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床合成二甲醚的改性甲醇催化剂研究

浆床合成二甲醚的改性甲醇催化剂研究

一、改性甲醇催化剂用于浆态床二甲醚合成反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泉[1](2021)在《CuAl2O4尖晶石在合成气制取低碳醇反应中作用的探究》文中认为我国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减排压力更加严峻。煤转制合成气,后催化转化制低碳醇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化工技术路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低碳醇(C2+OH)具有较高的辛烷值,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燃料添加剂,更可以直接用来替代传统液体燃料。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采用完全液相法在高压下(1-4 MPa)热处理前驱体,获得的CuZnAl浆状催化剂中含有CuAl2O4尖晶石物相。研究表明该物相的存在使CuZnAl浆状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取低碳醇的性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尚不能通过完全液相法来实现对CuZnAl浆状催化剂中CuAl2O4尖晶石的结构和含量的控制,因此对于CuAl2O4尖晶石在CuZnAl浆状催化剂这一复杂体系中发生的结构变化和所起的作用也不清楚。基于此,本文首先借助常规方法制备CuAl2O4尖晶石,寻找其在浆态床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而将CuAl2O4尖晶石与CuZnAl浆状催化剂以不同方式复合,探究CuAl2O4尖晶石在CuZnAl浆状催化剂合成气制取低碳醇过程中的作用。采用XRD、N2物理吸附、SEM、TEM、NH3-TPD-MS、H2-TPR、XPS和FT-IR等表征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并结合活性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方法制备的CuAl2O4尖晶石在织构参数、表面富集程度和分解还原性能上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催化性能。固相法制得的尖晶石孔径和孔容大,CuAl2O4表面富集程度最高,致使尖晶石分解不完全,但是其分解释放的Cu O全部被还原,且Cu+/Cu0占比相当高,有利于提高产物中C2+OH/ROH比值(达到31.1%);而表面富集程度相对低的尖晶石分解完全,但部分Cu O未被还原,且还原产物中Cu0占比提高,Cu0和γ-Al2O3发生协同作用促进二甲醚的生成,其选择性最高可达72.9%。2.采用固相法制备CuAl2O4尖晶石,Cu+/Cu0占比均较高,铜源不同主要影响其孔容和孔径,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以氢氧化铜为铜源时,CuAl2O4尖晶石的孔容和孔径最大,表现出最佳的CO加氢生成低碳醇的能力。3.CuAl2O4尖晶石单独热处理后再复合的方式使尖晶石与CuZnAl浆状催化剂之间存在适宜的相互作用,尖晶石容易分解还原,有利于CO转化率和低碳醇选择性的提高。4.CuZnAl浆状催化剂与CuAl2O4尖晶石复合会影响尖晶石的分解还原能力。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Al2O4尖晶石在复合催化剂中容易分解还原,提供较多的Cu+。研究发现复合浆状催化剂既发挥了CuZnAl浆状催化剂孔容和孔径大的优势,又发挥了CuAl2O4尖晶石易在反应过程中提供Cu+的优势,从而提高了低碳醇的选择性。5.溶胶凝胶法制取的CuAl2O4尖晶石容易分解还原且反应后表面Cu+富集程度高达63.3%,其单独热处理后与CuZnAl浆状催化剂复合,催化剂产物中C2+OH/ROH比值可从5.4%提高至16.5%。

张思敏[2](2021)在《完全液相—热解法制备CuZnAl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文中指出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主要依靠煤炭,煤的利用方式很大一部分还是燃烧发电,火电消耗大约占煤炭消耗量的五成,煤炭燃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以从煤出发制备的合成气为原料制备的低碳醇不仅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也是优良的燃油品质改善剂。合成气制低碳醇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即是催化剂的开发,目前已开发的催化剂有Rh基催化剂、改性F-T催化剂、Mo基催化剂及改性甲醇催化剂。近年来,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催化研究,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并在浆态床上进行CO加氢实验,意外发现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在无F-T组元和碱金属存在下,具有较好的乙醇和低碳醇合成能力。前期研究表明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催化剂,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性,完全液相制备技术应用于浆态床时具有独特的性能。为了进一步探究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催化剂,能否在其他床型中继续发挥其特有性质,将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催化剂分离后,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评价,发现其活性较低。经过分析发现,直接分离干燥得到的催化剂稳定性很好且有C2+OH生成,但是催化剂表面碳含量非常高。而分离、抽提、干燥后的催化剂经过空气焙烧除碳处理后,其性能与传统的甲醇催化剂相似。因此,本文在完全液相法的基础上,添加热解步骤,期望适度除去催化剂表面部分炭物种,得到性能优良的低碳醇合成催化剂,同时提高C2+OH的选择性。本论文在探索初期发现,采用氮气热解的催化剂,活性极低,结合课题组前期工作分析可能是催化剂表面存在的碳含量过高导致,因此在热解氛围中添加氧气帮助炭物种的消除。本文主要探索了热解氛围、热解温度、热解时间以及催化剂装填量对催化剂CO加氢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O2-TPO-MS、XPS、H2-TPR、NH3-TPD-MS、N2吸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得出以下结论:1.添加热解步骤后,完全液相技术赋予催化剂独特的性能,在固定床上得到了良好的延续。区别于传统的空气焙烧所得催化剂的产物主要为甲醇,该制备方法在保留催化剂合成乙醇和低碳醇能力的基础上,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2.对催化剂的热解步骤进行探究,发现当热解氛围中氧含量为0.1%、热解温度为350℃、热解2h时催化剂性能最佳,且催化剂在评价时间内,其活性一直处于上升状态。3.催化剂中铜物种的存在形态及比例与热解条件有极大关系,适宜的氧化态铜物种存在有利于C2+OH2+的生成。4.炭物种对催化剂的性能至关重要,过多的炭物种会覆盖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使其活性降低,但是炭物种的过度消除会让催化剂的性能更倾向于成为甲醇合成催化剂。5.热解条件会影响催化剂中酸性位的强弱和数量,热解温度较低时,可以保留催化剂中的Al OOH,为催化剂提供较多的酸性位点;催化剂中弱酸性位和中强酸性位点同时存在,且弱酸性位点较多时,催化剂性能更佳。6.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及产物选择性有较大影响,过高的反应温度不利于ROH的生成。

崔楠[3](2021)在《CuZnAl催化合成气制乙醇Cu/Zn配比及百公斤级放大制备的研究》文中提出2014-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仍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以煤为主的传统化石能源消费量居高不下,煤炭的粗放利用对环境与气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煤基合成气制备乙醇能够大幅减少煤炭利用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乙醇作为替代燃料以及优良的燃料添加剂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也是一种理想的氢载体,同时也是许多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合成气直接制备乙醇被认为是最高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成为了目前C1化学领域最具吸引力及研究价值的课题之一。本文在课题组先前提出Cu0-Cu+的协同作用是乙醇生成的关键这一基础上,使用课题组独创的完全液相技术制备CuZnAl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用于催化CO加氢直接合成乙醇。通过调变催化剂Cu、Zn组分配比,以及直接添加Cu0/Cu+物种的方式,进一步考察Cu0与Cu+之间的协同作用,深入探究其对合成乙醇以及高级醇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XRD、H2-TPR、NH3-TPD、N2吸附、XPS、FT-IR、ICP、Raman、Al-MAS-NMR以及SEM表征手段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得到最佳的组分配比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催化剂进行百公斤级放大制备并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适宜的Cu组分配比有助于Cu颗粒增大,大幅提高了Cu+物种中难还原Cu2O的占比,改善了催化剂表面Cu+/Cu0+Cu+的比值,催化剂表面的弱酸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提高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催化剂中难还原Cu2O在可还原Cu物种中较高占比、表面Cu+在Cu物种中的较低占比以及催化剂表面较多的弱酸含量对乙醇及高级醇的生成有促进作用。2.适宜Zn组分配比有助于提升Cu物种的晶粒尺寸以及催化剂反应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增强了Zn、Al物种与难还原Cu2O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调节了催化剂表面Cu+的占比,影响了催化剂中Zn、Al物种的存在形式。最佳Cu、Zn组分配比(Cu:Zn=3.5:1.25)催化剂在250℃反应温度下,总醇选择性可达35%,乙醇与C2+OH在总醇中占比可分别高达到50%与75%。3.添加Cu0/Cu+物种后催化剂性能发生了改变,其中添加纳米Cu粉可有效提升CO转化率;纳米Cu粉与Cu Al O2的添加有效降低了产物中烃类的选择性,但会加剧水煤气变换反应,造成CO2选择性大幅提高;结合活性评价数据发现反应过程中高级醇选择性的降低与催化剂表面Cu+/Cu0+Cu+的比值变化有关,同时也与织构性质的稳定有关。4.对实验室制备的CuZnAl催化剂进行了500 h的稳定性评价,在反应96 h后进入稳定期,总醇选择性可保持在27%左右,乙醇及C2+OH在总醇中占比可分别保持在25%与50%左右。5.完成了百公斤级浆状乙醇合成催化剂的放大制备,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在放大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保持,获得了和实验室制备相当的活性结果;定型了规模制备设备、工艺过程和工艺条件,为大规模浆态床合成气一步法制乙醇奠定基础。

