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干燥过程中收缩和复水特性的试验研究

种子干燥过程中收缩和复水特性的试验研究

一、种子干燥过程中收缩特性和复水特性的试验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陈凤英[1](2021)在《典型浆果预处理、红外冷冻干燥及其干制品吸湿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浆果,是一类肉质柔软、多汁液水果的总称,富含多种维生素、抗氧化活性物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水溶性纤维,但由于高含水率特性,采后新鲜浆果容易发生微生物侵染或机械损伤,导致腐烂变质。采用干燥的加工方式是延长浆果货架期的有效方法,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浆果类干制品需求的提升,开发节能保质的浆果干燥技术尤为重要。真空冷冻干燥能够较好的保留干燥产品的色、香、味、形以及营养组分,但由于效率低、能耗高限制了其在浆果加工中的广泛使用。本课题将高效红外冻干技术应用于浆果干制过程中,探究了浆果红外冷冻干燥特性及品质特征并提出了提升干燥效率及产品品质的辅助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确定红外冷冻干燥技术在浆果干燥中的适用性,分析了三种典型浆果原料(蓝莓、蔓越莓和树莓)的热特性和红外吸收特性,并以化学组分、品质特性、干燥时间和能耗为指标分析了传统冷冻干燥(Freeze-drying,FD)和红外冷冻干燥(Infrared freeze-drying,IRFD)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浆果原料的光学性质主要由水决定,而水在整个红外光谱区表现出对红外辐射能的强吸收和弱散射特性。蓝莓、蔓越莓和树莓的共熔点分别为-22.34°C、-18.03°C、-14.88°C。FD与IRFD样品的化学组分完全一致。IRFD样品的花色苷含量(Total anthocyanins content,TAC)与总酚含量(Total phenolics content,TPC)显着小于FD样品,但是FD与IRFD样品的质构特性相似。此外,同一干燥温度下将三种浆果脱水至目标水分含量,IRFD所需时间及能耗均较FD显着降低。为提升浆果红外冻干效率,采用CO2激光穿孔、超声以及冻融对冷冻浆果进行预处理,并评估各预处理对浆果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预处理方法均能有效强化浆果红外冷冻干燥传质过程,缩短干燥时间。预处理对浆果品质特性的影响与浆果种类有关。CO2激光打孔能有效提高三种IRFD浆果的复水比,而且对三种IRFD浆果的TAC和TPC无显着影响。超声和冻融处理有效提高了蓝莓和蔓越莓的复水比,却降低了树莓的复水比和营养价值。为提升红外加热均匀性,引入脉冲喷动系统,研究三种浆果的IRFD干燥特性以及干燥均匀性。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较为适合于表征三种浆果在IRFD过程中水分比变化,Weibull模型参数表明脱除三种浆果样品中剩余37%的水分需总干燥时间的57%。脉冲喷动红外冷冻干燥(Pulse-spouted Infrared freeze-drying,PSIRFD)的干燥均匀性较IRFD高,干燥时间较IRFD短,PSIRFD干燥均匀性随喷动间隔时间的缩短而提高。综合干燥均匀性、能耗及营养品质指标,选择PSIRFD的喷动间隔时间为20 min。为掌握三种IRFD浆果在贮藏过程的吸湿规律,基于动态水分吸附(Dynamic vapor sorption,DVS)技术研究IRFD蓝莓、蔓越莓和树莓的吸湿特性。结果表明:三种IRFD浆果吸附等温线由多层吸附区和毛细管冷凝区组成,吸附曲线呈J形,根据IUPAC分类,三种IRFD浆果吸附等温线呈Ⅲ型,与高糖含量材料的吸湿特征一致。5种等温吸附模型中GAB和MHE对三种IRFD浆果的吸附-解吸等温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R2>0.99)。IRFD蓝莓、蔓越莓和树莓的绝对安全贮藏含水率(相对安全贮藏含水率)分别为20.63%(32.19%)、18.58%(28.22%)和10.92%(17.32%),而IRFD蓝莓、蔓越莓和树莓的单分子层含水率分别为10.73%,8.86%和7.84%(以干基计)。

邱阳[2](2021)在《联合干燥对香菇复水后持水性的影响与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干燥是将多种干燥方法组合的技术,其可以有效地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耗。香菇(Lentinula edodes)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与其他果蔬相比,香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清晰的多孔结构。通常认为,干制香菇需要在复水后食用,这种独特的多孔结构不利于复水香菇的持水性(WHC),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香菇的口感。本研究以香菇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热风干燥联合干燥等干燥方式,采用核磁共振(NMR)和显微成像等技术(TEM)探究不同干燥条件下香菇结构的变化,并寻找其与复水香菇持水性的相互联系。在探究持水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艺指标,从而获得持水性较优,风味保持较好的高品质香菇,研究结果为优化干制香菇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从细胞壁、细胞膜和蛋白质等角度研究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复水香菇的持水性差异的影响。细胞膜并不是影响不同温度热风干燥下复水香菇WHC差异的原因之一,因为所有干燥条件下香菇细胞膜的完整性均由于干燥脱水而丧失。蛋白质变性的贡献在于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壁的刚性,从而影响了其多孔结构。细胞壁纤维聚合物的状态对WHC变化的影响要比蛋白质变性小得多,其主要与高温(>80℃)下持水性随温度的变化有关。(2)从孔隙与纤维两个角度将热风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复水后的持水性进行对比。从孔隙角度,尽管预冻温度不同,冻干产品复水后自由水含量均介于热风干燥40℃-50℃之间,对比干品孔隙分布,干香菇复水后内部结构产生明显的塌陷,这种塌陷应该是细胞膜完整性缺失、冰晶的机械破坏以及蛋白质变性的综合结果。对于纤维的水化特性,经过冻干后,纤维基质的水化能力显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冰晶导致的表面不平整,即细胞壁结构的疏松导致的,而不是由细胞壁纤维组成的变化引起的。(3)利用真空冷冻-热风联合干燥方式干制香菇,选取的联合干燥的最佳水分准换点为2 g/g d.b.在此条件下香菇的外观较为固定,由于联合干燥后期的结构刚性会限制高温导致的体积变化,因此这有利于对香菇外观的良好保持。相比于FD以及FD-HAD(40℃)样品,FD-HAD(80℃)使香菇色泽显着发黄,并且显着增加了香菇挥发物质含量。除此以外,FD-HAD(80℃)对香菇内部结构有很大影响,但由于香菇结构在水分含量低的条件下已保持稳定,因此这种结构变化大部分在复水后体现。这将有利于在保持冻干香菇良好干品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其复水后的持水性。

