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自说自话,学本事,领悟文学之心——“新形势下军事政治工作与文章写作笔会”的剪影

谈文学,自说自话,学本事,领悟文学之心——“新形势下军事政治工作与文章写作笔会”的剪影

一、说文论道 各抒己见 切磋技艺 感悟文心——“新形势下部队政工研究与文章写作笔会”剪影(论文文献综述)

梁艳[1](2018)在《浅谈如何提高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文中研究指明过硬的文字功底是政工干部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但是从用人部分国企反馈回来的评价认为部分政工人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低,逻辑思维能力低、职业特色体现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办公的要求等。本文首先对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进行了解读;其次,总结了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最后对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提高进行了展望,以期提高国企政工人员的写作能力。

刘业伟[2](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王先岳[3](2010)在《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的山水画改造运动既承续了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画革新的历史潮流,又浸淫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之中。现实主义的独尊、大规模的普及性美术运动以及思想批判、改造运动等,都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山水画改造在“为谁画”、“画什么”、“怎么画”等问题上形成了新的时代规范和思想基础。它促使山水画家走出象牙之塔,走向社会和自然,进行对景写生,以创作匹配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写生成为山水画改造革新的基本途径与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明清以降山水画重笔墨、轻造化和基本借助程式化手段以结景造境的创作方式,增强了山水画家对于自然造化的感悟力和对于语言图式的创造性,发展了相对停滞的技法语言,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图式革命,更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山水闲逸适性的文化观念。在写生过程中,山水画坛形成了京津、江南、西北、岭南等几个重要的地域群体。两个新兴的地域山水画派——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也随之迅速崛起。而且围绕写生与创新,还先后发生了关于中国画接受遗产问题、笔墨与创新关系问题的持续论争,这些论争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写生方法上,山水画家们在观物即景的方式、对自然规律和特点的把握、对大自然的重新发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开拓。而且,中西写生观念和方法进一步融合,写生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另外,山水画家还在表现方法上做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创新性与继承性和借鉴性的统一,在对山川景物和笔墨语言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山水画意境的锤炼与营造等方面也有深刻的拓新与发展,这一切对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和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山水画中出现了多种经典题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意境。与此相应,山水画的语言图式风格也发生了深刻的时代嬗变,这主要体现在状物写形中的笔墨风格嬗变、色彩的新变与象征性运用、构图和透视的探索与新变等几个方面,山水画的审美趣味也不断趋向宏大、阳刚、明朗、浑厚,山水画成功地实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图式的转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山水画中存在的泛意识形态化思维模式以及它所延续的二十世纪前期以降以科学主义改造中国画的艺术观念,无疑使山水画在某种程度上付出了丧失意境营造与笔墨表现的沉重代价。这些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之中,惟视绘画为文化、学术之公器与正确审视绘画之民族特性者才能真切感受到这种深刻的“文化焦虑”。

黄中习[4](2009)在《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以《庄子》英译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的详细概述,以整体论观点,圆观遍照地考察翻译之道、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和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并以《庄子》英译为个案研究,以整体论新视角分析译者整体翻译标准在忠实性(信)、可读性(顺)和创造性(创)三元要素上的中心取向。论文第一章概述典籍英译与研究的现状,指出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对关键词进行界定,介绍本研究的结构、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二章详细概述海内外典籍英译的历程,重点介绍主要译家及其译作情况,对典籍英译的范围和历史分期作了划分,并勾勒出典籍英译与研究历史发展的四个特点。第三章综述考察典籍英译译者所提出和遵循的翻译标准,并简短回顾英语国家译入西方经典的历史和译者论者关于经典翻译理论的关切点,作为典籍英译标准概述和典籍英译标准整体观探讨的有益参照。第四章首先指出,以整体论视角研究典籍英译标准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五方面论证了典籍英译标准整体论研究模式的新颖之处和特点所在。作者以动态关联和圆融整体的视角把典籍英译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以中国传统哲学中“道”的圆融整体理念考察翻译和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之道是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圆融整体,它兼指翻译(translation)行为、翻译过程(translating)和译作(translations)。三者动态关联,融合成为一个连续的圆融整体,这就是翻译之道的本体内涵。作者接着审视典籍英译的目的和标准,认为典籍英译的文本目的就是译者翻译的根本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律准则就是其翻译标准。作者还构建了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它是一个三向动态和辩证关联的理论,认为典籍英译标准是一个动态关联的圆融整体。作者进而以这一新视角综合考察典籍英译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及其对三元要素的中心取舍趋势,或忠实性(信),或可读性(顺),或创造性(创)。根据这一模式,典籍英译标准之道是一体,是多元标准一体化的整体,是一个抽象的标准。译者个体的翻译标准都以它为理想和目标。典籍英译译者的个体翻译标准也是三元要素一体化的整体,其构成的三元要素有着恒久的动态关联。典籍英译译者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个性化表述之总和就能接近或达到典籍英译标准之道。第五章是“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的个案运用和论证分析。为了全面考察《庄子》英译译者整体翻译标准对“信顺创”三元要素的中心取向,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庄子》的英译历程和《庄子》英译的研究成果进行更全面的概述,选取了四个典型的《庄子》英译本——理雅各的全译本、汪榕培的全译本、葛瑞汉和莫顿的选译本,以整体论视角来考察译者翻译整体标准在“信顺创”三元要素上的中心取向,从多方面论证了理雅各英译《庄子》的整体翻译标准是以忠实性为中心取向,汪榕培英译《庄子》的整体翻译标准是以可读性为中心取向,葛瑞汉和莫顿英译《庄子》的整体翻译标准是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本研究尝试融汇中西,打通古今,运用理论描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典籍英译译者的翻译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本质上属于哲理思辨的定性翻译理论研究。作者的研究路径是从源语出发,以原文为本,以译者为中心,以整体论视角来探讨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本文的个案运用分析表明,“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颇具解释力,可以更全面合理地描述、分析和解释典籍英译标准,典籍英译的现象,乃至其他翻译现象。