白冰[4](2020)在《CuZnAl催化剂合成气制乙醇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O加氢合成CH3OH作为典型的原子经济反应,过程中不涉及C-O键断裂,仅将C≡O加氢饱和;FT反应则要求C-O键活化断裂生成CHx物种,经偶合反应实现碳链增长,产生的活性O物种被CO或H2稳定为CO2、H2O;乙醇分子中O/C原子比介于上述两类产物之间,CO活化及断裂方式也兼具二者特性;合成气转化制乙醇除需共性加氢位点外,还需CO非解离活化与解离活化位点以及促进CHxO(x=0~2)发生插入反应的位点。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完全液相CuZnAl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乙醇合成性能,乙醇选择性最高可达40%[94],但催化剂可重复性低及生成机理尚不清晰制约进一步发展。目前,关于完全液相CuZnAl浆状催化剂合成乙醇反应机理的研究集中于活性组分Cu的晶面取向、存在价态以及助剂Zn的存在形式与促进作用等,研究发现[127]与ZnO保持强相互作用的Cu0、Cu+活性位点共存是催化剂保持稳定性和高乙醇选择性的关键,但关于Al组分、溶剂以及各组元协同效应对乙醇合成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文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微观动力学分析对充分考虑Al组元的表面模型上乙醇合成反应机理进行系统研究,从电子-分子水平上明确Al组分稳定存在形式与作用机制,阐明溶剂在反应过程中的本征作用以及不同溶剂模型对反应路径的影响,揭示三元催化剂活性位点电子结构和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系,建立关键物种电荷转移与特定基元反应能垒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改善乙醇选择性的催化剂改性和设计方向。具体结论如下:(1)通过构建不同羟基覆盖度γ-Al2O3(110D)表面模型,系统研究从γ-Al2O3到γ-Al OOH的结构演变对甲醇辅助合成气制乙醇反应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羟基覆盖度表面最优反应路径相同,且可能竞争产物DME、CH4、C2H6的生成动力学均不利,但其决速步不同;究其原因,高羟基覆盖度γ-Al2O3(110D)表面氢键作用促进CH3OH活化断裂C-O键。随羟基覆盖度增加,CH3生成速率常数增加,CH3CO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微动力学分析表明可通过掺杂过渡金属增强CO吸附能或适当降低H2/CO比来提高CH3CH2OH选择性。(2)基于液体石蜡隐式溶剂中θOH≈8.9 OH·nm-2γ-Al2O3(110D)模型,对甲醇辅助合成气制乙醇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发现液体石蜡溶剂存在使CO由物理吸附变为弱化学吸附,而且会影响反应决速步,无溶剂效应的模型表面决速步为C-C-O结构形成,耦合溶剂效应的模型表面决速步为CH3OH的解离,且间接解离生成CH3更为有利;同时,耦合溶剂效应后Al组分表现出更强的CH3羰基化能力。(3)首次构建θOH≈8.9 OH·nm2γ-Al2O3(110D)表面与PEG溶剂构成的界面模型,充分考虑溶剂分子与Al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对合成气与甲醇共催化转化制乙醇过程进行催化模拟。发现该界面上不利于CH3OH活化和CO吸附,对CO分子活化有限,但是溶剂对CH3羰基化反应能垒并未有明显影响。由于PEG溶剂内、γ-Al2O3(110D)表面内及界面间氢键的存在,导致该界面模型与γ-Al2O3(110D)表面模型上乙醇合成最优反应路径有所不同,并且能垒为1.29 e V的CH3OH直接解离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CH3自偶合生成C2H6是CH3CO动力学上的竞争产物。电荷分析证实CO插入CH3实现碳链增长并未受溶剂效应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氢键对表面CO产生了极化,使其净电荷由+0.01变为-0.41|e|,更有利于其亲核进攻CH3物种生成C-C-O关键结构。(4)首次构建Cu/ZnO/Al2O3三元催化剂模型,对三组元的协同效应与合成气转化过程中可能反应路径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研究。发现CHO物种是生成CH3OH、C2H5OH和HOH2CCH2OH三种可能产物的共同中间体。三组元协同使得催化剂表面d带中心上移,有利于CO吸附活化;Cu-ZnO界面位点有助于CO加氢活化生成CHO物种,三组元协同促进了CH3OH直接断裂C-O键生成CH3物种,CH3与CO分别吸附于表面Al组元的O位点和Cu组元的fcc位点,有利于C-C-O关键结构的生成;研究还发现Cu-ZnO位点协同一定程度上可促进CHO偶合生成O-C-C-O结构,为进一步加氢饱和生成HOH2CCH2OH提供可能性。基于最优反应路径,可知CH3生成是C2H5OH生成的速控步,CHO关键物种的生成是竞争产物CH3OH和HOH2CCH2OH生成的速控步。微观动力学分析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C2H5OH相对选择性;通过调变CuZnAl催化剂的电子结构理性调控CHO偶联或加氢能垒,从而改善C2H5OH选择性。

田莎[5](2019)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的设计与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甲醚(DME)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燃料,可以由煤基合成气出发,在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制得。本文将硬脂酸(SA)改性的Cu Zn催化剂(CZ-x SA)与ZSM-5物理混合得到的双功能催化剂CZ-x SA/ZSM-5,以及一步制备的以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 Zn)xAly双功能催化剂分别应用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反应中,得出如下结论:(1)利用硬脂酸(SA)对传统的Cu Zn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疏水改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接触角增大,成功构造了疏水表面。(2)利用XRD、FT-IR、TG、氮气吸脱附、H2-TPR、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硬脂酸对铜锌催化剂的疏水改性机理及疏水后的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结果表明,硬脂酸主要通过与Cu Zn中的Zn O结合,将长碳氢链暴露在外从而形成了疏水表面,且其热稳定较好,可达350℃。(3)将改性后的双功能催化剂CZ-x SA/ZSM-5应用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反应中,反应评价结果表明,疏水处理的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副反应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适当浓度硬脂酸处理的催化剂其甲醇合成的性能并没有受到影响,取得了更高的甲醇和DME选择性,并且CO2的选择性降低。CO/H2O-TPSR-MS表征显示经硬脂酸改性后的催化剂确实有效抑制了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的发生。(4)采用沉淀回流法在较宽M2+/M3+范围内设计制备出了具有水滑石结构的(Cu Zn)xAly-LDH前驱体,焙烧后得到同时具有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两种活性组分的双功能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反应中。(5)利用XRD、SEM、TEM、BET、H2-TPR、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 Zn)xAly-LDH水滑石前驱体中(Cu Zn)/Al的比值,即Al的含量对其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了焙烧后催化剂的结构性质。随着Al含量的增加,前驱体薄片逐渐减小,焙烧后催化剂比表面积逐渐增大,提高了活性物种Cu的分散性,同时催化剂中强酸性位点及总酸量增多,系列变化导致暴露在外的活性中心增多,活性物种Cu与Al2O3的协同作用增强,从而使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二甲醚选择性都不断提高。

