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阿特拉斯城市地图组的设计思路

江苏省阿特拉斯城市地图组的设计思路

一、江苏省地图集城镇图组设计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汤文秀[1](2020)在《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文中提出地图作为最有效的地理空间表示方法,空间事物的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表达都离不开它的支持。地图集作为一系列地图的汇集,是在统一的总体设计基础上,通过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系统的逻辑顺序,将地图集的内部结构有机联系起来,并使用一系列严密的技术规格组织编排的。专题地图集作为专题信息的有机综合体,是专题要素或现象及其空间联系的知识集合。近些年来,资源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为解决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有效的科学信息服务。本文以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为研究重点,以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地图信息传输理论和地图视觉感受理论这3个现代地图学经典理论为基础,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进行了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收集气象、土地利用、空气质量、污染排放、经济、人口等方面的数据资料,采用转换、校正、配准等方法,解决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图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套合在同一软件平台的问题,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分类分级。(2)结合定西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人文风貌的特点,设计了符合定西市市情和资源环境专题主题的图集内容结构,并依据各图组特点具体设计了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同时,依据图形视觉变量及地图视觉感受论,通过大量的样图试验,设计了图集的基本规格以及色彩、符号和注记等地图语言。(3)确定了以ArcGIS为数据处理平台,以Adobe Illustrator为地图编制平台,以MAPulisher为两者数据连接桥梁,以In Design为排版输出平台的操作软件平台体系,完善了图集编制的工艺流程。(4)最终《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划分了序图组、资源环境图组、社会经济图组和县区详情图组4个图组,共包含46个图幅,其中市级图幅18张,县区级图幅28张。本文设计编制的《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在满足地图美学审美的基础上,对资源环境专题内容进行了科学表达,向图集用户展示和传达了全面客观的地图专题信息,对其他区域资源环境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陈菁[2](2020)在《历史性城镇景观(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以溧阳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历史城镇不断遭到城市发展的挑战与破坏,呈现遗产孤岛化和碎片化的现象,风貌遭到破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我们应当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城镇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城市发展中延续历史文脉已经成为历史城镇的普遍需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这类历史遗存比较丰富的城市,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保护传承工作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然而对于更广泛存在的一般历史城市来说,城市文脉往往让步于城市建设,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历史遗存较少、历史风貌欠完整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认知城市文脉,实现文脉延续,更加值得我们深思。一般历史城市普遍面临着城市风貌淡化、格局破坏、文化丧失的问题,急需开展文脉延续工作。近年来,“历史性城镇景观”(HUL)将“遗产”的概念扩展到所有城市遗产,从层积性与关联性的视角出发研究历史演变过程及各类文脉要素,体现了历史文化保护从物质遗存向文化脉络的转变,对于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文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对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提出了具体可操作且具有普适性的方法与路径,包括基于层积性的区域演变特征和文脉要素识别、基于关联性的文脉特征认知和要素整合以及整体性文脉延续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溧阳的城市研究中,对溧阳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层积研究,深入挖掘各类文脉要素,结合公众调查总结了溧阳文化特色和价值,采用基于关联性的资源整合方法,以空间为载体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提出了城市文脉延续策略,落实在城市空间的各类规划与节点设计中。

殷勇[3](2019)在《地情专题图斑自动综合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开展了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以及持续的监测,形成了规模宏大、多时相、覆盖全国的自然资源数据库,采用“微观数值化分析、宏观多尺度表达”两种技术路径,科学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地情专题地图是自然资源专题空间铺盖与重要地形要素内容混搭的宏观多尺度表达,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修复不可或缺、基础性的空间支撑。高效实现微观大尺度数据到宏观多尺度表达,核心在于地图自动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几十年来坚持不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在地形图单一要素或多要素的综合、质量评价,以及人机交互式地形图缩编系统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上述地形图相比,地情专题地图自动综合,类型内容更为多样,涉及语义丰富、空间结构迥异的专题空间铺盖;数据体量更为庞大,大多以县、市、省乃至全国为单位的覆盖范围;尺度跨度更为跳跃,从1:1万~1:100万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因此,其难度更大、复杂性更高、挑战性更强。地情专题图斑是地情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质量直接影响地情专题地图的综合效果。现有专题图斑综合研究中提出了融解、兼并、毗邻化、化简等多种综合算子,但在实际地情专题图斑数据中,图斑个体形态多样、群组空间格局复杂多变,如何根据不同地类图斑形态与格局选择对应的综合算子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此外,相较于地形图综合,复杂多样、空间结构迥异的地情专题图斑,受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其自动综合不仅要考虑地形图涉及的地物几何、拓扑、方向、度量等空间尺度上的约束,更要考虑其特有的地物空间分布结构、语义与统计意义上的地类面积平衡等约束,现有方法仍不完备,亟需优化。为此,针对地情专题图斑空间格局理解与保持两方面存在的局限,首先研究空间格局理解的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化识别图幅内的典型图斑,然后分别研究保持不同空间格局图斑的自动化综合处理方法,取得了四项主要创新:(1)构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决策树的图斑自动识别方法针对传统综合算法中地物特征识别依赖人工干预,本文利用决策树的高效性以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特征,研究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地情专题图斑空间格局理解方法,减少典型图斑(规则图斑、聚集图斑、狭长图斑和小图斑)识别的人工干预,并有助于提高图斑分类的效率、准度及自动化水平,为后续针对不同类别图斑的综合处理奠定基础。(2)提出一种保持结构化地物轮廓特征的图斑合并方法现有合并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图斑自身的自然形态,有效顾及了地类面积变化量的总和达到最小,但是这些方法为了维持数据的全覆盖、无重叠特性,其合并大多从全局出发,将各个地类统一考虑,较少顾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内在规律性的地物特征,如建筑物、坑塘等。合并过程中,改变了这些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地物边界,导致空间结构特征部分或全部丢失。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保持空间分布规律为前提,提出一种保持结构化地物轮廓特征的图斑合并方法,在直线模式、格网模式、毗邻区等结构化地物识别基础上,通过镶嵌以及边界轮廓还原技术,在保持地类面积平衡基础上,同时实现图斑结构化特征保持。(3)提出一种顾及几何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融解方法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是地情专题图斑数据综合中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针对已有方法在处理具有不规则形状或复杂分支汇聚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时,存在提取结构特征不准确、拓扑错误的不足,本文基于Delaunay三角网提出了一种顾及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方法。在利用第三类三角形识别A、B、C三类分支汇聚区基础上,通过考虑方向一致性与距离要素,对骨架线上存在的形状抖动、拓扑不一致等问题进行调整。本文方法提取的分裂线结果兼顾自然光滑的几何特征、符合视觉认知的结构特征以及拓扑特征。(4)提出一种兼顾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小面积图斑的融合操作是图斑综合中的常见操作,其中的关键在于既要保证图斑局部空间格局邻近与语义约束,又要维持融合前后整体地类面积的平衡。针对已有研究不能很好的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通过小图斑面积预分配以及整体面积平衡迭代调整算法,达到融合结果兼顾图斑局部空间几何特征、语义以及整体地类面积平衡。最后,研制了 WJZ-Ⅲ地情专题地图智能综合系统,内嵌本文提出的空间格局理解与保持方法,解决基于逻辑推理的算子、算法自适应选择和参数自适应调整等技术难题,通过建立知识库与算法库,为地情专题地图自动综合提供了科学工具。该系统已全面应用至地情专题数据的多尺度表达,支撑了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开展全省范围内多尺度地理国情图件、图集制作,综合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综合效率至少提高6倍以上,成果全部通过质检。

