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嗅觉对15种常见氨基酸的RSE研究

罗非鱼嗅觉对15种常见氨基酸的RSE研究

一、罗非鱼嗅觉对15种常见氨基酸的RSE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瑜[1](2020)在《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文中指出铜是包括鱼类在内所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元素,在体内参与构成多种酶及功能蛋白,进而发挥免疫、抗氧化及调节能量代谢等生理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鱼类主要从饲料中获取机体所需铜元素,饲料铜缺乏可引起养殖鱼类生长受阻、发育畸形;饲料铜过量则会造成铜在体内蓄积过量,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生物大分子过氧化,降低鱼类存活率、生长速度及繁殖力。因此,研发含适宜铜水平的饲料对鱼类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铜是养殖水域污染物中较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可造成养殖鱼类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多种经济鱼类铜营养需求及水体铜的安全浓度已被报道,但在黄鳝上则未见此类研究。本文对黄鳝铜营养需求量及水体铜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为黄鳝环保型配合饲料的配制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鳝铜需求量研究试验以五水硫酸铜(CuSCO4·5H2O)为铜源,采取等对数间距(LOG10)梯度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6.8、135.7、500 mg/kg含量的Cu2+,5组饲料铜水平实测值为 14.21、23.95、37.01、135.63、499.63 mg/kg,饲喂黄鳝(62.09±1.07 g)60 d,取样测定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组织铜蓄积、血清及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与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饲料铜水平为37.01 mg/kg组黄鳝取得最佳生长性能,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体参数、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高铜饲料引发全鱼灰分显着升高(P<0.05);(3)铜在黄鳝体内蓄积规律为:肝脏>肠道>肾脏>皮肤>脾脏>肌肉;饲料铜水平上升可引起肝脏、肠道、肾脏、皮肤及脾脏铜蓄积量显着增加(P<0.05),对肌肉铜蓄积量则无显着影响(P>0.05);铜主要蓄积于肝脏,499.63 mg/kg组黄鳝肝脏铜蓄积量可超过国家对水产品铜≤50 mg/kg的安全标准;(4)高铜组黄鳝(135.63、499.63 mg/kg)血清 GPT 活力显着高于低铜组(14.21、23.95、37.01 mg/kg);饲料铜水平大于37.01 mg/kg时黄鳝血清Cu-Zn SOD活力及T-AOC显着上升(P<0.05);37.01 mg/kg组黄鳝血清CP活力及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LDH活力最高,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14.21、23.95、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另外 2 组(P<0.05);肝脏 SOD、Cu-Zn SOD 活力在 37.01、135.63、499.63 mg/kg组显着高于另外2组(P<0.05);高铜组黄鳝肝脏LDH活力及MDA含量显着高于低铜组(P<0.05);(5)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胃、肠道及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6)低铜饲料对黄鳝肝脏、肠道结构影响程度较小;高铜饲料引起黄鳝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肝细胞空泡化、细胞核偏移,内质网断裂卷曲呈游离囊泡状散乱分布,线粒体破裂凋亡,溶酶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499.63 mg/kg组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沉积。结果表明:适宜铜水平饲料能够促进黄鳝生长,饲料铜水平不足或过量均会抑制黄鳝的生长性能,以增重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均重为(62.09±1.07)g的黄鳝对饲料铜的需求量为:44.29~45.84 mg/kg。铜主要蓄积于黄鳝肝脏、肠道及肾脏组织,对肌肉营养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无显着影响,但高铜可引发黄鳝肝脏铜蓄积量超标。适宜饲料铜水平提升能够增强黄鳝机体抗氧化能力,但高铜饲料会加重黄鳝脂质过氧化程度,造成肠绒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及功能被破坏,肝脏及肠道结构损伤。黄鳝肠道通过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肠黏液分泌以加强对铜离子的排泄,表现出对高铜饲料一定的耐受能力。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铜营养需求试验基础上,将铜水平为14.21(A组)、37.01(C组)及499.63 mg/kg(E组)三组试验黄鳝继续养殖至120 d时取样,每组取4份样品进行肠道菌群16S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针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属水平上,A、C两组间肠道菌群组成无显着性差异(P>0.05),E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其中免疫相关的Romrboutsia属、包含较多条件致病菌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菌群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LDAscore>3.5);(2)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C、E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在排泄系统和其他氨基酸代谢通路富集程度显着高于C组(P<0.05);(3)BugBase功能预测分析表明,E组具有压力耐受性功能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P<0.05),其它表型则无显着差异;(4)COG蛋白功能预测表明,E组肠道菌群的能量产生与转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染色体分裂,染色质和动力学等功能显着低于A、C两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铜水平在14.21~37.01 mg/kg时,黄鳝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变化不显着;饲料铜水平达到499.6 mg/kg时,改变了黄鳝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功能。高铜引起致病性微生物丰度增加,危害肠道健康;肠道菌群排泄系统通路增强,与生长相关蛋白功能下降,总体上不利于黄鳝生长。3.水体铜对黄鳝毒性初步研究以 CuSO4·5H2O配制 Cu2+含量分别为 0、0.25、0.5、1、2、4、8 mg/L 试验液(硬度60 mg/kg(以CaCO3计)、pH7.2,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水体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统计不同Cu2+浓度下黄鳝幼鱼死亡量,线性拟合黄鳝幼鱼24、48、72、96 h时Cu2+半致死浓度(LC50),并计算黄鳝Cu2+安全浓度(SC)。结果:(1)黄鳝幼鱼急性铜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呼吸,鳃腔内出血;(2)Cu2+对黄鳝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 6.764、4.971、1.930、1.029 mg/L,SC 为 0.1092mg/L。结果表明:水体铜对黄鳝具有高毒性,安全浓度为0.1092 mg/L,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避免使用硫酸铜,谨慎使用含铜产品。

