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柴胡皂苷A和D的LC/MS/MS研究

中药复方柴胡皂苷A和D的LC/MS/MS研究

一、中药复方中柴胡皂甙A和D的LC/MS/MS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肖[1](2021)在《柴胡—白芍药对及其成分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中药复方具有组方复杂(君、臣、佐、使)和作用规律多样(相须、相使、相恶)的特点,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副作用,体现了中药的治疗优势。但是怎样阐释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用科学界的通用语言表征清楚中药配伍的合理性,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药对,是中医理论指导下固定的两味或三味药物组合。相比于大复方,药对药味简化,易于阐明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药对本身即为小复方,可反映复方配伍的特殊规律与内在联系,因此常作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对象。柴胡-白芍系多个疏肝解郁名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的基础药物。柴胡辛散,疏肝解郁;白芍酸收,养血柔肝,二者散收相合,构成调畅情志复方的核心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对抗抑郁作用确切。然而,柴胡-白芍药对配伍是否具有增效抗抑郁作用?其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是什么?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成分有哪些?其关键成分配伍是否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其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不清楚。目的:(1)明确柴胡-白芍药对是否具有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系统阐明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2)筛选柴胡-白芍药对关键抗抑郁成分,明确该药对关键成分配伍是否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系统阐明该药对关键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机制。方法:(1)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成分、抗抑郁靶点、抗抑郁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揭示柴胡、白芍共同调节的靶点和通路,以及独立调节的靶点和通路。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柴胡-白芍药对配伍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另外,通过成分贡献指数分析,筛选柴胡-白芍药对关键抗抑郁成分。(2)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以大鼠体重和行为学(糖水偏好、旷场穿越格数、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为指标,评价并比较柴胡、白芍与柴胡-白芍药对分别在低、高同等给药剂量下对大鼠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明确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以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海马为样本,采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发现柴胡、白芍及柴胡-白芍药对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揭示柴胡、白芍所共同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以及独立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角度阐明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通过关联分析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结果,并结合代谢通路所含差异代谢物数量,筛选主要代谢通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主要代谢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验证,明确柴胡-白芍药对发挥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3)采用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对网络药理学所预测柴胡-白芍抗抑郁成分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筛选柴胡-白芍药对关键抗抑郁成分。采用Chou-Talalay,Loewe和HAS三种协同作用评价数学模型,明确关键成分配伍的协同抗抑郁作用。以PC12细胞为样本,采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发现单用成分及配伍成分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揭示两成分所共同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以及独立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角度阐明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通过关联分析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结果,并结合代谢通路所含差异代谢物数量,筛选主要代谢通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主要代谢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验证,明确成分配伍发挥协同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结果:(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柴胡抗抑郁成分有19种,调节抑郁靶点179个、通路20条;白芍抗抑郁成分有11种,调节抑郁靶点155个、通路20条。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拓扑分析结果显示:柴胡和白芍共同调节靶点135个、通路17条;柴胡独立调节靶点44个、通路3条;白芍独立调节靶点20个、通路3条,体现了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特点。另外,成分贡献指数筛选结果显示:柴胡关键抗抑郁成分3种(柴胡皂苷A、槲皮素、异鼠李素)、白芍关键抗抑郁成分2种(芍药苷、芍药内酯苷)。(2)抑郁大鼠模型抗抑郁作用评价结果显示:在低、高同等给药剂量下7.5g/kg、15 g/kg柴胡-白芍药对均具有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血浆中,柴胡调节差异代谢物10个、代谢通路4条,白芍调节差异代谢物9个、代谢通路4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14个、代谢通路5条;PBMCs中,柴胡调节差异代谢物8个、代谢通路条6,白芍调节差异代谢物9个、代谢通路5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11个、代谢通路8条;海马中,柴胡调节差异代谢物12个、代谢通路6条,白芍调节差异代谢物10个、代谢通路9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16个、代谢通路11条。在三个样本中,药对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数量均多于单用药。主要代谢通路筛选结果显示: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为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主要协同机制。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嘌呤代代谢、MAPK/NF-κB/NLRP3信号通路是柴胡-白芍药对发挥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3)细胞模型抗抑郁作用评价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分别为柴胡、白芍关键抗抑郁活性成分。协同作用评价结果显示:2.5μmol/L柴胡皂苷A、25μmol/L芍药内酯苷配伍具有最佳协同抗抑郁作用;1.25-2.5μmol/L柴胡皂苷A、12.5-25μmol/L芍药内酯苷配伍是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的剂量范围。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调节差异代谢物12个、代谢通路3条,芍药内酯苷调节差异代谢物10个、代谢通路5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个16、代谢通路7条。成分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数量均多于单用药。主要代谢通路筛选结果显示:调节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TCA循环、谷氨酸代谢为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的主要协同机制;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调节色氨酸代谢、TCA循环、嘌呤代谢、谷氨酸代谢、MAPK/NF-κB/NLRP3号通路是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成分配伍发挥协同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结论:(1)柴胡-白芍药对及其关键抗抑郁成分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确有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2)柴胡-白芍药对及其关键抗抑郁成分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其关键协同机制为调节色氨酸代谢、TCA循环、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MAPK/NF-κB/NLRP3信号通路。