肖健[5](2002)在《说文论道 各抒己见 切磋技艺 感悟文心——“新形势下部队政工研究与文章写作笔会”剪影》文中认为 2001年10月8日至10日,由本刊和武汉后方基地政治部联合举办的"新形势下部队政工研究与文章写作笔会"在湖南新邵某仓库举行。数十名政工研究热心者在笔会期间以文会友,畅谈体会,切磋技艺,感悟文心,使这次笔会开得十分圆满成功。

二、说文论道 各抒己见 切磋技艺 感悟文心——“新形势下部队政工研究与文章写作笔会”剪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说文论道 各抒己见 切磋技艺 感悟文心——“新形势下部队政工研究与文章写作笔会”剪影(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如何提高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的理解
二、国企政工人员写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国企政工人员写作现状
    (二) 国企政工人员写作现状原因
三、提高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 在学习中提高写作能力
    (二) 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 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结语

(2)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3)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解题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基本观点
第一章 写生图新:新中国文艺诉求与二十世纪前期山水画革新思潮的融合
    第一节 革故鼎新: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革新思潮及艺术实践
        一、"美术革命"与中国画革新思潮
        二、二十世纪前期山水画革新实践
        1. 融会中西:写实与表现的选择及实践
        2. 以古开新:山水画传统的内部回归
        3. 写生创新:外师造化与审美拓展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1950)中国画革新(改造)思潮的再兴
    第二节 时代契机:新中国初期山水画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第一次文代会对山水画发展的导向意义
        二、新年画运动的范式意义
        1. 创作立场的转变
        2. 创作方法的选择
        3. 时代风格的形成
        三、现实主义的独尊与衍变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四、文艺批判运动与山水画家的思想改造
    第三节 话语转换:新中国文艺诉求与山水画革新思潮的融合
        一、为谁画:"为工农兵服务"——山水画价值功能的重塑
        二、画什么:"表现现实生活"——山水画题材内容的新变
        三、怎么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山水画笔墨技法的因革
    第四节 写生图新:山水画革新途径的探索、时代特征及文化蕴涵
        一、写生倡导与中央美院国画革新领导小组的成立
        二、新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时代特征
        三、"写生图新"——新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文化蕴涵
第二章 踪迹大化:山水画家地域群体及写生实践历程
    第一节 古都新风:京津画家写生兴起及李可染写生的特点和意义
        一、京津山水画家群体及画学渊源
        二、京津画家山水写生与接受遗产问题之论争
        三、从"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到"采一炼十":李可染山水写生及其特点和开拓意义
    第二节 水乡墨韵:江南画家写生实践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
        一、江南山水画家群体及画学渊源
        二、创作方式的分化及写生基本状况
        三、"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傅抱石率团写生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
    第三节 情满关山:西北写生传统的拓展与长安画派的崛起
        一、西安山水画家群体与西北自然人文风物
        二、写生传统的再拓展与长安画派的崛起
        三、"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石鲁写生创作及其引发的笔墨与创新关系之论争
    第四节 粤海观澜:岭南写生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一、岭南山水画家及其画学渊源
        二、"一切为了表现我们伟大的时代":岭南写生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第三章 法自我立:山水画写生方法及表现规律的探索
    第一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式写生工具的出现及意义
        一、传统山水画写生工具
        二、新式写生工具的出现及意义
    第二节 "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观物即景的方法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重新发现
        一、山水画家观物即景的方式
        1. 李可染:万物静观皆自得
        2. 傅抱石:游—悟—记—写
        3. 石鲁:观物以探真