李帅帅[6](2018)在《浆态床中AlOOH对一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二甲醚是最简单的醚类,广泛应用于燃料、化工原料、制冷剂和发泡剂等领域。CO加氢一步合成二甲醚复合催化剂常采用Cu基催化剂作为甲醇合成催化剂,但存在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种活性位不匹配的问题,致使催化性能达不到最佳,催化效果不稳定,因此开发新型的甲醇脱水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的Al OOH具有良好的甲醇脱水性能,同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发现不同AlOOH制备方法对复合催化剂产物分布有明显影响。鉴于反应床型对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在浆态床反应器上甲醇合成催化剂与AlOOH制备方法对产物分布有何影响?本文以浆态床为活性评价装置,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甲醇合成催化剂和AlOOH,考察制备方法和复合比例对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和AlOOH(均匀沉淀法制备)形成的复合催化剂在浆态床中进行CO加氢反应,二甲醚都是主要产物,其中C302和AlOOH(均匀沉淀法)形成的复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CO转化率最高可达31.51%,二甲醚选择性为63%左右。研究发现不同方法制备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对Cu、Zn物种和AlOOH的结晶度有很大影响。2.Al OOH以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效果优于AlOOH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u0和AlOOH结晶度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3.在浆态床反应器中,溶胶凝胶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的Al OOH和C302的最佳复合配比不同。AlOOH(溶胶凝胶法)和C302最佳质量比为1:1,CO转化率26%左右,二甲醚选择性53%左右;AlOOH(均匀沉淀法)和C302的最佳质量比为2:1,CO转化率最高为31.51%,二甲醚选择性63%左右。4.AlOOH和C302的质量比对Cu0晶粒尺寸有调节的作用。具有小的Cu0晶粒尺寸、大的ZnO晶粒尺寸、以及较多弱酸量和适宜中强酸强度的催化剂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二甲醚选择性。

田慧辉[7](2016)在《聚乙二醇介质对浆态床合成气制乙醇催化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乙醇作为一种优质的液体燃料,被认为是替代和节约汽油的最佳燃料之一,同时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品、燃料和聚合物等产品的原料合成,也被用作商业添加剂和其他应用。目前,合成气催化转化乙醇路线是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一种有前途的合成工业,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本课题组针对浆态床反应器的使用特性提出了完全液相制备技术,并利用此法制备了Cu基催化剂用于CO加氢反应,意外发现催化剂具有高乙醇选择性,但其重复性差。在前期工作中,课题组利用完全液相法制备催化剂时都是采用液体石蜡作为热处理介质和浆态床反应介质,随着绿色化学的提出,反应介质的选择也受到进一步的重视。因此,本文采用安全无毒且不挥发不可燃的聚乙二醇(PEG)作为液体介质,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400、600、800和1000)作为热处理介质和反应介质对C302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CuZnAl比例的不同及聚乙二醇600与液体石蜡交互作用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H2-TPR、NH3-TPD-MS、BET、XPS、H2-TPD-MS、CO-TPD-M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得出以下结论:1.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为反应介质将C302用于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产物中均有乙醇生成,其中以PEG600作为反应介质时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其乙醇的选择性达25.21%。2.PEG600同时作为热处理和反应介质,CuZnAl比为2:1:0.8时的催化剂的CO转化率和乙醇选择性最高,分别达到33.49%和35.49%。3.采用聚乙二醇600与液体石蜡进行交互作用时,CuZnAl催化剂产物分布和催化剂结构具有显着的差异,由活性数据进一步证实,乙醇的出现并不是由聚乙二醇分解而来,同时发现引入液体石蜡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但同时也抑制了乙醇的生成。4.高乙醇选择性的催化剂应同时具备:催化剂中存在难还原的Cu+,有利于形成Cu+-Cu0之间的协同作用,且弱酸中心多,表面Zn富集,同时发现催化剂的孔径较大或者反应过程中孔径的增加会有利于反应物分子在孔道中的扩散。5.聚乙二醇介质的引入拓展了完全液相法的应用领域,且丰富了催化剂制备技术,同时产物中乙醇的出现为合成气催化转化制取乙醇提供了新思路。

李磊磊[8](2016)在《AlOOH在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结构和催化性能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提出的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而其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转化利用技术是这种转变的有力支撑点。由煤转化而来的合成气,再经催化转化变为清洁燃料低碳醇是现代煤化工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实现由“黑色”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一大途径。本课题组在前期利用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 Al催化剂用于CO加氢反应,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和乙醇选择性,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完全液相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其中的Al并不是以常见的γ-Al2O3形式存在,而是以AlOOH形式存在,但迄今为止对AlOOH的催化作用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刻。本文通过沉淀水热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AlOOH,并将其和工业甲醇催化剂C302混合后形成的复合催化剂用于CO加氢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一步沉淀法制备了CuZnAl催化剂,并比较了不同沉淀剂、原料配比和水热温度对它们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试图获取AlOOH在合成低碳醇中的催化性能。本文通过XRD、BET、FT-IR、H2-TPR、NH3-TPD-MS、CO2-TPD-MS、TG-DTG手段对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沉淀水热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出适宜结构的AlOOH,并将其与工业甲醇催化剂C302机械混合形成的复合催化剂用于CO加氢反应有利于低碳醇的生成。利用沉淀水热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的AlOOH和C302得到的复合催化剂C-2+C302和U-4+C302,其CO转化率分别达到14.8%和31.9%,C2+OH选择性分别达到13.5%和11.2%。研究发现AlOOH的适宜结构主要体现在:具有适宜比例的强弱酸中心及较大的孔容,同时发现机械混合法会影响催化剂中铜物种的形态。2、采用一步法制备的CuZnAlOOH催化剂用于CO加氢反应亦可以合成低碳醇,其C2+OH选择性与复合催化剂相当,但由于CuZn组分与Al组分作用方式不同,使得活性出现下降,其中当Cu:Zn:Al=2:1:0.8时,C2+OH选择性达到12.9%,CO转化率仅为4.2%。3、研究发现具有类水滑石结构的CuZnAl-HTLcs催化剂具有合成低碳醇的能力,其活性高于一步法合成的CuZnAlOOH,其中当Cu:Zn:Al=0.4:0.6:1时,CO转化率最高达12.5%,C2+OH选择性最高为13.8%,对此类催化剂的深入研究可为今后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刘勇军[9](2016)在《CuZnAl催化剂催化合成气直接制乙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非石油路线获取液体燃料及大宗化学品的广泛重视。乙醇因其特有的性质,不仅可以作为燃料添加剂,其本身也是一种优良的替代燃料和代油品。由合成气直接制乙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极具工业应用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合成气直接制乙醇所涉及的多种催化体系均存在诸多不足,如活性不高、产品种类偏多导致乙醇选择性偏低、催化剂稳定性不好、易积碳等,距工业应用尚有较大距离。另外,CuZnAl催化剂一直作为甲醇合成催化剂在商业化运行。本课题组在研究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甲醇时意外发现其具有较高的乙醇选择性(高达40%),并且在200 h反应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失活,并且液相产物中除甲醇和乙醇外,基本没有其它C2以上醇生成,这在以往的国内外研究中从未见报道。截至目前课题组对这种高乙醇选择性的本质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对乙醇生成路径和与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缺乏深刻认识,催化剂性能重现性不好,乙醇选择性随反应时间迅速降低。本论文主要以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在不添加碱金属及F-T组元的情况下研究Cu基催化剂催化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希望能开发出廉价高效的催化剂。论文首先对比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络合剂种类、含量及pH值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助剂、改变载体种类及含量并结合催化剂表征来探索Cu基催化剂的构效。同时也考察了不同原料及配比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乙醇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得出了最佳的原料及配方。