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的六点

上头条的六点

一、制作标题的六个点(论文文献综述)

曾华茜[1](2020)在《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点符号是汉语书面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应当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本文以俄罗斯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得到俄罗斯留学生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整体特点和产生的偏误类型(对语料库中已标记的偏误进行归类),再根据语料中出现的典型偏误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典型偏误的偏误程度及其产生原因,最后为标点符号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通过语料分析发现俄罗斯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有以下特点:大多数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掌握得较好;十二种标点符号均有使用,但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频率相差较大;使用标点符号的灵活程度差距较大,常常泛用逗号和句号,而对于之前没用过的或者平时不太常见的标点符号会选择回避;使用标点符号整体偏误率较低,但顿号、分号、书名号和破折号的偏误率相对较高;括号没有出现错误的现象,是十二种标点符号中掌握最好的。笔者把标点符号的偏误分为三类:标点符号多余、标点符号缺失和标点符号错误,标点错误又分为书写形式、书写格式和使用功能。通过对语料的统计,笔者发现俄罗斯留学生产生的偏误有以下特点:标点缺失的偏误次数最少,标点错误偏误次数最多;标点多余中多为逗号和书名号多余;标点缺失中逗号缺失占绝对主导地位;标点错误中多为逗号和句号使用错误。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标点符号多余主要由目的语知识泛化造成;标点符号缺失主要由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造成;标点符号错误中书写形式和使用功能主要由于母语负迁移造成,书写格式主要由于对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造成。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对今后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供帮助。

张鑫婕[2](2020)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拨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它通常指测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对反拨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在丰富测试学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发展。但在国内,反拨作用研究发展相对缓慢,高考作为国内第一大考,针对高考的反拨作用实证研究较少,针对高考中阅读理解部分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的研究更少。基于此,研究者尝试开展此项研究。本研究以语言测试有关理论、Alderson和Wall的反拨作用假设输入假说为理论基础,以S地区X中学高中英语教师及其阅读教学课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观察法对教师的阅读教学进行观察记录,辅之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探究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对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反拨作用。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1)2015-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阅读理解试题在考查内容及考查形式上有何特点?(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对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反拨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在考查内容上,题材选材丰富,贴近学生生活,价值导向明确,突出了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全国Ⅱ卷最关注的是“理解文中具体信息能力”,其次是“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的能力,由此可见高考对阅读技能的考查以基础为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结构;在考查形式上,每年至少涉及三种文体,文章的体裁相对广泛。但五年间阅读题题型未发生改变,客观题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无主观题。其次,研究发现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对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具有反拨作用,对教学内容的反拨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学资源的选择、考查技能的侧重点上等,且积极的反拨作用大于消极反拨作用;在教学形式上,消极反拨作用较明显,尤其体现在高三的备考阶段,在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师英语的使用以及课堂时间分配上都受到了消极的反拨作用。本研究对减小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消极反拨作用、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以下启示:第一,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的,不为考而教。第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因考试赶进度加大学生学习压力、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第三,丰富教学评价手段。第四,高三教师无法避免应试教学,但可以避免纯应试的教学。第五,教学活动可以与备考相结合,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钟云彩[3](2020)在《自适应偏置轮廓路径算法的优化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路径规划是影响3D打印精度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工业金属零件存在尺寸精度要求高、边缘不整齐等特征,同时金属材料还存在热传导性、扩散性等特点,容易导致材料堆积、拉丝、形件变形或翘边等现象,最终导致形件尺寸、质量达不到标准。因此结合金属材料特征进行路径规划优化算法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当前存在的几种路径规划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了适用于金属材料打印的偏置轮廓路径规划算法。接着介绍3D打印的STL模型,研究STL模型的切片过程,得到了切片后的数据,即初始外轮廓数据。然后本文提出优化的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实现首先分为三个主要流程:第一步利用特征点法或面积法确定轮廓的过渡层,过渡层路径采用当前存在的等距离偏置轮廓算法。第二步利用贝赛尔曲线对过渡层内轮廓进行顺滑处理,这可以极大的减少路径存在的拐点数量。并且检测光滑内轮廓层与过渡层之间的距离,在过大的空隙处生成打印新分区。其间用到了内外轮廓判断算法和碰撞检测检测算法等,来避免路径相交或重叠。第三步利用局部路径和全局路径优化处理,进一步顺滑路径,圆滑尖角,这样可以减少材料热量堆积和打印机停顿现象。本次实验设计了可视化系统来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效果。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实用性,测试模型包括简单的单连通模型和复杂的多联通模型,通过拐点优化前后细节对比图和路径拉直对比图显示优化效果,最后还计算了生成的路径里的拐点数量、路径分割数和填充率,通过统计数目进一步验证优化的有效性。