王静[2](2021)在《晋产北柴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题依据:柴胡作为一种常见中草药,在疏肝解郁、解表退热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它内在品质的优劣影响着处方的疗效。近些年来野生柴胡的资源日渐匮乏,眼下迫切需要找出一种可以代替野生柴胡入药的药材,由人工栽培出来的北柴胡可以弥补野生柴胡数量减少造成的市场缺口,但人工栽培的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因受到产地、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而相差很大,使得市场是销售北柴胡质量参差不齐。这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柴胡的产地和品种引起的柴胡内在品质的差异问题。山西省的柴胡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北柴胡是主要的种植品种。因此通过比较山西种植北柴胡与其它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柴胡的品质,确立优质产区,对提升柴胡商品的内在品质,从而对维护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十分必要。另一方面,中国药典明确规定的柴胡的药用部位为根,但由于柴胡价格的持续高涨,市面上销售的柴胡药材商品和饮片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掺杂了非药用部位,柴胡的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虽然在组成上有相似的地方,但含量上确有很大差别,非药用部位的过量添加,势必会对柴胡的品质造成影响,使柴胡的药效降低,因此找出不同部位之间有差异的成分,并对非药用部位掺杂的限量进行规定,对控制柴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反映柴胡中皂苷、黄酮、多炔类等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通过比较山西种植北柴胡与其它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柴胡的图谱,找出其差异成分,试图阐明晋产北柴胡的特征成分;并通对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对比,为全面评价山西产柴胡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1、对山西省栽培与野生柴胡品种进行资源调查,并收集山西省各个市带有芦头的种植北柴胡样品,为做对比,同时收集了其它品种的柴胡、野生柴胡以及其它省产柴胡。2、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柴胡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种植方式的柴胡分别进行成分指认,根据已报道的文献质谱数据和裂解规律来判断化学成分,并通过化学成分的峰面积进行比较,明确其差异成分。3、采用HPLC技术对柴胡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检测,检测的时长为72分钟,检测波长为254nm,流动性为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构建了可以同时测定柴胡中皂苷、黄酮、多炔等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并通过相似度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柴胡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可以鉴别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柴胡的标志峰。4、采用HPLC技术对收集到的柴胡进行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并对山西种植北柴胡与其它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柴胡的皂苷含量进行对比,明确皂苷类成分在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柴胡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对柴胡不同部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以期找到判定非药用部位掺杂是否符合标准的范围。结果1、从种植基地收集到不同基原、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产地的柴胡药材样本37份,其中一份来自河北省,其余36份来自山西省的8个市(运城市17份、晋城市2份、临汾市3份、长治市3份、晋中市2份、吕梁市4份、忻州市1份、大同市5份),共5个品种(北柴胡31份、南柴胡2份、藏柴胡1份、黑柴胡2份、黄柴胡1份),包括野生和种植两种栽培方式(种植柴胡30份,’野生柴胡7份)。2、通过UHPLC-Q-TOF-MS技术对柴胡不同部位进行检测,在柴胡根部鉴定出67种化合物,在柴胡的基生茎部位鉴定出了48种化合物,其中差异成分主要为皂苷类;通过对柴胡不同部位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发现柴胡根部有5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基生茎,这五种化合物全部为皂苷类;在柴胡基生茎中有7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柴胡根中,这些成分为黄酮类和苯丙素类,这些成分可以作为判定非药用部位是否有掺杂的指标;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农作物套种、是否喷施疫苗这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北柴胡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比较,为选择柴胡合适的种植方式提供参考。3、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反映柴胡中皂苷、黄酮、多炔等主要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HPLC检测方法,可以相对全面的表征柴胡中小分子化合物的特征。并通过比较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山西北柴胡的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与ROC曲线进行预测找出的差异成分,可能成为鉴别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柴胡以及柴胡不同部位的指标成分。4、通过对收集到的37批柴胡的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发现,山西种植北柴胡在运城、大同和长治的皂苷含量相近且高于其它地区,而吕梁地区皂苷含量相对较低;除一批来自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山区的野生北柴胡外,其它批次的北柴胡中种植和野生品种的皂苷类成分含量相差不大;通过对比不同品种柴胡的皂苷含量发现,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接近,黑柴胡的皂苷类成分含量多于其它品种柴胡,而藏柴胡的皂苷类成分含量较低;在柴胡地下部分的不同部位中,根中的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基生茎中的皂苷类成分。结论: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产地柴胡以及柴胡的不同部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柴胡之间差异明显。一方面我们应该全面考虑评价柴胡药材质量的指标,除特征成分和共有成分外,非共有成分对柴胡品质和药效的影响也应考虑;另一方面皂苷类成分作为柴胡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其含量的高低对优质柴胡的选择和对柴胡进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柳辰玥[3](2021)在《基于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探讨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理》文中认为目的大鼠暴露于慢性应激环境中会产生肝郁脾虚证候特点,同时也表现出抑郁样行为。逍遥散已被证明抗抑郁作用显着,临床中常用来治疗抑郁症。基础研究也表明,逍遥散可改善慢性应激引起抑郁样行为。神经损伤是抑郁症发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Homer1b/c被报道在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区显着升高,并通过mGluR5影响下游mTOR通路,进而导致与突触生成相关蛋白PSD95和SYP表达降低,产生神经损伤。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复制的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谷氨酸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的抗抑郁作用是否与Homer1-mGluR5 及 mTOR 通路有关。方法1.体内实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造模组,连续6周CUMS法复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CUMS第3周时,用糖水实验评价模型,筛选造模组大鼠糖水饮用量与NC组大鼠无统计学差异的,不纳入后续实验。其余大鼠随机分为3组,保证每组12只:模型组(CUMS)、氟西汀组(FLU)、逍遥散组(XYS)。第4~第6周边造模边灌胃逍遥散,氟西汀作为阳性对照药。6周后,通过大鼠的一般状态以及糖水偏好、强迫游泳、旷场实验等行为学实验评价大鼠的“肝郁”表现,用体重、进食量等方法评价“脾虚”表现。同时通过以方测证,观察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药效。用液质联用技术(UPLC-MS)指认逍遥散的有效成分,为逍遥散提供药效物质基础依据。化学比色法检测海马CA1区匀浆中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 CA1 区 Homer1b/c,mGluR5,p-mTOR,mTOR,p70S6k,p-p70S6k,p-4EBP1,4EBP1,PSD95 和 SYP 蛋白表达水平,PCR 检测 Homer1,mGluR5,PSD95和SYP的基因水平。2.体外实验:将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NC),谷氨酸组(Glu),慢病毒沉默组(Lv),逍遥散组(XYS)。慢病毒沉默组采用慢病毒沉默Homer1转染的HT-22细胞株;NC组、Glu组、XYS组用正常HT-22细胞株。Glu组、XYS组、Lv组用5mM谷氨酸诱导产生神经毒性的HT-22 Homer1沉默细胞株,XYS组用不同浓度XYS含药血清干预。分别用CCK8法观察XYS含药血清对HT-22细胞活性的影响,LDH检测逍遥散含药血清对HT-22细胞的毒性,用Western blot测定逍遥散含药血清对神经元细胞 Homer1b/c,mGluR5,p-mTOR,mTOR,p70S6k,p-p70S6k,p-4EBP1,4EBP1,PSD95和SY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用RT-qPCR检测Homer1,mGluR5,PSD95,SYP的基因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1)采用6周CUMS复制了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逍遥散治疗后,可让CUMS大鼠毛色恢复光泽,大鼠的大便恢复正常形态,活跃度提高;可增加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体重和摄食量。连续6周逍遥散治疗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明显缓解,强迫游泳实验(Forcedswimmingtest,FST)中的不动时间减少,旷场实验(Openfieldtest,OFT)中的总运动距离增加,中央区的停留时间增加,糖水饮用量增加,这些都说明用逍遥散以方测证,显示出了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的疗效;(2)UPLC-MS结果显示,逍遥散的有效成分有:芍药苷,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素,柴胡皂苷a,姜黄素,阿魏酸;(3)逍遥散可降低CUMS诱导的大鼠海马CA1区谷氨酸含量;(4)逍遥散能降低CUMS大鼠海马CA1区Homer1 mRNA相对含量,升高mGluR5,PSD95和SYP mRNA相对含量;(4)逍遥散能降低CUMS大鼠海马CA1区Homer1b/c的表达,促进mGluR5,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 的表达,从而促进突触标记蛋白PSD95和SYP蛋白表达。2.体外实验(1)CCK8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逍遥散含药血清对HT-22细胞活性无影响,逍遥散含药血清的最佳给药浓度为10%,谷氨酸最佳造模浓度为5mM,嘌呤霉素筛选未转染细胞的浓度为1.5ug/ml。(2)慢病毒转染HT-22细胞后可沉默Homer1,对Homer1基因沉默效率达到正常组的22.15%,翻译成Homer1b/c蛋白后,沉默水平达到35.94%。与正常组有显着差异,可以进行后续研究。