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现代社会的互动

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现代社会的互动

一、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现代社会的互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范清[1](2020)在《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因而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重要补充的校本课程则顺应成为新课改的着力点。对化学学科而言,以地方本土资源为依托的化学校本课程因其具有特色性、情境性、时代性和传承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这样的校本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它对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土资源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也能够有效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转型成为研究型教师,关注到教育本位上来。同时,本土资源下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为主要研究基地进行该项目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找到本文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然后,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关于校本课程认识的情况分析,采用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接着采用个案法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具体说明本文中提出的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三化模式”即情景化模式、体验化模式、模拟实验化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高效性;最后采用前后测对比法证明基于本土资源下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云南作为一个多种少数民族融合的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本土资源的选取原则和选取范畴;本土资源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相融合的形式;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流程;化学教学素材资料的编排顺序以及校本课程实施的高效模式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实施基于云南本土资源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自我动手的实践探究能力增强,化学学业成绩也明显提升。2、云南本土资源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相结合既能补充国家教材知识的陈旧性又能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资源。3、应用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情景化模式、体验化模式、模拟实验化模式的“三化模式”具有高效性等特点,可继续深入研究和补充。4、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使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5、化学校本课程可以有效建设学校特色教育体系。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包括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和国外关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研究方面的发展与进程;本文研究范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支撑。最后在这些相关文献中寻找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新的研究突破点,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对应用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云南本土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编排。主要包括:分析本土资源选择的原则;本土资源的分类即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化工工艺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学生较感兴趣的本土资源类型;对具体的列入校本课程的本土资源内容分析、整理和编章归节,形成校本课程教材。第四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对基于云南本土资源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具体流程、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三化模式”的研究等。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个案研究和有效性分析。主要包括基于云南本土资源下的《古滇青铜文化与金属的保护》《斗南玫瑰花精油的提取》《滇池水样检测和水体保护》《普洱茶的成分探究和普洱茶文化》等几个具体教学个案的分析。并通过成绩的前后测结果变化证明“三化模式”在个案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前后测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出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良好。第六部分:结论与反思。总结本论文的结论和研究中的不足,为后续的研究提出方向。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芦瑞[3](2019)在《计算机辅助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现代教育新理念倡导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下进行学科教学活动。在化学学科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倡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学习化学。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模块二和模块三中涉及大量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知识,这些结构较为抽象,学生理解相对困难。因此,借助计算机手段辅助该部分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取了三种化学软件来构建原子、分子、晶体结构模型,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三和选修五为基础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实践调查与结果分析,发现应用计算机辅助化学物质结构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宏微结合的思想,构建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传统教学相比,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可使微观粒子可视化,促进学生积极掌握知识;与其他辅助软件教学相比,本研究选取的软件简洁、方便,易于教师与学生操作。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其中,研究背景阐述了社会发展、教育改革、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改革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研究综述主要总结了国内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化学物质结构、化学物质结构思维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等相关理论。第三部分:计算机辅助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的应用。本章主要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中的建构,简述了物质结构在新课标中的分布,gnuplot、GaussView5.0、eChem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计算机辅助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的实践与效果评价。以银川一中高二年级两个班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确定本研究具有可信度与可实施度。第五部分: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计算机辅助物质结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微观知识的认识,培养其化学学科素养。

