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工人民主及其实现

论社会主义工人民主及其实现

一、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民主权及其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憬[1](2020)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我国践行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民主形式之一。公民公平参与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动力。在我国的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是“短板”。从协商渠道而言,在我国的七大协商民主渠道中,与公民主体直接相关的是基层协商,在其他六渠道中,公民的参与感较低。从协商民主的运行过程来看,公民在发起协商、参与协商过程、影响协商结果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从协商能力来看,公民主体之间,公民与其他主体之间,协商能力差异明显,协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使得公民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成为一种“在场的缺席”。相对于政党、政府、政协、人大、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而言,公民如何公平地参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国的协商民主是有根、有源、有生命力的,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理论资源。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奠定了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向;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实践提供了借鉴。我国的协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协商民主的渠道、形式、制度不断完善,基本上满足了现代社会公民参与的诉求,保障了人民民主。公民主体的协商意识不断增强,协商能力不断提升,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参与效能感越来越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公民主体在协商民主中的不公平参与问题越来越凸显。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参与机会的不公平、参与资源的不均等、参与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不公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复杂性下的共识困境,协商民主制度供给的不足,公民理性协商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公民协商能力不足,造成了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存在不公平现象。对于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来说,实现公民的公平参与需要回归公民本身,从公民主体出发,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公民政治社会参与的基础,公民参与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激发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公民践行主人翁地位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激发公民主动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义务意识,激发公民理性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促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自觉。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主要是提高公民的赋理协商能力、协商沟通能力、利益表达能力、偏好转换能力、组织联盟能力等。完善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渠道建设,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将公民纳入政党协商、政府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中,支持和鼓励公民通过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实现公民参与的组织化;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主场的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新场域的网络协商民主。增加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共享制度、公益代表人制度、协商监督制度、协商跟踪制度、协商回应制度、协商评估制度等。优化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发展政党依规协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协商水平。总之,我们要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常态,使之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模式、一种生活。

崔云朋[2](2020)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未来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构想。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消费主义的影响造成了一些人的物化生存和精神虚无,资本逻辑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和伦理道德的失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一直重视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于这一问题都作出了重要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探索,这标志着我国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如何认真反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直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运用唯物史观,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条主线,系统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政治治理向度、文化治理向度、社会治理向度、生态治理向度,在理论上就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对人的现代性的本质进行整体探析和逻辑建构,从而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共八章内容,全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与维度。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创新点。第一章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物化生存、精神虚无、公平失衡、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时代问题和产生的根源。第二章从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以此来分析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立足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现实语境,探究人的全面发展对经济治理的内在要求、逻辑关系和实现路径,探究经济治理维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维度,从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政治保证、协商民主是重要内涵和自治制度是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内涵,并进一步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五个具体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内涵,阐明了政治治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职能,并探究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与政治治理的主要内涵和逻辑关系以及实现路径。第四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以及人的物化生存的价值治理、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角度,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探究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治理的科学内涵和逻辑建构,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五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三个方面,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智能治理等视角,深入探析了当下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内涵,并系统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系,由此出发,遵循社会治理逻辑理路来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路径。