(3)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后产生显着毒性,逍遥散含药血清可起到保护作用,使HT-22细胞活力增加,毒性降低。(4)逍遥散干预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后,可以恢复正常的梭形纤维状形态。(5)逍遥散含药血清干预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后,能降低Homer1的mRNA相对含量,升高mGluR5,PSD95和SYP mRNA相对含量;可显着降低Homer1b/c的表达,促进mG1uR5,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 的表达,从而促进了突触标记蛋白PSD95和SYP表达,与Homer1沉默后的结果一致,说明Homer1可能是XYS的作用靶点,但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结论(1)本实验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对大鼠施行六周温和不可预测的慢性压力而复制的,逍遥散以方测证药效显着;(2)逍遥散可改善抑郁样行为,增加摄食量和体重;减少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加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增加在中央区的停留时间,增加糖水消耗量;(3)逍遥散可降低谷氨酸含量,减轻谷氨酸的神经毒性,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CUMS大鼠海马CA1区Homer1b/c表达,增加mGluR5表达,从而激活下游mTOR通路,促进与转录蛋白相关的p70S6k、4EBP1活化,从而使突触标记蛋白PSD95和SYP表达增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总之,本研究为揭示逍遥散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提供了实验依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omer1-mGluR5及下游mTOR通路相关。

陈佳莹[4](2021)在《柴银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以冬春季较多,常见症状有高热、乏力、头痛、咳嗽等多种。柴银颗粒为临床经验方,由半枝莲、柴胡、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忍冬藤七味中药组成,具有透邪泄热、清气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此课题对柴银方饮片鉴定、颗粒制备工艺、颗粒质量标准和初步网络药理学等部分进行研究,为成品的医院机构制剂申报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处方饮片研究: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有关规定,对方中半枝莲、柴胡、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忍冬藤等的来源和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都符合药典标准和要求。颗粒制备工艺研究:对处方药味进行分析后,选择连翘酯苷A、连翘苷、柴胡皂苷d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最佳水提工艺:取处方药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12倍量水,提取2h,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所得滤液采用减压浓缩方式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70℃),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0.08Mpa、70℃),粉碎,过筛,得浸膏粉。采用星点-响应面法筛选优化湿法制粒的成型工艺,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为:辅料配比(微晶纤维素:糊精)1:1.2、辅料用量(浸膏粉:辅料)1:1.4、乙醇体积分数72%。水提液、浸膏粉、颗粒质量研究:建立本方水提液、浸膏粉、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分析,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评价其相关性,结果10批柴银方水提液、浸膏粉及颗粒的指纹图谱与各自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指纹图谱中水提液样品标定24个共有峰,浸膏粉和颗粒样品分别都标定22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的5个共有峰(绿原酸、马钱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柴胡皂苷d),同时水提液、浸膏粉、颗粒三者间的相关性较好,成分含量的转移率均大于63%,说明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能用于柴银颗粒的质量控制。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饮片进行了定性鉴别,其中柴胡、连翘、板蓝根、忍冬藤四味药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故将制剂中柴胡、连翘、板蓝根、忍冬藤纳入柴银颗粒质量标准草案。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颗粒剂项下有关规定对颗粒的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等进行了测定和检查,结果都符合要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颗粒中绿原酸、马钱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方法学考察良好,结果显示绿原酸在0.863μg~8.625μg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41%,RSD 1.72%;马钱苷在1.106μg~11.064μg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07%,RSD 2.01%;连翘酯苷A在0.834μg~8.340μg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84%,RSD 1.36%。对十批不同批号的颗粒进行了含量测定,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了绿原酸、马钱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限度标准,暂时确定了每袋颗粒中含绿原酸(C16H1809)不得少于11.05mg、马钱苷(C17H26010)不得少于8.45 mg、连翘酯苷A(C29H36015)不得少于23.40mg。对其中的三批颗粒样品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和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在考察期内制剂质量稳定。稳定性研究部分仍在继续考察。初步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GeneCards、OMIM、Drugbank等数据库收集柴银方中化学成分和疾病的相关靶标;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 ion数据库获得各成分靶点;收集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制作韦恩图;利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7.2软件建立共有靶点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和中药-化合物-疾病-靶标网络;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成分和疾病的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颗粒质量可控,初步网络药理学研究也为后续相关药理作用实验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吴呈祥[5](2020)在《正柴胡饮活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及其抗炎活性评价》文中指出中药复方具有多功效、多靶点的优势,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也为其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带来挑战。正柴胡饮主治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解热止痛的作用;由柴胡、陈皮、防风、赤芍、生姜和甘草六味中药组成。目前该方剂的药效活性成分尚不明确。因而本论文采用HPLC-IT-MSn质谱仪对正柴胡饮复方及其组方药材的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正柴胡饮及其10个指标性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评价。论文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部分内容:1、正柴胡饮复方的化学成分定性分析。运用HPLC-IT-MSn仪对正柴胡饮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3个化合物。基于液相保留时间和质谱裂解信息,推测并鉴定了其中的96个化合物,包括21个单萜苷类化合物,32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6个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3个色原酮类化合物,4个有机酸类化合物、5个环肽、5个其他类化合物。2、运用HPLC-IT-MSn仪对正柴胡饮各组方药材的水提液、95%乙醇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分别进行分析,结果从柴胡中推测鉴定了64个化合物,其中15个化合物之前未在该植物中报道;从防风中推测鉴定了38个化合物,其中14个化合物之前未在该植物中报道;从赤芍中推测鉴定了53个化合物,其中5个化合物之前未在该植物中报道;从甘草中推测鉴定了76个化合物,其中5个化合物之前未在该植物中报道;从生姜中推测鉴定了47个化合物,其中5个化合物之前未在该植物中报道。3、正柴胡饮及其活性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采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正柴胡饮及其10种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抗炎活性;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正柴胡饮、6-姜酚、川陈皮素、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芍药苷对NO产生的抑制率较强。