陈雪[4](2019)在《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立体绿化是改善当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节能、增强建筑生态性能的有效手段。办公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比突出,由于其使用人群庞大且持续时间长,营造良好的办公与休憩空间显得十分重要。研究立体绿化在办公建筑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目前,深圳市正在大力建设“森林城市”,立体绿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在深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此大背景,本文以深圳市作为研究范围,在基于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理论研究及相关政策的总结分析下,首先对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资料的全面查阅,发现各项目的优点与不足,从其中学习到能够用于指导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建设的理念与技术。其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发放、相关专业人员访谈以及与立体绿化设计施工公司交流等多种方式,掌握深圳市目前办公建筑的立体绿化建设基本情况,总结出其突出的问题,分别是立体绿化与建筑设计脱节、植物选择不合理以及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三大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案例研究与现状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对深圳市气候条件的分析,得出建筑立体绿化建设应遵循当地气候环境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筑风荷载、日照情况、办公建筑布局与垂直空间打造、建筑立面等多个角度讨论了立体绿化与建筑协同设计的方法;从适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美学原则、以及日照强度几个角度探讨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植物合理配置的方法;通过designbuilder热工模拟,探讨了不同形式立体绿化对建筑热工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现场调研与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整理,针对其建成后的管理与建设成本控制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以南海意库1号楼为例,将提出的设计策略运用到实际项目的立体绿化改造中,为以后的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提供参考。

金杏城[5](2018)在《公共艺术的智能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12年国家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变得多元,城市设计不仅要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要切合城市多元、共享经济发展,所以研发与应用可持续能源与智能数据处理成为研究热点。现代城市公众对于公共艺术的需求由简单的审美艺术角度转化为交互体验与共享信息,智能化设计开始实践于公共艺术中,并以其新颖的科技造型与具有交互性、智能化功能的特点发展成为新兴的艺术形态。本文以智能城市的发展为背景,深入分析与探究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主要类型与发展。首先笔者分别概述公共艺术以及智能化设计的通过发展脉络,发现公共艺术新价值取向有两点:交互性与智能性。然后整理出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基本特性、表现类型以及自身的技术因素;通过详细剖析三个现代公共艺术设计案例,得出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价值取向;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类型、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媒介材料,并且结合之前的案例分析和其他学者论点归纳出公共艺术智能化的设计原则。通过本课题的分析得出公共艺发展的可能性之一是智能化,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是融合新能源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的新兴艺术,不仅为公众带来审美感受与交互服务,还实现了城市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塔吉古丽·依马木买买提(Tajigul Emammamat)[6](2018)在《八乙基卟啉及其锌配合物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与气敏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及时、准确检测越来越重视。为了预防和有效控制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研制出灵敏度高、能实时检测有害气体,并具有便携式、操作简单等优点的气体传感器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八乙基卟啉和八乙基卟啉锌为敏感材料,研制了一系列气体传感器,并对室内污染主要的原料油漆挥发产生的混合气体进行了气敏性测试,取得较好的结果。第一章前言部分,从挥发性气体的来源及其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出发,阐述了传感器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原理、特点、性能评价及未来的发展和实际的应用前景以及敏感材料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以八乙基卟啉为敏感试剂,采用旋转-甩涂法(spin-coating)制备了八乙基卟啉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并利用薄膜测厚仪(SGC-10)、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FE-SEM)等手段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测定了薄膜的厚度、折射率,同时优化敏感元件的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薄膜表面粗糙度大约为35.6 nm,折射率为1.7890,膜厚度114±5 nm范围内。该传感元件对浓度低于1×10-88 V/V0(V:被检测气体体积,V0:空气体积)(信噪比S/N=5.1)的甲胺气体具有较好的响应,响应-恢复时间为2 s和7 s,相对标准偏差为1.11%,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和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探索八乙基卟啉的性质,继续探讨八乙基卟啉聚集行为。通过加无机酸的方法控制八乙基卟啉溶液的pH值,比较了自由基八乙基卟啉与质子化八乙基卟啉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位置,并确定了其质子化后的聚集体类型,即属于J型聚集体。制备了基于J型聚集体的气敏元件,并对其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气敏机理。第三章为高灵敏八乙基卟啉-TiO2条形复合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本章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合成TiO2溶胶,利用浸渍-提拉法将TiO2固定在锡掺杂玻璃光波导元件表面,获得TiO2条形/锡掺杂玻璃光波导,然后再次利用旋转-甩涂法将敏感材料固定在TiO2薄膜表面,以获得敏感元件。在室温条件下对所得敏感元件进行气敏性测试。多次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元件对甲胺气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响应,能检测到体积比为(信噪比S/N=6.7)1×10-10 V/V0的甲胺气体,响应-恢复时间为2 s和9 s。比前一章制备的八乙基卟啉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元件的灵敏度提高了2个数量级。第四章以八乙基卟啉锌作为敏感材料,制备了八乙基卟啉锌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用FE-SEM法对敏感薄膜表面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薄膜的厚度、折射率,并研究了对VOCs气体的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元件对浓度低于1×10-99 V/V0的甲苯气体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响应,经过多次的平行实验可见,八乙基卟啉锌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具有制备容易、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响应和恢复周期短等优点。第五章以八乙基卟啉锌作为敏感试剂,并研究了对VOCs气体的响应特性。从实验结果可见,本章研制的传感元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能检测浓度低于1×10-1111 V/V0的甲苯气体。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该敏感元件对室内污染所产生的混合气体进行了气敏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敏感元件在检测油漆所产生的混合气体时,表现出响应-恢复时间快、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油漆所含的成份,证明其含有苯系物。在利用该敏感元件检测室内污染物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总结硕士阶段所有的研究内容,并归纳总结。