卢祺[2](2020)在《冷冻美国鲢鱼气味识别及其特征性关键气味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鲢鱼为一种常见洄游性鱼类,主要以浮游动、植物为食。在污染严重的湖泊中,养殖鲢鱼被看作是一种调节水质的方法。通过在千岛湖放养鲢鱼,缓解水华现象。70年代美国同样引进亚洲鲤鱼(包括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用于改善水质,随着数量的增加和天敌数量的减少,21世纪开始泛滥成灾,鲜少食用,如今正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挖掘其食用的潜力。与之相反境遇的是入侵的印度恒河鲶鱼,由于其腥味较轻,深受当地人喜爱,由此可以看出有气味的食品会显着影响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这往往与气味的特性和浓度相关。本研究主要围绕美国鲢鱼的食用营养价值以及其关键气味物质研究两方面,开展相关试验,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美国白鲢和中国白鲢肌肉中水分和灰分含量差异不大,美国白鲢粗蛋白含量略低于中国白鲢9.11%,为18.12g/100g;粗脂肪含量低于中国白鲢38.23%,为1.01g/100g,由此得出美国白鲢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矿物质含量差异不大,其中砷(As)、汞(Hg)、铅(Pb)、铬(Cr)等重金属暂未发现超标。脂肪酸含量美国白鲢普遍低于中国白鲢,ω-3/ω-6的含量中国白鲢为2.19,美国白鲢为1.99,DHA和EPA占脂肪酸总量分别为,美国白鲢23%,中国白鲢18%。2.采用3个Mono Trap RCC18吸附子在50℃下对15g样品萃取50min,再经过GC-O-MS(气相-嗅闻-质谱)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合AEDA法鉴定其中主要气味活性物质,最后采用电子鼻分析整体气味轮廓。从整体感官评价结果来看,中国白鲢金属味和青草味较重,而美国白鲢油脂味和腥味较重。两种鱼类的气味成分均以醛类和醇类为主,从FD因子来看,在整体风味表征中具有主要贡献意义的是己醛、1-辛烯-3-醇、2,3-戊二酮;从ROAV值来看,三甲胺、苯、1-戊烯-3醇、2,3-戊二酮、3-甲基-1-丁醇、1-庚醇、1-己醇、1-辛烯-3-醇、己醛、庚醛、辛醛、戊醛、D-柠檬烯、壬醛、癸醛、萘为主体风味物质。从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强度两方面来看,美国白鲢普遍大于中国白鲢。3.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挥发性物质检测,运用ROAV分析法,筛选出主要特征气味物质。共检出142种有效挥发性物质,其中醛33种,酮25种,醇42种,酯10种,酸9种,呋喃5种,硫化物3种,吡啶7种,芳香类5种,醚1种,其他2种。通过ROAV分析得出,对整体风味起较大贡献作用的物质包括丙醛,丁醛,戊醛,(E)-2-丁烯醛,己醛,庚醛,(Z)-4-庚醛,辛醛,甲硫醇,壬醛,顺-4-癸醛,2,3-丁二酮,1-己醇,苯,1-辛烯-3-醇,各化合物共同组成了白鲢独特的风味表征。

任丽琨[3](2019)在《基于HPLC的嘌呤碱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海水鱼嘌呤脱除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幅员辽阔海产资源丰富,在众多海产品中,鱼肉含有大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及优质蛋白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鱼肉的高营养价值常使消费者忽视其嘌呤含量。现有的检测数据表明海水鱼中嘌呤含量较高,过多的摄入会导致人体嘌呤增多,尿酸水平升高,最终诱发痛风。然而现有的海水鱼嘌呤数据不完善且对海水鱼中嘌呤含量的检测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国标,因而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指导。市场对于低嘌呤食品的开发仅仅局限在游离嘌呤含量较多的啤酒及豆类食品,而对游离嘌呤含量较少的食品尤其是鱼肉的研究较少。因此建立海水鱼的嘌呤含量检测方法,并探寻降低海水鱼中嘌呤含量的有效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以海水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确定适宜于海水鱼的嘌呤提取及检测方法。同时以加工方式为辅助手段探究外源添加物-大蒜素对其嘌呤含量的影响并对其脱除机理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完善海水鱼嘌呤值、建立适宜、简便、操作性强的嘌呤脱除方法提供实验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分别以甲醇-水、0.02 mol/L KH2PO4(pH=3.6)及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V/V/V/V=879:100:15:6)为流动相,并对流动相配比、pH、流速、柱温等条件进行优化,以探寻最适的嘌呤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当0.02 mol/L KH2PO4(pH=3.6),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V/V/V/V=879:100:15:6)为流动相时四种嘌呤均可分离。后者峰型及分离度均较优,四种嘌呤可在10 min内基线分离,节省了样品检测时间。此外,使用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流动相能够有效简化流动相的配置过程,降低磷酸盐对色谱柱腐蚀的风险。该流动相条件下四种嘌呤在0.1-300m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1.0000,检出限范围在0.0118-0.0774mg/L之间,精密度RSD%在0.0220-0.7000%之间,四种嘌呤的检出限分别为0.0774(腺嘌呤)、0.0178(鸟嘌呤)、0.0118(次黄嘌呤)、0.0555(黄嘌呤)。2.对超声嘌呤提取法、高氯酸嘌呤提取法及混合酸嘌呤提取法的关键因素:超声时间、温度、酸浓度、水浴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通过对比三种方法的嘌呤得率以确定最适嘌呤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三种嘌呤提取法中,超声提取法只能有效提取样品中的游离嘌呤,且提取效果不如酸提取法。而酸提取法中混合酸提取法(甲酸-三氟乙酸)总嘌呤得率优于高氯酸提取法,各组分加标回收率大于94.90%,方法重复性在0.831.77%之间。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嘌呤损失率小,最终确定为本实验嘌呤提取方法,为下一步海水鱼嘌呤本底值的检测提供了基础。3.采用上述实验确定的最适方法对15种海水鱼不同部位(鱼皮、背部鱼肉、腹部鱼肉、内脏、鱼眼睛)的嘌呤含量进行检测。并模拟海水鱼贮藏条件,探究海水鱼贮藏过程中可食用部分嘌呤含量变化。研究发现在所检测的海水鱼中整体嘌呤总量(背部鱼肉总嘌呤量+腹部鱼肉总嘌呤量+鱼皮中嘌呤含量+内脏总嘌呤量+鱼眼睛总嘌呤量)在414.96-1057.09 mg/100 g之间,嘌呤含量大小依次为海鲈鱼>大菱鲆>鲅鱼>沙丁鱼>黄花鱼>褐牙鲆>带鱼>踏板鱼>美国红鱼>鳕鱼>鳗鱼>海鲶鱼>鳐鱼。此外,对海水鱼可食用部分嘌呤值进行分析发现,可食用部分嘌呤值在306.40-812.23 mg/100 g之间均属于高嘌呤食品。在-18℃贮藏过程中,样品腺嘌呤、鸟嘌呤变化无显着规律,次黄嘌呤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后降低至平缓,黄嘌呤变化虽不明显,但也有缓慢升高至平缓的趋势,这可能与水产品死后ATP变化及其他酶促反应有关。4.采用浸泡、水煮、浸泡-水煮三种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三种处理方式中浸泡-水煮的嘌呤脱除效果最佳,其中鱼肉、鱼皮总脱除率可达70.35%以上。以加工方式为辅助手段,探究外源添加物对嘌呤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大蒜能够进一步降低海水鱼中的嘌呤含量,此外,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蒜主要成分大蒜素可与黄嘌呤氧化酶的SER1080、ALA 1079形成氢键,与MET 1038、PHE 914、ALA 910形成疏水键,且LibDock Score可达74.21,表明其与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强的结合潜力。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可提高其活性,并以此促使次黄嘌呤向黄嘌呤转化,因而推测在浸泡处理过程中大蒜素通过氢键、疏水作用与黄嘌呤氧化酶结合,提高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促进了次黄嘌呤向黄嘌呤转化。此外,大蒜素(pH<7)可为反应提供酸性环境,改变黄嘌呤热稳定性。因而在水煮过程中实现对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同时脱除,提高最终脱除率。