第六章从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遵循和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三个方面,以及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探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建构人的生态价值尺度的实现路径。第七章从人的现代性本质来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整体观思想、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属性与特点以及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建构等三方面给出系统探析,以揭示现代化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性特征及其内在辩证关系。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的逻辑展现。经济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需求,政治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主和自由需求,文化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社会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平正义需求,生态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些多维度治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技术属性和法治属性相结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现了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实现了治理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一致,推动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的全面发展也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素质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论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整体性思维智慧,无论从治理理念,还是治理内容、治理方式、治理路径上来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把握,彰显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创新;国家现代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充分彰显了国家治理的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实践,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逻辑,展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反映了对国家发展规律和治理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当前学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考察。本论文的特点首先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去看待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宗旨,并作为一个集中的理论主题加以研究,认知二者的关系并由此认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其次是提出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性建构。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内涵,从整体上对人的现代性本质进行建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围绕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阐述了人的现代性整体建构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再次,在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于一体的国家治理共同体,其蕴含着治理主体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体现了治理的人民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时代的要求与进步的表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国梦”。

李俊,殷峻巍[3](2020)在《“劳动者治理”:回归国有企业改革的本源》文中提出从所有制的两个维度引出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分别考察二者与企业治理制度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国有企业改革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广大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日渐式微。因此,解决之道在于回归"劳动者治理",即通过恰当的企业治理制度安排以体现公有制的本质要求,核心是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

姜娜[4](2020)在《马克思民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主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而且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在漫长悠远的人类思想史上,人们对民主问题一直关注且有着不同的探讨和论述,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们对民主发表着不同的见解,马克思在批判性继承前人民主思想基础之上,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正视前人民主思想局限性的同时创造性地阐述了自己的民主观,并提出“真正民主制”的理想,从而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从民主的内涵、本质属性、形式、主体、实现途径以及如何保障等方面论述了一个较为完整且内涵丰富的民主理论体系。其民主观的内容论述具有严密的学理逻辑,强调民主的本质属性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主权的真正实现。在他看来,民主的实现与人类解放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国家政治、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差别和矛盾才会彻底消亡,每个人都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民主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也将实现彻底的解放。同时,马克思民主观具有不同于历史上其他民主理论的鲜明特征,在发展历程上具有继承性与批判性、在内容上体现出阶级性与人民性、在民主实现层面上体现出实践性与科学性、在民主价值上体现出广泛性与真实性。总之,马克思为我们理清了民主的真正内涵、本质,构想了一个实现民主的价值旨归和根本方向,同时也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民主观依旧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说服力和指引力,为当代中国民主理论建设、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根基和重要指引。尤其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齐廉允[5](2019)在《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文中研究表明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这个新国度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知识界倾注了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念,留下了数量丰富的论着、通讯等。这些资料既是关于苏俄所走道路最即时的“中国记录”和“中国认知”,也是当时中国知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心路历程的最忠实记录。因此,梳理研究1917-1937年间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情况,既可以追本溯源,扩充视野,探究知识界视野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蕴与内涵,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域;也可以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渊源所自与对比参照,深具理论、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借鉴政治学、知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了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首先考察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引起的中国知识界乃至中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即“苏俄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讨论了其时知识人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与参照作用,亦即中国应该如何做。