梁竹韵[7](2018)在《中日高中化学教科书“有机化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以来,在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大潮地推动下,世界各国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国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为目的的化学课程改革之中。紧跟国际改革趋势,中国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以及化学学科对应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然而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2018年1月中国教育部出台了最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标准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分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几条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其中教科书作为课程改革的物化产物,既是课程改革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与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和资源。每一套教科书都有其鲜明的时代和区域特征,是课程改革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教科书的变革是课改的其必然结果。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文化背景相似,但作为发达国家,受美国课程改革的影响,日本比我国更早开始化学课程的改革,基本上每十年就会进行一次大的课程改革,有更多的经验。其教科书也随之不断地进行革新,不断追逐着国际改革的潮流。在长期地发展中,日本的教科书逐渐形成了以其学习指导要领为标准,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可供选择的“一纲多本”的体系,这也正是我国教科书的发展方向。由于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将我国教科书与日本教科书的有机化学部分进行对比,研究各自特点,取长补短,能为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日本于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其最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本论文选取日本最新课程改革下教科书,将其与我国现行教科书进行对比。首先从整体上分析双方教科书的背景,分析在两国不同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要求下的编写体系,比较双方对有机化学内容在必修、选修模块中的不同分布安排,提炼出双方呈现有机化学知识的不同逻辑结构。然后分别对教科书的栏目、内容、实验、习题进行详细分析,寻找两国在内容安排、细节设置上的不同思路,比较各自对课程目标体现方式的异同,分析其中的长短处。最后进行总结与反思,对我国今后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对中国化学教科书编制作出一些贡献。

高雨辰[8](2016)在《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文脉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历史信息的积累与传承,是存在于城市各元素之间的伴生概念,其强调元素个体间及个体与城市整体间的多元联系,是城市发展的内心灵魂。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形态与城市意象的重要有机环节,其折射出社会的文化常态和美学品味。公共艺术伴随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产生、置换和再生等过程,其形态与内涵与城市文脉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对于公共艺术的研究与设计愈发背离文脉的发生轨迹。设计多朝猎奇与均质两极化发展,割裂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连接的脉络,使公共艺术成为无法传递城市精神的静态化片段,进而陷入设计鸡肋的困境。本文旨在基于城市文脉理论重新梳理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并探讨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场域精神的塑造与提升手法。首先对文脉思潮演变和文脉与城市构架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其次,针对我国城市文脉保护的现存问题和潜在机遇,探讨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的手法来实现对城市文脉的保护,从而达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目的;再次,借鉴国外经验,探寻如何实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脉的高度契合,使公共艺术设计能成为城市文脉保护的重要手段;注重城市居民的情感需求,使公共艺术作品能真正受到大众群体的接受,而非如艺术品一样的只遵从艺术家本身的主观意识;最后,通过解析公共艺术作品(以沈阳为例)的尺度关系、情感元素、场域限制、互动功能性等元素,探究承载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设计创作应运用的策略及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公共艺术和城市文脉结合的方式。

王进思[9](2016)在《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风景园林自诞生以来就与艺术具有紧密的联系。回溯历史,艺术曾以绘画、诗歌和雕塑等各种形式、介质影响着景观的创造以及各种景观风格的形成。现今,作为当代特征最为突出,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潮的装置艺术,更是以“场所+情感+材料”三大艺术手法打破了传统艺术观念,在模糊了景观与艺术边界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着风景园林的表现形式及设计理念。因此,对于装置艺术之于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景观化途径的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在厘清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创作的情景解析,以及装置艺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观化途径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去两个核心内容展开,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作为文章的基础研究,对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做了基本阐述,并针对装置艺术和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相应地界定,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与论文相关研究方向的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定论文写作的切入点,以及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为下文作铺垫。第二部分(第二章),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关系辨析。该部分首先通过对装置艺术的特性、分类,兴起与发展的内容进行扩充说明,由此基础之上对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的互辅关系进行分析论证,确立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景观装置艺术,即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的结合产物,更是印证了景观与装置艺术之间的这种互辅关系。第三部分(第三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的情境解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类整理研究,将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境分为了4个部分:(1)建立标志性景观;(2)创造纪念性景观;(3)建造景观公共设施;(4)塑造个性景观小品。