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信第三百万号

山西通信第三百万号

一、山西通信的第三个百万号(论文文献综述)

李岚[1](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指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张政[2](2020)在《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文中研究表明公共卫生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其相关事宜也逐渐由传统的民间自发应对转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事业。近代以来,现代公共卫生行政体系在我国由上而下逐渐建立,这一过程中,作为华北重镇的山西也开启了公共卫生建设,而其省会太原,作为山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共卫生建设成绩较之省内其他地区更为显着。近代山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始于清末,发展于民国时期。在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公共卫生行政从最初的包含于警政到后期逐渐与警政分离,其间虽然多有反复,但卫生行政独立的趋势已然较为明显。在山西近代公共卫生事业中,防疫是其重点。山西省政府在1918年晋北防疫工作中,建立了一套组织相对完备的防疫体系。疫后,山西政府在将中医引入防疫工作中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日常预防接种工作,结合中西医双方的力量推进山西防疫工作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发展出了较为有效的防疫处置措施。环境卫生与饮食卫生和防疫息息相关,因而受到山西政府的重视,在省会太原尤为明显。围绕与太原市环境、饮食卫生相关的各个问题,山西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改良,同时也推动了居民生活方式和卫生观念的进步。然而由于政府行政能力欠缺,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公众痼习难改等原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效果颇为有限。尽管如此,近代太原公共卫生建设促进了太原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的变革,为之后的公共卫生建设奠定了基础,依旧有其价值。妇婴卫生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山西也得到了发展。山西省政府大力推行了反缠足运动,并通过推广新式接产方式、改造旧式产婆等方法,加强了对妇婴安全的保障。虽然仍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但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妇女的解放,并开启了太原乃至山西省的妇幼保健事业,体现了山西政府对女性身体卫生的关怀和保障女性权益的努力。总的来说,近代山西省的城市公共卫生建设,在官方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方因素的掣肘,在看似完善的外表下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纰漏。而其在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又多是由于时代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山西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也可以看作那个时代全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缩影。

桑兵[3](2020)在《《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既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都以《新青年》为发端和动因,实则新文化运动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由国民党、江苏教育会联手发动,以延续五四风潮冲击段祺瑞和安福系的未竟之业,用文化运动的形式推动国民革命的社会运动。《新青年》同人中,除陈独秀、李大钊予以呼应鼓吹外,胡适明确表示不赞成,甚至认为使得新思潮运动变质,其余成员也不以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为然,文字言论几乎没有响应,行动也相当疏离隔膜。只是在反击章士钊和学衡派的攻击时,对新文化运动有所辩护。不过,新文化运动思想上的确受《新青年》的影响,并将新思潮扩展到全国和社会各界,舆论又将《新青年》同人视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顺序,变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倒置叙述,掩盖了《新青年》内部分歧所体现的近代中国两种不同趋新取径的矛盾冲突。

余俊杰[4](2017)在《广电新媒体IPTV中心机房集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媒体的快速发展,应用系统越来愈多,所有的系统都部署在服务器上。所以机房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了系统的稳定性。机房监控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在信息化设施较好的单位走在了信息化的前列,未来自动化的办公将在信息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于机房信息系统的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此系统的研究,将其运用于广电媒体中从而实现对机房监控的更有序的管理,有利于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本文以广电新媒体IPTV机房监控管理为背景,论述了广电新媒体IPTV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对广电新媒体IPTV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所使用的java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SSH框架以及java的编写环境数据库等相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将模块化的设计思维运用其中,并通过分析整个系统,划分了其功能及角色,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一一介绍了在此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的每个模块,包括对于湿度和温度进行监控的模块,管理系统的模块,通过监控信息自动报警的模块,监控主机的模块等,此外还对系统所运用的数据库进行分析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用以并对系统的性能以及系统的安全防范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安全可靠性。本文设计的广电新媒体IPTV中心机房监控管理系统对网络传输速度进行了优化以及对数据库信息的优化,提升了数据库访问的数据的速度,方便了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的。能够满足了广电新媒体IPTV中心机房服务监控管理需求,提升了中心机房服务监控信息的效率,规范了监控流程。