王盛林[4](2019)在《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扩大培养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藻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本文以生物量、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为指标进行优势微藻的筛选;对筛选出的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全营养素分析,评价其作为食品或饵料的潜在利用价值;对蛋白质和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活性及结构鉴定;对微藻进行饵料的研制与开发,主要结果如下:以15株热带微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藻株B38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49.00±1.35%和5.37±0.03,在15株热带微藻中最具开发潜力,且适合高密度培养。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通过全营养素分析确定了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的营养价值,发现栅藻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油脂、灰分、粗纤维、蛋白质分别占藻粉干重的 13.86%、14.00%、4.28%、3.52%、49.00%,能量为 377.44 kcal。可作为动物体营养物质的来源。栅藻中含有多种脂肪酸,且含有生物体生长所需要的C18:2(n-6)(亚油酸)和C18:3(n-6)(亚麻酸),但含量较低;栅藻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须氨基酸和两种鲜味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的SRCAA值为100,表明具有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栅藻中维生素除VB3和VE外,其他维生素种类欠缺,含量较低。栅藻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钠、钾、钙、镁、铁、锌含量较为丰富,可作为动物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来源,且重金属铅、镉、汞、砷、锡、镍、铬的含量均低于限定标准。对栅藻(Desmodes armatus B38)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氮源(硝酸盐)、碳源(碳酸氢盐)和光照强度(108μmol m-2 s-1)。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初步筛选了对栅藻生物量有显着影响的变量。这些变量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法(RSM)进一步优化,以获得高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并对BG11培养基进行了重组,重组后的培养基为:0.93gL-1硝酸钠,0.04gL-1磷酸氢二钾,0.15 gL-1硫酸镁,0.07 g L-1碳酸氢钠,且最优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7℃,光照强度108μmol m-2 s-1,pH 7.00和通气量0.50 L min-1。在上述条件下,培养12天后,生物量,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从原来的0.96±0.11gL-1,49±2.37%和5.37±0.25%提高到 1.65±0.15g L’ 53.61±1.25%和 6.15±0.43%,生物量增加 1.7 倍。最后,将优化条件运用到室外800 L光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为探索蛋白质和多糖的利用价值,首先对蛋白质和多糖进行优化提取,并对提取的蛋白质和多糖进行结构和性质分析。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蛋白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的提取条件为:pH 11.0;超声功率600 W;提取时间24 min;提取温度20℃;料液比1:15,通过实验验证,最佳提取条件有效,最终,栅藻蛋白质的提取率从53.55±0.98%提高到63.24±0.83%。通过测定,栅藻蛋白质等电点pI=4.3。在pH 12.0时,其溶解度可达89.74%,且一级结构较稳定,分子量主要集中在75 kDa;栅藻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较高,其热变性温度为109.17℃,和螺旋藻蛋白质、木瓜蛋白质和花生蛋白质相似,超过绿豆和红豆蛋白质;栅藻蛋白质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61.11%和84.55%,和大豆蛋白质具有相似的乳化性,且乳化稳定性较高,可以作为不同食品的粘合剂。选用微波辅助恒温浸提结合法提取栅藻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栅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1:35、微波提取时间20min,恒温浸提2h,用DEAE-52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四种多糖DAP1、DAP2、DAP3和DAP4,分别分离自去离子水段,0.2molL-1、0.5mol L-1和1.0 molL-1 NaCl段。对四种多糖进行分析,四种多糖均由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组成。高效凝胶色谱(GPC)分析表明,四种多糖分子量分布均匀,DAP1、DAP2、DAP3 和 DAP4 的分子量分别为:3.4kDa、33.4kDa、53.4kDa 和 59.1 kDa。扫描电镜显示DAP1表面结构光滑,结构致密,但不平整;DAP2、DAP3和DAP4是一种非晶态固体,呈薄片状。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DAP2、DAP3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投喂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作为方斑东风螺开口饵料和鲤鱼幼鱼饵料,研究栅藻对方斑东风螺和鲤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发现在人工配合饲料的基础上添加栅藻作为方斑东风螺的开口饵料不利于方斑东风螺的生长和存活,但栅藻对鲤鱼幼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复合饵料组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肥满度均是最高,分别为0.48%、43.75%和7.65%,且栅藻饵料组的肥满度高于配合饵料组,为7.28%,差异显着。