王晨晨[3](2021)在《预处理对胡萝卜切片的射频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var.sativa DC.)又名金参、金笋、丁香萝卜,富含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抑癌物质,其成分中包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等。但是由于胡萝卜含水率过高(≥80%,w.b.),因此采后胡萝卜存在不易贮藏,易引发腐败病变等问题,严重缩短了胡萝卜的市场货架期。将胡萝卜干燥至安全的水分含量之下是有效的解决采后胡萝卜短板问题的方案(≤10%,w.b.)。常用的热风干燥技术存在加热传质效率低,耗时长,干制品品质差的问题,而射频加热技术具有加热快,穿透深度大,产品处理后品质较好等优点,在射频加热技术与热风干燥技术结合后,研发工艺显着提升了胡萝卜的干燥效率,保存了更高的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根据优化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下的产品品质分析结果,使用蔗糖渗透的预处理技术对组合干燥下的胡萝卜干制品的质构及色泽品质特性进行了针对性提升,确保蔗糖渗透后的切片胡萝卜通过射频热风组合干燥技术,使色泽、口感、营养物质含量均得到提升的高效环保胡萝卜干制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层切片后的胡萝卜样品在不同极板间距下的热风辅助射频干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极板间距降低,各层切片的干燥速率提高,但由于干燥速率的提高,底层切片长时间处于干燥后期的高温处理阶段,引起了切片的色泽属性被氧化破坏(P<0.05)。因此,为确保胡萝卜在高效干燥的同时降低产品色泽品质流失,选择了100 mm作为最优极板间距。基于确定的极板间距,通过间隔换层的处理方法,改善三层胡萝卜切片在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处理下的各层干燥均匀性。根据三层胡萝卜切片在热风辅助射频系统中间隔不同时间换层的研究结果表明,缩短三层胡萝卜切片在干燥过程中的换层时间间隔可有效提高各层切片间的干燥均匀性,但换层时间的缩短会导致干燥切片的加热均匀性变差。为确保优化的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工艺参数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选择30 min为最优换层时间间隔。(2)根据在不同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下的胡萝卜切片干燥动力学与加热均匀性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热风辅助射频处理在干燥后期易引起切片热集中效应,因此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应该选择在切片干燥处理进入干燥后期之前将切片从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场内转入热风干燥场,避免切片干燥后期的高温影响最终产品品质。根据干制品在最优射频热风组合干燥与热风干燥工艺下的产品品质对比结果,发现优化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下的切片具有更高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色泽品质更高(P<0.05),并且所需干燥时间更短。综上,优化的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为100 mm极板间距,30min换层时间间隔,热风辅助射频系统干燥处理270 min后转入热风干燥。(3)基于对胡萝卜切片质构提升的工艺改善需求,选择蔗糖渗透预处理方法对胡萝卜切片的干制品质构进行提升。通过对比胡萝卜切片在不同浓度与不同处理时长后的切片品质分析发现,50oC环境下,50%(kg/L)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时长为30 min,料液比为1:12是最优蔗糖渗透工艺。继而研究了在不同比例分割与蔗糖渗透处理后的胡萝卜切片在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下的干燥特性与干制品品质,结果表明,1/2分割的胡萝卜切片可实现更稳定的组合干燥控温,并且缩短了切片达到最终含水率的干燥时间。蔗糖渗透处理后的胡萝卜切片具有更均匀细密的微观孔隙结构、更高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更好的产品色泽(P<0.05)。因此,通过蔗糖处理后1/2分割胡萝卜切片在优化的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下可实现高效均衡的胡萝卜干制品品质。

李鹏[4](2020)在《黑豆吸水模型及预熟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豆因具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开发成多种产品,但由于其种皮较厚、质地坚硬,蒸煮过程不易熟化。因此在蒸煮前对黑豆进行适当预处理,对黑豆大米共煮同熟至关重要。本文以黑豆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技术(LF-NMR)对浸泡过程中黑豆内部水分分布以及氢质子弛豫时间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方式浸泡黑豆研究其对浸泡的影响,并通过Fick扩散模型和Peleg模型研究其对黑豆吸水特性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优化黑豆预熟化工艺,检测预熟化前后营养成分以及内部结构改变。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LF-NMR研究黑豆浸泡水分分布及质子迁移变化。黑豆吸水速率因温度不同而有较大差距,但最终饱和含水率相似。在研究质子流动性过程中,发现种子内部主要存在3种质子团T21、T22和T23,延长浸泡时间和提高浸泡温度均可使弛豫曲线向右偏移,浸泡温度越高质子流动性越强。研究3种质子团所占比例,发现M21、M23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M22从约1%提高到90%,表明浸泡增加的水分主要为自由水。不同浸泡温度弛豫时间对比发现高温可以使得氢质子弛豫时间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这与水分含量增长趋势一致。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沿着细胞壁无序的渗透到种子内部。随后通过Fick扩散模型和Peleg模型对比了普通浸泡和超声处理对黑豆吸水特性的影响。两种模型均可较好的拟合两种处理方式中黑豆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关系数R2大于0.9873,其中Fick扩散模型中水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两种浸泡方式在70℃条件下水的扩散系数分别达到最大值17.72和14.22。同时根据有效扩散系数与绝对温度的关系,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发现超声处理使黑豆浸泡活化能从36.40 kJ/mol降至32.22 kJ/mol。以黑豆水分含量为对象,研究两种处理方式对Peleg速率参数K1值的影响,结果发现K1值随温度变化呈线性减小。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浸泡后的黑豆种皮进行检测,发现超声处理后种皮表面孔洞和破裂之处加深,增加水分渗透途径,减少浸泡时间。最后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预熟化黑豆处理工艺,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EM研究预熟化前后黑豆内部结构以及营养成分变化情况。响应面优化最佳条件为:浸泡温度50℃、浸泡2 h、蒸煮60 min。在该条件下黑豆糊化度为76.98%、感官评分为86.31,且与大米共煮达到同熟效果。FT-IR分析发现,黑豆经预熟化后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结构增多、β-转角结构增多,β-折叠结构减少,说明预熟化过程中有序结构发生转变;并对黑豆粉进行SEM观察,发现预熟化后,因加热聚集导致颗粒成团、体积变大,微孔增多;采用DSC测试发现预熟化后黑豆未检测出吸热峰,表明其蛋白发生变性。

