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联想“雄心勃勃”

中国的联想“雄心勃勃”

一、中国联想“野心勃勃”(论文文献综述)

马百亮[1](2021)在《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文中认为英国的古希腊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是希腊史学史上分水岭式的人物。作为功利主义思想在史学领域的代表,他在政治、教育、哲学和历史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希腊史研究方面。12卷本的《希腊史》以实证主义的科学和严谨,在批判式地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希腊史上的几乎每一个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新的阐释,一举确立了雅典在希腊政治、文化和社会史上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系统而彻底地洗刷了长期以来对雅典民主的污名,为后世的希腊史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树立了新的标准、注入了新的动力。直至今天,人们对希腊史的研究依然绕不过他的作品。本文主要聚焦于格罗特为雅典民主所做的辩护,将其研究置于他所处的政治、历史和思想传统之中,从接受史的角度梳理了他和古代以及近代的史学家和思想家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此阐明他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史料基础。正文分为四章,摘要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格罗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社会背景,重点阐述了格罗特的人生经历和交游,展示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在各个领域富有成效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教育、政治和学术研究这几个领域的贡献。第二章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前格罗特时期希腊史的书写和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考察,包括米特福德、瑟尔沃尔和布尔沃-利顿的希腊史研究,尤其着眼于他们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认识和考察,同时介绍了格罗特《希腊史》的主要内容和编纂思想,既将其置于希腊史学传统之内,也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做了铺垫。第三章通过分析陶片放逐法、米太亚德的命运、对阿吉纽西战役将领和苏格拉底的审判,为雅典民主正名。在传统的希腊史中,这些都是雅典民主最显着也最严重的罪证,格罗特像一位高明的律师,利用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渊博的学识积累,在充分尊重并重新解读各方面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陶片放逐法和雅典民主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或案件的分析,逐一驳斥了对雅典民主的各项指控,表明了陶片放逐法在维护新生的雅典民主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表明雅典民众并非传统上所诟病的那样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暴政。第四章探讨的是精英与民主的关系,摘掉了分别贴在民众领袖和智术师身上的“蛊惑家”和“诡辩家”的标签,还原了他们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真实角色。

王昭[2](2020)在《『羊をめぐる冒険』中译本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村上春树小说『羊をめぐる冒险』的三部中译本为研究对象,谨慎参考合适的翻译理论与已有相关研究资料,以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作为基本方法,梳理三译本对原着重要文句的不同翻译呈现。在具体语境中细致辨析其意义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中得失,以为今后日语文学翻译研究提供参考。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对相关已有资料和研究进行介绍,说明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第一章探讨寻“羊”人物群像相关译文之差异。梳理原着中“耳女”、“羊博士”、“先生”、“羊男”的人物言行、举止描写在各译本中不同的翻译呈现,探讨这些差异对于理解小说整体思想情境的影响。第二章分析小说主人公“我”与“鼠”的相关译文之差异。小说中的这两个关键人物具有一脉相承的可贵的精神品质——寻找自我、面对自我及坚守自我。本章抓住小说中描写两个人物复杂心理的具体语词之细微差异,分析不同译者对两人心理特点的不同理解与翻译呈现。第三章分析各译者对原着“寻羊”主题丰富象征意味的不同理解倾向。书名的翻译体现着译者对主题的理解,书名中“めぐる”一词含有多重象征意味,而中文“寻”字难以准确传达其丰富意蕴。并围绕寻“羊”主题所包含的主要意义指向,探析不同译本的细微差异如何影响着原文象征意味的传达。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翻译也是一种阐释,不同译本的翻译处理背后所蕴含的不同意义指向,实际上丰富和深化了对原着意蕴的理解。

