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线电视系统中接收数字卫星电视节目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接收数字卫星电视节目

一、CATV系统中数字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论文文献综述)

宋昊[1](2018)在《基于IP技术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三网融合”概念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正在向系统管理综合化、增值业务多元化的方向转变。通过在数字电视前端引入IP技术,能够高效的实现这一转变。基于IP技术的系统设备集成度高,涵盖了信号的复用加扰、处理调度、备份保护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播出的性能,满足丰富节目内容和多业务信号调度需求。因此IP化升级改造是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电视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传统ASI架构与IP架构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构成,并对IP化升级改造后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介绍。文中对涉及到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编码、复用、条件接收技术等,并对IP化升级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IP组播、TS Over IP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作者结合所学内容,针对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提出了IP化升级改造方案,按照功能将前端系统分为信源接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播出传送系统及数字电视业务系统4个部分,针对前端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了架构设计。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业务类型提出了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要求进行了设备选型。对前端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及输出信号质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符合数字电视前端安全播出的相关要求。

张旭东[2](2017)在《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原理、安装和调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区受限于地理环境无法使用有线电视,随着数字技术在卫星电视中的应用,通过卫星电视解决收听收看电视节目成为最好的选择。因此,了解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原理,并掌握安装和调试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潘登[3](2014)在《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发播单元中高精度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的原理及实现。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以DVB-S标准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作为信号平台,在电视信号中插播授时电文进行授时服务。发播单元通过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获取高精度PCR时间戳,连同授时系统其它参数一起,编排进授时电文,插播进数字卫星电视信道发送。数字卫星电视码流自身数据速率较低,在认为溯源系统没有误差的情况下,直接利用速率较低的TS码流数据进行时码获取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从而使利用时码计算的卫星星历等参数存在较大误差,极端情况甚至出现星历模型选择性错误。数字卫星电视信号链路传播时延同样利用相同计数值PCR到达数字卫星电视定时接收机的前后时差来计算。在此过程中,TS码流的位同步时钟精度越高,测量传播时延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越小。因此,高精度的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能够提高总体授时精度,减少诸多误差,获取高精度PCR时间戳。获取的高精度PCR时间戳作为授时电文的一部分插播进入数字卫星电视信道进行编码调制并发送。授时信息的插入对原有数字电视音视频信号的影响应越小越好。在接收端通过测试误码率等信道参数,研究授时信息的插播对原有数字电视信道的影响。接收端误码率等信道参数的测定与分析等能够有效的减少传播路径时延所造成的误差,提高授时精度。因此,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信号体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数字卫星电视DVB-S标准下信源信道编码的特点,分析帧结构,研究高精度时间戳获取原理;(2)研究了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选择GS7025与EP3C16E144I7作为发播单元码流恢复与数据同步芯片,设计数据与时钟接口电路,FPGA软件模块,获取了PCR高精度时间戳;(3)实验测试了授时信息插播编码前后,信噪比、信号质量、误码率等信道参数的变化,论证了授时信息插入前后不会对原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信道参数产生干扰。本论文利用GS7025+FPGA芯片的实验平台实现了高精度码流同步与时间戳获取,并讨论了授时电文的插播对原数字电视信道参数的影响。这些问题在本论文中得到分析和解决。

曹锋[4](2013)在《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世界各国的直播电视技术正在向全面数字化迈进。数字卫星通信以其信号质量好、覆盖面广、长期成本低等优点为直播电视的数字化传输提供了良好的传输平台。在我国,数字卫星直播已经成为了覆盖全国的主要直播方式,数字卫星节目已经成为各地有线电视台的主要节目来源。本文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可进行赛事转播和新闻传送的数字化传输的数字卫星传输平台。本文首先综述了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阐述了数字卫星传输系统(DVB)的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其次,在分析了卫星传输设备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比较,深入研究了数字卫星传输平台;然后,介绍了实现数字卫星直播电视设计方案的设备选型及连接、系统调试全过程;最后,给出了系统的测试结果。本文所研究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充分考虑了我国数字卫星直播电视的现状和未来,既做到了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又做到了设备选型的通用性、可靠性,同时又便于操作、维护和升级。测试结果表明方案的设计完全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目前,该数字卫星传输系统已经正式投入运行,并且效果良好。