马渊博[5](2020)在《西洋参热泵干燥过程及系统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西洋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特色农产品,因其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针对西洋参道地产区烘干加工过程中煤改电的需求,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能切换循环模式的空气源西洋参热泵干燥系统。系统设计鲜西洋参装载量为4000 kg,额定制热功率为16.57 k W,外形尺寸为11600×3800×2200 mm(长×宽×高)。在抚松县开展了西洋参热泵干燥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热泵干燥系统平均能效比COPs为2.18,折算成耗煤仅为燃煤热风干燥系统的41.9%,节能效果好;干燥品质与传统燃煤热风干燥产品品质相近;热泵机组能效比COPhp和热泵干燥系统能效比COPs随着干燥室温度升高而降低;在高寒地区,蒸发器结霜会导致COPhp、COPs快速下降;闭式热泵干燥系统的COPhp、COPs大于开式热泵干燥系统;干燥过程中单位能耗除湿比(Specific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SMER)随干燥进行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不同干燥阶段差距较大,平均SMER为0.28 kg/(k W·h)。开展了西洋参干燥特性试验,并建立了西洋参干燥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发现,干燥温度越高、干燥相对湿度越小、西洋参直径越小,西洋参干燥速率越快。分析了不同干燥温度和相对湿度下西洋参的干燥品质与特性;对水分比的非线性拟合表明,Modified Page模型是最适用于西洋参热风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西洋参分段式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并开展了计算方法验证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最大相对误差为7.44%,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78%,表明所提出的分段式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西洋参分段式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比变化。

廉苗苗[6](2020)在《猕猴桃冻干-真空微波联合干燥及其益生菌浸渍干制品工艺优化》文中认为猕猴桃富含有机酸、维生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及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新鲜猕猴桃由于水分含量高(湿基含水率超过80%),处理不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与微生物发生腐败变质,难以久藏,大大的缩短贮藏期和货架期。如能将新鲜猕猴桃加工成干制品,则可以很好地延长其保存期。冻干(Freeze drying,FD)-真空微波(Vacuum microwave drying,VMD)联合干燥果蔬品质能接近FD产品,则既可满足目前国内外市场对高端脱水果蔬产品的需求,又可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FD和VMD组合起来进行联合干燥,这种联合干燥方式减少了冻干解析段的干燥时间,将低水分含量的半干物料交由真空微波处理,总体干燥速度可比常规的FD工艺节约一半以上的时间,能耗也大幅度下降。本论文以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猕猴桃片FD-VMD干燥特性及水分分布。探讨不同水分转换对FD-VMD猕猴桃的干燥特性的影响及不同水分转换点下猕猴桃片的水分分布特征,并确定了联合干燥过程中最优水分转换点和最适微波功率。针对猕猴桃片在FD-VMD过程中的品质特性和收缩规律,模拟得到猕猴桃片在不同微波功率下的收缩模型。为了丰富益生菌产品的种类,延长益生菌产品的保质期,采用真空浸渍的方式制备FD-VMD富益生菌猕猴桃片,在干燥之前,对真空浸渍猕猴桃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浸渍参数,在最优浸渍参数的基础上,以活菌总数为指标对FD-VMD富益生菌猕猴桃片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联合干燥工艺参数,为后期富益生菌干制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猕猴桃片FD-VMD的干燥特性及水分分布研究:研究不同水分转换点(FD 4 h、FD 6 h、FD 8 h、FD 10 h、FD 12 h)、不同处理状态(低温静止、非低温静止)及不同的微波功率(0.25 W/g、0.30 W/g、0.39 W/g)下水分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以干燥时间、外观品质、色差、体积密度、微观结构孔隙率等为指标,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干燥过程中物料不同位置的水分分布。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总干燥时间和质量(感官,微观结构)后,FD 8 h是最佳水分转换点。微波功率是VMD期间的重要参数。当微波功率较高时,微波提供的能量大于水分蒸发所需的能量,过多的能量使得细胞结构被破坏。当微波功率较低时,微波提供的能量低于蒸发水所需的能量,导致干燥时间较长,干燥速度变慢,质量也下降。因此,0.30 W/g为最适微波功率。材料的微观结构越好,皱缩越小,体积密度越小。猕猴桃片本身的结构也不统一,猕猴桃中心和边缘部分的细胞大小有显着差异,导致水分在中心和边缘部分的迁移不同。太赫兹光谱成像首次用于研究水果的表面结构质量。研究表明,太赫兹信号强度与材料的表观结构有关,为食品结构的定性分析提供参考。2.FD-VMD猕猴桃片的品质特性及收缩模型研究:将猕猴桃片冻干后,放入真空微波干燥机中,研究不同微波功率(0.25 W/g、0.30 W/g、0.39 W/g)下猕猴桃片的感官品质、复水比、微观结构及收缩比,并建立收缩模型。结果表明:在FD-VMD过程中,微波功率对猕猴桃片的干燥特性有很大影响,不同微波功率下,猕猴桃片的干燥特性有很大差异,微波功率越大,猕猴桃片的感官评分越高,色差越小,复水比越大,收缩比也越大,即达到干燥终点的体积越大,且猕猴桃片的孔隙率也越大。随着干燥的进行,猕猴桃片的水分含量越低,收缩比越小,可能猕猴桃片的体积收缩与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有关,后期将进一步研究。选取四种常见的收缩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Quadratic模型在不同微波下的R2结果均在0.99以上,RSS也相对较小,且表达式较为简单,能够很好的预测猕猴桃在FD-VMD过程中的水分比与收缩比的变化规律。因此选择Quadratic模型为FD-VMD猕猴桃片的最优收缩模型。3.FD-VMD富益生菌猕猴桃片工艺优化:将鼠李糖乳杆菌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富集到猕猴桃片中,以浸渍温度,抽真空时间、复压时间为变量,以活菌总数为指标,在进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真空浸渍的富集工艺,在最优浸渍工艺的基础上,以FD-VMD的水分转换点、微波功率为变量,以活菌总数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联合干燥的工艺,以期得到FD-VMD富益生菌猕猴桃片最优的制备工艺。真空浸渍工艺优化中,对益生菌活菌总数的影响较大是浸渍温度,其次是抽真空时间,最后是复压时间。从K值得结果显示,真空浸渍的最优组合是A2B2C3,即最佳条件是浸渍温度为35℃,抽真空时间为15 min,复压时间为20 min。富益生菌猕猴桃片在FD-VMD阶段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为微波功率>真空度>水分转换点,即微波功率对富益生菌猕猴桃片的活菌总数影响最大,其次是真空度,水分转换点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FD-VMD较优工艺参数为A3B2C1,即水分转换点为FD 10 h,微波功率为0.30 W/g,真空度为3 k Pa时,富益生菌猕猴桃片中所含活菌总数最多。

