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菌低能N~+离子注入的初步研究

纤溶菌低能N~+离子注入的初步研究

一、低能N~+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建伟[1](2016)在《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实现对国际社会碳减排承诺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我国人口多、耕地紧张的现实,利用木质纤维素为代表的非粮生物质生产能源是生物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β-葡萄糖苷酶是纤维素酶系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在纤维素降解中起重要作用。β-葡萄糖苷酶是纤维素复合酶系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限速步骤,提高p-葡萄糖苷酶的活力,有利于增强纤维素酶体系对纤维素的水解能力。本研究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由河南农业大学提供)H12为出发菌株,经过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并对其发酵工艺、粗酶液的水解性能和最适水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试验结果:(1)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12为出发菌株,制备浓度为1×107个/mL的H12孢子悬液,紫外诱变后的菌液涂布平板进行初筛和两轮复筛,对所得突变株进行10次连续传代培养,验证其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和发酵稳定性,获得2株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较高的突变菌株A104、A179,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H12酶活10.42IU/mL分别提高25.6%、23.1%。随后对A104、A179菌株进行N+注入诱变,获得突变株B135,酶活达12.66IU/mL,进一步对B135菌株进行紫外线照射和N+离子注入复合诱变,最终获得一株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X06,发酵酶活力为16.12IU/mL,较出发菌株H12酶活提高了52.9%,10次连续传代培养表明,X06的遗传性状和产酶性能稳定。(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X06菌株发酵工艺条件,最优培养基组成:玉米芯4.0%,酵母粉1.0%,(NH4)2SO40.4%,KH2PO40.4%,MgSO4·7H2O 0.08%,CaCl20.05%,吐温800.03%,微量元素液0.1%。最佳发酵条件:装液量40mL/250mL,接种量6.0%,初始pH 5.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20r/min,发酵时间7d,在最优工艺条件下X06发酵水平达43.66 IU/mL,较优化前酶活16.21IU/mL提高了170.1%。(3)对X06菌株所产粗酶液组分分析表明该酶系组成为: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水平分别为42.50IU/mL、853.2IU/mL、23.68IU/mL.其中β-葡萄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温度稳定性较好,55口保温24h仍有70%以上的相对活性;最适作用pH为4.5;在pH 3-8之间较稳定,能保留相对酶活力的80%以上;浓度为5mM的Fe2+、Mn2+对酶活有较大促进作用,相对活性分别高达137.44%和138.34%。

付云芳[2](2013)在《低能N+注入介导秦艽基因组DNA转化酵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为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药用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G. macrophylla)中,是评价龙胆属药材的主要指标,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肝、利胆及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临床用药量的增加、多年的过渡采挖,造成了野生秦艽资源的严重匮乏。人工栽培存活率低,药材质量下降,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龙胆苦苷产量低等问题导致龙胆苦苷的供应难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寻求及扩大龙胆苦苷新型药源途经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低能离子注入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低能离子注入因其独特的反应机制及诱变效应,使其在微生物、植物育种及农作物改良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以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产量为指标对多形汉逊酵母DL-1(Hansenula polymorpha DL-1,H.polymorpha DL-1)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两阶段温度调控发酵法生产GSH。在此基础上,对N+注入H.polymorpha DL-1的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了最佳的离子注入参数。最后,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介导秦艽基因组DNA转化酵母,构建产龙胆苦苷的酵母工程菌,为解析龙胆苦苷生物合成基因提供实践材料,为后续探索遗传改造微生物生产倍半萜类物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对开展药用植物基因资源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提高谷胱甘肽产量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H.polymorpha DL-1的最适生长温度、GSH合成的最佳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其分别为30℃、37℃和pH6.5;接着,通过变温调控分批发酵,确定了最佳变温条件为:45℃培养12h后将温度降低为37℃继续培养36h,采用该方法摇瓶发酵后GSH总量及GSH含量分别为416.13mg/L和103.15mg/g,比恒温培养(37℃)分别提高了69.6%和55.4%;最后,通过5L发酵罐扩大培养,生物量(Dry Cell Weight,DCW)和GSH产量分别达42.35g/L和927.68mg/L。表明变温调控方法可用于提高H.polymorpha DL-1发酵生产GSH的产量。(2)分别以注入后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及产龙胆苦苷能力为依据,确定了N+注入转化H.polymorpha DL-1的最佳参数为:注入能量,25keV;剂量,2.5×1016ion/cm2,10-3真空条件下,脉冲注入10s,间隔10s。用上述条件处理后,H.polymorpha DL-1的正突变率为38%,通过ZnCl2抗性筛选获得了一株GSH突变菌株,摇瓶变温发酵后DCW达6.24g/L,相对于原始菌株提高了9.09%;GSH产量为337.16mg/L,比原始菌株提高1.56倍;继代培养八代GSH产量变化不显着。将该菌命名为Hansenula polymorpha18(HP18),已申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期为:2012年9月29日;保藏号为:CGMCC.NO.6642。(3)建立了产龙胆苦苷酵母工程菌的快速筛选方法。首先采用颜色反应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采用TLC及RP-HPLC法进行定量检测,具体如下:a颜色反应酸水解反应(10%H2SO4)、Molish及Fehling试验;2%CuSO4、Weiggering反应及香草醛试验;20%NaOH和盐酸-镁粉反应。b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含量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紫外检测器:Waters2487;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在室温下测定,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20μl;流速:1.0ml/min。在该色谱条件下检测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1.16%,精密度试验RSD=2.2%,龙胆苦苷的保留时间tR=12.3min。(4)采用GD2611-01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秦艽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纯度为OD260/OD280=1.8±0.02,浓度约为1μg/μl,无蛋白质、RNA、多糖等杂质。(5)低能N+注入介导秦艽基因组DNA转化H.polymorpha DL-1,存活率低,通过颜色反应进行初筛,呈阳性的菌株30株,占随机挑选总数的3.98%;经摇瓶复筛及RP-HPLC法分析获得一株产龙胆苦苷的酵母工程菌,编号为DL10049。(6)酵母工程菌DL10049用无机培养基摇瓶发酵72h龙胆苦苷产量为2.588mg/L,生物量为2.4g/L;YPD培养基摇瓶发酵72h龙胆苦苷产量为2.208mg/L,生物量为4.6g/L。(7)将工程菌DL10049继代培养6代,RP-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龙胆苦苷含量,每代菌龙胆苦苷产量均有小幅降低,第六代相比于第二代降低了30.9%,说明该菌株稳定性差。

