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维方式

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维方式

一、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赵彤[1](2019)在《马克思哲学之实践逻各斯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变革,但是从人们当前的生存困境来看,人们的哲学观念并没有走出传统哲学的思维框架。因此,我们需要:追根溯源,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思维坐标,厘清传统哲学由形式逻辑到康德的先验逻辑再到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的发展脉络,从而解读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变革实质;通过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解读,通过对实践生活中内在蕴藏的实践逻各斯的解读,阐发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伦理意义,为理解与实现当代社会的具体实践提供新思路。自巴门尼德提出“能思维和能存在是同一的”开始,前康德哲学以追求世界之终极存在为其目标,但是它在经验世界之外追求唯一、永恒、不动的存在而二重化世界。使世界二重化的思维方法的实质在于:前康德哲学以形式逻辑为立足点,割裂了逻辑形式与感性生命内容。而在马克思哲学出现之前,康德与黑格尔亦将传统哲学的理论困境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对象,并且他们先后提出先验逻辑与辩证逻辑试图超越传统形式逻辑,但是都没有使“逻辑”真正回到人的感性活动之中。马克思哲学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以生存之真超越了传统哲学的符合论之真;以生活逻辑超越了形式逻辑。通过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解读可以阐明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实质就在于实践逻各斯对传统理性逻各斯的超越,进而讨论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何以能够超越传统理性逻各斯及其伦理意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根本所在。这种超越从历史逻辑来看,就是亚里士多德作为伦理、政治性的实践学说与培根技术、生产性实践的内在统一。换言之,实践内在的发生性、境域性、非对象性、历史性、感性活动性使其成为超越本体论二元论和知识论二元论的根本。正是基于此,我们把实践内在蕴藏的普遍性称为实践逻各斯。从还原“逻各斯”的本义入手,剖析逻各斯的“对话性”、“互动性”、“生发性”意义,进一步诠释如何从实践逻各斯的内在普遍性、内在关联网络及空间性三个维度对其深入理解,再以实践逻各斯内含的空间化逻辑、价值秩序与善这三个内涵为其意义的阐明奠定基础。最后,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伦理意义即在于其所生发出的伦理关系、伦理共同体与伦理空间。实践逻各斯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存处境理解人,从而实现了伦理学与存在论的统一;它就在人的生存活动中构建关联之网,从而实现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它是人与外部世界、与他人的“对话”与融通,充分彰显了实践的空间性;它也为我们重新理解“共同体”提供了新思路,因而对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刘沛妤[2](2015)在《论库恩的思想实验观》文中研究指明托马斯·库恩在《思想实验的作用》一文中对思想实验的作用条件、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选取心理学和物理学上着名的思想实验案例加以详尽论证。在《必要的张力》一书德文版序言中,库恩对其《思想实验的作用》一文在"范式"和"不可通约性"两个核心概念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给予重新评价和反思。可以说,库恩的思想实验观是理解库恩思想历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研究科学哲学的历史转向和诠释学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赵维[3](2016)在《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体论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本体论更是哲学的基础部分,换言之,如果哲学没有本体论就如同一栋大楼没有地基。因此,探析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就十分必要了。本文的主题是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具体展布为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以何种标准来衡量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二是马克思本体论是实践的理论依据;三是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形成过程、内涵、价值指向是什么。本文围绕着马克思实践本体论这个主题进行论证,共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本体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其利弊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本文的创新和缺陷进行了简述。论文的第二部分,从词源解释和语言学、哲学史两个角度对本体论进行简要的论述,得出西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内涵以及判断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评价范式、价值指向。论文的第三部分,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是如何突破传统本体论的束缚,从而实现实践本体论的转向。论文的第四部分,从载体、核心、时空、方法四个方面对实践本体论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论文第五部分,在明晰了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黄成龙[4](2014)在《藏语与喜马拉雅语言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语言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讨论藏语的系词(yin与red)"是"和处所/存在动词(yod、dug、yog.red)"在、有"的功能分布,并且与喜马拉雅语言的存在类动词进行了比较。通过亲属语言之间跨语言的比较,了解存在类动词之间概念的关联性。探索存在类动词在这些语言中概念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彭玉峰[5](2014)在《“消灭哲学”与“扬弃哲学”之辩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中多次提出要"消灭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必须给出解释的问题。对此,俞吾金教授认为,这句话的中文翻译有误,马克思的原义是要扬弃哲学。根据马克思相关文本的中译文和英译文,从"消灭哲学"的出场语境出发,得出结论,"消灭哲学"的翻译无误。但是马克思原义是要消灭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那种哲学而并非所有哲学。俞吾金教授所提出的翻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将马克思的格言放入特定的文本语境中来理解,而不是脱离语境任意的引用。

