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CO 范德华复合体的弱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CO_2...CO 范德华复合体的弱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一、The Weak Interaction on CO_2...CO van der Waals Complex: A Theoretical Study(论文文献综述)

徐沛东[1](2021)在《施肥和土地利用影响红壤和水稻土中有机质矿化的特征及潜在机制》文中提出土壤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土壤有机质的矿化是土壤养分循环和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过程。施肥和土地利用是重要的土壤管理实践,其对土壤有机质矿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红壤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期施肥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质矿化的影响特征及潜在机制,主要内容包括:(1)运用培养实验结合矿化动态模型反映土壤有机质矿化的特征。(2)借助荧光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3)通过高通量测序和酶活性测定,探究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作用。(4)利用物理分组和化学提取,探讨团聚体大小和铁铝氧化物对土壤有机质矿化的调控作用。(5)通过统计分析评估有机质化学组成、微生物群落、有机碳降解酶活性、铁铝氧化物和团聚体大小对土壤有机质矿化的作用。结果如下:(1)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显着增加了红壤有机质的矿化。供试施肥处理中,红壤总有机碳、有机碳库、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大小为:对照<化肥<化肥+秸秆<粪肥,但铁铝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具有相反的规律。化肥和有机肥增加了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和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以及β-葡萄糖苷酶和转化酶的活性。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有机碳水解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是红壤有机质矿化的积极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机碳水解酶活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活性有机碳比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的作用更大。以上结果表明,施肥主要通过增加有机碳水解酶活性促进红壤有机质的矿化。(2)红壤团聚体有机质的矿化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小团聚体相对大团聚体具有更高浓度的可溶性有机质,但其化学结构的复杂性更低。β-葡萄糖苷酶活性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大,GH1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具有相似的趋势。红壤团聚体中携带GH1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微生物主要包括Actin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Flavobacteria、Eurotiomycetes和Sordariomycetes。Actinobacteria、Sordariomycetes和Eurotiomycetes的相对丰度在团聚体粒径之间差异显着。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有机质和pH是红壤团聚体GH1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团聚体大小主要通过调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可溶性有机质来影响红壤有机质的矿化。(3)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显着增加了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质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施肥显着增加了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质化学组成的类型和多样性。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GH1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供试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施肥显着改变了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GH1β-葡萄糖苷酶细菌的群落组成,但对GH1β-葡萄糖苷酶真菌的群落组成没有显着影响。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携带GH1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优势微生物包括Actin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Gamproteobacteria、Rubrobacteria、Eurotiomycetes和Sordariomycetes。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铁铝氧化物及其结合的有机碳的含量在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显着。有机碳属性是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质矿化的重要影响因素。(4)施用化肥抑制了水稻土有机质的矿化,绿肥部分替代化肥减弱和转变了其抑制作用。化肥和绿肥部分替代化肥都增加了水稻土有机碳的含量,而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和有机质矿化的规律相似。施肥处理轻微地改变了水稻土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显着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组成。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Chloroflexi、Firmicutes、Mortierellomycota和Ascomycota是供试水稻土的优势微生物。水稻土细菌群落组成主要受NO3--N和pH的影响,真菌群落组成主要受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绿肥部分替代化肥显着提高了水稻土有机碳水解酶的活性,但对其编码基因的丰度没有显着的影响。总有机碳是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重要的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和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表明绿肥部分替代化肥主要通过改变有机碳组分影响水稻土有机质的矿化。(5)土地利用显着改变了红壤有机质的矿化,且竹<樟<茶。种植樟和茶的土壤比种植竹的土壤具有更高含量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大小为竹<樟<茶,但其化学组成的复杂性具有相反的规律。土地利用显着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其中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Firmicutes和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土地利用之间差异显着。多元回归树结果表明总有机碳和碳氮比是微生物群落的显着影响因素。冗余分析表明,种植竹、樟和茶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别与碳氮比、pH和活性碳库I以及可溶性有机质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的矿化和有机碳组分显着相关,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没有显着相关性。以上结果推测土地利用主要通过改变有机碳组分来调控红壤有机质矿化。本文从土壤全土、团聚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尺度,系统地探讨了施肥和土地利用通过影响有机质化学组成、(功能)微生物群落、酶活性、铁铝氧化物来调控红壤和水稻土有机质的矿化,为理解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吕贺[2](2021)在《基于超薄MoS2的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及其室温NO2气敏性能》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生产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倍受关注,迫切需要对室内外环境污染物进行有效地检测,因此,我们对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MoS2因其可调节的形貌和片层结构以及随层数而改变电学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独特且极具潜力的传感材料。但是,MoS2作为室温气体传感材料,其检测灵敏度低,恢复时间长以及无法完全恢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本论文研究中,通过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合成方法,以MoS2纳米片的垂直生长和构建MoS2与多种材料形成异质结构为策略,设计构建MoS2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气体传感器性能的构-效关系,并进一步围绕调控MoS2片层的厚度,复合材料孔隙度和电导率等性能,系统研究MoS2纳米复合材料室温下对NO2气体传感性能(如灵敏度,响应-恢复时间,选择性,稳定性等)。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探索了敏感材料孔隙度和异质结对气敏性能的影响。即以独特的三维分层结构的多孔生物质炭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合成MoS2-WO3/BC(BC为生物质炭)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oS2-WO3/BC复合材料对室温NO2检测展示出较好的灵敏度(Ra/Rg=47.45,100 ppm)且响应时间较短,检测极限可达到10 ppb。该传感器的优异性能归因于复合材料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以及MoS2纳米薄片与WO3颗粒之间异质结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电子传输并为NO2气体吸附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其次,我们进一步探索了敏感材料孔隙度、电导率以及MoS2片层厚度对气敏性能的影响。通过冷冻干燥和热分解,使MoS2纳米片垂直生长在多孔g-C3N4纳米薄片表面,构建了三维MoS2/g-C3N4复合材料。得益于其多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度暴露的边缘活性位点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这种复合材料对NO2气体表现出优异的室温气敏传感性能。该传感器对50 ppm NO2气体显示出高响应(Ra/Rg=61.07)和短响应/恢复时间(2.1s和35.7 s)。传感器的检测极限达到10ppb,并具有长期稳定性。最后,我们探索了敏感材料中MoS2纳米片层的厚度,生长取向和电导率对气敏性能的影响。本实验研究在少层的Ti3C2Tx MXene的表面上合成层数和生长取向可控的MoS2,并且进一步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MoS2-Ti3C2TxMXene(MSMXs)在分别含有Mo或S缺陷时气体吸附特性。其中FV-MSMX(少层垂直生长MoS2-Ti3C2Tx MXene)复合材料,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MoS2高度暴露边缘位点、适量的Mo或S缺陷以及复合材料出色的导电性能,通过MoS2与Ti3C2Tx之间形成大量的Mo-O键形成电子转移的快速通道。因此,该复合材料对低浓度NO2室温条件下表现出极其出色的气体传感性能:对1 ppm NO2气体表现出了高响应值(Ra/Rg=27.3),和较快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是16 s和45.3 s)。此外,检测极限可达到30 ppb,并且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可完全恢复的性能。

