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错误——另一种教学策略

专注于错误——另一种教学策略

一、关注错误——另一种教学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陈珊珊[1](2021)在《高中生物学“遗传”版块迷思概念探查及其转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和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说明了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必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会影响科学概念的形成,进而影响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迷思概念进行探查,并找到有效转变迷思概念的策略。本研究由绪论、理论综述、研究思路及过程、三段式问卷的施测和结果分析、关联分析、迷思概念的转变、小结七个章节组成。本研究主要过程为:在绪论和理论综述部分,采用文献法,梳理出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及创新性、对迷思概念、概念转变等作出了定义,并说明了本文的理论依据;在迷思概念的探查阶段,利用文献法、访谈法编制三段式问卷至信效度合适后,在高中三个年级之间发放,回收后利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关联分析阶段,将问卷答案导入到SPSS Modeler 18.0进行分析;在教学实践阶段,一个班级采用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教学策略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复习课进行教学,另一个班采用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自我解释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整合的教学。两个班级之间相互对照。通过问卷调查得出:(1)针对不同主题下的迷思概念拥有率,“遗传的分子基础”主题上拥有的迷思概念是高于“遗传的细胞基础”主题上拥有的迷思概念高于“遗传的基本规律”主题上拥有的迷思概念,可能因为“遗传的基本规律”课时量大,“遗传的分子基础”的知识微观;(2)针对不同的性别,男、女生在“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细胞基础”两个主题下的迷思概念拥有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遗传的分子基础”主题下的迷思概念拥有率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男生拥有更多的迷思概念,可能因为被试男生做题没有女生细心;(3)针对同一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两个主题中,迷思概念水平都是高二多于高一多于高三,可能因为高二年级距离遗传版块的学习时间长,遗忘多,高三年级经过系统的复习;在“遗传的分子基础”主题下,迷思概念的水平是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少于高二年级,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之间无显着性差异;(4)针对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三个主题下,实验班学生拥有的迷思概念均少于普通班。可能因为实验班学习习惯好,思维能力强;通过软件分析得出:(5)迷思概念的关联分析上,部分迷思概念之间存在关联性,且都是知识负迁移。通过实践得出:(6)针对迷思概念转变教学实践,两种教学策略没有显着性差异,可能因为授课内容少,班级数量少,两种教学策略有交叉。

魏思文[2](2021)在《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各国、各界间的交流和联系的日益深化,世界日益密集为“地球村”,对于多语言人才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多,三语、多语习得过程中的诸般课题接连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得到日益密切的关注。但时下,三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繁多,本文系在此前成果之基础上,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中的汉语(L3)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的语音样貌及其流变,同时通过和日(L1)汉(L2)双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及其流变过程对比,分析日语(L1)和英语(L2)在汉语(L3)习得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对日英汉三语者在汉语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方面的迁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探讨递进教学效能的可能性和相关策略。本文共由七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陈述本文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语音实验采用的研究手段以及方法,展现研究创新点及其价值。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和正在全球范围内升温的“汉语热”,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汉语学习者持续增多,其中有英语习得经验的日英双语者数量可观。学术界关于汉日双语学习和汉英双语学习的研究比比皆是,对日英汉三语学习的研究却寥若星辰,鲜少得到关注。回顾国内外“三语习得”的研究历程、发展阶段和研究重点,着重关注“三语习得”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语言迁移。通过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不可避免地受已或部分习得的日语和英语语音经验的迁移过程,探究其因果关系。第二章,本章以既往研究为基础,举凡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成果,包括: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语言迁移、中介语以及实验语音学五个方面。第三章,详述调查目的及其相关准备,包括研究对象和语音样本选取、问卷设计理念、语音样本采集原则,特别是基于语音学教研软件praat对于语音样本的判别、分析、取值等具体研究实践及其与预期对应程度。第四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审视,展现了两组样本调查数据结果: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和在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的对比,阐明日汉双语者的语音迁移和日英汉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实践基本相同,求证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学习汉语(L3)主要表现为f[f]和h[x]混淆,r[(?)]和l[l]混淆,sh[(?)]、s[s]和x[(?)]的混淆,舌尖音塞擦音(zh[(?)]、ch[(?)]、z[(?)]、c[(?)])读作舌面塞擦音(j[(?)]、q[(?)]),n[n]和ng[(?)]混淆以及送气音错读为不送气音六类。单元音迁移主要体现在ü[y]、卷舌元音er[(?)]以及-i[(?)]、-i[(?)]和i[i]的迁移;复元音的迁移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复元音发音不连贯,一些复元音单化,还有一些复元音的介音丢失。声调的迁移主要体现在上声错读成阳平。此外,还详细讨论了日汉双语者和日英汉三语者在上声变调、“一”和“不”变调、轻声和儿化的音变时的迁移表现。第五章,本章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考察分析,出现迁移的最重要原因是语际影响。包括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以及目的语汉语(L3)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的影响。同时,一些源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时间也是造成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出现迁移的原因。第六章,针对我们样本展现的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并结合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日语(L1)和英语(L2)的音系特征,试提出有进行性功能的教学策略,期盼能给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参考。第七章,总结本文,试对日(L1)英(L2)汉(L3)三语汉语习得中的语音迁移形成初步的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林伟婷[3](2021)在《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技术已在高职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交互性和想象性等特点有利于激发高职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克服建构真实工作场景的高成本与高难度。但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还不够深入,也存在缺乏有效教学策略指导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虚拟技术应用的有效教学策略设计与使用方法。教学策略及其不同呈现形式对虚拟学习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先行组织者、教学解释和教学示范等具有支架作用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为进一步探索以上策略在高职生虚拟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以认知负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产生式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198名高职学生的虚拟学习效果展开研究,通过3个系列实验,探究在桌面式虚拟现实学习环境下,先行组织者(视频型、图片型、无)、教学解释(范例型、描述型、无)和教学示范(录像示范、现场示范、无)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学习成绩、认知负荷和学习满意度作为虚拟学习效果的观测变量。结果显示,先行组织者、教学解释和教学示范等支架作用型教学策略可提高虚拟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降低认知负荷。不同类型教学策略对迁移和保持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教学策略的具体呈现形式需适应高职生动觉型学习风格、形象性思维、注意力不稳定和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等的特点,还需考虑教学策略与知识类型和复杂程度的交互影响。此外,高职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程序性知识和复杂程度低的知识时效果更佳。基于此,研究建议高职教师需重视对虚拟教学策略的运用以提高学生虚拟学习效果,深入研究虚拟实践教学,重点考虑具有支架作用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目的和高职生学习特点寻找虚拟教学策略的优化组合。虚拟环境设计者应开发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的虚拟资源以辅助教学策略设计,如基于认知负荷调节虚拟知识复杂程度,基于工作岗位情境设计虚拟程序性知识等。高职院校能够提供全方位保障,培养具有虚拟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制订虚拟教学应用效果评价标准和支撑虚拟学习内容和平台建设,以提升虚拟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

