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基础研究现状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基础研究现状

一、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质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龚鹏清[1](2021)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尿酸、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指标的差异性,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痰湿壅盛证和阴虚阳亢证)与常见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各差异指标及其联合检测对两证型的诊断价值,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中医医院住院部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54例、阴虚阳亢证患者6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B型钠尿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尿酸、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指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差异指标,并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差异指标及其联合检测对两证型的诊断价值。结果: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组和阴虚阳亢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室间隔厚度、二尖瓣E/A、左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在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组和阴虚阳亢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将以上阳性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提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室间隔厚度是鉴别痰湿壅盛证和阴虚阳亢证重要微观指标(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这六项指标ROC曲线下的面积均不高于0.7,诊断效能偏低;这六个指标联合诊断ROC曲线下的面积达到0.866,诊断效果好,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85.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区别于阴虚阳亢证的重要微观指标有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室间隔厚度,将这六个指标联合检测能显着提高鉴别诊断效果。

王玲[2](2017)在《CO2激发DSC-PWI对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储备的检测及中医证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结合CO2激发试验评估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可行性。2.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结合CO2激发试验技术于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及痰湿壅盛证,探索有助于中医辨证分型的灌注参数,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提供可视化的指标。材料和方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将辨证属于阴虚阳亢证患者11例、痰湿壅盛证患者10例,以及体检健康者12例纳入研究,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机(philips1.5TAchieva SE)扫描仪,分别对两组在静息状态和CO2负荷状态下进行两次磁共振灌注扫描,第一次磁共振灌注扫描结束后,受检者保持原体位不动,通过从MR室延伸的吸氧管吸入含5%和95%的混合气体,吸2分钟后,再行第二次磁共振灌注扫描,方法同第一次。获取灌注的扫描图像以后,使用Functool 2.0工作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CO2负荷前、后的局部脑血容量(rVBV)及平均通过时间(rMTT),根据CRC(%)=[吸入CO2后的rCBF-吸入CO2前的rCBF]/吸入CO2前的rCBF]*100%,经计算得出大脑所选取的各个感兴趣区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血管储备(CRC)。选取额上回、颞上回、尾状核头部、豆状核、丘脑及楔叶作为感兴趣区(ROI),然后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的各个参数需要经过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后,行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并比较阴虚阳亢证组和痰湿壅盛证组的脑灌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高血压组各ROI的rMTT、rCBV及rCBF在CO2负荷前后相比较,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对照组各ROI的rMTT、rCBV及rCBF在CO2负荷前后相比较,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负荷后rMTT缩短,rCBV和rCBF增加;3.高血压组各ROI的CVR(5.0%-25.3%)与对照组相应感兴趣区的脑血管储备(33.2%-55.4%)相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的脑血管储备功能降低;4.在静息状态下,EH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比较,两组rMTT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磁共振灌注成像与CO2负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考察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的反应性,对亚临床期脑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以作为临床评估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方法加以应用。2.在出现症状性脑梗死之前,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较同龄组正常血压者已经下降,处于亚临床缺血的状态。3.静息状态下,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痰湿壅盛证患者大脑各感兴趣区的rMTT较阴虚阳亢证患者延长,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客观依据。

谢晓柳[3](20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舌底脉络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舌底脉络与经冠脉造影或CT明确的病变血管的关系,观察冠心病患者合并不同疾病时舌底络脉的情况以及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非秽浊痰阻证患者舌底络脉情况的差异,从而分析冠脉病变与舌底脉络是否有关联,不同情况下冠心病患者舌底脉络有什么不同,从而为中医舌诊的研究积累临床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舌底脉络与血管性疾病奠定基础。2.通过辨证施治,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患者选择与证型相符合的中成药,观察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的疗效,观察中医症候计分、血瘀证候计分、西雅图量表、终点指标、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差异,观察时间为1年,研究中医药干预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的疗效。3.根据新疆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模拟高胆固醇饮食特点及干燥寒冷气候环境制备动脉粥样硬化秽浊痰阻证动物模型,以通过动物实验为今后研究秽浊痰阻证奠定基础。方法:1.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自治区中医院选取冠心病住院及门诊患者,采集舌像,观察其舌底脉络长短、粗细、颜色及迂曲程度等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2.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自治区中医院及自治区人民医院选取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干预,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以入组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为时间点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一年,观察两组患者在中医症候计分、血瘀证候计分、西雅图量表、终点指标、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差异。3.将6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脂饲料和干寒环境联合干预的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的模拟新疆居民饮食对照组、置于干燥寒冷环境的模拟新疆气候对照组和室温下喂予普通饲料的空白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施加寒冷干燥环境和高胆固醇饲料等相关干预。喂养至第12周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行为、大小便、上臂耐受力、舌象等生物学表征;处死后采集血液并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主动脉标本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将相关指标量化后各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1.