张栩晨[4](2019)在《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条件的提升与全球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历史城镇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既有保护体系和思路的指导下,整体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面临被侵蚀、被割裂的困境,现有保护思路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表现在要素识别、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等各方面。传统保护规划理念普遍强调历史城镇客观静态的价值,忽略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探寻,缺乏对动态发展价值的考虑。城市历史景观(HUL)是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城镇保护的新思路,不仅对整体性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和更新,还强调各项历史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历史城镇动态发展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层积性”,有助于对历史城镇的全方位认知。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出发,结合历史地图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以“关联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要素的识别转译,以“层积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价值的动态认知,并以重庆历史城区为例进行实证转译和层积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历史地图转译和层积分析的系统性方法,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初步建立了重庆历史城区景观要素数据库,并对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层积分析的整体性保护方法。具体来讲,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提出问题与理念启示。首先,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梳理了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然后,对既有历史城镇保护规划体系与理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发现传统规划理念对新时期历史城镇保护的适用性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对其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要素类型与构成、空间载体四方面内容进行剖析,并总结出该理念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包括关联识别与层积分析。第二部分(第3章):方法探索。首先,对历史地图的发展历程、特征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从城市历史景观理念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出发,结合其要素类型构成、空间载体形式,构建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包括以历史地图为基础的要素关联转译、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两个板块,并分别就具体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和层积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为下文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地图转译和层积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第4章):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具体转译过程。首先,梳理了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然后,按照上文提出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对重庆历史城区九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依次进行转译,内容组织分为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开埠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转译、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四个板块。第四部分(第5章):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研究。基于第三部分得到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以及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从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四类空间载体出发,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层积过程与规律进行分析。基于此,总结出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并从上述四类空间载体出发提出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谢燕,杨柳,黄亚萍[5](2018)在《《江苏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集》的制图综合与快速成图研究——以宿迁市宿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成果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制图综合的相关理论指导下,根据《江苏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集》编制要求,利用ArcGIS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围绕知识规则驱动快速制图的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江苏省地理国情数据库的制图综合与快速成图方法。以宿迁市宿城区为试验区,制定制图知识规则约束、定制国情地图模板、开发快速成图模型,对宿迁市宿城区国情要素进行数据综合与快速成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合理可行,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国情普查成果地图集的制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地图集图件成果图面效果统一规范。

王旭[6](2017)在《宋代县下基层区划的“双轨体制”研究 ——以太湖流域的乡、镇为中心》文中认为在“唐宋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宋代县下基层区划形成“双轨体制”,即以乡为代表的“乡村型”体制和以镇为代表的“镇市型”体制,该体制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北宋中期。前者以管理农业居民为主,包括乡、里、耆、管、都、保、团、社等基层区划单位,在地图上呈现出片状分布的特征;后者以管理工商业居民为主,包括镇、市、务、墟、步等基层区划单位,在地图上呈现出点状分布的特征。本文选取两类体系中层级最大且最为稳定的乡、镇为研究对象,对宋代县下基层区划体系的形成、运作、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空间范围则框定在当时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太湖流域。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乡篇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元丰三年(1080)太湖流域苏、湖、常、秀四州的乡进行名称考证和空间复原,并在此基础上对宋乡的幅员、边界、户口、层级、“官员”等地理和人文区划要素进行阐释。第二章在全面梳理宋代太湖流域基层区划变动和调整事例的基础上,对调整的对象、原因、方式、原则、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几乎所有的基层区划调整都是以乡为基本单位进行,并且乡的性质和职能在宋代时存在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趋势。第三章以太湖流域为切入点对城市外围特殊的附郭乡进行探讨,包括附郭乡与城墙、城市之经济关系、城市之人群关系等内容,认为附郭乡既是城市向乡村延伸的前沿地带,又是乡村进入城市的过渡地区,兼有城市和乡村双重职能及景观特色。下篇镇篇分为四章。第四章在广泛搜罗宋代太湖流域建制镇的基础上,明晰这些镇的建置沿革、确定地望、绘制成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这些镇的时空演变规律。第五章以海盐县澉浦镇为中心,探讨唐宋时代镇由军事性质向经济性质转变过程中的若干细节问题,如转变方式、特征、影响等,并通过这一案例对宋镇的政区形态变化、县镇关系、“皇权下县”等问题进行探讨。第六章在梳理南浔镇崛起原因、乌青镇兴衰过程的基础上探索两镇关系的演变轨迹,以期加深对新兴经济镇崛起与外部竞争这一命题的认识。第七章首先归纳出归安县东林镇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若干特征,发现这些特征不仅在宋代的江南市镇中具有普遍性,而且大多延续到了明清时期,从中可以看出江南市镇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时段且具有继承性的过程。结语部分对宋代县下基层区划的“双轨体制”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并对皇权与县下基层统治、宋代县及县以下基层区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基层管理中的分权(分责)与兼职特征进行统筹性思考和分析。附录两文则跳出所框定的空间范围,分别选取“乡村型”体系中的“团”及“镇市型”体系中的“坊”进行个案探讨。