宋智青[3](2012)在《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国际上,人们对转基因物种的担忧越来越严重,因而传统的物理因子生物效应,特别是诱变育种研究被更多学者重新关注起来。电场,离子束是比较常见的物理诱变因子,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诱变机理性的课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场对生物体的效应是可遗传的,还是当代效应?或者说电场有没有诱变效应,一直以来科学界都不置可否,未有定论,本文以模式生物大肠杆菌K12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几种平板电场对野生大肠杆菌K12的诱变率。结果发现高压直流、交流、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3种电场在低剂量处理时(1.5kV/cm时)都表现为对大肠杆菌K12的刺激效应,随着电场剂量增大,3种电场对大肠杆菌K12逐步变为抑制效应。其中直流平板电场的效应最为明显。交流和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对大肠杆菌K12诱变率变化不大,均未达到对照组的2倍。直流平板电场在4.5kV/cm时,突变率达到极大值5.8×10-6,是对照组的2.32倍。所以,我们认为,高压直流、交流、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诱变效应,但是其诱变效应不明显。随后,我们用场强为1,2,3,4kV/cm的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大肠杆菌10分钟,在场强为1kV/cm时,突变率为31.2×10-6,分别是自发突变(1.2×10-6)和对照(2.5×10-6)的26倍和12倍。此结果表明高压芒刺电场是一种损伤低、突变率高的很好的诱变剂。碱基置换是高压芒刺电场处理组的主要类型突变,30%碱基置换属于G:C→A:T转换,70%为A:T→T:A,G:C→T:A,A:T→C:G,G:C→C:G颠换。与自发突变相比,电场处理组中的碱基置换、碱基插入、碱基缺失的增加很明显。同时在突变热点处5’→TGGC-3’的缺失/增加从82%下降到26%。但此位点的绝对突变率有所增加。高压芒刺电场组还发现了自发突变组中没有发现的A:T→T:A的颠换和280bp的大片段缺失,同时还有G:C→A:T的增加。这表明高压芒刺静电场处理组的突变谱与SOS反应产生的突变谱有明显相似的地方,本文认为高压芒刺静电场对大肠杆菌的诱变效应是由于电场作用引起大肠杆菌SOS反应而导致的;高压芒刺静电场诱发lacI的突变谱中有一个长达280bp的大片段缺失突变,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没有报道过的,同时从单碱基插入缺失以及多碱基插入缺失的发生比例也可以看出,细菌基因组进化偏爱于删除。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的,具有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宽的优点,被用于植物和微生物育种,然而通过这些年的研究,也发现离子束的生物效应在某些物种上在后代遗传中丢失,即遗传不稳定。同时其诱变机制还不太明确。本文用keV氮离子重复注入诱变大肠杆菌K12,发现离子束重复注入可以增加突变菌的遗传稳定性,同时离子束多次重复注入诱变与一次诱变相比产生的突变型可能更为广泛。从中筛选了离子注入多次诱变,基于lacI基因的稳定遗传大肠杆菌K12突变菌S55,运用lllumina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S55进行测序,得到S55的精细结构图谱,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共有18个SNP,2个Indel,9个大片段Deletion。18个SNP中11个是A,T,C等三种碱基变成G。碱基颠换占55.6%,碱基转换占44.4%。2个Indel中,+GCCA发生在突变筛选目标基因lacI基因上。4个SNP (3SNPs发生在rlpB基因上,1个发生在ygbN基因上)所在基因与生物膜及输运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有助于增强大肠杆菌对离子注入刻蚀损伤的适应能力。S55中,所有的9个结构变异都属于碱基对删除类型,每个删除片段都大于1000bp,并且均包含插入序列。其中6个是属于插入序列插入引起的非功能化的假基因,1个为含插入序列的长度为23252bp的Rac噬菌体区。本实验结果说明,大肠杆菌基因组进化中的deletion bias现象皆与基因组中非功能区的丢失有关。这些插入序列也是基因组中的非稳定因素,离子重复注入引起这些片段的删除有利于大肠杆菌突变菌S55基因组的稳定性。

孟佑婷,刘桂君,杨素玲,包放[4](2012)在《离子注入诱变改良农业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文中提出离子注入生物体诱变是人工诱变的新方法,利用其可以获得较高的突变率,扩大突变谱,从而为筛选优良的突变菌株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该研究综述了离子注入诱变微生物的机理、生物学效应和近年来该技术应用于农业微生物诱变改良的实例,同时分析了今后离子注入在农业微生物诱变育种工作中的发展前景。

李吉彬,吕杰,金湘,毛培宏[5](2012)在《低能离子束注入纤维分解菌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低能离子束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介绍了低能离子束诱变纤维分解细菌的研究进展。