最后,不仅讨论了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原因,还提炼出一些当时知识人审视一国发展道路时所倚重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指标。导言部分首先阐释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述评,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认识路径,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界与“苏俄”问题的互动。十月革命推动了“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存在状态,也赋予知识新的内涵与价值,而这种改变又推动了“主义”传播的速度与力度。“学问”与“主义”这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在“苏俄”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基于“救国”、“寻路”等现实政治的需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的认识也从一种政治现象逐渐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知识人到访苏俄并在此留学,组建与苏俄相关的研究会、出版刊物,并讨论其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赋予与苏俄相关的知识生产以新特点。此章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必要准备与铺垫。第二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政治发展的认知。知识人认为,革命既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不仅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格局转变,乃至社会发展演变新模式的确立都意义重大。他们确认共产党的领导是苏俄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为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必须进行自身建设以保持其先进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因为特殊的地位与职业特点,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在知识人看来,苏俄的政党制、合议制、选举制等都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评价一国政治运作与政治行为,最终都会归于民主与专政的分歧,这种认知模式在知识界讨论苏俄政治发展时尤其表现的明显。换言之,苏俄政治到底是民主的还是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讨论知识界关于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论争。1917-1937年间,苏俄的经济至少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政策等3次大的调整与转变。经济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引起知识界的热情关注,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都是知识人关注的重点。在他们对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认知中,始终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为强化自身观点而驳斥对手观点,知识人从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集体化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们之所以作这样的争辩,其实质还是希望凭此判定苏俄的国家性质。这种判定对新生的国家——苏俄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仅直接决定着该政权的命运与前途,还关系着它的榜样与引领价值。第四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文化教育效用的认知。知识人注意到戏剧、电影、绘画、出版、教育等在苏俄都承担着塑造新民、引导社会的教化责任。在他们看来,文化之所以能承担起教化民众的功能,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文化自身特点契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关,还与文化自身的更新有关,更是政府力推的结果。知识人承认正是因为苏俄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条客观务实、理性的策略,苏俄的文化建设才成效卓着。他们认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是催生新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苏俄教育的唯一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苏俄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合理、紧贴现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既重技术培养又重政治素养的教育模式为苏俄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五章探究知识界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参照作用。1917-1937年间的政治现实环境要求知识分子的“苏俄道路”研究最终仍需以对中国问题的关照为唯一归宿。中国能不能实行“苏俄道路”?如何实行等都是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俄国人开辟的革命道路,知识界充斥着迎纳与拒斥的冲突。20世纪30年代初,为挽救经济危局,知识人希望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培植国家元气、抵御外敌。一些学人还试图从苏联的土地制度、农业集体化、统制农业等方面找寻解决中国农村破产的方法或思路。但他们也谆谆告诫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亦不能照抄社会主义,而应根据需要采行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发展方式。结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分析讨论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关键因素;二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判定道路内涵与价值的指标。在近代社会中,因为“救亡”的时代主题,知识、学术、思想、主义、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发纠缠扭结,难已划清界限。这种特殊的学界生态在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生动。正是在现实刺激、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塑造下,中国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相。每一个知识界群体的“苏俄道路”认知无不清晰地透露出学术与政治紧密汇融的复杂意蕴,而这种认知实态也昭示着历史发展演变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认知的灵动、包容与偏狭。

王森垚[6](2018)在《新自由主义的实践走向研究》文中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流派和主流意识形态,是自由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延续。自由主义起源于17世纪革命时期的英国,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在古典自由主义阶段,自由主义开启了基于自由权利观的契约论自由主义和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功利论自由主义两大传统。两大传统一方面论证了个人自由的合理性,一方面为个人自由确立了基本标准;一方面适应了资产阶级在兴起阶段为突破封建秩序的束缚而对自由权利的诉求,一方面满足了资产阶级在发展阶段为进行资本积累而对自由市场的需求。两大传统相继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论证了自由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实现自由的外在保障,完成了自由主义大厦根基的建构。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古典自由主义所强调的自由只是一种理想形式。缺少政府的必要干预以及无法避免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等问题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凸显,自由主义故而从消极自由转向积极自由,寄希望通过适当的国家干预缓解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自由主义由此进入现代阶段。在现代自由主义阶段,新的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两大理念相继主导了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后的实践发展。