李啸天[3](2021)在《低温氧化环境中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微观作用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资源的利用,对褐煤的开发已经成为缓解能源不足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具有丰富的活性基团和发达的孔隙结构,褐煤具有较高的自燃倾向性,限制了其应用。低温氧化过程下的煤氧吸附及反应是自燃的重要原因,水分也起着复杂的作用。因此,选用小龙潭褐煤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煤大分子结构的活性位点。构建褐煤活性基团模型,研究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吸附和反应机理。为防治煤自燃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煤的大分子结构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下进行优化,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构型,通过原煤的XPS图谱和两种构型的XPS图谱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煤的大分子结构作静电势分析,发现静电势极大点多在对氢原子附近,静电势极小值点多在氧原子附近;对煤的大分子结构作平均局部离子化能分析,褐煤反应位点多出现在含氧活性基团附近;对煤的大分子结构作范德华势分析,发现弱极性分子多吸附位点在煤分子的沟壑区域。构建并优化Ph-OCH3、Ph-CH2OCH3、Ph-OH、Ph-CH2CH2OH四种模型化合物,对模型进行分子表面的静电势计算,发现羟基氢比醚键的α-H活泼,醇羟基氧比酚羟基氧活泼。将模型化合物与H2O-O2进行吸附行为模拟计算。从吸附能和吸附距离看,H2O或O2能促进Ph-OCH3和Ph-CH2OCH3对O2或H2O的吸附,但其会竞争吸附Ph-OH、Ph-CH2CH2OH的吸附位点;从ESP、AIM和RDG分析看,活性基团吸附H2O-O2时形成的化学键为非共价键,吸附过程中H2O、O2和活性基团模型三者间会形成氢键,随着H2O的增多,体系氢键增多,体系越加稳定。亚甲基的存在使得H2O-O2优先吸附在亚甲基上,煤在低温氧化阶段O2会优先进攻活性基团的α-H。通过过渡态搜寻和内禀反应坐标法,探究了低温氧化环境下醇羟基活性基团与O2反应的过渡态和反应路径。在Ph-CH2OH与O2的反应历程中,Ph-CH2OH与O2反应,生成Ph-COOH和H2O,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释放486.7 k J·mol-1能量。在Ph-CH2CH2OH与O2的反应历程中,Ph-CH2CH2OH与O2反应,生成Ph-CH2COOH和H2O,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释放435.4 k J·mol-1能量。

吕莎莎[4](2021)在《光响应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及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光开关分子能够在外界光刺激下,发生可逆的光异构化反应,被广泛用来应用于分子马达、光药理学、主客体识别系统等光响应体系。光响应阴离子受体是主客体识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体中含有大量阴离子,阴离子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阴离子转运的膜蛋白功能发生紊乱,会导致许多严重的疾病。人工合成的阴离子受体能够替代有缺陷的自然转运蛋白,是很好的治疗药物。已经有大量的人工阴离子受体被开发出来,其中光响应阴离子受体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实现E和Z异构体可逆转换,从而实现阴离子亲和力的可逆转换,被广泛用来开发光药理学药物。目前报道的光响应阴离子受体大多基于偶氮苯和刚性二苯乙烯,这两种光开关分子都存在两个缺陷:双向光转化率不高和Z异构体的热稳定性不够好。而偶氮吡唑在这两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另外,光开关分子应用于生物体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需要使用能够穿透组织、并且组织无害的红光或者近红外光触发。最近报道的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能够被红光触发,并且在光稳态时产生高转化率,其Z异构体热稳定性也足够好,这些优异的特性,使其成为应用于生物的理想光开关。本人的工作分别基于偶氮吡唑和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分子,设计出了几种不同的光响应阴离子受体,并从理论方面研究了这些新分子的光响应性质,包括双向光转化率和Z异构体热半衰期,及其作为受体对阴离子的选择性。本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介绍光响应动态分子系统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介绍光开关分子的工作机制,其中重点介绍了偶氮苯及杂芳基偶氮光开关;第三个方面介绍光开关分子的重要应用,包括其在分子马达、光药理学、超分子主客体分子识别系统的应用;第四个方面介绍了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本论文中使用到的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Atom in Molecules(AIM)方法,Independent Gradient Model(IGM)方法,及量化计算软件包。第三章介绍了本人的第一个工作:基于偶氮吡唑的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的合理设计及理论研究。本工作在现有的光开关分子—1-N-甲基-3-苯基偶氮吡唑(3pzH)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四酰胺-3pzH(3pzHTA)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通过计算模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得到:3pzHTA具有高的E→Z(>98%)和Z→E(97%)光异构化率;由过渡态理论得到:3pzHTA的Z异构体的热半衰期比3pzH的长两倍。比较E和Z异构体对常用的四丁基铵(TBA+)盐阴离子结合亲和力,发现:3pzHTA的E型和Z型异构体对H2PO4-阴离子具有明显的结合亲和力差异;我们进一步使用AIM方法,揭示了H2PO4-与Z异构体之间的氢键在阴离子结合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的发现为合理设计和理解新型光开关阴离子受体开辟了新的途径。第四章介绍了本人的第二个工作:基于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的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设计及理论研究。光药理学应用需要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具有高光异构化率、热稳定性和对某些阴离子有明显选择性。本工作基于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dfdc-AB)光开关分子,我们设计出三种不同的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四-甲酰胺-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dfdc-AB-CH3),四-三氟甲基-甲酰胺-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dfdc-AB-CF3)和四-甲氧基-甲酰胺-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dfdc-AB-OCH3)。通过计算模拟可见光区吸收光谱和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dfdc-AB-OCH3在可见光区具有高E→Z异构化率和长Z异构体热半衰期,并且它的E和Z型异构体对CH3CO2-阴离子的结合能有明显差异,说明dfdc-AB-OCH3是潜在的能够应用到光药理学的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第五章介绍了工作总结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1)分别基于性能良好的光分子开关——3pzH和dfdc-AB,分别设计了 3pzHTA和dfdc-AB-CH3、dfdc-AB-CF3及dfdc-AB-OCH3光响应阴离子受体。(2)以核心分子3pzH和dfdc-AB作为对比参考,采用三个标准评估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高效性:E与Z光转化率高,Z异构体热稳定性好,及不同异构体时对阴离子结合亲和力大且有明显差异。(3)3pzHTA不仅具有近双稳态和高的双向转化率,对H2PO4-有明显选择性;dfdc-AB-OCH3的具有双稳态,有望通过红光触发产生高E--Z转化率,并在不同异构体时对CH3CO2有明显选择性。这两种分子都是很有前途的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本人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后续的研究:(1)寻求与实验组的合作,包括:合成分子;测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做1HNMR滴定实验;阴离子对受体光响应性质的影响。(2)寻找性能更好的光开关分子及修饰基团。(3)开展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Z→E热反应动力学过程及溶剂的影响。