马飞[6](2012)在《离子束诱变烃降解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在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泄漏以及含油废弃物的排放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诸多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中,生物修复技术由于具有工艺简单、费用低、效果好、对环境破坏性小等优点而公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获得高效、光谱、稳定、适应性强的石油降解菌株是进行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关键,因此,诱变改良选育出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烃降解菌的研究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富集培养、驯化分离筛选、N+注入诱变选育得到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高效石油降解菌,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分析、对石油烃降解性能、产出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现场修复提供优良的菌种,提出了治理石油污染的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1.从长期被石油烃类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驯化分离筛选得到4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高效石油降解菌8-2,8-8,8-11,8-18。通过进一步对菌株生长产生的溶血圈,发酵液排油圈直径,发酵液表面张力,原油摇瓶发酵降解率的筛选,得到两株产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高效石油降解菌株。菌株8-2生长能够产生溶血圈,发酵液排油圈直径3.8cm,发酵液表面张力39.5mN m-1,原油摇瓶发酵降解率51%。菌株8-11生长能够产生溶血圈,发酵液排油圈直径6cm,发酵液表面张力32.7mN m-1,原油摇瓶发酵降解率64%。不同的菌株对石油的降解能力有显着的差异,其降解率范围为30%-70%。通过生理生化实验,结合菌落的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扩增测序,经基因库比对,菌株8-2与基因库中编号为NR024708.1(ATCC19374)相似率为99%,被确定为弯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菌株8-11与基因库中编号为NR043242.1(ATCC7061)相似率为99%,被确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2.本研究确定了出发菌株8-11的最佳N+注入参数,注入能量为20keV,90个单位剂量时,存活率为20%,正突变率最高,为最佳注入剂量。经低能N+离子注入后,筛选出一株高效烃降解菌诱变菌23,烃降解摇瓶实验结果表明:诱变菌23比出发菌有更强的乳化原油能力,经过7d的降解,发酵液显示出稳定的褐色乳液,石油烃全部乳化为分散的细小颗粒。排油圈测试结果显示:诱变菌23比出发菌的排油活性明显提高,排油圈直径扩大了1-2cm,表明发酵液中有较多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产生。诱变菌23对原油总烃的降解率达到了74%,比出发菌提高了6%,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图显示出其对长短链的烃都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效果比较理想。经传代培养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3.菌株产生物表而活性剂的方式为生长相关型,菌株发酵液初提后得到棕黄色粉末状物质,经薄层层析和傅里叶红外扫描分析,初步判断为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亚甲基蓝-氯仿实验显示该离子型为阴离子型,菌株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CMC为40mg L-1,对其乳化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起始的48h内,乳化体积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很慢,72h后,发酵液的乳化体积仍能达到75%,并能持续较长时间,说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蜡乳化性能稳定,增溶效果良好。对高温、高盐和酸有较强的耐受力,在温度20-100℃,盐浓度0-14%,pH2-14显示出较好的表面活性。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降解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的增加,原油的降解率增加,但当生物表面活性剂添加到一定量时,原油的降解率趋于平缓。先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将原油乳化后有利于烃降解菌对原油的摄取,从而提高原油的降解率。

杨转琴[7](2010)在《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筛选及诱变选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餐饮废水排放量大,污染严重,其处理逐渐成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新重点。国内外,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逐渐兴起。本实验从采自屠宰场、豆制品加工厂、餐馆及学校餐厅下水道口的4个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高效降解餐饮废水蛋白的菌株D-4,对该菌株的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对D-4菌株的生长曲线研究显示:0~4h该菌生长处于迟缓期,4~28h为对数增长期,28h后进入稳定期;蛋白降解曲线研究发现:降解36h时,蛋白降解率已达到81.67%。以从自然界分离筛选出的B. megaterium D-4为出发原始菌株,利用紫外照射和离子束注入诱变进行复合诱变育种,在紫外诱变时,选择照射时间为4min(存活率为17.10%);低能离子注入时,选择能量30 keV,剂量6×1015·ion/cm2,存活率为13.40%。在该条件下对出发菌株进行复合诱变,通过初筛和复筛,选育出一株突变株D-4-29-3,其蛋白降解率比原始出发菌株D-4提高了18.20%,也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和蛋白降解周期,经15次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在菌株D-4-29-3降解条件的研究中,探讨了pH、温度、接种量、摇床转速、不同碳源及不同配比发酵培养基成分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确定其降解蛋白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比与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蔗糖1.0%,酪蛋白1.0%,酵母膏0.2%,K2HPO4 0.3%;初始pH 7.0,种龄12h,接种量4.0%,温度32~37℃,摇床转速180 rpm/min,降解24h。在此条件下,其蛋白降解率最高可达97.56%。