史梦静[4](2020)在《初中级水平美国短期来华学生汉语写作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文中指出“写”作为“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之一,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目前第二语言初中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发展不均衡,这与书面表达训练不达标有一定关系。学习者从写汉字到能够进行写作的过程之中,需要进行书面表达训练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写作教学应该在汉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目的,研究综述,对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一章对偏误分析进行了相关介绍,从词语、语法、语篇和其他四个方面进行了偏误的归类,考察了初中级水平的美国来华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偏误类型。第二章从二语习得理论和教学两个方面分析了偏误成因,研究发现导致学生书面表达偏误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教师教学和教材的影响,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学生的回避原则和简化原则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从学生情况、教学模式、使用教材三个方面介绍了对美国短期来华留学生的写作教学,从学生课堂上的写作表现和写作练习中出现的偏误变化两个方面观察了美国学生在教学前后的写作能力变化。第四章根据学生的偏误成因和教学成果,对写作训练的课堂环节进行了设计,从改进课堂教学和重视偏误教学两方面角度提出减少偏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教学建议。

杜安琪[5](2020)在《民国壬戌学制期间初小国语教科书研究 ——以《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教科书是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产物,也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各种文本符号在选编过程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民国是中国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也是教科书“百花齐放”的黄金年代。探索民国时期的课程改革及小学语文教科书演进情况,对小学语文教科书“正本清源、守正出新”有着积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基于历史理解与现实情怀,本研究将民国“壬戌学制”期间的初小国语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由“过去”关照“现代”,进行“跨世纪的思考”,旨在以初小国语教科书为窗口,透视民国教育对儿童的“追寻与守望”;同时坚持“论从史出”原则,客观评价该时期初小国语教科书的成败得失,总结契合汉语文特征的母语教科书编制经验,以期为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尊重历史原貌,通过查阅原始资料和文献史料“深入历史现场”,回顾1921-1928年初小国语教科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思潮、教育政策、学制建设以及教育家做出简要的梳理与分析。受杜威“儿童中心”理论的影响,“壬戌学制”时期的初小国语教科书力倡“儿童本位”,对传统语文教科书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大改变,这在吴研因编写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从教科书静态分析视角入手,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个案,聚焦教科书在内容属性和物理属性上的实体呈现。经过对《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的微观分析,总结出教科书编写的四大特征:一是理念上,以儿童本位为核心,追求趣味化;二是内容上,以儿童文学为主体,选文文学化;三是形式上,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语言通俗化;四是编排上,契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组织科学化。时代影响教育,站在1922年的教育改革节点,初小国语教科书的历史变革意义体现如下:第一,全部采用白话文编写课文,构建了社会变革话语系统的基础力量。第二,推动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受到历史环境和社会形态中某些不可抗拒因素的制约,初小国语教科书也具有时代局限性:第一,忽略教科书的历史继承性,摒弃经典古诗词。第二,教科书的时代适应性过强,“物话”手法运用过多。察古知今,继往开来。在坚守与创新中,研究得出三条启示:一是走民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是教科书发展的基本起点;二是在小学低年级,教科书编写要以识字为重点,加强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三是在小学中年级,适当增加儿童文学的分量,扩宽儿童文学进入课本的途径。