共入选患者157例,其中冠心病组80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健康对照组77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2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54岁,冠心病组中秽浊痰阻证49例,非秽浊痰阻证31例。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比较,在舌底脉络的长短、粗细、颜色、迂曲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与非秽浊痰阻证组比较,在舌底脉络长短、迂曲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舌底脉络粗细、颜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冠心病患者舌底脉络以短、细、青紫、轻度迂曲为主要表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舌底脉络以中长、中粗、青紫、重度迂曲为主要表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舌底脉络长短、粗细、迂曲程度都以中度为主,颜色以青紫为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舌底脉络以中长、粗、青紫、重度迂曲为主。冠心病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与舌底脉络在长短方面相关系数的显着性概率水平小于0.001,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等级相关系数值的正负,病变支数与长短程负相关,提示:冠脉病变支数越多,舌底脉络越长,反之则越短。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与舌底脉络在粗细方面相关系数的显着性概率水平为0.291,提示无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与舌底脉络在颜色方面相关系数的显着性概率水平为小于0.001,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r值的正负,病变支数与颜色深浅程正相关,提示:冠脉病变支数越多,舌底脉络颜色越深,反之则越浅。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与舌底脉络在迂曲程度方面相关系数的显着性概率水平为小于0.001,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r值的正负,病变支数与迂曲程度程正相关,提示:冠脉病变支数越多,舌底脉络迂曲程度越重,反之则越轻。2.共入选患者326例,完成试验病例301例,脱落病例25例,脱落率为8.3%,其中因移居外地自行退出研究3例,失访17例,依从性差令其退出研究5例。试验组157例,对照组144例,301例中男性223例,女性6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瘀证计分比较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计分明显降低,在中医症状计分方面,试验组叫对照组计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Q量表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程度(AS)、心绞痛发作频率(AF)、治疗满意程度(TS)和主观感受(DP)等5个亚组19项调查定量分析工具由统计结果表明,中医药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WBC、RBC、PLT、 ALT、AST、BUN、Cr、凝血四项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3.经过观察分析,联合干预高脂饲料和干寒环境的实验组小鼠所反映的秽浊痰阻证候表征最为突出,光镜观察主动脉细胞形态,各组小鼠动脉均可观察到粥样斑块和内膜的增厚,经过高胆固醇饲料和干寒环境对均内膜/管腔比值的作用分析,两种干预因素对内膜/管腔比值单独作用和交互作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高脂饲料和干寒环境都对内膜增厚有促进作用,使内膜/管腔比值增高,而两种因素同时联合干预的模型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为突出,高胆固醇饲料和寒燥环境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血脂升高的促进作用不显着。结论:1.冠脉病变与舌底脉络的长短、粗细、颜色、迂曲程度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合并疾病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不同,其舌底脉络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血运重建术后采用中药联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单纯西医治疗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血瘀程度,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模拟新疆居民高胆固醇饮食习惯复合模拟新疆寒燥的气候环境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秽浊痰阻证的方法是可行的,可成功建立与动脉粥样硬化秽浊痰阻证生物表征和部分生物学基础相似的病证结合模型,说明造模成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4](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史琦[5](2012)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相对应的临床四诊信息组合及关联网络,形成四诊信息可视化网络图,探讨四诊信息在复杂网络中分布模式的特点和意义;2.发掘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与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及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尝试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性数据平台,探讨其组合模式在冠心病UAP中医证候判断中的作用和意义;3.建立基于血浆代谢组学的冠心病U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区分模式;筛选证候相关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尝试建立冠心病UAP患者证候在代谢层面的识别模式。方法1.前期文献调查研究采用数据库检索及Shannon熵互信息方法筛选同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密切相关的中医临床四诊信息、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及反映病理生理机制的生物学指标;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合文献整理和专家调研结果制定冠心病UAP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完整、准确采集1576例确诊为冠心病UAP患者的临床资料;3.理化指标检测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全面采集411例冠心病UAP患者的149项临床常规理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130冠心病UAP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TNF-α、MMP-9、ET、NO、APN、sICAM-1、Hey、Ps、TAFI及HO-1水平,检测过程由专业人员负责,严格实行质量控制;4.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对45例冠心病UAP患者及15例正常人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对其血浆中的内源性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全面鉴定;5.冠心病UAP中医证候识别模式的建立(1)采用互信息的方法构建107项四诊信息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Pajek2.0软件绘制四诊信息复杂网络的可视化图,包括不同类别节点图、k-核心网络图及抽象化图,进行网络的度分析、聚类分析、网络核心及连通性分析;(2)采用CHAID决策树及ADTree决策树方法对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证候要素与临床常规指标及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挖掘。采用分层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以敏感性、特异性及判断正确率均大于70%视为模型成立;(3)采用SIMCA-P12.0软件中OPLS/O2PLS-DA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合载荷图、VIP图及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筛选出与冠心病UAP患者血瘀证、气虚证最可能相关的特征性代谢产物,进一步采用Statistica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验证特征性代谢产物对证候的识别效果。结果1.四诊信息复杂网络对证候的识别模式网络属性指标计算结果显示:冠心病UAP患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四诊信息网络中的107个节点度值在0-6之间;三个网络中分别有3-5个各自连通的网络,连通分量编号为1的网络最复杂。网络抽象化图显示:UAP患者的网络骨架由胸痛、耳鸣、胸闷、咳嗽、气短和五心烦热组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网络骨架由心悸、恶心呕吐、头晕、胸痛、胸闷和畏寒肢冷组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抽象化网络由胸痛、胸闷、五心烦热、咳嗽、倦怠乏力和气短组成。k-核心网络结果显示:冠心病UAP患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网络中均有5个节点的k值为4,形成了4-核心网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网络中有17个节点的k值为3,构成了3-核心网络。四诊信息网络节点分类图显示:三个网络的中心为提示气虚、阳虚和气滞的节点组合。网络中心周围依次排列了可不同程度的提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气滞、脾虚、热蕴及痰浊证候的四诊信息组合。2.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对证候的识别模式应用SPSS17.0CHAID算法,共形成13个证候/证候要素的识别模型。