孙婷婷[6](2020)在《北柴胡饮片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柴胡为伞形科植物,主要含有皂苷、挥发油、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解热、保肝、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抑郁等药理活性。柴胡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一直被广泛应用。我国现有处方中含柴胡的中成药品种约549个,《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增补版收载含柴胡的中成药品种共105个。在复方药方面,小柴胡汤是日本应用最广,最具有影响的汉方制剂之一;传统配方Soshiho-Tang在韩国具有重要地位。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目前柴胡以栽培品种为主。药材市场上柴胡品种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其安全与质量稳定。另外,北柴胡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饮片在性状上难以分辨,其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加强重视。本研究在样品信息来源可追溯和样品具有取样代表性的基础上,开展了北柴胡饮片TLC鉴别、水分、灰分、浸出物、皂苷含量等研究;采用GC-MS法分析北柴胡饮片的挥发油成分;建立了基于HPLC的北柴胡饮片特征图谱控制模式。另外,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超高效合相色谱法(UPC2)分离和定量测定柴胡滴丸中总皂苷的新方法。结果显示,北柴胡饮片在不同测定项下均有个别样品检测不合格,应引起关注,其检测数据可为北柴胡质量标准提供基础数据。建立的北柴胡特征图谱控制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别北柴胡及常见的混淆品。1、通过特征图谱峰图的不同可以区分出个别非北柴胡品种;2、通过控制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即:可规定指标性成分峰(柴胡皂苷D)相对保留时间为1,柴胡皂苷A的相对保留时间范围为0.51±0.05,柴胡皂苷C相对保留时间范围为0.72±0.05,特征峰4相对保留时间范围为1.57±0.1,排除部分非北柴胡品种;3、通过控制相对峰面积比值范围辅助柴胡特征图谱进行样品鉴定,即:可规定柴胡皂苷A(SSa)和柴胡皂苷D(SSd)的比值范围为0.52~1.25,柴胡皂苷C(SSc)和柴胡皂苷A(SSa)的比值范围为0.13~0.35(实际值上下浮动20%)。该控制模式可为柴胡质量研究及其它多基原中药提供参考。在柴胡皂苷类化合物分离和含量测定中,比较了UPC2和HPLC技术。研究表明UPC2在分离柴胡皂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对UPC2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柱温、ABPR和流动相中甲酸浓度)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优化,并进行了定量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效率高,5种柴胡皂苷在22 min内分离成功,重复性和回收率令人满意。该方法可为中药中柴胡皂苷的分离和含量测定提供新的方法。

武子寅[7](2020)在《金银花活性成分的系统药理研究揭示其精神障碍治疗效果以及甲基乙二醛介导的抑郁症发病机制》文中认为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症,已成为全世界非致命性健康负担的最大诱因。过去数十年尽管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揭示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和开发有效的治疗手段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传统的精神障碍疗法的局限性,导致患者对补充和替代疗法(CAM),特别是传统草药治疗方法的青睐日益增加。如今,草药如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LJF)像众多具有治疗价值的植物一样,其作为植物饮料用于日常饮用已被大众普遍接受,但是由于天然植物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目前匮乏的研究策略,其用于治疗疾病仍然不被主流医学接受。因此开发适用于草药中天然产物筛选的新策略以及发现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迫在眉睫。在本论文研究中,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策略与RNA-Seq技术,我们揭示了金银花及其天然产物木犀草素的抑郁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成功筛并验证木犀草素在细胞内的结合靶标乙二醛酶1(GLO1),经过深入的探索我们发现甲基乙二醛(MGO)是慢性应激反应的内源性物质基础,木犀草素在体内与GLO1结合后,通过改善MGO的浓度起到抗抑郁作用。最后,我们通过系统的实验验证揭示了MGO的抗抑郁作用机制,MGO可以结合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的细胞外结构域,激活Trk B信号转导途径和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维持BDNF-Trk B环路以及神经可塑性相关功能。我们的研究为从草药中筛选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了新的策略,为抑郁症治疗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ADME筛选,从金银花中获取16中具有良好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化学成分;化合物-靶标网络分析表明,金银花的候选活性分子作用于298个靶蛋白,网络中的化合物或靶标均显示出多向药理学特性,表明金银花治疗中的多向药理学特性和协同作用;疾病关联分析确定了金银花的144个靶标具有精神障碍治疗活性,这些靶标可以显着富集到55个通路,其中显着富集通路排在前列的是五羟色胺能突触,c AMP信号传导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2)通过大鼠慢性温和应激(CMS)模型,我们评估了金银花和木犀草素的抗抑郁作用,金银花和木犀草素治疗可以显着减少CMS大鼠在强迫游泳测试中的不动时间,并增加其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开放臂的进入次数;大鼠纹状体的RNA-Seq分析证实金银花和木犀草素治疗可以逆转慢性温和应激诱导的大鼠纹状体转录水平的整体变化。差异基因的通路富集分析与计算预测结果一致,即金银花的的精神障碍相关靶标在五羟色胺能突触通路富集最显着中。此外,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存活和细胞凋亡主要受到金银花治疗影响,因此金银花的治疗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通道活性,受体功能和神经递质释放以及下游级联的激活来解释。进一步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支持了上述推测,金银花和木犀草素治疗能有效恢复纹状体异常的神经递质传递,并逆转涉及凋亡过程的基因异常表达,这些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HTR2A/PLCγ/ERK/CREB通路实现的。(3)结合靶标预测技术和体内的化合物-靶标结合试验,我们发现金银花中的天然产物木犀草素可以在细胞内与GLO1结合,并因此提高细胞内MGO含量。通过CMS模型,我们发现受慢性温和应激的大鼠前叶皮质层(PFC)和海马(HC)区域MGO下降,而木犀草素治疗3h就可以快速升高CMS大鼠血浆中MGO含量。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以及MGO治疗组的大鼠PFC和HC区测序,我们发现MGO治疗可以改善CMS大鼠这些区域与神经可塑性、神经元增殖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分析,我们证实了MGO的促神经元增殖作用;此外,MGO治疗可以改善CMS大鼠PFC和HC区域BDNF的表达以及Trk B信号转到通路的磷酸化水平。(4)体外实验,我们在PC12细胞系上证实MGO可以快速并持续激活Trk B信号转到通路以及增加BDNF的表达量;通过建立GLO1蛋白沉默和过表达的PC12细胞系,我们证实改变内源性MGO浓度可以激活或抑制Trk B信号转到通路;最后我们发现MGO可以与Trk B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诱导其同源二聚化并发生自磷酸化,从而产生下游Akt和ERK级联反应,并促使转录因子CREB进入细胞核。这有效地诱导BDNF的表达并形成BDNF-Trk B正向反馈环,其进一步促进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因此起到抗抑郁作用。

贺晶[8](2018)在《柴胡—白芍配伍药对的化学分析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研究》文中提出选题依据:本课题组对抗抑郁经典名方逍遥散的药效及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逍遥散由8味药材组成,其配伍的科学内涵尚不明确,特别是配伍的化学成分复杂,变化规律更不清楚,而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内涵是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任务。药对作为中药配伍基本单元和最为常见形式,可揭示复方配伍的规律。因此,以药对为切入点,探究复方配伍规律,可以揭示方剂配伍的理论依据,以及为探究复方配伍规律提供借鉴和依据。逍遥散中的配伍药对有柴胡-白芍、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而柴胡-白芍作为疏肝养肝最基本的散收配伍药对,为多个抗抑郁作用明确的复方如逍遥散、柴胡舒肝散、四逆散等的核心药物。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二药伍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行疏肝气,补充肝血。目前研究者对柴胡、白芍合用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也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二者共煎后能使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煎出量明显提高及有毒成分苯甲酸煎出量明显降低。然而二者合煎后对整体化学成分煎出量的变化情况尚不明确。柴胡白芍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其配伍协同增效的物质基础,其配伍的化学机制是研究二者配伍药理机制的切入点。因此,本文着重研究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化学机制及其柴胡、白芍对复方逍遥散的贡献。目的:(1)对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二者配伍协同增效的物质基础。(2)对柴胡-白芍药对和逍遥散复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阐明该药对在复方抗抑郁作用中核心地位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1)采用UPLC-MS/MS法分别分析柴胡、白芍水提物及醇提物的化学成分。(2)采用植物代谢组学思路结合质谱技术中的背景扣除法(BSA)全面分析柴胡(白芍)单提和共提乙醇提取物含量差异较大的化学成分。(3)采用UPLC-MS/MS法分析复方逍遥散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并结合柴胡、白芍表征的化学成分对逍遥散化学成分进行归属。结果:(1)采用UPLC-ESI-Q/exactive orbitrap技术,分析柴胡、白芍水提物及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柴胡水提物中检测出70个峰,鉴定了31个化合物;柴胡醇提物中检测出42个峰,鉴定了14个化合物。白芍水提物中检测出60个峰,鉴定了43个化合物;白芍醇提物中检测出34个峰,鉴定了20个化合物。(2)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UPLC-MS/MS背景扣除法,分析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乙醇提取物体外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情况。结果显示: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后含量升高的成分有柴胡中的峰14、峰20、峰21、峰56,白芍中的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或其异构体、峰15、峰16;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后含量降低的成分有柴胡中的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峰41、2’’-O-乙酰化柴胡皂苷a、3’’-O-乙酰化柴胡皂苷a、4’’-O-乙酰化柴胡皂苷a、峰53、峰54、峰55、峰57,白芍中的峰10。(3)采用UPLC-ESI-Q/exactive orbitrap技术对逍遥散中来源于柴胡、白芍的化学成分进行归属,在正离子模式下,逍遥散样品中的77个色谱峰,30个来自白芍,27个来自柴胡;在负离子模式下,逍遥散样品中的86个色谱峰,35个来自白芍,18个来自柴胡。结论:(1)本论文首次建立了代谢组学技术结合UPLC-MS/MS质谱背景扣除法分析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整体化学成分变化的方法,为阐明柴胡-白芍抗抑郁药对的配伍机制奠定基础。(2)采用UPLC-MS/MS分析逍遥散中核心药对柴胡-白芍对复方的化学成分贡献,为阐明逍遥散的抗抑郁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奠定基础。

