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视觉认知障碍脑机制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视觉认知障碍脑机制研究进展

一、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视觉认知障碍的脑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1](2021)在《五禽戏与拉伸操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五禽戏和拉伸练习观察运动干预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上肢功能的效果,为制定帕金森病运动处方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帕金森病(H-Y分期为1-3期)患者60人,58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基线测试,分为五禽戏组(n=29)和拉伸组(n=29)两组,其中46名患者完成研究,受试者分为五禽戏组(n=23)和拉伸组(n=23)两组,所有受试者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获得上海体育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干预组进行12周运动干预试验,每周在现场集体练习两次,每次练习时长为60分钟。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上肢运动功能,包括手功能灵巧度和上肢的功能性体适能,其中手功能(采用普渡钉板测试、易拉罐颠倒测试进行测评)、上肢功能性体适能(采用老年功能性体适能测试进行测评)。所有测试在干预前及12周干预后进行;在干预前后测试基础上,还进行了手功能指标的单次干预前、后测试。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夏皮罗-威尔克(Shapiro-Wilk)检验检查数据的正态分布。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两组运动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干预前后差值进行分析。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在普渡钉板测试结果方面,五禽戏组的受试者在单次运动干预后的优势手任务、非优势手任务中,30s内的插钉次数有显着提高,在装配任务中,60s内的装配零件总数同样有显着提高(P<0.05);而拉伸组在非优势手任务、双手任务中,30s内的插钉次数有显着提高,在装配任务中同样有显着提高(P<0.05);五禽戏组与拉伸操组两组在单次干预前后的双手插钉任务中,存在显着组间差异(P<0.05)。五禽戏组的受试者在12周运动干预后的优势手任务、双手插钉任务中,30s内的插钉次数有显着提高,在装配任务60s内装配零件总数同样有显着提高(P<0.05);而拉伸操组12周干预前后,受试者在普渡钉板测试的四项测试任务中均无显着提高(P>0.05);两组双手插钉数有显着组间差异(P<0.05),其余三项测试任务均无显着组间差异(P>0.05);2)在易拉罐颠倒测试结果方面,两组受试者的分数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上肢功能性体适能结果方面,五禽戏组的受试者在12周运动干预后的右手背抓成绩显着提高,左、右手30s手臂弯举测试的成绩显着提高成绩显着提高(P<0.05);而拉伸组仅右手的背抓测试成绩(P<0.05)显着提高;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2周五禽戏和拉伸操的运动干预均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上肢功能有一定改善效果;五禽戏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功能精细运动能力和上肢功能性体适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王珏[2](2020)在《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障碍疾病是运动表现及运动控制异常的一类神经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姿势异常以及不自主运动,严重发作时可丧失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此类疾病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震颤,亨廷顿氏病,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和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但药物治疗副作用大,而DBS损伤大,价格昂贵。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易操作的脑刺激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rTMS的刺激效果在被刺激部位累积,能够维持数小时至数天,从而发挥调控和治疗作用。常用的运动区刺激靶点多为位于初级运动区附近的手运动热点(hotspot),而该靶点的临床疗效不佳,寻找合适的刺激靶点是此类研究的焦点之一。rTMS的治疗效果与刺激靶点的选择密切相关,精准定位靶点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运动症状。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临床治疗运动障碍类疾病提供个体化精准定位的刺激靶点。本文分三个研究。研究一,对比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确定刺激效果更佳的靶点可能是动手任务激活点,因为其与运动认知相关的脑区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二,对动手任务激活点分别进行高、低频刺激,采用局部脑功能指标确定可以产生更佳调控效果的频率及能够被调控的脑区;研究三,在运动障碍模型上(抽动秽语综合征)对fMRI定位靶点的方法和局部脑功能指标这一评估手段进行验证。研究一探讨了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与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在定位上的差异,及由此可能产生的rTMS调控效果的差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f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发现位于中央沟的“middle knee”,也就是“hand knob”,在执行动手任务时信号强度和局部血流变化最大,而TMS刺激此处时引发手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也最大(即运动热点),因此有研究认为动手任务激活点等同于运动热点。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报告了两种方法定位的区域并不重叠。本研究在30名健康被试群体上,测量了两种方法定位的不同,并比较了两个位点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差异。发现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手运动热点存在解剖位置上的差异,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比TMS手运动热点更靠大脑外侧;两个位点的静息态功能网络也存在显着差异,动手任务激活点较手运动热点,在双侧运动前区、脑岛、壳核和右侧苍白球都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结果提示,由于与运动认知功能相关脑区功能连接更强,fMRI动手激活点作为rTMS刺激靶点可能会比手运动热点在相关脑区获得更广泛,更强的远隔效应,从而获得对运动功能更好的干预效果。研究二通过分析刺激前、后的fMRI局部一致性指标,探索了高、低频rTMS引起的远隔脑区功能活动的差异。一般认为,低频(≤1 Hz)产生抑制效应,而高频(≥5 Hz)产生易化效应。然而,这种效应的评估方法基于刺激引起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没有考虑对其他脑区的影响。为了测试rTMS对远隔脑区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被试内设计,31名健康被试分3天分别进行了3次rTMS测量(10 Hz高频,1 Hz低频,假刺激)。刺激靶点采用研究一确定的个体化fMRI动手激活点。功能连接是评价rTMS调控效果的常用指标,但功能连接反应的是两个脑区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定位究竟哪个脑区被rTMS调节了。因此,在研究二中,采用局部一致性指标作为功能连接的补充。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受调节的脑区。研究结果发现,与假刺激相比,高频(10 Hz)刺激显着提升了右侧小脑的局部一致性值,而低频(1 Hz)刺激并没有引起显着变化。结果提示,高频rTMS能够在远隔脑区获得更显着的调控效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世界范围的一种运动障碍类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药物副作用大,严重影响病人学习和生活。研究三以抽动秽语综合征作为运动障碍的模型,探索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设计,对临床常用的刺激靶点即辅助运动区,分别对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刺激靶点和传统定位靶点(脑电10-20系统定位的辅助运动区)进行刺激,并对刺激结果进行评估,考察两种刺激靶点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传统定位相比,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定位靶点在广泛的运动控制相关(即疾病相关)脑区引起了功能改变,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本文中三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fMRI脑功能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那些被高频rTMS(fMRI动手激活点为刺激靶点)调节的脑区,个体化精准刺激辅助运动区可以调控运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相关脑区的局部功能,并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

王鹏[3](2020)在《基于脑电信号的运动任务脑网络分析》文中指出运动是人类的重要功能之一,运动过程大脑的机制解析也是脑科学研究的一大重点。通过研究运动过程的大脑机制,首先可以了解各脑区对运动功能的协作关系,为解析运动障碍疾病的病因并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提供神经学基础;其次为设计基于运动任务的脑-机接口系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的研究表明,运动准备阶段、运动执行阶段,都存在着多脑区的协同工作,然而各脑区之间的功能耦合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阐述,所以研究运动过程中各脑区之间的功能耦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脑电信号构建了自主运动和提示运动过程的脑功能网络,探索了与运动任务相关的大脑机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自主运动和提示运动两种实验范式,招募了10名被试,完成了对10名被试脑电信号的采集和预处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参考电极对运动过程脑功能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考电极标准化技术(Reference Electrode Standardization Technique,REST)具有较好的效果。(2)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功率谱和时频分析技术研究了运动过程脑电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结果表明:脑电信号在α、β和γ频段在运动任务过程中具有较明显的特征,并且在运动准备和运动执行阶段的事件相关去同步(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3)利用相干性、锁相值、相位滞后指数分别对自主运动和提示运动以电极为节点在α频段和β频段构建了脑功能网络,结果表明:运动的准备和执行阶段期间α和β频段的脑电信号在运动皮层、顶叶皮层、前额叶皮层和枕叶皮层等区域显示出比静息阶段更高的相位同步性;α频段的活动在运动执行中更明显,而β频段的活动则在运动准备和执行中都较为明显。(4)利用度分布和全局效率分析了功能网络的局部属性和全局属性,结果显示:自主运动和提示运动过程中,大脑中央偏左的运动皮层附近节点的节点度都显着增大;自主运动过程中额叶的节点度较大,提示运动的过程顶叶的节点度较大;并且在运动准备阶段,自主运动的度分布比提示运动有更明显的对侧优势;脑功能网络的全局效率在运动前后没有显着的差异。(5)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自主运动和提示运动过程脑功能网络的连接性和网络属性差异。结果发现:提示运动比自主运动在枕叶皮层和顶叶皮层的网络更加活跃,并且这种差异在α频段比β频段更加明显;自主运动与提示运动的全局效率没有显着的差异。