柴琳[6](2020)在《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调查研究 ——以云南大学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为例》文中认为汉语标点符号在书面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语言。标点符号在汉语和其他语言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书面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可能会引起歧义甚至造成误解。因此,我们要重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但教学实践表明,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出现大量偏误,并且关于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文献也非常少。本文选取了89篇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的期中、期末考试作文和一些平时的作文作业,形成语料库,并根据2011版《标点符号用法》,采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标注的方式对标点符号的偏误进行了标注(1),总结归纳语料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偏误和形体偏误。本次研究发现,在用法偏误中,标点符号偏误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书名号、引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句号、省略号、叹号、问号。在形体偏误中,标点符号偏误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省略号、引号、书名号、分号、问号、冒号、叹号、逗号、句号、顿号。用法偏误率高的标点符号形体偏误率不一定高。对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来说,标点符号的用法比形体书写更容易学会。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但有待提高。笔者也分析了造成这些偏误现象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廖永容[7](2019)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翻转课堂模式在国内教学领域的应用仍然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各个层次的各学科教学中。本论文提出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希望发掘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学生实验课教学的价值,从学生必做实验的方向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应用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第一、二章基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协作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平行教育理论等,探讨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通过翻转课堂的定义、概念和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了翻转课堂的本质和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第三章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的经典模式和优质案例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方法,阐述了翻转课堂与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结合,对于解决应试教育实验教学本身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偏验证型,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少,学生实验应付了事等问题的可行性。分析了适合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实验课的类型和相应的教学设计原则。第四章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总体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式,然后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探究弹簧弹力的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同时,总结了微视频选用或制作的原则,以及学生实验课导学案设计需要遵循的五条原则和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科学探究“七要素”、翻转课堂模式和实验课本身的特点探讨了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一些优势。第五章针对教学对象作了具体的分析,设计了实施方案,并将第四章设计好的三个实验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不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合作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和研究结论,以及对翻转课堂在未来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许宗运[8](2019)在《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地下空间所具有的相对封闭性、空气无法自然流通以及人流量大等特点,使得地下空间的热环境主要依靠空调、通风等设备来营造,如何使空调、通风等设备的运行具有最佳的费效比,环境参数的实时获取是设备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手段。为此,开展了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研究,研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的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地下空间的主要环境参数和人流量等数据,为地下空间空调、通风等设备实施高效运行策略提供了现场依据和数据支撑。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与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在调研地下空间环境监控需求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现有监控系统的优缺点,确立了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并根据总体方案进行了软、硬件平台的搭建。(2)数据采集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在NodeMCU平台上实现了多环境参数的采集,并通过MQTT协议将采集到的多个环境参数发布到物联网平台;在ARM平台上利用Linux下的V4L2视频采集接口,通过编写V4L2应用程序来控制和设置USB摄像头的视频采集及相关参数,实现了地下空间的图像视频数据采集。将采集的图像视频数据分别采用人脸特征和人头部特征的相关算法进行人流量的实时统计,人脸特征检测采用了haar-like特征结合Adaboost算法的方式实现;人头部特征检测采用了HOG特征结合SVM算法实现。通过两种算法对人流量统计结果的比较,人脸特征检测分类器检测率为81%,而人头部特征检测分类器检测率为74%。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对基于人脸特征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人流量统计的准确率达到了95.6%。(3)Web服务器系统的设计与搭建。首先移植BOA服务器,通过移植CGIC库以及编写CGI应用程序来扩展服务器功能,其次设计HTML网页并将CGI应用程序加载到网页源码中,实现多个环境参数、图像、视频数据在浏览器上的查询与显示功能。测试实验表明,研发的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能实时采集地下空间的主要环境参数和人流量等数据,满足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要求。

赵锋锋[9](2019)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是微信平台上的一面旗帜,其开设有多个栏目,全天候、高频率地向用户推送即时新闻报道和生活服务信息,居“微信公众号500强”榜首。“夜读”是其主打栏目之一。2018年,它以篇均60万左右的阅读量,稳居《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所有栏目和其他公众号同类型栏目同时段阅读量第一位,其影响力与研究价值可见一斑。“夜读”栏目内容来源广泛,非原创类文章占总发文量的95%,原创类文章多为签约作者所撰,篇均阅读量相对较高。其文章转载源主要有纸质媒体、人民日报矩阵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而微信公众平台是其主要的文章来源,占82%。“夜读”在同类型栏目中脱颖而出,与其简明扼要的口语化标题,温暖人心的主题内容和对话式话语风格分不开。在图文形式上,“夜读”栏目以“暖色图片+温情文字”的搭配方式,并辅以对话式音频,以求动人心弦;在宣传上采取因地制宜、择时择地的策略,运用了与栏目定位相符的多平台联动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模式。“夜读”栏目的成功给人以诸多启示。其有力地证明了新媒体环境下有声屏幕阅读的生态位仍然具有十足的生命力与保留价值,彰显了信息过载表象下受众真实需求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准+稳”的宣传风格在党报新媒体平台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夜读”也并非尽善尽美、无可挑剔。在内容质量方面,还需要精益求精,加大编辑把关力度,减少编校差错;在栏目策划方面,要强化主题呈现,将文章分类整理并提炼出明确主题,进而提升读者阅读效率;在题材选取方面,应集思广益,凸显包容与慰藉的选材风格和内容特色,以展现其文化本位。