陈洁[4](2021)在《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以发展学生计算思维为导向的编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计算思维也逐渐被确立为继阅读、写作和算术等能力之后的第四种能力,是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并掌握的一种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世界各国也纷纷制定了儿童编程教育相关的政策与措施。然而,虽然有一系列的编程教育相关文件政策,我国编程教育却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建设、教材研发等都还存在资源的短缺,特别是针对实体编程开展的相关课程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以计算思维培养为目标,设计开发小学生实体编程课程并进行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编程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载体,其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三个主要的研究问题展开:一是“计算思维”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评估方式有哪些?二是对于适合小学生学习且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实体编程课程,应该如何设计与开发?三是所开发的课程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是否能够促进学习者计算思维的发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计算思维及编程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计算思维的教学形式及教学策略、计算思维的评估方法以及小学阶段的计算思维特点、小学阶段的编程教育课程的特点,作为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针对目前实体编程的课程及实证研究匮乏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计算思维的五要素——算法思维、分解、抽象、概括、评估,对小学实体编程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资源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构建了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培养框架,并设计开发了小学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初阶课程。最后通过实验研究法将所设计开发的课程运用于实践教学中,验证课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估,获取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反馈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及对课程开发与授课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为学校及研究人员提供实体编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路及指导策略。

冯春艳[5](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滕烁[6](2021)在《小学职前教师数学PCK状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舒尔曼(L.S.Shulman)在1985年首次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PCK进行了广泛研究。PCK被视为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成效具有重要影响。PCK现状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教师PCK的水平和结构,反映教师教育成效,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为了解小学职前教师数学PCK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开展了调查。本研究以一所省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刚毕业、尚未入职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学生知识”“教学策略与表征的知识”和“课程与教材的知识”四个维度编制PCK测查问卷,通过问卷对28名师范生开展测查。测查结果显示,从PCK的得分率看,被试数学PCK的得分率为51%,整体表现处于中等水平。被试在“学生知识”(57%)和“教学策略与表征的知识”(56%)上的得分率高于“学科的统领性观念”(41%)和“课程与教材的知识”(42%),但均未达到合格水平(60%)。从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看,被试对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及数学学科的性质的理解还有待加深,对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理解单一;被试尚未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对学科知识的拓展、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前后组织的衔接关系的了解非常有限,虽然能注意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存在联系牵强、融合性较差的问题;被试能够知晓学生的认知特点、识别学生的常见错误,但对学生产生错误、难点的成因分析存在不准确、片面笼统的问题;被试能够针对特定主题、学生学习难点进行有效的策略表征,其中直观表征使用较多,但存在表征策略单一、灵活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测查结果,本研究在被试中选取4名进行访谈,以了解职前教师的PCK来源与发展情况。访谈发现,职前教师PCK的来源呈现多样化,包括“教师课堂传授”“自身的经验反思”“实习经历”“作为学生时的经验”“同伴经验”“阅读书刊”“家教”“课例”“视频资源”“论文写作”等,其中“教师课堂传授”“自身的经验反思”和“实习经历”被多次提到。职前教师PCK的习得大致经历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接受学习过程中职前教师处于感知阶段,与其他PCK各来源相比,“教师课堂传授”占职前教师PCK来源比重最大;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职前教师逐渐进入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阶段,该阶段职前教师PCK的生成主要受“自身的经验反思”和“实习经历”的影响,职前教师在实习活动中开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进行教学,从教师的视角感受PCK,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提高。总的来看,“教师课堂传授”和“实习经历”是促进小学职前教师教学知识生成与发展的主要外在因素,但不同来源促进不同个体PCK生成的作用大小存在个别差异。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本研究对职前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提出了3点建议。第一,在职前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加强学科观念的渗透,提高职前教师PCK;第二,在职前教育实习环节中加强教育实习的指导,提高职前教师PCK整合运用的能力;第三,职前教师应加强自我教育与反思,主动提高PCK水平。

单媛媛[7](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源于理论与实践中的矛盾与危机,是化学学科教学论专业发展和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目前教学与研究中矛盾与危机已然相当严峻。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大学学科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研究中的矛盾:研究关注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两个极点;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意义深远而重大。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本文主要由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应用研究和结论四个部分构成。第2章到第5章为基础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及水平进行了综述研究和理论研究。第2章分别对“学科知识”和“科学本质”的内涵概述和评价研究以及“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凸显了“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研究领域的化学学科特色及其独特的研究价值。第3章对分别作为化学学科理解知识观、认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学科结构理论、科学认识论、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第4章重点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学科与主题特质性”、“本原性与结构化”、“建构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认识视角与思路”为核心要素,“概念层级结构”、“本原性问题”为基本要素的三要素结构模型,最后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理论模型构建的思路。