在这四种情境之下,装置艺术可以很好地融入进城市公共空间,继而与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相结合,可以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第四章),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这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根据前章的案例分析了装置艺术的景观化在4个方面对城市公共空间起到的作用;总结了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5个必要原则;提出了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化具体的5个途径;最后,就具体景观设计能够从装置艺术汲取哪些设计思路、表现手法进行了归纳。研究发现,在具体的空间塑造、场所精神、形态造型、色彩丰富、材料多样化、情感表达和互动等设计手法上,装置艺术为景观设计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其核心设计理念——“观念为先”——能为景观设计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感官活力、社会活力、经济活力和文化活力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装置艺术所具有的“非预判性”、“暂时性”特质,在能为景观设计师带来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启迪同时,其打破预设的模式化设计的作用,将从根本上延续景观设计的核心生命力,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更体现出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同时,伴随着设计多元化的时代到来,装置艺术也作为一个新兴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门类,也逐渐摆脱了它的纯艺术性和独立性,与多种学科、新型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它与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也让当今的景观设计更具前沿性、科学性以及更赋有时代特征。由此,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也逐渐变得更加复合化、综合化、个性化,为解决或缓解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同质化的产生,这对于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创作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进一步完善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装置艺术设计的研究体系,提高社会对城市公共空间重要性的认识。

万延岚[10](2016)在《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研究 ——基于社会发展的视域》文中研究说明理科教育在社会的启蒙和文明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理科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很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科学教育,尤其是物理和化学教育,并不受学生们的欢迎。科学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对科学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者认为他们所接受的学校学习与其自身和所处社会是不适切的。随着全球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正面临着由于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些社会发展挑战和学校教育现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理科教育,理科课程在全球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心并且有能力解决社会危机问题的未来公民是全球化危机对理科教育和理科课程提出的重大挑战。基于此,从社会发展的视域,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我国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就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首先在第二章综述了当前国际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对课程适切性的内涵、适切对象、内容维度、基本特点、价值定位等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继而在第三章,论文从适切性的角度回顾了过去半个多世纪,国际范围内的理科课程经历的三次课程改革浪潮——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至今,从中总结出适切课程建立的一般过程以及理科课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出国际理科课程改革中课程适切性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即未来适切的理科课程必是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中通过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而适切于其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在这种人才培养理念下所诞生的公民也必将会是未来社会所需求和期许的。在上述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文在第四章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哲学判据,确定了从社会发展视域审视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这一具体的研究视角及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对社会发展视域进行了相关界定。在研究视角确定后,论文从理论上深入阐释了社会发展视域下理科课程适切性分析的三个视角——社会科学视角、社会文化视角、社会政治视角,并分析了三个视角对理科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之后,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审视了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对现代公民提出的发展要求。根据之前的理论分析,以及社会发展问题和公民发展需求对理科课程提出的挑战,论文总结出社会发展视域下适切的理科课程在理论上主要应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社会性科学主题维度、科学能力维度和价值观念维度,并提炼出其相关具体内容。基于上述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论文在第五章运用着名的未来预测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与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33名杰出专家共同体,就“社会发展视域下适切的中学理科课程应包含哪些重要内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通过三轮迭代的德尔菲法研究,专家共同体基于我国社会发展背景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做出了有效决策和权威共识。根据德尔菲研究研究结论,我们构建了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内容模型,主要包含7项一级社会性科学主题——环境问题、安全健康、资源能源、生态系统、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科学本质;7项科学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分析、综合、评价、交流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实验探究能力;科学论证能力;运用科学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社会参与和实践;6项价值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批判性态度/思维;社会责任感;道德和伦理意识;团队参与、交流合作;规则意识。这些内容是适切的中学理科课程应该重点关注和强调的。在理科课程适切性内容模型的指导下,论文开展了两项实证研究。首先,论文在第六章,基于课程适切性的内容模型,深入详细地分析了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结果为理科课程改革和理科教学实践提供了如下建议和启示:理科课程标准应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体现大局意识和全球视野;理科课程标准应加强对科学本质内容的显性呈现;创新不仅应是一种意识或精神,更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和提升;理科课程标准中应加强学生道德和伦理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理科课程标准应加强科学能力和价值观念的阐述,力求更加深入、具体、全面;理科课程标准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统筹安排理科课程内容。