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闭地形内斜坡多期破坏的趋势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君[1](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石元帅[2](2019)在《乡村崩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 ——以贵州省鬃岭镇崩塌带为例》文中认为贵州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地质灾害分布面积广、数量多、规模小、损失大等特点,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重大灾难性崩塌、滑坡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急需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降低地质灾害潜在风险。由于其喀斯特地貌特点,贵州省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为主。崩塌地质灾害一般地处高位、地形陡峭、成因机理复杂、突发性强等特点,利用常规手段对其进行早期识别、稳定性评价和危险范围圈定等难度大、精度低。本文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监测、InSAR时序分析、无人机三维航拍测量、现场详细调查等技术手段,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乡村崩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崩塌地质灾害风险源早期识别、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风险性评价以及风险管控等技术内容,并以贵州省鬃岭镇崩塌带为案例进行了示范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借鉴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强教授提出的的地质灾害隐患“三查”体系,即基于高精度光学遥感+InSAR的“普查”、机载LiDAR+无人机航拍的“详查”、地面调查核实的“核查”,实现了对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典型研究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的有效识别。(2)对贵州省近年来的典型崩塌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改进的崩塌最大运动距离(Lmax)计算的公式,当崩塌体积大于105m3时,Lmax=H/10-0.109 log V+0.17;当崩塌体积小于105m3时,Lmax=H/10-0.109 log V+0.22,此公式对贵州省崩塌地质灾害最大运动距离具有较好的预估效果。(3)建立了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根据乡村崩塌地质灾害的特点,选取坡面裂缝发育情况、形变率、坡度、坡高、结构面、坡体结构、开挖活动、防治措施8个评价因子,运用专家打分法分别对各个评价因子打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评价因子权重进行确定,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模型。(4)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了承灾体快速提取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Smart3D等航空摄影测量构建研究区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中对承灾体进行识别和分类。此类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计算机算法借助航拍影像获取地物高度和轮廓等基础数据(房屋类型、结构、层数等),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对承灾体进信息提取,大大降低野外调查工作量。(5)考虑到承灾体距离崩塌源区距离不同,遭受崩塌灾害的损失程度也不一样,本文引入暴露度的概念对承灾体易损性进行评价,易损性=∑承灾体价值×暴露度。利用崩塌灾害到达角统计概率,将承灾体暴露划分为三个等级:高(10.5)、中(0.50.25)、低(0.250),分别对应到达角度>21°,1621°和<16°。(6)对基于群测群防预警、专业监测预警、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预警等成功预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鬃岭镇崩塌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上提出了“四点一体”监测网体系和“五位一体”联动防灾体系,各个部门、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共同防灾减灾,减少灾害损失,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程银行[3](2019)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晚白垩世(K2)以来的火山—沉积建造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全面记录了盆的构造演化过程。论文针对松辽盆地大规模构造反转时限和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确定性,以及构造反转与盆地内部砂岩型铀成矿是否相关等两个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对盆地南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26个油田钻孔采集了126件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主要分布于地堑、地垒,样品深度在1500-4000 m,获得107件有效测年结果,显示出,松辽盆地在晚白垩世以来存在2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阶段是晚白垩世—古新世(70-50Ma)整体构造隆升。主要表现为(1)沉积相由湖相变为河流相。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开始沉积成岩期,碎屑物粒度开展逐渐变粗,到了古新世盆地未接受沉积,缺失了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地层,表明该时期始终处于抬升剥蚀阶段。(2)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强烈。自88-50Ma断断续续持续活动,表明持续伸展构造背景。(3)裂变径迹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在整个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生,具有普遍性。第二阶段是渐新世—中新世(40-10Ma)构造反转。主要表现为(1)该阶段在松辽盆地内部分沉积物较少,部分地区仅零星沉积了中新统大安组和泰康组。(2)基性岩浆活动较弱。(3)褶皱构造、逆冲断裂构造强烈发育。这一阶段最明显的构造特征是大规模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在盆地内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褶皱隆起和坳陷,被大安组、泰康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盆地南缘15.6±0.7Ma左行逆冲走滑断裂,标志着这一时期挤压构造背景。