陈惠卿[5](2011)在《超宽带(UWB)技术在数字家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自从美国通信委员会(FCC)开放了超宽带技术(UWB)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后,UWB技术凭借系统结构简单、高速率、低功耗、抗多径效应强、精确定位、安全可靠等诸多的优点,引起了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厂商纷纷投入资金和精力研究UWB技术的应用,目前业界认可的UWB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家庭、办公室、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其中,在“数字化家庭”或“数字家庭网络”的概念日益广泛普及的今天,关注这一概念的消费电子产品厂商正试图用无线网络将消费者家中的电器连接起来,使各种大带宽的Video信息可以在这些电器之间传递和交换。本论文就是在这种形势下,针对UWB的技术优势,遵循未来数字家庭网络高速、节能、健康、多业务传输等构建原则,开发UWB技术在数字家庭网络中的各种应用方案,发挥UWB技术在数字家庭网络中的应用潜力。论文首先介绍UWB的技术优势、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工作原理;其次详细介绍了直接序列超宽带系统和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系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根据现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电视系统定位精度不高的现状,针对UWB技术具有高精确定位功能的特点,在利用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户外定位的同时,利用UWB信号进行室内无线定位,提出了无线联合定位系统,详细介绍了定位算法实现过程和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改造,并对UWB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关系进行仿真验证以及仿真分析整个系统的跟踪误差;再次,根据现在数字有线电视系统(CATV)发展存在的问题,利用UWB信号功率普密度低于噪声,不会对同频信号产生影响的优势,将UWB信号加入到光纤同轴电缆系统(HFC)中传输,介绍了CATV系统现在的发展现状、UWB技术的应用优势、CATV系统的改造、UWB信号的产生、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以及整个改造后的系统的原理图;最后,针对UWB信号具有高传输率,抗多径能力强以及低功耗的特点,提出基于UWB技术的数字家庭家庭网络的构建方案,介绍了外部以及家庭内部传输技术的选择、家庭网关的选择和改造,并且对系统的性能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

李伟[6](2010)在《石家庄电视台卫星收录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广播电视产品的生产、存储、传输和传播无一不贴上了数字技术的标签。数字电视、卫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相互渗透,打破了传统行业封闭的领域,极大的提高了广播电视的制作能力和技术质量。石家庄电视台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已将电视节目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存储播出以及有线传输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在此基础上,又于2008年筹建卫星收录系统。论文结合系统的实际搭建,就卫星信号的接收、数据传输、节目收录进行了一些探索、说明和阐述。对系统中的一些技术和设备进行了说明论述。论文详细阐述了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和卫星信号收录系统的设计思路。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由卫星接收天线、高频头(LNB)、LNB集中供电器、卫星接收机、功分器、视音频矩阵等组成,卫星信号收录系统主要由收录与控制模块、管理与存储模块、下载、WEB发布及监测模块三大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都由一些功能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以及核心存储构成,配以不同的软件系统以实现其功能。论文着重设计了收录系统软件的总体构架,并对中心数据库处理模块进行了具体实现。该系统的建设满足了各频率、频道及各部室的新闻直播和节目收录需求,以及石家庄广电从业人员学习观摩世界主要新闻电视台节目的需求。该系统是石家庄电视台全台数字化、网络化的一部分,实现了对卫星信号进行分配、传输和收录的功能。

黄海涛[7](2007)在《适用于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文中认为介绍一种能实施视频会议与电视教育的模拟CATV系统,提供了整个系统的实施要点与调试方法。

周雄[8](2007)在《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接收系统设计与前端驱动接口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电视的产业链中,数字电视机顶盒(STB)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消费类终端产品。说其简单是因为生产出一个机顶盒是十分简单的,行业准入的成本也不是十分高昂,说其复杂是因为要将机顶盒做得稳定可靠且功能强大的确是一件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特别是在软件系统方面。由于STB性能的局限性和使用的实时性,它无法像PC那样可以支撑庞大的运行环境与程序,也缺乏完善的开发工具,这对软件开发者而言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在数字电视技术日趋成熟的条件下,结合科胜讯公司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产品,对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接收系统从机顶盒的硬件层次和模块道到上层的应用软件系统做了一定深度的剖析,并设计了硬件及软件基本架构以及实现了前端驱动层接口的主要模块。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对数字电视、数字卫星电视的国际、国内发展和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其次,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接收系统相关原理和技术:电视系统原理、数字卫星广播系统、信源编码标准及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再者,在从实现角度阐述了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接收系统硬件层次的原理和通用模块后,提供了以科胜讯公司CX24142 MPEG/QPSK芯片为信源解码主芯片、CX24123为外置解调芯片,以及CX24109/113为调谐器芯片的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接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硬件层模块做了相关研究。最后,在机顶盒接收系统硬件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机顶盒接收系统的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前端驱动软件框架,并实现了前端驱动层的主要功能函数模块,并给出了相关的伪代码实现。