高静[3](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汤秀秀[4](2020)在《罗马城的舆论与恺撒形象的塑造》文中指出从恺撒被刺身亡(公元前44年3月)到安东尼被正式宣布为人民公敌(公元前43年4月)是塑造恺撒形象的关键时期。通过考察这一时期内罗马城中的舆论,可以发现,它们对恺撒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篇论文探讨恺撒被刺后,普通民众对恺撒的记忆。恺撒死后一年的时间里,普通民众的舆论偏好影响到不同派系的领袖们对恺撒形象的塑造,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实践。论文以罗马广场上的政治活动为个案,对舆论形成以及传播的渠道进行考察,具体分析刺杀恺撒的人、初入政坛的屋大维利用在罗马城传播的信息,对恺撒形象塑造的不同处理方式。屋大维与刺杀恺撒者分别在非政治活动,如赛会中争夺民众的舆论支持。屋大维利用信息并使信息有利于自己的成功给安东尼带来了恐慌,安东尼害怕他作为恺撒派领袖地位遭到挑战。彗星事件引起的巨大舆论反应和安东尼在元老院中遭遇的挫折,使安东尼认识到恺撒记忆的强大力量,开始改变他在政治实践中温和的态度。与此同时,恺撒派的两位主要领袖也因争夺恺撒记忆的所有权而分裂。西塞罗从中看到了重新整合社会舆论的机遇,开始在元老院及公民集会等公开的政治活动中,通过演说成功弥合元老院的矛盾,并建立起以肯定恺撒正面形象为基础的新的政治共识。

于健[5](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认为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赵晓波[6](2019)在《费·库·索洛古勃《创造的传奇》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费奥多尔·库兹米奇·索洛古勃是20世纪俄国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象征主义长篇小说《创造的传奇》则是体现作家艺术追求与诗学个性的里程碑式作品。索洛古勃对“创造”和“创作”怀着巨大的热情,他的这种精神也反映到了作品中。在《创造的传奇》中,作家着眼于生活的两面性,在小说中建构起现实和虚拟两大时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高超的创作技艺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体系,这也正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我们旨在通过对索洛古勃该小说中人物形象体系的建构手法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作家是如何以此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自己的创作追求,进而实现其“创造”的理想与追求。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和参考文献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结构及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是结合索洛古勃的创作历程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文化语境,概括介绍了其小说创作的特点,尤其是象征主义长篇小说《创造的传奇》的艺术特色。第二章从人物命名和细节描写的角度对《创造的传奇》中人物形象体系的静态表现手段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则是从多维度视角和自由联想两个方面研究了《创造的传奇》中人物形象体系的动态建构手法。本论文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揭示了索洛古勃在《创造的传奇》这部小说中建构人物形象体系的独特艺术、他的创作主题、思想及创作特点。

郑媛[7](2019)在《《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的科技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世界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现状的窗口,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已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长远规划。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科技领域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也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纽约时报》2014-2018年的涉华科技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传播学领域的框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借助臧国仁对框架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划分的理论,在分析《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科技时“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的基础上,提炼出《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形象塑造的三种报道框架,并分别总结出在科技领域中国的科技产品形象、科技企业形象等,分析国外对我国总体科技形象的认知中存在的扭曲和误解,最后从国际环境、中美关系、媒介管理的层面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形象呈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塑造中国科技形象的改进措施,借以对我国科技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提供参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对本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做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等。