程慧莲[5](2017)在《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出色的副刊编辑。在他担任编辑的生涯中,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结缘的这一段,铸就了文学史上极为灿烂的篇章。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因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不仅繁荣了当时的北方文坛,还借助报刊这种现代传播媒介,永久地记录了文学繁荣的实绩,更以自己对文学独立性的坚守和对文学严肃自由的追求,托起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本文以沈从文主编期间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为研究对象,兼及此前的《文学副刊》、《小公园》以及之后的《文艺》,立足史料,在还原文学原生态图景的同时,对近代以来,文学与报刊结盟大背景下,沈从文借助报刊这一阵地如何传播自己的文学理想,有更为具体的认识。本文研究时限从1933年9月至1936年4月,也即从《文艺副刊》创刊到沈从文退出《文艺》的编辑工作这段时间。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着重分析《大公报》这份历史性大报的特点,及其所坚持的“文人办报”的立场,引出沈从文与其相互选择的缘由。第二章,第一节分析沈从文主编时期的办报态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办报理念和严肃自由的文学观念,以及在这种坚持下副刊所呈现的风格。第二节以京、海派论争为重点,分析严肃独立的文学理想之下,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后期京派作家群体新的追求。第三节,在论争背后,梳理副刊所承载的创作实绩。第三章,进一步分析沈从文、萧乾主编《大公报·文艺》期间,后期京派重造经典的文学理想,以及在此理想观照下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剖析副刊自由并包的风格中所彰显的浓重的京派趣味。《大公报·文艺副刊》是30年代北平文坛一个耀眼的存在,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见证了沈从文苦心孤诣高扬的文学理想,也以独特的媒介形态记录了当时的文学论争,更以泛黄的史料保存了文学创作原生态的丰富图景。

王宪[6](2016)在《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软交换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致力于研究软交换技术在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深入改革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对企业内部通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议电视、可视化调度等新的业务需求不断提出,传统的电路交换已不能满足新的办公业务需求,软交换技术不但可以很好的支持语音业务,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可以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接口,非常便于提供新业务。本文通过对软交换技术结构、功能、协议以及秦皇岛供电公司程控交换网络分析,依据软交换系统架构以及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交换系统的现状需求,结合秦皇岛供电公司电力通信综合数据网建设情况以及软交换设备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对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软交换系统进行网络拓扑设计,重点研究了行政软交换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在初期工程建设完成后,通过开展工程测试验证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软交换系统与电力专网、市话运营商、县级行政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性,以及软交换平台接入第三方终端的可行性和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软交换系统备份机制的可靠性。在工程建设完成后,从行政交换系统网络架构、设备运行安全性和业务运行重要性角度出发,研究制定现有行政交换系统向软交换系统过渡方案,并就软交换技术应用前后效果开展了对比分析。论文通过对行政软交换系统的研究设计以及应用,最终在秦皇岛供电公司建立了一个网络建设成本低、语音业务覆盖范围大、能够提供更多先进的业务以及高效益、灵活性强的行政交换网络。

谢明[7](2013)在《混合型网络防火墙在通信办公网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今,随着Internet和LAN在办公网络中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网络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防火墙技术可以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所以它将会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络安全领域。如何利用相关技术开发出高效运行的防火墙,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通信办公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为确保不同职能部门,合署办公与内部员工之间通信连接和数据交换的安全性,作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网络安全工具,防火墙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混合型防火墙正逐渐成为各大政企网络部署的主流。成都移动网络口的计算机网络规模发展至今,在日益增大的通信网络规模下,传统的办公手段、生产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网络支撑中心作为网络口的重要维护部门,办公环环境围绕着LAN、WAN、VPN的交替使用和EMOS、EIP、网管系统的分级需求变得尤为复杂。由于部门中充斥着合署办公人员和内部人员的网络使用权限混乱的矛盾,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款适用于内部网络的防火墙的举措已迫在眉睫。从经济实用性来说,该设计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公司开销,采用这种软混合型网络防火墙在办公网中的应用将比各商业防火墙更易于管理和操作,在功能方面看来,混合型网络防火墙除了根据内部网络规划制定相应的用户策略的功能外还支持账号管理,灵活的将不同办公角色和职能部门划分,对信息安全要求级别高的办公终端实施高安全性的策略,能有效杜绝局域网和外网攻击。本论文根据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讨论和对比得出选择混合型型防火墙的原因,接着进一步的将部门内部网络安全的需求与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对防火墙的概念,结构,功能及其设计方案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剖了基于windows内核函数的包过滤实现方法及其优越的安全性。在论文中,讨论了从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的过程,再到应用于实际场景的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最后通过对访问策略的添加和删除,以及账号权限的设置等操作来实现各个网络或是主机之间的安全保障,经过一步步的验证,我们设计的防火墙软件能够在通信办网络中对网络安全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能有效防御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对网络安全系统的影响。

