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的编辑人才

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的编辑人才

一、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编辑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段乔雨[1](2021)在《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文中提出

周莉[2](2020)在《浅析出版人才素养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人才引领着各行业的走向,成为包括出版行业在内各领域展开竞争的重要条件。文章指出加大出版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出版人才结构、提高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提出创新出版人才培养机制应在目标、方法、效果上严格规划,落实到位,抓出实效,并针对出版人才的培训、培养提出了具体方法。

周畅[3](2018)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背景下,出版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编辑人员是出版企业的立社之本,编辑这个古老的职业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新媒体编辑需要怎样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其是否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出较高的绩效,以往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测评体系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出版企业的需要,因此以职业胜任需求出发的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胜任力是研究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它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相比其他行业领域,国内编辑领域胜任力理论研究较少,对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的研究更是极度缺乏。因此本文将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国内新媒体编辑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胜任力一直是业界热点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间,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理论、模型建构、应用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取得大量优秀成果。但是关于我国编辑胜任力尤其是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研究却少之又少。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明传承和文化导向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是出版业生存发展之最宝贵、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资源。我国编辑出版人才战略已纳入国家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全面规划。新媒体编辑是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出版业人力资源的新兴力量,其编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出版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并使之在出版企业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挥效用,成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胜任力、工作分析、新媒介素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目前出版产业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编辑工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加以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验证。随后结合当前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人才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业务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8个胜任力特征所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9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坚持、抗压性、成就感、注重细节、自控、灵活性、诚实可靠、积极倾听、主动学习。专业能力包含6个胜任特征要素,即口头理解、思维创造力、书面表达、制作与推广、广泛涉猎、领导力。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3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6个胜任力特征要素:主动学习、信息组织能力、积极倾听、批判思维、时间管理、诚实可靠。专业能力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口头理解、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和书面表达。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1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职业素质、人格特质和新媒介素养。职业素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领导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和主动性。人格特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自控、抗压性、坚持和成就。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本文认为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习惯。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员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可以起到巨大作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可以贯穿于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它为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职前教育与测评、人才选拔与培养、职业规划与设计、岗位考核与激励、组织人才盘点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技术工具,成为现代新媒体编辑管理的新基点。

林鸿[4](2016)在《基于SWOT模型的《领导文萃》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开始逐步探索与新媒体的结合,思考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领导文萃》作为传统期刊大军中的一员也不例外。《领导文萃》杂志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联办的一份以党政时政类为主的文摘期刊。创刊至今始终能够坚持自己的刊物特色、办刊宗旨,坚持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宣传正确的思想、价值,弘扬优良的社会正气,端正党风,为读者提供了丰硕的精神食粮。它已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群,成为许多领导干部的案头必备书。同时,从创刊至今,它已走过了二十三个春秋,从一开始的试刊发行到如今的跨越式发展,从稚嫩到成熟,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具良好口碑,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尽管如此,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仍出现亟需面临换制改革的现状,迫切需要思考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期刊未来的发展战略。本文旨在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领导文萃》期刊内外部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以供杂志社参考。同时,希望能够为传统期刊提供一定的借鉴。全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关于《领导文萃》期刊的整体概述,梳理了该期刊办刊背景、办刊宗旨、办刊历程以及当前的社会发展地位等方面内容,悉知期刊的整体面貌,为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基于SWOT分析法,依次剖析关于《领导文萃》期刊的内外部因素,结合图表,清晰呈现各部分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对期刊所具有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策略的探究提供一个较为明朗的思路。第三章是对《领导文萃》期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一个全面解析。结合矩阵分析的模型图,分别提出四种不同的组合方案,以此深入,得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同时,总结SWOT分析法的优缺点,克服不足,提出正确的措施选择。

李学琴,商韵[5](2015)在《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及构建》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构建相应的创新素质。这种素质培养需由特定的情感储备、能力储备、知识储备、意识储备等诸要素组成,它的构建必须依附于编辑人员和相关部门双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刘华坤[6](2015)在《数字编辑人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传媒企业媒体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深入,迅猛发展。人才是媒体融合的关键要素之一,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过程中,产生新媒体编辑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数字编辑队伍。这两股新兴的融合型、创新型人才,汇聚成为推动媒体融合、出版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支撑新兴产业的人才队伍制度尚未形成,人才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需要按照创新驱动的要求,转换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培养手段、新的使用方式、新的管理举措,化解制约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瓶颈,推动传媒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胆创新,积极推动数字编辑职称设立工作,建立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推动数字编辑人才建设。笔者有幸参加相关指导用书的编撰工作,对数字编辑人才建设专题研究有感性认识,需要结合所学学科知识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数字环境下编辑人才队伍的组成,描述学界、业界以及政界等不同社会机构的作用特点,对数字编辑人才的时代特征进行提炼;借鉴三螺旋理论,观察现阶段数字编辑人员的使用、管理与培养,对数字编辑人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构建数字编辑人才从校园培养到职业规划的协同创新建设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校相关数字编辑学科建设、数字内容企业人才队伍搭建,以及政府部门对数字编辑人才队伍的规划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建设参考。