李琳琳[7](2019)在《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山药的品质与能耗减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鲜果蔬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由于自身的高含水量使其易腐烂变质。采用干燥的加工方式可显着延长果蔬货架期,便于储藏和运输,且突破季节性限制实现全年供应。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干燥果蔬产品的需求逐步提高。冷冻干燥(FD)是一种可最大限度保留果蔬原有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形的干燥方式,但干燥时间长、能耗高限制了其应用。微波冷冻干燥是在冷冻干燥基础上研发的一种新型冻干方式,具有显着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干燥能耗,且保持与FD相当的产品品质的特点。本文以山药为试材,利用脉冲喷动系统提高干燥均匀性的优势,将其协同于微波冷冻干燥,系统研究了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冷冻干燥高效节能减损加工工艺,结合超声、介电处理、真空含浸等技术开发显着提高微波冻干效率的预处理加工方式,并揭示其加速干燥的机理,同时对改善干燥均匀性进行研究和评价。首先,研究了以高频微波(2450 MHz)为加热源的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PSMFD-2450)的节能减损加工工艺。对不同工艺参数(微波功率、喷动参数、上限温度)的PSMFD-2450的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微波功率和上限温度可显着缩短干燥时间,但造成产品营养品质和色泽的劣变;喷动间隔对干燥时间无显着影响,但较长的喷动间隔导致产品品质的劣变,综合考虑3 W/g的微波功率,20min喷动间隔和50℃的上限温度较为适宜。该工艺下进行的PSMFD-2450与FD相比显着缩短干燥时间40%、降低能耗31.18%,且可以保持类似FD的良好品质;与静态微波冻干(MFD-2450)相比对产品品质和干燥均匀性有明显改善。其次,研究了脉冲喷动协同低频微波(915 MHz)冷冻干燥(PSMFD-915)的干燥特性,并评价其节能减损效果。结果表明:依据PSMFD-915干燥过程放电规律和山药介电特性演变趋势开发的多级变功率微波加载方案可有效避免辉光放电;试验喷动间隔下,喷动间隔越长,干燥时间越短,但就包括色泽、复水率、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在内的干品品质而言,较短喷动间隔可生产出与FD和PSMFD-2450品质相当的产品,且有利于提高干燥均匀性;能耗方面,与FD相比,PSMFD-915最高可节约总能耗约34.4%,与PSMFD-2450相比,比能耗大幅降低。此外,微波辅助的冷冻干燥方式(PSMFD-2450和PSMFD-915)生产的山药全粉糊的糊化特性中峰值粘度和最终黏度大,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且微波辅助的干燥方式对山药淀粉颗粒具有表面破坏性。再次,对山药PSMFD-2450和PSMFD-915的升华干燥和解吸干燥转换点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以山药共熔点作为转换点,研究转换点水分含量受干燥工艺影响存在的差异、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点水分含量的不同呈现彼此有别的干燥速率和样品温度变化特征,为保证产品品质尤其是皱缩率,应控制PSMFD-2450和PSMFD-915的转换点水分含量不得高于0.87 g/g d.b.。随后,采用超声联合介电(超声辅助盐溶液渗透脱水,USOD)处理山药,研究其对PSMFD-2450和PSMFD-915干燥特性、产品品质及干燥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SOD处理改变新鲜山药组织的微观结构、使物料组织中的水分更加活跃,并增大了物料损耗因子,进而加速干燥进程;超声强度为151 W/L的USOD处理具有最佳的加速PSMFD-2450干燥且保持产品品质的效果,将其应用于PSMFD-915,与对照组相比显着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耗高达22.55%,产品具有与FD产品相当的品质。还对以蔗糖溶液为渗透液的脉冲真空渗透脱水预处理(PVOD)调控山药未冻结水含量的可行性做出探讨,并研究其对提升PSMFD-2450和PSMFD-915干燥速率和节能减损的影响。结果表明:PVOD处理使山药未冻结水含量升高,共晶点降低,进而改变物料冻结状态介电特性及干燥过程的介电特性演变;预处理使PSMFD-2450时间缩短,干燥速率提高,并获得了色泽、复水能力良好的产品;将最佳处理组——40%蔗糖溶液PVOD处理组应用于PSMFD-915,可显着缩短PSMFD-915干燥时间,节约能耗高达54.65%(与FD相比),所得产品具有与FD样品相当的品质,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干燥均匀性。最后,为了给未来干燥过程中介电特性的在线无损监测提供依据,以微波真空干燥为载体提供多个具有不同介电特性的样本,并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监测不同样本水分状态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山药介电特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山药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随水分含量的降低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对应的NMR参数呈与介电特性类似的有规律变化;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基于不同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优化后的4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极好的预测性能。

陶志超[8](2018)在《绿豆种子的超声波—热泵联合连续及间歇干燥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农业的根基是种植业,种植业依靠种子延续和发展。合理的干燥技术可以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保证种子的播种品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提高干燥速率和保证干燥品质为目的,对绿豆种子进行超声波-热泵联合连续干燥动力学实验,为新型干燥技术的发展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在连续干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绿豆种子超声波-热泵联合间歇干燥特性,优化干燥工艺。全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以闭式空气源热泵干燥系统为基础,联合超声波发生装置构建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系统,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绿豆种子进行超声波-热泵联合连续干燥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提高超声波功率、频率和干燥温度能够显着提高干燥速率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且Midilli模型可作为最佳模型描述并预测绿豆种子的干燥过程。而超声波对干燥过程活化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为评价干后绿豆种子的播种品质,测定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种子的生命活力特性和发芽特性,发现升高干燥温度会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的活性明显下降,并使有毒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增加,同时降低种子的发芽能力。超声波的应用可以显着提高SOD、POD和CAT等酶的活性,并使有毒物质MDA的含量显着下降,同时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而提高超声波的功率和频率对绿豆种子播种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在连续干燥的基础上,进行超声波-热泵联合间歇干燥动力学实验,研究不同干燥温度(28℃、33℃和38℃)、相同超声波条件(功率100W、频率28kHz)和不同间歇比(0、1/3和1/2)的条件下绿豆种子的干燥动力学。结果表明间歇干燥可以减少有效干燥时间,提高能量利用率。不同干燥温度需采取合适的间歇比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干燥效果,温度较低时采用高间歇比,温度较高时采取低间歇比。缓苏期的存在确实能够提升后续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在干燥后期效果尤为明显。同时,结合实验结果和相关文献,发现间歇干燥适合干燥热敏性物料。