侯乐锴[5](2021)在《多脲配体与阴离子的配位及结合卤键、配位键构筑组装体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化学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延伸,超分子化学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科学研究中炙手可热的领域。超分子自组装过程,存在多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其中氢键、卤键和金属配位键具有特定的方向性与结合能力,成为构筑超分子组装体的主要作用力。本文设计合成一系列末端取代基不同的多脲配体,通过与阴离子的相互作用形成前体,通过第二结合位点(阴离子或配体的末端吡啶部分)形成卤键或金属配位键,共同构筑超分子组装体。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超分子化学以及超分子自组装的概况,主要论述了阴离子配位化学中以卤素离子(Cl-,Br-,I-)和硫酸根离子(SO42-)离子诱导的,通过氢键和卤键构筑超分子组装体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金属配位化学中构筑M2L4与M6L12型组装体的相关工作。并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主要设计并合成了末端为对位硝基取代的四脲配体L1,与卤素阴离子(Cl-,Br-,I-)可形成单股双核折叠体。此时,阴离子位于折叠体的两端,处于半裸露状态,可进一步参与配位。通过改变抗衡阳离子的大小(如四丁基氯化铵阳离子变为四乙基氯化铵阳离子),溶剂分子氯仿可进入到体系中与卤素阴离子进行配位,成功引入卤键,并通过氢键与卤键的共同作用合成了六例四元共晶配合物。当抗衡阳离子更换为S-α-甲基胆碱时,氯仿分子可与卤素阴离子形成两条卤键,并将相邻的两个折叠体通过卤键作用力连接起来。当增加卤代烷烃的长度(如1,2-二氯乙烷)或减少卤代个数(如二溴甲烷)时,X???X-(X为卤素原子)模式的卤键不复存在。所以抗衡阳离子与卤键供体的选择对卤键的形成与共晶的堆积方式至关重要。第三章主要设计并合成了末端为对位吡啶基团取代的三脲配体L2,与氯离子(Cl-)和硫酸根离子(SO42-)结合均可形成单核的新月构型。其中,L2与氯离子(Cl-)在丙酮和甲醇溶剂中可分别得到两种异构化晶体结构。L2与硫酸根离子(SO42-)在丙酮中可得到一例以阴离子为内核的新月结构。此新月构型在二价钯离子(Pd2+)的驱动下,可形成一例Pd2L4型分子笼(TEA)4[Pd2(L2)4(SO4)4]。配体L2与当量的氯盐和0.5当量的二价钯离子(Pd2+)结合,无法生成Pd2L4灯笼结构,只获得了配体与硝酸根离子结合的晶体结构。这是由于氯离子既可与配体结合,也可与钯离子配位,配体L2与氯离子的结合能力弱于钯离子与氯离子的结合。增大氯离子的计量,或者使用等当量的L2与氯化钯相互作用,可获得一例四方形金属环配合物[Cl4Pd2(L2)2]。第四章主要设计并合成了末端为对位吡啶基团取代的四脲配体L3,并探讨了该配体与两种阴离子的预组织作用及金属阳离子驱动的自组装研究。首先,四脲配体L3与氯离子发生预组织作用,形成双核折叠体结构(TEA)2[L3(Cl)2],配体发生折叠后,其末端两个吡啶的空间朝向为71度(接近于90度)。L3与硫酸根离子以1:1的比例可形成单核的新月形构型(TEA)2[L3SO4],其配体的两个末端吡啶相互靠拢,空间朝向为43度。在引入甲醇溶剂辅助配合物进行晶体生长时,偶然得到了两例质子化的(TEA)[HL3(Cl)2]折叠体结构与(TEA)[HL3SO4]新月结构。(TEA)[HL3(Cl)2]结构中末端吡啶空间朝向为74度,与(TEA)2[L3(Cl)2]的角度极为相似。而(TEA)[HL3SO4]结构中配体末端两个吡啶的空间朝向变为6度,与(TEA)2[L3SO4]中的43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为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的自组装研究提供了灵感。我们通过阴离子配位和金属配位相结合,制备了含有六核钯的Pd6L12型分子笼与双核钯的Pd2L4型灯笼结构。在Pd6L12型分子笼中,配体末端吡啶的朝向变为81度,更加接近于90度。单核硫酸根诱导的新月构型与金属离子配位后形成M2L4灯笼状结构,配体末端吡啶朝向趋近于平行(6度)。通过晶体结构、一维核磁与二维核磁、质谱表征等手段均可证明固体状态与溶液状态下组装体的存在。当不引入额外的阴离子进入体系时,即仅L3配体与硝酸钯存在的情况下,钯离子依然可以与配体进行配位,组成简单的PdL2构型。

宋晓辉[6](2021)在《MOF封装金属团簇稳定性和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1)金属有机骨架(MOFs)封装的金属团簇由于其金属团簇特殊的几何和电子性质而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然而金属团簇的性质主要由吸附位点、金属簇的大小和形态等因素决定。在本文中,我们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MOF-808框架结构上Ptn(n=1~23)簇的锚定位置、稳定性和团聚效应。我们发现在Zr6金属节点上结合的Ptn(n=1~7)簇比界面位点和连接体上的更强。Pt团簇吸附到MOF-808后有大量电子(+0.92~+1.96|e|)从Ptn团簇转移到MOFs骨架上。在形成Ptn簇的Zr6金属节点上单个Pt1原子的团聚是不可能的,而在界面或连接体上的这种团聚在能量上是更有利的。与单个Zr6节点相比,与两个Zr6金属节点结合的Ptn团簇更弱,电荷转移较少(+0.12~+0.89|e|)。最后,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单个Pt原子上的CO稳定吸附在界面部位,从而防止其进一步与两个Zr6金属节点之间的Ptn团簇聚结。(2)实现太阳能驱动的CO2的高活性和选择性以生成CH4(涉及多种基本反应,导致各种副产物成的产生)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具有柔性双金属位对(DMSP)的仿生光催化剂的开发,该催化剂模仿了酶的结构特征,可以实现自适应的CO2-CH4光还原过程。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具有柔性的自适应DMSP能够在一系列基本反应步骤中稳定各种C1中间体从而导致高选择性的CO2-CH4光还原过程。本工作表明,基于自适应DMSP机理,通过稳定反应中间体可以实现高效且选择性的多相催化过程。(3)单金属催化剂由于其优异催化活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一种单原子催化剂M2+/MOF-808,它是通过将M2+离子取代金属有机骨架Zr6簇的末端-OH和-OH2基团上的H+制备的。我们发现吸附在MOF-808上的Pt带有+0.87|e|的电荷,说明1.13|e|电子从MOF-808转移到了Pt2+。MOF-808表面Pt2+被还原,使Ptδ+(δ=0.85|e|)具有氧化还原性质。CO在MOF-808支持的Ptδ+上的氧化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即Eley-Rideal(ER)和Langmuir-Hinshelwood(LH)机制。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LH机制优于ER机理,因为它的活化能更小。最后,我们还探索了MOF-808封装不同过渡金属原子在CO氧化方面的活性。我们发现在O2+2CO→2CO2的反应中不同金属离子催化CO生成CO2的最高能垒从低高的顺序为Pt<Ni<Pd<Zn<Cr。这项研究的发现可以用于设计更有效的单原子催化剂,从而更加高效的去除CO分子。

董红强[7](2021)在《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分子化学被定义为“超越分子的化学”,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由非共价键维系在一起的功能化分子体系。在超分子化学的研究中,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主客体化学是研究的基础。而主客体化学的构建与大环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新大环的诞生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8年,Ogoshi报道了一类新的大环芳烃化合物-柱[n]芳烃,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它特殊的性质,这也为新型荧光功能传感的研究提供了契机。2001年,唐本忠团队首次发现了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这一发现解决了传统分子在聚集态下导致荧光降低或猝灭这一困扰很久的问题。因此,如何将聚集诱导发光和超分子化学研究结合,构建新型荧光传感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对基于大环构建的荧光传感器在识别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分子化学和荧光传感器的简短发展历史,也介绍了离子检测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从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柱芳烃这五代大环在离子与分子检测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每代大环主体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介。(2)设计制备了基于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传感器分子PX,该传感器PX在DMF/H2O(7:3,v:v)的混合溶剂中表现出很强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荧光量子产率高达35.0%。将PX应用于离子检测,发现可以对Fe3+、Ba2+、H2PO4-和CN-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67×10-7M、5.89×10-8M、1.50×10-7 M和6.20×10-7 M。与此同时,也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上述机理进行了验证。此外,也制备了基于PX的检测试纸及逻辑门,用于方便、快速的检测离子。(3)在第二部分的研究基础下,设计了一种双边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传感器分子DPX,同样,DPX在DMF/H2O(8:2,v:v)的混合体系中也展现出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荧光量子产率达38.0%。将其作为离子传感,发现可以专一性对Fe3+、H2PO4-进行序列识别,同时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检测Vc,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9×10-7 M、6.1×10-7 M、3.5×10-7M。与PX相比较,在体系中引入更多的π体系,可以显着提高量子产率及提前达到荧光发射最大值,并且DPX在离子检测方面表现出更加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拓展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制备了检测薄膜,便于检测Fe3+。

张义平[8](2020)在《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设计及其靶向控释递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活性物质在促进人体营养与健康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口服功能活性物质面临多种胃肠道屏障,使得其生物利用度较低。控释递送系统是解决功能活性物质活性保持及功能有效发挥的有效途径之一。位于小肠Peyer’s淋巴集结区的滤泡上皮的M细胞具有特殊的内凸袋状囊腔结构且表面缺乏水解酶和丝状糖蛋白复合物,构建M细胞靶向递送系统,对提高功能活性物质的营养健康功能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论文基于胃肠道生理环境、M细胞特殊的靶向识别及转运机制,提出从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胃肠道环境条件变化以及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多尺度结构变化与M细胞靶向控释递送特性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通过对淀粉分子的靶向修饰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调节,设计适合口服M细胞靶向递送的淀粉基载体材料及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递送系统,并明晰相关调控机制,对于提高功能活性物质的功能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基于M细胞表面靶向识别受体的结构特点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结合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MM_GBSA算法进行分子间结合自由能、构象和分子间结合位点分析,从RGD序列短肽种类、接支量及载体材料分子量等分子水平上对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获得了淀粉基载体材料分子结构对其M细胞靶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GRGDS肽的靶向性最佳,并在淀粉基载体材料靶向结合M细胞靶向受体中发挥主要作用,淀粉基载体材料的重均分子量的降低有利于其与M细胞靶向受体的特异性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和酶法修饰的方法,将羧甲基基团、M细胞靶向肽GRGDS引入到淀粉分子链中,并对GRGDS肽的接支量、羧甲基基团取代度和淀粉基载体材料的分子量进行调节,获得了GRGDS肽接支量范围为0.50%-1.12%(N%)、载体材料重均分子量范围为7.04×104-2.06×106 g/mol、羧甲基取代度范围为0.23-0.25的系列淀粉基载体材料。