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包括TSH,左室径MPV, DBIL, PTA, QT间期,QRS时限,ALB8个属性指标;气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X TAL, RDW-CV, K, TSH, MONO, hs-CRP, LDL, A峰8个属性指标;阳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PDW, FT4, LP(a), Cl, PT6个属性指标;寒凝证决策树模型包括CRP, RDW-CV, AST, PT, HDL5个属性指标;痰浊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Tc, MCHC, CK尿镜检RBC5个属性指标;气滞证决策树模型包括P-LCR, INR, PTA, E峰,Na, TP, MCHC7个属性指标;痰瘀互阻证决策树模型包括is-CRP, TBIL, GGT, PLT, FBG, P-R司期6个属性指标;气滞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包括左室后壁厚度,PLT, NE%, BSA%4个属性指标;瘀热互结证决策树模型包括hs-CRP, LP(a), MONO, FIB, RDW-CV, MCV6个属性指标;气阴两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MCH, P, MCV, EC, QRS时限5个属性指标;心阳气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MPV,E峰,P,PT5个属性指标;阴阳两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FT3,ALT, MONO%3个属性指标;痰热互结证决策树模型包括Cl,缩短分数,RDW-CV,血常规RBC,D-Ⅱ聚体,CK-MB, PTA, BUN8个属性指标。3.生物学指标对证候的识别模式血瘀证ADTree模型包含Ps、MMP-9、NO、sICAM-1、TAFI、Hey、HO-17个属性指标;气虚证ADTree模型包含TNF-α、NO、TAFI、sICAM-1、Hey、APN、Ps、HO-18个属性指标;阴虚证ADTree模型包含MMP-9、APN、sICAM-1、ET、HO-1共5个属性指标;阳虚证ADTree模型包含TAFI、Ps、sICAM-1、HO-1、MMP-9共5个属性指标;寒凝证ADTree模型包括sICAM-1、NO、APN、MMP-9、Ps、ET、HO-17个属性指标;痰浊证ADTree模型包括TNF-α、Ps、NO、HO-1、sICAM-1、TAFI6个属性指标;气滞证ADTree模型包括HO-1、ET、TAFI、Hey、sICAM-1、NO6个属性指标;热蕴证ADTree模型包含TAFI、TNF-α、MMP-9、Hey、Ps、HO-1、APN共7个属性指标。4.特征性代谢产物对证候的识别模式共检测到冠心病U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源性代谢成分39种,其中小分子物质34种,大分子物质5种。CPMG及LED代谢产物的OPLS/O2PLS-DA积分矩阵图显示:冠心病U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气虚证与非气虚证的分布区沿第一主成分t(1)轴方向完全分开,模型拟合度较好。特征性代谢物筛选结果显示:血瘀证的特征性代谢产物是缬氨酸和丙酮;气虚证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包括乙酰谷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肉碱。结论1.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冠心病UAP中医四诊信息分布模型的研究,具体包括挖掘识别证型的核心四诊信息或四诊信息群、分析疾病的基本证型、总结各证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关联程度等;2.冠心病UAP各证候/证候要素的主要生物学机制为:(1)血瘀证:以TSH降低为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MPV异常的高凝状态,以PTA水平下降的出血倾向,QT间期延长及易发心律失常,以ALB降低的蛋白质代谢紊乱,DBIL增高的保护功能,以Ps降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以MMP-9升高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代谢物角度提示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损伤;(2)气虚证:以K离子降低的电解质紊乱,以hs-CRP升高、RDW-CV、MONO及TNF-α水平异常的炎症反应,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功能减退,TSH水平呈代偿性的增高,NO水平降低的内皮功能损伤;代谢物角度提示糖代谢、脂质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异常;(3)阴虚证:MMP-9异常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APN水平降低的脂质代谢异常;(4)阳虚证:以D-Ⅱ聚体升高的高凝状态,以PDW异常及Ps降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倾向,TAFI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LP(a)升高的脂质代谢异常,以Cl离子为主的电解质紊乱;(5)寒凝证:CRP异常的炎症反应,以PT升高为主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异常,以HDL下降的脂质代谢异常,以sICAM-1水平异常的细胞间粘附状态的异常,以ET水平升高的内皮功能损伤;(6)痰浊证:D-Ⅱ聚体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改变,QTc延长及易发心律失常,以MCHC上升的贫血倾向,以CK升高倾向的心肌损伤,以TNF-α明显升高的炎症状态,以Ps升高的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7)气滞证:以P-LCR升高,1NR降低,PTA水平降低的出血凝血异常,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以TP下降的蛋白质代谢紊乱及肝损害倾向,MCHC水平升高的贫血倾向,以HO-1明显减少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以ET水平异常的内皮功能紊乱;(8)热蕴证:以TAFI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以TNF-α、Hcy升高的炎症反应,以Ps明显升高的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9)痰瘀互阻证:以hs-CRP异常的炎症反应,GGT水平升高的氧化应激反应,PLT升高的凝血状态,糖代谢异常;(10)气滞血瘀证:左室后壁厚度改变的心室重构,PLT升高的凝血和血栓倾向,NE%升高的炎症状态;(11)瘀热互结证:以hs-CRP升高,MONO水平异常,RDW升高的炎症反应,FIB水平升高的凝血倾向;(12)气阴两虚证:MCH异常的贫血倾向,P离子水平降低的电解质紊乱,MCV升高的可能炎症状态,以QRS时限延长的心室收缩功能下降;(13)心阳气虚证:D-Ⅱ聚体升高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PT、MPV降低的低血栓倾向,左室舒张功能受损;(14)阴阳两虚证:FT3水平明显降低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机体的保护性抑制状态,MONO%异常的可能炎症状态,ALT水平升高的CHD风险性增高;(15)痰热互结证:Cl离子降低的严重电解质紊乱,RDW升高的炎症反应,RBC计数增高的血液流变性质异常,CK-MB异常改变的心肌受损,PTA升高的凝血倾向。

赵浩[6](2011)在《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ECT-07-0522)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建立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标准,探索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在文献调研、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建立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宏观诊断量表,并从信度、效度、反应度等方面对量表进行考评。以该量表为测量工具,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经过指标赋权,建立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模型和标准。最后对该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编制了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宏观诊断量表,综合测评表明该量表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良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量化诊断标准,诊断阈值为230。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似然比。结论: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统计分析及临床验证建立的规范的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宏观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本研究成果将为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证候疗效的客观评价提供标准化尺度,为其它病证的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规范的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戴霞[7](2010)在《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标准,探索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首先进行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现代文献对照研究和临床回顾性研究。在文献调研、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并从信度、效度、反应度等方面对量表进行考评。以该量表为测量工具,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经过指标赋权,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模型和标准。最后对该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研究揭示了肾气亏虚证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一。