王美钧[9](2018)在《人参、枸杞的低温真空干燥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人参和枸杞是受到全世界人们普遍认可的两种中药材。人参富含皂苷,对抗抑郁、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等良好作用。而枸杞在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辐射损伤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药效。新鲜中草药不耐储存,干燥是延长药材储藏周期的主要方法,但是如何保证中药材干燥品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利用一定低压和低温环境进行中药材的干燥,保证中药材的细胞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者过冷而被破坏,从而更好地保证中药材干燥过程营养物质的保留,在中药材干燥领域比较新颖。论文以整根人参和切片人参为材料,分别在100Pa、300Pa、600Pa情况下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实验,并对比其感官品质、色差、含水量、人参皂甙含量等指标以寻求最适低温真空干燥条件。并且与冷冻干燥、热风干燥进行相同指标对比。利用同样的方式对枸杞干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中药材的热物性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其热物理性质与其自身成分、压力、温度有关。对于含水量较高的中药,其热物理性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波动较小,可以忽略温度的影响,简化为水分和其他成分的函数。2.通过整根人参在100Pa、300Pa、600Pa情况下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实验,发现三种真空度下干燥后人参的感官品质不相上下,但在人参主要营养物质人参7种皂甙和总皂甙含量上300Pa真空度情况下低温真空干燥的人参略微高于另外两种。所以整根人参在300Pa真空度下进行低温真空干燥能够更好的保留其人参皂甙的含量。3.通过对比整根人参在低温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3种干燥方式后的指标情况发现低温真空干燥后的人参在香气及完整度上都明显优于另外两种,冷冻干燥后的人参颜色偏白色,热风干燥后的人参呈现深黄色,低温真空干燥则呈现鲜人参本来的淡黄色。低温真空干燥后的人参的7种人参皂甙含量和总皂甙含量都明显高于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后的人参的皂甙含量,甚至达到了3倍之多。4.通过切片人参在300Pa情况下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实验,发现切片人参在300Pa真空度下低温真空干燥与切片人参在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后的进行对比发现,在感官品质上,冷冻干燥能够最好的保留其形状和颜色,结构完整度最高,但是其在气味上偏向于无味,是去了人参本来的味道,低温真空干燥后的人参在形状上有些许的变形,但是在气味上保留人参的气味做得最好。热风干燥后的人参片形状变形严重,有部分缺损,且气味清淡。5.通过切片人参在低温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3种干燥方式后的指标情况发现切片人参在经过低温真空干燥以后其7种人参皂甙和总皂甙含量都明显高于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后的皂甙含量,甚至达到了2倍之多。6.通过对比在300Pa情况下进行低温真空干燥的整根人参、切片人参,发现切片后的人参在干燥后7种人参皂甙和总皂甙含量均小于整根干燥后的,由此可知,切片干燥人参促进了人参皂甙的流失。7.通过枸杞在100Pa、300Pa、600Pa情况下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实验发现,3种环境下干燥的枸杞在感官品质、氨基酸含量均不相上下,在黄酮含量上300Pa情况下干燥的略微高于其他两种。8.通过枸杞在低温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3种干燥方式后的指标发现,低温真空干燥后的枸杞在形状和颜色、口感上更加突出,且在氨基酸含量、黄酮含量上都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

石芳[10](2018)在《干燥过程中松茸品质变化及水分传递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云南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微波真空干燥(microwave vacuum drying,MVD)等三种干燥方式下松茸品质的变化,通过色泽、营养成分、挥发性成分、氨基酸组成、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品质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热风干燥过程中,松茸整菌、菌柄、菌盖三组样品内部水分的存在形式、实时含量以及其分布和内部转移,观测热风干燥对松茸品质影响的关键因素。同时,借助LF-NMR和MRI技术分析复水过程中松茸干品的水分传递特性,探索复水与干燥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冻融预处理分析反复冻融对松茸及热风干燥松茸品质的影响,为松茸干燥工艺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VFD组松茸色泽品质最佳,不同干燥处理后松茸中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均增加,MVD组松茸氨基酸含量最高,HAD组可产生较多的风味物质,且可显着提高多酚的含量。不同干燥方式下松茸多酚的含量、组成、抗氧化活性有所差异。HAD组多酚含量最高,VFD组含量最低;松茸多酚提取液的组成成分主要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醛、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对比不同干燥方式松茸多酚提取液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小为:VFD组>HAD组>MVD组;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无显着差异;还原力大小为:HAD组>VFD组>1MVD组;ORAC值大小为:MVD组>1HAD组>VFD组。(2)松茸中存在三种状态水,分别为自由水、不易流动水、结合水,其中不易流动水含量最高。干燥前期,干燥动力主要为温度,自由水迅速散失;干燥后期,干燥动力为内部水分向外扩散速率,此时,不易流动水向外迁移为自由水继而被脱除,干燥对结合水无显着影响。MRI结果表明,松茸热风干燥是一个不均匀的干燥过程。干燥初期,MRI图像信号强度显着减弱;干燥中期,由于物料表面皱缩,水分难以被脱除。干燥过程中表层水分先蒸发,内层水分向外迁移,但迁移速度小于表层水分蒸发速度,加速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的转移是提高干燥效率的关键点。(3)复水时水分先渗透进入菌盖,由四周向中心扩散并逐渐向菌柄迁移。复水松茸中主要为不易流动水,自由水难以在松茸体内保留,结合水性质稳定,无明显变化。因此,复水的关键在于提升不易流动水的复水能力。(4)冻融导致松茸发生水分迁移,冻融5次后,菌柄失水较菌盖严重,菌柄部分区域已无自由水存在;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不断下降,结合水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松茸解冻损失率增大,L值、以*值和b*值逐渐降低,硬度先下降后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冻融次数与T22、T23、以*值、b*值和解冻损失率极显着相关(p<0.01)。T22、T23与以*值、b*值和解冻损失率显着相关(p<0.05)。反复冻融引起热风干燥松茸产品的L值先下降后增加,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冻融4次后的热风干燥松茸产品品质最差。

二、种子干燥过程中收缩特性和复水特性的试验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子干燥过程中收缩特性和复水特性的试验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浆果预处理、红外冷冻干燥及其干制品吸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浆果干燥加工研究现状
    1.2 浆果干燥中存在的问题
        1.2.1 干燥效率
        1.2.2 品质劣变
    1.3 红外冷冻干燥技术概述
        1.3.1 红外辐射干燥原理
        1.3.2 红外冷冻干燥的技术研究进展
    1.4 浆果预处理研究进展
    1.5 干燥产品吸附等温线研究方法进展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典型浆果红外冻干的适用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2.3 干燥设备及方法
        2.2.4 指标测定方法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蓝莓、蔓越莓和树莓的红外吸收特性
        2.3.2 干燥方式对浆果化学组分的影响
        2.3.3 干燥方式对浆果品质特性的影响
        2.3.4 干燥方式对干燥时间与能耗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处理对典型浆果红外冻干及其品质特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
        3.2.3 试验方案
        3.2.4 指标测定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预处理对浆果干燥特性的影响
        3.3.2 预处理对红外冻干浆果营养特性的影响
        3.3.3 预处理对红外冻干浆果复水能力的影响
        3.3.4 红外冻干浆果的感官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浆果红外冻干动力学以及脉冲喷动改善干燥均匀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
        4.2.3 试验方案
        4.2.4 指标测定方法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浆果红外冷冻干燥的动力学研究
        4.3.2 脉冲喷动介入对红外冻干干燥均匀性的影响
        4.3.3 脉冲喷动介入对红外冻干浆果营养特性的影响
        4.3.4 脉冲喷动介入对红外冻干干燥效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VS技术研究红外冻干典型浆果的吸湿特性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2.3 试验方案
        5.2.4 指标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相对湿度对红外冻干浆果吸湿性的影响
        5.3.2 红外冻干浆果的吸附-解吸行为
        5.3.3 红外冻干浆果的吸附-解吸模型模拟与比较
        5.3.4 模型验证
        5.3.5 红外冻干浆果的安全贮藏含水量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主要仪器设备图