第5章通过课程层面和学科层面对“电化学”主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第6章为核心研究内容。依据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和Rasch测量理论,运用访谈法,开发并检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通过对测评工具不同水平分值的划分,以及对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的量化和质化特征描述,呈现了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第7章为应用研究内容。采用多元量化统计方法,运用SPSS软件从总体性描述、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三个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总体性描述中,对于电化学主题,接近一半的高中化学教师理解水平位于水平1,即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水平2到水平4的数量比例依次递减。相关性分析中,影响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毕业学校层次、毕业学校类别和教师身份。差异性分析中,教龄和学科专业类别变量中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性别、教师身份、学位层次、毕业学校类别、毕业学校层次、工作学校层次变量类别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对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得出相应研究启示:(1)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应注重“化学学科理解”;(2)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应增进“化学学科理解”;(3)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勿忽视“化学学科理解”,并指出了本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孙荣廷[8](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指出《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张福彦[9](2020)在《空间秩序思想及其之于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球表层的事物和现象,受内在规律的支配而生成与演化,但只要其存在,它就会在某一时间段上占据空间且呈现一定的空间形态,这是通过空间属性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本体的逻辑起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包括位置、形态、分布等方面。不同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的表现是纷繁复杂的。清晰有序地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表现,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要求,也是地理学习与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为了高效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有序的状态,需要一定的思想方法对认知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以提高认知的效率与效果。地理空间秩序思想,就是在总结目前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认知方法的基础之上,凝练出能够指导秩序性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的上位思想方法。而且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还有必要基于空间秩序思想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对策。地理学研究中对“空间秩序思想”尚未有共识度很高的定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在梳理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关于空间秩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空间秩序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刻画了空间秩序思想的重要特征。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地理教师为此采取了诸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虽然并不是以引导学生探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秩序为宗旨的,但也起到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清晰有效的认知状态的作用。透过地理空间秩序思想的透镜去框定与选择有效的空间属性认知的教学方法,是建构地理空间秩序思想方法体系的基础。为此,本研究对全国范围内的中学地理教师做了广泛地调研,梳理出与空间秩序认知相关的8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此作为空间秩序认知的一般方法,结合“空间秩序组织者”这一类特殊方法,初步建构了空间秩序思想的方法系统。将空间秩序思想方法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是本研究的重要任务。中学地理教学中,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形态、分布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空间表现,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应用地理空间秩序思想方法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开展认知活动,可以提高认知效率与效果,并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影响分析及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着基础与启发作用。本研究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认知失序的表现及分析入手,深入剖析学生在空间秩序认知方面的思维根源,并在空间秩序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经验,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位置秩序、形态秩序、分布秩序及地理过程的空间表现秩序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通过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探索,初步界定了空间秩序是主观认识层面的秩序,空间秩序探寻的目的是方便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的认知。空间秩序思想的两个要义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存在都是有秩序的”和“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秩序认知是简洁概括的”。空间秩序思想有主观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动态性与简洁性等特征,这体现了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认知方法,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在头脑中加工组织成有序状态。为了更好的指明利用空间秩序思想、加工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信息的方向,本研究梳理出了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秩序的基本表现有对应性秩序、一致性秩序、对称性秩序、序列性秩序、节奏性秩序和形象性秩序六个方面,这可以引导学生在处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信息时,从恰当的维度去觉察与探寻空间秩序。在具体的方法论方面,本研究建构起了感知方法、记忆提取方法、思维方法、想象方法等四个大类,一共九种认知方法,具体为尺度方法、分区与分类方法、地图填绘方法、简化方法、概括与抽象方法、理论演绎方法、空间图示方法、形象化方法和空间秩序组织法。并且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策略中,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背景及应用要点的阐释与强调。

王翼[10](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新高考等各项新政策接踵而至,新的教育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概念教学的本质就是构建概念,学生若要正确地构建新概念,就需要先转变既有的前概念。新课标对概念学习的这一要求与科学史的教育功能“促进知识的构建”不谋而合,这说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是一条可行的、创新的途径,因此本文旨在为实现有效教学,探寻利用科学史策略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道路。我国对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大都集中在科学探究、科学本质这两方面,而参与“科学史能够促进知识的构建这一教育价值”的研究人员不在多数。事实上国内研究已经指出概念转变隶属于知识的“根本重建”,除此之外国外研究也一直强调科学史的发展方式与前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平行的。这说明利用科学史教学进行概念转变以促进知识的构建是可行的。另外国内对概念转变的研究大多还集中在“前概念的探查”上,对概念转变的策略研究居少。并且国内外对概念转变的策略研究大多也都集中在“认知冲突”、“POE策略”以及概念图策略中,对科学史策略的研究甚少。因此尝试在结合其他典型策略的基础上,构建出可以完成概念转变教学的科学史策略,以提供给一线教师对科学史教学以及概念转变教学的新思路和实践道路,同时也可以弥补科学史策略在概念转变研究中的空白现状。本文基于国内外对科学史教育以及概念转变的研究,结合国内近十年高中生物科学史与概念转变结合的研究现状,选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的复习课为研究课例。