岳洁瑜[8](2010)在《N+、α粒子、60Co-γ对陆地棉花粉的诱变效应研究及诱变后代鉴定》文中认为诱变是棉花育种中创造变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棉花辐射诱变一般以种子为材料,但辐照种子长成的M1植株易出现嵌合体。花粉中含有精细胞,对辐射诱变敏感,突变的精细胞可通过受精遗传给后代,有助于提高选择效率和加速辐射育种进程。此外,辐照花粉也是创造非整倍体等遗传材料的有效方法。60Co-γ射线是棉花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诱变手段。离子束注入技术在植物、微生物诱变研究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由于离子束穿透能力很弱,它能否进入细胞,一直存在争议。而且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涉及复杂的生物学效应,离子注入后对植物细胞的直接损伤及诱变效应方面的机理研究还很缺乏。a粒子属于直接电离粒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能引发细胞之间的辐射信号传导及其细胞间旁效应的产生。由于α粒子的穿透力较弱,a粒子的辐射生物学研究多集中在哺乳动物细胞方面,在植物上研究α粒子的生物效应尚少有报道,尚不清楚它是否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植物诱变源。本研究以陆地棉为材料,分别用N+、α粒子和60Co-γ射线作为辐射源,从花粉粒表面结构、内部超微结构、花粉粒萌发率、授粉后萌发花粉管的数量和长度、花粉管微丝骨架、花粉管Ca2+浓度梯度以及N+注入后引起M1代DNA和RNA水平上的变异等方面研究N+、α粒子及60Co-γ射线辐射对花粉粒的诱变生物学效应,比较三种诱变源的诱变机理,为棉花诱变育种提供了新的方法。对60Co-γK射线诱变花粉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丰富了花粉诱变育种技术。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棉花雄性配子体发生和发育的检测方法将荧光染料DAPI染色DNA、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花粉管微丝、Fluo-3am染色花粉管中Ca2+、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应用到检测棉花雄性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发现陆地棉花蕾的大小与花粉母细胞及雄配子体的发育程度紧密相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形成雄配子时期的花蕾纵、横径大约在0.4-0.5、0.3-0.4 cm之间。处于减数分裂期的花蕾取样时间在夏季早晨5:00-7:00为宜。通过荧光染料DAPI染色,可直接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征及其变化过程;经过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过的棉花成熟花粉粒,在10%次氯酸钠水溶液中,55℃水浴处理30 min,可脱去花粉粒外壁,棉花花粉粒萌发以前,其内部生殖核的分裂并不完全同步,同时存在单核花粉粒、双核花粉粒和三核花粉粒等三种不同类型的花粉粒;陆地棉花粉管内微丝主要以微丝束的方式沿花粉管连续纵向排列,花粉管顶端10-20μm的区域内,不存在微丝网络;花粉管内的游离Ca2+呈现顶端Ca2+浓度较近顶端高的极性分布。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为开展与棉花花粉粒有关的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途径和依据。2.N+、α粒子和60Co-γ对陆地棉花粉的诱变效应研究及诱变后代鉴定2.1以10、20和30 keV的N+注入陆地棉花粉粒。发现N+通过刻蚀方式作用于花粉粒,对花粉内部结构、花粉活力以及花粉管的微丝骨架结构均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影响程度与注入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对花粉的损伤效应越明显。2.2.通过对20 keV的N+注入后的花粉授粉后发育的M1(胚珠)DNA的SSR标记分析,在DNA水平上检测N+诱变后的多态性变化,结果表明,N+注入陆地棉花粉后再给雌蕊授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花粉中精细胞的DNA序列,会对胚珠的DNA多态性产生影响。说明N+注入花粉,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20 keV的N+诱变陆地棉花粉后M1代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在mRNA水平上检测N+的诱变效应。已测序的有50个缩减cDNA克隆中,52%的序列在数据库中都有同源的棉属来源的EST。38个EST与其他物种已知基因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56%-100%,占总EST的76%;5条EST序列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同源性序列,但其功能尚不清楚;9个EST能在数据库中发现为推测蛋白;4个EST在GenBank中没有查到对应的同源序列(序列号分别为:GH291233;GH291234;GH291235和GH291236)2.3.以陆地棉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注入机各参数(离子能量、总剂量、剂量率、脉冲剂量、间隔时间)对陆地棉花粉注入效应的影响。发现N+注入时的抽真空过程对陆地棉花粉活力无影响,离子能量、总剂量、剂量率、脉冲剂量和注入间隔时间等5个参数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注入结果。5个参数对注入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能量>剂量率>总剂量>脉冲剂量>间隔时间。因此,在实际的离子注入时,应根据实验目的综合考虑这些参数的效应,比如采用高能量-低剂量-长间隔时间可能是提高注入花粉活力较为有效的方法。2.4.以2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陆地棉花粉粒,发现60Co-γ射线对花粉粒的表面结构无影响;但对花粉粒内部结构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内壁变薄,不规则且部分向内凹陷,内质网解聚,内含物增多;与对照(自然花粉)相比,花粉粒活力降低了38%,授粉后胚珠的DNA多态性明显增加;M1发芽率降低了41.03%。棉株的主根长,最长侧根长度,平均侧根长度,侧根数和株高等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2.24%,18.93%,11.80%,28.02%和23.05%。雄性不育株占56.7%。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达119.79%,比对照增加103.21%,其次为衣分、茎粗、籽指、果枝数、最长果枝,变异系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4.59%、75.96%、69.83%、33.25%、29.62%;株高变异系数最小(20.15%),比对照增加了11.843%。M2代植株中的雄性不育株占24%。M2代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3.08%),较对照增加21.94%,其次为籽棉产量、果枝数、株高、单铃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6.26%、3.83%、3.99%、7.25%。衣分的变异系数最小(4.90%),比对照增加0.50%。M2代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及变异幅度均小于M1代。M3代的株高、果枝数、铃数、产量和单铃重5个性状的均值皆低于对照,衣分均值高于对照,降低与升高的幅度皆小于M2代。在M1、M2、M3代等3个诱变后代中,M3代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小,M1代的变异系数最大。M3代大多数的变异株系表现稳定,基本无分离,因此,在诱变后代选择上,M1代种子可混收,M2代再分单株收获。M3代可获得部分纯合株系。2.5.以陆地棉成熟花粉粒为材料,结合超薄切片、荧光染色等技术。通过观察花粉的表面结构、内部结构、以及花粉萌发出的花粉管的生长和内部的微丝骨架结构的变化,分析α粒子及60Coγ射线的诱变效应,以及诱变效应与辐照剂量间的关系,比较两种辐射源产生的辐射效应及机理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α粒子是通过刻蚀方式作用于花粉粒,不同于60Co-γ射线通过高能量射线穿透花粉粒作用于花粉粒。两种辐照方式均通过对花粉的内部结构产生损伤使花粉萌发率及萌发花粉管的数目下降,破坏花粉管微丝骨架。相同剂量时,60co-γ射线的损伤作用大于a粒子的作用。2.6从诱变育种的角度来说,α粒子由于其发射仪器的限制,每次处理的花粉数量有限,不能在田间大量授粉;N+虽然对花粉的损伤效应明显,但田间授粉,后代变异不明显;20 Gy的60Co-γ射线是较为适宜的陆地棉成熟花粉育种的辐照剂量,花粉活力较高,后代性状变异明显;过高的剂量会抑制花粉管的萌发和生长,田间授粉不能收获种子。