新的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亦称凯恩斯主义,在坚持古典自由主义个人自由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开始更加强调“国家”在经济调控、福利政策供给等方面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典自由主义消极国家观的不足,并带领资本主义走出了20世纪初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代表人物有格林(Thomas Hill Green)、霍布豪斯(Leonard Trelawney Hobhouse)和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等。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则不同意新的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提出的国家干预型的政策主张和实践理念,认为国家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导致政府权力过大,进而导致集体侵犯个人自由、干扰市场秩序等行为地发生。基于此,新自由主义将古典自由主义个人自由的核心理念拓展为一套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认为私有制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避免国家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是完美秩序,个人自由是自由市场制度存在的基础。新自由主义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大量方案和对策,代表人物有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布坎南(James Buchanan)等学者。虽然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期并未选择新自由主义作为指导政策,但是在新自由主义学者们的努力下,经过30多年的理论发展,新自由主义已经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方案,并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多数国家选择的改革方案。在实践走向上,作为凯恩斯主义的替代方案,新自由主义首先被英美两国政府采纳,并在一段时间内初步带领两国走出“滞涨危机”。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契合了资本主义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时代条件,适应了国际垄断资本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内在理念需求,满足了西方发达国家资本扩张的意识形态支撑。基于此,以解决经济危机为契机,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作为支撑,发达国家为后发国家开出了看似“合理”的“改革药方”,配套出台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华盛顿共识”,利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以提供贷款的方式诱导拉美等国放开市场,国际资本尾随其后。在苏东等前社会主义国家,英美两国通过传播新自由主义,动摇了人们的理想信念,尤其是苏共高层的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在剧变前后,引导这一地区采取了“休克疗法”等改革方案,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深远历史影响。论文通过梳理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苏东前社会主义国家等地区的新自由主义实践历程,得出结论:上述国家和地区在采取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方案以后,短期效果较为明显,长期问题比较突出。可以归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新自由主义作为理论形态有其合理之处。新自由主义在经济方面提出来的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具体政策主张,可以短期激发市场活力、吸引资本、提升经济效率、促进生产、减轻政府开支,迅速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其二,在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存在,新自由主义只是发挥了缓解矛盾的改良作用,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也无法避免由经济危机导致的诸如当下的民粹主义等各种社会危机的爆发。其三,在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新自由主义虽然为其提供了一套经济社会转型的“药方”,通过“三化”的改革措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的投资,激发了经济活力。但是,由于逐利本性的存在,金融资本造就了一批不负责任的食利者阶层,在无利可图之时,他们卷走了大量民族资本和社会财富,最终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再次陷入泥潭,贫富差距拉大,进而引起社会治安状况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对于苏东等前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新自由主义不仅导致上述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产生,更动摇了人们建设社会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引发苏联解体不容忽视的因素。论文通过考察新自由主义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历程表明,新自由主义并不能带领这些国家走出经济困境和实现社会转型,反而是导致这些国家新一轮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国际经验表明,新自由主义作为学术理论和实践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但作为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契合了资本扩张需求,符合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与国际垄断资本的需求一致。因此,任何发展中国家在探索本国的现代化社会发展道路时,都不能将希望寄托于新自由主义提供的改革方案,而应该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可适当吸收和借鉴新自由主义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些举措,同时尤其要防范作为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新自由主义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避免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本文以“新自由主义的实践走向研究”为主题,主要包括五个组成部分。首先,在绪论中主要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前沿问题。第一章主要梳理和区分了自由主义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理清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两大传统,分析了当代两种自由主义的异同,呈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谱系。第二章介绍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发展情况,论述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发展脉络及理论流派。同时指出,新自由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政策主张,是资本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现实展现。第三章呈现了新自由主义在英美、拉美和苏联剧变前后部分东欧国家的实践历史,指出新自由主义在各国的实践有弊有利,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产生出弊大于利的实践结果。新自由主义不仅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等问题的发生,导致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丧失全球化的发展历史机遇期,还严重干扰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影响其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地继续。第四章审视了新自由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新自由主义正面临着不可调和的理论危机和难以摆脱的实践困境。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是当下各国社会发展的首要政策选择,无论是发达国家局部回到凯恩斯主义,还是以拉美为代表的后发国家普遍寻找替代方案,新自由主义面临着必须调整的局面。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资本主义亦无法克服资本追逐暴利固有本性,左翼力量的弱小,有效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方案尚未形成,未来在很长时间内,新自由主义都有可能以各种“变体”的形式继续存在。第五章通过对以上新自由主义在各国实践状况的考察结果所得的基本结论为依据,审视了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借鉴新自由主义在发展生产力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有益举措,也要警惕和避免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消极影响。只有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避免新自由主义“陷阱”。