(4)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隆升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盆地南部隆升时间较早,盆地西北部较晚,典型北东向断层上盘经历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有80–50Ma和40-10Ma两个阶段构造隆升,而断层下盘并未记录40-10Ma的事件,表明断层两盘在在后一构造阶段的隆升速度不同,造成了松辽盆地由早期的正断层转变后逆断层。同时裂陷区和断垄区也明显不同,前者经历了前述两期构造事件,而后者仅经历了早期的构造事件,表明松辽盆地在后一构造事件期间并非同时经历。2个阶段太平洋板块活动明显不同。第一阶段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为北北西向,俯冲角度较大,第二阶段板块俯冲方向由北北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向,这种转变过程始于50±0.9Ma,持续到41.5±0.3Ma,与裂变径迹测年资料在50-40M构造热事件间歇相吻合。鉴于松辽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反转与松辽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年龄吻合,首次提出了末次隆升构造制约了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认识。
范增辉[4](2019)在《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条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截至2018年底,威远地区页岩气日产量达到510万立方米,年产量达到18.25亿方。页岩气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开展页岩气富集条件和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威远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较短,生产效果较不理想,其研究思路及技术往往参照常规油气勘探,页岩气具有赋存条件特殊、优质页岩展布变化快、储渗空间、保存条件和富集系统复杂等特点,研究难度更大;缺乏系统性的针对威远地区页岩气藏地震地质相结合的勘探理论及有效的研究技术。本论文以威远地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埋深小于4000m的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岩石矿物学、非常规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及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钻井、实验测试等资料,对研究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岩相岩性展布特征、地层划分、优质页岩特征及分布规律、裂缝发育带、地应力场分布、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地质成果,充分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各项地质参数进行平面及空间预测,总结出研究区页岩气富集条件及规律。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和认识:(1)按照新的地层分层标准,建立了研究区龙马溪组地层划分方案。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结合已钻井地层特征进行综合对比,认为以观音桥段含生屑泥质灰岩顶界作为龙马溪组底界,并将硅质页岩划归奥陶系,测井曲线上以自然伽玛升高、电阻率降低、声波时差升高半幅度点对应的界限划分为龙马溪组底界相对合理。龙马溪组页岩的岩性、电性、古生物差异明显,内部可划分为龙一段和龙二段。地层分布相对稳定,远离剥蚀区,地层厚度和埋深均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增加。(2)研究区龙马溪组矿物组成主要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白云石、黄铁矿、磷灰石为主,石英平均含量45.5%,碳酸盐岩矿物平均含量为16.7%、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28.4%,龙一段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中伊利石占平均含量53%,绿泥石平均含量19.1%,不含或含少量高岭石;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泊松比)及脆性指数均指示龙一段具有较好的脆性及可压裂性,有利于压裂改造。(3)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特点,孔渗相关性不强,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以粘土矿物层间孔、有机质孔和构造裂缝为主;龙一段平均孔隙度为3-6%,平均渗透率为273n D,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龙一段含气性总体为2.0-3.5m3/t,具有由北东向南西增大的趋势。通过物性、岩心及部分扫描电镜资料分析,龙一段物性条件、含气性较上部龙二段好。(4)完善了页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技术。基于地震资料叠前反演预测优质页岩厚度,厚度在20-70m之间;在研究区建立叠前弹性参数与脆性指数拟合关系式,预测出优质页岩脆性指数平面以及剖面分布特征;利用地质、测井、钻井资料,地震弹性参数反演得到的拉梅常数和剪切模量等参数,构建地质模型、力学模型以及计算数学模型,开展应力场模拟分析,研究地层厚度、断层、地应力场等因素与裂缝发育的关系,基于应力场数值模拟技术,对地震资料三维工区进行应力场预测,明确裂缝发育的方向和规模,地应力方向变化较大,水平向最大与最小应力差异不明显,利于体积压裂储层改造。(5)研究区龙马溪组TOC含量较高,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组分以腐泥组与沥青组为主,其中腐泥组含量为72-90%,沥青组含量为10-22%,不含壳质组和极少量镜质组及惰质组。研究区龙马溪组镜质体反射率约为1.64-2.15%,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以过成熟为主,纵向变化表现出从顶至底逐渐增加的特点,平面上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增加。根据单井分析、地质类比,在研究区找出TOC与纵横波比的关系式,创新形成了基于多项式拟合TOC与地震参数的关系式,通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TOC分布,TOC在2-4.1%之间。通过叠前弹性多参数预测三维区的脆性指数在30-60之间。(6)通过叠后相干、曲率属性,利用叠前AVAZ、FVAZ技术对裂缝发育带进行预测,并对裂缝发育带进行可靠性分析,进一步明确裂缝发育分布规律,解决了单一手段预测裂缝的局限性,提高了裂缝综合预测的精度。从页岩气顶底板条件、自封闭性、渗流方向性、构造运动对页岩气的影响,对保存条件进行评价,预测了压力系数分布规律。研究区龙马溪组地层超压利于页岩气保存,出露区、浅埋藏区、强改造程度区很难形成异常高压;压力系数≥1.2为页岩气富集有利区。(7)研究区页岩气富集受沉积环境、岩相岩性、构造运动及保存条件的综合影响,同时受孔缝组合、压力系数、脆性指数、可压性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以地质认识为基础,通过地球物理手段综合预测来定量确定各项参数的具体分布特征,特别是优质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和脆性指数等参数,结合应力场分布、保存条件,与邻区页岩气富集条件进行对比,提出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TOC≥2%、含气孔隙度≥3%、优质页岩厚度≥40m、含气量≥2m3/t、脆性指数≥40、压力系数≥1.2、位于平缓构造区、三级断层(断距≤100m)及以下的区域是页岩气富集的必要条件。根据对研究区页岩地质特征、考虑优质页岩厚度、TOC分布、脆性指数、压力系数及保存条件等综合因素考虑,对研究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有利区进行预测,存在两个有利区域,Ⅰ类有利区和Ⅱ类较有利区。