吴纪龙[6](2014)在《历史存在论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后形而上学的背景下,提出并论证了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即历史存在论视域。本文认为,后形而上学缘起于众多现代西方思想家关于哲学之终结的探讨,而海德格尔从其存在历史观出发对形而上学之终结、经受和克服的分析尤为深刻。后形而上学的提法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指示着哲学在全球化的技术工业社会文明中的完成形态,另一面则指引着人类思想和历史的转向。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不能再从纯粹理论和学说的角度来研究和阐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而历史存在论则构成理解和阐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视域。历史存在论并不是外在于马克思思想的现成研究视域,它一方面缘起于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在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研究模式的推进过程中生成和呈现出来的。因此,历史存在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思想由自身构成并在自身中绽出的历史性视域。历史存在论超越了形而上学的“存在与思想”以及生存论的“存在与时间”的问题框架,将历史性确立为解答存在问题的基本引线。从历史存在论出发,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一般阐释,能够清晰呈现形而上学总体机制的演进以及马克思从整体上对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性批判,同时还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结构:“社会——历史——革命”。从历史存在论出发,对马克思思想进行具体阐释,能够澄明历史的存在论规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实践和无产阶级的存在论意义,同时还能够将马克思的思想旨归合理地把握为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历史存在论思想具有深厚的科学人文内涵,其当代意义在于构成世界历史境域中多元文化交往实践的执中视域,它能够为世界文化之各方创建自由位置并有助于世界文化类型的生成。

郭洪体[7](2013)在《让苍蝇从捕蝇瓶中飞出 ——伦理视域下的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维特根斯坦的转向;或者说,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转向。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革命性不再被理解为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观点——像正统解释那样,也不再被理解为只是一种治疗哲学——像新解释那样,而是被把握为“思想转向”。思想转向是自黑格尔之后哲学的基本主题,传统哲学作为形而上学不断地遭到拒斥与批判。所谓转向,在维特根斯坦这儿是指从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前期思想向以《哲学研究》为代表的后期思想的转向。作为整体的思想转向在本文中被分解为三个转向:其中语言转向是众所周知的,伦理转向是当今维特根斯坦研究的-个新的增长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旨归,但居于中心却被迄今的维特根斯坦研究严重忽略的是思想方式的转向。探讨从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开始,首先检讨了这部书的三种主要解释模式:正统解释、反形而上学解释和新解释,指出它们各自的得失,然后综合这三种模式,给出了本文的解释。从其写作和思想过程入手,《逻辑哲学论》被把握为由三个理论和一个“负的形而上学”构成。负的形而上学也还是形而上学,只是走到了形而上学的极限处,并没有真正走出形而上学,在思想方式上,《逻辑哲学论》地地道道还是形而上学的。这也是维特根斯坦从前期到后期的思想转向之所以能够发生的真正原因。有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语言转向,分析哲学意义上的语言转向只是“转向语言”,而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语言转向是从寻问“真”转向寻问“意义”,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转向来到语言平面,来到语言的本来面目和真实,而非为语言是什么构想一种解释的理论。语言转向章首先阐明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奥古斯丁图画”的消解;其次表明后期维特根斯坦所达到的语言地面——他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概念;而且这个地面乃是粗糙的地面,充满了规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其表面形式的一致又对哲学思考构成了种种迷惑和陷阱;最后指出哲学研究作为“概念研究”,在后期维特根斯坦这儿完全明确为语法研究和语法考察,其方法不再是针对概念构建某种本质解释,而是去进行语法描述。思想方式的转向是指,要把对我们语言的整个考察方式扭转过来,把语词从形而上学用法带回到日常用法;“不要想,而要看”,反对在哲学中提出理论和解释:所以,哲学只确认人人认可的东西;哲学的目的是对我们智性迷惑的治疗,是给苍蝇指出飞出捕蝇瓶的道路,是我们思想方式的一次转身和转向;理解不是一种心灵状态,理解是自然的;而哲学最需要治疗的,是关于“思想”自身的千年迷惑,是哲学作为“思想的思想”的深度迷惑。维特根斯坦哲学从其本质就具有鲜明的生存-伦理性质,正是作为一个焦虑、绝望的个体经验构成了其哲学思考的内核——那种少有人能及的深刻性和本真性,也构成了其哲学思考的旨归;但是前期维特根斯坦的伦理思考却仍陷入道德形而上学之中,后期维特根斯坦才实现了其伦理思想的根本转向;如果说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全部思考给我们敞开了什么的话,那就是他给我们敞开了这样的一种根本明晰性和可靠性:只有信仰的真理才构成了大地和生存的真理,才是人类通向救赎的唯一之途。