对获得的淀粉基载体材料的M细胞靶向性及靶向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靶向肽接支量和载体材料重均分子量对淀粉基载体材料M细胞靶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RGDS肽接支量的增加和载体材料重均分子量的降低有助于提高淀粉基载体材料的M细胞靶向性及转运效率。综合分子模拟与载体材料结构与靶向特性的分析结果,通过调节GRGDS肽的接支量和载体材料的重均分子量,设计出了系列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在分子间相互作用水平上,针对分子在不同p H下的质子化状态,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在不同p H下的结合状态,利用MM_PBSA能量计算和GBSA能量拆分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组装过程和消化道p H条件对M细胞靶向淀粉基微囊的层层自组装及微囊结构演变、靶向控释递送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M细胞靶向淀粉基微囊层层自组装与靶向控释递送特性调控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GRGDS肽的引入减弱淀粉基载体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淀粉基载体材料重均分子量的降低有利于优化微囊结构及M细胞靶向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GRGDS肽接支量为0.50%-0.55%,重均分子量7.01×104-2.06×106 g/mol、羧甲基取代度为0.228-0.243的系列淀粉基载体材料构建出了具有良好OVA装载能力、致密分形结构和粒径为130-250 nm的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递送系统。系统考察了控释递送过程中p H对淀粉基载体材料之间相互作用,揭示了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组装层数对微囊储藏稳定性、多尺度结构、体外M细胞靶向控释及转运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调控微囊靶向控释递送特性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重均分子量较高的淀粉基载体材料及增加组装层数可有效提升口服M细胞靶向控释递送特性,综合考虑淀粉基载体材料重均分子量、GRGDS肽接支量和组装层数等对微囊靶向控释及转运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重均分子量为4.61×105 g/mol、GRGDS肽接支量为0.55%、羧甲基取代度为0.240的淀粉基载体材料构建出了具有良好储藏稳定性和M细胞靶向控释递送性能且尺寸为219.4-238.9 nm的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递送系统,可将80.08%-81.55%的OVA靶向递送至M细胞,且M细胞转运效率可达8.76×10-5-9.38×10-5 cm/sec。本论文从分子及分子相互作用水平上,通过对淀粉分子的靶向性修饰和结构优化,调节淀粉基载体材料M细胞靶向性及其与免疫活性蛋白的层层自组装行为、微囊口服控释递送行为和M细胞靶向转运特性,建立了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消化道环境条件及微囊多尺度结构与微囊M细胞靶向控释递送和转运特性之间的影响关系,获得了合适的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和具有良好装载能力、稳定性、控释递送和M细胞靶向特性的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及其层层自组装微囊递送系统与相关设计方法,有望为功能活性物质的口服靶向递送,继而提高其生物有效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沈超[9](2020)在《桥杂柱芳烃结构和性质的理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柱芳烃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超分子大环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刚性分子结构,易于功能衍生化。为了丰富柱芳烃的种类,本论文提出异于传统的对柱芳烃苯环上下沿修饰衍生化的新思路,设计一种用杂原子取代桥键亚甲基的桥杂柱芳烃分子PnX(n=4,5,6;X=B,N,O,Si,S,P,Se)。并且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这类桥杂柱芳烃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预测,从微观角度分析桥杂柱芳烃特殊性质的成因,为实验上合成桥杂柱芳烃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分子刚性较强的全羟基化柱[4]芳烃作为研究主体,一价阴阳离子(NH4+、HCO3-、NO3-、H2PO4-、HSO4-、Br-、Cl-)和中性分子(精氨酸和膦胺霉素)作为研究客体,采用DFT方法对柱[4]芳烃的主客体性质进行探究,确定用理论计算设计和分析柱芳烃分子的思路方法。研究表明全羟基化的柱[4]芳烃主要是通过与阴、阳离子和中性分子形成的氢键,以及客体分子的X-H基团(X=C,N,O等)与柱芳烃富电子苯环之间的X-H…π作用达到体系稳定。增强主客体之间的络合能力,可以增加客体与主体之间氢键的数目,缩短氢键作用力距离,同时选用共轭性较强的客体,这有利于主客体络合物之间电荷转移,分散整体电荷;同时应权衡客体尺寸对柱芳烃的空间匹配性和位阻效应的影响。此外,文章通过约化密度梯度函数和填色等值面相结合的方式,可视化了体系的弱相互作用和位阻效应。2)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类新型桥杂柱[n]芳烃PnX(n=4,5,6;X=B,N,O),在coB97XD/6-31 1G(d,p)计算水平上得到了 PnX的分子结构,系统地讨论了 PnX电子结构、光谱性质、溶剂效应和PnX与百草枯之间的主客体性质。研究发现缺电子B原子的sp2成键特性会使PnB的对苯二酚单元偏转,分子柔性增大,电子共轭能力增强,吸收光谱与其他柱芳烃不同,在250-280 nm和350-380 nm呈现两个特征峰;苯环上电荷密度减小,与百草枯络合能力减弱;具有孤对电子的N和O原子同C原子都有着sp3成键的特性,分子维持原有的刚性,苯环上电荷密度增加,与百草枯络合能力增强。PnX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更大,且聚合度n越大溶剂化能越大。3)延续上一章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以Si,P,S,Se为桥键原子的第二类桥杂柱[n]芳烃PnX(n=4,5,6;X=Si,P,S,Se),进一步探究PnX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光谱性质、溶剂效应和主体与百草枯的主客体性质。研究表明由于这类桥杂原子的原子半径较大,增大了柱芳烃的分子柔性及电子的共轭效应使得主要紫外吸收特征峰红移至290 nm附近,PnSi和PnP的结构柔性更大,在210 nm-230 nm出现分峰。这类PnX由于分子空腔的增大而降低了与百草枯的结构匹配能力,同时杂原子Si,P,S,Se的引入会削弱了柱芳烃分子内部的富电子空腔,与百草枯的结合能力普遍降低。由于分子柔性的增大,PnX的苯环上的羟基发生内部相互作用,在各溶剂中的溶解性降低。桥原子B,Si,S,P,Se的取代会使得PnX的结构柔性增大,柱芳烃共轭能力增强,紫外吸收光谱发生红移甚至在低波长处附近出现分峰,并且会减小柱芳烃的溶解度,而引入O和N原子则相反;桥杂原子对苯环上电子云的增大或减小会相应增大或削弱柱芳烃和百草枯的相互作用。

唐珊珊[10](2020)在《大气含氧氢键复合物理化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气溶胶对全球辐射平衡和云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对气候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中不确定性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粒径较小的气溶胶颗粒物容易通过呼吸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和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但至今为止对其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尤其是从分子水平上对大气新粒子生成过程及其参与的化学反应还缺乏全面的认识。氢键的给体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气溶胶成核生长过程的主要推动力,但目前对成核过程中潜在的分子复合物基本物理化学参数的测量缺乏有效的实验手段,导致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型模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氢键复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氢键给体或受体的结合能力,改变氢键给体或受体可以用来探究氢键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对于自由基化学反应来说,反应物分子间首先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然后通常经历能量较高的过渡态,最终生成产物,因此氢键复合物在自由基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气相和低温基质隔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对大气中潜在的含氧氢键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氢键复合物在羟基(OH)自由基、氯氧(ClO)自由基和臭氧引发的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究,得到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可用于气溶胶的生长模型中,有助于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度。主要结果如下:(1)在污染的大气中,醇类物质是含量较高的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因此选取了三种醇类化合物甲醇(MeOH)、乙醇(EtOH)和三氟乙醇(TFE)作为氢键给体。当氢键受体相同时,MeOH中-C-H基团依次被替换为-C-CH3(EtOH)和-C-CF3(TFE),分子酸性逐渐增强。对三种醇类化合物形成复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表明,TFE分子的OH键最弱,作为氢键给体时所形成的氢键复合物最稳定。当氢键给体相同,二甲基醚(DME)、二甲基硫(DMS)、环氧乙烷(EO)和环硫乙烷(ES)分别作为氢键受体时,体系中所获得的结合能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O-H…O和O-H-S两种类型的氢键强度差异较小,而TFE作为氢键给体时的氢键强度差异较为显着,因此S原子是与O原子同样重要的受体原子。