最后研究了温度、空速、H2/CO比等反应条件对CO加氢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Cu基催化剂上乙醇合成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无需添加碱金属及有助于链增长作用的F-T组元(Fe,Co,Ni)即可以催化合成气高选择性的合成乙醇及高级醇(C2+OH),液相产物中乙醇及C2+OH浓度最高可分别达到40%和65%。2.CuZnAl催化剂催化合成气高选择性制乙醇能较好的重复,并且稳定性较好,在240 h评价内未发现失活现象。3.常规焙烧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液相产物主要是甲醇,催化剂中Cu主要以Cu2+形式存在,Al以Al2O3形式存在,表面可还原的Cu较多,弱酸量较小,Cu、Zn和Al含量都较高,Cu组分相对分散,颗粒大小不均匀,金属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偏低,液相产物中乙醇及C2+OH含量较高,催化剂中Cu主要以Cu0和Cu+为主,Al以AlOOH的形式存在,表面还原的Cu较少,弱酸量相对较大,金属含量相对较低,Cu颗粒比较均一但粒径相对较大。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Cu组分暴露的都是Cu(Ⅲ)面,Zn都以ZnO形式存在。4.铝溶胶的制备环境应在中性附近,酸性和碱性环境均会促进甲醇的生成,要得到较高的乙醇及C2+OH的选择性,其表面耗NH3量应介于0.19~4.64 mmol/g之间。5.Al组分对乙醇及C2+OH的合成起着关键作用;Zr、La、P及少量的碱性Si溶胶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但基本会促进甲醇的生成。6.以硝酸铜为Cu源、异丙醇铝为铝源制备的催化剂效果最好。组分配比中Cu含量低,活性高;Cu含量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好,Al含量主要影响乙醇及C2+OH的选择性,催化剂最佳的n(Cu):n(Zn):n(Al)=2:1:0.8。7.催化剂表面可还原的Cu物种多,活性高。另外,催化剂高Cu/Zn比、Cu+及大颗粒的Cu物种有助于乙醇及C2+OH的生成。8.Cu基催化剂上乙醇及C2+OH生成以CO插入机理为主,醇醛缩合机理为辅,Al物种有助于CO解离及链增长,Cu+或者Cuδ+有助于CO插入CH3*生成表面酰基物种,Cu0在整个反应中主要是解离加氢的作用,Cu0、Cu+及AlOOH的协同作用才能促进乙醇及C2+OH的生成。

孙凯[10](2015)在《完全液相一步法二甲醚催化剂制备中Si源和Al源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人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寻找石油基替代燃料刻不容缓。具有高十六烷值和燃烧性能优良的清洁能源二甲醚(DM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煤基合成气制备二甲醚既能缓解石油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又能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推进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能源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目的。浆态床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工艺中,原料来源广泛,催化剂结炭少,反应传热传质性能好,流程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是国内外目前重点与热点的研究方向。但传统催化剂的稳定性差在浆态床反应器中却凸显出来,这无疑限制了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本课题组基于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形成和成长是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一理念,提出了完全液相制备工艺,解决了催化剂稳定性差这一难题。随后,在完全液相工艺中对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预醇解异丙醇铝(AIP)的方式,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但是催化剂的重现性差,发现商业化AIP的放置时间是其影响因素。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对Cu/Zn/Al催化剂进行了改性,考察了酸碱性硅溶胶、硅溶胶添加方式及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针对商业化AIP不同放置时间导致催化剂重现性差的问题,通过铝粉自制AIP,控制老化时间得到了不同存在形态的AIP,探究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且解决了催化剂重现性差的难题;同时研究了Al为铝源自制AIP和AlOOH制备Cu/Zn/Al催化剂。利用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如XRD、XPS、FTIR、H2-TPR、NH3-TPD、N2吸附、TEM,NMR等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与其催化性能关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两种不同类型的硅溶胶引入Cu/Zn/Al催化剂体系后,催化性能有很大的差异,碱性硅溶胶对Cu/Zn/Al催化剂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性能影响不是很显着,而与前驱体制备环境一致的酸性硅溶胶能显着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二甲醚的选择性,即预醇解AIP时加入硅溶胶这种添加方式,且Si/Al=1的酸性硅溶胶制备的Cu/Zn/Al/Si催化剂CO转化率和二甲醚的选择性最高分别可达65.38%和76.26%。酸性硅溶胶的加入减弱了弱酸中心的强度,增加了弱酸中心数量,利于二甲醚选择性的提高。2.酸碱性硅胶在颗粒大小及结构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催化剂结构中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和催化剂体相的不同,酸性硅胶引入与之相似的酸性Cu/Zn/Al体系内,保留了大部分Si-O-Si结构,而碱性硅胶中Si与Cu/Zn/Al环境中Al的作用力强,形成了大量的Si-O-Al结构,无疑这两种作用力均一定程度都影响活性中心Cu与其它组分之间的作用力,导致Cu的价态的变化,酸性硅胶制备催化剂中显示了大量的低价态的Cu0,暴露出种类丰富的活性晶面,有利于CO的吸附与活化。3.完全液相中引入Si组分可以减少石蜡在孔内的吸附,为反应提供更多CO吸附的的位点。此外,催化剂反应前后相比表面积的增幅最小,即稳定的催化结构,有利于催化性能的提升。4.自制AIP过程中发现,由于老化效应,AIP的状态会呈现由刚蒸馏出的液态向结晶态、固态变化的趋势。其中以各种状态的AIP为铝源制备出Cu/Zn/Al催化剂,结果表明,结晶态的AIP为铝源制备出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优,固态AIP为铝源,也获得了较好的催化效果。自制AIP不但解决了商业化铝源不稳定导致催化剂重现性差的难题,降低了催化剂制备的成本,同时还丰富了人们对金属醇盐的认识,对铝溶胶的制备和医药合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在Cu:Zn:Al=2:1:4,以Al粉为铝源自制AIP制备的催化剂有利于二甲醚的生成,同时Al粉为铝源自制AlOOH制备的催化剂有利于甲醇的合成。

二、改性甲醇催化剂用于浆态床二甲醚合成反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甲醇催化剂用于浆态床二甲醚合成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uAl2O4尖晶石在合成气制取低碳醇反应中作用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催化剂体系
        1.2.1 改性甲醇催化剂
        1.2.2 改性费托(F-T)催化剂
        1.2.3 铑基催化剂
        1.2.4 钼基催化剂
    1.3 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
    1.4 尖晶石的研究现状
        1.4.1 尖晶石的结构
        1.4.2 尖晶石的性质
        1.4.3 尖晶石的制备
        1.4.4 尖晶石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计划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CuAl_2O_4尖晶石的制备
        2.2.1 固相法
        2.2.2 共沉淀法
        2.2.3 柠檬酸法
        2.2.4 溶胶-凝胶法
    2.3 CuZnAl浆状催化剂的制备
        2.3.1 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
        2.3.2 催化剂热处理
    2.4 CuAl_2O_4尖晶石与CuZnAl浆状催化剂的复合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2.6 催化剂的表征
        2.6.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2.6.2 N_2物理吸附表征
        2.6.3 扫描电镜(SEM)表征
        2.6.4 透射电镜(TEM)表征
        2.6.5 NH_3-TPD-MS表征
        2.6.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
        2.6.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6.8 红外光谱(FT-IR)表征
第3章 制备方法对CuAl_2O_4尖晶石结构及其浆态床一氧化碳加氢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催化剂表征
        3.3.1 XRD表征
        3.3.2 N_2物理吸附表征
        3.3.3 SEM表征
        3.3.4 TEM表征
        3.3.5 NH_3-TPD-MS表征
        3.3.6 H_2-TPR表征
        3.3.7 XPS表征
    3.4 活性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铜源对CuAl_2O_4尖晶石结构及其浆态床一氧化碳加氢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催化剂表征
        4.3.1 XRD表征