张鹏飞[5](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孙明媛[6](2018)在《基于新注释基础上的鱼类全基因组复制研究》文中提出全基因组复制(WGD)事件形成了很多演化途径,在硬骨鱼进化基础上发生额外的WGD,最近一轮的基因组复制成了鱼类进化的途径。鲑科和鲤科鱼类中都出现了WGD,相比其他物种已知的进化时间,研究推测鲤鱼的进化时间为820mya(Million years ago)发生的较晚,而且鲤科鱼类中,鲤鱼也发生了四倍化。为了探究鲤鱼进化过程中基因复制后的功能差异以及同源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我们对鲤鱼全基因组进行了重新组装,通过与包括更新前鲤鱼全基因组在内的11个物种的基因组大小等七个指标来评估更新后的鲤鱼全基因组的结果。比较后发现组装后的鲤鱼基因数目减少,平均外显子数目以及平均内含子数目都有显着增加。同时,根据TreeFam将鲤鱼的每个家族的基因数与同一基因家族内的其他物种的基因数相比以判断该基因的状态。因此,我们计算出,鲤鱼有34477个基因发生了扩张,7250个基因为保留状态,而收缩的基因只有18个。由此可见,大多数鲤鱼基因都发生了复制,在此基础上,对三个类型的基因GO功能注释发现,扩张基因在运动和免疫通路上富集相比其他通路更加明显,包括鱼鳔发育、纹状体、探索行为以及机械感测性,这些都是与运动相关的功能;推测富集结果中淋巴管生成和迁移功能与鲤鱼免疫相关。这也再次证明了鲤鱼作为水产养殖物种的优势,免疫功能使得鲤鱼在各种养殖环境中高度的适应性,易于进行推广。而处于保留状态的基因功能多为小分子蛋白质的构建以及信号接收等功能,用以维持鲤鱼基本的生命活动。最后,以扩张的鲤鱼基因为基础,根据基因拷贝数分析相同家族中鲤鱼基因数目是斑马鱼基因数目二倍的基因,分析其表达量,发现大部分扩张基因保留着较高的相似度,在功能分化上并为未表现出太大的差异。现有的鲑科鱼类都经历了一次四倍化,推测时间约80mya-50mya。从20世纪70年代起,推测鲑科鱼类特有的基因组复制事件是在迁徙行为出现之前,也为进化革新提供了遗传基础。除了探究异源基因组加倍的鲤鱼之外,我们还扩展到了同源基因组加倍的虹鳟,并且研究推测虹鳟的第四轮复制发生在96mya,相比其他物种在时间上发生较晚,对于研究鱼类进化比较理想。同样,我们也对虹鳟基因组重新组装,同时以发生第四轮复制的大西洋鲑作参照,按照和鲤鱼一样的方法对13个物种的13个指标进行统计,并将外显子长度、外显子数目、基因长度和蛋白质长度四个指标做累积曲线分布图,由此看出组装后的虹鳟全基因组在外显子长度指标中比没更新的虹鳟外显子长度要长。同样,为了探究虹鳟扩张基因间的表达差异,将虹鳟的皮肤在内的15个组织的SRA数据清洗配对后与虹鳟重装后的全基因组相比,抽取发生扩张的15914个基因的值表达量并计算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相关系数的值为0.6左右时,扩张基因数目达到了一半,则证明虹鳟扩张基因之间的关联程度高,复制的基因在功能上未出现较大的差异,在相同的组织中会同时表达。同样,为了探究虹鳟基因家族分类和功能差异,按照TreeFam生成的文件将同家族的虹鳟基因拷贝数与其他物种的拷贝数相比,分成扩张、收缩和保留三种类型并进行GO注释和KEGG注释,通过结果发现:虹鳟扩张基因和鲤鱼的扩张基因有部分共同的功能,虹鳟富集到的基因功能主要为细胞骨架调节、神经活性的受体-配体互作、黏着斑、紧密连接和轴突导向等,多为跟信号通路以及细胞活动相关的功能。而根据KEGG通路富集的结果发现保留的基因大部分功能跟代谢相关,比如:氧化磷酸化、造血细胞谱系和补充和凝血级联等方面。推测这些方面的功能是维持虹鳟基本的生命活动。对于性别相关的基因的研究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我们通过组装的虹鳟XX染色体相关基因与虹鳟全基因组比对,通过Y特异基因进行辅助鉴定出三个Y染色体特异性区域158条基因。在哺乳动物Y和W基因同源的基础上,将虹鳟Y基因和舌鳎的W基因以及其它七个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基因进行种间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推测鱼类的性别相关基因和哺乳动物的性别相关基因分化差异大,同源性比较低。而种内X/Y比对和W/Z比对表明鱼类的性别相关基因在进化上分化程度较低,相比哺乳动物的性别相关基因更原始。

赵远飞,叶元土,萧培珍[7](2011)在《罗非鱼养殖中的营养与饲料问题分析》文中提出罗非鱼的蛋白质需求为25%40%,应根据饲料蛋白质原料利用效率来确定饲料蛋白质水平,并重点考虑饲料氨基酸模式、消化吸收率等。饲料脂肪的添加(4%6%)对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过量添加会带来脂肪在内脏的积累,形成脂肪肝;酸败的脂肪对内脏有直接的损伤。罗非鱼对糖的利用率有限,过量摄入会引发糖原性脂肪肝。维生素的缺乏会引起罗非鱼体代谢紊乱,出现病理变化,影响鱼体健康。

符浩[8](2013)在《鲈形目和合鳃目几种鱼嗅觉器官形态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解剖学及组织学等方法详细研究了1种单鼻孔类型鱼(罗非鱼Tiliapia)及4种双鼻孔类型鱼(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细鳞鯻Terapon jarbu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眼镜鱼Mene maculata)的嗅觉器官,并在本实验室先前有关黄鳝(Monopterus albus)嗅觉器官独特模式之重要发现的基础之上,再次对其加以验证,同时重点研究其同属物种——双囊鳝(Monopterus cuchia)的嗅觉器官解剖及组织结构,并将其与黄鳝该器官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罗非鱼属于单鼻孔鱼类,其嗅腔通过单一鼻孔与外界相通,而嗅囊紧贴于嗅腔底部。嗅囊内有一个由14-19个初级嗅板所组成的嗅觉花朵,无次级嗅板。嗅觉花朵长径小于眼球径,其觅食等主要依靠视觉器官,属视觉鱼类。每侧嗅腔均具两个与其相通的嗅觉附囊,而嗅觉附囊随上颌伸缩进行扩张与压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嗅上皮表面存在纤毛。在扫描电镜下,嗅板表面为交错分布的感觉区和非感觉区。感觉区表面覆盖着大量的纤毛,而非感觉区表面为大量的指纹状结构。2、大黄鱼、细鳞鯻、黄姑鱼和眼镜鱼都属于双鼻孔类型鱼,它们的嗅觉器官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前后鼻孔相通,后鼻孔大于前鼻孔,前鼻孔为进水口,后鼻孔为出水口。每个嗅囊内均存在一个嗅觉花朵。初级嗅板表面光滑,均不具有次级嗅板。同种不同个体初级嗅板数量一般不相同,一般个体大的初级嗅板也相应较多。由未发生分化的嗅叶发出两根彼此独立的嗅神经通向两侧的嗅觉花朵。它们的眼球径均大于嗅觉花朵长径,皆属于视觉鱼类。从大体上看,这4种鱼的嗅觉器官形态结构与普通鱼类的情况基本相同。此外,它们之间也存在-些不同之处。就后鼻孔形状而言,这四种鱼后鼻孔形状分别为新月形、三角形、椭圆形和长条形;就前后鼻孔是否存在鼻瓣膜而言,细鳞蒯前后鼻孔都存在鼻瓣膜,而眼镜鱼前后鼻孔都无鼻瓣膜,大黄鱼和黄姑鱼仅后鼻孔存在鼻瓣膜;就嗅觉花朵的形态而言,大黄鱼的为卵圆形,细鳞鯻的为短椭圆形,黄姑鱼和眼镜鱼的都呈长椭圆型;就嗅轴的形态而言,大黄鱼的嗅轴为瓶型,黄姑鱼的为纺锤形,细鳞鯻和眼镜鱼的都为细棒型等。3、本研究再次证实先前在黄鳝嗅觉器官上的重要发现,并揭示出双囊鳝嗅觉器官形态结构与黄鳝的十分类似,即其前、后鼻孔也不相通,鼻窝空间大,其嗅囊外形呈长囊状且仅占鼻窝的较小空间,嗅囊内无嗅板,具有嗅觉附囊。另外,双囊鳝两嗅囊末端和两嗅神经虽然也都发生了相连,但其两嗅囊末端在组织结构上并未发生直接的实质性联系,只是通过结缔组织及嗅神经纤维相连,而恰是这一点与黄鳝两嗅囊末端发生(真正的)合并的情况存在明显不同。在双囊鳝中,两嗅神经前段虽然相连,但两者只是处于并行状态,并未发展到像黄鳝两嗅神经发生合并的程度。此外,黄鳝左、右后鼻孔及左、右鼻窝皆不通,而双囊鳝左、右后鼻孔及左、右鼻窝皆相通。黄鳝和双囊鳝的嗅上皮均发达,眼极小,属嗅觉鱼类。本研究证实,双囊鳝也像黄鳝那样,它的嗅觉器官在形体结构上十分不同于所有普通鱼类的情形。本文认为,黄鳝和双囊鳝的嗅觉器官形态结构的演化十分特殊,这可能与它们对所生存的特殊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特殊适应有关。

