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外交官”

“不倒翁外交官”

一、《不倒翁外交家》(论文文献综述)

高天雨[1](2021)在《《杂学·日本“三”昧》(第十一章)日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所谓杂学,即是指庞杂学问的集合。杂学中虽然也会包含一般性常识,但不为人熟知的知识才是杂学的主体。杂学书籍中收录的知识虽然很难称之为一门学问,但它往往网罗各领域的知识,通过一条线索将之串联,将世界从另一个角度展示给读者。本次翻译的《杂学·日本“三”昧》就是以日本的“三”文化为线索,介绍日本多个领域中不为人知的知识。日本人对于“三”这个数字情有独钟,有给故事或者人物上加上“三”字的历史和文化。对于那些对日本文化抱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杂学·日本“三”昧》可以帮助他们从新的视角认识日本的各方各面。从古至今中国也拥有同样的“三”文化、因此对中国读者来说一本讲述日本“三”文化的书是与本国传统文化有交点的,可以通过阅读来对比中日两国的“三”文化。另一方面,国内目前鲜有日本相关杂学的书籍和译着,翻译《杂学·日本“三”昧》也可以丰富这一类目的资料。本次翻译灵活运用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灵活翻译了原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和一些利用日语的同音字建立的谐音梗。本报告在简单介绍了本次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到的翻译理论的同时,再现了译者翻译时的思考和推敲过程,希望能够给翻译工作者一些参考。

霍君[2](2021)在《跳尬舞的黄马甲》文中提出令人羡慕的老草鸡天气越来越热。下午两点多钟的马路,热得快要炸了。四个轮子的家伙们,目眦尽裂地狂奔,唯恐马路真的爆炸了,会殃及它们。那些稀稀拉拉不得不出来的电动车或是自行车,恨不得把骑在身上的主人抛弃了,逃到一个没有太阳的世界。本来就担忧自己随时会粉身碎骨的马路,在各种动荡的热效应波及下,更加躁动不安了。

余世存[3](2020)在《弱国幸有顾维钧》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苦难的历史,一个有悠久文明的东方大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状态。于国家而言,是被列强欺凌的弱国;于国民而言,是弱势子民,是难以代表中国人新生精神的公民个人。当然,在这方面也有例外,他就是顾维钧。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拒绝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简称《对德