        4.3.2 N_2物理吸附表征
        4.3.3 SEM表征
        4.3.4 TEM表征
        4.3.5 H_2-TPR表征
        4.3.6 XPS表征
        4.3.7 FT-IR表征
    4.4 活性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尖晶石不同复合方式对复合浆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催化剂表征
        5.3.1 XRD表征
        5.3.2 N_2物理吸附表征
        5.3.3 H_2-TPR表征
    5.4 活性评价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单独热处理尖晶石对复合浆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催化剂表征
        6.3.1 XRD表征
        6.3.2 N_2物理吸附表征
        6.3.3 H_2-TPR表征
        6.3.4 NH_3-TPD-MS表征
    6.4 活性评价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共同热处理尖晶石与CuZnAl前驱体对复合浆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3 催化剂表征
        7.3.1 XRD表征
        7.3.2 N_2物理吸附表征
        7.3.3 H_2-TPR表征
        7.3.4 NH_3-TPD-MS表征
    7.4 活性评价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完全液相—热解法制备CuZnAl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乙醇合成路径
    1.3 合成气制低碳醇常用催化剂
        1.3.1 Rh基催化剂
        1.3.2 改性F-T催化剂
        1.3.3 Mo基催化剂
        1.3.4 改性甲醇催化剂
    1.4 合成气制备低碳醇技术进展
    1.5 课题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2.3.2 产物分析
        2.3.3 数据处理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2.4.2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4.3 氧气程序升温氧化(O_2-TPO-MS)表征
        2.4.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
        2.4.5 氮气吸脱附(BET)表征
        2.4.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MS)表征
第三章 不同热解氛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3.2 XRD表征
        3.3.3 O_2-TPO-MS表征
        3.3.4 H_2-TPR表征
        3.3.5 NH_3-TPD-MS表征
        3.3.6 BET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空速下不同热解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的制备
        4.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2.3 催化剂的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CO加氢结果
        4.3.2 XRD表征
        4.3.3 H_2-TPR表征
        4.3.4 NH_3-TPD-MS表征
        4.3.5 BET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空速下不同热解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催化剂的制备
        5.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5.2.3 催化剂的表征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5.3.2 XRD表征
        5.3.3 XPS表征
        5.3.4 O_2-TPO-MS表征
        5.3.5 H_2-TPR表征
        5.3.6 NH_3-TPD-MS表征
        5.3.7 BET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热解时长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催化剂的制备
        6.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6.2.3 催化剂的表征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6.3.2 XRD表征
        6.3.3 H_2-TPR表征
        6.3.4 NH_3-TPD-MS表征
        6.3.5 BET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CuZnAl催化合成气制乙醇Cu/Zn配比及百公斤级放大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2 乙醇的生产方法
        1.2.1 生物质发酵法
        1.2.2 石油基乙烯水合法
        1.2.3 煤基合成气法
    1.3 合成气合成乙醇催化剂
        1.3.1 Rh基催化剂
        1.3.2 Mo基催化剂
        1.3.3 改性F-T合成催化剂
        1.3.4 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
    1.4 课题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
        2.2.1 前驱体凝胶的制备
        2.2.2 液体石蜡热处理
    2.3 催化剂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_2-TPR)
        2.3.3 表面酸性分析(NH_3-TPD-MS)
        2.3.4 N_2物理吸脱附分析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6 傅立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2.3.8 粉末拉曼分析(Raman)
        2.3.9 核磁共振NMR分析(Al-MAS-NMR)
        2.3.10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EDS)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2.4.1 性能测试
        2.4.2 产物分析
        2.4.3 计算方法
第三章 Cu组分配比的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活性评价结果
        3.3.2 XRD表征
        3.3.3 H_2-TPR测试
        3.3.4 NH_3-TPD-MS分析
        3.3.5 N_2吸附表征
        3.3.6 XPS测试
        3.3.7 FT-IR分析
        3.3.8 ICP表征
        3.3.9 Raman测试
        3.3.10 SEM分析
        3.3.11 Al-MAS-NMR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n组分配比的优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活性评价结果
        4.3.2 XRD表征
        4.3.3 H_2-TPR测试
        4.3.4 NH_3-TPD-MS分析
        4.3.5 N_2吸附表征
        4.3.6 XPS测试
        4.3.7 FT-IR分析
        4.3.8 ICP表征
        4.3.9 Raman测试
        4.3.10 Al-MAS-NMR分析
        4.3.11 SEM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u~0/Cu~+物种的添加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活性评价结果
        5.3.2 XRD表征
        5.3.3 H_2-TPR测试
        5.3.4 N_2吸附分析
        5.3.5 XPS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u Zn Al百公斤级放大制备催化剂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活性评价结果
        6.3.2 XRD表征
        6.3.3 H_2-TPR测试
        6.3.4 N_2吸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本文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CuZnAl催化剂合成气制乙醇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乙醇应用领域
    1.2 合成乙醇反应热力学
    1.3 合成乙醇技术路线及进展
    1.4 合成乙醇催化剂进展
        1.4.1 均相催化体系
        1.4.2 多相催化体系
    1.5 合成乙醇反应机理
        1.5.1 Rh基催化剂上乙醇合成机理
        1.5.2 Mo基催化剂上乙醇合成机理
        1.5.3 改性FT催化剂上乙醇合成机理
        1.5.4 改性甲醇催化剂上乙醇合成机理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模型构建
    2.2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
        2.2.1 密度泛函理论
        2.2.2 交换-相关泛函
        2.2.3 基组和赝势方法
        2.2.4 VASP软件简介
    2.3 微观动力学分析
        2.3.1 平衡常数计算
        2.3.2 速率常数计算
        2.3.3 覆盖度计算
        2.3.4 产物生成速率及选择性计算
第三章 Al组分存在形式对乙醇合成机理的影响