首先通过二段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遗传因子的发现”进行前概念的探查;接下来对探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对前概念的成因以及特点进行逐一分析和归纳;然后依据诊断出的前概念以及其成因和特点,构建出针对不同特征前概念的概念转变策略;最后在贵阳一中进行案例研究和实验研究,对运用科学史策略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最终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建构出了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针对一些与科学史的发展方式平行的前概念构建了整理科学发展史,剖析学生脑中潜在的前概念;呈现发展的科学史,引发认知冲突;设置问题串,解决冲突;纠正思维,建立科学概念这四个步骤进行概念转变教学。而针对其他与科学史的发展方式不一致的前概念构建了设置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提供科学史背景资料,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暴露前概念;总结陈述,建立科学概念这三个步骤进行概念转变教学。(2)证实了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可行性和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复习课为教学案例,对第一个课时中涉及的三个前概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史教学策略对概念转变的教学效果整体偏好、前概念的差异性、隐蔽性与顽固性对构建科学概念具有一定的负作用且对定义概念的构建效果好于抽象概念。除此之外还发现学生总体对科学史教学持肯定态度。(3)归纳总结了“遗传因子的发现”中前概念的成因。发现学生脑中这部分前概念的形成更多归咎于内因,尤其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最大。外因虽不及内因对学生的影响力大,但其中教师与教辅资料对学生的误导作用也不可小觑。(4)为运用高中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提供了教学案例。基于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前概念的探查和分析,完成了包括本次实验研究教学片断在内共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其中包含通过此次构建的科学史策略对七个前概念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片断,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案例。本次研究基于对科学史教学、概念转变教学以及二者的结合运用的现状分析,在以上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构建出进行概念转变的科学史策略。并将构建的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评价了其可推行性,由此给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科学史教学的意识:改变“科学史只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态度、提高备课时长,积累科学史素材、关注科学史的发展方式与前概念的形成之间的关系。(2)提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关注度,更多地从认知角度评判学生科学概念构建的效率问题。(3)重视前概念对学生概念构建的影响,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不同学生所有以及不同特点的前概念设计不同概念转变策略。例如本文研究发现科学史策略更适用对定义概念的转变;教师需根据前概念的顽固性等不同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概念转变教学。(4)大胆尝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将科学史策略用于概念转变教学,将科学史运用到概念转变教学中是可行且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

二、关注错误——另一种教学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错误——另一种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学“遗传”版块迷思概念探查及其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全球科学教育背景
        1.1.1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
        1.1.2 科学概念是形成科学素养的基础
    1.2 国内生物科学课程标准背景
    1.3 现行中学生物课堂背景
        1.3.1 生物学迷思概念影响科学概念形成的实例
        1.3.2 “遗传”版块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难点和易错点
        1.3.3 教学影响因素——“遗传”版块是高考必考点
    1.4 相关研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问题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访谈法
        1.6.3 问卷调查法
        1.6.4 案例研究法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实践意义
    1.8 研究的创新
2 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概念
        2.1.2 科学概念
        2.1.3 迷思概念
        2.1.4 变构学习模型
        2.1.5 关联分析
        2.1.6 学习迁移
    2.2 理论依据
        2.2.1 概念转变理论
        2.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2.3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2.2.4 巴什拉的认识论障碍
        2.2.5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2.6 建构主义理论
3.研究思路及过程
    3.1 研究实施流程
    3.2 三段式测试问卷的编制
        3.2.1 内容界定
        3.2.2 收集学生迷思概念的相关信息
        3.2.3 施测半开放式问卷
        3.2.4 分析半开放式问卷
        3.2.5 编制三段式问卷
        3.2.6 三段式问卷的试测
        3.2.7 三段式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3.3 三段式问卷迷思概念的评价标准
    3.4 三段式问卷的变量赋值
4 三段式问卷的施测及问卷结果分析
    4.1 施测对象
    4.2 三段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4.3 三段式测试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4.3.1 总体不同概念主题下的结果统计
        4.3.2 各主题下的结果统计
        4.3.3 不同性别学生的迷思概念拥有率
        4.3.4 同一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迷思概念拥有率
        4.3.5 同一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迷思概念拥有率
5 关联分析
    5.1 受精作用对自由组合定律的顺向负迁移
    5.2 交叉互换对基因重组的顺向负迁移
    5.3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双向负迁移
6 迷思概念的转变
    6.1 研究对象、内容的选择
    6.2 教学策略的实施
        6.2.1 实验对象
        6.2.2 实验控制
        6.2.3 实验过程
        6.2.4 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
        6.2.5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自我解释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整合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片段
    6.3 研究结果分析
7 小结
    7.1 研究结论
        7.1.1 三段式测试问卷探查结论
        7.1.2 迷思概念间的关联分析
        7.1.3 迷思概念的转变策略
    7.2 教学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迷思概念调查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
附录三 “遗传”版块命题陈述表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后测卷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迁移研究
        1.1.2 语言迁移研究发展简史
        1.1.3 习得
        1.1.4 实践背景
    1.2 研究界定
        1.2.1 三语和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的区别
        1.2.2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1.2.3 本文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仪器
    1.5 研究价值和意义
    1.6 相关文献综述
        1.6.1 三语习得研究发展史
        1.6.2 语言迁移研究动态
    1.7 研究方法
        1.7.1 实证研究法
        1.7.2 对比分析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实验语音学
    2.2 偏误分析理论
        2.2.1 偏误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状况
        2.2.2 偏误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
        2.2.3 偏误分析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2.3 语言迁移理论
        2.3.1 语言迁移
        2.3.2 语际影响
    2.4 中介语理论
        2.4.1 中介语的名称之辨
        2.4.2 中介语的形成因素
        2.4.3 中介语的特点
第3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3.1 设计方案