梁春梅,潘庆,毕英佐[9](2007)在《生物活性肽对罗非鱼嗅囊EOG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记录奥尼罗非鱼嗅上皮产生的嗅电图(electro-olfactogram,EOG)反应,研究了几种小肽(包括GSH、丙谷二肽、肌肽、双甘氨肽、阿斯巴甜)以及几种蛋白酶解物(包括鱼粉酶解物、两种大豆酶解物)对罗非鱼嗅觉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嗅电图是一个单相负电位。EOG幅值随着刺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小肽组中,罗非鱼嗅囊在受到GSH刺激的时候产生的EOG反应最强烈,在刺激浓度为2mmol/L时,反应幅值显着大于其它4种小肽(P(0.05);在浓度为5、10mmol/L时差异极显着(P(0.01)。在3种酶解物中,在同一刺激浓度下,鱼粉酶解物引起的EOG幅值比其它两种大豆酶解物的要大,在刺激浓度为50、200mg/L时差异显着(P(0.05)。结果揭示生物活性肽对罗非鱼有嗅觉刺激作用,与其它小肽相比,罗非鱼嗅囊对GSH的刺激反应更强烈。在3种蛋白酶解物中,鱼粉酶解物对罗非鱼嗅囊EOG反应的刺激较为强烈。

赵红月[10](2007)在《异育银鲫促摄食物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了嗅觉嗅上皮水下嗅电位(EOG)法、味觉面神经记录法、行为学撞球法和摄食生长法四种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氨基酸、有机酸、核苷等刺激物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电生理和摄食行为的影响。实验首先研究了22种刺激物在10-8g/l到10-2g/l对异育银鲫嗅觉的刺激反应,然后研究了这些刺激物在10-8mol/l到10-2mol/l引起的味觉刺激反应,从而选出反应较强刺激物种类和刺激浓度进行行为学实验。运用行为学实验标准评定刺激物的反应,找出在行为学实验中反应最强的物质后应用到廉价配合饲料中研究鱼类促摄食物质的适应性。实验结果主要包括:1、异育银鲫对刺激物的嗅觉和味觉反应波为快速适应的瞬时双相波。嗅觉反应波随刺激物浓度的升高到一定浓度具有波形翻转现象,不同刺激物出现翻转波时的浓度不同。苯丙氨酸、脯氨酸和苏氨酸只具有一种类型的反应波。2、随刺激物浓度的升高嗅味觉电生理反应幅值呈指数上升趋势。肌苷、次黄嘌呤和三甲胺盐酸盐对异育银鲫的嗅觉EOG反应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刺激物脯氨酸不引起异育银鲫味觉反应。3、嗅觉反应的反应持续时间随浓度升高呈指数上升趋势,味觉反应不具有这种趋势。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次黄嘌呤的嗅觉反应持续时间不存在这种趋势。4、嗅觉反应阈值集中在10-6g/l和10-5g/l,味觉反应阈值集中在10-6mol/l和10-5mol/l。苏氨酸、肌苷、甜菜碱、组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牛磺酸和乳酸八种刺激物的嗅觉反应没有达到饱和,多数味觉刺激物的反应没有达到饱和。反应达到刺激物的饱和浓度为10-3g/l和10-3mol/l。5、嗅味觉反应是明显的浓度依赖反应。不同刺激浓度反应强度排列顺序不同。嗅觉反应在各个浓度均较强的刺激物为天冬氨酸、乳酸、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和合成混合物,味觉反应在各个浓度均较强的是赖氨酸、甘氨酸、乳酸。6、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天冬氨酸反应最强,次之为精氨酸、苏氨酸,其他刺激物的作用较弱。多数刺激物没有反应。乳酸对较大规格(46.9±11.2g)的鱼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规格(6.9±0.3g)的鱼具有一定的摄食促进作用。7、混合刺激物的反应比较发现天冬氨酸+苏氨酸(26:63)万分之一的添加量和天冬氨酸+苏氨酸+DMPT(26:63:10)万分之一的添加量作用效果最好。8、摄食生长实验发现添加促摄食物质能提高异育银鲫摄食率。天冬氨酸+苏氨酸+DMPT(26:63:10)万分之一的添加量组在最初2周能够明显提高摄食率22%。连续投喂促摄食物质饲料4周,摄食促摄食物质和摄食基础料的异育银鲫摄食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9、变换促摄食物质能够显着影响鱼类的摄食率。饲料中添加万分之一天冬氨酸+苏氨酸+DMPT(26:63:10)能够显着提高鱼类的摄食率,将此饲料变为其它饲料时摄食率显着下降。变换促摄食物质后第二天异育银鲫的摄食率变化达到稳定水平。10、不同的促摄食物质使用顺序对实验周期内总特定生长率、总摄食率、鱼体蛋白含量、鱼体脂肪含量和灰分没有显着影响,但对鱼体能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运用电生理法、行为学法和摄食生长法结合能够有效地筛选促摄食物质,添加促摄食物质能够显着提高异育银鲫的摄食率,但是鱼类在长期养殖过程中会出现适应反应。