正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国家科技形象”、“《纽约时报》涉华科技报道”以及“框架理论”作简要概述,包括国家科技形象的特点等,此外,本章还阐述了臧国仁学者提出等宏观、中观、微观的框架三层次结构,该理论是本研究解读《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重要基础。第二章依托框架的三层次结构,对228篇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得出宏观上《纽约时报》涉华科技报道数量逐年增加、频率上升、议题广泛的结论;中观上涉华科技报道篇幅中长为主、消息体裁居多、正面报道少、中性报道居多的结论;微观上涉华科技报道多引用美国本土消息源,“捧杀”的威胁论调和“扼杀”的怀疑论调并存的结论。第三章结合《纽约时报》有效涉华科技报道样本,归纳了《纽约时报》2014-2018年在呈现中国科技形象时,经常使用的三种新闻报道框架,分别是发展迅速、成果显着的成果框架、野心勃勃的威胁框架、放大弱点的怀疑框架。本章还以不同报道主体出发,总结出《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塑造了积极推动科技发展的政府形象、充满活力的科技企业形象、市场广阔的科技产品形象等,并提出《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的报道,呈现了兼顾正负、纵横结合、前瞻性强等特点。第四章从问题意识出发,分析了《纽约时报》在呈现中国科技形象时制造“科技威胁论”、刻意扭曲现实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力量的迅速崛起、中美国际摩擦的加剧、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都是《纽约时报》扭曲、曲解中国科技形象的原因。最后就如何树立客观、积极的国家科技形象这一问题给出合理建议,包括深化科技改革、转变传播策略、积极加强沟通等,由此来增强中国科技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吴莎[8](2019)在《马克斯·弗里施寓意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瑞士剧作家马克斯·弗里施(1911—1991)的寓意剧创作,根据这一主题的要求,论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弗里施的生平和创作,德语国家与国内有关其及其作品的研究状况,以及论文选题的原因和目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界定寓意剧的基本概念,梳理其发展历史,然后探讨弗里施与其寓意剧创作相关的戏剧思想,即作者如何看待戏剧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戏剧的功能,并阐述作者产生上述戏剧思想的原因。第三部分对弗里施早期寓意剧的表层内容、深层主题和人物形象予以分析和阐释。作者1944年至1948年撰写的《圣·克鲁兹》、《他们又歌唱了》、《中国长城》和《当战争结束时》这四部剧作为其早期寓意剧,其内容和主题主要为以下两类:一、对战争和极权主义的探讨,这是弗里施早期寓意剧的表现重点;二、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中人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此外,作者还在其早期寓意剧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界的抽象思考。以上四部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战争中的侵略者、无辜受难者;极权社会中的统治者;人格分裂者以及关系畸形的夫妻。作者之所以在其早期寓意剧中表现上述内容、主题和人物形象,一方面是由于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射、思考及其从军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青年时期的职业和婚姻经历有关。第四部分对弗里施中晚期寓意剧的表层内容、深层主题和人物形象予以分析和阐释。作者1951年至1967年创作的《俄德兰伯爵》、《唐璜或对几何学的爱》、《毕德曼和纵火犯》、《菲利普·霍兹的愤怒》、《安道尔》和《传记》这六部剧作为其中晚期寓意剧,其内容和主题主要为以下三类:一、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犹太主义;二、表现人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这是弗里施这一时期的寓意剧所重点探讨的;三、表现世界、人生的无法改变及世界的荒谬。以上六部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可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小市民和失败的人生改造者;双重人格的人,自我迷失的人,呈现出自我认知障碍特征的人以及关系异化的夫妻。弗里施的中晚期寓意剧之所以涉及上述内容、主题和人物形象有多方面的原因,这既与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犹太主义的反思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以及作者本人的婚恋和人生经历。第五部分是对弗里施寓意剧艺术特征的探讨。在情节结构上,上述剧作呈现出反传统的特征;从人物刻画方式来看,弗里施在其寓意剧中采用了类型化而非典型化的方式;受布莱希特的影响,作者的寓意剧还大量运用了多种陌生化手法。此外还可在上述剧作中看到象征、暗示、滑稽讽刺模仿这些常常见之于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戏剧的艺术手法。第六部分为结语,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