侯明希,岳俊,程斯誉[10](2019)在《浅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始逐步地由单一的纸质版向纸质版、网络版并存的方向发展。作为我国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在2013年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其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在众多主流媒体中脱颖而出。然而由于新媒体自身的特性,《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抽样研究其在2018年推送的文章,分析其产生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二、制作标题的六个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作标题的六个点(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汉语标点符号本体研究
        1.4.2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汉外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
        1.4.3 偏误分析
第2章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分析
    2.1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的总体特点
        2.1.1 语料库中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特点
        2.1.2 对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标点符号的调查情况
    2.2 俄罗斯留学生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偏误情况
        2.2.1 汉语标点符号多余(BD)
        2.2.2 汉语标点符号缺失(BQ)
        2.2.3 汉语标点符号错误(BC)
    2.3 小结
第3章 俄罗斯留学生标点符号偏误原因分析
    3.1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多余的偏误原因探究
        3.1.1 逗号多余
        3.1.2 书名号多余
    3.2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缺失的偏误原因探究
        3.2.1 逗号缺失
        3.2.2 引号缺失
    3.3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偏误原因探究
        3.3.1 书写形式
        3.3.2 书写格式
        3.3.3 使用功能
    3.4 小结
        3.4.1 偏误程度
        3.4.2 偏误原因
第4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启示
    4.1 增强教学意识
        4.1.1 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
        4.1.2 加强汉俄标点符号对比意识
        4.1.3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干预
    4.2 合理规划教学过程
        4.2.1 强化目的语知识
        4.2.2 加强训练的强度和频率
    4.3 做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4.4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Опрос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拨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框架
    六、研究重点
    七、研究难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反拨作用有关研究
        (一)反拨作用理论研究
        (二)反拨作用实践研究
    二、高考英语试卷有关研究
        (一)高考英语试卷的整体研究
        (二)高考英语试卷的阅读试题部分专项研究
    三、高考英语阅读试题对英语教学反拨作用的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语言测试的功能
        (二)Alderson和 Wall的反拨假设
        (三)输入假说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反拨作用
        (二)高考阅读理解试题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访谈法
    四、研究工具
        (一)课堂观察量表
        (二)录音、转录设备
        (三)统计工具
        (四)教师调查问卷
        (五)教师访谈提纲
    五、研究过程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一)考查内容
        (二)考查形式
    二、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作用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及结果分析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四)综合分析及讨论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一)高考阅读理解试题的特点
        (二)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反拨
    二、教学启示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考试说明》中的阅读技能
    附录2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3 教师问卷调查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X中学高三月考卷阅读部分示例
    附录 6 课堂观察部分实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自适应偏置轮廓路径算法的优化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理论及前期准备
    2.1 3D打印原理
    2.2 路径规划算法的分类与对比
    2.3 STL文件
        2.3.1 STL文件介绍
        2.3.2 STL文件格式分类与读写
    2.4 STL模型切片算法
    2.5 本章总结
3 路径优化算法分析与设计
    3.1 路径优化算法分析
    3.2 生成过渡层
        3.2.1 等距离偏置轮廓算法
        3.2.2 内外轮廓判断算法
        3.2.3 碰撞检测算法
        3.2.4 过渡层厚度确定算法
    3.3 填充内轮廓区域
        3.3.1 光滑内轮廓线生成算法
        3.3.2 间隙分区生成算法
        3.3.3 内分区路径填充算法
    3.4 顺滑路径
        3.4.1 局部路径顺滑算法
        3.4.2 全局路径顺滑算法
    3.5 本章小结
4 路径生成系统可视化与实现
    4.1 开发环境
    4.2 Gcode文件
    4.3 软件功能
    4.4 仿真实现与分析
        4.4.1 实验结果
        4.4.2 实验对比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初中级水平美国短期来华学生汉语写作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第一章 初中级水平短期来华留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
    第一节 词语偏误
        一、动词误用
        二、形容词误用
        三、名词误用
        四、介词误用
        五、副词误用