此外,在EO作为氢键受体的基础上,针对氧杂环丁烷(TMO)、四氢呋喃(THF)和四氢吡喃(THP)三种环状饱和醚类物质探讨了氢键受体中环的大小对氢键复合物形成的影响。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复合物TFE-EO、TFE-TMO、TFE-THF和TFE-THP中的OH伸缩振动相对于TFE分子的OH伸缩振动的红移值(向长波方向位移)分别为155、213、217和220cm-1,发现环的大小对氢键复合物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但受体从四元环到六元环的变化并不明显。氢键受体的碱性可以通过甲基基团的增加而改变,EO、氧化异丁烯(PO)和氧化丙烯(IBO)分别与TFE形成复合物后,红移值分别为155、180和201 cm-1,其随受体碱性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氢键受体的甲基化可以增强氢键复合物的稳定性。(2)亚硝酸(HONO)在大气中广泛存在,是大气光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产物,其在太阳光下的光解是大气OH自由基的重要来源。HONO具有顺式(cis)和反式(trans)两种存在形态,致使其被OH自由基氧化的途径有两种,其本质均为OH自由基的夺氢反应。HONO和OH反应生成NO2和H2O需要获取较多能量,从势能面来看,cis-HONO+OH反应比trans-HONO+OH更有利。水分子的参与使反应变得更加复杂,反应开始于水分子与反应物所形成的二聚体,而后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其反应产物与无水分子参与的反应相同。在298 K温度下,cis-HONO+OH和trans-HONO+OH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34× 10-12和1.00×10-15 cm3 molecule-1 s-1。当水分子参与到HONO+OH反应后,速率常数比无水的情况下增大了 1~2个数量级,但考虑到大气中反应物分子与水分子结合的比例较小,水分子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小。(3)C1O自由基作为大气中的重要氧化剂,对无机及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起着重要作用。当HONO被ClO自由基氧化时,无水参与的情况下cis-HONO+ClO反应更容易在大气中发生。水分子参与HONO+ClO反应后,H2O…cis-HONO+ClO 和 H2O-trans-HONO+C1O分别是cis-HONO+ClO和trans-HONO+ClO的主要路径。此外,计算结果还显示HONO+ClO反应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性。考虑水的浓度后,在大气条件下水分子对trans-HONO+ClO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进一步证实水分子在HONO+C10反应上的重要性,并可能影响大气氧化能力。自由基反应路径不仅取决于反应物自身的构型,还可能取决于反应过程。通过对单个水分子在CH30H+C1O反应中的作用进行探究,发现CH3OH被ClO自由基氧化的路径取决于CH3OH的羟基H原子还是甲基H原子被ClO自由基夺取,其产物分别为CH3O+HOCl和CH2OH+HOCl。当单个水分子参与CH3OH+ClO反应时,产物CH3O+HOCl+H2O形成过程中的过渡态与不加水分子的情况相似。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表明,CH2OH+HOCl+H2O的形成比CH3O+HOCl+H2O的形成快得多,但是总体上水分子的存在对CH3OH+ClO反应起了负面作用。(4)大气中不饱和含氧有机物的臭氧化反应在大气化学反应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2,5-二氢呋喃(2,5-DHF)的臭氧化反应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遵循Criegee机理的中间体,包括初级臭氧化物(POZ)、Criegee中间体(CI)和次级臭氧化物(SOZ);红外光谱还显示2,5-DHF与臭氧的反应还存在一种新机理:脱氢机理。当臭氧靠近2,5-DHF靠近时,会夺取2,5-DHF分子中的两个H原子,从而臭氧和2,5-DHF分别转变为H2O3和呋喃。呋喃具有的大π键体系结构,与H2O3中的两个H原子相互吸引,在基质中通过氢键作用能够形成稳定的呋喃-H2O3复合物。此路径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验证,从获得的能量上看,呋喃-H2O3复合物的形成路径是可行的。本研究着重说明了 Criegee机理并不是环状烯烃与臭氧反应的唯一机理。当具有特殊结构的烯烃与大气中的臭氧反应时,通过脱氢过程形成芳香族共轭体系的环状烯烃可能会遵循新的机理,氢键作用在此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大气含氧氢键复合物进行探测,得到的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分析大气复合物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影响。同时利用理论计算,明确了二元分子复合物的形成机制。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可以得到大气中二元分子复合物形成过程的物理化学参数,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大气模型中,以提高大气化学模型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将氢键复合物(水合物)进一步应用于化学反应,可以更加深入并准确地了解水分子在大气中发挥的作用。同时通过了解污染物在大气中降解以及形成中间体或最终产物的化学过程,可以评估这些中间体或最终产物导致气候变化的辐射强迫,有助于改善气候模式的精度。

二、The Weak Interaction on CO_2...CO van der Waals Complex: A Theoretical Stud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Weak Interaction on CO_2...CO van der Waals Complex: A Theoretical Study(论文提纲范文)

(1)施肥和土地利用影响红壤和水稻土中有机质矿化的特征及潜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土壤有机质矿化的研究意义
    1.2 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潜在影响因素
        1.2.1 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与结构
        1.2.2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与有机碳降解酶活性
        1.2.3 土壤团聚体物理结构异质性
        1.2.4 土壤矿物-有机质化学相互作用
        1.2.5 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潜在影响机制
    1.3 施肥和土地利用对土壤自身属性和有机质矿化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肥影响红壤有机质矿化的特征及潜在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土壤及采集
        2.2.2 土壤有机质矿化
        2.2.3 土壤有机碳库
        2.2.4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
        2.2.5 土壤微生物群落
        2.2.6 土壤有机碳水解酶活性
        2.2.7 土壤铁铝氧化物及其结合态有机碳
        2.2.8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壤有机质矿化
        2.3.2 红壤有机碳库和典型活性有机碳
        2.3.3 红壤微生物群落和有机碳水解酶活性
        2.3.4 红壤铁铝氧化物及其结合态有机碳
        2.3.5 施肥对红壤有机质矿化的潜在影响机制
    2.4 小结
第三章 施肥条件下团聚体调控红壤有机质矿化的特征及潜在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土壤及采集
        3.2.2 土壤团聚体分级及其理化性质
        3.2.3 土壤团聚体有机质矿化
        3.2.4 土壤团聚体可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
        3.2.5 土壤团聚体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和活性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壤团聚体基本性质
        3.3.2 施肥条件下红壤团聚体有机质矿化
        3.3.3 红壤团聚体中可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
        3.3.4 红壤团聚体中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和活性
        3.3.5 施肥条件下团聚体调控红壤有机质矿化的潜在机制
    3.4 小结
第四章 施肥影响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质矿化的特征及潜在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土壤及采集
        4.2.2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分离
        4.2.3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质矿化
        4.2.4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化学组成
        4.2.5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和活性
        4.2.6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铁铝氧化物及其结合的有机碳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质矿化
        4.3.2 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化学组成
        4.3.3 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和活性
        4.3.4 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铁铝氧化物及其结合的有机碳
        4.3.5 施肥对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质矿化的潜在影响机制
    4.4 小结
第五章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影响水稻土有机质矿化的特征及潜在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土壤及采集
        5.2.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2.3 土壤有机质矿化
        5.2.4 土壤有机碳库
        5.2.5 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
        5.2.6 土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
        5.2.7 土壤有机碳水解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丰度
        5.2.8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稻土基本性质
        5.3.2 水稻土有机质矿化
        5.3.3 水稻土有机碳库和有机碳化学组成