编制了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综合测评表明该量表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良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诊断阂值为220。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似然比。结论: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统计分析及临床验证建立的规范的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本研究成果将为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证候疗效的客观评价提供标准化尺度,为其它病证的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规范的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姚建斌[8](2009)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及与血脂、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临床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的大致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和治疗规范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设计调查表,准确填写临床资料。2.请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根据上述临床资料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有关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得出证候结论;并对所收集的高血压病患者常规做血脂、心脏彩超检查,记录血脂、心脏彩超主要指标数值。研究结束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高血压病四个证型构成比从大到小排列为: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2.四个中医证型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年龄和病程上,中医证型的分布则不同:年龄偏低及新发病患者以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为主,病史较长的老龄患者以阴阳两虚型较为多见。3.阴阳两虚型以收缩压升高明显,且多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不管在收缩压或舒张压方面,都与其它证型有统计学差异:肝火亢盛型以舒张压升高明显。4.1级、2级高血压以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为主,2级、3级高血压以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为主;低危、中危患者以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为主,高危患者以阴虚阳亢型和肝火亢盛型为主,很高危患者以阴阳两虚型和阴虚阳亢型为主。不同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患者的证型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5.所有入选3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有211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占全部病例人数的70.3%,其中痰湿壅盛型所占比例最多;有62例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占全部病例人数的20.6%,以阴阳两虚型所占比例最多;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异常(EF<50%)占18.3%,其中以阴阳两虚型所占比例最多;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异常(E/A<1.0)占54.7%,其中以肝火亢盛型所占比例居多。6.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进一步两两比较可知,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其它证型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心功能参数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左室肥厚参数方面,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大部分证型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心功能参数方面,大部分证型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少数证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有一定的规律。2.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痰湿壅盛型分布最为广泛。3.阴阳两虚型以收缩压升高明显,且多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肝火亢盛型以舒张压升高明显。4.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偏低的患者以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为主,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偏高的患者以阴阳两虚型和阴虚阳亢型为主;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患者最易发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5.TC、LDL-C升高和E/A值异常可望作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辨证的客观指标;LDL-C升高也可以作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辨证的客观指标;EF值明显降低可作为阴阳两虚型患者辨证的客观化指标。6.虚证与实证比较,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有加重的倾向。

姚建斌,刘德桓[9](2008)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当前先进的医学检测手段进行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现代临床研究,建立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的辨证标准,可以更有效地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通过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血液流变学、靶器官损伤、激素水平,分子免疫、动态血压以及胰岛素抵抗关系进行整理总结,为高血压中医证型构成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韩旭[10](2008)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及通心络胶囊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首次应用国内最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为基础,研究冠心病(CHD)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探究CHD发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CHD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打下基础。2.探究ApoE基因多态性与CH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CHD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3.观察ApoE基因多态性对通心络胶囊干预CHD中医证型和血脂治疗效应的影响,阐述通心络胶囊治疗CHD的作用机制。4.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模型组小鼠血脂、心肌、冠状动脉斑块、主动脉斑块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素(ET)、循环内皮细胞(CEC)、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等指标的干预变化,探究其与CHD 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度并试析其机理。方法:1.将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集的1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同证型CHD患者(全部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老年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设立为试验组,另设立123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体检中心)。通过采集血标本,Promega公司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进行模板DNA的提取,PCR扩增后进行基因测序。将测序结果用DNA sequencing analysis 5.1自动分析原始测序数据,获得测序电泳图和序列。将样品序列用DNA star seqman与标准序列进行比对,观察样本基因序列的多态性改变,将正常对照组ApoE基因表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同时将CHD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其ApoE基因表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相联系,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分析。2.将临床收集的118例CHD患者随机设立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通过采集血标本,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酸甘油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同时记录并分析比较ApoE基因多态性和CHD的不同中医证型对中药通心络干预反应的差异及疗效。