周月[4](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中,验证此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应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传统镜像疗法与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以期达到提高传统镜像疗法效果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镜像疗法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成立改良镜像疗法和传统镜像疗法康复护理小组、康复护理前评估、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参照权威指南以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和护理。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镜像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Brunnstrom分期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传统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相关合并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梗死区域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无统计差异性(P(29)0.05)。2.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两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镜像疗法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着优于传统镜像疗法。3.以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及动态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依据,改进传统镜像疗法的缺陷,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从而证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科学性。

沈婷[5](2020)在《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影像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除典型的运动症状外,还伴发认知功能减退等非运动症状。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以左旋多巴替代治疗为主,但在长期的药物治疗后,患者常出现运动并发症。研究发现PD发生认知功能减退、运动并发症等症状,可能受到众多微效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影响。近来,影像遗传学(imaging genetics)已成为研究遗传变异作用机制的重要工具之一。本研究为探讨PD认知功能及运动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基因SNP的遗传效应,拟采用影像遗传学分析方法,从多模态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提取影像中间表型,分别进行单SNP位点和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s,PRS)等分析,探索基因型-大脑表型-临床表型的关联情况,研究SNPs如何通过影响大脑功能和结构,从而影响PD患者临床表现,揭示与早期PD相关的遗传及影像学基础,为探讨PD相关的认知功能、运动并发症等临床症状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招募PD患者45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39例,采集人口学信息,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量表评估,并据此分别计算五个认知域的评分。采集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PD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评估。SNP分型采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进行。通过超高场7T磁共振仪,采集高分辨率的多模态MRI数据,包括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 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结构像磁共振(structural MRI,s MRI),分析并提取影像特征值,作为影像中间表型。随后,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并发症相关的SNPs与多模态MRI的影像遗传学分析。实验一:帕金森氏病认知相关SNPs与影像中间表型的关联研究筛选与PD认知功能相关的SNP位点。影像遗传分析时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作为协变量。首先进行单SNP位点分析,探索其主效应及其与PD疾病状态的交互效应。其次,根据筛选的PD认知相关基因SNP位点计算PRS评分,并与影像中间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影像统计分析结果中具有显着性的脑区,提取其影像特征的平均值,再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二:帕金森氏病运动并发症相关SNPs与影像中间表型的关联研究将PD患者根据有无运动并发症进一步分成两组,筛选与PD运动并发症相关的SNP位点。影像遗传分析时将年龄、性别作为协变量。首先进行单SNP位点分析,探索基因型的主效应及其与PD疾病状态的交互效应。根据筛选的PD运动并发症相关的基因SNP位点计算PRS评分,并与影像中间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影像统计分析结果中具有显着性的脑区,提取其影像特征的平均值,并与运动症状量表评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实验一:帕金森氏病认知相关SNPs与影像中间表型的关联分析结果首先对单个SNP位点的剂量效应进行研究。对年龄、性别、教育年限进行控制后,我们发现COMT-rs4680的A等位基因与额叶、舌回、梭状回、枕叶的ALFF值相关。其与PD疾病状态的交互作用则表现在颞中回、颞下回的灰质体积上,且在携带了A等位基因的PD患者中颞中回、颞下回的灰质体积与PANDA评分、视空间能力评分呈正相关。携带SNCA-rs356181的A等位基因时,壳核、颞极等的ALFF值较低,嗅皮质、壳核、尾状核、额叶等的Re Ho值较高,且颞叶、梭状回等脑区的灰质体积也较高。同时,颞下回、梭状回的ALFF值还受到交互作用的影响。SNCA-rs894278位点能够改变额叶、角回、舌回、颞叶等的ALFF值。此外,该位点还与PD疾病状态存在交互作用,影响舌回、距状裂周围皮层等的f ALFF值,前放射冠的FA值。未携带C等位基因PD被试的距状裂周围皮层f ALFF值与视空间能力评分呈正相关,未携带C等位基因HC被试的前放射冠FA值与认知功能评分也呈正相关。类似结果也在SNCA-rs3910105的分析中被发现,该位点的独立作用及其与PD疾病状态的交互作用都可以改变额叶的脑功能活动。同时,交互作用还存在于胼胝体联合纤维处,且其FA值与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携带DRD3-rs6280的G等位基因时颞叶的ALFF值较低,而额叶、中央前回等的Re Ho值较高,且额叶、海马、海马旁回、颞叶、尾状核、壳核等的灰质体积也较高。其中,额叶的Re Ho值还受到交互作用的影响。我们计算了未加权的PRS评分(PRSunweighted)和加权的PRS评分(PRSweighted),整合了多个SNP的微效作用。我们在HC中发现PRSunweighted评分与为前额叶区域及前扣带回的ALFF值正相关,且这些脑区的ALFF值在PD组中与认知功能评分也呈现显着正相关。同时,HC组的PRSweighted评分与楔前叶的ALFF值呈负相关,且该值在PD组中与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呈正相关。此外,PRSweighted评分与白质纤维束的FA值具有相关性,PD组的PRSweighted评分与上放射冠的FA值呈正相关,而HC组的评分与胼胝体、后放射冠的FA值负相关。实验二:帕金森氏病运动并发症相关SNPs与影像中间表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单个SNP位点分析探索基因的剂量效应时,对年龄、性别进行控制,发现COMT-rs4680的A等位基因的主效应表现为携带A等位基因时辅助运动区的ALFF值较高,而小脑、梭状回等的ALFF值较低。该位点与PD疾病状态的交互作用则表现在小脑的ALFF值上。其中PD的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小脑ALFF值与MDS-UPDRS第II、III部分呈正相关。携带DRD3-rs6280的G等位基因时壳核、脑岛等的ALFF值较低,尾状核、脑岛、小脑等的灰质体积显着较高。而其与PD疾病状态的交互作用主要集中于辅助运动区的Re Ho值,以及脑岛的灰质体积上。此外,PD的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脑岛灰质体积还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但未携带G等位基因的PD患者中未见这种相关情况。另一个基因位点EIF4EBP2-rs1043098,携带其C等位基因时辅助运动区、中央前回等的f ALFF值较高,而小脑的Re Ho值较低。PD患者的PRSunweighted和PRSweighted显着高于HC被试,但PD-MC组的PRS评分仅呈现高于无MC的PD组的趋势。MDS-UPDRS第IV部分评估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在全部患者中未发现与PRS评分显着相关,而在PD-MC患者中则为显着负相关。两个PRS评分模型得到了类似的结果,PD与HC被试的PRS评分都与小脑的ALFF值负相关。此外在HC被试中还发现,PRS评分分值越高,尾状核、壳核等基底节区核团的神经元活动越强。结论对若干PD认知相关的SNP位点进行剂量效应分析,发现这些位点不同程度影响到相关脑区的影像特征,包括额叶、颞叶、海马等在认知功能上起到关键作用的脑区。表明微效的SNP也可以通过影响脑功能结构,参与调节P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变。同时,我们首次在PD的影像遗传学研究中引入PRS评分,综合考虑了多个SNPs位点对认知功能的累加效应,虽未发现PRS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但这个评分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影像表型。同时,也发现了基因型-大脑表型-认知临床表型三者的关联情况在PD和HC中呈现不同的模式。同时,我们还以PD的运动并发症为临床问题的研究方向,先行筛选了相关基因,并针对这些基因位点进行影像遗传学研究。