邹怡[9](2019)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犹太人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中以夸张、漫画式的手法塑造了第一个犹太人形象伊赛.福米奇。《死屋手记》之后的小说中,犹太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犹太人形象越来越消极。《罪与罚》中的幻影一般的犹太士兵“阿喀琉斯”只是一个走过场的角色;《白痴》中出现的“犹太王”罗特希尔德是野心勃勃的加尼亚毕生追求的梦想,表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群魔》中令人厌恶的犹太革命者利亚姆申在五人小组中扮演一个次要的角色,并不构成真正的威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关于犹太人的可怕故事本质上是丽萨的病态想象,更多的是为了刻画丽萨和伊凡,使得整部小说在结构和内容上更富有完整性。七十年代的《作家日记》最充分、最直接地表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的思想观点,作家在其中还专门列出一章论述犹太人问题。总体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他在自己对犹太人的看法上不断挣扎。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善恶并存的世界,作家本身对于犹太人的看法也存在着矛盾性。

彭洲洋[10](2019)在《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脏器官由于位处身体内部,十分隐秘,不具凸显性,涉及其的语言表达较其他身体部位来说也就相对较少,但这类词汇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汉语成语中,就存在着不少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本文选取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成语大辞典》(辞海版)中所有含内脏器官语素(心、肝、胆、肠、脾、肺、胃、肾)的四字格成语作为研究对象,共搜集到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668条,首先,从历时的角度对这668条成语的源流和演变进行探究,其次,以共时的角度从定型方法和结构上对其进行分类,最后,系统地分析其内在的认知机制,以求全方位穷尽式地对这些成语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不仅具有成语的普遍性特征,还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在源流上,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中有许多来自佛道教用语和哲学用语,这跟中国的宗教文化和思想信仰密切相关。演变上,形式变化最为明显,呈现许多不同内脏器官语素互相替换,成语语义不变的独特特点,这是由于心、肝、胆、肠、脾、肺、胃、肾都居于腹部,具有内向性,且都属于内脏器官这个范畴,“心”的部分语义便辐射到其他内脏器官词上,所以不同内脏器官语素相互替换,意义却不变,这也进一步形成了丰富的联合结构式成语。在结构上,主谓式较多,这是因为随着来自外部的刺激,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内脏器官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所以也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同时,古人认为心脏是思维产生的源头,故借助其产生的思维来发挥人体主动性来形容人的行为或心理感受等属性,所以产生了大量主谓式成语。在认知机制上,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基本上是基于内脏器官本身的生理功能,先建构抽象化的转喻路径,然后通过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借助实体隐喻、空间隐喻、容器隐喻和自身的文化约束来建构完整的认知机制,指向最终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含内脏器官语素成语的认知机制是隐转喻结合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二、中国联想“野心勃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联想“野心勃勃”(论文提纲范文)

(1)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乔治·格罗特与他所处的时代
    第一节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
    第二节 乔治·格罗特其人其事
第二章 《希腊史》及雅典民主制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格罗特时代的希腊史书写
    第二节 格罗特《希腊史》概述
    第三节 前格罗特时代英国学者的雅典民主观
第三章 为雅典民主正名
    第一节 陶片放逐法
    第二节 善变而薄情的雅典人?
    第三节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第四章 精英与雅典民主
    第一节 是民众领袖还是蛊惑家
    第二节 是智术师还是诡辩家