        4. 陆俨少:从"默记"到"对写"
        5. 关山月:真境逼神境,心头到笔头
        二、对自然规律和特点的把握
        三、对大自然的重新发现
    第三节 "造化在手,吞吐大荒":中西写生传统的融合及写生方式的多样化
        一、目识心记和古法写生
        二、速写勾稿和以文佐图
        三、素描写生
        四、水墨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
    第四节 "追光蹑影,通天尽人":写生与山水画表现规律的探索
        一、山水画表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2.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 创新性与继承性、借鉴性的统一
        二、对山川景物和笔墨语言之关系的认识与把握
        三、山水画意境的锤炼与营造
第四章 江山多娇:新山水画时代意境与图式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笔墨江山:新山水画题材内容的选择及其时代意境
        一、工农建设和城乡新貌山水画
        二、革命历史和革命圣地山水画
        三、自然山川与人文景观山水画
        四、毛泽东诗意山水画
    第二节 图式嬗变:写生与山水画语言风格的形成
        一、状物写形中的笔墨风格新变
        1. 皴法创造与传统皴法风格新变
        (1) "抱石皴"的成因与风格演变
        (2) "色墨混皴"法的创造及风格
        (3) 传统皴法的风格新变
        2. 树法、云水法的笔墨新创及风格特征
        3. "逆光"、"留白"及"夜景山水"的创造与笔墨结构特征
        4. 描绘新生事物的笔墨技法
        二、色彩的新变与象征性运用
        三、构图和透视的探索与新变
结语: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及写生对后世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一、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与艺术得失
    二、写生对后世山水画发展的影响与现实启迪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4)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以《庄子》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典籍英译——机遇和挑战
    1.1 缘起
        1.1.1 典籍的整理研究和翻译出版事业硕果累累
        1.1.2 典籍英译,成就斐然
        1.1.3 关于典籍英译的认识误区
    1.2 关键词界定
        1.2.1 古籍、典籍、经典及典籍英译
        1.2.2 典籍英译的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
        1.2.3 翻译标准与翻译规范
        1.2.4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
    1.3 研究的结构、内容、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典籍英译简史及主要译家概述
    2.1 典籍英译的范围划分和历史分期
    2.2 早期和传教士时期海外的典籍英译及主要译家
        2.2.1 早期的典籍英译
        2.2.2 早期海外的典籍英译主要译家
        2.2.3 传教士的典籍英译:英国译者
        2.2.4 传教士的典籍英译:美国译者
    2.3 现当代海外的典籍英译及主要译家
        2.3.1 现当代海外的典籍英译概况
        2.3.2 现当代的典籍英译:英国译者
        2.3.3 现当代的典籍英译:美国译者
        2.3.4 海外其他的典籍英译知名译者
    2.4 现当代国内的典籍英译及主要译家
        2.4.1 现当代国内的典籍英译概况
        2.4.2 现当代国内的典籍英译主要译家
        2.4.3 典籍英译的其他国内知名译者
    2.5 典籍英译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
        2.5.1 典籍翻译与研究是西方传统汉学的中心内容
        2.5.2 传统西方汉学以译介中国文史哲典籍为核心
        2.5.3 典籍译介队伍不断壮大,译本数量和质量大有提高
        2.5.4 典籍英译与研究的方法:融合和并峙
第三章 典籍英译标准及其整体观探讨的回顾
    3.1 英语国家译入西方经典及其关注点的回顾
        3.1.1 中世纪英国译入经典及其关注点
        3.1.2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译入经典及其关注点
        3.1.3 近代英国译入西方经典的关注点
        3.1.4 现当代英语国家的经典英译之关注点
    3.2 典籍英译标准的概说
        3.2.1 典籍英译标准表述的回顾
        3.2.2 理雅各:学究式忠实观
        3.2.3 庞德和翁显良:意象传神
        3.2.4 辜鸿铭:整体把握与风格传神
        3.2.5 林语堂:忠顺美
        3.2.6 刘重德:信达切
        3.2.7 许渊冲:信达优
        3.2.8 汪榕培:传神达意
        3.2.9 王宝童:以诗译诗
        3.2.10 典籍英译标准的其他表述
    3.3 先前的翻译标准整体观探讨
        3.3.1 以整体观论说翻译标准的尝试
第四章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4.1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之意义
    4.2 整体论是翻译标准研究的新路径
        4.2.1 中国的古典整体观