张静[7](2018)在《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合作是生活在现实经济社会关系中的人自觉主动联合起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共同行动。中国特色经济合作是一个波澜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个体农民实现了由分到合的嵌入,再到改革开放后由分到合的新发展,这一过程折射出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脉络。今天,重新梳理和反思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厘清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构建合理的经济合作框架,不仅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所必需,也为新时代中国实现更高发展所必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是经济关系的重要变革,而任何经济关系的变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合作必然是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为逻辑起点,与此相适应,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就成为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合作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到,最大程度和范围上满足农民主体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是一以贯之的基本价值追求。无论经济合作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还是经济合作的组织原则,处处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尊重主体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原则。本文借鉴当前经济合作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剖析经济合作的一般机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点、目标追求、核心本质、制度安排以及组织原则,系统分析和梳理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生动描绘和勾画了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创新实践与发展的巨幅画卷,并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展望中国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这一研究旨在为把握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实质、分析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演进特征,把握其变迁逻辑及发展规律,进而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合作理论为指导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一个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解释框架和理论支撑。本论文包括七章内容,具体思路如下:第1章绪论,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章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分析。从经济合作的概念入手、对经济合作的生成基础、功能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合作经济、合作制、合作化等与经济合作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以此作为论文展开的基础和原点。第3章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溯源。首先,梳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经济合作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思想源头;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经济合作的伦理价值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重要理论资源;最后,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吸纳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机理,这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参考。第4章深入阐述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本章从经济合作的理论前提、目标追求、逻辑起点、核心问题以及组织原则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阐释,提出对于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新的见解,以期深化和充实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内涵,澄清思想误区,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第5章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法,分三个时期考察中国经济合作的历史变迁。具体包括建国初期经济合作的初步探索(1949-1956年);传统计划经济时期“集体化”经济合作的曲折探索(1957-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创新实践与发展(1978-现在),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经济合作起承转合的路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第6章总体反思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演进历程,概括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转向特征和原则要求。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在批判吸收和借鉴中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渐趋成熟,经济合作的目标取向由政治偏好向经济理性复归,功能定位由一元向多元扩展,利益分配由平均主义转向公平与效率统一,动力机制由强制转向引导和扶持等,并在历史的渐进发展中生成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和反映经济合作一般规律的逻辑体系。第7章本章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当前中国经济合作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主体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国经济合作发展优势与阻力并存,推动经济合作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合作思想为指导,以理论创新推动顶层设计,以深化改革突破制度和机制束缚,以政策法规完善优化经济合作外部环境,以思路转换推动经济合作主体构建。

方化[8](2018)在《内源式发展视角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贫困主要在农村,农村的贫困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形成的综合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反贫困政策并贯彻落实,在反贫困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截至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万人,并且呈现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返贫率高等特点,由此也构成了对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贫困人口是否能如期脱贫、稳定脱贫。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反贫困实践证明了外源式的扶贫之路无法真正彻底地完成反贫困的任务,因为反贫困不是单纯的给钱、给物、给政策,治标还得治本,“拨穷根”归根结底要靠贫困人口自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不同场合强调扶贫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只有走内源式发展道路,找准适合农村不同贫困地区和人口自身特点的脱贫路子,激发和培育贫困人口反贫困的内在动力、活力和能力,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论文主要包含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并对国内外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进行综述。第一章梳理提炼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内源式发展理论。第二章构建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理论,包括人力资本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根本动力;文化、生态、政策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环境;外源因素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依托;组织建设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最终目标。第三章通过比较分析新中国不同时期农村反贫困理论和政策的演进,进而提出内源式发展反贫困势在必行。第四章进一步分析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第五章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经验以及我国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典型案例,从而给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以借鉴与启示。第六章提出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路径: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建设,鼓励不同群体参与农村反贫困,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机制。