陈饶[7](2016)在《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城镇发展区域性与综合性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大运河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位于首轮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江苏省域内。因此,论文针对江淮东部地区城镇的发展历史展开研究,意图在中央倡导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适时总结过去的城镇发展历史、城镇化经验、思考城镇发展的演变历程,应能更好地明确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首先,论文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宋、明清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等方法对江淮东部城镇的发展历史进行历时性论述,并从形成区划、城镇分布密度及城镇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对各时段的城镇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在历时性研究基础上,论文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影响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各历史要素进行分类提取,并对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叠加比较分析,构建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进而总结江淮东部城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及因盐业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论文对每个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城镇体系的变迁和特点,城镇的内部空间形态变迁进行逐一剖析,最后基于历史的视角对每个城镇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万霞,郑斌,黄健[8](2015)在《江苏省沿海海域影像地图集编制》文中研究指明江苏省沿海海域影像图集着重反映江苏省沿海海域的现状,以详实丰富的现势资料,为全省海洋事业制定发展计划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介绍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基础地形图数据和行业专题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矢量表示,影像处理等技术手段,完成图集的编制。

张涛[9](2015)在《明代疫灾时空分布及环境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疫灾是与人类相伴始终的顶级自然灾害之一。深入研究历史时期疫灾流行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为当前传染病防控提供历史参考,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本文以明代疫灾史料、气候变迁数据和自然灾害史料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明代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机理。明代疫灾,在王朝分布上,崇祯朝的灾情最为严重,其次为万历朝和嘉靖朝,灾情最轻的为建文和洪熙朝;在季节分布上,春季和夏季是疫灾高发季节,秋季是疫灾多发季节,冬季疫灾最少;在趋势周期上,整体呈上升趋势,每隔十年疫灾县数约增加9.5个,存在100年和50年两种尺度的波动周期,在100年尺度周期下,经历了约5个“轻-重”转换周期,在50年尺度周期下,经历了约8个“轻-重”转换周期;在省域分布上,明代疫灾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总体趋势,疫灾较严重省份主要位于东北部地区,包括南直隶、北直隶、浙江等省,位于西南部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疫灾普遍较轻;在县域分布上,共有1009个县有疫灾发生,其中疫灾频度最高的为南直隶吴县,达到8.3%,其次为北直隶大兴和宛平县,均为7.94%,有542个县无疫灾发生,疫灾频度为0;在冷热点分布上,疫灾热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三个区域,冷点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三个区域;明代共有10个特大疫灾年份,可以归纳为5个特大疫灾过程。明代全国气候冷暖变迁趋势与疫灾变化趋势相反,波动周期比较接近,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气候温暖阶段疫灾县数显着减少,寒冷阶段则显着增加。二者间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1.456x-0.577,全国温度距平标准化值每减小1个单位,疫灾县数标准化值增加1.456个单位,气候冷暖变迁可以解释23%的疫灾县数变化。在区域尺度上,华北地区气温与本区疫灾变化趋势相反,二者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其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631x,温度距平值标准化值每减小1个单位,疫灾县数标准化值增加0.631个单位,气候冷暖变迁可以解释39.6%的疫灾变化;华东地区气温与本区疫灾变化趋势相反,呈低度负相关关系,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二者间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429 x-0.001,温度距平值标准化值每减小1个单位,疫灾县数标准化值增加0.429个单位,气候冷暖变迁可以解释15.4%的疫灾变化;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气温与各自区域疫灾变化趋势均相反,均呈微弱负相关关系,都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明代东部地区干湿变迁趋势与疫灾变化趋势相反,波动周期较为接近,二者间呈低度负相关关系,但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气候的干湿变化对疫灾轻重的影响不显着。在东部各区域上,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干湿变迁与疫灾变化均为微弱负相关关系,都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明代江南地区干湿变迁与疫灾变化为低度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明代疫灾与水灾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39。具体来说,二者增长趋势具有统计学上显着的完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波动周期性在总体上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也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3,疫灾与水灾灾情均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疫灾中心基本与水灾中心重合。二者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421x-20.961,十年水灾县数每增加1个,十年疫灾县数平均增加0.421个,十年水灾县数可以解释33.1%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明代疫灾与旱灾在时间分布上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61,疫灾较重时旱灾也较为严重,反之亦然。具体来说,在增长趋势上具有一致性,均呈上升趋势,相关系数为0.998,具有统计学上显着的高度正相关关系,在周期分布上也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44。在空间分布上也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7,即疫灾较重的区域旱灾也较为严重,反之亦然,疫灾中心与旱灾中心基本重合。其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546x-18.230,十年旱灾县数每增加1个,十年疫灾县数平均增加0.546个,十年旱灾县数可以解释74.1%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明代疫灾与蝗灾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81,疫灾较重时蝗灾也较为严重,反之亦然。具体来说,在增长趋势上具有一致性,相关系数为1,具有统计学上显着的完全相关关系,在周期分布上也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41。在空间分布上也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5,即疫灾较重的区域蝗灾也相对较为严重,反之亦然,东北部地区蝗灾较严重的地区疫灾也较为严重,西部及南部地区疫灾和蝗灾都较轻。二者间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705x+10.724,十年蝗灾县数每增加1个,十年疫灾县数平均增加0.705个,十年蝗灾县数可以解释46.4%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明代疫灾与震灾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43,震灾较重时疫灾也较为严重,反之亦然。具体来说,在增长趋势上具有统计学上显着的完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在周期分布上不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的低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90,疫灾与震灾同时都较严重的地区包括北直隶北部京师地区、山西省中部太原府地区、南直隶东部应天府地区及陕西省西南部西安府地区等。二者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383x+6.354,十年震灾县数每增加1个,十年疫灾县数平均增加0.383个,十年震灾县数可以解释29%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疫灾的环境机理可以理解为影响疫灾的环境要素、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气候冷暖变迁、水灾、旱灾、蝗灾、震灾等5种要素是对明代疫灾变化具有影响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5种环境要素对疫灾变化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旱灾(74.1%)>蝗灾(46.4%)>水灾(33.1%)>震灾(29%)>气候冷暖变迁(23%)”。环境要素影响疫灾的作用机理,从本质上是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施加影响而体现的,如果多种灾害同时叠加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疫灾。