陈梦雪[5](2018)在《塔里木顺北-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层序演化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基于岩心、薄片、测井、地化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认识,对塔里木顺托地区中下奥陶统蓬莱坝组至一间房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进行分析,依托Dionisos沉积数值模拟软件对研究区进行沉积正演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顺北-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发育了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缘斜坡及斜坡脚五种沉积相;进一步细分出九种亚相:局限海亚相、局限台内颗粒滩亚相、开阔台内颗粒滩亚相、开阔海亚相、台内潮坪亚相、台内点礁亚相、台缘生物礁亚相、台缘浅滩亚相以及潮缘亚相。层序地层对比显示顺北-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发育五个三级层序,其中蓬莱坝组发育两个三级层序,鹰山组发育两个三级层序,一间房组发育一个三级层序。沉积正演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奥陶统发育了五个沉积旋回,发生了五次暴露;其中蓬莱坝组沉积早期发生一次大规模海退,形成全区范围的暴露;鹰山组沉积时期发生三次局部暴露,主要沿台缘分布;一间房组沉积时期全区海平面持续上升,局部因构造挤压形成小型的暴露不整合。本研究不仅为预测塔里木盆地顺北-顺南地区台内高能相带的发育和分布提供指导;也为该区由于多期次暴露形成的面状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提供了证据。
苏白燕[6](2018)在《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减灾防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提升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信息化能力建设重要技术之一。随着山区工程建设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会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西部地区,近年来一直受强烈地震影响,形成了大量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及震裂山体,对山区城镇及村社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此背景条件下,本文基于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成果,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动态数据驱动技术、多源数据可视化技术及监测数据实时传输技术等,研发新一代标准化、规范化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动态获取、快速处理与分析;预警模型的动态调用,快速评价等功能,促进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信息化水平,成果与结论主要包括:(1)构建了基于动态数据服务流技术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方法体系。动态数据驱动技术是在没有精确数学模型的条件下,通过利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实现系统诊断与控制的技术。利用动态数据驱动技术进行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研究具有一定优势。主要包括:(1)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将仿真系统和实际系统进行了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仿真系统与实际系统动态响应与动态控制,使模型分析结果更为可靠。(2)基于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原理,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步骤主要包括:基础信息采集→历史数据分析→构建原始模型(监测数据服务流、预警模型服务流)→实时监测,反馈校正。(2)系统总结了地质灾害常规监测技术,重点分析了监测曲线处理与分析方法。崩滑体灾害包括:变形监测、环境监测(降雨、地下水等)及诱发因素监测。泥石流监测包括:水源监测、物源监测及泥石流运动过程监测等。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常规处理与分析技术主要包括:(1)常规监测数据处理方法有比较法、作图法、统计法与关键因素分析法四类。(2)常规监测曲线包括单指标曲线分析与多指标联合曲线分析两大类,前者是针对某单独因素进行曲线的绘制与规律分析,主要包括降雨、土壤含水率、渗透压力、地表变形曲线等。后者以两两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组合,构建多指标的监测组合曲线,便于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降雨与含水率、渗透压力及变形的相互关系曲线等。(3)对比研究应用于地质灾害演化阶段判别的数据拟合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灰色GM(1,1)模型、多元非线性相关分析法、卡尔曼滤波法、时间序列模拟分析等。(3)通过总结当前比较成熟的地质灾害预警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三大类型,分别为阈值判别的预警、过程跟踪的预警以及时空信息综合分析预警。在此基础上,构建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库,实现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动态调用,长期优化修正,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1)地质灾害临界阈值预警方法:通过对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认识,确定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控制因素,利用统计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构建对应的地质灾害是否会发生的判别依据,得到地质灾害不同条件状态下的预警等级。