    3.1 引言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
        3.2.1 计算模型
        3.2.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可能相关物种的吸附情况
        3.3.2 乙醇合成过程中关键基元反应
        3.3.3 不同羟基覆盖度γ-Al_2O_3(110D)表面最优路径对比
        3.3.4 电荷分析
        3.3.5 速率常数分析
        3.3.6 微观动力学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液体石蜡溶剂对乙醇合成机理的影响
    4.1 引言
    4.2 计算模型与方法
        4.2.1 计算模型
        4.2.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氢键分析
        4.3.2 可能相关物种的吸附情况
        4.3.3 合成气转化过程中的基元反应
        4.3.4 合成乙醇最优反应路径
        4.3.5 速率常数分析
        4.3.6 电荷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PEG溶剂/γ-Al_2O_3(110D)界面催化乙醇合成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模型与方法
        5.2.1 计算模型
        5.2.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相关物种的吸附
        5.3.2 乙醇合成的基元反应
        5.3.3 合成乙醇最优反应路径
        5.3.4 态密度分析
        5.3.5 电荷分析
        5.3.6 氢键分析
        5.3.7 速率常数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CuZnAl三组元协同效应对乙醇合成的影响
    6.1 引言
    6.2 计算模型与方法
        6.2.1 计算模型
        6.2.2 计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所有可能物种的吸附
        6.3.2 合成气转化过程中相关的基元反应
        6.3.3 CH_3OH、C_2H_5OH及HOH_2CCH_2OH合成的最佳路径
        6.3.4 电荷分析
        6.3.5 态密度分析
        6.3.6 速率常数分析
        6.3.7 微观动力学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5)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的设计与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二甲醚的性质及其应用
        1.1.1 二甲醚的性质
        1.1.2 二甲醚的应用
    1.2 二甲醚的合成工艺
        1.2.1 合成气两步法制二甲醚
        1.2.2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
        1.2.3 二氧化碳制二甲醚
        1.2.4 生物质合成二甲醚
    1.3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催化剂
        1.3.1 甲醇合成催化剂
        1.3.2 甲醇脱水催化剂
        1.3.3 二甲醚合成双功能催化剂
        1.3.4 双功能催化剂的失活
        1.3.5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催化剂制备
        2.2.1 Cu/Zn催化剂的制备
        2.2.2 CuZnAl水滑石的制备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2.3.1 实验流程图
        2.3.2 催化剂评价过程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RD表征
        2.4.2 NH_3-TPD表征
        2.4.3 H_2-TPR表征
        2.4.4 FT-IR表征
        2.4.5 氮气吸脱附表征
        2.4.6 SEM表征
        2.4.7 TEM表征
        2.4.8 XPS表征
        2.4.9 CO/H_2O-TPSR-MS表征
第3章 催化剂的疏水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制备
        3.2.2 催化剂表征
        3.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接触角测试
        3.3.2 XRD表征
        3.3.3 氮气吸脱附表征
        3.3.4 FT-IR表征
        3.3.5 热重分析
        3.3.6 XPS表征
        3.3.7 H_2-TPR表征
        3.3.8 催化剂性能
        3.3.9 CO/H_2O-TPSR-MS
        3.3.10 疏水机理
    3.4 小结
第4章 水滑石为前驱体的双功能催化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制备
        4.2.2 催化剂表征
        4.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表征
        4.3.2 SEM表征
        4.3.3 TEM表征
        4.3.4 氮气吸脱附表征
        4.3.5 催化剂性能
        4.3.6 H_2-TPR表征
        4.3.7 NH_3-TPD表征
    4.4 反应条件的考察
        4.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4.2 反应空速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浆态床中AlOOH对一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二甲醚性质及用途
        1.2.1 二甲醚的性质
        1.2.2 二甲醚用途
    1.3 二甲醚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1.3.1 两步法合成二甲醚
        1.3.2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
        1.3.3 CO_2加氢合成法
        1.3.4 生物质合成二甲醚
    1.4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
        1.4.1 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
        1.4.2 甲醇脱水催化剂研究现状
    1.5 AlOOH性质和用途
        1.5.1 AlOOH性质
        1.5.2 AlOOH的应用
        1.5.3 AlOOH的制备方法
    1.6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1 均匀沉淀法制备AlOOH
        2.2.2 溶胶凝胶法制备AlOOH
        2.2.3 工业甲醇合成催化剂C302活化
        2.2.4 柠檬酸燃烧法制备甲醇合成催化剂
        2.2.5 浸渍法制备甲醇合成催化剂
        2.2.6 复合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2.3.2 产物分析
        2.3.3 数据分析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射线衍射(XRD)
        2.4.2 N2物理吸附(BET)
        2.4.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4.4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MS)
        2.4.5 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MS)
        2.4.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第三章 不同甲醇合成催化剂和AlOOH复合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活性评价
    3.4 催化剂表征
        3.4.1 XRD表征
        3.4.2 BET表征
        3.4.3 H_2-TPR表征
        3.4.4 CO-TPD-MS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方法制备AlOOH对复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催化剂的制备
    4.3 催化剂活性评价
    4.4 催化剂表征
        4.4.1 AlOOH晶相结构分析(XRD)
        4.4.2 XRD表征
        4.4.3 BET表征
        4.4.4 H_2-TPR表征
        4.4.5 NH_3-TPD-MS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配比的AlOOH-C302复合催化剂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不同配比的AlOOH(溶胶凝胶)-C302复合催化剂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
        5.2.1 催化剂的制备
        5.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5.2.3 催化剂表征
    5.3 不同配比的AlOOH(均匀沉淀)-C302复合催化剂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
        5.3.1 催化剂的制备
        5.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5.3.3 催化剂表征
    5.4 不同固含率对CO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
        5.4.1 催化剂的制备
        5.4.2 催化剂活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聚乙二醇介质对浆态床合成气制乙醇催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乙醇的性质及用途