吴莉[9](2018)在《基于Fxr受体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利胆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题依据:柴胡的保肝利胆作用近年来已经被大量的研究报道,关于柴胡及含柴胡的中药复方的利胆作用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证实柴胡皂苷是柴胡发挥保肝利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但具体发挥活性的单体成分尚不明确,仅见少量对柴胡皂苷a、d利胆作用的报道。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经明确柴胡醇提物中皂苷类成分多于水煎液,且柴胡皂苷a、b2、d为主要成分,但是柴胡醇提物是否具有利胆作用、具体哪些皂苷成分起到利胆作用、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以及其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等问题都不清楚,因而,研究柴胡皂苷的利胆作用及其机制,进而探讨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目的:研究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利胆作用,在分子水平探讨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利胆作用机制,考察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并对其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考察。为柴胡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合理依据。方法:1.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K)、柴胡皂苷a组(SSa)、柴胡皂苷b2组(SSb2)、柴胡皂苷d组(SSd)和柴胡醇提物组(ESS)。柴胡提取物(ESS)与各柴胡皂苷单体(SSa、SSb2、SSd)分别灌胃给予小鼠后,对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脂(TG)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胆汁酸的测定按照试剂盒操作,用酶比色微板法测量总胆汁酸(TBA)。2.建立小鼠肝脏、胆汁、盲肠内容物中胆汁酸定量代谢组学分析的UPLC-MS方法。色谱条件:Waters HSS T3色谱柱(1.8μm,2.1×100 m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洗脱程序:04 min,20%20%B;415 min,20%40%B;1520 min,40%60%B,2022 min,60%60%B,2222.5 min,60%90%B,22.523.5 min,9090%B,23.525 min,9020%B,2526 min,20%20%B;流速:0.3 mL/min;柱温:45°C;全波长扫描。质谱条件:选用Full Scan扫描模式,正负切换同时扫描及Target扫描模式,运用Xcalibur 3.0软件对生物样品进行一级质谱数据采集,仪器参数为:ESI源,喷雾电压(+):3.0 KV;喷雾电压(-):2.7 KV;毛细管温度:320°C;加热器温度:300°C;鞘气压力:35arb;辅助气压力:10arb;分辨率(Full Scan):70000;分辨率(dd-MS2):17500,NCE为:12.5,25,37.5 eV;扫描范围:m/z 501200。3.通过q-PCR技术对SSa、SSb2、SSd以及ESS给药后小鼠肝脏和回肠中Fxr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探讨柴胡皂苷的利胆作用机制。4.建立UPLC-MS法同时测定柴胡皂苷a、b1、b2、c、d五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用于柴胡醇提物与各柴胡皂苷单体灌胃给予小鼠后的血清药代动力学研究。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柴胡皂苷a组(SSa)、柴胡皂苷b2组(SSb2)、柴胡皂苷d组(SSd)和柴胡醇提物组(ESS),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得到药-时曲线,通过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条件:Waters HSS T3色谱柱(1.8μm,2.1×100 m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洗脱程序:013 min,33%33%B;1314.5 min;33%40%B;14.515.5 min,40%33%;15.517 min,33%40%,1724 min,40%60%;2425 min,60%33%;柱温为40°C;进样量5μL;流速为0.3 mL/min。MS条件: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扫描方式:MRM;干燥气(N2)压力:50 psi;气帘气(N2)压力:35 psi;雾化气(N2)压力:50 psi;喷雾电压:5500V;离子源温度:500°C;气体流速:12 L/min。结果:1.灌胃给予小鼠不同柴胡皂苷14天后,肝体比重以及血清和肝脏中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给药组的肝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均下降,其中SSa和SSd组的比值较空白组显着降低。与空白组相比,SSa和SSb2组的血清TBA显着升高,肝脏中SSb2和ESS组的TBA显着降低;血清中,SSa、SSb2和ESS组TC含量显着降低,在肝脏中,SSd组的TC含量显着降低;SSa和SSb2组中肝脏TG显着降低,SSd组血清TG显着升高;SSd组血清ALP显着降低,不同给药组对血清AST均无显着性差异,ESS组血清ALT显着升高。这表明不同给药组对小鼠的肝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且可促进肝脏胆汁酸的排泄。2.采用UPLC-MS对灌胃给予不同柴胡皂苷后小鼠肝脏、胆汁、盲肠内容物中的16种胆汁酸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给药组中胆汁酸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肝脏组织样品的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中,SSa组:β-MCA、ω-MCA、T-CDCA含量显着升高;SSb2组中HDCA、DCA、T-HDCA、T-DCA含量显着降低;SSd组中β-MCA、T-CDCA显着升高,DCA显着降低;ESS组中β-MCA、ω-MCA、T-CDCA显着升高,T-α-MCA、TCA、T-UDCA、T-HDCA和胆汁酸总和的含量显着降低。胆汁中:SSb2组的β-MCA、T-β-MCA显着升高;SSd组的T-DCA显着升高;ESS组中ω-MCA显着降低。在盲肠内容物中:SSb2组的HDCA显着降低;ESS组的UDCA、HDCA显着降低。测定结果与TBA结果基本相似,且不同皂苷成分对胆汁酸的调控作用不同。3.通过q-PCR技术对不同给药组中小鼠肝脏和回肠中Fxr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组织中:SSa组Fxr、Shp、Cyp7a1、Ntcp、Abcc4、Cyp27a1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SSb2组中Shp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SSd组的Cyp7a1、Abcc4、Cyp27a1、Hmgcr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ESS组中Bsep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Abcc4、Cyp27a1、Hmgcr mRNA表达显着升高。回肠组织中:SSa组的Mdr1 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升高;SSd组的Ibabp、Osta、Ostb、Mdr1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ESS组中Asbt、Osta、Ostb、Mdr1 mRNA表达显着升高。SSa、SSd和ESS组中Mdr1 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4.在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建立了皂苷类指标成分的UPLC-MS含量测定方法,得到了各成分血药浓度、药-时曲线图、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灌胃给予SSa后其达峰时间在0.47 h左右,半衰期在0.90 h左右,同时还检测到了一种代谢物M,其Tmax为1.47 h,t1/2在3.16 h左右。灌胃给予SSd其达峰时间在0.48 h左右,半衰期在0.68 h左右,SSb2的达峰时间在0.78 h左右,半衰期在2.74 h左右,在ESS组并未检测到柴胡皂苷类成分。结论:不同柴胡皂苷及柴胡醇提物给药14天后,小鼠的肝功能几乎没有损伤,且可促进肝脏中胆汁酸的排泄。在肝脏中,SSa、SSd和ESS通过诱导Abcc4mRNA表达促进胆汁酸从肝细胞进入体循环进而降低胆汁酸的含量;在回肠中,SSa、SSd和ESS通过诱导Mdr1 mRNA表达促进其外排来调节胆汁酸的含量,且SSa和SSd可能为ESS的主要活性成分。SSa、SSb2、SSd在体内均有消除快、吸收快等特点。提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相互协同作用。

贺晶,高晓霞,田俊生,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10](2018)在《UPLC-MS分析柴胡、白芍水煎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文中认为目的建立柴胡、白芍UPLC-MS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并确认其对逍遥散的贡献。方法采用UPLC-MS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A)和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进样量1μl。利用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和元素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分析柴胡、白芍的化学成分。结果 UPLC-MS共检测逍遥散水煎液化学成分86个,结合文献鉴定其中44个化学成分,其中13个成分来源于柴胡,31个成分来源于白芍。结论 UPLC-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逍遥散、柴胡、白芍中化学成分,为该复方及其单味药化学成分的质量控制、新药开发以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药复方中柴胡皂甙A和D的LC/MS/MS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复方中柴胡皂甙A和D的LC/MS/M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柴胡—白芍药对及其成分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研究进展
        2.1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化学机制研究
        2.2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药代动力学机制研究