胡成玲[7](2015)在《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图书出版人才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资源、技术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人才兴则行业兴、人才衰则行业败。出版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归结到底是核心要素的争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社等企业凭借其人才队伍优势,成为行业中的翘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探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计五章,以图书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借助于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结合国内出版人才的实际,构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框架和培养模式。文章首先搜集了较为丰富的国外、国内关于人才、出版人才的研究资料,并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从中找出出版人才研究的成功经验;对国内外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以此作为正文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资料和分析比较因子。正文首先从出版人才的概念入手,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人才的不同认识,并联系实际分析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价值,得出出版品牌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结论。然后,运用心理学和人才开发理论探索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采用问卷调查法,用数据呈现目前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出版集团化、市场化、数字化新业态下对人才个体和群体素质的新要求,并结合现状拟建构合理的人才结构模型。再次,基于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主要方式,运用对比研究法将国外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我国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厚理论、轻实践,口径窄、文气重,导致复合型人才欠缺等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是迫切而且重要的,怎样建设高效稳定的出版人才队伍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树立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理念,坚持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方式,制定高效的出版人才资源管理系统,营造出版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才能高效发挥人才的效益。聚合人才是前提、用好人才是关键、养好人才是保障、留住人才是目的,人才队伍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中,遵循着系统论的一般规律不断完成最优化的构建过程。

王勇安,李建伟,吴平,周国清[8](2014)在《主动、重构、共享:编辑和编辑学的价值和未来》文中认为我们真的需要编辑和编辑学吗?编辑行业的没落在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而编辑学作为中国的特色学科从未走出小范围的讨论,现在还要担忧这门学科的研究是否后继有人。假如让我们乐观地想象编辑和编辑学的美好前景,首先要攻克的心理问题是,我们认可的编辑和编辑学价值究竟是什么。继本刊2013年12期沙龙讨论"创新编辑概念"和2014年4期持续论证"编辑学未来"两个话题之后,延请4位学者就"编辑和编辑学价值"这个问题,给出他们心目中的答案。事实上,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一位从业者和研究者都无法逃避的。(以上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胡茜[9](2014)在《用现代意识做好电视栏目责任编辑》文中提出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电视媒体要想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修养和知识;电视栏目责任编辑是一份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对节目的编辑要保证舆论正确,节目新颖独特、情节引人入胜,受众收视率高。本文就电视栏目责编如何将现代意识融入节目制作的各个关节点进行阐述。一、用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擦亮编辑眼晴电视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电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载

马淑丽[10](2013)在《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文章认为,当今世界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传媒人才是文化传媒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培育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文化传媒人才是实现我国文化传媒伟业腾飞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呼唤。目前,我国的文化传媒人才培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传媒教育生态有了很大改善、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文化传媒人才培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走出现有困境,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深入反思,并提出了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新策略,以期对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发展实践有所裨益。本文的研究路线是首先从人才与文化传媒业的关系入手,论证了文化传媒人才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国际上重视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实践,国外相对成熟的传媒教育理念和模式对我国的文化传媒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然后重点分析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现况,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对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最后提出要解决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中存在问题、实现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靠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战略、根据文化传媒业的特点和业界需求来培育文化传媒人才。文章的主要观点有三:(一)人才发现、创立并睿智地做大了文化传媒伟业,文化传媒人才对社会各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推进实施做出卓越贡献;(二)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面临着一个新的严峻挑战,即如何适应新形势、由传统新闻教育向现代传媒教育转型和发展的问题;(三)提出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创新策略:培育和造就更多的文化传媒领军人才、依托高校建设宏大的基层传媒人才队伍、有规划地培育传媒业界急需的“四型”人才、完善文化传媒人才的管理开发机制。