郭庆波[8](2011)在《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为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本体论以及是何种本体论的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学术界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进行仔细研究探讨和整体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了激烈论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观点不断地被提了出来,在这些当中实践本体论却占据了主流地位。“实践本体论”把实践当作世界的本体或者人类社会的本体,突出地显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赋予了实践的概念并且使其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的提出使本体论的哲学问题第一次真正的摆脱了思维的领域从而直接的面对人的社会现实存在,不仅提升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从而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世界观,并且对现在的哲学问题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如果把实践的地位无限上升,当做世界的本体的话,从而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本体论”,这不仅曲解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的真正含义,而且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所表达的实践的本质有很大不同。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不能采用这种哲学,而且应当还要坚决批判这种哲学。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实现了西方哲学史上的革命性的变革。实践唯物论不是实践本体论,它不仅坚持了对象性的存在的先在性,也就是说优先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而且还超出了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范围,特别强调了实践的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确立人的哲学地位和否定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因此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就在于思维方式的变革。

张志刚[9](2009)在《马克思存在概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引起的伟大变革,植根于他对“存在”的理解。在马克思看来,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现实生活在其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研究马克思的“存在”,我们可以沿着以下的理路:首先,马克思通过还原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础性地位,消解了传统哲学中物质、自然、意识、时空、真理与自由的自在性与抽象性,把它们置于“坚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从深层次揭露了它们现实的、属人的本质。实践就表征整个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展开。接下来,马克思从感性的、实践的原则出发,消解了物质与自然的自在性,还原它们以人学的维度。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生活过程”视域下的存在,不是与意识相对立的、独立于人的“物质”和“自然”,对它们的理解必须联系主体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来理解。物质与自然是属人的存在物,也只有纳入人的实践范围内的自然与物质,才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存在。脱离于人的视野之外的物质与自然,只能是自在的、“对人是无”的存在。最后,人与自然有机地统一于社会,而存在就是人们现实的生活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是单个人的集合,不是附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而是人与自然实践基础上的完成了的完整统一,它们不断地辩证与生成构成了“存在”的全部内容。人口因素、地理因素是作为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前提条件,因而不能把它们归结为社会的存在。另外,社会存在也不包含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仅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社会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作为整体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存在”,是“人与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成过程。社会的实践的生成发展过程,就是共产主义运动,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

刘林鹰[10](2008)在《“休谟问题”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是—应关系涉及的主要是叙述、评议与规范的关系,“是”类论断包含非事实类评论;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有多种指称,价值认识与规范有本质的不同;这两种关系存在实质性差别,等同论是对休谟的长期误解。其次,德和罪恶不等于道德价值,只是高维性道德价值;休谟的“德恶”和道德“价值”有事实的和评价的两种用法;评价性德恶性质定理有主观性孤句含义和包括本质论功利主义的完整含义,后者统一了评价性道德的价值心象与价值本相;它的开创性意义在于认为德恶是评价优先的;休谟区分了是—应难题与德恶性质定理,定理没有包括应当性问题。再次,评价性德恶可以是事实,不是事实仅仅指不是唯理性可知的和无条件的即总称意义的这两类事实;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之称对休谟存在错位性认识,容易遮盖事实性道德价值与评价的关系这一休谟主题及评价与规范的关系。最后,是—应难题不能称为休谟法则。应区分休谟问题与洛采问题。

二、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哲学之实践逻各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四、本课题的研究趋势
    第三节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前康德哲学的特征与困境及其形式逻辑根源
    第一节 前康德哲学的特征
        一、追求世界的唯一性、永恒性、超验性
        二、理论思维第一性
        三、以超验性的善为其价值追求
    第二节 前康德哲学的理论困境
        一、追求世界的唯一性、永恒性、超验性与人的实存的矛盾困境
        二、二重化世界导致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困境