        2.3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药理机制研究
        2.3.1 柴胡、白芍的抗抑郁药理机制研究
        2.3.2 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药理机制研究
        2.4 小结
    3 抑郁症研究概况
        3.1 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3.2 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
        3.2.1 抗抑郁西药
        3.2.2 抗抑郁中药及天然药物
        3.3 抑郁动物及细胞模型
        3.3.1 抑郁动物模型
        3.3.2 抑郁细胞模型
        3.4 小结
    4 药物协同作用研究概述
        4.1 药物协同作用定义
        4.2 药物协同作用评价方法
        4.2.1 Loewe Additivity模型法
        4.2.2 Bliss Independence模型法
        4.2.3 Chou-Talalay模型法
        4.3 小结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思路、技术路线、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方法
        2.1 柴胡、白芍化学成分收集及抗抑郁成分筛选
        2.2 抑郁症靶点收集
        2.3 抗抑郁成分靶点预测及其抗抑郁靶点获取
        2.4 抗抑郁成分-抗抑郁靶点网络构建
        2.5 KEGG抗抑郁通路富集分析
        2.6 抗抑郁靶点-抗抑郁通路网络构建
        2.7 抗抑郁成分贡献指数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白芍抗抑郁成分及抗抑郁靶点
        3.2 柴胡-白芍抗抑郁通路
        3.3 柴胡-白芍抗抑郁成分贡献指数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CUMS大鼠模型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改善抑郁行为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饮片提取物色谱分析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3.3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的影响
        3.4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旷场穿越格数的影响
        3.5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基于LC-MS代谢组学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1 引言
        1.1 血液和海马为药理研究中常用样本
        1.2 PBMCs是一种用于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新样本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血浆代谢的影响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PBMCs代谢的影响
        3.3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代谢的影响
        3.4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血浆、PBMCs、海马代谢的比较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基于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3.3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嘌呤代谢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节 基于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影响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炎症因子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柴胡-白芍药对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与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模型的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活性成分筛选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皮质酮对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3.2 柴胡-白芍成分对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3.3 柴胡-白芍成分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基于数学模型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的影响
        3.3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基于LC-MS代谢组学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代谢物的影响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代谢通路的影响
        3.3 细胞代谢组学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结果关联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节 基于色氨酸代谢、TCA循环、嘌呤代谢、谷氨酸代谢通路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色氨酸代谢的影响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TCA循环的影响
        3.3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嘌呤代谢的影响
        3.4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谷氨酸代谢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节 基于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影响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工作总结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2)晋产北柴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图
        1.2.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柴胡本草考证
        2.1.1 柴胡起源
        2.1.2 柴胡资源分布
        2.1.3 柴胡入药部位的探讨
    2.2 柴胡商品现状
        2.2.1 柴胡利用现状
        2.2.2 柴胡种植资源的现状
        2.2.3 柴胡商品存在的问题
    2.3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3.1 皂苷类
        2.3.2 黄酮类
        2.3.3 多炔类
第三章 基于LC-MS方法的柴胡化学成分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仪器
        3.2.2 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2 色谱条件
        3.3.3 质谱条件
    3.4 实验结果
        3.4.1 UHPLC-MS图谱
        3.4.2 柴胡不同部位比较结果
        3.4.3 不同种植方式柴胡比较结果
    3.5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基于HPLC方法的柴胡指纹图谱研究
    4.1 基于HPLC法的柴胡指纹图谱研究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 柴胡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4.2.1 不同产地柴胡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4.2.2 不同种植方式柴胡指纹图谱差异分析
        4.2.3 不同品种柴胡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4.2.4 不同部位柴胡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4.3 本章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5.2.3 HPLC测定条件
        5.2.4 方法学考察
    5.3 实验结果
        5.3.1 不同产地北柴胡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5.3.2 不同种植方式北柴胡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5.3.3 不同品种柴胡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5.3.4 不同部位柴胡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基于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探讨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逍遥散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内实验
        实验一 CUMS复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及逍遥散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统计学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逍遥散通过调节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防治抑郁症肝郁脾虚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
        实验一: Homer1基因沉默慢病毒载体设计构建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逍遥散通过Homer1-mGluR5及下游mTOR通路对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4)柴银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及复方研究进展
        1.1 流行性感冒概述
        1.2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
    2. 柴银颗粒处方分析及其组成药味的研究
        2.1 处方概述
        2.2 处方药味现代研究
    3.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柴银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饮片来源及鉴定
        2.2 柴银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3 柴银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指纹图谱的柴银方水提液、浸膏粉、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3 方法学考察