二、罗非鱼嗅觉对15种常见氨基酸的RSE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非鱼嗅觉对15种常见氨基酸的RSE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
        1.1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1.2 影响矿物质元素利用率的因素
    2 鱼类铜营养研究
        2.1 主要含铜酶、含铜蛋白及功能
        2.2 鱼类对铜的吸收与利用
        2.3 鱼类体内铜分布
        2.4 铜排泄
        2.5 鱼类铜需求研究
        2.6 饲料铜缺乏及铜过量对鱼类的影响
    3 水体铜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4 黄鳝生物学特性、营养研究及产业现状
        4.1 黄鳝生物学特性
        4.2 黄鳝营养研究进展
        4.3 我国黄鳝产业现状
    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鳝铜需求量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及材料
        1.2 养殖管理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2.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组织铜蓄积的影响
        2.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及体组成的影响
        3.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各组织铜蓄积量的影响
        3.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3.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PCA分析
        2.2 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2.3 LEfSe差异分析与CCA分析结果
        2.4 功能预测差异比较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水体铜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鳝幼鱼Cu~(2+)中毒症状
        2.2 Cu~(2+)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黄鳝幼鱼对Cu~(2+)适应行为
        3.2 Cu~(2+)对黄鳝的毒性强度与安全浓度
    4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冷冻美国鲢鱼气味识别及其特征性关键气味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简介
        1.1 鲢鱼的分布与现状
        1.2 鲢鱼的利用与挑战
        1.3 美国白鲢的现状
    第二节 鱼腥味形成原因和机理
        2.1 环境与体表吸附
        2.2 鱼体内部的生物化学反应
    第三节 腥味物质提取分离与分析鉴定
        3.1 鱼类腥味物质的提取
        3.2 腥味物质分析评价
    第四节 鱼类脱腥技术
        4.1 改善养殖环境
        4.2 后期处理脱腥
    第五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美国白鲢与中国白鲢基本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2.2 矿物质含量分析
        2.3 脂肪酸含量分析
        2.4 氨基酸含量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子鼻和MMSE-GC-MS-O技术初探美国白鲢气味成分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1.3 定性与定量
        1.4 数据处理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整体风味感官分析
        2.2 挥发性物质分析
        2.3 电子鼻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结合ROAV分析挥发性气味成分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定性与定量
        1.4 数据处理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1 GC-MS与 GC×GC-TOFMS的对比分析
        2.2 美国白鲢中挥发性物质测定结果分析
        2.3 关键气味物质热图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相关成果

(3)基于HPLC的嘌呤碱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海水鱼嘌呤脱除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嘌呤概述
    1.2 嘌呤与痛风
    1.3 嘌呤提取及检测研究现状
        1.3.1 嘌呤提取方法
        1.3.2 嘌呤检测方法
    1.4 食品中嘌呤含量研究现状
        1.4.1 动物源食品中嘌呤含量
        1.4.2 植物源食品中嘌呤含量
    1.5 低嘌呤食品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标准储备液制备
        2.3.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2.3.3 方法学验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2.4.2 方法学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最适嘌呤提取条件的确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嘌呤得率计算
        3.3.2 嘌呤超声提取法
        3.3.3 嘌呤酸提取法
        3.3.4 方法学验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嘌呤超声提取法优化结果
        3.4.2 嘌呤酸提取法优化结果
        3.4.3 最适嘌呤提取方法的确定
        3.4.4 方法学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见海水鱼嘌呤含量测定及其贮藏期变化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前处理
        4.3.2 嘌呤提取
        4.3.3 嘌呤含量检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海产品嘌呤含量
        4.4.2 海水鱼贮藏期嘌呤含量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嘌呤脱除方法及其机理初步探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获取
        5.3.2 外源添加物(香辛料)的确定
        5.3.3 不同加工方式中香辛料对嘌呤脱除影响
        5.3.4 嘌呤提取
        5.3.5 嘌呤检测
        5.3.6 嘌呤脱除机理初步探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外源添加物(香辛料)的确定
        5.4.2 不同处理方式中大蒜粉对嘌呤脱除影响
        5.4.3 嘌呤脱除机理初步探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情况
致谢

(4)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扩大培养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微藻主要营养成分
        1.1.1 蛋白质
        1.1.2 多糖
        1.1.3 不饱和脂肪酸
        1.1.4 色素
        1.1.5 其他
    1.2 微藻生物饵料
        1.2.1 微藻饵料应用现状
        1.2.2 微藻饵料应用前景
        1.2.3 饵料微藻选择
    1.3 论文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优势藻株的筛选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藻种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2.2.2 藻种鉴定
        2.2.3 微藻培养
        2.2.4 营养物质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微藻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2.3.2 微藻生长曲线及生物量分析
        2.3.3 15株热带微藻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析
        2.3.4 目标微藻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营养成分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一般营养成分测定
        3.2.2 脂肪酸分析
        3.2.3 氨基酸分析
        3.2.4 维生素的测定
        3.2.5 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测定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栅藻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评价
        3.3.2 栅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3.3.3 栅藻氨基酸组成
        3.3.4 栅藻中的维生素
        3.3.5 栅藻中矿物质元素
    3.4 本章小结
4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培养工艺优化及扩大培养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藻株和微藻培养
        4.2.2 生长和生物量计算
        4.2.3 营养素分析
        4.2.4 单因素设计
        4.2.5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4.2.6 中心组合设计
        4.2.7 优化条件的实验验证
        4.2.8 室外光生物反应器培养
        4.2.9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光照强度对生物量的影响
        4.3.2 不同氮源对生物量的影响
        4.3.3 不同碳源对生物量的影响
        4.3.4 变量筛选
        4.3.5 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方法
        4.3.6 模型合理性论证
        4.3.7 室外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及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蛋白质分离提取及性质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栅藻蛋白质溶出率测定
        5.2.2 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
        5.2.3 超声破碎法提取栅藻蛋白质单因素实验
        5.2.4 响应面优化蛋白质提取工艺
        5.2.5 模型合理性论证
        5.2.6 栅藻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
        5.2.7 栅藻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5.2.8 栅藻蛋白质功能性质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提取方法对蛋白质溶出率的影响
        5.3.2 单因素实验
        5.3.3 响应面设计
        5.3.4 模型合理性验证
        5.3.5 栅藻蛋白质等电点
        5.3.6 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5.3.7 蛋白质的紫外光谱分析
        5.3.8 红外光谱分析
        5.3.9 蛋白质的差示量热扫描(DSC)分析
        5.3.10 栅藻蛋白质溶解度
        5.3.11 栅藻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6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多糖分离提取及活性分析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栅藻预处理
        6.2.2 粗多糖的含量的测定
        6.2.3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栅藻粗多糖
        6.2.4 单因素试验
        6.2.5 正交试验
        6.2.6 栅藻粗多糖的制备
        6.2.7 栅藻粗多糖分离纯化
        6.2.8 栅藻多糖的化学表征
        6.2.9 栅藻多糖的结构表征
        6.2.10 栅藻多糖热稳定性分析
        6.2.11 栅藻多糖扫描电镜
        6.2.12 体外抗氧化活性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提取方法对栅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6.3.2 单因素试验
        6.3.3 正交试验
        6.3.4 验证试验
        6.3.5 栅藻多糖纯化组分及化学成分
        6.3.6 纯化多糖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6.3.7 单糖组成和分子量的测定
        6.3.8 栅藻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6.3.9 栅藻多糖热稳定性分析
        6.3.10 藻多糖扫描电镜分析
        6.3.11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水产饵饲料开发价值研究
    7.1 实验方法
        7.1.1 栅藻对东风螺生长的影响
        7.1.2 不同饵料对鲤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栅藻对东风螺生长的影响
        7.2.2 不同饵料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7.2.3 不同饵料对鲤鱼存活率的影响
        7.2.4 不同饵料对鲤鱼肥满度的影响
    7.3 结果分析
        7.3.1 栅藻对东风螺生长的影响
        7.3.2 栅藻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7.3.3 栅藻饵料应用途径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2.1.4 摄食参数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2.3 讨论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4.3 讨论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致谢