丁炜[9](2006)在《数字电视设备原理及应用——第二讲 数字电视标准与传输技术》文中提出正如模拟电视有PAL、NTSC和SECAM等制式一样,数字电视也要制定本身的标准,在数字电视传输码流中,一个数据包有多大,含有多少字节,每个字节的含义是什么,甚至一个字节的每一比特是何意义都有明确规定,这就是标准。

孙国超,张立新[10](2002)在《扬州开播有线数字电视的设想》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扬州有线电视开播数字电视的要求 ,建立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框架 ,简要分析了系统中各部分的作用、设计、设想以及对机顶盒提出的要求

二、CATV系统中数字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TV系统中数字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P技术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数字电视概述
        1.2.1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简介
        1.2.2 IP化升级改造后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优势
    1.3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发展进程
        1.3.1 国内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背景
        1.3.2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发展进程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概述
    2.1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主要设备
    2.2 传统数字电视前端系统
    2.3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
        2.3.1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结构
        2.3.2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优势
    2.4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构建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IP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1 数字电视编码技术
    3.2 数字电视复用技术
    3.3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技术
    3.4 CA系统的组成
    3.5 数字电视标准化系统构建
        3.5.1 DVB标准卫星传输系统DVB-S
        3.5.2 DVB标准有线传输系统DVB-C
    3.6 IP组播技术
        3.6.1 IP组播地址
        3.6.2 IP组播协议
    3.7 TS Over IP技术
        3.7.1 TCP和UDP协议
        3.7.2 RTP协议
        3.7.3 TS流的IP封装
    3.8 信号传输质量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IP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
    4.1 项目背景
    4.2 前端系统功能要求
    4.3 前端系统设计方案综述
        4.3.1 系统设计原则
        4.3.2 系统处理能力
        4.3.3 系统安全播出
    4.4 前端系统架构设计
        4.4.1 信源系统
        4.4.2 信号处理系统
        4.4.3 信号播出传送系统
        4.4.4 数字电视业务系统
    4.5 多重备份保护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搭建实施方案
    5.1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实施方案
        5.1.1 央视标清、高清节目解决方案
        5.1.2 省台高标清节目、广播节目、台湾节目解决方案
        5.1.3 中数付费节目、境外节目解决方案
        5.1.4 自办节目及4K超高清节目解决方案
        5.1.5 EPG系统解决方案
        5.1.6 CA系统解决方案
        5.1.7 回看系统解决方案
    5.2 信号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5.2.1 卫星信号
        5.2.2 ASI信号
        5.2.3 IP组播信号
        5.2.4 SDI信号
        5.2.5 QAM信号
        5.2.6 节目监看系统
        5.2.7 网络管理系统
    5.3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配置方案
        5.3.1 卫星接收机
        5.3.2 编码器
        5.3.3 复用加扰器
        5.3.4 核心交换机
        5.3.5 IP-QAM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功能性测试
    6.1 功能性测试范围
    6.2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播出设备性能测试
        6.2.1 卫星接收机测试
        6.2.2 编码器测试
        6.2.3 复用加扰器测试
        6.2.4 核心交换机测试
    6.3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播出信号质量测试
        6.3.1 TS码流的标准符合性
        6.3.2 PCR指标实测
        6.3.3 PSI/SI表的语法、语义及发送间隔测试
        6.3.4 射频信号输出质量实测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原理、安装和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室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1 抛物面天线
        1.1.2 馈源
        1.1.3 低噪声下变频器 (高频头)
    1.2 室内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 信道接收模块
        1.2.2 解复用模块
        1.2.3 MPEG-2解码模块
2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1 卫星接收天线安装地址的选择
    2.2 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
    2.3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步骤
3 结语