张政[4](2019)在《《大公报》白话文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文中指出《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是天津乃至华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大公报》虽然不是专门的白话报,但从创刊起,就经常性的刊登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阐发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该报内容广博,涉及文学、教育、法律、历史、民俗等方方面面,词汇量十分丰富,具有十分宝贵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疏漏和缺失。因此论文选取1902—1918年的《大公报》白话文作为语料,针对其中的词汇进行研究,同时与《汉语大词典》进行对照,并从词条、释义和书证三个角度对《汉语大词典》进行补充,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完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大公报》白话新词与《大词典》的修订”。清末民初时期是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白话报刊尤其是《大公报》白话文中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新词语。语文辞书记录这一时期的汉语新词,不仅有助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而且对推动汉语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大公报》白话文中的许多新词语并未收录于《大词典》中。对于这些漏收的新词语,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生活娱乐、文教卫生、宗教科学等五个方面对《大词典》进行补充。其中,政治经济又分为政治和经济两部分,军事法制分为军事和法制两部分,生活娱乐分为生活和娱乐两部分,文教卫生分为文教和卫生两部分,宗教科学分为宗教和科学两部分。第二章“《大公报》同素异序构式与《大词典》的修订”。同素异序构式是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包括同素异序词语和同素异序成语,同素异序构式又可分为常序和异序两种语序。清末民初时期,语言单位的形式极不稳定,再加上白话文学兴起,同素异序构式出现更加频繁,《大公报》白话文中就存在大量的同素异序构式。《大公报》白话文中出现的同素异序构式,《大词典》有的收录,有的却并未收录。对于漏收的同素异序词语和同素异序成语,按照《大词典》对同素异序词语和同素异序成语中常序和异序两种语序的收录情况,分别从两序均收和一序仅收两个角度对《大词典》进行补充。第三章“《大公报》过渡词与《大词典》的修订”。清末民初时期,过渡词及其简化形式同时存在,交替使用,最终简化形式因为使用频率较多而留存下来,而过渡形式则逐渐从汉语中淡出。过渡词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过渡词并非毫无价值,其对于研究词汇的创造、定形有莫大的启示作用,因此过渡词应当被收录于《大词典》中,且《大词典》对过渡词和其简化形式是同等对待的。《大公报》白话文中含有大量的过渡词,但《大词典》只收录了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漏收,主要从居前类过渡词、居中类过渡词、居后类过渡词三个方面对《大词典》进行补充。第四章“《大公报》方俗词语与《大词典》的修订”。《大公报》白话文中包含了丰富的方俗词语,方言词和俗语词的大量运用使其具有较高的语言价值。词典记录方言词汇,有助于普通话吸收方言中有益成分,以促进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但是,目前已有的方言词典较多,收词数量巨大,因此《大词典》收录方言词应当设定一个时限,最好以清末民初为界。《大公报》白话文中出现但《大词典》漏收的方言词,当从人物类别、行为动作、身体器官、日常生活、性质状态、其他类别等方面对其进行补充。辞书记录俗语词,不仅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而且对当代方言研究、民俗文化研究也大有裨益。《大公报》白话文中出现但《大词典》漏收的俗语词,当从节会习俗、民间信仰、民间艺术、婚嫁丧葬、日常生活、其他类别等方面对其进行补充。第五章“《大公报》词汇与《大词典》的义项补充”。释义是词典的灵魂,一部词典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释义是否恰当和准确,而建立义项则是释义的首要问题。《大词典》属于详解词典,对词义的分析本应细致周密,罗列全面,但它在归纳义项时并未借鉴《大公报》中的白话语料,有些词条由于书证的相对匮乏,造成义项缺失,因此需要借助《大公报》的白话语料为《大词典》增补义项。第六章“《大公报》词汇与《大词典》的书证补充”。书证是反映一部词典质量的关键因素,它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材料来阐释词义,使得词语语义更加丰富。书证的时代、书证的序列、书证的数量与词目的可靠性及释义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大词典》在书证典型性、丰富性以及时代性等几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书证滞后、书证单一、书证缺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词典》的整体质量。选取和确定书证,大量丰富、广泛的语言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大公报》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语言学价值较高,利用《大公报》中的白话语料,从提前书证、孤证补例、无证补例三方面对《大词典》进行书证方面的补充,可以更加准确地补正《大词典》的书证。

陈达,高小雅[5](2018)在《“忠实”与“叛逆”——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文中指出在文学翻译界"忠实"与"背叛"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直到"创造性叛逆"概念的产生,较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纷争。"创造性叛逆"把人们的视角引向对"文化"的关注。《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本使得该作品在英语世界里广泛传播。文章以"创造性叛逆"的视角,选取《生死疲劳》英译本中典型的例子,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释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忠实"和"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所用的翻译手法,旨在揭示其文化价值,为文学翻译提供参考。

杨红林[6](2015)在《顾维钧何以总是“吃得开”》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着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顾维钧只能算是近代以来最杰出的"半个"外交家。正是这特殊的"半个"外交家,在民国政坛上几乎始终屹立不倒,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在国力衰微的大背景下,尽管其个人努力有时显得有些苍白,但放眼近代中国外交史,仅就所付出的心血和获得的成果而言,顾维钧绝对是难以超越的。如今北京城的地安门东大街(又称张自忠路)23号,是一座由东、西3个院落组成的宅院。当年,作为这座宅院的主人,顾维

杨红林[7](2015)在《顾维钧何以总是“吃得开”》文中指出当代着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顾维钧只能算是近代以来最杰出的"半个"外交家。正是这特殊的"半个"外交家,在民国政坛上几乎始终屹立不倒,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在国力衰微的大背景下,尽管其个人努力有时显得有些苍白,但放眼近代中国外交史,仅就所付出的心血和获得的成果而言,顾维钧绝对是难以超越的。如今北京城的地安门东大街(又称张自忠路)23号,是一座由东、西3个院落组成的宅院。当年,作为这座宅院的主人,顾维钧曾在这里度过了几年美好的时光。