徐玉霞[9](2010)在《低能离子诱变选育植物乳杆菌高产CLA菌株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一株产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植物乳杆菌为出发菌株,以10 kev氮离子对出发菌进行多次诱变选育,以期得到一株高产CLA的诱变菌株,并且对该诱变菌株适宜产CLA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为了比较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在分子水平的差异,利用30条随机引物对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进行了RAPD比较分析,并且应用SDS-PAGE技术作为研究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遗传突变分析的辅助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注入能量为10 keV,剂量为0(对照)120×2.6×1013 ions/cm2条件下对出发菌株ANCLA02进行诱变,结果表明:存活曲线与文献报道的“马鞍型”曲线基本符合。注入诱变高产CLA菌株的适宜剂量为60×2.6×1013 N+/cm2。筛选获得的诱变菌株ANCLA02的CLA产量为106.67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倍。诱变菌株经5代培养,产CLA性能稳定。2.对诱变菌株适宜产CLA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植物乳杆菌的最适产CLA条件为:亚油酸为诱导物,并且亚油酸添加量为0.1%,菌株的接种量为4%,初始PH为6.5,在37℃条件下发酵培养24小时,可使CLA产量达到最大。3.将出发菌株和诱变菌体进行全细胞蛋白电泳,比较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菌体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在全细胞蛋白的表达上无差异。4.本试验共选用了30条随机引物,用他们对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进行扩增,结果表明:低能离子注入引起了植物乳杆菌DNA的突变,在30条随机引物中,有4条引物在两池间有扩增产物,其中有两条在两池间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扩增的引物频率为6.67%,且多态性稳定,重复性较好

于靖怡[10](2010)在《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大芒鹅观草、偏穗鹅观草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产量因子及营养成份这五个方面对这两种鹅观草当代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低剂量氮离子束刺激作用下,两种鹅观草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三叶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而高剂量则表现为抑制损伤作用。当氮离子束注入剂量为1.82×1016ions/cm2时,这两种鹅观草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单株干重都高于对照;并且在此剂量下这两种鹅观草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都升高,粗纤维含量降低,说明此剂量对这两种鹅观草当代的产量因子、营养成分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结合前人的研究规律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当氮离子束注入剂量为1.82×1016ions/cm2时,对这两种鹅观草的当代生物学效应有一定促进作用,该剂量为应激剂量,该结论能够为其它鹅观草属植物在离子束诱变育种方面提供一定的剂量参考价值。

二、低能N~+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能N~+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β-葡萄糖苷酶
        1.1.1 β-葡萄糖苷酶的来源
        1.1.2 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结构
        1.1.3 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特性
        1.1.4 β-葡萄糖苷酶催化反应机制
        1.1.5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1.1.6 β-葡萄糖苷酶生产工艺
    1.2 育种研究进展
        1.2.1 自然选育
        1.2.2 诱变育种
        1.2.3 原生质体育种
        1.2.4 基因工程育种
        1.2.5 紫外线诱变机理
        1.2.6 离子注入作用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
        1.2.7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应用
    1.3 β-葡萄糖苷酶的测定方法
        1.3.1 分光光度法
        1.3.2 荧光法
        1.3.3 电化学法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黑曲霉菌株诱变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1.3 试剂
        2.1.4 仪器
        2.1.5 实验方法
        2.1.6 分析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紫外线诱变结果与分析
        2.2.2 N~+离子注入诱变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2.3.1 结论
        2.3.2 讨论
第三章 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
        3.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3.1.3 试剂
        3.1.4 仪器
        3.1.5 实验方法
        3.1.6 分析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3.2.2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3.2.3 表面活性剂对产酶的影响
        3.2.4 交试验结果
        3.2.5 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
        3.2.6 发酵过程产酶相关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
    3.3 结论
第四章 黑曲霉所产粗酶液的水解性能和最适水解条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
        4.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4.1.3 试剂
        4.1.4 仪器
        4.1.5 实验方法
        4.1.6 分析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粗酶液的酶系组成
        4.2.2 最适反应温度
        4.2.3 温度的稳定性
        4.2.4 最适作用pH
        4.2.5 pH的稳定性
        4.2.6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4.3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5.2 本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深入方向
参考文献