结语 对乔治·格罗特的再评价
附录一:乔治·格罗特与约翰·密尔
附录二:格罗特年谱
附录三: 文中主要人物肖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2)『羊をめぐる冒険』中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村上春树与『羊をめぐる冒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1.作者意向及原着思想艺术特点研究
        1.1 村上的相关自述
        1.2 原着思想艺术特点研究
        2.译本序及中译本相关研究
        2.1 译本序
        2.2 中译本相关研究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寻“羊”人物群像的不同翻译呈现
    第一节 作为引路使者的“耳女”之翻译
        1.“非现实”(叶译)、 “超现实”(赖译)与“恍若梦幻”(林译)
        2.“入神地”(叶译)、“吃进去”(赖译)与“饿虎扑食”(林译)
        3.“拉到跟前”(叶译)、“拉到一起”(赖译)与“引诱出来”(林译)
    第二节 第一任宿主“羊博士”之翻泽
        1.“脱羊”(叶译)、“羊拔”(赖译)与“羊壳”(林译)
        2.“思念”(叶译)、“意念”(赖译)与“思想”(林译)
        3.如何翻译“羊博士”被“羊”抛弃后的“地狱”感
    第三节 第二任宿主“先生”之翻译
        1.如何翻译“羊”附身后“先生”的变化
        2.如何翻译“先生”的组织
        3.如何翻译“先生”被“羊”抛弃后的“归零”
    第四节 “羊男”之翻译
第二章 “我”与“鼠”的不同翻译呈现
    第一节 主人公“我”的不同翻译呈现
        1.如何翻译呈现“我”之“无望”
        1.1 “去不了”(叶译)和“到达不了”(林译)
        1.2 “特点”(叶译)、“地方”(赖译)和“味道”(林译)
        1.3 “混乱”(叶译)、“乱成一团”(赖译)和“一团乱麻”(林译)
        2.如何翻译呈现“我”之“无聊”
        2.1 “逆方向走”(赖译)与“开倒车”(林译)
        2.2“平凡”(叶译、赖译)还是“不值一提”(林译)
        2.3 “无聊”(叶译、赖译)与“百无聊赖”(林译)
        3.如何翻译呈现“我”和“过去”的“道别”
        3.1“家乡”(叶译)与“故乡”(赖译、林译)
        3.2 “令人怀念的”(赖译)与“发人幽思的”(林译)
    第二节 灭“羊”之“鼠”的相关译文
        1.称谓的翻译:“鼠”与“老鼠”之别
        2.“鼠”寄来的风景照的“意味”
        3.“鼠”与“羊”的斗争
        3.1 “羊”对“鼠”的占领
        3.2 “坩埚”(叶译、赖译)与“壶”(林译)
        4、鼠之“终结点”(叶译、赖译)还是“归宿”(林译)?
第三章 寻“羊”主题丰富意蕴的不同翻译呈现
    第一节 小说书名的翻译呈现
        1.“寻羊的冒险”(叶译)与“寻羊冒险记”(赖译、林译)
        2.“あぐる”与“寻”
    第二节 寻“羊”背后的“战争反思”
        1.“近代”(叶译、赖译)与“现代”(林译)
        2.“他们”(叶译)和“我们”(赖译)
    第三节 寻找逝去的美好之“夏”
        1.“正常”(叶译、赖译)还是“地道”(林译)
        2.“旧回忆”(叶译)、“古老记忆”(赖译)与“旧日记”(林译)
    第四节 对“羊”的抵抗——自我的力量
        1.“摇动”(叶译)、“动摇”(赖译)与“摇撼”(林译)
        2.“本身的”(叶译)、“正常的”(赖译)与“原原本本的”(林译)
        3.“开始迈步”(叶译)、“开始走”(赖译)与“移步前行”(林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小结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小结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小结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呈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罗马城的舆论与恺撒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学界相关研究综述
一、恺撒被刺后罗马的政治形势
    (一) 罗马城舆论的形成与传播模式
        1. 罗马城的公共空间
        2. 舆论在罗马城的传播
    (二) 恺撒被刺后精英阶层的政治共识(3月15日-17日)
    (三) 共识政治下的不同等级
        1. 元老院
        2. 民众
        3. 骑士阶级(Equites)
        4. 军队
    (四) 小结
二、以恺撒形象为中心的舆论争夺
    (一) 普通民众对恺撒的态度
    (二) 布鲁图斯等人对舆论的错误解读
    (三) 屋大维对主流舆论的把握与利用
        1. 对民众态度的了解
        2. 对恺撒遗嘱的接受
        3. 对恺撤记忆的唤醒
        4. 对恺撒的神化
    (四) 小结
三、元老院新共识的构建
    (一) 安东尼的政策变化
        1. 对恺撒形象的谨慎处理
        2. 安东尼对民众舆论的迎合
    (二) 西塞罗对罗马社会的舆论整合
        1. 对元老院的政治说服
        2. 对罗马民众的政治说服
    (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第二节 萝拉意象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费·库·索洛古勃《创造的传奇》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1章 费·库·索洛古勃的创作概述
    1.1 费·库·索洛古勃的创作历程