刘畅[8](2014)在《英国转型时期外交决策之历史考察(1689-1763)》文中研究指明17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英国国家机构的发展、行政职能的加强和对外交往的增多,传统的由国王单独决定国家外交事务的做法无法应对新的挑战。以光荣革命为契机,英国外交决策的结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更多决策因素的加入不仅改变了外交决策的程序,还深刻的影响了英国在此之后的政治发展。外交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其决策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是在18世纪的现实条件下,笔者认为这一时期影响英国外交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三:王权、政府与议会,本文除了意图分析此三者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不同作用外,还意图阐明外交事务对王权、政府和议会自身的影响,从而折射出18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进程。虽然经过“光荣革命”,英国王室的实际权力前所未有的衰弱,但是在18世纪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拥有处理日常外交事务的权限。无论威廉三世还是汉诺威王室都是欧洲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母国,也自然在欧洲大陆上有着外交需求。经过与议会和政府的冲突与调适,国王清楚的认识到如果不过分推行自己的外交战略,寻求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利益集团来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对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更为有利。而因为王权的支持在国内政治中至关重要,无论政府还是议会一般而言都会考虑王室的外交需求。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英国政府拥有了充分的行政权。政府中出现了一整套外交决策与执行体系。虽然诸如内阁等集体决策机构已经初步出现,但是外交事务的决策权大多仍然掌握在外交大臣和财政大臣手里。斯坦霍普、沃尔波尔、唐申德、卡特莱特、纽卡斯尔和皮特都在英国外交决策中写下了深深的个人印记,并最终通过与王室和议会的协作来制定国家具体的外交战略。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政府作为决策者,外交决策的执行情况往往决定了他们能够继续执政。通过废立王权,英国议会在光荣革命后确定了在英国政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外交事务的特殊性使议会经常在进行外交决策时被政府和王室忽略。但是议会一方面利用掌握的财政权为国家外交战略提供经济基础,一方面成为公众和利益集团表达自己利益的平台。利益集团、大众舆论对于国家外交政策的讨论也是通过议会反馈给政府,进而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同时议会经常充当外交政策的最终裁决者,它的支持可以证明外交决策的合法性。而事实证明,任何过度违背议会多数意愿的外交决策都会遭到议会在决策进程中的阻挠或者决策实现后的清算。本文拟以时间为序,主体分三章介绍1688至1714年间王室与议会对外交决策权的争夺,1714至1742年间沃尔波尔长期执政下外交决策的得失和1742-1763年间英国外交决策权的转移与英帝国形成的关系。通过研究英国外交决策的发展,不仅可以反映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变化,也是使英国在这一时段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室收缩其影响从而使政府制定其战略规划成为了可能,而议会的存在不仅仅为政府的外交战略提供财政基础,还是一个提供不同战略思考的平台和最终的仲裁机构。三者的合作使得英国的外交决策相比欧洲其它国家更有效率,也更节制。议会、王权和政府在外交决策上的和谐不仅反映了光荣革命后英国国家构建和政治制度的完善,而且在英国在18世纪的欧洲争霸和海外殖民扩张中的胜利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汪浩[9](2014)在《境外周恩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境外周恩来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影响大。其发展过程以周恩来逝世为界,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就内容和成就而言,有起步早、观点新等特点。但存在着政治功利性重于学术性,常常被极右政治势力侵害。新的研究,需要扩大交流合作才能深入开掘。

范俊劼[10](2014)在《无隔华夷盛世图——隋唐五代正史中的地图故事》文中研究指明大唐盛世前后,中国一度位居世界强国之首,中外交流空前繁盛,这一时期的地图故事也多了一份恢宏、厚重与感情色彩。不倒翁裴矩英雄、才俊、忠臣、佞臣、诤臣、政坛不倒翁、马屁精、人精、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也许你很难相信,这些所说的都是同一人。这个人就是倍受争议的隋唐重臣裴矩。裴矩(547—627年)和裴秀都出