(3)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国内外数字卫星电视授时发展与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安排与工作
        1.3.1 论文内容安排
        1.3.2 论文主要工作
2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技术原理
    2.1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信号体制分析
        2.1.1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2.1.2 DVB-S标准信源编码MPEG-2
        2.1.3 DVB-S标准信道编码与调制
    2.2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
        2.2.1 整体结构
        2.2.2 各单元功能描述
    2.3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发播单元方案设计
        2.3.1 功能描述
        2.3.2 获取高精度时间戳
        2.3.3 授时信息编排插播
    2.4 本章小结
3 高精度时间戳获取原理及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分析
    3.1 数字卫星电视传输接口分析
        3.1.1 TS流与ASI接口
        3.1.2 数据传输层次
        3.1.3 数据编码
    3.2 选择时间标识获取时间戳
        3.2.1 授时标识的选择
        3.2.2 利用PCR获取时间戳
    3.3 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原理
        3.3.1 过采样
        3.3.2 跳变沿检测
        3.3.3 最佳采样点选择
    3.4 提取PCR与确定授时信息
    3.5 本章小结
4 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字卫星电视定时接收机硬件平台
        4.1.1 串行数据接收芯片GS7025的选择及其性能分析
        4.1.2 FPGA器件的选择及其性能分析
        4.1.3 总体设计
    4.2 GS7025电路设计与实现
        4.2.1 GS7025外围电路设计
        4.2.2 数据与时钟接口电路设计
    4.3 FPGA软件设计与实现
        4.3.1 FPGA开发软件Quartus II
        4.3.2 总体流程
        4.3.3 字节同步模块
        4.3.4 10B/8B解码与帧同步模块
        4.4.5 本地时间获取模块
        4.4.6 PCR时间戳获取模块
    4.4 I/O引脚分配
    4.5 FPGA配置下载
    4.6 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测试结果
    4.7 精度分析
        4.7.1 码速率分析
        4.7.2 获得的授时信息
    4.8 本章小结
5 授时信息插播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参数
    5.2 测试平台
    5.3 测试过程
        5.3.1 设备连接
        5.3.2 参数设置
        5.3.3 信噪比、误码率、信号质量测试
    5.4 数据结果
    5.5 精度分析
        5.5.1 插播精度分析
        5.5.2 信道干扰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电视的发展进程
    1.2 卫星电视的数字化进程
    1.3 DSNG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2.1 数字卫星广播传输标准
        2.1.1 DVB 标准
        2.1.2 Digicipher 标准
    2.2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2.3 DVB-S 系统
        2.3.1 系统功能
        2.3.2 DVB-S 系统关键技术
    2.4 DVB-S2 系统
        2.4.1 系统功能
        2.4.2 DVB-S2 卫星广播传输标准的核心技术
    2.5 DVB-S2 与 DVB-S 的性能比较
    2.6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2.6.1 卫星转发器
        2.6.2 通信地球站
    2.7 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
        2.7.1 DSNG 的技术原理和基本配置
第三章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模块分析
    3.1 系统规划
    3.2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3.2.1 工作频段与雨衰
        3.2.2 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参数
        3.2.3 系统指标
        3.2.4 数字卫星电视传输系统 Eb/N0的定义与计算
        3.2.5 卫星系统组网结论
    3.3 数字卫星电视传输系统的工程链路计算
        3.3.1 卫星选定
        3.3.2 计算参数基准
        3.3.3 载波特性
        3.3.4 便携地面站特性
        3.3.5 天线指向损耗
        3.3.6 上行链路的预算
        3.3.7 下行链路预算
        3.3.8 综合链路计算
        3.3.9 链路预算分析
    3.4 数字卫星电视传输系统备用方案的讨论
第四章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方案实现
    4.1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设备选型原则
    4.2 设备选型及主要部件的关键技术和性能
        4.2.1 SNG-60/140DT flyaway 便携卫星地面站(上行)
        4.2.2 低噪声模块 LNB
        4.2.3 编解码器
        4.2.4 频谱分析仪
    4.3 系统信号流程
    4.4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测量结果
        4.4.1 用户地球站系统入网验证测试
        4.4.2 性能测试结果
    4.5 系统性能分析
        4.5.1 BER 结果的分析
        4.5.2 调制方式的选择
    4.6 系统在卫星电视直播中的优势
    4.7 系统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4.7.1 雨衰
        4.7.2 运行中便携站 EIRP 的严格控制
第五章 结论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超宽带(UWB)技术在数字家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UWB的技术优势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UWB通信技术
    2.1 UWB通信技术概述
        2.1.1 UWB通信的定义
        2.1.2 UWB的发展历史
        2.1.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2.2 UWB通信方式
        2.2.1 基带脉冲方式
        2.2.2 调制载波方式
    2.3 UWB的物理层技术标准
        2.3.1 DS-CDMA-UWB标准
        2.3.2 MB-OFDM-UWB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TV-T和UWB的联合定位系统
    3.1 GPS定位局限
    3.2 基于DTV-T 信号的定位系统
        3.2.1 基于DTV-T 信号定位系统的原理
        3.2.2 基于DTV-T 信号定位的精度分析
    3.3 基于UWB信号和DTV-T信号的联合定位系统
        3.3.1 UWB系统定位算法的选取
        3.3.2 数字电视接收机
        3.3.3 TDOA算法实现
        3.3.4 UWB信号传输速率与距离的关系