屈振中[8](2013)在《民国山西烟毒问题研究(1911-1937)》文中指出鸦片烟毒问题是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鸦片烟毒对于近代中国危害极大,不仅残害中国人民的身体,而且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受到巨大的破坏。烟毒泛滥成灾,最严重时期每年有数千万瘾君子,造成军队无法正常训练、普通百姓因吸食成瘾卖妻卖子等社会现象。进入二十世纪后,国外禁毒舆论兴起,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输入也逐年减少,特别是国际禁毒会议在上海召开后,全国各地的禁毒组织也相继建立,在全国宣传禁毒,形成了良好的禁毒舆论,也促使政府加强打击毒品的力度。本文以《申报》、《大公报》山西省禁毒委员会编着《禁毒汇编》中关于山西烟毒问题的报道为主要资料,对阎锡山时期山西的禁烟禁毒问题进行分析,展现其发展变化过程。本文除绪论外,正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民国时期山西的烟毒问题,主要叙述阎锡山时期山西的烟毒状况。包括山西罂粟种植面积、鸦片吸食人口、烟贩和毒品来源,通过这部分的介绍可以从总体上对山西的烟毒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还介绍了十世纪初国内禁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情况。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反对销售鸦片的呼声逐渐高涨,英国议会也减少了对中国鸦片的输出,为中国能够顺利禁毒做到了铺垫。特别是民初万国禁烟会在中国召开,使国际社会了解到真实的中国烟毒情况,国际社会进而对中国政府施压,要求开始禁烟。在这次大会的影响下,国内的禁毒组织也遍地开花,为政府组织禁烟做了舆论准备。第二部分详细叙述了阎锡山政府时期禁烟政策及措施,主要介绍了山西省政府为禁毒成立的机构、设立的法规以及这些机构的运作情况和法规的实施情况。还详细叙述了阎锡山禁烟政策大转变的原因。阎锡山的禁毒政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1911-1931以禁绝烟毒为主要目标;第二时期1932-1945主要是销售其“戒烟药饼”为主,禁烟为辅。本部分主要分析其政策转变的原因,进而揭示其转变的真相。这部分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对当时山西省的主要禁烟机构禁烟委员会在执行禁烟法规中所遇到的案例以及向上级政府报送的文件进行归纳,对各地官员在办案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奖惩,委员会对在军队里和铁路上出现的贩毒行为查处较为严厉,并在铁路局设置专门查办人员,这一部分展现了当时禁烟机构在办理禁烟案件中的具体案例。第四部分主要分析阎锡山时期山西烟毒禁而不绝的原因,阎锡山在执政初期对禁绝鸦片放在头等大事来抓,但是数年的禁烟并未见到禁绝的效果,本部分剖析禁而不绝的原因,解释禁毒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以及阎锡山政府禁毒政对今天禁毒工作的积极作用。