(6)基于新注释基础上的鱼类全基因组复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全基因组复制
        1.1.1 假基因化Pseudogenization
        1.1.2 新功能化Neofunctionalization
        1.1.3 亚功能化Subfunctionalization
    1.2 硬骨鱼类基因复制
    1.3 发生二倍化的基因
        1.3.1 Rab1a基因
        1.3.2 c-myc基因
        1.3.3 ATP结合区转运基因
        1.3.4 Frizzled(FZD)基因家族
    1.4 Y染色体进化分析
        1.4.1 性别决定和Y染色体研究现状
        1.4.2 鱼类染色体研究
    1.5 研究进展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鲤基因组复制解析
    2.1 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2.1 鲤鱼转录组数据
        2.2.2 鉴定复制区域和复制基因
        2.2.3 GO富集分析
        2.2.4 基因表达差异
    2.3 结果
        2.3.1 基因和基因组完整性提升
        2.3.2 基因家族分类及功能差异分析
        2.3.3 基因差异表达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虹鳟基因组复制分析
    3.1 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虹鳟全基因组数据
        3.2.2 更新后虹鳟基因组评估
        3.2.3 组织表达分析
        3.2.4 虹鳟基因家族特异性分析
        3.2.5 GO注释和KEGG通路注释
    3.3 结果
        3.3.1 更新后的基因完整性评估
        3.3.2 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3.3.3 虹鳟基因注释分析
    3.4 Y基因进化分析
        3.4.1 脊椎动物Y和X相关基因进化分析
        3.4.2 脊椎动物Y基因和W基因进化分析
    3.5 结果
        3.5.1 种间比对分析
        3.5.2 种内比对分析
第四章 其它研究结果(基于COI和16S rRNA的库页岛马珂蛤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4.1 背景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样品采集及DNA提取
        4.2.2 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及基因预测
        4.2.3 COI基因和16S rRNA的PCR扩增、测序
        4.2.4 基因序列下载
        4.2.5 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和遗传距离分析
    4.3 结果
        4.3.1 北极贝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特征
        4.3.2 北极贝遗传多样性分析
        4.3.3 马珂蛤科和帘蛤科的系统进化
        4.3.4 遗传距离
    4.4 小结
        4.4.1 北极贝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
        4.4.2 两种DNA条形码在贝类的适用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

(7)罗非鱼养殖中的营养与饲料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氨基酸与蛋白质营养的研究及饲料蛋白水平
    1.1 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1.2 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发展变化
    1.3 常见饲料原料与蛋白源选择
    1.4 氨基酸营养的研究
2 能量
    2.1 能量需要量与脂肪水平
    2.2 脂肪水平及质量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2.3 能量饲料
3 碳水化合物
4 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
    4.1 维生素
    4.2 矿物质元素
5 罗非鱼肌肉结构、品质与饲料物质之间的关系
    5.1 罗非鱼肌肉结构、品质及其在冷藏中的变化
    5.2 饲料物质对罗非鱼肌肉结构与品质的影响
6 小结

(8)鲈形目和合鳃目几种鱼嗅觉器官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前言
    1 有关鱼类嗅觉器官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1.1 圆口纲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2 软骨鱼纲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2.1 鲨类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2.2 鳐类和银鲛类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3 硬骨鱼纲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3.1 鲀形目鱼类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3.2 鲇形目鱼类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3.3 鲤形目鱼类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3.4 鲈形目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1.3.5 合鳃目合鳃鱼科鱼类嗅觉器官形态学特征
    2 有关鱼类嗅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2.1 感觉细胞
        2.1.1 纤毛感觉细胞
        2.1.2 微绒毛感觉细胞
        2.1.3 隐窝感觉细胞
        2.2 非感觉细胞
        2.2.1 纤毛非感觉细胞
        2.2.2 支持细胞
        2.2.3 粘液细胞
        2.2.4 基细胞
    3 鱼类嗅觉器官气味采样的动力学机制
        3.1 嗅觉纤毛运动机制
        3.2 嗅觉附囊泵运动机制
        3.3 鱼鼻吸运动机制
        3.4 嗅腔灌流运动机制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第一章 罗非鱼嗅觉器官(单鼻孔类型)的形态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1.1 解剖学方法
        1.1.2 组织学方法
        1.1.3 扫描电镜观察
        1.1.4 灌墨实验方法
        1.1.5 嗅板相关用语定义
        1.1.6 图形和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解剖学观察结果
        2.2 嗅觉花朵的组织学观察
        2.3 嗅觉花朵的扫描电镜观察
        3 讨论
        4 小结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二章 大黄鱼、细鳞鯻、黄姑鱼及眼镜鱼嗅觉器官(双鼻孔类型)的形态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解剖学观察
        1.2.2 组织学研究
        1.2.3 图片采集及处理
        2 结果
        2.1 嗅觉器官的解剖观察
        2.1.1 大黄鱼
        2.1.2 细鳞鯻
        2.1.3 黄姑鱼
        2.1.4 眼镜鱼
        2.1.5 大黄鱼、细鳞鯻、黄姑鱼及眼镜鱼嗅觉器官形态特征的比较
        2.2 嗅觉花朵的组织观察
        2.2.1 大黄鱼
        2.2.2 细鳞鯻
        2.2.3 黄姑鱼
        3 讨论
        3.1 鼻孔的类型
        3.2 嗅觉器官的形态
        3.3 嗅叶分化情况
        3.4 嗅觉上皮
        4 小结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三章 黄鳝和双囊鳝嗅觉器官(独特类型)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解剖学观察方法
        1.2.2 组织学观察方法
        1.2.3 图形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
        1.2.4 灌墨实验
        2 结果
        2.1 解剖学观察结果
        2.1.1 鼻孔
        2.1.2 鼻窝
        2.1.3 嗅囊
        2.1.4 嗅神经
        2.2 组织学观察结果
        2.2.1 黄鳝的嗅囊及嗅神经
        2.2.2 双囊鳝的嗅囊及嗅神经
        2.3 灌墨实验结果
        2.3.1 黄鳝
        2.3.2 双囊鳝
        3 讨论
        3.1 黄鳝和双囊鳝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与一般鱼类的差异
        3.2 黄鳝与双囊鳝嗅觉器官之间的异同
        3.3 黄鳝与双囊鳝嗅觉器官的演化关系
        4 小结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在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参考文献