        3.3.5 联合定位系统的系统框架
    3.4 室内定位误差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WB技术在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4.1 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系统
    4.2 UWB技术应用优势
    4.3 基于电视信号和UWB信号共传的CATV系统
        4.3.1 CATV 系统的改造
        4.3.2 超宽带信号的设计
        4.3.3 系统设计问题的初探讨
        4.3.4 系统框架展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UWB互联技术的数字家庭网络
    5.1 组建网络的传输技术
    5.2 家庭网关
        5.2.1 机顶盒
        5.2.2 机顶盒的改造
    5.3 数字家庭网络的方案设计
    5.4 数字家庭网络性能分析
        5.4.1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5.4.2 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6)石家庄电视台卫星收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广播系统概述
    1-2 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字卫星接收系统
    2-1 数字卫星广播的制式
    2-2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的优点
    2-3 数字卫星接收系统的工程设计分析
第三章 卫星收录网络系统
    3-1 压缩编码
    3-2 网络组播技术
    3-3 卫星收录网络系统的设计分析
第四章 石家庄电视台卫星收录系统设计
    4-1 系统结构与流程
    4-2 卫星信号接收模块设计
    4-3 卫星信号传输模块设计
    4-4 卫星信号收录模块设计
    4-5 监控系统
第五章 系统附加功能设计
    5-1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规范与调制技术
    5-2 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原理
    5-3 卫星信号混入系统分析
    5-4 信号混入系统设计
第六章 软件系统设计
    6-1 开发软件简介
    6-2 系统软件设计
    6-3 软件功能实现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8)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接收系统设计与前端驱动接口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卫星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1.2.1 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
        1.2.2 我国国内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字卫星电视原理与技术
    2.1 概述
    2.2 电视系统原理
        2.2.1 电视图像顺序传送原理
        2.2.2 电视图像扫描原理
        2.2.3 电视图像传输制式
    2.3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
        2.3.1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
        2.3.2 数字卫星电视标准
    2.4 信源编码标准
        2.4.1 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2.4.2 MPEG-2视频编码标准
        2.4.3 MPEG-2音频编码标准
        2.4.4 MPEG-2系统复用
    2.5 信道编码与数字调制方式
        2.5.1 信道编码基本原理
        2.5.2 DVB-S信道编码技术
        2.5.3 数字调制方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顶盒系统的硬件实现
    3.1 概述
    3.2 机顶盒的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
    3.3 机顶盒系统硬件层实现
    3.4 主解码芯片CX24142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顶盒系统的软件架构与前端驱动接口实现
    4.1 概述
    4.2 系统软件架构
        4.2.1 系统架构
    4.3 前端驱动层设计与接口实现
        4.3.1 框架概述
        4.3.2 软件系统关联图
        4.3.3 数据与功能流程图
        4.3.4 前端驱动接口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概述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扬州开播有线数字电视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数字电视传输的有关技术
    2.1 DVB标准
    2.2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3 DVB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构成
3 扬州DVB-C系统的设计方案
    3.1 数字电视前端
        (1) 数字卫星接收机
        (2) 编码器
        (3) 复用器
        (4) QAM调制器
        (5) 条件接收系统
        (1) 用户管理系统
        (2) 节目管理信息
        (3) 加扰授权系统
        (4) 用户端系统
    3.2 传输网络
    3.3 用户接收系统
4 结论
    4.1 DVB-C系统的优点
        (1) 传输节目多
        (2) 便于收费管理
        (3) 服务多样
        (4) 图像质量好
    4.2 市场前景

四、CATV系统中数字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P技术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宋昊.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2]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原理、安装和调试[J]. 张旭东. 西部广播电视, 2017(22)
  • [3]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时钟恢复与码流同步技术研究[D]. 潘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4(01)
  • [4]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研究[D]. 曹锋.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5]超宽带(UWB)技术在数字家庭中的应用[D]. 陈惠卿.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6]石家庄电视台卫星收录系统设计[D]. 李伟.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5)
  • [7]适用于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J]. 黄海涛. 装备制造技术, 2007(05)
  • [8]数字卫星电视机顶盒接收系统设计与前端驱动接口实现[D]. 周雄. 浙江大学, 2007(02)
  • [9]数字电视设备原理及应用——第二讲 数字电视标准与传输技术[J]. 丁炜. 中国有线电视, 2006(Z3)
  • [10]扬州开播有线数字电视的设想[J]. 孙国超,张立新.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2(11)

标签:;  ;  ;  ;  ;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接收数字卫星电视节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