姚文闻[9](2012)在《确定性传播模型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中国移动于5月份在国内6个城市组织大规模TD-LTE试验网预商用测试,当今通信网正在逐步向第四代移动通信演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必定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频谱利用率和用户吞吐量。为此,运营商在规划与优化设计中面对更高的频谱,更加复杂的无线环境,要想达到对信号覆盖的准确预测,必须要有更加准确的网络规划与优化工具,并且该工具中需要含有一个更加准确的传播模型。本文针对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中,传统经验传播模型在进行信号传播预测时,存在误差大、适用性弱的缺点,提出了采用确定性传播模型取代传统传统经验传播模型的解决方案。本文应用了传播模型校正和软件跨平台集成关键技术,实现了确定性传播模型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研究与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两款仿真软件------ANPOP (Advanced Network Planning & Optimizing Platform)软件和射线跟踪Volcanolab软件;介绍了传播模型校正关键技术。接着通过对确定性传播模型的研究,得出确定性传播模型相对于经验传播模型的优势。并且选取目前商用度最高的Volcanolab软件中的确定性传播模型进行集成。然后,通过详细的软件集成模块设计,实现了将Volcanolab射线跟踪仿真软件集成在ANPOP软件中的工作,完成了跨平台集成关键技术。最后,利用集成后的软件,选用某市TD-LTE规模试验实测的CW路测数据作为校正和预测对比用数据。通过确定性传播模型和传统经验传播模型的预测应用对比,采用多样的对比分析方法,得出确定性传播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适用性。此外,针对确定性传播模型应用不准确区域,分析其算法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修改方案,为实际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确定性传播模型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参考。

王慧[10](2011)在《中山移动短信业务营销后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诊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项目决策提供参考。营销项目后评估为项目后评估在营销类项目方面的应用。本论文是项目后评估在中山移动短信营销项目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通过分析中山移动短信业务特性、营销和后评估现状,从中长期业务运营和单次营销活动运营两个角度,分别构建了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其中,单次营销活动又分套餐营销、流量营销两类。从目标、过程、效益、影响、持续性五个角度,中长期业务运营效益评估共使用12个指标,两类单次营销活动评估略有差异、均使用13个指标。指标设计创新地引入了营销活动均衡度、重合度、客户成色指数等以往未涉及的指标,并充分考虑了指标在实际运营中的意义和取值特征,结合使用了相对比较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简单线性评分和分段线性评分法等,指标权重设计采用层次分析法,运营效益判断推荐采用分级评定法和相对比较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且均较容易操作,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同时本文梳理了总结评估执行的工作流程和要点。本论文建立的中山移动短信营销项目后评估该指标体系既可以对一段时期的运营效益及单次营销活动进行综合评价,还可快速锁定业务的长短板,并通过不同评价期、不同活动指标的横向比较,观察长、短板指标的发展走势,从而使业务运营效益的判断兼顾全面和局部,为下一步运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短信业务营销后评估体系的建立,也为其它数据业务的营销后评估体系构建提供的借鉴和参考。因指标评分设计中普遍使用了经验数据,需要在实际运营工作中予以检验,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实际情况。同时,本文指标评估涉及数据较多,后续可通过建立评估系统将计算过程封装,实现数据自动获取、自动计算,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将历史数据长期保存,为后期的运营比较分析做好数据储备。