    3.2 调查对象及过程
        3.2.1 调查对象
        3.2.2 实验信息采集的过程
    3.3 praat辅助语音分析
        3.3.1 praat的相关参数介绍
        3.3.2 基于praat的语音偏误分析
第4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实证分析
    4.1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辅音的迁移
        4.1.1 擦音的迁移
        4.1.2 塞擦音的迁移
        4.1.3 鼻音的迁移
        4.1.4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迁移
    4.2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元音的迁移
        4.2.1 单元音的迁移
        4.2.2 复元音的迁移
    4.3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音变的迁移
        4.3.1 上声变调的迁移
        4.3.2 “一”和“不”的变调
        4.3.3 轻声
        4.3.4 儿化
第5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成因分析
    5.1 语际影响
        5.1.1 无英语(L2)参与,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5.1.2 英语(L2)参与下,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5.1.3 目的语汉语(L3)的影响
    5.2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
        5.2.1 学习动机
        5.2.2 学习时间
        5.2.3 学习策略
第6章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语音的教学策略
    6.1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辅音的教学策略
        6.1.1 f和h的教学
        6.1.2 zh、ch、sh的教学
        6.1.3 r和l教学
        6.1.4 z、c、s和 j、q、x的教学
        6.1.5 -n和-ng的教学
        6.1.6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
    6.2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元音的教学策略
        6.2.1 单元音的教学
        6.2.2 复元音的教学
    6.3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声调的教学策略
    6.4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音变的教学策略
        6.4.1 汉语(L3)变调的教学
        6.4.2 汉语(L3)轻声的教学
        6.4.3 汉语(L3)儿化的教学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二、高职生虚拟学习相关研究
        三、教学策略对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影响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学策略
        二、虚拟学习
        三、学习效果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认知负荷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产生式理论
    第三节 影响虚拟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先行组织者
        二、教学解释
        三、教学示范
        四、选择先行组织者、教学解释与教学示范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先行组织者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过程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先行组织者对虚拟学习成绩的影响
        二、先行组织者对虚拟认知负荷的影响
        三、先行组织者对虚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第三节 结果讨论
        一、先行组织者有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二、视频型比图片型先行组织者更有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三、先行组织者对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受到知识类型的调节
    第四节 先行组织者在虚拟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一、先行组织者设计要具有可利用性、可辨性与巩固性
        二、多运用动态型先行组织者
        三、先行组织者呈现形式的选择考虑动静结合原则
第四章 教学解释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过程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教学解释对虚拟学习成绩的影响
        二、教学解释对虚拟认知负荷的影响
        三、教学解释对虚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第三节 结果讨论
        一、教学解释可以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二、范例型比描述型教学解释更有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三、范例型教学解释对虚拟学习效果的提高在陈述性知识中更明显
    第四节 教学解释在虚拟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一、教学解释设计要挖掘知识的共同要素
        二、教学解释要用案例和故事等形式加以情景化
        三、范例型教学解释重点在陈述性知识中使用
第五章 教学示范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过程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教学示范对虚拟学习成绩的影响
        二、教学示范对虚拟认知负荷的影响
        三、教学示范对虚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第三节 结果讨论
        一、教学示范有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二、录像示范的虚拟学习效果优于现场示范
        三、教学示范对虚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在复杂知识中更为明显
    第四节 教学示范在虚拟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一、教学示范的设计需要考虑示范者的水平
        二、善于采用录像示范的形式
        三、教学示范可重点在复杂的知识中使用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教育启示
    第一节 综合讨论
        一、具有支架作用的教学策略可促进虚拟学习效果
        二、不同类型教学策略对学习迁移和保持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需适应高职生学习特点
        四、教学策略的使用需考虑与知识类型和复杂程度的交互影响
    第二节 教育启示
        一、教师重视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以优化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
        二、设计者开发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的虚拟资源以辅助教学策略设计
        三、学校提供全方位保障以提升虚拟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
    第三节 研究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先前知识测试
附录二 学习成绩测试
附录三 认知负荷测试
附录四 学习满意度测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4)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人工智能理念下编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计算思维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三)我国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编程教育课程资源匮乏
    二、研究综述
        (一)计算思维研究综述
        (二)编程教育研究综述
        (三)综述小结
    三、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计算思维
        (二)编程教育
        (三)实体编程/有形编程
    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二)建造主义学习观
        (三)“创中学”理念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计算思维的教学、评估及课程特点
    一、计算思维教学形式、模式及策略
        (一)计算思维教学形式
        (二)计算思维教学模式
        (三)计算思维教学策略
    二、计算思维评估方法
        (一)量表评估
        (二)题测评估
        (三)作品分析评估
        (四)访谈式评估
        (五)评估方法小结
    三、基于计算思维发展的小学编程课程特点
        (一)小学阶段“计算思维”的特点
        (二)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者的特点
        (三)小学阶段编程课程的特点
第四章 小学计算思维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教学前期分析
        (一)教具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学活动进程设计
        (二)教学方法选择
    四、课程教学资源设计
        (一)教学课件设计
        (二)教学参考手册设计
        (三)课程操作单/任务单设计
    五、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一)形成性评价