论文在第七章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中学理科课程学习状况调查问卷》(A卷与B卷)的测查,通过学生的表现从整体上了解当前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对新型材料、科学本质等一些重要的社会性科学主题的了解程度较为薄弱;中学生认为他们的科学能力和价值观念发展水平较为良好;理科教科书和理科课堂教学是中学生了解社会性科学主题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1)论文从社会发展的视域审视当前理科课程的适切性,既突破了已有的较为关注学科和学生的分析视角,又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动向紧密联系。(2)论文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运用了德尔菲专家预测法对理论模型的构建,实现了研究方法的突破。(3)论文构建了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理论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中学理科课程标准和中学生的理科课程学习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调查,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中学理科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二、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现代社会的互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现代社会的互动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
    2.3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
    2.4 相关理论基础
3 应用于化学校本课程的云南本土资源的选取与整合
    3.1 本土资源的选取原则
    3.2 云南本土资源的分类
    3.3 云南本土资源的选择
4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4.1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4.2 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
    4.3 化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4.4 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三化”模式
    4.5 化学教本课程的教材选题目录
5 个案实践和效果分析
    5.1 《古滇青铜文化与金属的保护》教学案例
    5.2 《滇池水体保护与水样检测》教学案例
    5.3 《玫瑰花精油的提取》教学案例
    5.4 《普洱茶文化与成分检测》教学案例
    5.5 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分析
6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计算机辅助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需要
        1.1.2 教育改革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
        1.1.3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改革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计算机辅助教学
        2.1.2 化学物质结构
        2.1.3 化学物质结构思维
    2.2 理论探讨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行为学习理论
        2.2.3 认知学习理论
        2.2.4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的应用
    3.1 计算机辅助原子结构教学的应用
        3.1.1 原子结构知识在新课标中的分布
        3.1.2 gnuplot辅助原子结构教学
        3.1.3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教学设计
    3.2 计算机辅助分子结构教学的应用
        3.2.1 分子结构知识在新课标中的分布
        3.2.2 GaussView5.0辅助分子结构教学
        3.2.3 eChem辅助分子结构教学
        3.2.4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教学设计
    3.3 计算机辅助晶体结构教学的应用
        3.3.1 晶体结构知识在新课标中的分布
        3.3.2 GaussView5.0辅助晶体结构教学
        3.3.3 《金属晶体》教学设计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4.1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教学实践
        4.1.1 研究对象
        4.1.2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及数目判断》教学设计
    4.2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效果评价
        4.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2.2 调查问卷分析
        4.2.3 效果评价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所获荣誉

(4)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3.4 研究趋势总结及论文研究方向确立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相关理论
    2.1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体系
        2.1.1 屋顶绿化
        2.1.2 垂直墙面绿化
        2.1.3 阳台走廊绿化
    2.2 立体绿化技术要点
        2.2.1 屋顶绿化技术要点
        2.2.2 垂直墙面绿化技术要点
        2.2.3 阳台走廊绿化技术要点
    2.3 建筑立体绿化功能与作用
        2.3.1 生态效益
        2.3.2 经济效益
        2.3.3 景观效益
        2.3.4 康养效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案例研究
    3.1 案例解析
        3.1.1 康索乔圣地亚哥大厦—独特的“双层绿墙”
        3.1.2 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花园般的建筑
        3.1.3 市中豪亚酒店—生长中的“绿色皮肤”
        3.1.4 米兰垂直森林—城市之肺
        3.1.5 深业泰然大厦—退台花园
        3.1.6 深圳建科大厦—典型的低能耗建筑
    3.2 立体绿化案例总结
    3.3 案例分析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建设现状
    4.1 立体绿化有关政策
    4.2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现状概述
        4.2.1 深圳市气候特征
        4.2.2 调研范围
        4.2.3 调研对象
        4.2.4 调研内容
    4.3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基本情况
        4.3.1 调研样本情况整理
        4.3.2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位置及技术分析
        4.3.3 立体绿化植物分析
        4.3.4 现状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植物总结
    4.4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问卷分析
        4.4.1 问卷受访人群及问题设置
        4.4.2 问卷结果分析
    4.5 现状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策略
    5.1 影响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的因素
        5.1.1 深圳地区建筑气候
        5.1.2 深圳地区的办公建筑文化背景
        5.1.3 深圳地区办公建筑空间布局组合形式
        5.1.4 办公建筑立体绿化相关人群因素
        (1)建设者
        (2)使用者
        5.1.5 设计策略方向建立
    5.2 办公建筑与立体绿化协同设计
        5.2.1 基于气候条件的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
        5.2.2 办公建筑体型、布局与立体绿化的协同
    5.3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植物选择
        5.3.1 适宜性原则
        5.3.2 多样性原则
        5.3.3 季相原则