二、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编辑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编辑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2)浅析出版人才素养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辑人才状况与时代要求有差距
二、编辑人才培训机制创新与检验
三、提升编辑人才素养重在养德
四、踏实笃行提升编辑素养

(3)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新媒体编辑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1.2.3 我国编辑领域胜任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胜任力理论
        2.1.2 工作分析理论
        2.1.3 新媒介素养理论
    2.2 本文研究框架
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
    3.1 新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
    3.2 O*NET工作分析导出的胜任力特征
    3.3 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数据补充
    3.4 新媒体编辑胜任特征要素的最终确立
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1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预试
        4.1.1 预试模型的建立
        4.1.2 预试模型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4.2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4.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验证
5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5.1 问卷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5.2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编辑胜任力差异
    5.3 不同工作类别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差异
        5.3.1 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
        5.3.2 网络编辑胜任力
    5.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同性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2 不同工作年限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3 不同工作类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4 不同工作职务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5 不同职称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6 不同学历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6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6.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6.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
        6.2.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选拔的优势
        6.2.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体系建设
    6.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
        6.3.1 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难点和困境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优势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体系
    6.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
        6.4.1 我国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存在的问题
        6.4.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的优势
        6.4.3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体系的建立
    6.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
        6.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
        6.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
    6.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组织人才盘点
        6.6.1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的优势
        6.6.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机制
    6.7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7 总结与讨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基于SWOT模型的《领导文萃》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领导文萃》期刊概述
    第一节 办刊背景和宗旨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第三节 市场地位
第二章 《领导文萃》的SWOT因素分析
    第一节 优势因素(S)
    第二节 劣势因素(W)
    第三节 机会因素(O)
    第四节 威胁因素(T)
第三章 《领导文萃》期刊的发展战略思考
    第一节 SWOT战略矩阵(图)
    第二节 《领导文萃》期刊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第三节 关于战略的选择
总结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及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的挑战
    ( 一) 来自学术国际化的挑战
    ( 二) 来自数字化潮流的挑战
    ( 三) 来自自身素质提升的挑战
二、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 一) 情感储备
    ( 二) 知识储备
    ( 三) 能力储备
    ( 四) 意识储备
三、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途径与构建
    ( 一) 编辑人员创新素质构建
    ( 二) 编辑人员的创新素质培养途径
        1. 加强思想品质创新素质的培养
        2. 重视专业文化创新素质的培养
        3. 深入进行数字信息创新素质的培养
        4. 提高个体差异创新素质的培养

(6)数字编辑人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研究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字编辑人才与特征分析
    2.1 融合发展对编辑人才的新需求
    2.2 数字编辑是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2.3 媒体融合下数字编辑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 数字编辑人才培养
    3.1 从专业目录看数字编辑人才培养
    3.2 数字编辑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指导
第四章 数字编辑人才使用
    4.1 数字编辑人才使用的边界
    4.2 传媒企业中的数字编辑使用
    4.3 数字编辑人才使用中应厘清的问题
第五章 数字编辑人才管理
    5.1 数字编辑人才管理的现状
    5.2 对现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的观察
第六章 数字编辑人才建设的探讨
    6.1 数字编辑职称的设立体现协同创新
    6.2 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编辑人才建设模式
    6.3 数字编辑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提示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图书出版人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人才基础概念界定
        一、相关定义梳理
        二、人才类型划分
    第二节 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属性
        一、创造性劳动成果关乎人才鉴定
        二、出版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
    第三节 人才是企业活动的基础
        一、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
        二、人才是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第四节 出版品牌建立的核心是人
        一、名社长聚合名编辑
        二、名编辑打造名作品
第二章 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及挑战
    第一节 人才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系统
        一、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双结合形成人才
        二、内外因素交互作用促进人才成长
        三、劳动实践保障人才能力的全面开发
        四、社会承认是人才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入门不易与供需错位
        二、问题:结构性矛盾与不平衡开发
    第三节 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一、集团化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市场化对经营人才的需求
        三、数字化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第四节 出版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与结构
        一、出版人才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
        二、出版人才结构模型
第三章 出版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国外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借鉴
        一、出版人才培养目标
        二、出版人才培养内容
        三、出版人才培养过程及制度
    第二节 国内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辨析
        一、我国出版人才培养目标
        二、出版人才培养内容
        三、出版人才培养过程与制度
第四章 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树立人才建设的系统工程理念
        一、国家中长期规划促潜人才开发
        二、职业生涯确立寻价值创造顶点
    第二节 坚持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方式
        一、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二、企业是人才全面发展的保障
    第三节 完善出版人才资源管理系统
        一、外部延揽与内部提携聚合人才
        二、适时、适机、适岗使用人才
        三、合理的人才考评机制培养人才
        四、完善的福利制度留住人才
    第四节 营造出版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企业小环境保人才需求
        二、社会大环境塑人才品格
结语
    ―、主要研究成果
    二、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用现代意识做好电视栏目责任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擦亮编辑眼晴
二、用正确的文化追求意识提高栏目质量
    1.从文化视角着眼,把握好栏目的编辑要点
    2.以文化内涵为基础,搞好电视节目编辑组织指导
    3.用文化积累灵活编辑手段
    4.用文化底蕴推动创新
四、用亲切的人文关怀保证节目质量
五、用强烈的市场意识提高收视效应
六、用持续的学习积累意识站稳编辑制高点
七、结语