    1.2 费·库·索洛古勃象征主义小说的创作特点
        1.2.1 象征主义文学的核心要义
        1.2.2 费·库·索洛古勃的象征主义小说创作
    1.3 费·库·索洛古勃象征主义长篇小说《创造的传奇》
    本章小结
第2章 《创造的传奇》中人物形象体系的静态建构
    2.1 《创造的传奇》中的人物命名
        2.1.1 俄罗斯式的传统人物命名方式
        2.1.2 西欧式的人物命名方式
    2.2 人物细节描写
        2.2.1 现实世界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
        2.2.2 虚拟世界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造的传奇》中人物形象体系的动态建构
    3.1 多维度叙述视角
        3.1.1 非聚焦型视角
        3.1.2 内聚焦型视角
    3.2 自由联想之对位和感应
        3.2.1 对位引发的自由联想
        3.2.2 感应引发的自由联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说明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国家科技形象、《纽约时报》及框架理论概述
    第一节 国家科技形象概述
        一、国家科技形象的概念
        二、国家科技形象的特点
    第二节 《纽约时报》及中国科技形象概述
        一、《纽约时报》概述
        二、科技新闻
        三、《纽约时报》与中国科技形象
    第三节 框架理论概述
        一、新闻框架与媒介框架
        二、框架理论的三层次结构
第二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框架结构分析
    第一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宏观结构
        一、报道总量和频率
        二、报道议题
    第二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中观结构
        一、报道篇幅和体裁
        二、议题倾向性
        三、报道消息源
    第三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微观结构
        一、报道标题
        二、版面位置
        三、关键语句
第三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及特征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
        一、成果框架:蓬勃发展,成果显着
        二、威胁框架:野心勃勃,威胁和平
        三、怀疑框架:核心薄弱,差距明显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
        一、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大力支持
        二、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充满活力
        三、中国科技产品:市场广阔,缺陷犹存
        四、中国科技工作者:竞争力强,潜力巨大
    第三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特色
        一、纵横结合,议题宽广
        二、兼顾正负,力求平衡
        三、商业视角,前瞻性强
第四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违背事实,制造“科技威胁论”
        二、立场片面,存在扭曲误读
        三、恶意抹黑,设立“双重标准”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产生忧虑
        二、在中美贸易分歧中维护本国利益
        三、对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偏见
        四、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倾向本国立场
    第三节 应对《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彰显科技竞争力
        二、转变策略,借鉴经验,塑造科技影响力
        三、积极沟通,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马克斯·弗里施寓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弗里施生平和创作简述
    第二节 有关弗里施及其作品的研究梳理
        一、德语国家有关弗里施及其作品的研究
        二、国内有关弗里施及其作品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选题的原因与目的
    第四节 与论文写作相关的其它方面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
        二、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寓意剧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弗里施与寓意剧创作相关的戏剧思想
    第一节 寓意剧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 弗里施有关戏剧与现实关系问题的论述
        一、否定“模仿说”,提出“解释说”
        二、否定“模仿说”的原因
    第三节 弗里施有关戏剧功能问题的论述
        一、戏剧的审美、娱乐以及激发观众理性思考并提高其认识的功能..