        5.3.4 艺术美原则
    5.4 基于DESIGNBUILDER模拟的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形式选择建议
        5.4.1 模拟对象
        5.4.2 模拟思路
        5.4.3 建筑模型建立以及热工参数的确定
        5.4.4 模拟结果分析
        5.4.5 立体绿化形式选择建议
    5.5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
        5.5.1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要点
        5.5.2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内容
        5.5.3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6 基于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策略的建设实践
        5.6.1 南海意库1 号楼实践项目概况
        5.6.2 南海意库1 号楼立体绿化基本情况
        5.6.3 南海意库1 号楼立体绿化存在的问题
        5.6.4 南海意库1 号楼改造策略
        5.6.5 小结
    5.7 本章小结
结语
    再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公共艺术的智能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梳理
        一、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发展概述
        二、智能化设计的定义及发展概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释析
    第一节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定义
    第二节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基本特性
        一、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艺术性”
        二、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能源性”
        三、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科技性”
        四、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交互性”
        五、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服务性”
        六、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周期性”
    第三节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能源型公共艺术
        二、感应型公共艺术
        三、互动型公共艺术
第三章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技术因素
    第一节 新能源技术
    第二节 人机交互技术
    第三节 虚拟现实技术
    第四节 降噪技术
第四章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一、艺术组织NVA作品《光速》
        二、新加坡《超级树》
        三、NIKE智能化跑道
    第二节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实践思考
        一、从城市公共艺术类型看智能化设计
        二、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媒介材料分析
        三、公共艺术智能化的设计原则
    第三节 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发展展望
        一、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发展困境
        二、公共艺术智能化设计的可能性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6)八乙基卟啉及其锌配合物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与气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2 传感器技术
        1.2.1 传感器的分类
    1.3 化学传感器
        1.3.1 气体传感器
        1.3.2 光波导传感器的发展
        1.3.3 光波导传感器及分类
        1.3.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型光波导传感器
        1.3.3.2 平面玻璃光波导传感器
    1.4 敏感材料
        1.4.1 卟啉
    1.5 课题来源及论文题目
第二章 八乙基卟啉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K~+交换玻璃光波导元件的制备
        2.2.3 八乙基卟啉膜/K~+交换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
        2.2.4 被测气体的配制
        2.2.5 光波导检测系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薄膜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2.3.2 薄膜的扫描电镜(FE-SEM)分析
        2.3.3 检测原理
        2.3.4 八乙基卟啉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元件的厚度
        2.3.5 八乙基卟啉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元件制备条件的优化及气敏机理
        2.3.6 八乙基卟啉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元件对甲胺的响应曲线及误差分析
        2.3.7 不同敏感材料的对比
    2.4 八乙基卟啉聚集行为的研究
        2.4.1 溶液pH值对敏感元件的影响
        2.4.2 FE-SEM表征
        2.4.3 稳定性试验
        2.4.4 质子化后卟啉敏感元件气敏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灵敏八乙基卟啉-TiO_2条形复合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TiO_2的制备
        3.2.3 八乙基卟啉-TiO_2条形复合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
        3.2.4 光学气敏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iO_2粉末的表征
        3.3.2 八乙基卟啉锌膜-TiO_2条形复合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元件制备条件的优化.
        3.3.3 敏感元件选择性响应
        3.3.4 传感元件对甲胺的响应曲线及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八乙基卟啉锌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1 实验试剂
        4.2.1.2 实验仪器
        4.2.2 敏感薄膜的制作和气敏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敏感薄膜的扫描电镜(FE-SEM)分析
        4.3.2 八乙基卟啉锌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元件的厚度
        4.3.3 光源的选择及敏感元件制备条件的优化
        4.3.4 八乙基卟啉锌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元件选择性响应及机理分析
        4.3.5 敏感元件对不同浓度甲苯的响应曲线图
        4.3.6 溶液pH值对敏感元件的影响
        4.3.7 FE-SEM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灵敏八乙基卟啉锌-TiO_2条形复合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1 实验仪器
        5.2.1.2 实验试剂
        5.2.2 光学气敏薄膜的制作和气敏性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光源的选择及敏感元件制备条件的优化
        5.3.2 敏感元件选择性响应
        5.3.3 传感元件对甲苯的响应曲线及误差分析
        5.3.4 传感元件对常见室内污染物的气敏性研究
        5.3.4.1 混合气体(模拟室内装修污染)的制备与气敏性检测
        5.3.4.2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5.3.4.3 实际样品的GC-MS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中日高中化学教科书“有机化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中日高中课程目标改革与发展比较