        三、“是”与“应当”的断裂导致的伦理性困境
    第三节 前康德哲学给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一、知识工具化与人的自由的对立
        二、资本异化与社会有序发展的对立
        三、道德知识教化与道德行为培养的对立
第二章 实践: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变革的支撑点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理论“前奏”
        一、康德哲学对前康德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及其问题
        二、黑格尔哲学作为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对马克思哲学的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向度
        一、属人的存在对超验性存在的超越
        二、生存之真对符合论之真的超越
        三、感性活动之善对超验性之善的超越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变革意义
        一、人的自由的全面实现
        二、社会发展的有序进行
        三、生活逻辑的合理展开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实践逻各斯对理性逻各斯的超越
        一、实践是超越理性逻各斯的基点
        二、实践中蕴藏着全新的逻辑——实践逻各斯
第三章 “实践”之解读
    第一节 传统哲学对“实践”的理解
        一、作为伦理、政治意义的实践
        二、作为技术、生产性的实践
    第二节 传统哲学对“实践”理解所产生的问题
        一、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分裂
        二、生产性活动与人之为人的活动的断裂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对实践的新理解
        一、实践的含义
        二、实践的特性
        三、伦理性与生产技术性相统一的实践形式
        四、马克思哲学对实践的新理解的合法性根据
        五、马克思哲学对实践的新理解的意义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内涵及其特征
    第一节 逻各斯含义之历史考察
    第二节 理解实践逻各斯的三个维度
        一、实践逻各斯内在的普遍性
        二、实践逻各斯内在的关联网络
        三、实践逻各斯内在的空间性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内涵
        一、实践逻各斯中内含着空间化的逻辑
        二、实践逻各斯中内含着价值秩序
        三、实践逻各斯中内含着善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特征
        一、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基础是实践理性
        二、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是以“活动”为基础的逻辑
        三、马克思哲学的实践逻各斯是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逻辑
        四、马克思哲学的实践逻各斯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逻辑
    第五节 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伦理意义
        一、实践逻各斯生发出一种新的伦理关系
        二、实践逻各斯生发出新的共同体——伦理共同体
        三、实践逻各斯生发出新的空间——伦理空间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实践逻各斯的理论意义
        一、实践逻各斯实现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
        二、实践逻各斯实现了伦理学与存在论的统一
        三、实践逻各斯彰显了实践的空间性
        四、实践逻各斯为我们重新理解“共同体”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逻各斯对中国具体实践的意义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2)论库恩的思想实验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库恩对思想实验作用的论述
    (一)思想实验的作用条件
    (二)思想实验的作用机制
    (三)思想实验的作用效果
二、思想实验观对库恩核心概念发展的影响
    (一)思想实验观对“paradigm”概念发展的影响
    (二)思想实验观对“incommensurability”概念发展的影响
三、库恩思想实验观的意义
    (一)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转向
    (二)科学哲学的诠释学转向

(3)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辨析
    2.1 本体论内涵解析
        2.1.1 本体论的定义
        2.1.2 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异同
        2.1.3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2.1.4 德国古典哲学本体论的内涵
    2.2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依据与价值指向
        2.2.1 实践本体论的立论依据
        2.2.2 实践本体论的价值指向
3.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形成历程
    3.1《博士论文》中本体论的出场
        3.1.1《博士论文》前的理论立场和时代背景
        3.1.2 “原子的偏斜”与“定在中的自由”的本体论意义
    3.2 辩证唯心主义本体论的动摇
        3.2.1 现实的斗争—马克思的自我反思
        3.2.2 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本体论的转折点
        3.2.3 “应该”与“是”的碰撞—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
    3.3 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3.3.1 国民经济学的内在矛盾
        3.3.2 异化劳动、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的本体论指向
        3.3.3 对象性活动—实践本体论的雏形
    3.4 实践本体论的形成
        3.4.1 实践本体论的确立
        3.4.2 实践本体论的深化
4.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内涵
    4.1 实践本体论的方法—辩证法
        4.1.1 传统本体论视域下辩证法的缺陷