        1.2.1 乙醇性质
        1.2.2 乙醇用途
    1.3 乙醇合成的技术路线
        1.3.1 乙烯水合法
        1.3.2 粮食(糖类)发酵法
        1.3.3 合成催化法
    1.4 合成气催化法合成乙醇的主要催化剂
        1.4.1 铑基催化剂
        1.4.2 改性甲醇催化剂
        1.4.3 改性F-T催化剂
        1.4.4 钼基催化剂
    1.5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5.1 常用的制备方法
        1.5.2 完全液相法
    1.6 聚乙二醇在催化剂制备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1.6.1 聚乙二醇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1.6.2 聚乙二醇在催化剂反应中的应用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2.3.1 催化剂性能测试
        2.3.2 产物分析
        2.3.3 数据分析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RD表征
        2.4.2 H_2-TPR表征
        2.4.3 NH_3-TPD-MS表征
        2.4.4 N_2物理吸附表征
        2.4.5 XPS表征
        2.4.6 H_2-TPD-MS和CO-TPD-MS表征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介质对浆态床合成气制乙醇催化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3.4 催化剂表征结果
        3.4.1 XRD表征
        3.4.2 H_2-TPR表征
        3.4.3 NH_3-TPD-MS表征
        3.4.4 BET表征
        3.4.5 XPS表征
    3.5 聚乙二醇600分解验证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PEG600介质中不同CuZnAl配比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催化剂活性评价的结果
    4.4 催化剂表征结果
        4.4.1 XRD表征
        4.4.2 H_2-TPR表征
        4.4.3 NH_3-TPD-MS表征
        4.4.4 BET表征
        4.4.5 XPS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乙二醇与液体石蜡介质交互作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3 催化剂活性评价的结果
    5.4 催化剂表征结果
        5.4.1 XRD表征
        5.4.2 H_2-TPR表征
        5.4.3 NH_3-TPD-MS表征
        5.4.4 BET表征
        5.4.5 H_2-TPD-MS表征
        5.4.6 CO-TPD-MS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AlOOH在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结构和催化性能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2 低碳醇合成催化剂
        1.2.1 贵金属系催化剂
        1.2.2 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
        1.2.3 改性F-T合成催化剂
        1.2.4 钼系催化剂
    1.3 合成气制取低碳醇的反应机理
    1.4 反应条件对合成低碳醇的影响
        1.4.1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1.4.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1.4.3 氢碳比对反应的影响
        1.4.4 空速对反应的影响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
        2.2.1 沉淀水热法制备AlOOH
        2.2.2 均匀沉淀法制备AlOOH
        2.2.3 一步沉淀法制备CuZnAl
    2.3 催化剂表征
        2.3.1 晶相结构分析(XRD)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3.3 织构性质分析(N_2吸附)
        2.3.4 表面酸碱性分析(NH_3-TPD-MS和CO_2-TPD-MS)
        2.3.5 热重分析(TG-DTG)
        2.3.6 还原行为分析(H_2-TPR)
    2.4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2.4.1 催化剂性能测试
        2.4.2 产物分析
        2.4.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沉淀水热法制备的AlOOH在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结构与性能的探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催化剂的表征
        3.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3.2 晶相结构分析(XRD)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4 织构性质分析(N_2吸附)
        3.3.5 表面酸性分析(NH_3-TPD-MS)
        3.3.6 热重分析(TG-DTG)
        3.3.7 复合催化剂还原行为分析(H_2-TPR)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均匀沉淀法制备的AlOOH在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结构与性能的探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制备
        4.2.2 催化剂表征
        4.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3.2 晶相结构分析(XRD)
        4.3.3 织构性质分析(N_2吸附)
        4.3.4 表面酸性分析(NH_3-TPD-MS)
        4.3.5 表面碱性分析(CO_2-TPD-MS)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步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在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结构和催化性能的探究
    5.1 前言
    5.2 不同沉淀剂对CuZnAl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5.2.1 实验部分
        5.2.1.1 催化剂的制备
        5.2.1.2 催化剂的表征
        5.2.1.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5.2.2 结果与分析
        5.2.2.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5.2.2.2 晶相结构分析(XRD)
        5.2.2.3 表面酸性分析(NH_3-TPD-MS)
    5.3 原料配比与水热温度对CuZnAl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5.3.1 实验部分
        5.3.1.1 催化剂制备
        5.3.1.2 催化剂表征
        5.3.1.3 催化剂活性评价
        5.3.2 结果与分析
        5.3.2.1 晶相结构分析(XRD)
        5.3.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5.3.2.3 还原行为分析(H_2-TPR)
        5.3.2.4 织构性质分析(N_2吸附)
        5.3.2.5 表面碱性分析(CO_2-TPD-MS)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CuZnAl催化剂催化合成气直接制乙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乙醇性质及用途
    1.3 乙醇生产方法
        1.3.1 发酵法
        1.3.2 乙烯水合法
        1.3.3 醋酸加氢法
        1.3.4 合成气直接合成法
    1.4 合成气制乙醇热力学分析
        1.4.1 主要反应
        1.4.2 热力学分析
    1.5 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剂研究进展
        1.5.1 Rh基催化剂
        1.5.2 Mo基催化剂
        1.5.3 改性的甲醇合成催化剂
        1.5.4 改性的F-T合成催化剂
    1.6 合成气间接制乙醇
        1.6.1 合成气经二甲醚制乙醇
        1.6.2 合成气经草酸二甲酯制乙醇
    1.7 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工艺条件
        1.7.1 温度
        1.7.2 压力
        1.7.3 空速
        1.7.4 H_2/CO比
        1.7.5 其它因素
    1.8 催化剂制备方法
        1.8.1 常规方法
        1.8.2 非常规方法
        1.8.3 完全液相法
    1.9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9.1 选题依据
        1.9.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催化剂制备
        2.2.1 前驱体的制备
        2.2.2 液相热处理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2.3.1 性能测试
        2.3.2 产物分析
        2.3.3 结果计算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4.2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4.3 N_2 吸附(BET)