        六、助词误用
        七、量词误用
    第二节 语法偏误
        一、遗漏
        二、错序
        三、误加
        四、误代
    第三节 语篇衔接偏误
    第四节 其他偏误
第二章 美国短期来华学生写作偏误成因分析
    第一节 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泛化
        三、回避策略与简化策略的影响
    第二节 教师教学的影响
    第三节 教材影响
第三章 美国短期来华项目及写作教学简介
    第一节 项目简介
        一、学生情况
        二、教学模式
        三、使用教材
    第二节 写作教学简介
        一、教学措施
        二、学生课堂写作表现
        三、偏误统计
第四章 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与设计
    第一节 改进课堂教学
        一、重视书面表达及语篇教学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互相配合
        三、写作教学课堂设计
    第二节 重视偏误教学
        一、精选主要例句,避免偏误发生
        二、重视偏误反馈
        三、偏误教学课堂设计
    第三节 写作训练教学建议
        一、写前阶段
        二、写作阶段
        三、写后阶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民国壬戌学制期间初小国语教科书研究 ——以《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1. 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进入关键期
        2. 民国是现代教科书的起始时期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价值
        2.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有关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研究
        2. 有关《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的研究
    (四) 概念界定
        1. 初小
        2. 国语教科书
        3. 壬戌学制时期
        4. 《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
    (五) 研究方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思路
    (六) 研究方法
        1. 历史文献法
        2. 个案研究法
        3. 内容分析法
一、回顾:教科书的革故鼎新
    (一) 冲击与自我救赎——出版背景
        1.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 新教育思想的传入
    (二) 反思与积极重构——编写依据
        1. 1922 年“新学制”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
        2.1923 年“新课标”出台:《小学国语课程纲要》
    (三) 名家与小书结缘——编纂团队
二、探析:教科书的实体呈现
    (一) 文本价值:教科书的选文分析
        1. 选文题材
        2. 选文体裁
        3. 选文特点
    (二) 审美价值:教科书的插图分析
        1. 插图类型
        2. 插图特色
    (三) 物理属性:教科书的版式分析
        1. 封面目录
        2. 字体字号
        3. 标点符号
        4. 图文排版
三、审视:教科书的编写特色
    (一) 理念上:以儿童本位为核心,追求趣味化
    (二) 内容上:以儿童文学为主体,选文文学化
    (三) 形式上: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语言通俗化
    (四) 编排上:遵循规律由浅入深,组织科学化
四、评价:教科书的理性反思
    (一) 历史价值
    (二) 时代局限
    (三) 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调查研究 ——以云南大学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标点符号的本体研究
        (二)汉外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标点符号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问卷调查法
        (三)课堂观察
        (四)访谈法
        (五)数据统计法
    五、语料来源及说明
第一章 标点符号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标点符号的发展演变、用法及类型
        一、标点符号的发展演变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及类型
    第二节 偏误分类
    第三节 本文的分类标准
        一、标点符号的用法及类型
        二、偏误分类
第二章 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
    第一节 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考察
        一、整体使用情况
        二、偏误总体情况
    第二节 不同类型标点符号用法偏误分析
        一、句号
        二、问号
        三、叹号
        四、逗号
        五、顿号
        六、分号
        七、冒号
        八、引号
        九、省略号
        十、书名号
    第三节 不同类型标点符号形体偏误分析
        一、句号
        二、问号
        三、叹号
        四、逗号
        五、顿号
        六、分号
        七、冒号
        八、引号
        九、省略号
        十、书名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信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第二节 教师教学因素
        一、教师主观重视,实际教学不足
        二、教师示范错误
    第三节 教材因素
        一、教材中标点符号内容缺失
        二、教材中标点符号内容过少
        三、教材中标点符号练习题过少
    第四节 学生因素
        一、学生主观重视,认知度不够
        二、母语规则负迁移
        三、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
第四章 提高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率的建议
    第一节 对教师的建议
        一、教学主管应对标点符号教学提出具体要求
        二、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标点符号讲练
    第二节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一、标点符号应纳入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二、教材中应增添标点符号的内容
    第三节 对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的建议
结语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与翻转课堂
    3.1 优质物理翻转课堂分析
    3.2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3.3 适合应用翻转课堂的实验类型
    3.4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4.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4.2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3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4 “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效果分析