狄三峰[10](2013)在《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文中指出邓广铭先生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史要掌握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四种基本工具,而其中的“地理”便是指现今所讲的历史地理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历史地理学自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到本世纪更是发展迅猛。总结和梳理本世纪头十余年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成绩,对于该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按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对2000-2012年这十三年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情况做一番梳理。本文大体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近年来的研究大概;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对十余年来学科的整体发展情况做宏观说明,内容包括会议进展情况、专业历史地理杂志的发展、主要科研院校的研究领域和取得成果,以及近年来活跃在历史地理领域的学者大要等;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论述十余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进展情况,重点强调了学科属性问题和信息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运用;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历史自然地理的发展情况,对有关的地理因素进行分述概括,同时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互动: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到第十一章,主要论述的是历史人文地理的发展情况,分别对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社会文化地理、历史聚落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军事交通地理和区域历史地理等分支进行理论层面和内容层面的分析;第六部分为第十二章,论述了历史地图集的编纂情况,并对一些编绘理论进行分析说明;第七部分是第十三章,对历代地理志书、古地图以及历史地理文献的汇编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第八部分为第十四章,总结十余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特点、问题、对策,并展望中国历史地理学将来的发展走势。

二、江苏省地图集城镇图组设计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地图集城镇图组设计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基础概念
        2.1.1 地图
        2.1.2 地图集
    2.2 现代地图学基础理论
        2.2.1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
        2.2.2 地图信息传输理论
        2.2.3 地图视觉感受理论
    2.3 地图集设计与编制方法
        2.3.1 地图集的设计
        2.3.2 地图集的编制
    2.4 资源环境地图集优秀案例分析
        2.4.1 《中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
        2.4.2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地图集》
        2.4.3 《江苏省资源环境与发展地图集》
第3章 《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的设计
    3.1 项目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要求
        3.1.3 设计原则
        3.1.4 技术依据
    3.2 制图区域概况
    3.3 资料收集和分析
        3.3.1 基本资料
        3.3.2 补充资料
        3.3.3 参考资料
    3.4 图集的基本规格设计
        3.4.1 图集开本及装帧设计
        3.4.2 图集数学基础设计
        3.4.3 图集比例尺设计
        3.4.4 图集版式设计
    3.5 图集的内容选取
        3.5.1 图集图组设计
        3.5.2 图集内容结构
    3.6 图集的表示方法设计
        3.6.1 图集内容表达设计
        3.6.2 图集色彩、符号及注记设计
    3.7 图集的制图综合
        3.7.1 制图综合
        3.7.2 重要图面要素的处理
    3.8 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
        3.8.1 操作平台
        3.8.2 工艺流程
第4章 《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的编制
    4.1 数据的处理与分类
        4.1.1 地名数据
        4.1.2 界线数据
        4.1.3 水系数据
        4.1.4 交通数据
        4.1.5 遥感数据
        4.1.6 专题空间数据
        4.1.7 专题统计数据
        4.1.8 文字图片资料
    4.2 序图组编制
        4.2.1 数据准备
        4.2.2 表示方法
        4.2.3 成图编制
    4.3 资源环境图组编制——气象图
        4.3.1 数据准备
        4.3.2 表示方法
        4.3.3 成图编制
    4.4 社会经济图组编制——人口图
        4.4.1 数据准备
        4.4.2 表示方法
        4.4.3 成图编制
    4.5 县区详情图组编制
        4.5.1 数据准备
        4.5.2 表示方法
        4.5.3 成图编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A 地市级地图符号规范
    附图B 专题图地图符号规范
    附图C 县区级地图符号规范
    附图D 中心城区图符号规范
    附图E 《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展示
致谢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

(2)历史性城镇景观(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以溧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文脉延续提出了新的要求
        1.1.2 相较于历史文化名城,缺乏对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的思考
        1.1.3 历史性城镇景观概念的提出为引领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1.2 概念界定
        1.2.1 历史性城镇景观
        1.2.2 一般历史城市
        1.2.3 文脉延续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关于文脉延续的研究
        1.4.2 关于溧阳历史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发展及启示
    2.1 关于HUL的不同翻译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国外主要研究进程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相关案例
        2.3.1 厄瓜多尔昆卡市
        2.3.2 澳门
    2.4 历史性城镇景观的特点
        2.4.1 保护对象扩展到“城市遗产”
        2.4.2 动态层积
        2.4.3 价值关联
        2.4.4 多元参与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3.1 一般历史城市的特点
        3.1.1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3.1.2 缺乏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和框架
        3.1.3 历史文化物质遗存匮乏,呈现孤岛化和碎片化
        3.1.4 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相对较弱
    3.2 HUL视角对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的适用性与针对性
        3.2.1 “动态层积”扩展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
        3.2.2 基于关联性的文脉要素分析与整合,有利于文脉的认知和延续
        3.2.3 多元参与有助于提高社会参与度,增进文化认同
    3.3 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的总体思路
    3.4 基于层积性的区域演变特征和文脉要素识别
        3.4.1 “层积性”的内涵和意义
        3.4.2 文脉要素构成、价值评判原则与分类
        3.4.3 操作步骤
    3.5 基于关联性的文脉特征认知与要素整合
        3.5.1 “关联性”视角的内涵和意义
        3.5.2 基于关联性的要素整合
        3.5.3 操作步骤
    3.6 整体性文脉延续策略
        3.6.1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3.6.2 中观文化脉络控制