(2)低能N+注入介导秦艽基因组DNA转化酵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目录
1 绪论
    1.1 药用植物秦艽的概况
        1.1.1 生物学特征
        1.1.2 秦艽的主要有效成分
        1.1.3 秦艽中萜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及其应用研究
        1.1.4 秦艽的药理学研究
    1.2 龙胆苦苷的研究概述
        1.2.1 龙胆苦苷的理化性质
        1.2.2 龙胆苦苷的药理作用
        1.2.3 龙胆苦苷的提取分离与检测
        1.2.4 龙胆苦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1.3 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概况
        1.3.1 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原理
        1.3.2 离子注入技术的特点
        1.3.3 低能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
    1.4 多形汉逊酵母的研究概况
        1.4.1 多形汉逊酵母的培养特性
        1.4.2 多形汉逊酵母的应用
    1.5 谷胱甘肽的研究概况
    1.6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6.1 本课题的目的
        1.6.2 本课题的意义
    1.7 本课题的前期研究进展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1.8.1 多形汉逊酵母培养条件的研究
        1.8.2 N~+注入多形汉逊酵母条件的考察
        1.8.3 产龙胆苦苷工程菌的构建
    1.9 本课题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路线
        1.9.1 本课题的基本原理
        1.9.2 本课题采用的技术路线
        1.9.3 本课题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2 多形汉逊酵母 DL-1 培养条件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2.2.2 分析方法
    2.3 研究内容
        2.3.1 DTNB 法测定 GSH
        2.3.2 温度对多形汉逊酵母 DL-1 生长的影响
        2.3.3 初始 pH 对多形汉逊酵母 DL-1 生长的影响
        2.3.4 变温分批发酵生产 GSH
        2.3.5 高密度发酵生产 GSH
    2.4 结果与分析
        2.4.1 DTNB 法测定 GSH
        2.4.2 温度对 GSH 产量及菌体生长的影响
        2.4.3 初始 pH 对 GSH 产量影响
        2.4.4 多形汉逊酵母 DL-1 生长曲线的测定
        2.4.5 变温调控分批发酵生产 GSH
        2.4.6 高密度发酵生产 GSH
    2.5 小结
3 N~+注入多形汉逊酵母 DL-1 条件的考察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多形汉逊酵母的 N~+注入方法
        3.2.2 GSH 高产菌株的选育
    3.3 研究内容
        3.3.1 ZnCl2抗性筛选物浓度的确定
        3.3.2 N~+注入能量及剂量的考察
        3.3.3 正突变率的测定
        3.3.4 GSH 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3.3.5 突变菌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抗性筛选物浓度的确定
        3.4.2 不同能量与剂量注入后菌株的生长情况
        3.4.3 氮离子注入多形汉逊酵母 DL-1 的诱变效果
        3.4.4 谷胱甘肽高产菌株的筛选
        3.4.5 突变菌的传代稳定性试验
    3.5 小结
4 产龙胆苦苷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秦艽有效成分的定性检识
        4.2.2 龙胆苦苷的定性定量分析
        4.2.3 秦艽基因组 DNA 的提取
        4.2.4 酵母菌转化
        4.2.5 产龙胆苦苷工程菌的筛选
    4.3 研究内容
        4.3.1 定性检识方法的研究
        4.3.2 龙胆苦苷定量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4.3.3 秦艽基因组 DNA 提取
        4.3.4 多形汉逊酵母 DL-1 的注入与转化
        4.3.5 酵母菌平板培养与计数
        4.3.6 产龙胆苦苷工程菌的筛选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秦艽有效成分的初步定性检识
        4.4.2 TLC 法定性检测样品溶液中龙胆苦苷
        4.4.3 HPLC 法定量分析龙胆苦苷
        4.4.4 秦艽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检测
        4.4.5 重组酵母菌的平板培养与计数
        4.4.6 产龙胆苦苷工程菌筛选
        4.4.7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酵母工程菌发酵产物
        4.4.8 重组菌株稳定性试验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场生物技术
        1.1.1 电场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1.1.2 电场生物效应的机制研究
        1.1.3 讨论
    1.2 离子束生物技术
        1.2.1 引言
        1.2.2 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1.2.3 离子束注入植物生物效应
        1.2.4 离子束注入微生物育种
        1.2.5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
        1.2.6 离子束生物效应的机理
    1.3 LACl突变筛选体系的原理
        1.3.1 Iac操纵子的组成
        1.3.2 Iac操纵子的调控
        1.3.3 Iacl突变子筛选方法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菌种
        2.2.2 培养基
        2.2.3 样品准备
        2.2.4 样品处理及存活率突变率确定
        2.2.5 突变子的筛选和鉴定
        2.2.6 基因组DNA提取
        2.2.7 PCR扩增突变子Iacl基因及产物回收
        2.2.8 测序、序列比对及结果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平板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存活率
        2.3.2 不同平板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突变率
        2.3.3 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存活率
        2.3.4 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突变率
        2.3.5 突变子DNA提取、PCR、胶回收
        2.3.6 测序结果及分析
    2.4 讨论
        2.4.1 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对大肠杆菌突变率的影响
        2.4.2 高压芒刺电场致大肠杆菌突变的可能机理
        2.4.3 小结
第三章 低能离子束重复注入大肠杆菌诱发全基因组突变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菌种
        3.2.2 培养基
        3.2.3 样品准备及离子注入
        3.2.4 突变菌的重复注入
        3.2.5 诱变n次后的突变子传代稳定性试验
        3.2.6 重复诱变稳定突变菌的确定及其总DNA的提取
        3.2.7 突变子S55全基因组测序
        3.2.8 数据组装分析
        3.2.9 突变子S55中SNP检测方法
        3.2.10 突变子S55中Indel检测方法
        3.2.11 突变子S55中SV检测方法
    3.3 结果
        3.3.1 低能离子注入重复诱变的大肠杆菌K12的规律
        3.3.2 经离子注入重复诱变的稳定突变菌的筛选
        3.3.3 突变子S55总DNA提取纯化
        3.3.4 突变子S55的精细结构图数据组装结果
        3.3.5 突变菌S55中SNP检测
        3.3.6 突变子S55突变菌中Indel检测
        3.3.7 突变子S55突变菌中SV检测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4.1 工作总结
    4.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

(4)离子注入诱变改良农业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子注入生物体的机理、相关过程及影响因素
    1.1 离子注入生物体的物理化学基础
    1.2 离子注入过程和影响因素
2 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
3 离子注入应用于农业微生物诱变改良的相关研究
4 展望

(5)低能离子束注入纤维分解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学
    1.1 低能离子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
    1.2 低能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
    1.3 低能离子生物工程学的应用
2 低能离子束注入纤维分解菌的研究
    2.1 纤维素分解菌
    2.2 纤维素分解菌的诱变方法
    2.3 低能离子束诱变纤维分解菌
3 展望