常用监测指标包括降雨与变形,分别对应降雨临界值与累计变形临界值或临界速率。(2)地质灾害过程跟踪监测预警方法:利用监测技术手段,以获取一定时期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到灾害体演化机理的综合过程分析,从而捕捉到斜坡由变形至最终破坏的完整过程。常用变形监测曲线进行切线角分析,包括S-t曲线切线角与T-t曲线切线角。(3)地质灾害时空演化综合预警方法:滑坡演化过程中会在相应部位产生与其力学性质对应的裂缝,并表现出一定分期配套特征。特别是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斜坡,裂缝出现的位置、顺序具有一定规律性。基于此,建立地质灾害时空演化综合预警模型。(4)研发了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数据快速处理、动态曲线生成及预警发布等功能。与传统系统相比,该系统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通过预先定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涉及的各个方面内容,实现用户选择定制功能,满足用户数据快速处理与高效利用的数据服务流需求。(5)系统应用效果分析:以甘肃省黑方台滑坡、清平泥石流为示范区,检验服务流引擎与模型库,及在动态数据驱动技术支撑下的功能模块。系统成功实现了黑方台陈家沟CJ6#滑坡的实时预警过程,也在文家沟泥石流预警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应用,避免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所取得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可在类似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耿许可[7](2018)在《基于时序InSAR的龙首矿区形变监测研究》文中提出金川龙首矿由于矿区开采强度高、埋藏深、岩体碎,矿区地表变形、破坏严重。现阶段对龙首矿区的形变监测主要利用布设GPS测网与水准测量相结合,但存在着监测点易损坏、费工、费时、费力的缺点,且监测周期为2次/年,时效性也较为不足。合成孔径干涉测量技术(InSAR)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InSAR技术在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的同时,会出现南北向位移量求解精度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应研究,并得到如下认识:(1)利用ALOS 1数据进行SBAS-InSAR处理,获取龙首矿区2009年-2011年的视线向的形变量。同时将收集得到的2009年-2011年部分的GPS观测点内插得到与ALOS 1相同的形变区域,以赫尔默特方差算法建立SAR监测数据与GPS数据的融合模型,获取融合ALOS-GPS数据的三维形变监测。通过与GPS数据进行验证,南北向、东西向和垂直向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9、1.38和1.96,显示出较高的监测精度。其中,获得的矿区垂直向形变范围为-239.243~109.414mm/year。从位移图上看,两侧边坡有向中部矿坑形变的趋势,并且矿坑北部边坡底部位置存在微弱的隆升。(2)利用3个条带(128、33和135条带)的Sentinel数据,求得了龙首矿2015年-2016年的视线向形变,通过提取卫星成像方位角和侧视角,利用三参数方程求取矿区三维形变。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求解精度,引入附有先验条件的平差理论进行三维形变量的间接求解,最终获取龙首矿区的三维形变,并利用均方差理论进行了精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先验知识的间接方法求得的三维形变量精度优于直接法求解,南北向精度提升最高。通过与GPS测点进行精度评价,发现直接法求得均方根误差8.6042,间接法达到了 4.825,求得的三维形变南北向、东西向和垂直向的形变范围分别为:-41.429~194.373 mm/year,-295.511~100.374mm/year 和-208.585~64.435 mm/year,整个矿区形变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3)利用成像质量较好的Sentinel33数据,共42景,基于SBAS-InSAR算法获取了 2014年-2017年龙首矿区的形变序列数据,求取垂直向的位移并进行形变特征分析。监测结果显示,露斜口、新1号井沉降变化呈现出与时间一致的线性变化,采矿井则有微弱的波动,与时间相关性较差;选取垂直行线、34行线、16行线和2行线进行切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在1775.52m至3240m出现一个较大的沉陷区,沉陷中心累积沉陷量达到了 174mm;最后通过对沉降区域进行面分析,获得了矿区的整体沉降趋势。(4)对龙首矿的沉降因素分析表明,采动作用是造成矿区沉陷的主因。一方面构造起到了控制性作用,特别是F1和F8断层;另一方面岩体的物质组成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是造成沉降差异的又一因素,伴随着沉降活动的进行,东西部边坡沉降差异性逐渐较小的趋势。
王夏斌[8](2017)在《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储层油气产量在中国东部油田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岩性-地层油气藏正成为勘探重点。但由于对沉积相认识上的局限性,影响了勘探进展。本文针对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多种技术手段,建立了研究区沙四上亚段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各级次层序内沉积特征,探讨了沉积相平面展布与演化规律。本文首先根据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层序边界特征,确定了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层序划分方案。将沙四上亚段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为层序一和层序二。进而对体系域和准层序组进行划分,建立起研究区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背景、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明确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类型和分布规律。在西部凹陷识别出两种主要沉积相类型,分别是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其中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地区;湖泊相分为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亚相,广泛分布于全区,滨浅湖亚相主要发育滩坝沉积,分布于曙北地区、中南部沿岸弱物源区和远岸区,半深湖-深湖亚相分布于曙北深洼区。滩坝是本次研究新发现的沉积相类型,是下一步勘探重点领域。根据沉积特征,将滩坝分为侧缘改造型滩坝、前缘改造型滩坝、基岩改造型滩坝、淹没改造型滩坝和风暴改造型滩坝五种沉积模式。滩坝的控制因素包括古地貌、古水深、古物源和古风场等。本文以曙北滩坝发育区为例,提出了定量恢复“四古”的方法。古地貌采用“印模法”恢复,滩坝主要发育于水下低隆起部位;古水深采用“波痕法”和“坝厚法”恢复,形成滩坝水深大约8m;古物源采用镜下岩屑对比法分析,主力滩坝是由三角洲改造、古潜山剥蚀和岸线基岩侵蚀所形成的混源滩坝;古风场通过滩坝展布特征进行倒推分析,形成滩坝受南北季风影响,风力可达8级。关于滩坝的控制因素总结为“风-源-盆”三端元控制系统。古地貌对滩坝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古地貌特征将曙北滩坝发育区分为沿岸带、潜山带、潜山披覆带、北部斜坡带和深洼带五个带,阐述“风-源-盆”系统中各因素对每一个带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并对滩坝分布进行预测。