        4.2.2 整体论当代科学研究的新路径
        4.2.3 整体论是典籍英译标准研究的新路径
        4.2.4 以译者为中心是当代翻译研究的新趋势
        4.2.5 “圆”形象征“大道”和圆融的学问
    4.3 翻译之道
        4.3.1 “道”的含义
        4.3.2 翻译之道众说
        4.3.3 翻译之道:一个圆融整体
    4.4 翻译标准之道与译者的翻译标准
    4.5 典籍英译的文本目的和翻译标准
        4.5.1 典籍英译的目的
        4.5.2 典籍英译译者的自律准则
    4.6 “信顺创”:三元要素中心取向的典籍英译整体标准
        4.6.1 中心取向之一:追求典籍英译的忠实性
        4.6.2 中心取向之二:追求典籍英译的可读性
        4.6.3 中心取向之三:发挥典籍英译的创造性
    4.7 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动态发展的圆融整体
        4.7.1 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多元标准一体化的整体
        4.7.2 译者的典籍英译标准:三元要素一体化的整体
        4.7.3 “信顺创”:三元要素的动态关联整体
    4.8 典籍英译标准:动态关联的圆融整体
第五章 《庄子》英译与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
    5.1 《庄子》英译历程的概述
        5.1.1 道家典籍是西方汉学界译介典籍的重要内容
        5.1.2 《庄子》英译的概述
        5.1.3 《庄子》英译发展历程的三个特点
    5.2 《庄子》英译研究成果的概述
        5.2.1 国内的《庄子》英译研究成果要点
        5.2.2 海外《庄子》全译本的研究成果概述
        5.2.3 海外《庄子》主要选译本的研究成果概述
        5.2.4 海外其他译介道家哲学及道教术语的探讨
        5.2.5 《庄子》英译研究发展历程的特点
    5.3 理雅各英译《庄子》的整体标准:以忠实性为中心取向
        5.3.1 考证研究和传译《庄子》,力求忠实
        5.3.2 详解各章题旨,忠实传译《庄子》的思想
        5.3.3 详尽注释,追求《庄子》英译的最大忠实性
        5.3.4 多用音译和直译,以体现对原典的忠实性
    5.4 汪榕培英译《庄子》的整体标准:以可读性为中心取向
        5.4.1 以广大的中外英语读者为对象
        5.4.2 以直译为主,译法灵活,虚实有度
        5.4.3 不加注释,把相关的研究解释体现在译文中
        5.4.4 传神达意地再现《庄子》的文学艺术性
    5.5 葛瑞汉和莫顿英译《庄子》的整体标准: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
        5.5.1 葛瑞汉的《庄子》英译: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的标准
        5.5.2 莫顿的《庄子》英译: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的整体标准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综评
        6.1.1 全面梳理海内外的典籍英译史及其主要特点
        6.1.2 详尽考察海内外主要典籍译家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6.1.3 提出和构建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
        6.1.4 以整体论视角考察《庄子》英译译者整体翻译标准的中心取向
    6.2 当代典籍英译的策略选择
        6.2.1 以正确的翻译观指导典籍英译的研究与实践
        6.2.2 重视典籍英译的考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6.2.3 以“传神达意”为总原则,指导当代的典籍英译
    6.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6.3.1 全面梳理和描述了典籍英译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6.3.2 提出和构建“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
        6.3.3 整体论说翻译之道、翻译标准之道和翻译标准
        6.3.4 详细考察《庄子》英译译者整体翻译标准的中心取向
        6.3.5 提出当代典籍英译译者应注意的三个翻译策略
    6.4 本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着作和发表的论文
附录: 《庄子》英译研究参考电子文献选录
致谢

四、说文论道 各抒己见 切磋技艺 感悟文心——“新形势下部队政工研究与文章写作笔会”剪影(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如何提高国企政工人员写作能力[J]. 梁艳. 现代交际, 2018(12)
  • [2]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3]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D]. 王先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4]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以《庄子》英译为例[D]. 黄中习. 苏州大学, 2009(06)
  • [5]说文论道 各抒己见 切磋技艺 感悟文心——“新形势下部队政工研究与文章写作笔会”剪影[J]. 肖健. 政工导刊, 2002(01)

标签:;  ;  ;  ;  ;  

谈文学,自说自话,学本事,领悟文学之心——“新形势下军事政治工作与文章写作笔会”的剪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