(2)联合干燥对香菇复水后持水性的影响与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香菇概述
        1.1.1 香菇资源现状和药食同源价值
        1.1.2 香菇干燥技术
        1.1.3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干燥和复水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1.1.4 复水香菇持水性(WHC)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温度热风干燥对复水香菇持水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2.2.5 数据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复水特性和WHC总体表征
        2.3.2 分析细胞膜对 WHC 变化的贡献
        2.3.3 分析蛋白质变性对WHC变化的贡献
        2.3.4 分析细胞壁对WHC变化的贡献
    2.4 小结
第三章 真空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复水香菇持水性对比与机理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3.2.5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预冻温度对冻干曲线影响
        3.3.2 压汞法测定FD孔隙
        3.3.3 FD香菇复水比与复水后WHC
        3.3.4 FD复水香菇核磁共振T2 曲线
        3.3.5 FD复水香菇微观结构
        3.3.6 冻干香菇蛋白质二级结构
        3.3.7 冻干香菇纤维溶液粘度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真空冷冻-热风联合干燥对复水香菇持水性的影响与工艺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联合干燥水分转换点的筛选
        4.3.2 不同联合干燥参数对香菇色泽、风味和复水后持水性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5.3.1 联合干燥技术的产业应用
        5.3.2 持水性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项目资助