(6)离子束诱变烃降解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1.2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烃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石油烃降解菌的初筛
    2.3 石油烃降解菌的复筛
    2.4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
    2.5 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2.6 小结
第3章 低能N~+注入烃降解菌的诱变选育
    3.1 出发菌
    3.2 培养基
    3.3 样品制备
    3.4 N~+注入处理
    3.5 N~+注入后处理
    3.6 对诱变菌株的选育
    3.7 结果与分析
    3.8 小结
第4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质研究
    4.1 菌种来源
    4.2 菌株产表面活性剂与菌体生长的关系
    4.3 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纯化与定性
    4.4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4.5 不同因素对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
    4.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烃的乳化性能分析
    4.7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筛选及诱变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目录
图表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餐饮废水及其处理研究概况
        2.1.1 餐饮废水的特征
        2.1.2 餐饮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危害
        2.1.3 目前国内外餐饮废水的处理方法概况
        2.1.3.1 焚烧
        2.1.3.2 卫生填埋
        2.1.3.3 堆肥
        2.1.3.4 泔水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技术
        2.1.3.5 泔水生产氢气技术
        2.1.3.6 泔水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2.1.3.7 其他技术
        2.1.4 特殊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2 紫外线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2.3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
        2.3.1 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机理
        2.3.1.1 电荷交换效应
        2.3.1.2 表面刻蚀和容积损伤
        2.3.1.3 产生自由基
        2.3.1.4 辐射细胞近旁效应
        2.3.1.5 离子注入生物效应进程
        2.3.2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特点及诱变程序
        2.3.3 离子束诱变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2.4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3 餐饮废水蛋白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分离样品
        3.1.2 部分试剂
        3.1.3 培养基
        3.1.4 部分溶液配方
        3.1.5 实验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蛋白含量的测定
        3.2.2 富集
        3.2.3 分离
        3.2.4 初筛方法
        3.2.5 复筛方法
        3.2.6 菌种鉴定
        3.2.6.1 形态特征的鉴定
        3.2.6.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蛋白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3.3.2 初筛结果
        3.3.3 复筛结果
        3.3.4 菌种初步鉴定
        3.3.4.1 形态特征
        3.3.4.2 生理生化特征
        3.3.5 生长与降解特性
        3.3.5.1 生长曲线
        3.3.5.2 降解曲线
    3.4 本章小结
4 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菌株的诱变选育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实验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蛋白降解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4.2.1.1 诱变出发菌株生长曲线
        4.2.1.2 菌悬液的制备
        4.2.1.3 诱变最佳时间的选择
        4.2.1.4 初筛方法:琼脂块法
        4.2.1.5 复筛方法
        4.2.2 蛋白降解菌株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
        4.2.2.1 诱变出发菌株生长曲线
        4.2.2.2 离子注入诱变流程
        4.2.2.3 诱变最佳剂量的选择
        4.2.2.4 初筛方法
        4.2.2.5 复筛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蛋白降解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4.3.1.1 出发菌株诱变菌龄的选择
        4.3.1.2 紫外线诱变剂量的选择
        4.3.1.3 初筛结果
        4.3.1.4 复筛结果
        4.3.2 蛋白降解菌株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
        4.3.2.1 出发诱变菌株的菌龄选择
        4.3.2.2 离子束诱变剂量的选择
        4.3.2.3 初筛结果
        4.3.2.4 复筛结果
        4.3.2.5 D-4-29-3菌株的生长与降解特性
    4.4 本章小结
5 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诱变菌株降解条件的初步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菌种
        5.1.2 培养基
        5.1.3 实验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5.2.2 初始pH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2.3 温度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2.4 溶氧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2.5 接种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2.6 不同碳源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2.7 发酵培养基的正交实验
        5.2.8 菌种保存
        5.2.8.1 斜面保存
        5.2.8.2 二甲基亚砜(DMSO)保存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发酵过程pH的变化
        5.3.2 初始pH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3.3 温度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3.4 溶氧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3.5 接种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3.6 不同碳源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
        5.3.7 发酵培养基的正交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N+、α粒子、60Co-γ对陆地棉花粉的诱变效应研究及诱变后代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等的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γ射线、低能离子束和α粒子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
        1 物理辐射生物学的理论基础
        1.1 物理辐射的类别
        1.2 辐射生物学相关概念
        2 物理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2.1 棉花γ射线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2.2 棉花离子束注入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2.3 棉花α粒子注入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被子植物花粉生物学
        1 花粉的发育与结构
        2 花粉与花粉管中细胞骨架系统
        3 花粉管结构与顶端生长机制
        4 花粉辐射生物学研究
        4.1 花粉辐射的特点
        4.2 花粉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三章 棉花雄性配子体发生的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花小孢子发育的荧光标记
        2.1.1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2.1.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雄配子形成期的花蕾大小
        2.2 脱外壁花粉粒的制备方法及荧光染色
        2.3 花粉管微丝的荧光标记
        2.4 花粉管中游离Ca~(2+)的荧光标记
        3 讨论
        3.1 棉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荧光标记方法
        3.2 陆地棉脱外壁花粉粒的制备和花粉粒核DNA检测
        3.3 棉花花粉管微丝的荧光染色
        3.4 棉花花粉管中游离Ca~(2+)的荧光标记
        4 结论
    第四章 N~+注入陆地棉花粉粒的诱变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N~+注入对花粉粒表面结构的影响
        2.2 N~+注入对花粉粒内部结构的影响
        2.3 N~+注入对花粉粒萌发特性的影响
        2.4 N~+注入对花粉管微丝的影响
        2.5 N~+注入对花粉管游离Ca~(2+)浓度梯度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N~+注入陆地棉花粉对胚珠DNA及M_1代cD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胚珠DNA的SSR分析
        1.3 M_1代植株叶片SSH分析
        2 结果
        2.1 N~+注入花粉授粉对胚珠DNA多态性的影响
        2.2 棉花RNA的分离和SSH文库的构建
        2.3 EST的获得与分析
        3 讨论
        3.1 N~+注入花粉授粉对胚珠DNA多态性的影响
        3.2 N~+注入花粉授粉对M_1代cDNA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第六章 注入机参数对陆地棉花粉N~+注入效果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抽真空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2.2 N~+注入能量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2.3 N~+注入总剂量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2.4 N~+注入剂量率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2.5 N~+注入脉冲剂量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2.6 N~+注入间隔时间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七章 ~(60)Co-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粒的诱变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60)Co-γ射线处理
        1.3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60)Co-γ射线对花粉粒表面结构的影响
        2.2 ~(60)Co-γ射线对花粉粒内部结构的影响
        2.3 ~(60)Co-γ射线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2.4 ~(60)Co-γ射线辐照后M_1代(胚珠)的SSR标记