3.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高脂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通心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5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不同剂量的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TC、TG、HDL-C、LDL-C等指标变化,模型组小鼠心肌、冠状动脉斑块、主动脉斑块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血清TXB2、6-Keto-PGF1α、ET、CEC、MMP1、MMP9和TIMP-1水平的观察、比较,分析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作用及机理。4.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频数表,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对比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CMHx2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方差不齐时选用Satterthwaite方法进行校正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以上统计分析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118例CHD患者共检出E2/2、E3/3、E4/4三种纯合子和E2/3、E2/4、E3/4三种杂合子,且ApoE基因表型以E3/3纯合子占大多数,E2/2纯合子最低;CHD组携带的E2/4、E3/4、E4/4三种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4,P<0.05);而E3/3基因型其频率较对照组则有减少的趋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6.8743,P<0.01)。123例对照组中,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则以ε3最高,占到74.39%。通过比较,CHD组ε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9.2898,P<0.05),而ε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X2=13.927,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118例入选的CHD患者,根据辨证分型标准,共分为以下6型:寒凝心脉证13例(占总例数的11.02%,以下同),痰浊闭阻证29例(24.58%),心血瘀阻证33例(27.96%),心肾阴虚证11例(9.32%),气阴两虚证27例(22.88%),阳气虚衰证5例(4.24%)。3.118例入选的CH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检出的基因表型比例不一,经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5例E2/2基因表型中仅见2例寒凝心脉证,痰浊闭阻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各1例;16例E2/3基因表型中以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为主,占该基因表型的75.0%;56例E3/3基因表型中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最少,仅占该基因表型的14.28%,而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最多,占75.00%;E3/4基因表型中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比例相对较高,占该基因表型的52.94%;E4/4基因表型中也以心血瘀阻证和气阴两虚证为多,分别占该基因型的50.00%和43.75%。参照国内外丈献常将意义相近的基因表型合并分析的情况,我们也将E2/2基因表型和E2/3基因表型合并,E2/4、E3/4基因表型和E4/4基因表型合并,再与E3/3基因表型一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2/4+E3/4+E4/4型中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高,为82.93%;其次是E3/3型中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为75.00%;最低是E2/2+E2/3型中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为61.90%。经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E2/4+E3/4+E4/4型中: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相互比较P>0.05,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三种证型与寒凝心脉证、心肾阴虚组证、阳气虚衰证三种证型比较P<0.05,说明CHD的主要证型为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通过对CHD组不同中医证型ApoE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则发现: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二种证型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寒凝心脉证、痰浊闭阻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四种证型(p<0.05);ε3等位基因频率不同中医证型间则大致相等;ε2等位基因频率不同中医证型间心血瘀阻证较低,而寒凝心脉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较高。4.ApoE多态性对通心络胶囊干预CHD疗效的影响方面: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ε2、ε3、ε4各等位基因疗后气阴两虚证、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均有明显改善(p<0.05),痰浊闭阻证的症状积分降低改善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基因型间的气阴两虚证及心血瘀阻证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ε4型对于中药治疗改善痰浊闭阻证疗效最好,优于ε2、ε3型;对照组,各等位基因对于气阴两虚证、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的症状积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同基因型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各不同基因型比较,TC、LDL-C降低和HDL-C升高的改善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降低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各基因型对于TC、LDL-C降低和HDL-C升高均有疗效,而对TG的疗效影响无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各相同基因型间疗前后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各相同基因型对于药物调脂反应相同。5.动物实验,首先造模成功,然后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研究:①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血脂的影响:模型组血清TC、TG和LDL-C均明显增高,HDL-C水平下降,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胶囊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TC,TG和LDL-C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通心络胶囊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小鼠的血清TC、TG、LDL-C及HDL-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小鼠AS的影响:实验显示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其作用强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所有小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位于心肌内的小分支,动脉主干及大分支未见明显病变,CHD评分4.0±1.76;辛伐他汀组冠状血管及肝脏病变较模型组减轻,CHD评分为2.3±1.16;通心络低剂量组CHD评分为3.8±2.35,中剂量组CHD评分为3.0±1.25,高剂量组评分为1.7±2.06。不同组AS比较可见,通心络低剂量组与模型组间在AS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炎症、水肿,冠状动脉心内分支管壁脂质变性程度及管周脂质沉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中剂量组在这些方面与模型组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高剂量组则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显示: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其作用强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通心络胶囊防治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各剂量组间无统计学意义。③通心络胶囊干预ApoE(-/-)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干预ApoE(-/-)小鼠后,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XB2、6-Keto-PGF1α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模型组ApoE(-/-)小鼠血清TXB2、6-Keto-PGF1α含量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ET含量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胶囊三个剂量组小鼠血清E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与之相比,有高度统计学意义。