单SNP位点分析发现,纳入的3个SNP位点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运动皮层、基底节区及小脑的的神经活动强度,参与PD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首次在PD影像遗传学研究中引入了运动并发症相关的PRS评分,发现PD组的PRS评分显着高于HC组,且PD-MC患者的PRS与运动并发症严重程度负相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影像表型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该评分也与基底节区、小脑等的神经元活动强度存在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结合超高场7T多模态MRI影像、临床行为表征及关联基因,考察单个变异位点的剂量效应及多位点的累积效应,探索基因型-大脑表型-临床表型的关联情况,筛选早期PD相关的遗传及影像标志物,为个体化、精准化医学诊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张静娜[6](2019)在《下肢截肢后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MRI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研究发现截肢会造成患者感觉运动信息传入阻滞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重组。截肢后还可能导致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幻肢痛是指主观感觉已被截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且伴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疼痛的一种病理现象。幻肢痛是截肢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率高、难以治愈以及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大而引起广泛关注。幻肢痛患者涉及疼痛、情绪等更多维度的认知改变,可能造成更为复杂的大脑重组模式,其大脑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脑成像数据分析手段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为我们研究截肢及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重组模式提供新的途径。不同磁共振成像技术各有所长,在明确大脑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因此,综合多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刻画截肢及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影像特征,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37例单侧下肢截肢患者,其中包括18例幻肢痛患者,利用高分辨率的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下肢截肢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重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种脑网络分析手段,对幻肢痛患者静息状态下子网络内及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疼痛相关脑区功能连接及结构和功能网络rich club组织的异常变化模式进行分析,从脑网络角度对幻肢痛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入研究。1、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和皮层厚度的分析方法,研究截肢和幻肢痛在下肢截肢患者大脑灰质结构重组中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对照组,下肢截肢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侧中央前回皮层厚度变薄,同时其在双侧丘脑、截肢对侧基底核团灰质体积显着降低。这些结果提示下肢截肢患者由于感觉运动信息输入减少,双侧感觉运动环路发生退行性变化。相较于截肢后无幻肢痛患者,幻肢痛患者在疼痛相关脑区表现为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变化,包括小脑,截肢同侧顶下小叶灰质体积的降低以及截肢对侧脑岛皮层厚度变薄,且降低的小脑体积与幻肢痛患者VAS疼痛等级评分呈显着的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截肢后与疼痛处理相关的脑区也发生结构重组,表现为大脑皮层萎缩,从而导致疼痛网络的调控紊乱,这可能是幻肢痛发生的关键因素。2、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截肢及幻肢痛患者的大脑白质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基于白质纤维束空间统计方法(TBSS)结果显示,下肢截肢患者在截肢对侧皮质脊髓束、丘脑前辐射和胼胝体表现为一致性的FA值显着降低和MD值显着升高。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NBS)结果显示,截肢患者结构网络中有两个连接强度显着下降的网络成分,其中一个成分位于截肢对侧,主要涉及的是苍白球和顶叶皮层连接,这一关键环路结构连接降低反映了截肢患者下降的感觉运动信息传输能力;另外一个成分主要是以杏仁核为连接中心一个子网络,这一网络的异常反映了截肢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变。进一步基于图论分析发现,下肢截肢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是相较于健康被试,下肢截肢患者在全局网络信息传输的能力降低,表现为结构和功能网络特征路径长度的显着增高。在节点水平上,截肢患者大脑结构网络主要表现为截肢对侧感觉运动相关脑区,如中央后回,壳核,苍白球节点中心性的降低,同时还涉及到本体感觉相关脑区,如楔前叶,后扣带,这些结果提示截肢后大脑重组过程不但累及感觉运动网络,还损伤了本体信息处理的大脑区域。而大脑功能网络则表现为高级运动中枢辅助运动区节点中心性降低,同时也发现中扣带和后扣带这些与本体信息处理能力相关节点属性的改变。相较于截肢后无幻肢痛患者,幻肢痛患者主要表现为结构和功能网络节点属性的异常,尤其是疼痛情感信息处理相关的脑区,如眶额皮层、前扣带和杏仁核,这些脑区信息传输能力的改变可能在幻肢痛患者病理性疼痛情绪感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为了进一步探讨下肢截肢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网络的重组模式,我们采用了基于感兴趣区域和基于种子点两种功能连接的方法对这一系统进行着重的研究。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功能连接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被试,下肢截肢患者主要表现为皮层下核团和截肢对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的降低,而基于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结果显示,与截肢对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延伸至感觉运动网络外的前额叶和视觉皮层。进一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皮层下核团和皮层区域降低的功能连接会随着截肢时间进程性的增加。这些结果提示下肢截肢后大脑存在一个广泛的网络水平的重组模式,尤其是感觉运动网络皮层下和皮层功能连接改变可以作为一个新影像指标用于预测截肢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4、运用独立成分分析(ICA)的方法检测幻肢痛患者大脑静息态子网络内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变化。我们通过ICA方法识别了12个静息态子网络。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幻肢痛患者在多个静息态子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异常,涉及感觉运动网络、默认网络、基底节网络及岛盖网络,且顶下小叶在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与VAS疼痛等级评分,中央后回在感觉运动网络内功能连接与截肢时长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这些研究表明长期感觉信息传入阻滞和疼痛可能扰乱正常静息态子网络内组织模式,导致疼痛感觉分辨、疼痛感知以及疼痛的缓解和抑制功能的异常。另外幻肢痛患者背侧注意网络-后默认网络之间功能连接增加,而前默认网络-后默认网络-基底节网络之间连接降低,提示过度疼痛注意可能损伤默认网络连接模式以及功能输出,从而影响了外在的运动表现。同时幻肢痛患者在执行控制网络-左侧额顶网络-内侧视觉网络之间功能连接显着增强,这一从视觉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调控环路的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对截肢患者感觉运动和视觉感知缺陷的一种补偿效应。这些结果为研究感觉运动信息缺失以及疼痛对截肢后幻肢痛患者自发脑网络的视觉-运动以及认知功能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5、结合功能连接密度方法和基于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两种脑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幻肢痛患者疼痛相关的脑区功能连接的异常。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幻肢痛患者在双侧中央前回,截肢对侧海马旁回以及脑岛表现为短程功能连接密度的降低,而在截肢对侧枕中回表现为短程功能连接密度的增高。同时幻肢痛患者还表现为远程信息传输能力的异常,在截肢对侧小脑、枕中回,截肢同侧枕中回、颞上回长程功能连接密度显着增高,而在截肢同侧楔前叶长程功能连接密度显着降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幻肢痛患者中截肢对侧的中央前回、脑岛、枕中回以及截肢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密度与VAS疼痛等级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进一步的基于这些疼痛相关脑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幻肢痛患者在这些脑区存在广泛的功能连接变化,并表现为以种子点所代表的静息态子网络内信息传输能力的降低,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疼痛相关的脑区与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一致性升高,该脑区能够通过自身活化程度实现调控其他疼痛环路的功能,这就提示我们通过一定疗法,如重复经颅磁刺激,有效调控背外侧前额叶活性,有可能对于幻肢痛的缓解具有积极的意义。6、通过构建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的rich club组织,探测幻肢痛患者rich club组织结构和功能连接以及网络属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两组被试中均存在rich club组织,其核心节点包括前额叶皮层,扣带,楔前叶以及枕叶区域,与静息态下感觉运动网络,默认网络和视觉网络的关键脑区具有明显重合。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幻肢痛患者仅表现在rich club组织内节点的功能和结构连接及全局网络效率的降低,未发现其他非rich club节点的结构和功能连接的改变。这一结果提示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信息传输模式改变具有特异性,主要是在这一关键环路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幻肢痛患者rich club组织结构和功能连接与病程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即病程越长幻肢痛患者的rich club组织连接强度越低,预示着幻肢痛患者异常的功能输出与进程性的rich club组织紊乱具有密切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rich club组织在幻肢痛的大脑重组以及病理生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7、镜像运动疗法被认为能够翻转幻肢痛患者大脑非适应性功能重组,而缓解患者疼痛,但镜像运动是如何在大脑中发挥作用的,其对于大脑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检测健康被试在运动执行和镜像运动时大脑的激活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含氧血红蛋白(HbO2)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对镜像运动在大脑中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每种运动任务下,大脑双侧的感觉运动皮层均被显着激活,且呈现右侧大脑激活更强的特点。镜像运动时,镜像肢体对侧(右侧)大脑半球激活范围和强度较弱,但与运动执行不存在显着的组间差异。这些结果提示右脚镜像运动能够实现左脚运动执行功能,活化其对侧大脑的感觉运动环路。此外研究还发现两个任务在执行过程中HbO2相对浓度变化的趋势比较一致,但是有意思的是,相同时长的运动刺激下,镜像运动对大脑激活持续时间短于运动执行,较早出现HbO2信号的降低和向基线水平回归,提示在镜像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刺激时长对于大脑激活效果的影响。我们的结果从影像学的角度肯定了镜像运动中镜像肢体对于其对侧大脑感觉运动环路的作用,为镜像运动疗法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依据。