二、《不倒翁外交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倒翁外交家》(论文提纲范文)

(1)《杂学·日本“三”昧》(第十一章)日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一 テキストの绍介
    1.1 本テキストの选択理由
    1.2 テキストの概要
二 翻訳に応用された翻訳理论の绍介
    2.1 异化翻訳と帰化翻訳
    2.2 翻訳理论の実例
三 翻訳に応用された翻訳技法例の分析
    3.1 ターゲット言语には适切な语汇がない言叶の翻訳
    3.2 言语游戯言叶の翻訳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谢辞
付録1 原文
付録2 訳文

(2)跳尬舞的黄马甲(论文提纲范文)

令人羡慕的老草鸡
麻秆儿老郭和她的老伴
来了一块戴墨镜的活宝
“您?多大岁数了?”
老草鸡和两个光棍
活宝与麻秆儿夫妻的纠纷
很老的老人的纠结
是谁揭发了孔队长
一场大雨终于来了

(4)《大公报》白话文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公报》白话新词与《大词典》的修订
    一、政治经济
        (一)政治
        (二)经济
    二、军事法制
        (一)军事
        (二)法制
    三、生活娱乐
        (一)生活
        (二)娱乐
    四、文教卫生
        (一)文教
        (二)卫生
    五、宗教科学
        (一)宗教
        (二)科学
第二章 《大公报》同素异序构式与《大词典》的修订
    一、同素异序词语
        (一)两序均收
        (二)一序仅收
    二、同素异序成语
        (一)两序均收
        (二)一序仅收
第三章 《大公报》过渡词与《大词典》的修订
    一、居前类
    二、居中类
    三、居后类
第四章 《大公报》方俗词语与《大词典》的修订
    一、方言词
        (一)人物类别
        (二)行为动作
        (三)身体器官
        (四)日常生活
        (五)性质状态
        (六)其他类别
    二、俗语词
        (一)节会习俗
        (二)民间信仰
        (三)婚嫁丧葬
        (四)民间艺术
        (五)日常生活
        (六)其他类别
第五章 《大公报》与《大词典》的义项缺失
    1.败坏
    2.班寮
    3.报务
    4.标榜
    5.大操
    6.毒气
    7.灵性
    8.审官
    9.学程
    10.招牌
    11.积污
    12.挫折
    13.奉教
    14.过电
    15.回赎
    16.混账
    17.禁戒
    18.刻苦
    19.随班
    20.普遍
    21.刑罚
第六章 《大公报》与《大词典》的书证问题
    一、提前书证
        (一) 始见书证为民国时期
        (二) 始见书证为建国之后
    二、孤证补例
        (一)书证早于清末民初
        (二)书证出于清末民初
        (三)书证晚于清末民初
    三、无证补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忠实”与“叛逆”——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忠实”与“创造性叛逆”
二、葛浩文的翻译观
三、翻译中的文化传播
    (一) 生态文化
    (二) 物质文化
    (三) 社会文化
    (四) 宗教文化
    (五) 语言文化