(3)预处理对胡萝卜切片的射频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胡萝卜产业现状
        1.1.2 胡萝卜干燥的意义及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射频技术工作原理
        1.2.2 近期组合干燥技术研究
        1.2.3 预处理对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1.2.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极板间距与换层间隔对胡萝卜切片的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射频热风干燥试验设备
        2.2.3 干燥处理
        2.2.4 试验数据处理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阳极电流与合适极板间距范围的确定
        2.3.2 不同极板间距对胡萝卜切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2.3.3 换层间隔对胡萝卜切片热风辅助射频干燥特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频热风组合干燥工艺对胡萝卜切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干燥处理
        3.2.2 干燥动力学相关计算
        3.2.3 有效扩散系数(D_(eff))的计算
        3.2.4 干制品的品质分析
        3.2.5 试验数据处理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胡萝卜切片在不同工艺下的干燥特性分析
        3.3.2 胡萝卜切片的有效扩散系数与品质分析
        3.3.3 组合干燥与热风干燥工艺下的切片干燥动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切片形状与蔗糖渗透预处理对射频热风组合干燥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不同形状切片的制备
        4.2.2 胡萝卜切片的蔗糖渗透处理
        4.2.3 蔗糖渗透处理后的切片品质分析
        4.2.4 预处理后的切片干燥处理
        4.2.5 干燥速率的计算
        4.2.6 不同处理下的切片干制品品质分析
        4.2.7 试验数据处理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蔗糖渗透处理对胡萝卜切片的品质影响
        4.3.2 不同处理下的胡萝卜切片干燥特性
        4.3.3 不同处理下的胡萝卜切片干制品品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黑豆吸水模型及预熟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黑豆概述
        1.1.1 黑豆简介
        1.1.2 黑豆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1.1.3 黑豆加工现状
        1.1.4 黑豆市场发展现状
    1.2 杂粮米浸泡研究概述
        1.2.1 杂粮米简介
        1.2.2 杂粮米浸泡研究方法
        1.2.3 吸水动力学模型
        1.2.4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水分状态的研究
    1.3 超声波技术
        1.3.1 超声波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3.2 超声波技术对杂粮水分的影响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黑豆基本成分及物理特性
        2.3.2 黑豆浸泡实验
        2.3.3 黑豆T_2弛豫时间测定
        2.3.4 黑豆核磁成像分析
        2.3.5 黑豆硬度测定
        2.3.6 超声波黑豆样品制备
        2.3.7 种皮含量及破损率测定
        2.3.8 固形物损失率
        2.3.9 吸水动力学模型建立
        2.3.10 黑豆种皮微观结构观察
        2.3.11 黑豆预熟化工艺优化
        2.3.12 预熟化黑豆干燥方式
        2.3.13 预熟化黑豆复煮实验
        2.3.14 预熟化黑豆理化特性分析
        2.3.15 花青素提取与含量测定
        2.3.16 蛋白体外消化性测定
        2.3.17 黑豆大米复配比例计算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黑豆浸泡质子迁移与水分分布
        3.1.1 浸泡条件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3.1.2 T_2弛豫时间与水分状态变化关系
        3.1.3 浸泡过程T_2弛豫时间变化
        3.1.4 浸泡过程核磁成像分析
        3.1.5 浸泡过程黑豆种子硬度变化
    3.2 不同处理方式对黑豆吸水特性影响
        3.2.1 黑豆当量半径
        3.2.2 浸泡对种皮破损率的影响
        3.2.3 浸泡对固形物损失率的影响
        3.2.4 黑豆吸水率随时间变化Fick模型
        3.2.5 浸泡对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
        3.2.6 黑豆浸泡水分吸收Peleg模型
        3.2.7 黑豆浸泡活化能分析
        3.2.8 浸泡处理对黑豆种皮表面结构的影响
    3.3 预熟化黑豆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3.3.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3.3.2 响应面法优化黑豆预熟化工艺
        3.3.3 预熟化黑豆干燥方式选择
        3.3.4 预熟化黑豆复煮分析
        3.3.5 预熟化黑豆红外光谱分析
        3.3.6 预熟化黑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3.7 预熟化黑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3.8 预熟化黑豆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3.3.9 预熟化黑豆蛋白体外消化性分析
        3.3.10 黑豆大米复配结果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西洋参热泵干燥过程及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泵干燥系统研究进展
        1.2.2 西洋参干燥特性及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西洋参热泵干燥系统设计
    2.1 西洋参热泵干燥系统流程设计
        2.1.1 热泵干燥系统简介
        2.1.2 系统流程设计
    2.2 结构设计及热负荷计算
        2.2.1 西洋参热泵干燥系统结构设计
        2.2.2 西洋参热泵干燥系统热力学计算
    2.3 热泵干燥系统部件设计计算及选型
        2.3.1 压缩机选型
        2.3.2 换热器设计计算及选型
        2.3.3 风机选型
        2.3.4 系统旁通率及风阀设计
    2.4 章节小结
第三章 高寒地区西洋参热泵干燥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试验材料
        3.1.2 热泵干燥试验系统
        3.1.3 测点布置
        3.1.4 干燥工艺
    3.2 试验分析特征参数及西洋参干燥品质评判标准
        3.2.1 水分比
        3.2.2 干燥速率
        3.2.3 热泵机组制热能效比COPhp
        3.2.4 热泵干燥系统制热能效比COPs
        3.2.5 单位能耗除湿比SMER
        3.2.6 西洋参干燥品质评判标准
    3.3 干燥过程物料特性分析
        3.3.1 西洋参水分比变化特性分析
        3.3.2 成品西洋参品质分析
    3.4 西洋参热泵干燥系统性能分析
        3.4.1 干燥室内干燥介质温度变化
        3.4.2 干燥室内干燥介质相对湿度变化
        3.4.3 热泵干燥系统能效比COPs与热泵机组能效比COPhp
        3.4.4 西洋参热泵干燥系统能耗分析
        3.4.5 单位能耗除湿比SMER分析
    3.5 章节小结
第四章 西洋参干燥特性试验与模型分析
    4.1 西洋参干燥特性试验设计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备
        4.1.3 试验条件
        4.1.4 试验方法
    4.2 西洋参干燥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4.2.1 不同温度下西洋参干燥特性
        4.2.2 不同相对湿度下西洋参干燥特性
        4.2.3 西洋参直径与干燥速率之间关系
    4.3 西洋参分段式干燥动力学模型构建
        4.3.1 干燥动力学模型简介
        4.3.2 分段式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4.3.3 西洋参干燥动力学模型
        4.3.4 西洋参干燥系数与干燥条件间关系
        4.3.5 西洋参分段式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6)猕猴桃冻干-真空微波联合干燥及其益生菌浸渍干制品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猕猴桃干燥方法研究进展
    1.3 冻干-真空微波联合干燥技术
        1.3.1 冻干-真空微波干燥原理及特点
        1.3.2 冻干-真空微波干燥研究现状
    1.4 益生菌浸渍干制品的研究概述
        1.4.1 益生菌的种类及作用
        1.4.2 益生菌浸渍干制品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猕猴桃片冻干-真空微波的干燥特性及水分分布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水分转换点及功率对猕猴桃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2.3.2 不同水分转换点及微波功率对猕猴桃片感官评分的影响
        2.3.3 不同水分转换点对猕猴桃片外观质量的影响
        2.3.4 不同水分转换点对猕猴桃切片微观结构和水分分布的影响
        2.3.5 不同水分转换点对猕猴桃切片太赫兹光谱成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冻干-真空微波干燥猕猴桃片的品质特性及收缩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微波功率对感官的影响
        3.3.2 微波功率对猕猴桃片复水特性的影响
        3.3.3 微波功率对猕猴桃片干燥收缩特性的影响
        3.3.4 微波功率对猕猴桃片微观结构的影响
        3.3.5 冻干-真空微波猕猴桃片体积收缩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冻干-真空微波干燥富益生菌猕猴桃片工艺优化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真空浸渍条件下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4.3.2 真空浸渍条件优化
        4.3.3 FD-VMD过程中单因素试验结果
        4.3.4 FD-VMD条件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山药的品质与能耗减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果蔬冷冻干燥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1.1 冷冻干燥技术概述
        1.1.2 果蔬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1.2 果蔬微波冷冻干燥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2.1 微波冷冻干燥技术概述
        1.2.2 传热传质模型的研究进展
        1.2.3 微波低压辉光放电的研究进展
        1.2.4 果蔬MFD干燥工艺及产品品质的研究进展
        1.2.5 干燥能耗对比研究
        1.2.6 干燥均匀性研究进展
    1.3 脉冲喷动技术及其应用
    1.4 山药干制加工概况
    1.5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脉冲喷动协同高频微波冻干对山药粒干燥特性、品质及节能减损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干燥实验方案
        2.3.2 指标测定方法
        2.3.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山药共晶点共熔点
        2.4.2 干燥工艺参数对山药粒PSMFD-2450干燥特性的影响
        2.4.3 干燥工艺参数对产品品质减损的影响
        2.4.4 PSMFD-2450的节能减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脉冲喷动协同低频微波冻干山药粒的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放电规律的测定
        3.3.2 干燥实验方案
        3.3.3 不同干燥山药全粉的制备
        3.3.4 指标测定方法
        3.3.5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山药介电特性
        3.4.2 PSMFD-915放电特性
        3.4.3 PSMFD-915干燥工艺的研究
        3.4.4 干燥节能评价
        3.4.5 干燥均匀性评价
        3.4.6 干燥产品品质评价
        3.4.7 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全粉的加工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升华/解吸干燥转换点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干燥实验方案
        4.3.2 指标测定方法
        4.3.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三种冻干不同阶段干燥特性
        4.4.2 不同PSMFD-2450干燥工艺对TP_(S-A)的影响
        4.4.3 不同PSMFD-915干燥工艺对TP_(S-A)的影响
        4.4.4 不同TP_(S-A)水分含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联合介电处理提高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干燥效率及节能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超声辅助渗透脱水预处理
        5.3.2 干燥实验
        5.3.3 质量传递作用
        5.3.4 指标测定方法
        5.3.5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质量传递—WL和SG
        5.4.2 USOD处理对物料特性的影响
        5.4.3 USOD处理对PSMFD-2450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5.4.4 USOD处理在PSMFD-915中的应用
        5.4.5 USOD处理的PSMFD-915干燥均匀性及节能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未冻结水含量调控的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干燥速率提升及节能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脉冲真空渗透脱水预处理
        6.3.2 干燥实验
        6.3.3 干燥动力学
        6.3.4 质量传递作用
        6.3.5 指标测定方法
        6.3.6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PVOD对传质的影响
        6.4.2 PVOD对原料特性的影响
        6.4.3 PVOD处理对PSMFD-2450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6.4.4 PVOD处理提高PSMFD-2450干燥速率的机理分析
        6.4.5 PVOD处理在PSMFD-915中的应用
        6.4.6 PVOD处理的PSMFD-915均匀性及节能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山药介电特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7.1 前言
    7.2 材料与设备
        7.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7.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实验方案
        7.3.2 指标测定方法
        7.3.3 模型建立与评价
        7.3.4 数据分析
    7.4 结果与讨论
        7.4.1 干燥过程NMR参数及介电特性变化
        7.4.2 基于NMR参数的PCA分析
        7.4.3 单变量相关性分析
        7.4.4 基于不同变量的PLSR模型
    7.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清单