杨艳艳[7](2019)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模型中脑、海马脑代谢的变化及其与记忆障碍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运动性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及非运动性症状包括感觉障碍、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性障碍相对于运动性障碍发病率更高,病理机制更复杂,且可能出现得比运动症状更早。PD患者头部普通磁共振检查通常表现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亦暂未发现非常特异的神经生物学标志物。关于P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衰老、氧化应激、自由基过多形成、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甚至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泛素-蛋白酶体损害可能是这些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途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不少研究使用3T磁共振观察到了代谢物的变化,但在更高场强的磁共振7T9T中并不多见,且结果不尽相同。本课题将紧跟神经外科、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的前沿,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注射于大鼠黑质纹状体通路制作PD模型,在不同时段观察其运动学症状及以记忆为代表的非运动学症状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确定病理学改变,通过超高场强核磁共振检查评估PD随着病程发展不同时期黑质纹状体通路和海马区域代谢的改变,通过综合研究,揭示超高场强磁共振检查提供不同病程PD神经代谢的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为影像学发现PD神经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及高场磁共振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10ug/ul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到SD大鼠的单侧黑质致密部,用阿扑吗啡诱发的健侧旋转实验筛选成功模型,连续1w、2w、3w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学改变,如震颤、活动迟缓、抓握、嗅探等异常行为,开野实验观察运动活跃性的指标和反映不对称运动行为的指标。反映运动活跃性的指标有:总跑动时间;总停息时间;直立次数;穿梭距离。反映不对称运动的指标包括旋转1/4弧度的次数;直立时前肢倚靠箱壁的次数;大鼠靠近箱壁探究活动的次数。Morris水迷宫测定动物的空间搜索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观察PD大鼠不同病程中改变;为了探讨不同病程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局部脑组织代谢情况,利用9.4T高场磁共振根据脑组织氢质子频谱位移图,核磁共振频谱仪探测出各种常规的代谢物,根据以往的实验结果和各代谢物相应的位移峰,定位并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双侧纹状体局部脑组织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2.00ppm),胆碱(choline,3.21ppm),肌醇(creatine,3.02 ppm),牛磺酸(taurine,3.42ppm)四种代谢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趋势。利用9.4T高场磁共振观察Lactacystin诱导PD模型伴有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双侧海马局部脑组织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2.00ppm),胆碱(choline,3.21ppm),肌醇(creatine,3.02 ppm),牛磺酸(taurine,3.42ppm)四种代谢物的水平。所有数据均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釆用两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不符合参数检验应用条件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差异显着性检验用重复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釆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立体定向技术注射10ug/ul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到大鼠的单侧黑质致密部可以成功制作出PD大鼠模型,Lactacysin注射组4w组阿扑吗啡诱导30分钟内旋转圈数达到266.92±9.19。开野实验中Lactacystin诱导PD模型组大鼠跑动缓慢、动作频率明显减少,总跑动时间和穿梭距离均显着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反映不对称行为的指标中,Lactacystin诱导PD模型组偏侧性不对称行为明显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Lactacystin诱导成功的PD模型组大鼠组沿墙壁寻找的时间长,潜伏期亦明显延长,搜索方式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经过2—3天反复训练以后大多成为趋向式,但不稳定,而且也并不是一次的4个trail潜伏期递减,也并不是训练后期潜伏期就比训练前期潜伏期明显缩短,说明PD模型组大鼠能学习记忆部分受损,且记忆维持的时间较短暂而不稳定。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在训练后潜伏期递减,说明对照组大鼠通过适应环境和几次训练后能很快学会搜寻目标平台,经常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平台。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潜伏期与PD一月组、PD三月组均有差异显着性,(P<0.01)。PD模型一月组大鼠及PD模型三月组大鼠也能够在120s内定位并爬上平台,但两组潜伏期亦有差异显着性(P=0.003<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目标象限占比与其他三个象限有差异显着性(F=4.965,P=0.001<0.05)。Lactacystin诱导成功的PD模型一月组和三月组各象限占比之间无差异显着性(P=0.504>0.05)。说明帕金森病模型组空间学习记忆均有障碍。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黑质致密部TH免疫阳性神经元计数左右侧分别为687.97±19.78和693.66±29.2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Lactacystin诱导PD组大鼠黑质致密部左侧及右侧TH免疫阳性神经元计数分别为134.50±29.04和685.50±19.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左侧黑质致密部TH免疫阳性神经元计数均值较右侧减少了81%。三组SD大鼠在给药1周、2周和4周后接受活体9.4T MRI扫描观察双侧纹状体局部脑组织代谢水平:NAA代谢水平:(1)PD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右侧黑质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PD模型组自身比较,左侧黑质与右侧黑质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不同时间段之间比较,左侧黑质PD 2w组较PD1w组有上升,但到4w时恢复到与右侧和对照组相近的水平。三组均值上,1w和2w均小于4w,但1w和2w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O代谢水平:(1)PD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左侧黑质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2)PD模型组自身比较,左侧黑质与右侧黑质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PD模型组不同时间段之间比较,左侧黑质PD 2w组较PD1w组有上升,但到4w又下降至1w时的水平。三组均值上,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w大于2w,2w大于4w,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代谢水平:(1)PD模型左侧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D模型左侧组Cr代谢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2)PD模型组自身比较,左侧黑质与右侧黑质比较,左侧黑质Cr代谢水平明显高于右侧黑质,有显着性差异(P<0.01);(3)不同时间段之间比较,PD左侧黑质1w Cr代谢水平与2w比较,1w组水平明显低于2w,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均值上,2w Cr代谢水平与4w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aurine代谢水平:(1)PD模型左侧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D模型左侧组Taurine代谢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PD模型右侧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不同时间段之间比较,PD左侧黑质1wTaurine代谢水平与2w比较,1w组水平明显高于2w,有显着性差异(P<0.01)。2wTaurine代谢水平与4w比较,2w组水平明显高于4w,有显着性差异(P<0.01)。观察Lactacystin注射制作的帕金森病模型伴和不伴有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海马CA1区脑组织代谢水平:伴有记忆障碍组NAA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CHO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Cr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1);Taurine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不伴有记忆障碍组NAA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1);CHO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Cr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1);Taurine代谢水平:左侧海马与右侧海马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注射10ug/ul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到大鼠的单侧黑质致密部可以成功制作出PD大鼠模型,此模型可以表现出与以往PD大鼠模型类似的阿扑吗啡诱发的单侧旋转表现。