运行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经费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3.3.2 产业领域内外交流氛围尚需营造
        3.3.3 各关联主体之间工作协调程度有待改善
        3.3.4 体系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
        3.3.5 体系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3.3.6 体系团队成员投入体系工作的积极性仍显不够
        3.3.7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评价——基于体系内成员的统计资料
    4.1 文献回顾
    4.2 体系研发中心团队成员创新绩效——体系运行结构核心层
        4.2.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4.2.2 实证分析过程
    4.3 体系试验站团队成员创新绩效——体系运行结构第二层级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4.3.2 实证分析过程
    4.4 不同体系团队成员创新绩效比较分析
    4.5 产业体系科研团队成员创新绩效评价结论与启示
    4.6 专题研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研团队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以CARS研发中心团队为例
        4.6.1 文献回顾
        4.6.2 数据说明及方法介绍
        4.6.3 研究方法
        4.6.4 实证分析过程
        4.6.5 结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评价——基于固定观察点农户调研数据
    5.1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中农户行为特征分析
        5.1.1 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5.1.2 体系运行下农户技术需求行为分析
        5.1.3 农户市场流通行为分析
        5.1.4 农户参与社会化组织行为分析
    5.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5.2.1 数据说明及信度检验
        5.2.2 农户对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评价各维度的描述分析
        5.2.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的模糊评价
        5.2.4 简要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6.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市场”的结构分析
        6.1.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组织结构
        6.1.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产品”的公益性及不易量化性
        6.1.3 投资品及成果的专属性
        6.1.4 运行监管及奖罚惩处机制
    6.2 “市场”中不同主体的行为特征
        6.2.1 体系运行绩效不高的政府部门层面原因分析
        6.2.2 体系运行绩效不高的执行层面原因分析
        6.2.3 体系运行绩效不高的实施者层面原因分析
    6.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市场“中三方博弈分析
        6.3.1 博弈模型构建
        6.3.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市场”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
        6.3.3 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的提升策略
    7.1 国际典型经验的分析比较与借鉴
        7.1.1 美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状况及经验
        7.1.2 以色列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及经验
        7.1.3 泰国农业技术体系运行状况及特点
        7.1.4 阿根廷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7.1.5 国外农业技术体系运行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7.2 提升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的策略分析
        7.2.1 进一步完善部际协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7.2.2 构建和谐的体系文化,扩大体系的影响范围
        7.2.3 稳定公共财政支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7.2.4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农业创新效率和水平
        7.2.5 健全人员进出、考核与激励机制,强化岗位责任
        7.2.6 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7.2.7 加强产业技术体系与农业生产结合,不断提高其支撑农业的作用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组成人员的统计调查问卷
附录B: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农户固定观察点问卷
附录C: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农户行为分析问卷
附录D:研究相关的图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评
    1.3 课题的相关基本理论
        1.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3.2 治理理论
        1.3.3 善治理论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课题的研究方法
        1.5.2 课题的创新点
第2章 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分析
    2.1 定陶县简介
    2.2 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2.2.1 清末至建国前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演变
        2.2.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演变
        2.2.3 改革开放后至税费改革前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演变
        2.2.4 农村税费改革至今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演变
    2.3 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动力因素分析
        2.3.1 土地所有制变迁是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内在决定动力
        2.3.2 政治体制改革是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外部主要推力
    2.4 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特点分析
第3章 定陶县的农村社会治理现状
    3.1 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3.1.1 问卷调查
        3.1.2 调查访谈
    3.2 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村民委员会被乡镇政府“行政化”
        3.2.2 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职能作用下降,村“两委”之间存在矛盾
        3.2.3 村务公开流于形式
        3.2.4 村民的民主政治参与积极性低,民主治理程序不规范
        3.2.5 干群关系不和谐
        3.2.6 村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民自发性组织的发展水平不高
        3.2.7 农村社会治理出现“空心化”危机
第4章 农村社会治理先进模式与成功经验的借鉴
    4.1 山东省平邑县的“4+2”+“5+4”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4.1.1 推行“4+2”工作法,建立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机制
        4.1.2 实施“5+4”监管模式,建立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
    4.2 山东省五莲县的“1+4”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4.2.1 成立村级民主监督管理委员会,优化农村社会治理权力
        4.2.2 落实四项制度,保障民主监督的有效性
    4.3 小结
第5章 完善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路径与措施
    5.1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权威机制建设
        5.1.1 厘清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5.1.2 加强农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村“两委”关系
        5.1.3 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突出村委会的自治功能
    5.2 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村民自治机制
        5.2.1 严格规范村民自治的自治程序
        5.2.2 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
        5.2.3 转变和创新村民自治的治理方式
    5.3 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的多方合作水平
        5.3.1 提升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加强与农民自发性组织的合作
        5.3.2 开展与社会NGO组织、企业的农村社会治理合作
    5.4 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5.4.1 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和民主政治参与意识
        5.4.2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必要的治理人才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关于食用菌产业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食用菌产业的研究