        5.3.4 水稻土微生物丰度和群落
        5.3.5 水稻土有机碳水解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丰度
        5.3.6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土有机质矿化的潜在影响机制
    5.4 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影响红壤有机质矿化的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土壤及采集
        6.2.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6.2.3 土壤有机质矿化
        6.2.4 土壤有机碳库和可溶性有机质
        6.2.5 土壤微生物群落
        6.2.6 土壤纤维素酶和苯酚氧化酶活性
        6.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土地利用对红壤基本性质的影响
        6.3.2 土地利用对红壤有机质矿化的影响
        6.3.3 土地利用对红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6.3.4 土地利用对红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6.3.5 土地利用对红壤有机质矿化的潜在影响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
致谢

(2)基于超薄MoS2的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及其室温NO2气敏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气体传感器概述
        1.2.1 气敏传感器的分类
        1.2.2 半导体式气敏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1.2.3 气敏传感器的反应机理
    1.3 二维气敏传感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二维碳材料
        1.3.2 二维金属硫化物
        1.3.3 黑磷(BP)
    1.4 MoS_2复合气体传感材料概述
        1.4.1 MoS_2及其复合材料
        1.4.2 MoS_2及其复合材料室温NO_2气敏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的立题依据
        1.5.2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原理
    2.1 实验主要化学试剂和原材料
    2.2 实验主要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材料分析方法及原理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5 拉曼光谱(RAMAN)
        2.3.6 电子顺磁共振(EPR)
        2.3.7 比表面积分析(BET)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9 程序升温脱附(TPD)
    2.4 气敏器件的制备及气敏性能测试
        2.4.1 气敏器件的制备
        2.4.2 气敏性能的测试
第三章 分级结构MoS_2-WO_3/B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室温NO_2气敏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生物质炭的制备
        3.2.2 WO3/BC的制备
        3.2.3 Mo S2-WO3/BC的制备
        3.2.4 气体传感器制备及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物质炭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
        3.3.2 h-WO_3/BC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
        3.3.3 MoS_2-WO_3/BC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
        3.3.4 (m@h)-WO_3/BC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
        3.3.5 MoS_2-WO_3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
        3.3.6 h-WO_3/BC,MoS_2-WO_3/BC和(m@h)-WO_3/BC纳米复合材料气敏性
        3.3.7 气敏传感机理
    3.4 结论
第四章 MoS_2/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室温下NO_2气敏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制备
        4.2.2 MoS_2/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4.3.2 MoS_2/g-C_3N_4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4.3.3 气体传感性能
        4.3.4 MoS_2/g-C_3N_4传感器的气体传感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oS_2-Ti_3C_2T_x MXene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NO_2室温气敏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薄层Ti_3C_2T_x MXene的制备
        5.2.2 MoS_2-Ti_3C_2T_x MXene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5.2.3 理论计算和模型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少层Ti_3C_2T_x MXene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5.3.2 气敏传感性能
        5.3.3 气敏传感机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低温氧化环境中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微观作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2 煤的大分子结构性质研究
    2.1 煤分子模型的构建
    2.2 分子模型验证
    2.3 煤分子模型性质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 的吸附机理研究
    3.1 模型构建与性质分析
    3.2 Ph-OCH_3、Ph-CH_2OCH_3与H_2O-O_2的吸附
    3.3 Ph-OH、Ph-CH_2CH_2OH与H_2O-O_2的吸附
    3.4 本章小结
4 低温氧化环境下煤中醇羟基反应机理
    4.1 计算细节
    4.2 Ph-CH_2OH与O_2的反应机理
    4.3 Ph-CH_2CH_2OH与O_2的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光响应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光开关分子
        1.2.1 偶氮苯光开关
        1.2.1.1 偶氮苯的光异构化
        1.2.1.2 偶氮苯的热异构化
        1.2.1.3 偶氮苯性能调控
        1.2.2 杂芳基偶氮光开关
        1.2.2.1 杂芳基偶氮开关的光异构化
        1.2.2.2 杂芳基偶氮开关的热异构化
        1.2.2.3 含N杂芳基偶氮光开关
        1.2.2.4 含N以外杂原子的杂芳基偶氮光开关
        1.2.3 其他光开关分子
        1.2.3.1 螺吡喃
        1.2.3.2 二苯乙烯和二芳基乙烯
        1.2.3.3 靛蓝
    1.3 光开关分子的应用
        1.3.1 光开关在分子马达方面的应用
        1.3.2 光开关分子在光药理学方面的应用
        1.3.3 光开关分子在超分子主客体识别系统方面的应用
    1.4 光响应性阴离子受体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理论方法简介
    2.1 第一性原理简介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
    2.3 交换相关泛函
        2.3.1 局域密度近似(LDA)
        2.3.2 广义梯度近似(GGA)
        2.3.3 杂化泛函
    2.4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2.5 Atoms in Molecules (AIM)方法
    2.6 独立梯度模型(IGM)方法
    2.7 量化计算软件包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偶氮吡唑的光响应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及理论研究
    3.1 背景介绍
    3.2 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稳定结构
        3.3.2 双向光转化率
        3.3.3 Z异构体的热稳定性
        3.3.4 阴离子结合能力
    3.4 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二邻氟二邻氯偶氮苯的光响应阴离子受体设计及理论研究
    4.1 背景介绍
    4.2 计算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fdc-AB-CH_3性能
        4.3.1.1 稳定结构
        4.3.1.2 E→Z光转化率
        4.3.1.3 Z异构体热稳定性
        4.3.2 dfdc-AB-OCH_3和dfdc-AB-CF_3性能
        4.3.2.1 稳定结构
        4.3.2.2 E→Z光转化率
        4.3.2.3 Z异构体热稳定性
        4.3.3 dfdc-AB-OCH_3阴离子结合能力
    4.4 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多脲配体与阴离子的配位及结合卤键、配位键构筑组装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
        1.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1.1.2 超分子自组装
    1.2 基于阴离子配位的自组装
        1.2.1 阴离子诱导的氢键超分子组装体
        1.2.2 阴离子诱导的卤键超分子组装体
    1.3 基于金属配位的自组装
        1.3.1 M_2L_4型双核超分子金属组装体
        1.3.2 M_6L_(12)型多核超分子金属组装体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双核卤离子折叠体与烷基卤化物构筑四元共晶配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配体L~1的合成及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配合物的合成
        2.4.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2.4.3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对位吡啶三脲配体与阴离子、金属钯离子构筑的组装体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配体L~2的合成及表征
        3.3.1 配体L~2的合成路线