(8)英国转型时期外交决策之历史考察(1689-17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动态述评
    三、结构、材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光荣革命前英国外交决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1688年之前英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一、17世纪之前英国与欧洲的外交联系
        二、17世纪英国外交战略概述
    第二节 1688年以前外交决策权的演变
        一、17世纪之前英国外交决策机构的演变
        二、12世纪英国外交决策机构的发展与议会权力的扩大
第二章 王权与议会对外交权力的争夺(1689-1714)
    第一节 宪政解决与整合英伦三岛
        一、英格兰的革命与宪政解决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的革命与“解决”
    第二节 国王对外交决策权力的控制与议会的抗争
        一、威廉三世主导下的战争
        二、国王与议会就裁撤常备军问题的争议
    第三节 “三巨头”调和下的外交决策
        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起源
        二、“三巨头”与联盟战略
        三、财政国家与英苏合并
    第四节 托利党的和平与《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
        一、战略僵局与联合政府的终结
        二、托利党的外交决策与和平条约的签订
第三章 政府主导下外交决策稳定性的增长(1714-1742)
    第一节 汉诺威与外交政策:王室对英国外交决策的影响
        一、乔治一世与汉诺威在北德意志的扩张
        二、乔治二世与1741年《汉诺威中立条约》
    第二节 辉格党控制下的外交决策:联盟战略的兴衰
        一、联盟战略的复兴:英法同盟
        二、联盟战略的顶峰:《汉诺威协约》
        三、英法同盟的终结与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第三节 殖民地利益的兴起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一、英国贸易和殖民地在18世纪初的增长
        二、“詹金斯之耳”战争与沃尔波尔政府的倒台
第四章 民族性的增长与英国外交决策的转变(1742-1763)
    第一节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的机遇与挑战
        一、卡特莱特德意志政策的成功与失败
        二、殖民地挽救欧洲
    第二节 “旧体系”的回响:纽卡斯尔的外交决策
        一、纽卡斯尔重塑“大同盟”的尝试
        二、殖民地危机与七年战争的起源
    第三节 “胜利之钟”:皮特的外交决策
        一、公众舆论与皮特上台
        二、七年战争中的“双面”战略
    第四节 重回孤立:英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一、欧洲战争的僵局和国内局势的转变
        二、英法和谈的尝试与皮特辞职
        三、巴黎和约与重回孤立
结论
    一、王室:权力衰落下的外交诉求
    二、政府:外交机构与战略选择
    三、议会:意见平台与制约机制
    四、外交决策与经验主义的发展道路
附录一 历任君主与议会会期对照表(1688-1763)
附录二 第一财政大臣与国务大臣名单(1688-1763)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9)境外周恩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境外周恩来研究概述
     ( 一) 境外周恩来研究起步早的原因及背景。
     ( 二) 境外周恩来研究发展的两个阶段。
     ( 三) 境外周恩来研究的基本特点。
二、境外周恩来研究的成就、优势、不足及新情况、新变化
     ( 一) 成就与优势。
     ( 二) 新情况与新特点。
     ( 三) 问题与不足。
三、美国的周恩来研究
     ( 一) 美国周恩来研究的特点。
     (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许芥昱《周恩来传》。
        2、罗达·威登堡《创造性的革命家周恩来》。
        3、托马斯·韦伯思特·鲁宾逊《周恩来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传记研究》。
        4、张大卫《中流砥柱, 各有千秋———周恩来与邓小平》。
四、日本的周恩来研究
     ( 一) 日本周恩来研究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
     (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五、苏联及俄罗斯的周恩来研究
     ( 一) 现状评价。
     ( 二) 有关专家及其成果。
        1、谢·列·齐赫文斯基及其《周恩来与中国的独立和统一》。
        2、阿·加·克雷莫夫及其《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忆录》。
六、港台地区的周恩来研究
     ( 一) 港台周恩来研究的三个鲜明特点。
     ( 二) 代表成果及其评价。
        1、关于《周恩来选集》。
        2、严静文及其《周恩来评传》。

四、《不倒翁外交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杂学·日本“三”昧》(第十一章)日汉翻译实践报告[D]. 高天雨.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跳尬舞的黄马甲[J]. 霍君. 四川文学, 2021(03)
  • [3]弱国幸有顾维钧[J]. 余世存. 记者观察, 2020(13)
  • [4]《大公报》白话文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D]. 张政.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忠实”与“叛逆”——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J]. 陈达,高小雅.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6]顾维钧何以总是“吃得开”[J]. 杨红林. 领导文萃, 2015(12)
  • [7]顾维钧何以总是“吃得开”[J]. 杨红林. 党史文苑, 2015(09)
  • [8]英国转型时期外交决策之历史考察(1689-1763)[D]. 刘畅. 南京大学, 2014(12)
  • [9]境外周恩来研究综述[J]. 汪浩.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0]无隔华夷盛世图——隋唐五代正史中的地图故事[J]. 范俊劼. 中国测绘, 2014(04)

标签:;  ;  ;  ;  ;  

“不倒翁外交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