张彬[9](2017)在《X地区黑帝庙油层构造特征及成藏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龙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西部,齐家——古龙凹陷的南段,是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是一个长期发育的继承性凹陷。本次研究的X工区即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凹陷。本文主要以古龙凹陷X工区三维资料做为地震数据基础,充分利用区内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来进行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高小断层、微幅度构造,对工区内的成藏要素进行分析。本次解释工作,对古龙凹陷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高精度构造解释,克服了工区数量多,地震资料缺乏统一性,构造解释精度不够,储层预测精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一方面对主要构造层进行构造的精细解释,另一方面对中浅层油层组的岩性进行分层预测及单砂体的空间识别与刻画。本次岩性解释,通过去区域内生储盖等条件的综合分析,对古龙地区黑帝庙油层组的沉积规律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研究区黑帝庙油层的成藏机制及成藏模式,并对研究区内的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完成了古龙地区T06、T05、T04、H22顶、H23顶5个反射层顶面高精度构造图(1:2.5万、线距2m);形成了提高微幅度构造和小断层解释能力的技术和流程,能够识别垂直断距≥3m、构造幅度≥4m的断层和构造;提交古龙地区黑帝庙油层构造样式分类图断裂生长指数剖面、断裂系统划分图、油源断层分布图;提交古龙地区黑帝庙油层砂体尖灭带分布图;对古龙地区黑帝庙油层油气富集区带进行了预测。
高博[10](2015)在《欢喜岭油田欢95井区沙四段精细地层对比及沉积相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针对欢喜岭油田开发程度较低的欢95井区的低孔特低渗沙四段储层,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及沉积相研究,总结沙四段内部细分层段沉积与砂体分布规律;同时明确了特殊岩性段暗色泥岩分布规模,并对欢95井区沙四段油气资源的分布和潜力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有效开发该区块提供借鉴和指导。为了解决地层对比及沉积相问题,论文以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地球物理的一些新技术,如测井标准化技术、沉积相分析技术、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综合地质研究技术,对欢95井区的沙四段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沙四段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从下至上湖平面逐渐上升,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溢岸砂、分流间、席状砂、浊积砂等7种沉积微相;物源主要来自西北方向,呈北北西向展布。对于沙四段内部的杜家台油层组河道规模由下到上呈有规律性的变化,杜Ⅰ油层组河道发育较宽,规模较大,杜Ⅱ油层组河道变窄,规模缩小。通过对特殊岩性段R0、TOC和有效烃源岩厚度3个参数分析,R0值一般位于0.4-0.7%之间,TOC值大部分达到3%以上,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综合沉积、构造、有机质丰度、暗色泥岩有效厚度等多因素综合分析,识别有利圈闭14个。
二、圈闭地形内斜坡多期破坏的趋势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圈闭地形内斜坡多期破坏的趋势性(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2.2.3 深部地质构造 |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
2.5.1 地壳运动形变 |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
3.2.1 构造本底条件 |
3.2.2 岩土地质条件 |
3.2.3 人类主要活动 |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概述 |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
6.1.1 灾害风险理论 |
6.1.2 研究方法 |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乡村崩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 ——以贵州省鬃岭镇崩塌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崩塌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崩塌灾害风险管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质环境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3.4 工程地质特征 |
2.3.5 水文地质特征 |
2.4 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
2.5 崩塌带崩塌诱发因素 |
2.6 崩塌带变形破坏现状 |
第3章 鬃岭镇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
3.1 崩塌灾害隐患识别技术 |
3.1.1 InSAR地表形变探测 |
3.1.2 高精度遥感解译 |
3.1.3 无人机三维摄影测量 |
3.1.4 机载LiDAR测量 |
3.1.5 地面核查 |
3.2 崩塌带基本特征 |
3.3 鬃岭镇崩塌灾害影像遥感分析 |
3.3.1 崩塌带崩塌点遥感解译 |
3.3.2 崩塌点滑源区范围划分 |
3.4 鬃岭镇崩塌带InSAR形变监测分析 |
3.4.1 InSAR技术原理 |
3.4.2 实验数据介绍 |
3.4.3 主要处理流程介绍 |
3.4.4 监测结果与分析 |
3.4.5 崩塌带典型单体崩塌点形变分析 |
3.5 鬃岭镇崩塌灾害危险范围确定 |
3.5.1 建立崩塌最大运动距离模型 |
3.5.2 崩塌带各个危岩体最大运动距离 |
3.6 鬃岭镇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 |
3.6.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6.2 评价因子评分标准及等级 |