        3.6.3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层积性的溧阳区域发展特征和文脉要素挖掘
    4.1 建置沿革与地理文化区位
        4.1.1 建置沿革
        4.1.2 地理文化区位
    4.2 溧阳整体发展演变层积分析
        4.2.1 萌芽期——从远古至春秋战国
        4.2.2 初生期——秦至唐末
        4.2.3 发展期——宋元
        4.2.4 成熟期——明清
        4.2.5 由盛转衰期——民国至解放前
        4.2.6 转型期——解放后
    4.3 物质空间的层积分析
        4.3.1 山水格局
        4.3.2 农田水利景观
        4.3.3 水陆交通
        4.3.4 城镇村体系
        4.3.5 开放空间和园林
        4.3.6 历史城区
        4.3.7 古遗址
        4.3.8 宗教和礼制建筑
        4.3.9 红色遗产
    4.4 非物质文化分析
        4.4.1 民俗活动
        4.4.2 民间文学
        4.4.3 特色节庆
        4.4.4 饮食文化
    4.5 公众城市文化的认知调查
        4.5.1 问卷设计及发放
        4.5.2 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4.6 文脉要素分类及特点、价值总结
        4.6.1 文脉核心要素分类
        4.6.2 文脉要素特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关联性的溧阳文脉特征认知与整体性文脉延续策略
    5.1 溧阳文脉要素关联性分析
    5.2 溧阳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提取
        5.2.1 城市整体价值
        5.2.2 文化特色
    5.3 公众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法的建议
    5.4 基于空间和文化的文脉要素整合
        5.4.1 基于文化主题的文脉要素整合
        5.4.2 基于区域空间的文脉要素整合
    5.5 溧阳文脉延续策略
        5.5.1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5.5.2 中观——文化脉络控制
        5.5.3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A 图件
    图件目录
    一、历史舆图与历代地图
    二、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及调研现状分析图
    三、溧阳文化格局规划及地段设计图
附录B 重点历史文化资源点及其特色价值和现状评估
附录C 调研问卷
附录D 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附录E 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地情专题图斑自动综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基于神经网络决策树的图斑自动识别方法
    2.1 引言
    2.2 空间格局特征指标选取
    2.3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斑自动识别方法
    2.4 图斑自动识别实验
    2.5 本章小结
3 保持结构化特征的规则图斑典型化方法
    3.1 引言
    3.2 现有规则图斑合并方法与不足
    3.3 保持结构化特征的规则图斑典型化方法
    3.4 规则图斑典型化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顾及轮廓边界的聚集图斑毗邻化方法
    4.1 引言
    4.2 现有毗邻化方法与不足
    4.3 顾及轮廓边界的聚集图斑毗邻化方法
    4.4 聚集图斑毗邻化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顾及几何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融解方法
    5.1 引言
    5.2 现有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方法与不足
    5.3 顾及几何结构特征的狭长图斑分裂线提取
    5.4 狭长图斑融解
    5.5 狭长图斑融解实验
    5.6 本章小结
6 兼顾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
    6.1 引言
    6.2 现有小图斑融合方法与不足
    6.3 兼顾局部最优与整体面积平衡的小图斑融合方法
    6.4 小图斑融合实验
    6.5 本章小结
7 WJZ-Ⅲ研制与应用
    7.1 系统架构及核心功能
    7.2 综合制图算子与算法
    7.3 自适应知识库与引擎
    7.4 地理国情普查图生产应用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8.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解析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视角与实体对象)
        1.2.2 历史地图转译(基础方法)
        1.2.3 重庆历史城区(研究区域)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1.3.2 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相关研究综述
        1.3.3 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理念启示:从保护规划传统理念走向城市历史景观
    2.1 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念与体系
        2.1.1 国际历史城镇保护发展历程概述
        2.1.2 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体系概述
    2.2 既有体系下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分析
        2.2.1 要素识别较为孤立,对地域背景的关注不足
        2.2.2 价值认知较为片面,对多元文化的挖掘不够
        2.2.3 保护方法较为单一,对当代发展的融入不佳
    2.3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引入与内涵剖析
        2.3.1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与发展
        2.3.2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层积性与关联性
        2.3.3 城镇历史景观要素类型与构成: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
        2.3.4 城镇历史景观空间载体: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
    2.4 城镇历史景观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关联识别,层积分析
        2.4.1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必要性:层积研究的重要性
        2.4.2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现实意义
        2.4.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新趋势:以历史地图的数字化转译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方法探索:历史地图转译与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
    3.1 历史地图的特征与研究理论基础
        3.1.1 历史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3.1.2 历史地图的特征描述
        3.1.3 相关理论基础
    3.2 城市历史地图的空间转译方法
        3.2.1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原则与难点
        3.2.2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总体思路:“自然-人工-人文”要素的关联转译
        3.2.3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前期准备
        3.2.4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中期过程
        3.2.5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后期表达
        3.2.6 小结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
        3.3.1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的总体思路: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
        3.3.2 城镇格局的层积分析方法
        3.3.3 道路街巷的层积分析方法
        3.3.4 特色场所与地标建筑的层积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转译: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数字化转译
    4.1 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
        4.1.1 开埠前的封建历史时期
        4.1.2 开埠后的城市近代化时期
        4.1.3 解放后的城市现代化时期
        4.1.4 小结
    4.2 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
        4.2.1 资料收集情况
        4.2.2 重庆历史地图转译的准备工作
    4.3 重庆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 年以前)
        4.3.1 秦朝到清中期: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庆城图》(1761 年)
        4.3.2 清末开埠前:张云轩《重庆府治全图》(1886-1890 年)
    4.4 开埠到解放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1949 年)
        4.4.1 民国三年《重庆街道新图》(1914 年)
        4.4.2 民国十八年《重庆市区地形图》(1929 年)
        4.4.3 民国二十六年《重庆市街道图》(1937 年)
        4.4.4 民国三十五年《重庆市街道详图》(1946 年)