        (二)总结性评价
        (三)本研究中的评价方案
    六、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培养框架
        (一)教学理念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策略
第五章 课程案例的实施与评价
    一、前期分析与准备
        (一)学校背景与教学现状
        (二)教学对象选择
        (三)教学资源准备
    二、教学实施概况
        (一)教学整体实施概况
        (二)教学前测
        (三)课程教学大纲
        (四)教学设计案例详述
    三、教学效果评价
        (一)访谈交流
        (二)观察表现
        (三)课堂练习/测验
        (四)课后满意度调查问卷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结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工具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二)课程设计及教学用语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三)课程设计要遵循层层递进、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思路
        (四)各课程环节时长分配要有合理性,现场控制要注意
        (五)教师要给予观察并提供适时指导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主要工作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计算思维小练习
    附录2:教师访谈
    附录3:学生访谈
    附录4:教学参考手册
    附录5:教学课件PPT
    附录6:学生操作单

(5)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二、 研究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 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
        (二)相关概念
        (三)小结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三、 研究取向
        (一)质的研究
        (二)个案研究
    四、 具体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文本分析法
        (五)行动研究法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转变理论
        (二)知识结构理论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一)教学分析
        (二)学情分析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三、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制定行动计划
    四、 行动实施
        (一)系统提取
        (二)揭示前概念
        (三)激发元认知
        (四)抽象概括
    五、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六、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五、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研究反思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一、 研究结论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二、 研究建议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三、 研究不足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 研究展望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小学职前教师数学PCK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我国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视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三)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PCK的要求
    二、研究问题及思路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PCK概念研究
    二、PCK构成要素研究
    三、数学教师PCK状况研究
        (一)国外数学教师PCK状况研究
        (二)国内数学教师PCK状况研究
    四、数学教师PCK测评工具研究
        (一)鲍尔及其研究团队开发的MKT测试工具
        (二)TEDS-M2008 项目研发的MPCK测试工具
        (三)鲍银霞的小学数学教师MPCK测试工具
    五、文献综述的总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思路
    三、PCK状况测查
        (一)问卷的编制
        (二)问卷测查的实施过程
        (三)问卷的评分与数据统计
        (四)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
    四、PCK发展状况访谈调查
        (一)访谈内容及访谈对象的确定
        (二)访谈的实施过程及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四章 小学职前教师数学PCK状况分析
    一、小学职前教师数学PCK的整体状况
        (一)PCK整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二)PCK水平分布情况
        (三)职前教师自我评价与实际测查结果的比对分析
    二、小学职前教师的数学统领性观念状况
        (一)对学生所学内容知识及其重要性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二)对学科性质和所教数学内容的教育价值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三、小学职前教师的学生知识状况
        (一)对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的掌握情况
        (二)对学生学习中的常见错误的识别及成因的掌握情况
        (三)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成因的掌握情况
    四、小学职前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表征知识状况
        (一)对特定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表征的掌握情况
        (二)对学生的学习难点或错误进行讲解的教学策略的掌握情况
    五、小学职前教师的课程与教材知识状况
        (一)对某一特定主题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纵向知识前后组织的衔接及其所占的地位与作用的掌握情况
        (二)对某一特定主题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横向跨主题、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渗透融合的知识观
第五章 小学职前教师数学PCK的来源与发展情况分析
    一、职前教师PCK中各维度知识的来源状况
        (一)学科的统领性观念的来源
        (二)学生知识的来源
        (三)教学策略与表征的知识来源
        (四)课程与教材的知识来源
    二、职前教师PCK习得的具体过程与影响因素
    三、专业课程或活动对职前教师PCK发展的作用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职前教师PCK整体水平一般,四个维度表现呈不均衡的状况
        (二)职前教师在“数学统领性观念”和“课程与教材的知识”维度的准备状况较差
        (三)职前教师在“学生知识”和“教学策略与表征的知识”维度的准备状况较好
        (四) 职前教师 PCK 来源多样,“教师课堂传授”和“实习经历”是主要来源
        (五)职前教师的PCK学习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二、对研究结论的讨论
        (一)本研究与以往同类研究的比较
        (二)对职前教师PCK状况成因的探讨
    三、对职前教师PCK发展的建议
        (一)在职前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加强学科观念的渗透,提高职前教师PCK
        (二)在职前教育实习环节中加强教育实习的指导,提高职前教师PCK整合运用的能力
        (三)职前教师应加强自我教育与反思,主动提高PCK水平
    四、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小学职前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状况调查问卷(预研究)
    附录2:小学职前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3:小学职前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评分标准
    附录4:小学职前教师数学教学知识发展状况访谈提纲
    附录5:致效度评判专家的一封信
    附录6:问卷内容效度专家评判表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之源:教学与研究中矛盾危机引发化学教师学科理解问题的觉思
        1.1.1 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
        1.1.2 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
        1.1.3 研究中的矛盾:研究中融合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的困难
        1.1.4 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
    1.2 研究问题与解决之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理论模型体系的建构和测评工具的开发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思路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理论构建及开发测评工具方法论指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学科知识研究现状
        2.1.1 学科知识内涵概述
        2.1.2 学科知识的评价研究