3.6.3 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6.4 崩塌危险性评价模型及危险性等级划分 |
3.6.5 崩塌带各个危岩体危险性评价 |
第4章 鬃岭镇崩塌灾害易损性评价 |
4.1 承灾体数据获取与量化 |
4.1.1 确定研究区承灾体类型 |
4.1.2 结合GIS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承灾体信息 |
4.1.3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解译房屋层数 |
4.1.4 研究区承灾体野外调查、室内解译 |
4.2 崩塌带斜坡下暴露度 |
4.2.1 崩塌带暴露区、暴露度分析 |
4.2.2 崩塌带暴露区、暴露度确定 |
4.2.3 研究区承灾体暴露度评价 |
4.3 研究区承灾体的价值估算 |
4.4 研究区崩塌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
第5章 鬃岭镇崩塌灾害风险性评价 |
5.1 定量风险评价 |
5.2 定性风险评价 |
5.3 崩塌带风险性评价 |
5.3.1 崩塌带风险性评价方法确定 |
5.3.2 崩塌带风险性判断 |
5.3.3 崩塌带风险性分析 |
第6章 鬃岭镇崩塌灾害风险管控 |
6.1 崩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
6.2 崩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
6.3 不同风险等级采取措施及灾后恢复 |
6.4 鬃岭集镇崩塌灾害风险管控 |
6.4.1 研究区“四点一体”监测网点建设 |
6.4.2 研究区“五位一体”联动防灾体系 |
6.4.3 研究区典型崩塌点管控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背景及支撑项目 |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2.1 前古生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2.5 第四系 |
2.3 构造 |
2.3.1 构造位置 |
2.3.2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主要断裂及构造层划分 |
2.4 岩浆岩 |
2.4.1 区域岩浆岩活动规律。 |
2.4.2 松辽盆地火山活动 |
2.5 矿产地质 |
3 沉积特征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
3.1 松辽盆地内部碎屑沉积充填特征 |
3.1.1 火石岭期—营城期(J—K1) |
3.1.2 登楼库期—泉头期(K1—K2) |
3.1.3 青山口期—嫩江期(K2) |
3.1.4 四方台—明水期(K2) |
3.2 盆地充填、继承与迁移特征 |
3.2.1 松辽盆地不同阶段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
3.2.2 松辽盆地迁移变化规律 |
3.3 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 |
3.3.1 三期红色沉积建造 |
3.3.2 生物化石 |
3.3.3 气候周期性变化 |
3.4 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1 哲参3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2 钱2和D1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3 盆地缘构造隆升转换 |
3.4.4 盆缘构造隆升历史 |
3.4.5 碎屑岩物源区相似度 |
4 松辽盆地构造岩浆事件 |
4.1 概述 |
4.2 侏罗纪火石岭期岩浆事件 |
4.3 早白垩世营城期岩浆事件 |
4.4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
4.5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
5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
5.1 松辽盆地基底构造 |
5.2 断裂构造 |
5.3 褶皱构造 |
5.4 松辽盆地构造层划分 |
6 松辽盆地构造热年代学及砂岩型铀矿 |
6.1 裂变径迹概念及原理 |
6.2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及分析流程 |
6.3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
6.5 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演化 |
6.6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热演化 |
6.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历史 |
6.8 末次隆升构造与地浸砂岩型铀成矿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页岩气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 |
1.2.2 页岩岩相研究现状 |
1.2.3 构造特征对页岩气影响研究现状 |
1.2.4 页岩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
1.2.5 页岩储层评价与预测 |
1.2.6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获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龙马溪组地层划分对比 |
2.2.3 重要层界面划分对比 |
2.3 构造特征 |
第3章 页岩地质特征 |
3.1 岩矿组成特征 |
3.2 有机地化特征 |
3.2.1 有机质类型 |
3.2.2 有机质丰度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孔隙裂缝特征 |
3.3.1 有机孔隙 |
3.3.2 基质无机孔隙 |
3.3.3 裂缝特征 |
3.4 储层物性特征 |
3.5 含气性特征 |
第4章 页岩储层关键参数地震预测 |
4.1 优质页岩地震测井响应特征 |
4.1.1 优质页岩测井响应特征 |
4.1.2 优质页岩地震响应特征 |
4.2 优质页岩厚度预测 |
4.2.1 优质页岩敏感参数分析 |
4.2.2 叠后速度反演 |
4.2.3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
4.2.4 优质页岩展布 |
4.3 优质页岩地震TOC预测 |
4.3.1 地质分析 |
4.3.2 地震预测 |
4.4 优质页岩脆性预测 |
4.4.1 叠前弹性参数预测页岩脆性指数 |
4.4.2 优质页岩脆性指数平面分布 |
4.5 应力场预测 |
4.5.1 应力场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4.5.2 应力场与气藏关系分析 |
4.5.3 应力场预测及效果分析 |
4.6 裂缝发育带预测 |
4.6.1 叠后裂缝预测 |
4.6.2 叠前裂缝预测 |
4.6.3 裂缝预测可靠性分析 |
第5章 保存条件探讨 |
5.1 顶底板条件与页岩气保存 |
5.2 页岩具有自封闭性 |
5.3 页岩气渗流具有方向性 |
5.4 构造运动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
5.5 保存条件讨论 |
5.6 页岩气“甜点”预测 |
第6章 页岩气富集条件及规律 |
6.1 海侵体系域沉积龙马溪组下部黑色页岩是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前提 |
6.2 孔隙-层理缝-微裂缝较发育及良好配置是页岩气富集的储层基础 |