    4.5 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1949 年以后)
        4.5.1 西南大区时期之后:《重庆市区街道略图》(1959 年)
        4.5.2 改革开放之后:《重庆市中区交通图》(1981 年)
        4.5.3 重庆直辖之后:2012 年现状矢量地图
    4.6 本章小结
5 层积研究: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分析
    5.1 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过程分析
        5.1.1 城镇格局层积分析
        5.1.2 道路街巷层积分析
        5.1.3 特色场所层积分析
        5.1.4 地标建筑层积分析
        5.1.5 小结:不变法则,适变规律
    5.2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
        5.2.1 自然地理因素
        5.2.2 政治政策因素
        5.2.3 经济技术因素
        5.2.4 文化习俗因素
    5.3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模式总结
        5.3.1 持续模式
        5.3.2 覆盖模式
        5.3.3 拼贴模式
        5.3.4 延展模式
        5.3.5 小结
    5.4 基于层积分析的历史城镇整体性保护方法刍议
        5.4.1 城镇格局的完整性保护
        5.4.2 道路街巷的整体性延续
        5.4.3 特色场所的精神重塑与再造
        5.4.4 地标建筑的意义强化与传承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6.1.2 研究不足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本文涉及的重庆历史城区图片与文字资料一览表
    B.重庆历史城区已消失重要历史景观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C.解放后各时期历史景观要素对应名称一览表
    D.重庆历史城区古城门古城墙相关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
    E.重庆历史城区道路名称层积属性表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G.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H.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江苏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集》的制图综合与快速成图研究——以宿迁市宿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过程
    1.1 地物重要性规则
    1.2 地物选取综合规则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地表覆盖数据缩编综合效果良好
    2.2《普查图集》成图规范统一, 生产效率提高
3 结语

(6)宋代县下基层区划的“双轨体制”研究 ——以太湖流域的乡、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时空限定及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篇章结构
上篇:乡
    第一章 宋代太湖流域乡的考证、空间分布及其区划要素
        第一节 宋代太湖流域乡的考证及空间分布
        (一)湖州的辖乡及其空间分布
        (二)秀州的辖乡及其空间分布
        (三)苏州的辖乡及其空间分布
        (四)常州的辖乡及其空间分布
        第二节 政区还是区划?宋乡的称谓
        第三节 乡的地理区划要素
        (一)宋乡的边界及其划分原则
        (二)乡的数量、幅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乡的人文区划要素
        (一)乡均户口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性
        (二)乡的层级及其演变情况
        (三)乡的“官员”
        小结
    第二章 宋代太湖流域基层区的划调整及乡性质的转变
        第一节 太湖流域基层区划的变动与调整考
        (一)州际
        (二)县际
        (三)县内
        第二节 基层区划变动与调整的特点
        (一)调整的对象及其层级差异
        (二)乡的稳定性和难以分割性
        (三)基层区划的命名及其改名特征
        第三节 基层区划变动与调整的原因及意义
        (一)割乡置县、县内分乡与地域开发
        (二)基层区划调整、并乡、废乡与基层管理
        (三)名称更改与地方教化
        第四节 多重角色:宋乡性质的转变及职能的多样性
        (一)户籍记录和身份标识单位
        (二)作为乡村田地登记、税率核算的基本单位
        (三)维系其他基层区划运作的地域空间基础
        (四)承担部分的行政职能
        小结
    第三章 宋代附郭乡初探——以太湖流域为切入点
        第一节 太湖流域附郭乡考
        第二节 文献所见宋代附郭乡的特殊性
        第三节 城墙与附郭乡:“城墙外的城市”与“城墙内的乡”
        (一)“城墙外的城市”
        (二)“城墙内的乡”
        第四节 附郭乡与城市之经济关系
        (一)附郭乡是城市的后勤基地
        (二) 附郭乡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中间地带
        第五节 附郭乡与城市之人群关系
        (一)附郭乡是城市居民的旅游区及墓葬区
        (二)附郭乡是城市人口的主要输送区
        (三)附郭乡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投资区
        (四)附郭乡居民需要承担部分城市居民的赋税、徭役
        余论
下篇:镇
    第四章 宋代太湖流域镇的建置及其时空演变研究
        第一节 宋代太湖流域镇的建置沿革与地望考
        (一)湖州辖镇考
        (二)秀州辖镇考
        (三)苏州辖镇考
        (四)常州辖镇考
        第二节“旧”镇的生命周期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一)北宋中前期附郭镇、城关镇的废除及其原因
        (二)“旧”镇的“生命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节“新”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施坚雅模式”
        (一)“新”镇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二)早期经济镇的兴起与“施坚雅模式”的适用性
        第四节 镇的发展速度与新、旧镇分布特征的耦合性
        小结
    第五章 宋代镇的性质转变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澉浦镇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北宋及以前的澉浦镇及其性质变化
        第二节 南宋中前期澉浦镇的发展及其经济性质的强化
        第三节 南宋后期澉浦镇的衰落及性质反转
        (一)南宋后期澉浦镇的衰落及前人相关论述
        (二)海运与澉浦镇的兴衰
        第四节 宋镇性质转变的特征、影响及相关问题
        (一)县下“准政区”与小都市:镇的性质转变及“政区”形态变化
        (二)“皇权下县”:镇的性质转变与县下统治方式的调整
        (三)权利之争:宋代的县、镇关系
        (四)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与镇的兴衰
        余论
    第六章 宋代新兴经济镇的崛起与外部竞争——以南浔、乌青两镇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南浔镇崛起的原因
        (一)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地理区位的变化
        (二)水环境与耕作条件的改善及周边农业经济的繁荣
        (三)宋廷南渡与外来人口的迁入
        (四)荻塘运河、塘路的修缮与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
        (五)山区开垦、河流治理与经济腹地的扩大
        第二节 宋代乌青镇的兴衰轨迹
        (一)北宋乌青镇的发展情况
        (二)南宋乌青镇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 从属、对立与易位:南浔与乌青镇关系之演变
        (一)“镇——坊”格局的从属时期
        (二)冲突与博弈时期
        (三)“主次易位”时期
        余论
        (一)由点及面:典型性与普遍性
        (二)现实关怀:良性竞争与加强合作
    第七章 从东林镇看早期江南市镇的若干特点——兼与明清江南市镇进行比较
        第一节 辩误:东林、双林关系辩
        第二节 宋代东林镇史实考辩
        (一)由镇转市:东林镇的废除与东林市的兴起
        (二)“家族事业”:东林的大姓家族
        第三节 东林镇所见早期江南市镇的若干特点
        (一)市镇融合:特殊的“市镇转换”现象
        (二)专业市镇的兴起和发展
        (三)宋代市镇中的大姓家族
        第四节 与明清江南市镇的比较
        小结
结语 对于宋代县下基层区划的几点认识
    一、宋代县下基层区划的“双轨体制”
    二、皇权与县以下基层统治
    三、宋代县及县以下基层区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四、分权(分责)与兼职:宋代基层管理方式的特点
附录一:宋代“团”制新论
    第一节 北宋“团”的来源和概况
    第二节 南宋“团”的职能转变
    第三节 宋代“团”的性质辨析和地域化转向
    小结
附录二:宋代的乡村之“坊”
    第一节 引言:问题之提出
    第二节 宋代乡村之“坊”的概况
    第三节 问题之解答:村坊的“地域化”与“聚落化”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学术奖项

(7)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中国古代城镇区域性研究的必要性
        1.1.2 江淮东部地区城镇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1.1.3 中国区域城镇历史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1.2 研究的时空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2.2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2.3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现状