    2.2 科学本质研究现状
        2.2.1 科学本质内涵概述
        2.2.2 科学本质的评价研究
    2.3 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
        2.3.2 国外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学科结构理论
    3.2 科学认识论
    3.3 建构主义理论
第4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与学科理解水平构建思路
    4.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
        4.1.1 概念界定
        4.1.2 基本特征
        4.1.3 结构要素
    4.2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构建思路
第5章 电化学主题课程与学科本体研究
    5.1 课程研究
        5.1.1 国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5.1.2 国内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5.1.3 国内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对比
    5.2 学科本体研究
        5.2.1 历史发展
        5.2.2 学科理解
第6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的开发与检验
    6.1 测评工具的编制流程
    6.2 测评工具的开发
        6.2.1 Rasch模型的基本原理
        6.2.2 试题的开发与呈现形式
        6.2.3 评分标准
    6.3 测评工具的试测过程及分析
        6.3.1 测评工具主要参数指标
        6.3.2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6.3.3 试测结果分析
        6.3.4 测评工具(试测版)的修正
    6.4 测评工具的实测过程及分析
        6.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6.4.2 实测结果分析
    6.5 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
        6.5.1 测评工具水平分值的划分
        6.5.2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
第7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
    7.1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总体性描述
    7.2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相关性分析
    7.3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差异性分析
    7.4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8.1.3 应用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1.2,提升的潜力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1.4,结语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2.2,练习的质量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2.3.1,专注
        2.3.2,目标设定
        2.3.3,自我评估
        2.3.4,策略
        2.3.5,大局
        2.3.6,警告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2.4.1,动力来源
        2.4.2,归因
        2.4.3,自我效能
    2.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3.1,调查
    3.2,特殊医学诊断
        3.2.1,结构性疾病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3.3.1,一般说明
        3.3.2,独奏乐器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3.4,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4.2,音乐的价值
    4.3,测量误差
    4.4,音乐外的因素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4.4.2,环境相关方面
        4.4.3,评估者的特征
    4.5,非音乐因素
        4.5.1,偏见
        4.5.2,表演顺序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4.7,总结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5.2.3,时间管理策略
    5.3,执行策略
        5.3.1,排练策略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5.4,评估策略
        5.4.1,评估的必要性
        5.4.2,流程评估策略
    5.5,元策略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5.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7.1.1,结构
        7.1.2,一般性建议
    7.2,音乐的记忆
        7.2.1,死记硬背
        7.2.2,记忆视觉信息
        7.2.3,用耳朵记忆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7.3,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体能
    9.1,背景
    9.2,长期运动
    9.3,临场运动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9.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10.4.1,生理学研究
        10.4.2,行为研究
    10.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着作和期刊文章
    音乐期刊文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11.1,生物反馈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11.3,神经反馈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11.6.1,增强注意力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11.7,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12.1,放松
    12.2,心智排练
        12.2.1,心智排练简介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12.3.2,专注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12.5,总结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1,表现力的本质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13.2.2,透镜模型
        13.2.3,认知反馈
        13.2.4,认知反馈研究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3.3,结论
    致谢
    注释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14.2,药物种类
        14.2.1,生活型药物
        14.2.2,处方药
        14.2.3,违禁药物
    14.3,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引言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空间秩序思想及其之于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拟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秩序
        一、关于空间的界定
        二、关于空间秩序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空间知识与空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
        二、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空间秩序思想方法的提炼
    第一节 空间秩序内涵的确定
        一、空间秩序的概念界定
        二、空间秩序与空间规律的区别
    第二节 空间秩序思想的梳理
        一、空间秩序思想适用范围的框定
        二、空间秩序思想的核心要义
        三、空间秩序思想的特征
        四、空间秩序思想的意义
        五、地理空间认知中的秩序性及其体现
    第三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方法论建设
        一、空间秩序探寻一般方法的梳理
        二、空间秩序探寻特殊方法的提炼
        三、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空间秩序思想的方法体系
        四、空间秩序思想方法的内容
第四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
    第一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中学地理教学内容选择
        一、以具有空间性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根本性要求
        二、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性要求
        三、以适宜的难度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性要求
    第二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知识的教学加工处理
        一、突显地理知识的空间属性
        二、简化概括地理空间信息
        三、形象直观化地理空间信息
        四、选择合适的空间尺度
        五、动态化地理过程信息
        六、生活化地理空间信息
    第三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知识体系构建