    5.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
    5.2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论文结构
2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构建
    2.1 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1.1 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2.1.2 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2.1.3 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2.2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的构建
        2.2.1 嵌入式处理器与开发板的选择
        2.2.2 传感器器件的选择以及硬件系统的搭建
    2.3 嵌入式Linux系统软件平台的构建
        2.3.1 主机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2.3.2 搭建samba服务器
        2.3.3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2.3.4 Bootloader的设计与移植
        2.3.5 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2.3.6 搭建根文件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基于MQTT的环境参数采集节点的设计
        3.1.1 MQTT协议的概述
        3.1.2 在物联网平台上对主要环境参数的采集与发布
    3.2 图像视频数据采集节点的设计
        3.2.1 V4L2 框架介绍
        3.2.2 V4L2 中常用的结构体和标识符
        3.2.3 图片以及视频采集程序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数据处理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4.1 模型的建立
    4.2 基于人脸检测实现人流量统计
        4.2.1 人脸检测技术概述
        4.2.2 人脸检测的算法研究与实现
    4.3 基于HOG结合SVM算法的人流量统计
        4.3.1 基于HOG提取样本特征
        4.3.2 基于SVM的机器学习方法训练样本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基于人脸检测的人流量统计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4.2 人头特征的人流量统计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4.3 基于统计方法实现人脸检测的人流量统计的优化
    4.6 本章小结
5 Web服务器的设计与搭建
    5.1 搭建嵌入式Web服务器
        5.1.1 嵌入式Web服务器工作原理
        5.1.2 HTTP协议概述
        5.1.3 CGI原理介绍以及程序设计与实现
        5.1.4 移植BOA服务器
    5.2 HTML网页设计
    5.3 系统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9)《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夜读”的推出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创办与发展
        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创办
        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
    第二节 “夜读”栏目的推出
        一、相对成熟的传播环境催生其出品
        二、“夜读”栏目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夜读”的内容特色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社交化多平台资源共享
        一、多平台资源共享
        二、小众媒体平台的发展与联动
        三、社交向度上更高的覆盖率
        四、对书籍经典作品的留存
    第二节 口语化的标题制作
        一、标题内在的引称性
        二、浓重的情感蕴藉
    第三节 温暖励志的主题呈现
        一、温暖励志的五大类主题划分
        二、各有侧重的情感抚慰
        三、个人认知的修正和完善
    第四节 会话式的音频配合
        一、长度适中吸引用户注意
        二、话轮转换标明文意分层
    第五节 “夜读”的矩阵传播
        一、线上传播:平台互动彰显矩阵效应
        二、线下传播:温暖励志紧跟时尚潮流
第三章 “夜读”的启示
    第一节 全媒体语境下有声屏幕阅读生态位的保留
        一、全媒体深入发展和媒介生态的进化
        二、有声屏幕阅读生态位的保留
    第二节 信息过载表象下对受众真实需求的重视
        一、信息过载导致信息迷航
        二、受众的真实需求不可忽视
    第三节 党报新媒体平台宣传的“准”和“稳”
        一、“中央厨房”技术制导精准传播
        二、风格上稳扎稳打内容上砥砺深耕
第四章 “夜读”的发展瓶颈及其突围策略
    第一节 “夜读”的发展瓶颈
        一、编校质量有待提高
        二、主题呈现稍显不足
        三、文化视角略为单一
    第二节 “夜读”的突围策略
        一、精益求精打磨经典文本
        二、分门别类提炼明确主题
        三、集思广益凸显包容与慰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浅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创力度需要加强
二、互动性不足
三、部分标点符号使用不统一
四、推文标题字数太长, 导致一部分内容无法直接显示
五、结语

四、制作标题的六个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 曾华茜. 新疆大学, 2020(07)
  • [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拨作用的研究[D]. 张鑫婕.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自适应偏置轮廓路径算法的优化与实现[D]. 钟云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初中级水平美国短期来华学生汉语写作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史梦静. 苏州大学, 2020(03)
  • [5]民国壬戌学制期间初小国语教科书研究 ——以《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例[D]. 杜安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调查研究 ——以云南大学老挝来华留学学历生为例[D]. 柴琳. 云南大学, 2020(12)
  • [7]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 廖永容. 宁夏大学, 2019(02)
  • [8]地下空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许宗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研究[D]. 赵锋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浅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侯明希,岳俊,程斯誉. 传播力研究, 2019(09)

标签:;  ;  ;  ;  ;  

上头条的六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