6.3 构造斜坡转换带弱改造环境和多元汇聚是页岩气富集的保存条件 |
6.4 燕山期抬升异常高压形成和含气性保持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保障 |
6.5 页岩气富集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塔里木顺北-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层序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
1.2.2 沉积模拟研究进展 |
1.2.3 顺托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层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演化 |
2.4 化石组合 |
2.5 层序格架 |
第3章 中下奥陶统层序发育特征 |
3.1 三级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3.2 顺北地区典型单井层序划分 |
3.3 顺南地区典型单井层序划分 |
3.4 顺北-顺南地区层序地层对比 |
第4章 中下奥陶统沉积相特征 |
4.1 局限台地 |
4.2 开阔台地 |
4.3 台地边缘 |
4.4 台缘斜坡 |
4.5 沉积相演化 |
第5章 沉积模拟正演研究 |
5.1 软件简介 |
5.2 研究工区模拟参数选取 |
5.2.1 初始基底水深 |
5.2.2 海平面变化 |
5.2.3 构造沉降 |
5.2.4 碳酸盐岩生长速率 |
5.2.5 波浪参数 |
5.3 模拟结果 |
5.3.1 模拟井与实钻井对比校验 |
5.3.2 模型与地震构型校验 |
5.3.3 地层展布分析 |
5.4 演化过程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研究国内外现状 |
1.2.2 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动态数据驱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成果 |
第2章 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动态数据驱动的定义 |
2.2 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基本理论 |
2.3 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实现——服务流引擎 |
2.3.1 工作流技术 |
2.3.2 Web Service技术 |
2.3.3 服务流引擎技术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
3.1 地质灾害预警对数据驱动的需求分析 |
3.2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应用系统基本原理 |
3.2.1 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原理 |
3.2.2 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
3.3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架构设计 |
3.4 与传统的类似系统比较 |
3.5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原理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关键技术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快速挖掘分析 |
4.1 地质灾害监测类型 |
4.1.1 崩滑体监测类型 |
4.1.2 泥石流监测类型 |
4.2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常规处理方法 |
4.2.1 监测数据常规分析方法 |
4.2.2 监测数据常规曲线绘制与分析 |
4.2.3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拟合曲线分析 |
4.3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
4.3.1 监测数据诊断及优化处理 |
4.3.2 监测数据动态服务流设计 |
4.3.3 监测数据动态服务流实现 |
4.4 小结 |
第5章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研究与模型库建设 |
5.1 概述 |
5.2 基于阈值判别的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
5.2.1 阈值判别预警的基本思路 |
5.2.2 阈值判别预警的主要模型与方法 |
5.2.3 基于阈值判别方法的典型案例应用 |
5.3 基于过程跟踪的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研究 |
5.3.1 过程跟踪预警的基本思路 |
5.3.2 过程跟踪预警的主要模型与方法 |
5.3.3 基于过程跟踪预警的典型案例应用 |
5.4 基于时空演化的地质灾害综合预警模型研究 |
5.4.1 时空演化综合预警的基本思路 |
5.4.2 时空演化综合预警的主要模型与方法 |
5.4.3 基于时空演化综合预警的典型案例应用 |
5.5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型库建设 |
5.6 小结 |
第6章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
6.1.1 系统总体设计 |
6.1.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6.1.3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计 |
6.2 动态数据驱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
6.2.1 监测数据动态集成技术 |
6.2.2 监测曲线实时绘制技术 |
6.2.3 网络应用程序异步回调技术 |
6.3 动态数据驱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6.3.1 实时监测数据集成 |
6.3.2 监测数据动态处理 |
6.3.3 模型的调用与展示 |
6.4 小结 |
第7章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
7.1 甘肃黑方台滑坡监测示范区 |
7.1.1 监测示范区部署 |
7.1.2 预警模型与判据 |
7.1.3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7.2 清平文家沟泥石流监测示范区 |
7.2.1 监测示范区部署 |
7.2.2 预警模型与判据 |
7.2.3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7.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基于时序InSAR的龙首矿区形变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
2.1 雷达成像原理 |
2.2 合成孔径干涉测量技术 |
2.3 三维形变场解算模型 |
3 龙首矿区三维形变提取研究 |
3.1 龙首矿区沉降概况 |
3.2 融合GPS与InSAR的干涉测量求解 |
3.3 多条带联合升降轨数据的三维形变求解 |
4 龙首矿区长时序形变提取研究 |
4.1 数据选择 |
4.2 数据处理 |
4.3 矿区沉降动态演化 |
5 龙首矿区沉降因素分析研究 |
5.1 矿区沉降特征 |