        一、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知识体系的构建意义
        二、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知识体系建构策略
第五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位置秩序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地理位置秩序的教学背景
        一、地理位置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位置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第二节 基于地理位置秩序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一、基于绝对位置秩序探寻的信息加工策略
        二、基于相对位置秩序探寻的信息加工策略
        三、运用空间秩序组织者抽象概括地理位置秩序
第六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形态秩序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地理空间形状秩序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形状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空间形状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三、基于地理空间形状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第二节 地理空间大小秩序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大小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大小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三、基于地理空间大小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第三节 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三、基于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第七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分布秩序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空间分布秩序的教学背景
        一、地理空间分布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空间分布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第二节 基于地理空间分布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地图呈现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二、使用网格法协助分区查找地理空间分布的疏密秩序
        三、简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四、增绘地理事物查找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五、运用空间秩序组织者抽象概括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第八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过程空间秩序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地理过程空间秩序的教学背景
        一、地理过程空间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过程空间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第二节 基于地理过程空间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尺度探索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二、利用空间信息的分类与简化突显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三、构建数学模型量化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四、联系生活形象化认知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五、使用图层叠加比较寻找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六、利用理论演绎探寻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七、运用空间秩序组织者探寻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一、科学史与生物科学史
        二、科学概念
        三、前概念
        四、概念转变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实验研究法
        五、案例研究法
    第五节 研究对象
    第六节 研究流程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科学史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将科学史引入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中美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三、近十年我国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研究趋势
        四、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促进科学知识的建构
    第二节 前概念的研究现状
        一、前概念的探查
        二、前概念的来源和特点
    第三节 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一、概念转变理论
        二、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科学史教学策略之于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
        一、理论基础
        二、实证研究
第二章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的科学史
    第一节 科学史内容对应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各级概念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前概念的探查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工具
        一、命题陈述表
        二、概念图
        三、开放式问卷
        四、二段式测验问卷
        五、教师针对性问卷
    第四节 问卷结果及分析
        一、开放式问卷结果分析
        二、二段式测验问卷结果分析
        三、教师针对性问卷结果分析
    第五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前概念及其归因
第四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科学史教学策略的建构程序
        一、与科学史发展方式相平行的前概念转变策略
        二、其他前概念的转变策略
    第二节 科学史教学策略的教学实施
        一、教学前测
        二、教学环节
    第三节 概念转变教学效果的检测
        一、概念转变教学效果评价
        二、科学概念构建效果评价
        三、学生课后访谈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建构出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二、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具备可行性和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归纳总结前概念的成因
        四、为运用高中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提供了教学案例
    第二节 教学启示与建议
        一、提高科学史教学的意识
        二、提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关注度
        三、重视前概念对学生概念构建的影响
        四、大胆尝试将科学史策略用于概念转变教学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主要的科学史内容与核心概念对应表
    附录Ⅱ 高中“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的命题陈述表
    附录Ⅲ 高中“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的开放式问卷
    附录Ⅳ 高中“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二段式测验问卷
    附录Ⅴ 教师问卷
    附录Ⅵ 教学前测卷
    附录Ⅶ 教学后测卷
    附录Ⅷ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致谢

四、关注错误——另一种教学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学“遗传”版块迷思概念探查及其转变研究[D]. 陈珊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D]. 魏思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林伟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实体编程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Matatalab玛塔实体编程机器人为例[D]. 陈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小学职前教师数学PCK状况调查研究[D]. 滕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D]. 单媛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9]空间秩序思想及其之于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 张福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D]. 王翼.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专注于错误——另一种教学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