        3.3.2 配体的合成方法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配合物的合成
        3.4.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征
        3.4.3 配合物的核磁表征
        3.4.4 配合物的质谱表征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阴离子诱导的预组织前体与钯离子构筑多核笼状配合物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配体L~3 的合成及表征
        4.3.1 配体L~3的合成路线
        4.3.2 配体的合成方法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配合物的合成
        4.4.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4.4.3 配合物的核磁表征
        4.4.4 配合物的质谱表征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MOF封装金属团簇稳定性和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定义及其性质
    1.2 MOFs的当前和潜在用途
        1.2.1 气体吸附分离
        1.2.2 气体储存和输送
        1.2.3 MOFs作为催化剂
    1.3 MOFs封装金属团簇
        1.3.1 MOFs封装金属团簇的意义
        1.3.2 MOFs封装金属团簇作为催化剂的优势
    1.4 CO_2 还原的现状
        1.4.1 CO_2 的危害及其挑战
        1.4.2 光催化CO_2还原的理论基础
        1.4.3 影响光催化CO_2还原生成物的因素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5.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第一性原理
    2.2 薛定谔方程
        2.2.1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
        2.2.2 哈特里–福克方程(Hartree–Fock Method)
    2.3 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其发展
    2.4 交换关联泛函
        2.4.1 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
        2.4.2 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2.5 如何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MOFs进行电子结构计算
第三章 MOF-808 封装铂团簇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和计算细节
        3.2.1 MOF-808 模型
        3.2.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t_1原子吸附在MOF-808 不同的位置
        3.3.2 Pt_n(n= 2~7)团簇吸附在MOF-808的Zr_6节点上
        3.3.3 Pt_n(n= 2~7)团簇吸附在MOF-808 界面上
        3.3.4 Pt_n(n= 2~7)团簇吸附在MOF-808 的连接器上
        3.3.5 Pt_n(n=2~23)团簇吸附在MOF-808 的两个Zr_6节点之间
        3.3.6 吸附CO对 MOF-808 两个节点间Pt_5和Pt_7簇核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有机框架中自适应双金属位点对选择性CO_2光还原制CH_4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细节
    4.3 结果和讨论
        4.3.1 AIMD探索MOF-EDTA的柔性及其稳定性
        4.3.2 MOF-808-CuNi光催化CO_2反应中的电荷转移
        4.3.3 CO_2在MOF-808-CuNi上的光还原机理
        4.3.4 MOF-808-Cu Ni自适应Cu-Ni双金属位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OF-808 包覆单原子金属用于CO氧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和计算细节
        5.2.1 MOF-808 模型
        5.2.2 计算的细节
    5.3 计算结果和讨论
        5.3.1 不同金属离子在MOF-808 上的稳定性探究
        5.3.2 CO、O_2、CO+ O_2和CO_2在MOF-808-Pt上的吸附
        5.3.3 LH机制
        5.3.4 ER机制
        5.3.5 MOF-808上μ_3-O的 O用作氧化剂
        5.3.6 MOF-808 封装不同金属离子用于CO的氧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基于超分子大环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基于冠醚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2.1 基于冠醚衍生物对离子的识别
        1.2.2 基于冠醚衍生物对分子的识别
    1.3 基于环糊精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环糊精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3.2 基于环糊精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4 基于杯芳烃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4.1 基于杯芳烃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4.2 基于杯芳烃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5 基于葫芦脲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5.1 基于葫芦脲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5.2 基于葫芦脲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6 基于柱芳烃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6.1 基于柱芳烃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6.2 基于柱芳烃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7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化学传感器对多底物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化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合物PX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
        2.3.2 聚集诱导发光自组装机理的研究
        2.3.3 超分子荧光传感器PX对多底物的检测
        2.3.4 超分子荧光传感器PX对多底物的检测机理的讨论
        2.3.5 超分子荧光传感器PX对多底物的半定量检测
        2.3.6 逻辑门
    2.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双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化学传感器对Fe~(3+)、H_2PO_4~-和Vc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化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DPX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
        3.3.2 聚集诱导发光自组装机理的研究
        3.3.3 超分子传感器DPX对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3.3.4 DPX对 Fe~(3+)的定性检测
        3.3.5 超分子传感器DPX对 Fe~(3+)、H_2PO_4~-和Vc的检测机制研究
    3.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设计及其靶向控释递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口服M细胞靶向控释递送系统
        1.1.1 口服免疫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1.1.2 口服胶态微囊控释递送系统
        1.1.3 M细胞靶向控释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1.2 多糖类口服层层自组装微囊用于口服M细胞靶向递送的可行性
        1.2.1 多糖类层层自组装微囊
        1.2.2 口服多糖类M细胞靶向层层自组装微囊递送系统构建的可行性
        1.2.3 构建口服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递送系统需解决的问题
    1.3 基于分子模拟的靶向递送系统设计及应用
        1.3.1 分子模拟方法
        1.3.2 基于分子模拟的递送系统设计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实验材料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M细胞表面靶向受体的筛选
        2.2.2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对其靶向性的影响
        2.2.3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的制备
        2.2.4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的结构表征
        2.2.5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M细胞靶向性验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细胞表面靶向受体的确定
        2.3.2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对其靶向性的影响规律
        2.3.3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表征
        2.3.4 M细胞靶向淀粉基载体材料的M细胞靶向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构建及机理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实验材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淀粉基载体材料与鸡卵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
        3.2.2 淀粉基载体材料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3.2.3 鸡卵蛋白及淀粉基载体材料的Zeta电位分析
        3.2.4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构建
        3.2.5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结构表征