        二、弗里施对布莱希特戏剧应教育观众、改变世界观点的反驳
第三章 弗里施早期寓意剧的表层内容、深层主题与人物形象
    第一节 弗里施早期寓意剧的表层内容与深层主题
        一、战争、极权主义以及作者的抽象思考
        二、人或人与人关系异化以及作者的抽象思考
    第二节 弗里施早期寓意剧的人物形象
        一、战争中的侵略者和无辜受难者以及极权社会中的统治者
        二、人格分裂的人物形象
        三、关系畸形的夫妻
    第三节 原因分析:弗里施为何在早期寓意剧中表现上述内容、主题和人物
        一、对现实世界的影射、思考及作者从军经历的影响
        二、对作者青年时期职业和婚姻经历的曲折反映
第四章 弗里施中晚期寓意剧的表层内容、深层主题与人物形象
    第一节 弗里施中晚期寓意剧的表层内容与深层主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犹太主义
        二、人或人与人关系异化
        三、世界、人生的无法改变及世界的荒谬
    第二节 弗里施中晚期寓意剧的人物形象
        一、小市民和失败的人生改造者
        二、异化的不同类型
    第三节 原因分析:弗里施为何在中晚期寓意剧中表现上述内容、主题和人物
        一、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犹太主义的影射和反思
        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三、表现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异化现实
        四、对作者与异性的关系、婚姻生活及人生经历的“变形”描绘
第五章 弗里施寓意剧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反传统的情节结构
        一、大跨度的时空转换和时空交错
        二、松散的情节结构
        三、弗里施的寓意剧采用反传统情节结构的原因及其接受效果
    第二节 类型化的人物刻画方式
        一、典型化与类型化人物刻画方式的特点
        二、弗里施寓意剧中的类型化人物
    第三节 陌生化手法
        一、陌生化的含义、历史发展及作用
        二、弗里施寓意剧中的陌生化手法
    第四节 其它较具代表性的表现手法
        一、象征
        二、暗示
        三、滑稽讽刺模仿
        四、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9)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犹太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19世纪“犹太人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犹太人形象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作家对犹太人的看法及最初文学形象
    第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待犹太人的矛盾态度
    第二节 《死屋手记》中的犹太人形象伊赛.福米奇
第二章 作家中后期小说中的犹太人
    第一节 鬼魅的幻影——《罪与罚》中的犹太士兵“阿喀琉斯”
    第二节 “犹太王”加尼亚.伊沃尔金
    第三节 《群魔》里的犹太革命者利亚姆申
    第四节 反犹主义的体现:《卡拉马佐夫兄弟》
第三章 从文学形象到理论阐释:作家政论中的犹太人问题
    第一节 俄国人与犹太人:赞成与反对
    第二节 犹太佬思想的代表:“国中之国”、弥赛亚和实利主义
    第三节 “然而博爱万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材料和方法
二、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源流及演变
    (一)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源流
        1.佛道教典籍
        2.文学作品
        3.历史典故
        4.民间谚语
    (二)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演变
        1.数量的变化
        2.意义的变化
        3.形式的变化
三、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分类
    (一)从定型方法上分类
        1.直接袭用
        2.增枝添叶
        3.删繁就简
        4.截取并合
        5.整体概括
    (二)从结构上分类
        1.联合结构
        2.偏正结构
        3.主谓结构
        4.动宾结构
        5.连动结构
        6.补充结构
        7.兼语结构
        8.复句结构
四、含内脏器官语素成语的认知机制分析
    (一)基于生理功能的认知背景
        1.“心”
        2.“肝”、“胆”、“肠”、“肺”、“胃”、“脾”、“肾”
    (二)成语中“内脏器官”的转喻
        1.“心”的转喻
        2.其他内脏器官的转喻
    (三)成语中“内脏器官”的隐喻
        1.“心”的隐喻
        2.其他内脏器官的隐喻
    (四)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的隐转喻
        1.内脏器官是实体
        2.内脏器官是空间
        3.内脏器官是容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国联想“野心勃勃”(论文参考文献)

  • [1]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D]. 马百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羊をめぐる冒険』中译本研究[D]. 王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3]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4]罗马城的舆论与恺撒形象的塑造[D]. 汤秀秀.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费·库·索洛古勃《创造的传奇》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建构研究[D]. 赵晓波. 吉林大学, 2019(10)
  • [7]《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D]. 郑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马克斯·弗里施寓意剧研究[D]. 吴莎. 武汉大学, 2019(06)
  • [9]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犹太人形象研究[D]. 邹怡. 苏州大学, 2019(04)
  • [10]含内脏器官语素的成语研究[D]. 彭洲洋. 湖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中国的联想“雄心勃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