二、山西通信的第三个百万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通信的第三个百万号(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近代公共卫生研究
        (二)城市公共卫生研究
        (三)近代疫病问题研究
        (四)山西公共卫生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山西公共卫生体制的建立
    一、时代背景与卫生体制的建立
    二、山西的卫生行政与警政
    小结
第二章 卫生与防疫
    一、晋北鼠疫与山西防疫体制的建立
        (一)省防疫总局的设置
        (二)预防工作的施行
        (三)临时救治机构的设立
    二、中医与防疫
        (一)近代中医在山西的发展
        (二)中医与山西的防疫工作
        (三)中医与山西的防疫宣传
    三、日常防疫工作
        (一)常规接种
        (二)防疫宣传与预防接种
    小结
第三章 卫生与城市生活
    一、街道的清理
        (一)街道卫生状况
        (二)政府对清道问题的介入
        (三)污水问题的处理
        (四)实施效果
    二、公共厕所的改良
        (一)政府对粪厕问题的管理
        (二)政府管理成效
    三、饮水卫生的改进
        (一)近代太原饮水状况
        (二)饮水问题的改善
    四、食品卫生的监管
        (一)太原饮食卫生状况
        (二)卫生部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
        (三)成效和局限
    五、居民旧习的规范
        (一)停柩问题
        (二)弃死婴问题
        (三)吸烟问题
        (四)养犬问题
    小结
第四章 卫生与城市空间
    一、娱乐场所的改良
        (一)旧式娱乐场所的改良
        (二)新式娱乐场所的出现
        (三)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二、服务行业的整顿
        (一)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
        (二)成果与评价
    三、医疗空间的变化
        (一)医院的发展
        (二)医疗监管的进步
    小结
第五章 卫生与女性身体
    一、卫生对女性身体的解放
        (一)清末民初妇女身体的解放
        (二)民国中期妇女身体的解放
    二、卫生对女性身体的保护
        (一)对产婆行业的规范
        (二)新式接生方法的推行
        (三)旧式产婆的改造
    小结
结语
    一、卫生行政的办理内容
    二、公共卫生建设的不足及原因
    三、山西城市公共卫生建设的总体评价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称:《新青年》同人的两歧
二、他指:若即若离的牵连
三、差异:新思潮与新文化运动形似实不同
四、后认:《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连接
五、五四新文化史叙述的形成及内在紧张

(4)广电新媒体IPTV中心机房集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2 机房监控管理系统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集群监控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2.1 B/S模式和C/S模式
    2.2 SSH框架技术
    2.3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2.4 SQLSERVER数据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心机房集群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3.1 相关系统现状
    3.2 业务流程分析
    3.3 用户角色分析
    3.4 功能需求分析
    3.5 非功能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4.3 系统架构设计
    4.4 系统功能设计
        4.4.1 温度管理功能
        4.4.2 湿度信息管理功能
        4.4.3 主机监控管理功能
        4.4.4 监控统计查询管理功能
        4.4.5 监控报警管理功能
        4.4.6 系统管理功能
        4.4.7 报表信息管理功能
    4.5 数据库设计
        4.5.1 逻辑结构设计
        4.5.2 物理结构设计
    4.6 系统安全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和整体运行架构
    5.2 硬件实现
    5.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3.1 温度监控管理模块
        5.3.2 湿度监控管理模块
        5.3.3 服务器监控信息管理模块
        5.3.4 监控信息查询管理模块
        5.3.5 监控信息报警管理模块
        5.3.6 报表信息报警管理模块
        5.3.7 系统管理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
    6.2 测试方法
    6.3 典型测试用例
    6.4 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沈从文与《大公报》概述
    第一节 《大公报》及其副刊的发展
    第二节 《大公报》“文人办报”的立场
    第三节 沈从文和《大公报·文艺副刊》相互选择
第二章 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
    第一节 沈从文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变化
        一、办报态度与副刊风格
        二、新作者群
        三、副刊容量:精致简约
    第二节 严肃独立的文学观之实践阵地
        一、京、海派论争的终结与后期京派的崛起
        二、后期京派的文学观念与实践
    第三节 纯文学的芳草地
        一、本土文学与译介文学共同绽放
        二、扶持新人
第三章 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
    第一节 一脉相承的编辑思想与办刊理念
        一、另起炉灶,坚持经典
        二、提携新人,开拓稿源
        三、坚持不登杂文
    第二节 自由包容的实践之路
        一、专栏洋溢自由与活力
        二、“刊中刊”彰显专业与厚重
        三、大公报文艺奖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公报·文艺副刊》刊载年表
附录二:《大公报·文艺》专栏及专刊刊载年表
附录三:重要期数影印版(注:广告部分已裁剪)
致谢