        3.2.6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阴离子淀粉基载体材料与鸡卵蛋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变化
        3.3.2 淀粉基载体材料结构对层层自组装过程的影响机制
        3.3.3 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构建
        3.3.4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构建过程中相互作用分析
        3.3.5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结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控释递送特性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实验材料
        4.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储藏稳定性
        4.2.2 控释递送过程中pH对组成微囊的淀粉基载体材料间相互作用影响
        4.2.3 控释递送过程中微囊结构变化的测定
        4.2.4 控释递送过程中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控释机制研究
        4.2.5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对鸡卵蛋白的控释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储藏稳定性
        4.3.2 控释递送过程中pH对淀粉基载体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4.3.3 控释递送过程中pH对微囊中淀粉基载体材料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4.3.4 控释递送过程中微囊结构的变化
        4.3.5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对鸡卵蛋白的控释行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细胞靶向及转运特性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实验材料
        5.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制备
        5.2.2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M细胞靶向性及转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细胞毒性
        5.3.2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M细胞靶向性
        5.3.4 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M细胞转运效率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桥杂柱芳烃结构和性质的理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
        1.1.1 超分子化学的发展
        1.1.2 大环主体分子
    1.2 柱芳烃
        1.2.1 柱芳烃的合成
        1.2.2 柱芳烃的衍生化
    1.3 理论计算在柱芳烃化学中的应用
        1.3.1 理论计算的发展简介
        1.3.2 理论计算在柱芳烃中的应用实例
    1.4 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第二章 柱[4]芳烃与离子或分子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2.1 前言
    2.2 理论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柱[4]芳烃与客体的复合体系结构及能量分析
        2.3.2 柱[4]芳烃与客体的复合体系的电子结构分析
        2.3.3 柱[4]芳烃与客体的复合体系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2.3.4 柱[4]芳烃与客体的复合体相互作用的可视化分析
    2.4 结论
第三章 桥杂柱芳烃PnX(n=4,5,6;X=B.N,O)结构和性质的理论预测
    3.1 前言
    3.2 理论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桥杂柱[n]芳烃PnX(n=4,5,6;X=B,N,O)结构分析
        3.3.2 桥杂柱[n]芳烃PnX(n=4,5,6;X=B,N,O)电子结构分析
        3.3.3 桥杂柱[n]芳烃PnX(n=4,5,6;X=B,N,O)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3.4 桥杂柱[n]芳烃PnX(n=4,5,6;X=B,N,O)溶剂化能分析
        3.3.5 桥杂柱[n]芳烃PnX(n=4,5,6;X=B,N,O)能量稳定性分析
        3.3.6 桥杂柱[5]芳烃P5X (X=B,N,O)与百草枯的主客体络合作用
    3.4 结论
第四章 桥杂柱芳烃PnX(n = 4, 5, 6; X = Si, P, S, Se)结构和性质的理论预测
    4.1 前言
    4.2 理论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桥杂柱芳烃PnX(n=4,5,6;X=Si, P, S, Se)结构分析
        4.3.2 桥杂柱芳烃PnX(n=4, 5, 6; X=Si, P, S, Se)电子结构分析
        4.3.3 桥杂柱芳烃PnX(n=4,5,6;X=Si, P, S, Se)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4.3.4 桥杂柱芳烃PnX(n=4,5,6;X=Si, P, S, Se)溶剂化能分析
        4.3.5 桥杂柱芳烃P5X(X=Si,P, S,Se)与百草枯的主客体络合作用
    4.4 结论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气含氧氢键复合物理化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气气溶胶成核
        1.1.2 氢键的结构及大气意义
        1.1.3 氢键在气溶胶成核及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大气气溶胶成核研究进展
        1.2.2 大气氢键复合物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与理论研究方法
    2.1 红外光谱技术
        2.1.1 气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2.1.2 低温基质隔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2.2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2.1 密度泛函理论
        2.2.2 过渡态理论
        2.2.3 其他辅助分析方法
第三章 大气含氧氢键复合物的光谱性质
    3.1 氢键给体对氢键复合物的影响
        3.1.1 开环化合物作为氢键受体
        3.1.2 闭环化合物作为氢键受体
    3.2 氢键受体对氢键复合物的影响
        3.2.1 氢键受体中环的大小的影响
        3.2.2 氢键受体中环的甲基取代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气氢键复合物在OH自由基反应中的作用
    4.1 大气氢键复合物的稳定构型及能量参数
        4.1.1 反应物及产物结构
        4.1.2 自由基反应的第一步
    4.2 无水与有水条件下亚硝酸(HONO)与OH自由基反应的势能面
        4.2.1 水分子不参与反应的势能面
        4.2.2 水分子对HONO+OH反应势能面的影响
    4.3 无水与有水条件下亚硝酸(HONO)与OH自由基反应的速率常数
        4.3.1 水分子不参与反应的速率常数
        4.3.2 水分子对HONO+OH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氢键复合物在ClO自由基反应中的作用
    5.1 大气氢键复合物在亚硝酸(HONO)与ClO自由基反应中的作用
        5.1.1 HONO+ClO氢抽提反应路径
        5.1.2 水分子对HONO+ClO反应势能面的影响
        5.1.3 HONO+ClO(+H_2O)反应速率常数
    5.2 大气氢键复合物在甲醇(CH_3OH)与ClO自由基反应中的作用
        5.2.1 CH_3OH+ClO氢抽提反应路径
        5.2.2 水分子对CH_3OH+ClO反应势能面的影响
        5.2.3 CH_3OH+ClO(+H_2O)反应速率常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气氢键复合物在臭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6.1 Criegee反应机理
    6.2 大气2,5-二氢呋喃(2,5-DHF)臭氧化反应的红外光谱
        6.2.1 反应中间体的结构
        6.2.2 臭氧化产物的红外光谱
    6.3 大气2,5-二氢呋喃(2,5-DHF)臭氧化反应路径
        6.3.1 传统的Criegee反应路径
        6.3.2 氢键复合物参与的脱氢反应路径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The Weak Interaction on CO_2...CO van der Waals Complex: A Theoretical Study(论文参考文献)

  • [1]施肥和土地利用影响红壤和水稻土中有机质矿化的特征及潜在机制[D]. 徐沛东.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超薄MoS2的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及其室温NO2气敏性能[D]. 吕贺.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低温氧化环境中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微观作用模拟研究[D]. 李啸天.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光响应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及理论研究[D]. 吕莎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多脲配体与阴离子的配位及结合卤键、配位键构筑组装体的研究[D]. 侯乐锴. 西北大学, 2021(10)
  • [6]MOF封装金属团簇稳定性和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 宋晓辉.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7]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D]. 董红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M细胞靶向淀粉基层层自组装微囊的设计及其靶向控释递送机制研究[D]. 张义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桥杂柱芳烃结构和性质的理论预测[D]. 沈超. 扬州大学, 2020(01)
  • [10]大气含氧氢键复合物理化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 唐珊珊. 山东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CO_2...CO 范德华复合体的弱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