        1.3.2 区域城市史研究现状
        1.3.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先秦江淮东部地域文化形成与早期城市起源
    2.1 早期东部江淮地域文化演进与城邑起源
        2.1.1 江苏境内先秦地域文化的演进
        2.1.2 史前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分布与文化演进
        2.1.3 商周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城邑的空间分布与文化演进
    2.2 江淮东部早起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2.2.1 自然地貌决定聚落西密东疏的分布格局
        2.2.2 岸线砂堤形成与江淮东部聚落的分布
        2.2.3 江淮东部经济的初步发展
    2.3 早期江淮东部聚落与城市的空间形态
        2.3.1 水对江淮东部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3.2 江淮东部先秦城邑与水乡文明的初步形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初步发展与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3.1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3.2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遗址与早期城镇的空间分布
        3.2.1 遗址的空间分布
        3.2.2 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密度变化
    3.3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聚落与城镇的形成机制
        3.3.1 自然地理变迁
        3.3.2 道路交通的发达促进运西地区的发展
        3.3.3 经济产业逐渐丰富
        3.3.4 移民对江淮人口、城镇、意识文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快速发展与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4.1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4.2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发展情况
        4.2.1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密度
        4.2.2 具有经济意义的城镇网络初步形成
        4.2.3 江淮东部“运河城镇带”形成
        4.2.4 宋金江淮防御工事与军事城堡建设
    4.3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4.3.1 黄河夺淮之前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4.3.2 运河水系开凿与陆路交通兴建、邮驿城镇建设
        4.3.3 江淮东部经济圈的形成
        4.3.4 隋唐宋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4.3.5 重道尚武对区域意识文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江淮东部发展鼎盛期与城镇体系完善期
    5.1 元明清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5.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职能
        5.2.1 元明清县下级的行政机构组织
        5.2.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分布密度与空间格局
        5.2.3 元明清江淮东部市镇职能类型与特点
    5.3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5.3.1 黄河夺淮之后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5.3.2 古代道路发展鼎盛与近代公路兴起对城镇的影响
        5.3.3 元明清人口迁徙、分布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5.3.4 元明清江淮东部经济发展状况
        5.3.5 科举人才的分布与城市文化的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空间网络建构与特点
    6.1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的分类
        6.1.1 基本概念解析
        6.1.2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概念解析
        6.1.3 区域城镇发展历史要素的划分
    6.2 江淮东部地区城市历史空间要素变迁研究
        6.2.1 区域行政格局完善
        6.2.2 城镇空间结构变迁
        6.2.3 自然地理变迁
        6.2.4 道路交通要素变迁
        6.2.5 人口要素变迁
        6.2.6 经济要素空间结构
        6.2.7 文化要素变迁
    6.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建构
        6.3.1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目的
        6.3.2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内容
        6.3.3 江淮东部城镇历史空间网络建构
    6.4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和空间结构
        6.4.1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
        6.4.2 江淮东部城镇的空间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
    7.1 淮扬运河沿岸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7.2 江淮运河发展与沿岸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7.2.1 运河的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变迁
        7.2.2 沿运城镇形成与变迁的原因
        7.2.3 沿运城镇形态空间特点
    7.3 运河城市的漕运空间研究——以淮安为例
        7.3.1 江淮运河对淮安所产生的历史价值
        7.3.2 水系变迁与两淮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7.3.3 明清淮安老城漕运空间研究
        7.3.4 清江浦漕运空间的变迁
    7.4 对比研究——临江运河水系变迁与扬州城镇历史空间演变
        7.4.1 运道变迁与扬州城镇体系形成
        7.4.2 运道变迁对扬州老城空间的影响
        7.4.3 两淮城镇与临运城镇的对比
    7.5 基于历史视角的沿运城镇未来发展策略探索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
    8.1 里下河地区城镇发展的现状
        8.1.1 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8.1.2 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2 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变迁
        8.2.1 黄河夺淮之前一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8.2.2 黄河夺淮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快速发展
        8.2.3 黄河北迁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的衰落
        8.2.4 建国后水利建设——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再发展
    8.3 里下河水乡聚落群空间分布特征
        8.3.1 里下河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2 江淮东部其他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3 聚落群空间分布与城镇产业结构现状
    8.4 里下河水乡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8.4.1 人工水系开凿与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以泰州老城为例
        8.4.2 水文地貌的演变与城镇的发展——以兴化为例
        8.4.3 水系对古镇的空间形态影响——以溱潼为例
    8.5 基于历史规律的里下河城镇未来规划探索研究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因淮盐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
    9.1 淮盐的地位及江淮沿海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1.1 淮盐的地位与价值
        9.1.2 两淮盐业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9.2 两淮盐场发展与滨海城镇体系变迁
        9.2.1 秦汉时期——“煮海为盐”聚居点的出现
        9.2.2 隋唐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萌芽阶段
        9.2.3 宋元时期——淮盐经济发展高峰与沿海城镇体系的形成
        9.2.4 明清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成熟阶段
    9.3 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与江苏沿海近现代城镇规划建设
        9.3.1 废灶兴垦与沿海盐垦公司的建立
        9.3.2 沿海近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与区域规划
    9.4 江淮沿海城镇空间变迁特点
        9.4.1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变迁特点
        9.4.2 城镇防御体系的建设
        9.4.3 沿海人工水乡城镇的逐步形成
        9.4.4 盐场内部空间的分布特点
    9.5 淮盐城镇空间变迁——以草堰-大丰为例
        9.5.1 盐场的历史沿革
        9.5.2 古盐业集散地——草堰镇的空间形态变迁