5.2 矿区沉降变形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成果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8)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陆相断陷盆地研究现状 |
1.2.2 滩坝砂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2.3 辫状河三角洲研究进展 |
1.2.4 辽河西部凹陷层序与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认识 |
1.5.1 论文研究成果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基本构造格局 |
2.2 地层分布情况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3.1 拱张阶段(古新世) |
2.3.2 裂陷阶段(始新世-渐新世) |
2.3.3 坳陷阶段(新近纪至今) |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 |
3.1 层序界面的划分原则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3.2.1 地震反射标志 |
3.2.2 岩性识别标志 |
3.2.3 测井曲线识别标志 |
3.2.4 层序划分的意义和需注意的问题 |
3.3 体系域界面识别 |
3.4 准层序组界面识别 |
3.5 层序单元的划分结果 |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心相标志特征 |
4.1.2 测井相特征 |
4.1.3 地震相特征 |
4.2 沉积相类型 |
4.2.1 辫状河三角洲 |
4.2.2 湖泊 |
4.3 单井沉积相分析 |
4.4 连井剖面相分析 |
4.5 地震属性分析 |
4.6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 |
4.6.1 SQ2-LST-PSS5沉积相平面展布 |
4.6.2 SQ2-LST-PSS6沉积相平面展布 |
4.6.3 SQ2-TST-PSS7沉积相平面展布 |
4.6.4 SQ2-TST-PSS8沉积相平面展布 |
4.7 辽河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分布控制因素 |
第5章 曙北地区滩坝砂体精细描述及控制因素 |
5.1 曙北地区滩坝沉积特征 |
5.1.1 曙北地区单井相分析 |
5.1.2 曙北地区滩坝砂体剖面对比 |
5.1.3 曙北地区滩坝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5.2 曙北地区滩坝控制因素研究 |
5.2.1 古地貌恢复 |
5.2.2 古水深恢复 |
5.2.3 古物源恢复 |
5.2.4 古风场恢复 |
5.2.5“风-源-盆”系统对滩坝的控制与分布预测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X地区黑帝庙油层构造特征及成藏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背景 |
1.2 区域沉积环境 |
1.3 油气地质特征 |
1.4 勘探概况 |
第二章 X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
2.1 构造解释方法 |
2.2 构造解释成果 |
2.3 构造发育史 |
第三章 X地区岩性特征研究 |
3.1 岩性解释方法 |
3.2 H2油层组(嫩三段)沉积特征 |
3.3 H2油层组主要储层类型 |
第四章 X地区油气藏综合地质评价 |
4.1 古龙地区黑帝庙油层含油气基本特征 |
4.2 成藏模式 |
4.3 有利区带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欢喜岭油田欢95井区沙四段精细地层对比及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2 研究目标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沙河街组特征 |
2.2.2 东营组特征 |
2.2.3 新生界上第三系馆陶组特征 |
3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 井斜校正及分析 |
3.2 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
3.2.1 测井曲线优选 |
3.2.2 对比原则 |
3.3 小层划分对比标志 |
3.3.1 一级标志层 |
3.3.2 二级标志层 |
3.3.3 辅助标志层 |
3.4 小层划分对比方法 |
3.4.1 井震结合 |
3.4.2 三维闭合 |
3.5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
3.6 小层地层分布特征 |
4 构造特征研究 |
4.1 地震资料解释 |
4.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波组对比 |
4.3 层位与断裂的追踪对比 |
4.4 构造认识 |
5 沉积相精细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应用基础地质资料 |
5.1.2 利用地震及测井资料 |
5.2 沉积背景及物源分析 |
5.2.1 区域沉积背景 |
5.2.2 物源分析 |
5.3 相标志 |
5.3.1 测井相研究 |
5.3.2 微相类型研究 |
5.4 沉积微相划分 |
5.5 沉积微相特征 |
5.5.1 单井沉积微相特征 |
5.5.2 连井剖面沉积微相特征 |
5.5.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
6 特殊岩性段潜力分析 |
6.1 特殊岩性段岩电分析 |
6.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6.3 测井方法预测有机质成熟度 |
6.4 测井方法预测总有机碳含量 |
6.5 特殊岩性段有效暗色泥岩规模预测 |
7 有利区评价 |
7.1. 特殊岩性段有利范围 |
7.2 杜Ⅰ油层组有利分布范围圈定 |
7.3 杜Ⅱ油层组有利分布范围圈定 |
8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圈闭地形内斜坡多期破坏的趋势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2]乡村崩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 ——以贵州省鬃岭镇崩塌带为例[D]. 石元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D]. 程银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条件研究[D]. 范增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5]塔里木顺北-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层序演化研究[D]. 陈梦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D]. 苏白燕.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7]基于时序InSAR的龙首矿区形变监测研究[D]. 耿许可.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研究[D]. 王夏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9]X地区黑帝庙油层构造特征及成藏要素研究[D]. 张彬.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10]欢喜岭油田欢95井区沙四段精细地层对比及沉积相研究[D]. 高博. 浙江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