(6)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软交换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软交换技术的产生背景和主要特点
        1.2.1 软交换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软交换技术分析
    2.1 软交换技术
    2.2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2.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2.4 软交换的协议与信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行政软交换系统更新改造方案
    3.1 秦皇岛行政交换网现状分析
        3.1.1 秦皇岛行政交换网络现状分析
        3.1.2 秦皇岛行政软交换系统需求分析
    3.2 秦皇岛行政交换系统更新改造方案设计
        3.2.1 秦皇岛行政软交换系统承载网—综合数据网现状分析
        3.2.2 秦皇岛行政软交换系统设备分析—5020MGC设备分析
        3.2.3 秦皇岛行政软交换系统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测试
    4.1 硬件测试
    4.2 语音功能测试
    4.3 传真功能测试
    4.4 特服功能测试
    4.5 可靠性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行政交换向软交换过渡方案
    5.1 中继切改方案研究
    5.2 模拟用户切改方案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软交换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6.1 软交换与传统电路交换的优缺点对比
    6.2 交换呼叫流程对比
    6.3 应用效果对比
        6.3.1 用户体验
        6.3.2 经济效益
        6.3.3 灵活性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混合型网络防火墙在通信办公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1.2 防火墙的发展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火墙的发展历史
        1.2.2 防火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防火墙关键技术和需求分析
    2.1 防火墙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2.1.1 防火墙的概念
        2.1.2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2.2 防火墙功能及主流技术
        2.2.1 防火墙的功能
        2.2.2 防火墙的主流技术
    2.3 需求分析
        2.3.1 中心内部的网络安全要求
        2.3.2 内部网络现状
        2.3.3 网络现状的改进分析
        2.3.4 防火墙的选择
    2.4 小结
第三章 总体设计
    3.1 技术路线
        3.1.1 防火墙的设计思路
        3.1.2 防火墙的运行原理
    3.2 总体框架
        3.2.1 主要功能模块
        3.2.2 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3.3 界面设计
        3.3.1 界面设计的要求
        3.3.2 界面功能(按钮)设计
    3.4 接口设计
        3.4.1 软件接口
        3.4.2 硬件接口
        3.4.3 内部接口
    3.5 模块设计
        3.5.1 登录模块
        3.5.2 主界面模块
        3.5.3 过滤模块
        3.5.4 策略定制模块
        3.5.5 策略加载模块
第四章 详细设计
    4.1 程序主界面设计
    4.2 数据包过滤设计
    4.3 过滤规则管理设计
    4.4 用户管理设计
第五章 实现结果与测试
    5.1 测试目的
    5.2 测试环境
    5.3 测试用例及结果
        5.3.1 程序主界面的测试
        5.3.2 主界面测试
        5.3.3 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5.3.4 策略管理功能测试
        5.3.5 添加和保存规则文件测试
        5.3.6 实际测试案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民国山西烟毒问题研究(191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与不足
2 近代山西烟毒概况
    2.1 近代山西的烟毒问题
        2.1.1 罂粟种植面积
        2.1.2 鸦片吸食人口
        2.1.3 烟贩众多以及毒品来源
        2.1.4 烟毒对社会的危害
    2.2 禁烟运动的起因
        2.2.1 英国鸦片政策的转变
        2.2.2 民初万国禁烟会
        2.2.3 民间禁烟组织
3 阎锡山政府禁烟政策
    3.1 1912-1931 年的禁烟政策
        3.1.1 禁烟机构
        3.1.2 禁烟法规
        3.1.3 禁烟宣传
    3.2 1932-1937 年的禁烟政策
        3.2.1 禁烟机构
        3.2.2 禁烟法规
        3.2.3 禁烟宣传
    3.3 与南京国民政府禁烟政策之比较
    3.4 禁烟政策大转变
        3.4.1 1912-1931 年的禁烟政策
        3.4.2 1932-1937 的禁烟政策
4 禁烟委员会的实践情况
    4.1 查禁毒品中遇到暴力抗法
    4.2 查禁毒品委员会的奖惩案件
    4.3 军队中吸毒情况的处理
    4.4 严查铁路贩毒行为
5 阎锡山时期山西烟毒禁而不绝的原因及历史启示
    5.1 原因分析
        5.1.1 人情世故
        5.1.2 贩毒集团的利益驱使
        5.1.3 军队官员见利弃义
    5.2 历史启示
        5.2.1 禁绝毒品需要有安定的环境和统一的政策
        5.2.2 需要经济实力为支撑
        5.2.3 广泛开展禁毒宣传,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5.2.4 加重处罚,严禁种植、贩卖、运输和吸食毒品