    2.1 化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2.2 中国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2.2.1 课程目标
        2.2.2 内容标准
    2.3 日本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2.3.1 课程目标
        2.3.2 内容标准
3 中日教科书“有机化学”编排体系分析
    3.1 中日教科书“有机化学”编写体例分析
        3.1.1 中国教科书“有机化学”编写体例分析
        3.1.2 日本教科书“有机化学”编写体例分析
    3.2 中日教科书“有机化学”编写体系分析
        3.2.1 中国教科书“有机化学”编写体系分析
        3.2.2 日本教科书“有机化学”编写体系分析
4 中日教科书“有机化学”栏目功能分析比较
    4.1 中国教科书“有机化学”栏目功能分析
        4.1.1 探究类栏目
        4.1.2 提问类栏目
        4.1.3 拓展类栏目
    4.2 日本教科书“有机化学”栏目设置分析
        4.2.1 探究类栏目
        4.2.2 问题类栏目
        4.2.3 拓展类栏目
        4.2.4 日本《化学》特殊栏目
5 中日教科书“有机化学”内容分析比较
    5.1 中日教科书中设置的物质种类
    5.2 中日教科书中设置的核心概念
    5.3 中日教科书中设置的反应类型
    5.4 中日教科书中设置的研究方法
    5.5 中日教科书中具体定义的描述
6 中日教科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比较
    6.1 实验类型与功能
        6.1.1 按照教学方式分类
        6.1.2 按照实验内容分类
        6.1.3 按照实验栏目分类
    6.2 实验内容的比较
    6.3 实验编排特色
        6.3.1 中国教科书实验编排特色
        6.3.2 日本教科书实验编排特色
7 中日教科书“有机化学”习题设置比较
    7.1 习题的栏目设置
        7.1.1 中国教科书中习题栏目
        7.1.2 日本教科书中习题栏目
    7.2 习题的类型设置
        7.2.1 中国教科书中习题类型
        7.2.2 中国教科书中习题类型
8 结论与启示
    8.1 中日教科书编写的共性
    8.2 中日教科书编写的特色
        8.2.1 中国教科书编写的特色
        8.2.2 日本教科书编写的特色
    8.3 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概述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畴界定
        1.4.1 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范畴
        1.4.2 城市文脉的概念范畴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城市与文脉
    2.1 城市文脉的形成与承载
        2.1.1 何为“城市文脉”
        2.1.2“城市文脉”之所在
        2.1.3 城市与文脉的伴生关系
        2.1.4 建筑学视阈中的城市文脉
    2.2“城市文脉”之特征
        2.2.1 城市文脉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2.2.2 城市文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2.2.3 城市文脉的稳态性与变异性
        2.2.4 城市文脉的特定性与非共有性
        2.2.5 城市文脉的宏观性与微观性
    2.3 城市文脉的“标志性统领式”文化意义
        2.3.1 城市文脉蕴含了“标志性统领式”文化的因子
        2.3.2“标志性统领式”文化对于城市文脉研究的意义
    2.4 小结
第三章 城市文脉与公共艺术的互生
    3.1 城市文脉与公共艺术的内在关联——公共性思想
        3.1.1 公共性思想的生成
        3.1.2 理性思想与公共性思想的碰撞
        3.1.3 现代社会公共性思想的升华
    3.2 集体记忆: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土壤
        3.2.1 何谓“集体记忆”
        3.2.2 城市文脉的人文历史积淀
        3.2.3 社会转型期文脉的自洽性转变
        3.2.4 标志性统领式的文化内涵
    3.3 以城市文脉为先导的公共艺术创作原则
        3.3.1 公共艺术作品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尺度性
        3.3.2 公共艺术作品尊重集体记忆的情感性
        3.3.3 公共艺术作品传承文脉的合理场域性
        3.3.4 公共艺术作品体现互动的功能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文脉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4.1 文脉提取:公共艺术设计中城市文脉的提取路径
        4.1.1 城市历史路径
        4.1.2 城市地理路径
        4.1.3 城市民俗路径
    4.2 文脉表达:公共艺术设计中城市文脉信息的表达策略
        4.2.1 城市历史场景再现表达
        4.2.2 城市历史文化符号象征表达
        4.2.3 城市精神隐喻表达
        4.2.4 城市地理文化的间接表达
        4.2.5 城市民俗文化的直接表达
    4.3 基于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4.3.1 公共艺术传播城市文化形象
        4.3.2 公共艺术承载城市记忆
        4.3.3 公共艺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4.3.4 公共艺术促进社区交流氛围
        4.3.5 公共艺术构建宜居生态环境
        4.3.6 公共艺术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品质
    4.4 小结
第五章 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表达
    5.1 以城市文脉为先导的公共艺术表达手法
        5.1.1 情景再现与抽象隐喻
        5.1.2 抒情装饰与象征符号
        5.1.3 视觉谑戏与趣味体验
    5.2 不同设计风格引导下的城市文脉艺术化表达
        5.2.1 波普主义风格
        5.2.2 后现代主义风格
        5.2.3 现实主义风格
        5.2.4 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5.2.5 装置艺术风格
    5.3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设计实证研究——以沈阳铁西工业区为例
    6.1 沈阳铁西区城市文脉特征及现状
    6.2 铁西区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实证研究
        6.2.1 铁西工业文化走廊
        6.2.2 铁西重型文化广场及1905创意文化园
        6.2.3 铁西劳动公园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景观与艺术的关系
        1.1.2 当今社会的发展
        1.1.3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装置艺术的定义
        1.2.2 装置艺术相关概念辨析
        1.2.3 城市公共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装置艺术发展研究综述
        1.3.2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关系辨析
    2.1 装置艺术的发展历史
        2.1.1 装置艺术的起源
        2.1.2 装置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2.2 装置艺术的特性与分类
        2.2.1 装置艺术的基本特性
        2.2.2 装置艺术的分类
    2.3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历史渊源
        2.3.1 装置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历史
        2.3.2 景观与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共通互辅
        2.3.3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结合——景观装置艺术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公共空间中装置艺术的情境解析
    3.1 建立标志性景观
        3.1.1 城市中心节点标志
        3.1.2 城市形象符号标志
        3.1.3 城市文化传统标志
        3.1.4 小结
    3.2 创造纪念性景观
        3.2.1 引人深思式的纪念景观
        3.2.2 颂扬式的纪念性景观
        3.2.3 回忆式的纪念景观
        3.2.4 记录式的纪念景观
        3.2.5 小结
    3.3 建造景观公共设施
        3.3.1 公共活动设施
        3.3.2 公共应用设施
        3.3.3 公共休憩设施
        3.3.4 小结
    3.4 塑造个性景观小品
        3.4.1 功能性小品
        3.4.2 装饰性小品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化途径