        4.1.2 实践本体论视域下辩证法的优势
    4.2 实践本体论的载体—现实的、社会的人
    4.3 实践本体论的时空视域
        4.3.1 实践本体论视域下的时间维度
        4.3.2 实践本体论视域下的空间维度
    4.4 实践本体论的核心—感性活动
5.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价值
    5.1 理论价值
        5.1.1 祛除了彼岸世界的魅影
        5.1.2 扬弃了单纯的理论态度
        5.1.3 影响现代西方哲学转型
    5.2 实践价值
        5.2.1 在生活实践中扬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体系
        5.2.2 在生活实践中实现人与世界的统一
        5.2.3 重新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5.2.4 提倡适度生存的价值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藏语与喜马拉雅语言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藏语的存在类动词
3喜马拉雅语言的存在类动词
4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
5结语

(5)“消灭哲学”与“扬弃哲学”之辩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消灭哲学”的出场语境
二、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
三、提出aufheben翻译问题的积极意义

(6)历史存在论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存在历史: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
    第一节 勘察存在历史的三重视域
        一、前形而上学视域
        二、后形而上学视域
    第二节 形而上学的发生及其本质规定
        一、存在追问的前提:存在论差异
        二、存在追问的目标:超越者
        三、形而上学的总体机制
    第三节 存在论批判与形而上学的式微
        一、传统本体论与存在问题的耽搁
        二、基础存在论与存在问题的引发
        三、超越问题与基础存在论的困境
    第四节 哲学的终结与后形而上学视域的开启
        一、哲学的终结与形而上学的边界
        二、后形而上学视域中的存在追问
        三、从基础存在论向历史存在论的过渡
第二章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重塑马克思思想的超越维度
    第一节 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维度及现有研究模式的反思
        一、物质本体论研究方式及其问题反思
        二、实践本体论研究方式及其问题反思
        三、生存论研究方式及其问题反思
        四、马克思思想超越维度的深化:从生存论到历史存在论
    第二节 初步展露历史存在论的生成逻辑
        一、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历史性重估
        二、存在问题:从思辨领域向历史领域的转换
        三、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枢纽:从时间性到历史性
    第三节 以时间问题为线索显示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存在论意蕴
        一、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的“时间性与历史性”的关系问题
        二、时间性的跃迁:从此在生存到社会生产
        三、从此在的生存之死到人的类本质的扬弃
        四、人的有限性的敞开:历史辩证法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一般性阐释
    第一节 形而上学总体机制的三种类型
        一、理论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
        二、技术形而上学的“技术——科学——工业”机制
        三、资本形而上学的“价值——货币——资本主义”机制
    第二节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三重批判
        一、对宗教世界观超验维度的批判
        二、对社会历史观先验维度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逻辑的总体性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结构
        一、历史性的双重起源
        二、历史存在论的转渡意义
        三、基本结构:社会——历史——革命
第四章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具体性阐释
    第一节 历史存在的双重规定
        一、历史的一般存在意义:绝对的历史性
        二、历史的特殊存在意义:社会的制度性
    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存在论意义
        一、“人类社会”的意义:人性的自由生成
        二、“物质基础”的意义:历史存在的建基
    第三节 实践的存在论意义
        一、创制与实践的区分
        二、实践总体化的超越模式
    第四节 无产阶级的存在论意义
        一、基于无的存在追问
        二、人类学的迷误与克服
    第五节 历史存在论思想的旨归:科学社会主义
        一、历史存在论的建基特征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本质
第五章 马克思历史存在论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重塑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科学性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异之辨
        二、历史存在论的人文内涵
    第二节 构建多元文化交流的执中视域
        一、哲学的西方性与文化的多元性冲突
        二、历史的世界性与文化的差异性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执中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让苍蝇从捕蝇瓶中飞出 ——伦理视域下的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维特根斯坦的转向
    一、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向的三个向度
    二、维特根斯坦解释史及本文的解释学视野
    三、本文的研究立场、方法与进路
第一章 从《逻辑哲学论》讲起
    一、对《逻辑哲学论》的不同解释
    二、《逻辑哲学论》的理论构成
    三、《逻辑哲学论》的形而上学史地位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向的发生
    一、转向的发生,断裂还是连续?