2.本实验制作的PD模型在神经病理学表现上与人类PD患者更相符,表现为毁损侧纹状体通路DA神经元大量丢失和残存的神经元中存在包涵体。我们认为其可以用于PD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观察疗效的科学研究。3.在单靶点单次Lactacystin注射制作的帕金森旋转模型中,空间学习及空间工作记忆均有障碍。空间学习障碍随病程的延长逐渐加深,空间工作记忆障碍则无此种变化趋势。4.利用9.4T核磁共振观察单靶点单Lactacystin注射制作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不同病程中黑质纹状体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发现,在发病早期,NAA呈短暂升高趋势,随着病程的延长又逐渐下降,ChoCr呈升高趋势,Taurine呈明显的下降趋势。9.4T核磁共振是反复无创观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局部脑组织代谢水平的理想方法。5.在单靶点单次Lactacystin注射制作的帕金森病模型伴有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中,观察到海马CA1区NAA、Cho呈升高趋势,Taurine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左敏静[8](2019)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脑功能与结构的3.0T磁共振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基于青光眼的组织学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青光眼不仅是一类眼病,而是一组累及整个视觉通路的神经退行性变。临床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准确评估整个视路的方法来评估原发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严重程度以及监测疗效。目前青光眼诊断方法存在局限性,即不能在早期视网膜受到损害之初及早地诊断青光眼。加之,眼科设备检查局限于眼球的变化,而关于眼球后部涉及整个视觉通路的改变却无能为力。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成像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多模态MRI成像具有无创、空间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和高反射定位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青光眼的研究中。本文主要应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从结构与功能神经影像视角分析PACG患者视神经通路改变,并且评估这些改变与眼科参数视网膜平均纤维层厚度(RNFLT)、视野(VF)值间的相关性。全文主要分成四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同频段低频振幅研究目的:应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不同频段下自发神经活动。方法:对52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PACG患者(男24例,女28例)和52例正常视力对照(NS)(男24例,女28例)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两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在两种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Hz,slow-5:0.010-0.027?Hz)中的ALFF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PACG组ALFF信号值与临床眼科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CG组于slow-4频段,右侧枕下回ALFF值升高,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ALFF值降低。在slow-5频段,PACG组右侧枕下回ALFF值增高,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及右侧中央前/中央后回ALFF值减低。此外,我们发现后扣带回、双侧楔前叶在slow-4频段的ALFF值高于在slow-5频段的,而双侧额叶、右侧梭状回、右侧小脑后叶ALFF值在slow-4频段低于在slow-5频段中的。于slow-4频段,右侧枕下回ALFF值与双眼RNFLT呈正相关,与VF值呈负相关。结论:PACG在slow-4、slow-5频段视觉皮层、感觉运动皮层、额叶、额顶区、默认网络均表现出异常的自发性神经活动,提示PACG患者的视觉、认知和情绪功能均受损。这些发现为深入了解PACG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第二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同频段局部一致性研究目的:先前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发病机制与大脑功能和结构的改变有关。然而,不同频段的局部振荡在PACG患者中发生的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局部一致性(Re Ho)方法来研究PACG中频率相关的局部振荡。方法:选取37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PACG患者(20名男性,17名女性)和37名正常视力对照者(20名男性,17名女性)接受静息状态磁共振成像扫描。我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组间、频段间主效应Re Ho差异,并使用SPM12软件进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了两组之间两个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027 Hz)的不同Re Ho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了PACG组平均Re Ho值与视觉功能(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视力组相比,PACG组slow-4频段双侧内侧额上回Re Ho值升高,而右侧距状裂Re Ho值在slow-5频段下降。此外,我们发现slow-4频段右侧额上回Re Ho值较slow-5频段增加,而slow-5频段左侧距状裂、右侧苍白球、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上回、左侧中央后回/角回、左侧旁中央小叶、左侧顶叶上小回和右侧楔前叶的Re Ho值高于slow-4频段。于slow-5频段,右侧距状裂Re Ho值与PACG的RNFLT呈正相关,与VF值呈负相关。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视觉网络、感觉运动网络、默认网络中,PACG患者于两个频段(slow-4和slow-5频段)都表现出异常的Re Ho值。slow-5频段的局部一致性与PACG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评估PACG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在探索局部一致性时,应考虑频段因素,以为了解PACG的神经机制提供帮助。第三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默认模式网络各亚区的异常静息状态功能连接研究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功能连接分析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默认网络(DMN)内亚区间的功能连接改变。方法:选取47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PACG患者(20名男性,27名女性)和47名正常视力对照者(20名男性,27名女性)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选取DMN种子点做功能连接,采用SPM8软件数据预处理,分析PACG DMN内亚区成对功能连接的改变。结果:与正常视力组相比,PACG组右侧内侧颞叶(MTL.R)与左侧海马(HF.L)功能连接减低(t=-3.12,P=0.002)、左侧内侧颞叶(MTL.L)与右侧海马(HF.R)功能连接减低(t=-2.297,P=0.024)。结论:PACG患者DMN内部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提示DMN可能参与PACG的发病机制,MTL.R-HF.L、MTL.L-HF.R的功能连接明显减低可能是PACG患者认知、情感处理功能障碍的潜在发病机制。第四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基于体素形态学的3.0T MRI研究目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方法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视力组间全脑灰质体积(GMV)的差异。方法:选取47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名PACG患者(20名男性,27名女性)和47名正常视力对照者(20名男性,27名女性)接受静息状态磁共振成像扫描。核磁共振数据是基于SPM8软件使用VBM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视力对照组相比,PACG患者双侧小脑后叶、左侧岛叶、右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部分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减小,右侧岛叶、部分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增加。结论:PACG患者在视觉、情感认知、情绪脑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脑结构改变,为理解PACG患者视功能丢失及情感、认知功能障碍神经机制提供了帮助。

付吉梅[9](2019)在《主观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主要利用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SCD(Subjective Cognitive Deline,主观认知功能下降)患者、正常对照组及轻度认知功能下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建立脑结构网络,通过图论方法对各病例组进行分析,比较各病例组网络特性的差异,探讨SCD作为AD临床前期出现的脑网络结构的改变特性。方法:收集了SCD组30例,MCI组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神经心理量表及认知功能评定,并均对其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TI扫描,同时完成神经心理及认知功能评定,用白质纤维追踪束对大脑白质纤维进行网络构建,通过图论分析方法对脑网络整体及局部属性评估比较。结果:认知功能评定显示:SCD组在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等认知域的评分均低于正常组,且介于正常组及MCI组之间。DTI显示:MCI组、SC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互比较小世界属性、全局网络属性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三组受试者每两组之间相互比较节点属性参数在不同的脑区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SCD患者在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等认知方面已经有下降,且介于正常组及MCI组之间;SCD组的全局网络属性、小世界属性无明显变化;SCD组、MCI组节点属性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异常,推测SCD、MCI患者脑网络在局部已有改变,且MCI组更严重。