通心络高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8、12周血中CEC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通心络中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周和12周时血中CEC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心络胶囊可干预高血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通心络高剂量组小鼠血清MMP1和MMP9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TIMF-1水平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通心络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MMP9水平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心络胶囊有抑制实验性脂质紊乱及动脉硬化小鼠血清MMP1和MMP9活性作用。结论:1.CHD的主要证型为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2.ε4基因是CHD的易感等位基因,是CHD发生的重要遗传易患因素,并可能与CHD患者心脏事件的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密切关注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脂水平,进行积极针对性地干预,将有利于防止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3.ε3等位基因可视为CHD发生的保护基因。4.CHD的主要基本证型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与ApoE E3/4、E4/4基因表型及ε4等位基因密切相关。ApoE基因多态性、血脂水平与CHD之间存在因果关系,ApoE不同基因型可通过血脂代谢作用而影响CHD的发病。5.通心络胶囊干预CHD总疗效显着;ApoE多态性对通心络胶囊干预CHD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均具有影响,但对气阴两虚证、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具有明显疗效,尤以ε4等位基因的痰浊闭阻证疗效最为显着;对于TC、LDL-C降低和HDL-C升高均有显着疗效。6.通心络胶囊可干预ApoE(-/-)小鼠血脂水平,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抑制有调节作用,从而有利于调节血脂、减轻冠状AS。7.在人群中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对CHD的早期预防、监测和积极地针对性治疗均有较为重要的意义。8.临床上中医药辨证论治可以有效改善CHD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二、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质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质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1.研究病例来源
        2.诊断和辨证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2.1 痰湿壅盛证
        2.2.2 阴虚阳亢证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病例剔除
    二.研究方法
        1.病例分组
        2.数据采集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血生化指标
        2.3 颈部超声指标
        2.4 心脏超声指标
        3.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的比较
        1.1 一般资料比较
        1.2 血常规比较
        1.3 血脂比较
        1.4 肝功能比较
        1.5 肾功能比较
        1.6 其他血生化指标比较
        1.7 颈动脉超声结果比较
        1.8 心脏超声结果比较
        2.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发生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单个阳性指标及多因素联合诊断指标的ROC曲线分析
        4.阳性指标与痰湿壅盛证的相关分析
    讨论
        1.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脂
        2.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
        3.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尿酸
        4.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心脏结构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2)CO2激发DSC-PWI对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储备的检测及中医证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影像学的评价方法
        1. 脑血管储备功能
        1.1 脑血管储备产生的机制
        1.2 脑血管储备常用的检测指标
        2. 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测定方法
        2.1 影像学的方法
        2.2 血管扩张激发试验
        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的现代研究
        1.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1.1 以八纲辨证分型
        1.2 以阴阳辨证分型
        1.3 以脏腑辨证分型
        1.4 以虚实辨证分型
        1.5 以六经辨证分型
        1.6 综合辨证分型
        2. 现代医学指标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2.1 与血流变学的相关性
        2.2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相关性
        2.3 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
        2.4 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2.5 与血液循环动力学的相关性
        2.6 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数及分组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的剔除
    2. 研究方法
        2.1 成像设备
        2.2 检查方法
        2.3 扫描序列
        2.4 图像及数据处理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健康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和CO_2负荷后的脑灌注参数及CRC
        3.2 高血压组静息状态下和CO_2负荷后的脑灌注参数及CRC
        3.3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的比较
        3.4 EH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4.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1 DSC-PWI结合"CO_2负荷试验"评估CVR的方法学探讨
        1.2 MR灌注成像结合"CO_2激发试验"在高血压患者CVR的评价应用
        1.3 EH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各灌注参数及相关中医理论
    2.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2.1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2.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历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舌底脉络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冠脉病变与舌底脉络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血管重建术后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秽浊痰阻证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参文献
    综述二 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复杂网络的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识别的临床常规指标群组合模式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识别的生物学指标群组合模式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的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识别模式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证候规范化诊断标准的研究概况
        1 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证候概念的规范研究
        1.2 证候分类的规范研究
        1.3 证候命名的规范研究
        2 中医证候规范化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模式的转变
        2.2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学实践
        2.3 问题与展望
    第二节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1 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研究
        2 高血压病在证候方面的演变规律
        3 高血压病的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4 高血压病证候的微观研究进展