        2.4 指纹图谱研究
        2.5 水提液-浸膏粉-颗粒含量测定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柴银颗粒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2.2 薄层色谱鉴别
        2.3 检查
        2.4 含量测定
        2.5 柴银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2.6 柴银颗粒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银方对流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中药化学成分信息的收集
        1.2 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预测
        1.3 疾病靶点的收集
        1.4 有效成分与疾病靶点的Venny分析
        1.5 潜在作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与分析
        1.6 关键靶点的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复方中包含的化合物及对应靶点
        2.2 有效成分与疾病靶标的Venny分析
        2.3 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的构建
        2.4 筛选关键靶标
        2.5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讨论
创新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正柴胡饮活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及其抗炎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正柴胡饮的拆方研究
    1.2 正柴胡饮及其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2.1 柴胡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2 防风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3 赤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4 陈皮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5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6 生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 正柴胡饮及其单味药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1 柴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2 防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3 赤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4 陈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5 甘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6 生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正柴胡饮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标准品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正柴胡饮样品溶液的制备
        2.3.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2.3.3 HPLC-IT-MS~n分析条件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正柴胡饮组方药材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3.1 引言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1 材料、标准品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组方药材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制备
        3.3.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3.3.3 HPLC-IT-MSn分析条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柴胡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3.4.2 防风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3.4.3 赤芍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3.4.4 甘草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3.4.5 生姜不同溶剂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正柴胡饮主要成分的抗炎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与材料
        4.2.1 材料、标准品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溶液制备
        4.3.2 RAW264.7巨噬细胞的培养
        4.3.3 MTT法检测各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4.3.4 Griess法检测各化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影响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各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4.4.2 样品对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北柴胡饮片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柴胡应用及质量控制现状概述
        1.1 柴胡品种演变及控制现状
        1.2 柴胡应用现状
        1.3 各个国家/地区标准中柴胡质量控制现状
        1.4 结语与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柴胡样品信息及DNA条形码鉴定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北柴胡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柴胡特征图谱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在柴胡皂苷分离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金银花活性成分的系统药理研究揭示其精神障碍治疗效果以及甲基乙二醛介导的抑郁症发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抑郁症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1.2 抗抑郁症药物研究进展
        1.2.1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历程
        1.2.2 抗抑郁药物的分类
        1.2.3 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
    1.3 补充与替代医学应用于治疗精神障碍
    1.4 系统研究方法用于筛选天然产物中的抗抑郁活性成分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系统药理学研究揭示金银花及其活性成分木犀草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理论分析
        2.1.2 实验验证
    2.2 结果和讨论
        2.2.1 金银花中潜在活性成分的筛选
        2.2.2 金银花活性成分的化合物-靶标网络构建
        2.2.3 靶标-通路网络构建
        2.2.4 筛选金银花活性成分用于动物试验
        2.2.5 金银花和木犀草素可以改善CMS大鼠抑郁样行为
        2.2.6 RNA-Seq分析
        2.2.7 金银花和木犀草素可以改善抑郁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水平
        2.2.8 金银花和木犀草素治疗增加HTR2A表达量以及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2.3 本章内容小结
第三章 甲基乙二醛介导木犀草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准备
        3.1.2 细胞培养
        3.1.3 细热稳定性转变法检测细胞内药物和靶标结合
        3.1.4 检测细胞和血浆中的MGO含量
        3.1.5 蛋白印迹
        3.1.6 实验动物和慢性温和应激动物模型
        3.1.7 动物行为学测试
        3.1.8 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域神经递质的检测
        3.1.9 RNA-Seq分析
        3.1.10 免疫组化
    3.2 结果和讨论
        3.2.1 木犀草素在细胞内与GLO1 蛋白结合,增加细胞内MGO浓度
        3.2.2 MGO是大鼠神经障碍发生物质基础
        3.2.3 MGO增强大鼠对慢性温和应激的抵抗
        3.2.4 MGO增强抑郁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域神经可塑性
        3.2.5 MGO改善大鼠海马区域神经元增殖
        3.2.6 MGO激活大鼠PFC和 HC区域BDNF-TrkB信号通路
    3.3 本章内容小结
第四章 甲基乙二醛通过修饰TrkB参与快速和稳定的BDNF-TrkB信号通路的激活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试剂准备
        4.1.2 细胞培养
        4.1.3 GLO1沉默细胞株构建
        4.1.4 GLO1过表达稳定细胞株构建
        4.1.5 细胞免疫荧光
        4.1.6 Pull down实验
        4.1.7 生物膜干涉技术
    4.2 结果和讨论
        4.2.1 MGO在体外细胞实验可以快速持续的激活TrkB信号通路
        4.2.2 改变内源性MGO浓度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
        4.2.3 抑制TrkB可以阻断MGO对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
        4.2.4 MGO结合TrkB细胞外结构域并诱导TrkB自磷酸化
    4.3 本章内容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缩略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柴胡—白芍配伍药对的化学分析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流程图、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本课题研究思路、技术流程图和研究内容
        1.2.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3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研究进展