周政[10](2018)在《本能恐惧的神经环路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全球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占疾病总发病率的13%,高于心血管和癌症。精神疾病被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定义为神经环路的破坏。从临床诊断角度来讲,精神疾病通常被认为是“情绪障碍类疾病”。本能恐惧情绪是物种进化与生存过程中最重要和最不可或缺的基本情绪表征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六大基本情绪的组分之一。有研究表明,本能恐惧情绪反应在一些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因而,针对本能恐惧情绪的细胞特异性的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解析不仅将有助于我们从神经环路角度深入理解物种进化保守的行为的工作机制,也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供重要的生物学基础。面对自然界的威胁刺激时,动物会对外界刺激的信息进行精准快速的处理,并做出恰当的本能恐惧的防御反应行为,诸如冻结(freezing)或逃跑(flight)。这一能力对个体的生存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基于嗅觉和听觉的威胁感觉信号诱发的本能恐惧反应通过特定的不同神经环路来介导,主要核团包括杏仁核(Amygdala),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和下丘脑(Hypothalamus)等脑区。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中脑核团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SC)参与了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信号的处理。研究表明SC-丘脑枕核(Pulvinar nucleus)-Amygdala的皮层下通路介导了本能恐惧的冻结反应。然而,对视觉来源本能恐惧信号所引起的逃跑行为神经环路机制仍然处于较大争议中,亟待新的研究予以更深入的解析。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是中脑一个与动机控制,价值评估和突显性信号检测相关的核团,可以接收来自SC直接视觉输入。先前研究已证明在麻醉动物中,中性视觉刺激可以激活SC-VTA通路。但该通路的行为输出,特别是在本能恐惧方面的功能仍然未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VTA是厌恶情绪(Aversion)状态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体内电生理记录显示VTA GABA能神经元被突显性(Salience)信号所激活,并且光遗传激活GABA能神经元的可导致厌恶和焦虑行为。然而,VTA本能恐惧反应中的作用尚未可知。本论文利用光遗传学、光纤成像、细胞选择性特异性的神经环路调控技术和光遗传学-神经电生理记录,证实了一条专门处理本能恐惧逃跑行为的皮层下通路的存在,主要结论包括:1)视觉恐惧信号引发的逃跑行为伴随着VTA GABA能神经元激活,光遗传学抑制实验证明VTA GABA能神经元在该行为输出中的必要性;2)VTA的GABA能神经元接收来自SC的中深层(Intermediate and deep layer of SC,IDSC)谷氨酸能神经元的上游输入,而不是来自其他关键视觉结构,如初级视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V1)和外侧膝状核(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LGN);3)光遗传激活和抑制实验证明lDSC-VTA通路对视觉恐惧信号诱发的逃跑行为是必要的,并且该通路的激活足以诱发该行为;4)IDSC-VTA谷氨酸能通路投射到VTA GABA能神经元上,这些神经元进一步投射到中央杏仁核(Central amygdala,CeA),参与介导本能恐惧的逃跑行为。此外我们还探讨了VTA中GABA能神经元与DA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在本能恐惧反应中的作用。该部分的实验结果创新性的证明了VTA的GABA能神经元在本能恐惧反应中的作用,拓宽了VTA这个传统中脑多巴胺核团的功能范畴。与此同时,利用厌恶和奖赏的行为学范式,我们用光纤成像技术证明了经典VTA脑区中一类较少被报道的谷氨酸能(VGluT2+)神经元参与调节本能的和条件化厌恶和奖赏刺激。由此,VTA在本能恐惧反应(逃跑)和本能厌恶中的生物学作用及神经环路机制得到证明。在解析了本能恐惧行为神经环路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究这一保守的重要的神经环路是否收到环境/内部因素的调节及其相关的神经环路机制。本能恐惧防御行为事关个体生死,无需学习,在特定刺激下迅速输出特定的行为学模式。越来越多的证明表明虽然本能恐惧防御性反应的表达是本能的和无条件的,但其表达程度可能受到环境和内部因素的调控和影响。深入理解这一调控机制对于理解复杂精确的行为输出机制及失调导致的环路异常至关重要。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复的压力应激导致小鼠出现类似焦虑状态,加剧了对视觉恐惧信息的刺激的本能防御反应,具体表现为动物面对威胁刺激触发更加快速的启动逃跑行为。此外压力应激还诱导蓝斑(Locus coeruleus,LC)中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能神经元的c-fos活化和SC中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代偿性的改变。这一结果示LC-SC通路可能参与本能防御反应行为输出调控。实际上,我们顺行和逆行神经追踪从解剖学上证实了LC-SC投射,并且在压力应激下,LC投射到SC的NE能神经元被激活。光遗传学实验证明LC-SC NE能通路的激活也引起了类似焦虑的行为,并加剧了对视觉恐惧信号引发的本能防御反应。进一步的药物遗传学实验和在体给药实验证明LC-SC通路在该调控作用中的必要性和NE受体依赖性。这一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LC-SC NE能通路在由生理状态变化引起的本能防御行为的复杂调控中的关键作用。至此,我们解析了本能恐惧行为-逃跑的神经环路的基础及其在压力下的调节机制。如上所属,面对危险信号时,恰当的行为输出模式及合适的反应程度事关生死,受到精准的细胞特异性的神经环路的控制和调节,以保证个体的存活。与此同时,在同种群之间,对于危险信号的恐惧情绪传播,比如对于同种群中发生在另外一个个体上的负性刺激的共情样反应(Empathy)对于种群的存续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利用观察性恐惧学习行为范式研究了小鼠的共情及神经环路机制。在经典的条件恐惧学习中,恐惧学习可以通过厌恶刺激的直接经验获得。此外,恐惧还可以通过观察同伴的痛苦表情来间接获得,这种保守的行为在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都存在。观察性恐惧学习诱发条件性恐惧记忆,并警示同伴逃避潜在的威胁。观察性恐惧学习对个体和物种的生存很重要,但是其细胞特异性神经回路基础知之甚少。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激活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小清蛋白(Pavalbumin interneuron,PV)中间神经元导致观察性恐惧中的冻结时间减少而不影响条件恐惧下的冻结时间。通过使用逆行跨突触的上有输入追踪,我们发现ACC PV中间神经元接受来自前内侧丘脑核(Anteromedial thalamic nucleus,AM)和中间丘脑核的投射(Mediodorsal thalamic nucleus,MD)。本部分结果表明ACC的PV中间神经元参与了观察性恐惧学习,并接收来自AM和MD的投射。综上所述:我们通过结合细胞特异性的神经环路示踪技术、高时空精准的神经环路功能调控技术(光遗传学,药物遗传学)、动物自由活动光纤成像技术、电生理记录技术及动物行为学分析,在神经环路层面(1)解析了SC-VTA-CeA介导的本能恐惧情绪的功能神经环路机制;(2)证明了本能恐惧行为输出虽保守但仍受精细量化调节的神经环路机制:LC-SC的NE能通路;(3)探究了种群内部共情样行为观察性恐惧学习的神经环路机制。由此,我们对于保守本能防御反应的神经发生机制的深入理解、本能防御行为反应程度的量化调节机制研究,将为在神经功能环路层面上探究大脑的一般工作机理及共患有恐惧焦虑样行为异常的精神疾病诊治供重要的生物学理论基础。

二、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视觉认知障碍的脑机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视觉认知障碍的脑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五禽戏与拉伸操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帕金森病研究现状
        2.1.1 帕金森病流行病学
        2.1.2 帕金森病病理变化与发病机制
        2.1.3 帕金森病主要症状
        2.1.4 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2.2 上肢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2.2.1 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功能研究现状
        2.2.2 上肢功能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意义
        2.2.3 上肢功能康复方法
    2.3 五禽戏的研究现状
        2.3.1 五禽戏概念
        2.3.2 五禽戏功效
    2.4 拉伸操研究现状
        2.4.1 拉伸操概念
        2.4.2 拉伸操功效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方案设计
        3.2.2 运动干预方法
        3.2.3 运动强度监控
        3.2.4 测试指标
        3.2.5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受试者基本信息
    4.2 上肢运动功能干预结果
        4.2.1 手功能干预结果
        4.2.2 上肢功能性体适能干预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5.1.1 单次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手功能的急性效果
        5.1.2 12 周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手功能的效果
    5.2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5.2.1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力量的影响
        5.2.2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柔韧性的影响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附录

(2)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功能与经颅磁刺激
        2.1.1 经颅磁刺激(TMS)
        2.1.2 运动功能的TMS测量
        2.1.3 对运动区TMS靶点的定位
        2.1.4 高、低频 rTMS
        2.1.5 TMS 方案之 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
    2.2 功能磁共振成像与重复经颅磁刺激
        2.2.1 功能磁共振成像
        2.2.2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的rTMS
    2.3 功能磁共振引导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
        2.3.1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rTMS在术前定位、康复、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2.4 抽动秽语综合征影像研究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现状