    4.1 装置艺术景观化的作用机理
        4.1.1 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4.1.2 增强景观互动与空间参与性
        4.1.3 装置艺术带来新的空间体验
        4.1.4 扩张材料的再利用,维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
    4.2 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原则
        4.2.1 共鸣原则
        4.2.2 共美原则
        4.2.3 互补原则
        4.2.4 互透原则
        4.2.5 互动原则
    4.3 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结合的途径
        4.3.1 互动
        4.3.2 物化与化物
        4.3.3 转化再造
        4.3.4 矛盾与对比
        4.3.5 行为引导
        4.3.6 小结
    4.4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化手法
        4.4.1 借鉴装置艺术的观念理论
        4.4.2 应用装置艺术的场所情怀
        4.4.3 运用装置艺术塑造空间
        4.4.4 利用装置艺术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4.4.5 景观装置艺术形成公共设施
        4.4.6 运用装置艺术产生多种互动
        4.4.7 应用装置艺术的材料多样化
    4.5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结论概述
    5.2 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研究 ——基于社会发展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理科课程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二、社会发展对学校理科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学校理科教育现状对适切课程的召唤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国际理科课程适切性研究的内容及启示
    第一节 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内涵探析
    第二节 理科课程适切性的适切对象
    第三节 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内容维度
    第四节 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理科课程适切性的价值定位
    第六节 对理科课程适切性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过程与启示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国际理科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力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三、课程改革的影响与反思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国际理科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力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三、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国际理科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力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三、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第四节 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适切课程建立的一般过程
        二、国际理科课程改革中课程适切性的发展动向
        三、理科课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从社会发展的视域分析理科课程适切性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学说
        二、社会发展视域的界定
    第二节 社会发展视域下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分析视角
        一、社会科学视角
        二、社会文化视角
        三、社会政治视角
    第三节 21世纪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一、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社会发展对理科课程内容的挑战
    第四节 21世纪社会发展对现代公民的发展要求
        一、国际科学教育政策文件中的观点
        二、科学教育研究者的观点
        三、共识与启示
    第五节 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维度分析
        一、社会性科学主题维度
        二、科学能力维度
        三、价值观念维度
第五章 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德尔菲研究
    第一节 德尔菲法简介
        一、德尔菲法的含义及特点
        二、专家组的选择
        三、共识度和稳定性的确定
    第二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专家组选择
        三、研究过程设计
    第三节 研究实施过程
        一、初始调查问卷的建构
        二、第一轮德尔菲研究和分析
        三、第二轮德尔菲研究和分析
        四、第三轮德尔菲研究和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果分析
        一、共识度和稳定性
        二、差异性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三、研究启示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社会发展视域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分析
        一、社会性科学主题维度分析
        二、科学能力维度分析
        三、价值观念维度分析
    第二节 社会发展视域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分析
        一、社会性科学主题维度分析
        二、科学能力维度分析
        三、价值观念维度分析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视域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分析
        一、社会性科学主题维度分析
        二、科学能力维度分析
        三、价值观念维度分析
    第四节 社会发展视域下高中理科课程标准适切性的分析总结
        一、理科课程标准适切性分析总结
        二、理科课程标准适切性分析的启示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视域下中学理科课程适切性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调查实施和结果分析
        一、中学生对社会性科学主题的了解程度
        二、中学生对自身科学能力和价值观念发展水平的认识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现代社会的互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D]. 范清. 西南大学, 2020(05)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计算机辅助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芦瑞. 宁夏大学, 2019(02)
  • [4]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陈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公共艺术的智能化设计研究[D]. 金杏城.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八乙基卟啉及其锌配合物光波导传感元件的制备与气敏性研究[D]. 塔吉古丽·依马木买买提(Tajigul Emammamat). 新疆大学, 2018(12)
  • [7]中日高中化学教科书“有机化学”比较研究[D]. 梁竹韵.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8]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 高雨辰. 天津大学, 2016(11)
  • [9]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D]. 王进思. 重庆大学, 2016(03)
  • [10]中学理科课程的适切性研究 ——基于社会发展的视域[D]. 万延岚.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现代社会的互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