        4.1 辨证分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
        4.2 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IR)
        4.3 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4.4 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
        4.5 辨证分型与脉图参数
        4.6 证候与动脉弹性的关系
        4.7 证候与动脉厚度的关系
        4.8 证候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
        4.9 证候与血微循环的关系
        4.10 证候与舒缩血管活性物质
        4.11 证候与交感神经系统
        4.12 证候与免疫
        4.13 证候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
        4.14 证候与性激素的关系
        4.15 证候与基因
        5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量化诊断研究
    第一节 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量表的研制
        1 设立研究工作组
        2 拟定量表框架
        2.1 量表名称
        2.2 量表形式
        2.3 量表测量对象
        2.4 量表研制目的及用途
        2.5 量表维度
        2.6 量表条目量化原则
        3 拟定研究技术路线
        4 建立备选条目池
        4.1 古今文献整理
        4.2 临床回顾性调查
        4.3 条目规范化整理
        5 条目初筛和量表初建
        5.1 核心小组初筛
        5.2 专家问卷调查
        5.3 小范围预调查
        6 量表测试和条目细筛
        6.1 量表测试
        6.2 条目筛选
        7 第二版量表的构建
        8 讨论
        8.1 用量表规范中医辨证的可行性分析
        8.2 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制的难点分析
    第二节 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量表的信、效度测评
        1 可行性测评
        1.1 接受率
        1.2 完成率
        1.3 完成时间
        2 信度测评
        2.1 重测信度
        2.2 分半信度
        2.3 同质性信度
        2.4 内部相关系数
        2.5 评分者信度
        3 效度测评
        3.1 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
        3.2 区分效度
        3.3 结构效度
        4 讨论
        4.1 可行性评价
        4.2 信度评价
        4.3 效度评价
    第三节 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量表的反应度测评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统计检验
        3.2 效应尺度
        4 讨论
    第四节 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
        1 临床横断面调查
        1.1 样本量的估算
        1.2 样本来源
        1.3 样本选择标准
        1.4 病证诊断标准
        1.5 调查结果
        2 建立数据库
        3 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3.1 主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3.2 客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3.3 综合权重系数的计算
        4 建立证候诊断模型
        5 确定证候诊断阈值
        6 建立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标准
        7 确定程度分级诊断标准
        8 讨论
        8.1 指标赋权方法探讨
        8.2 证候诊断阈值建立方法探讨
    第五节 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性试验
        1 量化诊断标准的回顾性检验
        2 量化诊断标准的前瞻性检验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7)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1 辨证分型
        2 证候演变规律
        3 证候分布规律
        4 证候微观研究
        4.1 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4.2 证候与动脉弹性的关系
        4.3 证候与动脉厚度的关系
        4.4 证候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
        4.5 证候与血微循环的关系
        4.6 证候与性激素的关系
        5 问题与展望
    第二节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进展
        1 研究思路与观点
        1.1 从病证结合入手
        1.2 首先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
        1.3 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1.4 以单证为研究单元
        1.5 "辨证元"计量诊断
        1.6 以量表规范中医辨证
        2 方法学实践
        2.1 多元统计分析
        2.2 数据挖掘
        2.3 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
        3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选择标准
        1.3 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
        2.3 老年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
        2.4 老年高血压病与多年龄段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的构成比比较
        3 讨论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来源
        1.2 病历选择标准
        1.3 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
        2.2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分布规律
        3 讨论
第三章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研究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研制
        1 设立研究工作组
        2 拟定量表框架
        2.1 量表名称
        2.2 量表形式
        2.3 量表测量对象
        2.4 量表研制目的及用途
        2.5 量表维度
        2.6 量表条目量化原则
        3 拟定研究技术路线
        4 建立备选条目池
        4.1 古今文献整理
        4.2 临床回顾性调查
        4.3 条目规范化整理
        5 条目初筛和量表初建
        5.1 核心小组初筛
        5.2 专家问卷调查
        5.3 小范围预调查
        6 量表测试和条目细筛
        6.1 量表测试
        6.2 条目筛选
        7 第二版量表的构建
        8 讨论
        8.1 用量表规范中医辨证的可行性分析
        8.2 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制的难点分析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信、效度测评
        1 可行性测评
        1.1 接受率
        1.2 完成率
        1.3 完成时间
        2 信度测评
        2.1 重测信度
        2.2 分半信度
        2.3 同质性信度
        2.4 内部相关系数
        2.5 评分者信度
        3 效度测评
        3.1 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
        3.2 区分效度
        3.3 结构效度
        4 讨论
        4.1 可行性评价
        4.2 信度评价
        4.3 效度评价
    第三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反应度测评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统计检验
        3.2 效应尺度
        4 讨论
    第四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
        1 临床横断面调查
        1.1 样本量的估算
        1.2 样本来源
        1.3 样本选择标准
        1.4 病证诊断标准
        1.5 调查结果
        2 建立数据库
        3 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3.1 主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3.2 客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3.3 综合权重系数的计算
        4 建立证候诊断模型
        5 确定证候诊断阈值
        6 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标准
        7 确定程度分级诊断标准
        8 讨论
        8.1 指标赋权方法探讨
        8.2 证候诊断阈值建立方法探讨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性试验