    二、再论《逻辑哲学论》的形而上学性
    三、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考与写作
第三章 语言转向
    一、对“奥古斯丁图画”的消解
    二、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
    三、语言与规则
    四、私有语言论题
    五、“哲学研究:概念研究”
    六、语法考察
第四章 思想方式的转向
    一、“把我们的考察整个扭转过来”
    二、拒斥理论,反对解释
    三、“哲学只确认人人认可的东西”
    四、治疗与转向
    五、理解的自然性
    六、对“思想”的概念考察
    七、对美学问题的考察
第五章 伦理与信仰
    一、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生存-伦理性质
    二、“必须改变你的生活”
    三、信仰是激情的领域
结语:思想转向与维特根斯坦
参考文献
致谢

(8)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背景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实践本体论的渊源
    2.1 实践本体论的提出
    2.2 实践本体论的基本观点
    2.3 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论
        3.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本体论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争论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3.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3.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实践本体论
        3.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3.2.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生存本体论
    3.3 理论界对实践本体论的反驳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实践本体论
    4.1 实践本体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4.1.1 实践本体论歪曲了马克思的物质观
        4.1.2 实践本体论把实践当做本体,而马克思的实践则不是
        4.1.3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实践本体论
        4.1.4 实践唯物主义强调非人化自然存在的重要意义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本体论的批判
        4.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黑格尔本体论哲学的实质是唯心主义
        4.2.2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黑格尔本体论的逻辑方法
        4.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黑格尔关于自然的观念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5.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在于实践观点的提出
    5.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马克思存在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存在概念的历史考察
    2.1 古希腊时期的存在
    2.2 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存在
    2.3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存在
3 马克思存在概念的革命性意义
    3.1 “感性活动”的确立与“理性存在”的消解
        3.1.1 “感性活动”的提出与确立
        3.1.2 感性活动对抽象存在的消解
    3.2 “存在”的实践本质
        3.2.1 “感性活动”与实践概念的演变
        3.2.2 “实践”揭示“存在”的本质
4 “自然”与“存在”
    4.1 马克思的新物质观
        4.1.1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物质概念
        4.1.2 马克思物质概念的内涵
    4.2 马克思的新自然观
        4.2.1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自然概念
        4.2.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内涵
5 “社会”与“存在”
    5.1 “社会”的实践本质
        5.1.1 实践构成社会存在的基础
        5.1.2 实践形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5.2 社会是人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5.2.1 社会存在与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
        5.2.2 社会:“存在”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完整统一
    5.3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5.3.1 卢卡奇:“存在就意味着它如何进行自我再生产”