        1.3.3 关于经济效率理论的研究
        1.3.4 关于经济效率实证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经济效率理论
    2.2 产业布局理论
    2.3 规模经济理论
    2.4 农户行为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双孢蘑菇生产的现状分析
    3.1 双孢蘑菇的基本特点
        3.1.1 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3.1.2 双孢蘑菇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3.1.3 双孢蘑菇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3.2 国外双孢蘑菇生产的现状分析
        3.2.1 国外双孢蘑菇生产的历史沿革与技术演进
        3.2.2 国外双孢蘑菇主产国的生产情况
    3.3 国内双孢蘑菇生产的现状分析
        3.3.1 双孢蘑菇生产的历史沿革与技术演进
        3.3.2 双孢蘑菇产量和产值的变动轨迹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
    4.1 实地调查设计
        4.1.1 样本点的选择
        4.1.2 调查问卷涉及的基本内容
    4.2 菇农生产目标的经济学解释
    4.3 双孢蘑菇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
    4.4 实地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技术效率分析
    5.1 分析方法的选定
    5.2 投入产出指标的设定
    5.3 环境变量的设定
    5.4 第一阶段DEA分析
    5.5 第二阶段DEA分析
    5.6 第三阶段DEA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我国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配置效率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经济效率的类型
        6.1.2 成本边界的分解
        6.1.3 研究方法的选择
    6.2 基于DEA方法的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配置效率分析
    6.3 基于SFA方法的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配置效率分析
    6.4 DEA和SFA的估计结果比较
    6.5 影响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因素比较
    6.6 小结
第7章 不同规模农户生产双孢蘑菇的经济效率分析
    7.1 菇农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
        7.1.1 规模的内涵及划分依据
        7.1.2 菇农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7.2 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营现状
        7.2.1 不同规模菇农的分布情况
        7.2.2 不同规模菇农的生产经营情况
    7.3 不同规模菇农的单要素生产率分析
    7.4 不同规模菇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7.4.1 模型选择与数据特征
        7.4.2 模型结果
    7.5 不同规模菇农生产的配置效率分析
        7.5.1 不同规模菇农的随机前沿成本函数估计结果
        7.5.2 不同规模菇农的配置效率比较
        7.5.3 不同规模菇农的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6 不同规模菇农的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7.7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重点
    1.4 技术路线
2 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3 地理学的地域分异理论
    2.2 区划方法
        2.2.1 系统聚类
        2.2.2 模糊聚类
        2.2.3 星座聚类
        2.2.4 RS 与 GIS 技术的应用
3 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
    3.1 研究区范围
    3.2 自然概况
        3.2.1 气候
        3.2.2 地质地貌
        3.2.3 水文水系
        3.2.4 资源状况
    3.3 社会经济概况
    3.4 现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3.4.1 秸秆多层次综合利用模式
        3.4.2 休闲渔业模式
        3.4.3 禽畜饲养和渔业综合经营的模式
    3.5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5.1 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3.5.2 泥沙淤积、围垦严重,湿地面积减少,调蓄功能降低
        3.5.3 水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
        3.5.4 采煤过度,地面塌陷,毁坏农田
        3.5.5 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
4 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分区
    4.1 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分区的原则
        4.1.2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3 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分区过程
        4.2.1 一级区划界线
        4.2.2 二级区划界线
    4.3 分区结果
5 南四湖流域各生态经济分区概述
    5.1 湖东生态经济区
        5.1.1 济枣平原丘陵生态经济区
        5.1.2 宁泗低山丘陵生态经济区
    5.2 鲁西生态经济区
        5.2.1 鲁西南平原生态经济区
        5.2.2 鲁西平原生态经济区
        5.2.3 鲁西中部平原生态经济区
        5.2.4 滨湖平原生态经济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10)山东省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五大产业振兴的重大意义
    进一步明确五大产业振兴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总体要求
        任务目标
    准确把握五大产业振兴重点
        蔬菜产业
        渔业
        畜牧业
        果业
        苗木花卉产业
强化政策措施落实, 确保五大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加大政府投入
    强化金融支持
    突出科技创新
    强化质量安全
    健全市场体系
    培育经营主体
    加强组织领导
山东省蔬菜产业振兴规划
    发展现状
        蔬菜产业
        食用菌产业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
    发展重点
        蔬菜产业
        食用菌产业
    政策措施
        改善生产设施和装备条件,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深化产业化经营,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政策保障能力
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
    发展现状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
    发展重点
        做强优势果品
        做精特色果品
        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提升产业化水平
    政策措施
        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与投入力度
        加强组织领导
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
    发展现状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
    发展重点
        种质资源收集保护
        优良品种选育
        特色基地建设
        设施栽培
        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
        市场建设
        社会化服务
    政策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行业监管
        加大科技支撑
        落实优惠政策

四、定陶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科学布局与规划发展对策研究[J]. 高霞,崔慧,高中强,高瑞杰,赵淑芳,张燕,司元明. 中国食用菌, 2019(03)
  • [2]循环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绩效与空间异质性[J]. 颜廷武,李鹏,张俊飚. 经济地理, 2015(07)
  •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绩效评价及产业发展机制研究[D]. 李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0)
  • [4]菇农销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张茜.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5]供应链视角下菇农垂直协作方式选择及其参与意愿研究[D]. 唐琼琼.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李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7]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D]. 牛春生.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8]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D]. 李树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9]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D]. 宋坦花.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山东省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节选)[J]. 本刊编辑部.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0(11)

标签:;  ;  ;  ;  ;  

定陶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