        1 量化诊断标准的回顾性检验
        2 量化诊断标准的前瞻性检验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8)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及与血脂、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临床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
个人简历

(10)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及通心络胶囊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及缩写词 前言 第一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辨证特点实质研究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病名认识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2.1 病因认识
    2.2 病机认识
    2.3 病机转化
    2.4 病势发展转归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3.1 辩证分型标准
    3.2 临证分型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实质研究进展
    4.1 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2 QT离散度和JT离散度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3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4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5 血脂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6 白蛋白与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
    4.7 血液流变学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8 血管活性物质及凝血/纤溶系统与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
    4.9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10 血清微量元素、自由基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
    4.11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本概念及载脂蛋白E基础和临床研究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本概念及发病机制
    1.1 基本概念
    1.2 流行病学
    1.3 危险因素
    1.4 发病机制
2 载脂蛋白E结构和功能
    2.1 ApoE的结构
    2.2 ApoE的功能
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频率分布
    3.1 ApoE基因多态性
    3.2 ApoE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分布
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4.1 ApoE与血脂水平
    4.2 ApoE基因多态性对脂代谢的影响
    4.3 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脂质代谢机理
5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研究
    5.1 ApoE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
    5.2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5.3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关系研究
    5.4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年龄
    5.5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抑郁、认知障碍
    5.6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
    5.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检测方法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组ApoE基因表型分布比较
    3.2 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组ApoE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3.3 冠心病组的中医辨证分型
    3.4 冠心病组不同中医证型的ApoE基因表型分布比较
    3.5 冠心病组不同中医证型的ApoE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4 讨论
    4.1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4.2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通心络胶囊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作用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试验设计
    1.2 病例选择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4 疗效评定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治疗组
    2.3 合并用药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1 一般记录项目
    3.2 观察记录项目
    3.3 检测方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比较
    4.2 两组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表型分布比较
    4.3 两组冠心病患者ApoE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4.4 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型总积分疗效比较
    4.5 两组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积分的比较
    4.6 两组冠心病患者不同ApoE基因型治疗前后调脂疗效比较
5 讨论
    5.1 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5.2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实验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的影响
实验一 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
实验二 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
实验三 通心络胶囊干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
讨论
    1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点
    2 通心络胶囊作用特点分析
    3 通心络胶囊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录
1 载脂蛋白E不同基因型测序电泳图和序列图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
    2.1 Apo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2.2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2.3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述要
    2.4 冠心病中药注射剂治疗现状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四、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质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 龚鹏清.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CO2激发DSC-PWI对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储备的检测及中医证型的研究[D]. 王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舌底脉络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研究[D]. 谢晓柳.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4]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5]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D]. 史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规范化研究[D]. 赵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7]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D]. 戴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8]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及与血脂、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临床调查研究[D]. 姚建斌. 福建中医学院, 2009(02)
  • [9]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的临床研究[J]. 姚建斌,刘德桓. 黑龙江中医药, 2008(03)
  • [10]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及通心络胶囊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韩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基础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