(8)绿豆种子的超声波—热泵联合连续及间歇干燥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种子干燥的重要性
        1.1.2 我国种子干燥现状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泵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1.2.2 超声波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1.2.3 间歇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绿豆种子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理
    2.1 种子中水分存在形式及其扩散阻力
        2.1.1 种子中水分存在形式
        2.1.2 种子中水分扩散阻力
    2.2 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理
        2.2.1 热泵干燥机理
        2.2.2 超声波干燥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豆种子超声波-热泵联合连续干燥动力学实验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准备
        3.2.2 实验装置与设备
        3.2.3连续干燥动力学实验
        3.2.4 干燥曲线的数学模型
        3.2.5 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3.2.6 计算活化能
        3.2.7 模型适应性分析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干燥温度对绿豆种子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3.3.2 超声波对绿豆种子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3.3.3 干燥曲线的数学模型
        3.3.4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3.3.5 活化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豆种子播种品质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
        4.2.3 发芽率的测定实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干燥温度和超声波对SOD、POD和 CAT活性的影响
        4.3.2 干燥温度和超声波对MDA含量的影响
        4.3.3 干燥温度和超声波对发芽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豆种子超声波-热泵联合间歇干燥动力学实验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间歇干燥动力学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干燥曲线
        5.3.2 干燥速率曲线
        5.3.3 单位能耗除湿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人参、枸杞的低温真空干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中草药机械干燥工艺
        1.2.1 热风干燥
        1.2.2 真空冷冻干燥
        1.2.3 微波干燥
        1.2.4 热泵干燥
        1.2.5 其他干燥形式
    1.3 低温真空干燥
    1.4 本文研究类型
        1.4.1 试验台分析
        1.4.2 低温真空干燥研究
        1.4.3 多种干燥方式做对比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中药材的主要成分
    2.2 中药材的热物理性质
        2.2.1 密度
        2.2.2 比热
        2.2.3 热导率
        2.2.4 干燥过程中的动力学
    2.3 低温真空干燥系统介绍
        2.3.1 系统原理图及实物图
        2.3.2 真空系统
        2.3.3 制冷系统
        2.3.4 捕集器
        2.3.5 称重及电加热板
        2.3.6 控制系统
    2.4 低温真空干燥实验操作
        2.4.1 实验材料处理
        2.4.2 实验系统启动
        2.4.3 实验过程控制
        2.4.4 干燥品质测定
    2.5 低温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5.1 干燥温度
        2.5.2 真空度
第三章 人参低温真空干燥试验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材料
        3.2.1 人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案
        3.3.1 整根人参干燥
        3.3.2 切片人参干燥
    3.4 指标测定及方法
        3.4.1 干燥时间
        3.4.2 感官品质
        3.4.3 色差
        3.4.4 人参皂甙
    3.5 结果及分析
        3.5.1 整根干燥结果
        3.5.2 切片人参干燥结果
        3.5.3 整根人参与切片人参对比
第四章 枸杞的低温真空干燥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
    4.2 材料
        4.2.1 枸杞
        4.2.2 仪器与设备
    4.3 方案
    4.4 指标测定及方法
        4.4.1 干燥时间
        4.4.2 感官品质
        4.4.3 色差测定
        4.4.4 氨基酸含量
        4.4.5 多糖含量
        4.4.6 黄铜含量测定
    4.5 结果及分析
        4.5.1 干燥时间
        4.5.2 感官品质
        4.5.3 色差
        4.5.4 氨基酸含量
        4.5.5 黄酮含量测定
        4.5.6 多糖含量测定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1.1 通过人参的低温真空干燥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5.1.2 通过枸杞的低温真空干燥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干燥过程中松茸品质变化及水分传递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松茸
        1.1.1 松茸概述
        1.1.2 松茸的化学成分
        1.1.3 松茸的生理活性
    1.2 食用菌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1.2.1 热风干燥
        1.2.2 真空冷冻干燥
        1.2.3 远红外干燥
        1.2.4 微波真空干燥
    1.3 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1.3.1 NMR基本原理
        1.3.2 MRI原理
        1.3.3 核磁共振在食品中的应用
    1.4 冻融处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2章 引言
    2.1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预期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干燥工艺
        3.2.2 松茸色泽的测定
        3.2.3 营养成分的测定
        3.2.4 氨基酸测定
        3.2.5 挥发性成分测定
        3.2.6 松茸多酚提取液的制备
        3.2.7 多酚含量的测定
        3.2.8 松茸多酚提取液抗氧化活性测定
        3.2.9 松茸多酚提取液组成成分分析
        3.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色泽的影响
        3.3.2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营养成分的影响
        3.3.3 不同干燥方式对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3.3.5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多酚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3.7 松茸多酚提取液组分的鉴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LF-NMR研究热风干燥及其复水过程中松茸水分迁移和分布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原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样品预处理
    4.2 试验方法
        4.2.1 干燥速率测定
        4.2.2 干燥过程中松茸LF-NMR测定
        4.2.3 干燥过程中松茸MRI测定
        4.2.4 复水比测定
        4.2.5 复水过程中松茸LF-NMR测定
        4.2.6 复水过程中松茸MRI测定
        4.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松茸干燥速率测定
        4.3.2 干燥过程中T_2弛豫时间测定
        4.3.3 干燥过程中T_(21)、T_(22)、T_(23)对比
        4.3.4 干燥过程中不同状态水分含量的变化
        4.3.5 干燥过程中松茸MRI测定
        4.3.6 复水比测定
        4.3.7 复水过程T_2的测定
        4.3.8 复水过程中不同状态水分含量的变化
        4.3.9 复水过程中松茸MRI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冻融预处理对松茸及其热风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原料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冻融预处理
        5.2.2 解冻损失率
        5.2.3 色泽测定
        5.2.4 质构测定
        5.2.5 反复冻融过程中松茸LF-NMR测定
        5.2.6 反复冻融过程中松茸MRI测定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解冻损失率
        5.3.2 反复冻融对色泽的影响
        5.3.3 反复冻融对质构品质的影响
        5.3.4 冻融次数对T_2横向弛豫时间的影响
        5.3.5 冻融次数对不同状态水分含量的影响
        5.3.6 反复冻融过程中松茸MRI测定
        5.3.7 冻融次数与测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8 冻融对热风干燥松茸产品色泽的影响
        5.3.9 冻融对热风干燥松茸产品硬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四、种子干燥过程中收缩特性和复水特性的试验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浆果预处理、红外冷冻干燥及其干制品吸湿特性研究[D]. 陈凤英. 江南大学, 2021(01)
  • [2]联合干燥对香菇复水后持水性的影响与工艺优化[D]. 邱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预处理对胡萝卜切片的射频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晨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黑豆吸水模型及预熟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研究[D]. 李鹏. 江南大学, 2020(01)
  • [5]西洋参热泵干燥过程及系统性能研究[D]. 马渊博.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6]猕猴桃冻干-真空微波联合干燥及其益生菌浸渍干制品工艺优化[D]. 廉苗苗. 河南科技大学, 2020
  • [7]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山药的品质与能耗减损研究[D]. 李琳琳. 江南大学, 2019(05)
  • [8]绿豆种子的超声波—热泵联合连续及间歇干燥特性研究[D]. 陶志超. 天津大学, 2018(06)
  • [9]人参、枸杞的低温真空干燥实验研究[D]. 王美钧. 天津商业大学, 2018(11)
  • [10]干燥过程中松茸品质变化及水分传递特性研究[D]. 石芳. 西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种子干燥过程中收缩和复水特性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