        9.5.3 大丰公司规划特点及城镇的形成
        9.5.4 小结
    9.6 基于历史研究的淮盐文化线路构建的初步探索
        9.6.1 淮盐文化线路属性
        9.6.2 准盐文化线路的初步建构
        9.6.3 淮盐文化线路三个层面及保护措施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一 地方志及古代文献
    二 学术专着
    三 期刊论文
    四 论文集
    五 学位论文
    六 主要参考网站
作者简介

(8)江苏省沿海海域影像地图集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制图区地理概况
3 编图资料收集
    3.1 影像资料
    3.2 地形图资料
    3.3 补充资料
4 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4.1 坐标系统
    4.2 比例尺
    4.3 成图规格
    4.4 图集装帧
    4.5 图集结构
    4.6 图面配置
5 作业流程
6 地图制图
    6.1 影像处理
        6.1.1 色彩纠正
        6.1.2 水域提取
        6.1.3 道路阴影处理
        6.1.4 涉密区域的处理
        6.1.5 数据转换
    6.2 矢量表示
        6.2.1 政区
        6.2.2 地势
        6.2.3 水系
        6.2.4 公路
        6.2.5 铁路与航空
        6.2.6 航道
        6.2.7 岛屿与滩涂
7 结束语

(9)明代疫灾时空分布及环境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资料来源和概念
        1.4.1 资料来源
        1.4.2 资料处理
        1.4.3 概念界定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欧洲历史疫灾的研究
        2.1.2 日本美洲历史疫灾研究
        2.1.3 中国历史疫灾的研究
        2.1.4 疫灾历史影响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明代疫灾史料整理
        2.2.2 明代疫灾时空分布
        2.2.3 明代疫灾环境机理
        2.2.4 明代疫灾病种研究
        2.2.5 明代疫灾图集编制
    2.3 研究现状述评
3 明代疫灾的时空分布
    3.1 明代疫灾史料及年表
        3.1.1 明代疫灾史料的收集
        3.1.2 明代疫灾年表的编制
        3.1.3 明代疫灾等级的划分
    3.2 明前期疫灾时空分布
        3.2.1 明前期疫灾时间分布
        3.2.2 明前期疫灾空间分布
    3.3 明中期疫灾时空分布
        3.3.1 明中期疫灾时间分布
        3.3.2 明中期疫灾空间分布
    3.4 明后期疫灾时空分布
        3.4.1 明后期疫灾时间分布
        3.4.2 明后期疫灾空间分布
    3.5 明代疫灾总体时空分布
        3.5.1 时间分布
        3.5.2 空间分布
    3.6 明代的特大疫灾过程
        3.6.1 明代特大疫灾年份
        3.6.2 明代特大疫灾过程
    3.7 本章小结
4 明代疫灾与气候变迁
    4.1 明代气候变迁研究及主要结论
        4.1.1 冷暖变迁研究及主要结论
        4.1.2 干湿变迁研究及主要结论
    4.2 明代疫灾与气候冷暖变迁
        4.2.1 全国尺度分析
        4.2.2 区域尺度分析
    4.3 明代疫灾与气候干湿变迁
        4.3.1 东部整体分析
        4.3.2 东部分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明代疫灾与自然灾害
    5.1 明代自然灾害站点
        5.1.1 建立明代自然灾害站点的依据
        5.1.2 明代自然灾害站点选择原则
        5.1.3 明代自然灾害站点空间分布
        5.1.4 明代自然灾害站点灾情指标
    5.2 明代疫灾与水灾
        5.2.1 明代水灾时空分布概况
        5.2.2 明代疫灾与水灾的时间耦合
        5.2.3 明代疫灾与水灾的空间耦合
        5.2.4 明代疫灾与水灾的回归分析
    5.3 明代疫灾与旱灾
        5.3.1 明代旱灾时空分布概况
        5.3.2 明代疫灾与旱灾的时间耦合
        5.3.3 明代疫灾与旱灾的空间耦合
        5.3.4 明代疫灾与旱灾的回归分析
    5.4 明代疫灾与蝗灾
        5.4.1 明代蝗灾时空分布概况
        5.4.2 明代疫灾与蝗灾的时间耦合
        5.4.3 明代疫灾与蝗灾的空间耦合
        5.4.4 明代疫灾与蝗灾的回归分析
    5.5 明代疫灾与震灾
        5.5.1 明代震灾时空分布概况
        5.5.2 明代疫灾与震灾的时间耦合
        5.5.3 明代疫灾与震灾的空间耦合
        5.5.4 明代疫灾与震灾的回归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明代疫灾的环境机理
    6.1 影响疫灾的环境要素
    6.2 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
    6.3 环境要素的作用机理
        6.3.1 气候冷暖影响疫灾的作用机理
        6.3.2 水灾影响疫灾的作用机理
        6.3.3 旱灾影响疫灾的作用机理
        6.3.4 蝗灾影响疫灾的作用机理
        6.3.5 震灾影响疫灾的作用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当今的启示
    7.3 可能的创新点
    7.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1 外文文献
    2 中文文献
附录
    附表1 明前期县域疫灾分布统计表
    附表2 明中期县域疫灾分布统计表
    附表3 明后期县域疫灾分布统计表
    附表4 明代灾害站点水灾年份及年数统计表
    附表5 明代灾害站点旱灾年份及年数统计表
    附表6 明代灾害站点惶巧年份及年数统计表
    附表7 明代灾害站点震灾年份及年数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十余年来学科整体发展态势鸟瞰
    一、会议概况
    二、“双璧”争辉
    三、研究重镇
    四、研究队伍
第二章 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发展
    一、理论建设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地理因素研究
    二、人地关系研究
    三、综合研究
    余论
第四章 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发展(上)
    一、历史疆域研究
    二、其他
第五章 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发展(下)
    一、通论性与区域性政区研究
    二、历代政区研究
    余论
第六章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农业地理研究
    二、历史工商业地理研究
    三、历史经济区域研究
    余论
第七章 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理论探索
    二、专题研究
    余论
第八章 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理论与方法
    二、古都研究
    三、其他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四、历史市镇乡村研究
    五、其他
    余论
第九章 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通论性研究
    二、断代人口地理研究
    三、历史区域人口地理研究
    余论
第十章 历史交通、军事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交通地理研究
    二、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余论
第十一章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行政区域研究
    二、历史自然区域研究
    三、历史文化区域研究
    余论
第十二章 历史地图集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出版
    二、历史地图编绘的理论探讨与数字化
    余论
第十三章 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地理志书研究
    二、古地图研究
    三、历史地理文献汇编
    余论
第十四章 问题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一、年度综述、回顾文章
    二、理论方法文章
    三、专着、论文集
    四、书评类文章
    五、海外专着(含港澳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江苏省地图集城镇图组设计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D]. 汤文秀.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历史性城镇景观(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以溧阳为例[D]. 陈菁. 东南大学, 2020(01)
  • [3]地情专题图斑自动综合方法研究[D]. 殷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4]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D]. 张栩晨. 重庆大学, 2019(01)
  • [5]《江苏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集》的制图综合与快速成图研究——以宿迁市宿城区为例[J]. 谢燕,杨柳,黄亚萍. 现代测绘, 2018(03)
  • [6]宋代县下基层区划的“双轨体制”研究 ——以太湖流域的乡、镇为中心[D]. 王旭. 暨南大学, 2017(05)
  • [7]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D]. 陈饶. 东南大学, 2016(02)
  • [8]江苏省沿海海域影像地图集编制[A]. 万霞,郑斌,黄健. 第十一次江苏科技论坛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应用分论坛论文集, 2015
  • [9]明代疫灾时空分布及环境机理研究[D]. 张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10]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D]. 狄三峰. 扬州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江苏省阿特拉斯城市地图组的设计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