(9)生物活性肽对罗非鱼嗅囊EOG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的配制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几种小肽诱发的罗非鱼
    2.2 几种酶解物对罗非鱼嗅电图的影响
3 讨 论
    3.1 几种小肽对罗非鱼EOG的影响
    3.2 酶解物对罗非鱼嗅觉的影响
    3.3 鱼类对刺激物的EOG反应的敏感性
4 结 论

(10)异育银鲫促摄食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鱼粉在水产饲料中使用的现状
    二、替代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现状
    三、促摄食物质的研究现状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综述: 鱼用促摄食物质的研究进展
    1.1 鱼类的摄食
        1.1.1 鱼类的摄食感受
        1.1.1.1 鱼类摄食相关器官
        1.1.1.2 感受器官之间的关系
        1.1.2 鱼类摄食器官结构与功能
        1.1.2.1 嗅觉感受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1.2.2 味觉感受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1.2.3 视觉和侧线感受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1.3 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
        1.1.3.1 鱼类本身
        1.1.3.2 胃肠排空及营养史
        1.1.3.3 化学刺激物
        1.1.3.4 激素
        1.1.3.5 饲料品质
        1.1.3.6 环境
        1.1.4 鱼类的化学感受机理
        1.1.4.1 嗅觉感受机理
        1.1.4.2 味觉感受机理
        1.1.5 鱼类的摄食行为
    1.2 促摄食物质的研究方法
        1.2.1 电生理法
        1.2.1.1 膜片钳法
        1.2.1.2 感受器神经原记录法
        1.2.1.3 嗅上皮水下嗅电位(electro-olfactogram, EOG) 法
        1.2.1.4 嗅球脑电位(electroencephalogram,EEG) 法
        1.2.1.5 嗅束记录法
        1.2.1.6 味觉面神经和舌咽神经记录法
        1.2.1.7 交叉适应法
        1.2.2 行为学法
        1.2.2.1 吞颗粒法
        1.2.2.2 撞球法
        1.2.2.3 行为观察法
        1.2.2.4 迷宫法
        1.2.3 摄食生长法
        1.2.4 综合法
    1.3 促摄食物质的种类
        1.3.1 动植物提取物
        1.3.1.1 动物提取物
        1.3.1.2 植物提取物
        1.3.2 氨基酸类
        1.3.3 核苷类
        1.3.4 有机酸类、季铵类
        1.3.5 胆盐(酸)
        1.3.6 其他
        1.3.7 混合物
    1.4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化学刺激物对异育银鲫嗅觉电生理反应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鱼
        2.2.2 化学刺激物
        2.2.3 实验过程
        2.2.4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波形
        2.3.2 反应幅值
        2.3.3 反应持续时间
    2.4 讨论
        2.4.1 波形
        2.4.2 反应幅值
        2.4.3 反应持续时间
    2.5 小结
第三章、化学刺激物对异育银鲫味觉电生理反应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鱼
        3.2.2 化学刺激物
        3.2.3 实验过程
        3.2.4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波形
        3.3.2 反应幅值
    3.4 讨论
        3.4.1 波形
        3.4.2 反应幅值
    3.5 小结
第四章、化学刺激物对大规格异育银鲫行为学反应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鱼
        4.2.2 刺激液选择
        4.2.3 实验装置与记录过程
        4.2.4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化学刺激物对小规格异育银鲫行为学反应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鱼
        5.2.2 刺激液选择
        5.2.3 实验装置及记录过程
        5.2.4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复合促摄食物质对异育银鲫的摄食、生长和鱼类适应性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鱼
        6.2.2 实验条件
        6.2.3 实验饲料
        6.2.4 实验过程
        6.2.5 化学分析
        6.2.6 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中涉及动物名称拉英汉对照
致谢
完稿文章

四、罗非鱼嗅觉对15种常见氨基酸的RSE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D]. 刘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2]冷冻美国鲢鱼气味识别及其特征性关键气味物质研究[D]. 卢祺.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3]基于HPLC的嘌呤碱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海水鱼嘌呤脱除探究[D]. 任丽琨. 渤海大学, 2019(01)
  • [4]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扩大培养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D]. 王盛林. 海南大学, 2019(01)
  • [5]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6]基于新注释基础上的鱼类全基因组复制研究[D]. 孙明媛.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7]罗非鱼养殖中的营养与饲料问题分析[J]. 赵远飞,叶元土,萧培珍. 饲料博览, 2011(11)
  • [8]鲈形目和合鳃目几种鱼嗅觉器官形态学研究[D]. 符浩. 海南大学, 2013(02)
  • [9]生物活性肽对罗非鱼嗅囊EOG反应的影响[J]. 梁春梅,潘庆,毕英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2)
  • [10]异育银鲫促摄食物质研究[D]. 赵红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03)

标签:;  ;  ;  ;  ;  

罗非鱼嗅觉对15种常见氨基酸的RSE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