(10)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文化传媒人才
        1.4.2 文化传媒人才培育
第2章 人才与文化传媒业的关系
    2.1 人才发现和创立了文化传媒
        2.1.1 人才发现了古代文化传媒业的雏形
        2.1.2 人才推动近现代文化传媒业的激荡
        2.1.3 人才引领当代文化传媒业走向蝶变
    2.2 人才睿智地做大了文化传媒伟业
        2.2.1 人才是文化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
        2.2.2 优秀人才有力地带动文化传媒业发展
        2.2.3 人才培育为文化传媒业提供智力储备
    2.3 文化传媒业塑造的文化传媒人才对社会各业的影响
        2.3.1 文化传媒人才给企业带来企业文化
        2.3.2 文化传媒人才给政务带来文化品质
        2.3.3 文化传媒人才给军事带来文明思考
第3章 国外重视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实践
    3.1 美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实践
        3.1.1 “学院制”的职业化教育
        3.1.2 多元、复合、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英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实践
        3.2.1 重视在职训练的“学徒制”
        3.2.2 大学传媒教育“重术轻学”
    3.3 日本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实践
        3.3.1 “重学轻术”的人才培育观
        3.3.2 传媒企业内部培训机制健全
    3.4 国外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借鉴与启示
        3.4.1 “学”与“术”的平衡
        3.4.2 “开放”与“沟通”的思维
第4章 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现况与问题
    4.1 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现况
        4.1.1 总体概况
        4.1.2 模式与机制
        4.1.3 评估与结论
    4.2 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问题
        4.2.1 人才培养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4.2.2 人才培养模式传统陈旧
        4.2.3 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不对接
    4.3 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反思
        4.3.1 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的关系
        4.3.2 传媒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4.3.3 传媒人才培养与传媒业界实践的关系
第5章 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的新策略
    5.1 培育造就更多的文化传媒领军人才
        5.1.1 培植孕育领军人才的土壤
        5.1.2 优化领军人才的成长环境
        5.1.3 创新顶尖传媒人才引进机制
    5.2 依托高校建设宏大的文化传媒人才队伍
        5.2.1 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5.2.2 改革和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5.2.3 完善传媒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5.3 有规划地培育传媒业界急需的“四型”人才
        5.3.1 培育复合型文化传媒人才
        5.3.2 培育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5.3.3 培育创新型文化传媒人才
        5.3.4 培育国际型文化传媒人才
    5.4 完善文化传媒人才开发管理机制
        5.4.1 优化文化传媒人才的培训机制
        5.4.2 健全文化传媒人才的激励机制
        5.4.3 创新文化传媒人才的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编辑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D]. 段乔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浅析出版人才素养培养[J]. 周莉. 出版广角, 2020(14)
  • [3]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周畅. 武汉大学, 2018(01)
  • [4]基于SWOT模型的《领导文萃》发展战略研究[D]. 林鸿.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1)
  • [5]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及构建[J]. 李学琴,商韵.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 [6]数字编辑人才建设研究[D]. 刘华坤. 北京印刷学院, 2015(06)
  • [7]我国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图书出版人才的视角[D]. 胡成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8]主动、重构、共享:编辑和编辑学的价值和未来[J]. 王勇安,李建伟,吴平,周国清. 编辑之友, 2014(12)
  • [9]用现代意识做好电视栏目责任编辑[J]. 胡茜. 当代电视, 2014(10)
  • [10]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研究[D]. 马淑丽. 湖南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的编辑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