        2.1.1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1.2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2 基于LC-MS技术柴胡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3 基于LC-MS技术白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4 质谱背景扣除法的应用
第三章 基于UPLC-MS技术的柴胡、白芍化学成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药材饮片
        3.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制备
        3.3.2 色谱条件
        3.3.3 质谱条件
    3.4 结果
        3.4.1 柴胡化学成分分析
        3.4.2 白芍化学成分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代谢组学技术联合UPLC-MS背景扣除法分析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整体化学成分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3 方法
        4.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3.2 UPLC-MS分析
    4.4 结果
        4.4.1 柴胡-白芍药对共煎液和柴胡、白芍单煎液化学成分分析
        4.4.2 柴胡-白芍配伍前后差异成分分析
        4.4.3 柴胡-白芍配伍前后差异成分量的变化
    4.5 讨论
第五章 柴胡、白芍化学成分对复方逍遥散的贡献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药材饮片
        5.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制备
        5.3.2 色谱条件
        5.3.3 质谱条件
    5.4 结果
        5.4.1 柴胡、白芍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逍遥散归属
        5.4.2 柴胡中皂苷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及对逍遥散的归属
        5.4.3 单萜苷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及对逍遥散的归属
        5.4.4 其他化合物结构解析及对逍遥散的归属
    5.5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Fxr受体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利胆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流程图、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本课题研究思路
        1.2.2 技术流程图
        1.2.3 研究内容
        1.2.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综述
    2.1 柴胡活性成分保肝利胆的作用机制研究
        2.1.1 柴胡皂苷的概述
        2.1.2 柴胡皂苷的药理活性概述
        2.1.3 柴胡活性成分的保肝利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2.2 定量代谢组学及其在LC-MS中的应用及进展
        2.2.1 定量代谢组学
        2.2.2 定量代谢组学在LC-MS中的应用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2.3.1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2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药物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2.4 LC-MS在中药药代动力学中的研究进展
        2.4.1 液质联用(LC-MS)分析技术
        2.4.2 LC-MS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利胆作用与胆汁酸定量代谢组学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药与试剂
        3.2.3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给药溶液的配制
        3.3.2 给药方案及生物样品的采集
        3.3.3 溶液的配制
        3.3.4 生物样品的前处理
        3.3.5 生化指标的测定
        3.3.6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3.4 实验结果
        3.4.1 柴胡皂苷类成分对小鼠肝脏和血液中生化指标含量的影响
        3.4.2 柴胡皂苷类成分对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3.4.3 柴胡皂苷类成分对小鼠盲肠内容物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3.4.4 柴胡皂苷类成分对小鼠胆汁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3.5 讨论
        3.5.1 柴胡皂苷的含量测定
        3.5.2 生化指标
        3.5.3 16种胆汁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3.5.4 不同柴胡皂苷给药后对小鼠肝脏、胆汁、盲肠内容物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q-PCR法的胆汁酸相关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4.1 引言
    4.2 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药与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总RNA提取
        4.3.2 总RNA浓度及纯度测定
        4.3.3 实验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4.3.4 mRNA反转录成cDNA
        4.3.5 SYB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xrmRNA表达
        4.3.6 实验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不同柴胡皂苷给药后肝脏和回肠的RNA的提取结果
        4.4.2 肝脏中q-PCR基因表达结果
        4.4.3 回肠中q-PCR基因表达结果
    4.5 讨论
        4.5.1 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4.5.2 胆汁酸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
第五章 柴胡皂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药与试剂
        5.2.3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标准溶液和QC溶液的配制
        5.3.2 色谱-质谱条件
        5.3.3 给药方案和血清样品采集
        5.3.4 血清样品预处理
        5.3.5 方法学考察
        5.3.6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UPLC-MS方法学考察
        5.4.2 血清中药物浓度测定
        5.4.3 血清浓度-时间曲线结果
        5.4.4 药代动力学参数
    5.5 讨论
        5.5.1 方法的建立
        5.5.2 药动结果的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不足与期望
    6.3 学习心得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UPLC-MS分析柴胡、白芍水煎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样品制备
        2.1.2 色谱条件
        2.1.3 质谱条件
    2.2 结果
        2.2.1 柴胡、白芍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逍遥散归属
        2.2.2 柴胡中皂苷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及对逍遥散的归属
        2.2.2. 1 柴胡中皂苷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2.2.2. 2 柴胡中皂苷类化合物对逍遥散的归属
        2.2.3 单萜苷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及对逍遥散的归属
        2.2.3. 1 单萜苷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2.2.3. 2 单萜苷类化合物对逍遥散的归属
        2.2.4 其他化合物结构解析及对逍遥散的归属
        2.2.4. 1 其他化合物结构解析
        2.2.4. 2 其他化合物对逍遥散的归属
3 讨论

四、中药复方中柴胡皂甙A和D的LC/MS/MS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胡—白芍药对及其成分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D]. 李肖. 山西大学, 2021(01)
  • [2]晋产北柴胡质量评价研究[D]. 王静. 山西大学, 2021
  • [3]基于Homer1-mGluR5及mTOR通路探讨逍遥散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理[D]. 柳辰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柴银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 陈佳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正柴胡饮活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及其抗炎活性评价[D]. 吴呈祥. 浙江大学, 2020(11)
  • [6]北柴胡饮片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D]. 孙婷婷.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7]金银花活性成分的系统药理研究揭示其精神障碍治疗效果以及甲基乙二醛介导的抑郁症发病机制[D]. 武子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柴胡—白芍配伍药对的化学分析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研究[D]. 贺晶. 山西大学, 2018(04)
  • [9]基于Fxr受体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利胆作用机制研究[D]. 吴莉. 山西大学, 2018(04)
  • [10]UPLC-MS分析柴胡、白芍水煎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J]. 贺晶,高晓霞,田俊生,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04)

标签:;  ;  ;  ;  ;  

中药复方柴胡皂苷A和D的LC/MS/MS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