        5.3.2 马克思、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概念比较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休谟问题”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文献综述
    4 研究方法与框架
    5 要点总述
第一章 休谟是—应问题内涵上的惯例性看法、形成背景及其问题
    1.1 休谟是—应问题内涵上的惯例性看法
    1.2 休谟问题内涵上惯例性看法的形成原因和背景
    1.3 休谟问题惯例性看法的问题
第二章 休谟没有等同是--应关系问题与事实--价值关系问题
    2.1 是--应关系与事实--价值关系的重大区别
    2.2 休谟对是--应关系与事实--价值关系的区分
    2.3 休谟的是--应关系没有蕴涵事实--价值关系
第三章 休谟区分了是—应问题与评价性德恶性质的"牛顿式"定理---休谟难题不是休谟法则
    3.1 休谟德恶性质的"牛顿式"定理的完整内容
        3.1.1 德恶性质定理的孤句
        3.1.2 德恶性质定理的全义性内涵
        3.1.3 德恶性质定理的外延定位:只是评价级道德性质定理
        3.1.4 德恶性质定理的完整含义
    3.2 休谟区分了是—应问题与评价性德恶性质的"牛顿式"定理
        3.2.1 几个证据
        3.2.2 是—应问题逻辑上不可能蕴涵德恶性质定理
    3.3 休谟难题不是休谟法则
第四章 休谟的事实和价值的关系论:不是并立的一对矛盾
    4.1 休谟的事实概念:事实是经验的而且包括道德事实
        4.1.1 事实是经验的而且包括道德事实
        4.1.2 休谟的事实包括情感以及欲望、需要
    4.2 休谟的价值概念和价值的类型
        4.2.1 常识性价值本质观:价值的本质是有利
        4.2.2 价值的客观型与主观型
        4.2.3 价值是效果,不包括目的的善
    4.3 休谟视野里事实和价值的关系
第五章 评论性德恶能否是事实---休谟没有混同客观德恶与主观德恶
    5.1 评价级德、恶在何种意义上也是事实
    5.2 休谟两段话的再认识
第六章 主导评价的是事实和情感的矛盾,不是事实和价值的关系
    6.1 赞责性评价中的事实和情感的关系
    6.2 区分几种关系: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事实和道德价值的关系,价值(价值事实)与赞责性评价的关系
第七章 "休谟问题"习惯性版本的不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7.1 习惯版"休谟问题"的不同类型
        7.1.1 休谟问题内涵上的惯例性看法的共同点
        7.1.2 "休谟难题"(内涵上)的习惯性版本的不同类型
    7.2 "休谟问题"习惯版本的变化过程
        7.2.1 习惯版的作者归属、受到重视和成为长期性习惯的原因
        7.2.2 "休谟难题"的变化过程
第八章 "休谟问题"习惯版本、原始版本的不同解答
    8.1 习惯版休谟问题与原始版休谟问题的区别之再分析
        8.1.1 原始版休谟问题只有一个
        8.1.2 两大版本在概念上和问题结构上的重大区别
        8.1.3 两大版本性质不同,不可通约,因而是两个不同问题
        8.1.4 透视两个版本逻辑结构的差异:核心部分错位
    8.2 习惯版休谟问题内蕴否定性答案---"洛采化休谟问题"的悖论式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否定性答案
        8.2.1 "洛采化休谟问题"的现存解答都是否定性答案
        8.2.2 "洛采化休谟问题"的悖论式要求内含着否定性答案
    8.3 原始版休谟问题的解答尝试
        8.3.1 区分问题原点与解释,以解释的受检验性来保持问题之真性
        8.3.2 以各自的独立性和对称性等检验问题展开式的合真性
        8.3.3 问题的展开形态
        8.3.4 解释
        8.3.5 真正的休谟问题之广义实用类型如何得出肯定性答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哲学之实践逻各斯研究[D]. 赵彤. 江苏大学, 2019(10)
  • [2]论库恩的思想实验观[J]. 刘沛妤.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3]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探析[D]. 赵维.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4]藏语与喜马拉雅语言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J]. 黄成龙. 语言科学, 2014(05)
  • [5]“消灭哲学”与“扬弃哲学”之辩及其意义[J]. 彭玉峰.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7)
  • [6]历史存在论 ——后形而上学背景下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域[D]. 吴纪龙. 黑龙江大学, 2014(06)
  • [7]让苍蝇从捕蝇瓶中飞出 ——伦理视域下的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向研究[D]. 郭洪体. 南京大学, 2013(08)
  • [8]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 郭庆波. 郑州大学, 2011(04)
  • [9]马克思存在概念研究[D]. 张志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2)
  • [10]“休谟问题”之探讨[D]. 刘林鹰. 中南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维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