        2.4.1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2.4.2 rTMS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5 准确定位异常脑活动的单体素功能磁共振成像融合研究的关键技术
        2.5.1 “深部效应脑区”精准定位的RS-f MRI分析方法
        2.5.2 针对rTMS治疗的“点对点”结构连接及功能连接的MRI研究
    2.6 文献综述总结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3.1 问题提出
        3.1.1 问题一:手运动热点与初级运动区(M1)并非同一位置,那么其潜在的脑功能网络是否也不同?
        3.1.2 问题二:高低频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如何?
        3.1.3 问题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rTMS刺激与传统定位方式相比,是否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更有效?
    3.2 研究方案
        3.2.1 研究方案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3.2.2 研究方案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3.2.3 研究方案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TMS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内容
    4.1 研究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4.1.1 研究目的
        4.1.2 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
        4.1.4 讨论
        4.1.5 小结
    4.2 研究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4.2.1 研究目的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4.2.5 小结
    4.3 研究三fMRI引导的精准定位经颅磁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4.3.1 研究目的
        4.3.2 材料与方法
        4.3.3 结果
        4.3.4 讨论
        4.3.5 小结
5 总讨论
    5.1 fMRI定义的靶点更适用于运动功能的rTMS干预
    5.2 高、低频rTM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
    5.3 抑制性c TB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障碍疾病的调控
6 结论
7 创新与展望
    7.1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局限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教育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3)基于脑电信号的运动任务脑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运动任务脑电信号特征研究现状
        1.2.2 运动任务脑网络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脑网络构建与分析方法
    2.1 大脑功能分区
    2.2 脑网络构建方法
        2.2.1 复杂脑网络理论
        2.2.2 网络连接的计算
    2.3 脑网络分析方法
        2.3.1 网络机制分析
        2.3.2 图论指标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实验范式设计、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1 实验范式设计
        3.1.1 自主运动实验范式
        3.1.2 提示运动实验范式
    3.2 数据采集
        3.2.1 被试招募
        3.2.2 实验系统
    3.3 数据预处理
        3.3.1 参考电极的选择
        3.3.2 滤波
        3.3.3 数据分段
        3.3.4 去除伪迹
    3.4 本章小结
4 运动任务脑电信号特征解析
    4.1 时域信号分析
        4.1.1 事件相关电位原理
        4.1.2 运动相关电位分析
    4.2 时频分析
        4.2.1 功率谱计算方法
        4.2.2 功率谱时频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自主运动与提示运动脑网络分析
    5.1 自主运动脑网络分析
        5.1.1 自主运动脑网络的构建
        5.1.2 自主运动网络连接分析
        5.1.3 自主运动网络属性分析
    5.2 提示运动脑网络分析
        5.2.1 提示运动网络构建
        5.2.2 提示运动网络连接分析
        5.2.3 提示运动网络属性分析
    5.3 自主运动与提示运动网络差异分析
        5.3.1 网络连接差异分析
        5.3.2 网络属性差异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一)水疗法
        (二)音乐疗法
        (三)运动想象疗法
        (四)强制性运动疗法
        (五)功能性电刺激
        (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七)经颅磁刺激
        (八)虚拟现实技术及上肢康复机器人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镜像疗法概述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国内外趋势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概述
        (一)具身认知的起源
        (二)具身认知的概念
        (三)具身认知的内涵及优势
        (四)具身认知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五)具身认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六)具身认知的四大理论特征
        (七)文献总结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样本量估算
        (三)病例分组
        (四)技术路线
        (五)干预方案
        (六)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七)资料收集
        (八)不良事件处理、记录和报告
        (九)质量控制
        (十)科研伦理
        (十一)统计分析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一)纳入研究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四项康复指标的基线水平
    二、两组干预后疗效性指标的评价结果
        (一)两组病人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FMA-UE的比较情况
        (二)两组患者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MBI的效果比较
        (三)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组内和组间效果比较
        (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分级组内、组间比较情况
        (五)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概述
        (二)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概述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四)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影像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 小结
2 影像遗传学研究方法与策略
    2.1 被试信息采集
    2.2 血样本采集及基因检测
    2.3 多模态磁共振数据采集及分析
    2.4 统计分析
3 帕金森氏病认知相关SNPs与影像中间表型的关联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4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相关SNPs与影像中间表型的关联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像遗传学在神经退行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下肢截肢后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脑结构及功能影像技术概述
    1.3 脑网络理论研究
    1.4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截肢后幻肢痛中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下肢截肢及幻肢痛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变化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下肢截肢及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及功能网络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下肢截肢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网络连接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幻肢痛患者静息态子网络及其网络间的功能连接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幻肢痛患者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rich club组织的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实验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镜像运动脑激活特征的初步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实验结果
    8.4 讨论
    8.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截肢后幻肢痛神经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模型中脑、海马脑代谢的变化及其与记忆障碍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选择性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PD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认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9.4T超高场磁共振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模纹状体局部组织代谢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PD认知障碍模型海马CA1区代谢变化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脑功能与结构的3.0T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青光眼的定义及其流行病学