        2.5 ~(60)Co-γ线辐照对M_1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2.6 ~(60)Co-γ射线辐照对M_2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2.7 ~(60)Co-γ射线辐照对M_3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八章 α粒子和~(60)Co-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的辐照生物学效应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α粒子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花粉粒表面结构的影响
        2.2 α粒子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花粉粒内部结构的影响
        2.3 α粒子和~(60)Co-γ射线对花粉粒荫发特性的影响
        2.4 α粒子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花粉管微丝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2.1 N~+和α粒子和~(60)Co-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诱变机理的比较
        2.2 花粉诱变后代变异特点及筛选方法
        2.3 雄配子体检测方法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专利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低能离子诱变选育植物乳杆菌高产CLA菌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低能离子束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低能离子束生物学发展
    1.2 低能离子注入对生物诱变的基本原理
    1.3 利用离子束生物技术创造生物体新种质的技术研究
2 共轭亚油酸的概述
    2.1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及结构
    2.2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
    2.3 共轭亚油酸的合成
    2.4 共轭亚油酸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
3 RAPD 技术及应用
    3.1 RAPD 技术的原理
    3.2 RAPD 技术的特点
    3.3 RAPD 技术的应用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培养基
    1.2 仪器和试剂
        1.2.1 试剂和溶液
        1.2.2 溶液的配制
        1.2.3 主要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离子注入筛选诱变菌株
        1.3.1.1 制备植物乳杆菌菌体悬浮液
        1.3.1.2 测定菌体浓度
        1.3.1.3 测定植物乳杆菌生长曲线
        1.3.1.4 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含量测定方法
        1.3.1.5 离子注入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1.3.1.6 诱变菌株的初筛
        1.3.1.7 诱变菌株的复筛
        1.3.1.8 真空处理后植物乳杆菌存活率的测定
        1.3.1.9 离子注入后植物乳杆菌存活率的测定
        1.3.1.10 离子注入后植物乳杆菌突变率的测定
        1.3.2 诱变菌株的菌学特征
        1.3.2.1 菌株的形态特征
        1.3.2.2 诱变菌株生长曲线绘制
        1.3.2.3 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性的检测
        1.3.3 高产共轭亚油酸诱变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1.3.4 植物乳杆菌出发菌株和突变菌株的 SDS-PAGE 分析
        1.3.4.1 菌体全细胞蛋白的提取方法
        1.3.4.2 电泳
        1.3.5 植物乳杆菌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的 RAPD 分析
        1.3.5.1 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DNA的提取
        1.3.5.2 RAPD的引物和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离子注入筛选诱变菌株
        2.1.1 靶室真空处理时间对菌株存活率的影响
        2.1.2 N+注入剂量对菌株存活率的影响
        2.1.3 N+注入剂量对菌株突变率的影响
        2.1.4 高产CLA 诱变菌株的筛选
    2.2 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的形态特征比较
    2.3 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生长曲线的比较
    2.4 诱变菌株产CLA 稳定性的研究
    2.5 高产共轭亚油酸植物乳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2.5.1 不同的诱导物对CLA产量的影响
        2.5.2 亚油酸的添加量对CLA产量的影响
        2.5.3 接种量对CLA 产量的影响
        2.5.4 pH 对 CLA 产量的影响
        2.5.5 发酵时间对 CLA 产量的影响
    2.6 植物乳杆菌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的 SDS-PAGE 分析
    2.7 植物乳杆菌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的 RAPD 分析
        2.7.1 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 DNA 提取
        2.7.2 RAPD 引物的筛选
        2.7.3 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多态性的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离子注入剂量对植物乳杆菌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影响
    3.2 不同发酵条件对植物乳杆菌产CLA 的影响
        3.2.1 亚油酸浓度对CLA产量的影响
        3.2.2 接种量对CLA产量的影响
        3.2.3 pH对CLA产量的影响
        3.2.4 发酵时间对CLA产量的影响
    3.3 SDS-PAGE方法分析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
    3.4 RAPD分析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低能离子束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1.1.1 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创立和发展
        1.1.2 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
        1.1.3 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研究进展
        1.1.4 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
    1.2 鹅观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作用及研究进展
        1.2.1 鹅观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作用
        1.2.2 鹅观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1.2.3 鹅观草属植物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的内容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萌发能力影响的试验方法
        2.3.2 幼苗生长状况测定方法
        2.3.3 产量因子的测定方法
        2.3.4 生理指生化标测定方法
        2.3.5 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2.4 试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3.1.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1.2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3.1.3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3.2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3.2.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苗高的影响
        3.2.2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第一叶长的影响
        3.2.3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根长的影响
    3.3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产量因子的影响
        3.3.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株高的影响
        3.3.2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分蘖数的影响
        3.3.3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叶长的影响
        3.3.4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叶宽的影响
        3.3.5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单株干重的影响
    3.4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营养成份的影响
        3.4.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4.2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4.3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3.4.4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3.5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5.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3.5.2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5.3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5.4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5.5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5.6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4.2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4.3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产量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4.4 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低能N~+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D]. 任建伟. 浙江大学, 2016(02)
  • [2]低能N+注入介导秦艽基因组DNA转化酵母的研究[D]. 付云芳. 陕西科技大学, 2013(12)
  • [3]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D]. 宋智青. 内蒙古大学, 2012(11)
  • [4]离子注入诱变改良农业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孟佑婷,刘桂君,杨素玲,包放.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9)
  • [5]低能离子束注入纤维分解菌的研究进展[J]. 李吉彬,吕杰,金湘,毛培宏.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1)
  • [6]离子束诱变烃降解菌的研究[D]. 马飞. 长江大学, 2012(01)
  • [7]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筛选及诱变选育研究[D]. 杨转琴. 郑州大学, 2010(06)
  • [8]N+、α粒子、60Co-γ对陆地棉花粉的诱变效应研究及诱变后代鉴定[D]. 岳洁瑜.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9]低能离子诱变选育植物乳杆菌高产CLA菌株的研究[D]. 徐玉霞.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4)
  • [10]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于靖怡.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纤溶菌低能N~+离子注入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