        5.2.5 加强同友邻省的合作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确定性传播模型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发展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3 LTE网络规划软件ANPOP介绍
    1.4 射线跟踪仿真软件Volcano lab介绍
    1.5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传播模型校正
    2.1 传播模型校正理论基础
        2.1.1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2.1.2 无线信号衰落特性
    2.2 传播模型校正原理
        2.2.1 经验传播模型校正原理
        2.2.2 确定性传播模型校正原理
    2.3 传播模型校正常用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确定性传播模型的研究
    3.1 方案及其意义
    3.2 经验传播模型
        3.2.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弗里斯公式)
        3.2.2 General模型(通用SPM模型)
        3.2.3 经验传播模型小结
    3.3 确定性传播模型
        3.3.1 确定性传播模型的分类
        3.3.2 射线跟踪模型简介
        3.3.3 确定性传播模型小结
    3.4 Volcano射线跟踪模型
        3.4.1 常用射线跟踪模型
        3.4.2 Volcano射线跟踪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射线跟踪传播模型的集成设计及实现
    4.1 软件集成方式的选择
    4.2 集成完成设计
        4.2.1 确定集成点
        4.2.2 集成总体模块设计
    4.3 集成三大模块详细设计
        4.3.1 生成导入文件模块
        4.3.2 生成路损图片模块
        4.3.3 生成路损文件模块
    4.4 流程控制设计
    4.5 集成结果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确定性传播模型在实网中的应用
    5.1 应用采用方法
    5.2 数据准备
        5.2.1 地图选取
        5.2.2 场景和站点选取
        5.2.3 路测数据选取
    5.3 传播模型校正结果分析
        5.3.1 传播模型校正指标
        5.3.2 市区场景一校正结果
        5.3.3 市区场景二校正结果
        5.3.4 校正结果分析
    5.4 确定性传播模型集成应用的优势分析
        5.4.1 市区场景一应用结果及分析
        5.4.2 市区场景二应用结果及分析
        5.4.3 确定性传播模型适用场景分析
    5.5 确定性传播模型应用的局限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中山移动短信业务营销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项目后评估理论概述
    2.1 项目后评估的含义及作用
    2.2 项目后评估的特点分析
    2.3 项目后评估和营销后评估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2.4 营销后评估工作组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山移动短信营销情况分析
    3.1 中山移动短信业务和营销现状
    3.2 中山移动短信营销后评估现状
    3.3 中山移动短信营销评估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山移动短信业务营销后评估体系设计
    4.1 中山移动短信业务营销后评估分析框架
    4.2 中长期业务运营效益评估
        4.2.1 指标定义和选择
        4.2.2 指标解释和评分
        4.2.3 确定指标权重
        4.2.4 计算指标得分
        4.2.5 运营效益判断
        4.2.6 短信中长期运营效益评估执行工作流程和要点总结
    4.3 单次营销活动评估
        4.3.1 指标定义和选择
        4.3.2 指标解释和评分
        4.3.3 指标权重确定
        4.3.4 计算指标得分
        4.3.5 营销效益判断
        4.3.6 短信单次营销活动效益评估执行工作流程和要点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山移动短信业务营销后评估案例应用
    5.1 中山移动短信业务2010年上半年运营效益评估
    5.2 中山移动"短信套餐提升"营销活动效益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和评价
    6.2 不足和展望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山西通信的第三个百万号(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近代山西城市公共卫生研究(1909-1937)[D]. 张政.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J]. 桑兵. 学术月刊, 2020(05)
  • [4]广电新媒体IPTV中心机房集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余俊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5]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研究[D]. 程慧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6]秦皇岛供电公司行政软交换系统设计与应用[D]. 王宪.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7]混合型网络防火墙在通信办公网络中的应用[D]. 谢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8]民国山西烟毒问题研究(1911-1937)[D]. 屈振中.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9]确定性传播模型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研究与应用[D]. 姚文闻.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10]中山移动短信业务营销后评估[D]. 王慧.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山西通信第三百万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