    1.2 青光眼机制假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同频段低频振幅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2.2.1 受试者
        2.2.2 眼科评估
        2.2.3 MRI数据收集
        2.2.4 f MRI数据预处理
        2.2.5 数据处理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一般临床资料
        2.3.2 ALFF结果
        2.3.3 ROC曲线分析
        2.3.4 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组间ALFF差异
        2.4.2 频段间ALFF差异
        2.4.3 组间2 个频段(slow-4、slow-5)ALFF差异
        2.4.4 PACG组 ALFF值与视觉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同频段局部一致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2.1 受试者
        3.2.2 眼科评估
        3.2.3 MRI数据收集
        3.2.4 f MRI数据预处理
        3.2.5 ReHo计算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一般临床资料
        3.3.2 ReHo结果
        3.3.3 ROC曲线分析
        3.3.4 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两组间ReHo差异
        3.4.2 频段间ReHo差异
        3.4.3 组间2 个频段(slow-4、slow-5)ReHo差异
        3.4.4 PACG组 ReHo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默认模式网络各亚区的异常静息状态功能连接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4.2.1 受试者
        4.2.2 眼科评估
        4.2.3 MRI数据收集
        4.2.4 f MRI数据预处理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基于体素形态学的3.0T MRI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5.2.1 受试者
        5.2.2 眼科评估
        5.2.3 MRI数据收集
        5.2.4 f MRI数据预处理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主观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SCD概述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1.3 DTI的概述
    1.4 图论在DTI脑网络结构中的研究进展及对SCD研究的启示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认知功能评定和磁共振检查
    2.3 数据处理
    2.4 统计方法
三、结果
    3.1 三组间人口学资料及认知功能评定指标的比较
    3.2 三组脑网络属性的比较
四、讨论
    4.1 三组受试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4.2 SCD、MCI患者脑网络全局属性、小世界属性比较
    4.3 SCD、MCI患者脑网络节点属性的比较分析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本能恐惧的神经环路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大脑工作模式
        1.1.1 大脑工作模式及研究层次概述
        1.1.2 习得性行为与非习得性行为(本能行为)的研究进展概述
    1.2 习得性行为的神经机制
        1.2.1 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
        1.2.2 空间学习和记忆痕迹的细胞机制
        1.2.3 习得性恐惧的环路机制
        1.2.4 共情的神经环路机制
        1.2.5 习得性行为的神经调制
    1.3 本能行为的神经机制
        1.3.1 本能行为神经机制概述
        1.3.2 摄食行为神经机制
        1.3.3 繁育行为神经机制
        1.3.4 防御行为神经机制
    1.4 精神疾病的神经环路机制
        1.4.1 精神疾病的定义及局限
        1.4.2 精神疾病的遗传及环路机制
        1.4.3 恐惧情绪神经环路异常与精神疾病的关联
    1.5 神经环路研究新技术概述
        1.5.1 光遗传学技术
        1.5.2 光纤记录技术
        1.5.3 狂犬病毒示踪工具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
    1.7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处理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情感的皮层下神经通路
    2.1 背景和意义
    2.2 实验方法和材料
        2.2.1 动物
        2.2.2 病毒载体制备和病毒注射
        2.2.3 跨突触神经环路示踪
        2.2.4 光纤和套管植入
        2.2.5 膜片钳电生理学
        2.2.6 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计数
        2.2.7 心率测试和血液皮质酮激素测定
        2.2.8 Looming行为范式
        2.2.9 光遗传学、药理学操作和行为学分析
        2.2.10 多通道电生理和数据分析
        2.2.11 光纤成像和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SC在本能恐惧诱发的逃跑行为中被激活
        2.3.2 光遗传激活SC诱发动物逃跑行为
        2.3.3 光激活SC到VTA诱发逃跑行为并伴随着心率和循环皮质酮水平的增加
        2.3.4 SC到VTA通路在基于视觉本能逃跑行为的充分性
        2.3.5 VTA的GABA神经元参与基于视觉本能逃跑行为
        2.3.6 VTA的GABA神经元介导本能恐惧逃跑行为调控
        2.3.7 VTAGABA神经元接受来自SC兴奋性输入
        2.3.8 VTA的GABA不通过经典的多巴胺抑制通路介导逃跑行为
        2.3.9 VTAGABA神经元-杏仁核神经环路参与对本能恐惧逃跑行为调控
    2.4 实验结果讨论
第三章 腹侧被盖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对厌恶和奖赏的调控
    3.1 背景和意义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动物
        3.2.2 病毒注射和光纤植入
        3.2.3 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镜检查
        3.2.4 奖赏刺激范式
        3.2.5 厌恶刺激范式
    3.3 实验结果
        3.3.1 VTAVGluT2+神经元参与本能和条件化厌恶反应
        3.3.2 VTAVGluT2神经元参与奖赏反应
    3.4 实验结果讨论
第四章 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对本能恐惧情绪调节机制
    4.1 背景和意义
    4.2 实验方法和材料
        4.2.1 动物
        4.2.2 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测试
        4.2.3 压力应激造模和Looming刺激
        4.2.4 免疫组化
        4.2.5 立体定向手术和病毒注射
        4.2.6 光纤埋植、光遗传学刺激和遗传药理学
        4.2.7 套管植入和药理学拮抗作用
        4.2.8 解剖学追踪、c-fos和TH共同标记
        4.2.9 基因芯片分析和定量RT-PCR(qPCR)
    4.3 实验结果
        4.3.1 应激小鼠表现出焦虑样行为
        4.3.2 应激加剧对looming诱发的防御反应
        4.3.3 光激活LC-TH+神经元引起的焦虑行为
        4.3.4 光激活LCTH+神经元加剧动物对looming所诱发的防御反应
        4.3.5 LC-TH+神经元的化学抑制挽救了应激诱导的加速防御反应
        4.3.6 压力应激下的SC接受LCTH+神经元输入
        4.3.7 光刺激Th::LC-SC通路诱发焦虑行为
        4.3.8 光刺激Th::LC-SC通路加速looming刺激所有发的本能防御反应
        4.3.9 应激修饰SC脑区中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
        4.3.10 药理学阻断SC中肾上腺素能消除了反复应激后本能防御反应加剧表型
    4.4 实验结果讨论
第五章 观察性恐惧情绪学习神经发生机制
    5.1 背景和意义
    5.2 实验方法和材料
        5.2.1 动物
        5.2.2 病毒载体制备和病毒注射
        5.2.3 观察性恐惧范式
        5.2.4 巴甫洛夫条件恐惧
    5.3 实验结果
        5.3.1 激活ACCPV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了观察性恐惧
        5.3.2 ACCPV中间神经元的上游输入
    5.4 实验结果讨论
第六章 工作结束语
    6.1 本文工作总结
        6.1.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6.1.2 本论文工作开展的主要意义在于: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已发表论文
    待发表期刊论文
    发表的会议论文摘要
    申请专利(申请5项,授权4项)
    参与科研项目完成情况
附录

四、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视觉认知障碍的脑机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五禽戏与拉伸操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 王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D]. 王珏.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基于脑电信号的运动任务脑网络分析[D]. 王鹏.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D]. 周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影像遗传学研究[D]. 沈婷. 浙江大学, 2020(01)
  • [6]下肢截肢后幻肢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MRI研究[D]. 张静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7]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模型中脑、海马脑代谢的变化及其与记忆障碍的关系[D]. 杨艳艳.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8]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脑功能与结构的3.0T磁共振研究[D]. 左敏静. 南昌大学, 2019(01)
  • [9]主观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研究[D]. 付吉梅.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10]本能恐惧的神经环路调节机制研究[D]. 周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18(02)

标签:;  ;  ;  

帕金森病患者视觉认知障碍脑机制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