        2.4.4 催化剂表面酸性测试(NH_3-TPD-MS)
        2.4.5 催化剂表面酸性测试(CO_2-TPD-MS)
        2.4.6 FT-IR分析
        2.4.7 热重-质谱分析(TG-MS)
        2.4.8 核磁共振NMR分析
        2.4.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10 透射电镜(TEM)
        2.4.11 原子吸收光谱测试(AAS)
第三章 制备方法的影响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
    3.3 催化剂的性能
    3.4 催化剂表征
        3.4.1 催化剂的物相结构
        3.4.2 NMR分析
        3.4.3 还原性质研究
        3.4.4 N_2 吸附分析
        3.4.5 XPS分析
        3.4.6 催化剂表面酸性
        3.4.7 TEM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络合剂改性及pH值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络合剂种类的影响
        4.2.1 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
        4.2.2 催化剂表征
    4.3 TEA添加量的影响
        4.3.1 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
        4.3.2 催化剂表征
    4.4 pH值的影响
        4.4.1 催化剂CO加氢性能
        4.4.2 催化剂表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载体及助剂的影响
    5.1 引言
    5.2 Zr组分的影响
        5.2.1 催化剂活性
        5.2.2 催化剂表征
        5.2.3 TEA,Zr共改性
    5.3 Si组分的影响
        5.3.1 催化剂性能
        5.3.2 催化剂表征
    5.4 La助剂的影响
        5.4.1 催化剂性能
        5.4.2 催化剂表征
    5.5 P助剂的影响
        5.5.1 催化剂性能
        5.5.2 催化剂表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催化剂原料及组分配比影响
    6.1 引言
    6.2 Cu源影响
        6.2.1 Cu源催化剂的性能
        6.2.2 催化剂的表征
    6.3 Al源影响
        6.3.1 Al源催化剂的性能
        6.3.2 催化剂表征
    6.4 催化剂组分配比影响
        6.4.1 催化剂的性能
        6.4.2 催化剂表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反应条件及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
    7.1 引言
    7.2 反应条件的影响
        7.2.1 H_2/CO比影响
        7.2.2 空速影响
        7.2.3 温度影响
    7.3 反应机理初步探讨
        7.3.1 AlOOH的作用
        7.3.2 Cu~0-Cu~+的协同作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不足及建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完全液相一步法二甲醚催化剂制备中Si源和Al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应用前景
        1.2.1 二甲醚的理化性质
        1.2.2 二甲醚的应用前景
    1.3 二甲醚的生产工艺
        1.3.1 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工艺
        1.3.2 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工艺
        1.3.3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工艺
        1.3.4 生物质合成二甲醚工艺
    1.4 一步法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
        1.4.1 甲醇合成组分
        1.4.2 甲醇脱水组分
        1.4.3 二甲醚复合双功能催化剂组分
        1.4.4 浆态床一步法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
        1.4.5 完全液相法制备二甲醚催化剂
    1.5 本文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2.2.1 异丙醇铝为铝源
        2.2.2 铝粉为铝源
        2.2.2.1 铝粉制备 AIP
        2.2.2.2 铝粉制备 AlOOH
    2.3 催化性能评价
        2.3.1 活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2.3.2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2.3.3 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计算方法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样品制备
        2.4.2 XRD 表征
        2.4.3 BET 表征
        2.4.4 NH3-TPD-MS 表征
        2.4.5 XPS 表征
        2.4.6 FTIR 表征
        2.4.7 H2-TPR 表征
        2.4.8 TEM 表征
        2.4.9 核磁共振(NMR)表征
第三章 酸碱性硅溶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催化剂性能评价数据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3.1 XRD
        3.2.3.2 FTIR
        3.2.3.3 H_2-TPR
        3.2.3.4 N_2吸附测试
        3.2.3.5 NH_3-TPD-MS
        3.2.3.6 XPS 表征
        3.2.3.7 TEM 表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酸性硅溶胶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添加方式制备催化剂
        4.2.1.1 催化剂性能评价数据
        4.2.1.2 XRD
        4.2.1.3 H_2-TPR
        4.2.2 不同添加量制备催化剂
        4.2.2.1 催化剂性能评价数据
        4.2.2.2 XRD
        4.2.2.3 H_2-TPR
        4.2.2.4 N_2吸附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存在状态的 AIP 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催化剂的制备
        5.2.2 自制 AIP 表征
        5.2.2.1 XRD
        5.2.2.2 NMR
        5.2.3 催化剂性能评价数据
        5.2.4 催化剂的表征
        5.2.4.1 XRD
        5.2.4.2 H_2-TPR
        5.2.4.3 BET
        5.2.4.4 XPS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制铝源与商业铝源制备 Cu/Zn/Al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催化剂制备方法
        6.2.1.1 催化剂性能评价数据
        6.2.2 催化剂的表征
        6.2.2.1 XRD
        6.2.2.2 H_2-TPR
        6.2.2.3 BET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改性甲醇催化剂用于浆态床二甲醚合成反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uAl2O4尖晶石在合成气制取低碳醇反应中作用的探究[D]. 闫鹏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完全液相—热解法制备CuZnAl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D]. 张思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CuZnAl催化合成气制乙醇Cu/Zn配比及百公斤级放大制备的研究[D]. 崔楠.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CuZnAl催化剂合成气制乙醇理论研究[D]. 白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的设计与改性研究[D]. 田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浆态床中AlOOH对一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性能的影响[D]. 李帅帅.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7]聚乙二醇介质对浆态床合成气制乙醇催化性能的影响[D]. 田慧辉.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7)
  • [8]AlOOH在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结构和催化性能的探究[D]. 李磊磊.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7)
  • [9]CuZnAl催化剂催化合成气直接制乙醇的研究[D]. 刘勇军.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6)
  • [10]完全液相一步法二甲醚催化剂制备中Si源和Al源影响的研究[D]. 孙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浆床合成二甲醚的改性甲醇催化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