卜广庆[9](2018)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是一个新开论域,同时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因而,当下深度犁耕与倾力研究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不仅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本真呈现,而且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与时俱进,以及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人们也许会从线性思维出发,基于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客观事实,而武断地认为马克思并没有责任政府的思想。但,无论是从马克思哲学品性的层面理解,还是从思想史两种解读方法(文本法与脉络法)的层面检视,都不能得到马克思没有责任政府思想的结论。人们也许会将理想目标与现实追求相混淆,基于“马克思扬弃政府思想与责任政府主张”间的二元悖逆,从而质疑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殊不知扬弃政府的主张是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而提出的理想性目标;责任政府思想则是马克思立足无产阶级国家政府建设而提出的过程性要求。因而,两者之间并不构成“逻辑矛盾”。人们也许会认为:诉诸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乃为迎合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热潮之需,似有为马克思脸上“贴金”之嫌,然而,翻看《法兰西内战》一文,我们则可对“为研究而研究”的指责“释怀”。传统责任政府即为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历史参照。传统责任政府是由商品经济生产方式所催生的,其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以沃尔波尔首相的辞职为标志。尽管我们不否认这种政府体制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开创了“政府负责”的新纪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尽管我们不能抹杀启蒙思想家从民主理念出发为其所作的理论贡献:主权论为其奠定了理念基石;契约论为其奠定了法理基石;权力合法论为其奠定了价值基石。但通观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则不难发现:不论是其理论根基——抽象的民主理论、还是其制度设计——权力分立的制度架构、抑或是其政府实践——维护资本逐利逻辑以及有产者利益的实质,不仅与责任政府的称谓难以匹配,而且难掩其“虚假责任制”的本质。这些既是马克思不待见传统责任政府的因由,同时也是马克思重塑责任政府思想的根本触发点。马克思立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者,从实践哲学的关系思维出发:一方面,基于世界为我的关系,揭橥责任发源的内在机理——利益关系(共同利益与利益矛盾)是主导责任发源的始基;另一方面,立足我为世界的关系,从实践的反思性思维出发,揭示人类社会责任规范的进步主义趋向。二者,马克思在颠覆黑格尔国家决定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立足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将政府起源及其责任发初置于利益关系中考察,并在显明政府二元责任结构(阶级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同时,定格政府以人为本的责任经纬与归宿;三者,马克思立足人类历史变迁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的五大历史形态出发,揭示了政府责任异化与复归的历史演进。当然,由于政府具有阶级属性,因而,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以贯之的方法论。马克思基于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从实证之维凝练了责任政府的本质特征:责任政府的人民性;责任政府的廉价性;以及政府责任的规制性。当然,马克思在为我们揭示无产阶级责任政府本质特征的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天判断责任政府的生成提供了价值基准: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法律性;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效率性。由于巴黎公社既非中世纪意义上的“公社”,也非波拿巴的第二帝国,更非梯埃尔的国防政府,而是无产阶级政府。而无产阶级政府的根本属性,体现并昭示着公社对于传统责任政府的内在超越价值:根本制度之超越——真正民主制取代虚假民主制;制度基础之超越——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取代生产资料私人所有;治理方式之超越——社会自治取代官僚统治;履责方式之超越——“透明政府”取代“神秘政府"。马克思对于传统责任政府展开的病理解剖与深刻批判,以及对于巴黎公社的热情讴歌与竭力颂扬,是同其伦理情怀紧密关联的。马克思紧紧围绕政府的责任客体,也即“为了谁”的伦理宗旨,立足政府“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界面,从“人为何指" "人性为何”以及“合乎人性”三个层面,揭示了政府的责任情怀、责任本分以及创生责任政府的现实路径。由于马克思伦理学的品性:不是在抽象或直观意义上言说道德,而是在科学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言及道德;不是在个体本位之下畅谈道德,而是在社会本位之上论及道德;不是在非阶级性的意义上空论道德,而是直陈道德的阶级属性;不满“坐而论道”,而是突出强调“起而行之”,由此不仅敞显了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高远立意、博大情怀与价值诉求,而且使得马克思责任政府的伦理思想呈现出“温暖的红色”与“冰冷的红色”的双色基调。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对于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责任政府的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启示与教益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坚守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宗旨——这是一条红线问题,显明了责任政府所应恪守的原则底线;(2)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多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和——这是一个任务问题,点明了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重点所在;(3)责任政府建设“始终在路上”——这是一个规律问题,指明了当代责任政府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4)改革与完善政府的责任制度,批判借鉴与吸收东西方责任政府建设的有益经验——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言明了责任政府建设所应具有的开放性心态与创新精神。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境遇,致思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的主题与任务——建构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的务实目标,以及打造多元并重的政府责任模式,则是学人们应予关注的重点。

汪海燕[10](2018)在《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民主政治问题一直是关系国家政权、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作为千年思想家的马克思,一直以追求全人类的自由、平等、民主为己任,民主思想是马克思政治哲学表达的重要辐射点,也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理论系统。面对西方纷繁芜杂的民主理论以及当代世界民主实践的尴尬困境,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却以其耀眼的光芒闪烁在人类思想史的浩瀚星空中。纵观马克思一生,没有专门集中论述民主思想论着,其关于民主思想的观点散见于不同时期的着述。本文立足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文本进行系统爬梳,对马克思民主思想体系及时代价值进行系统研究,全文正文部分由三部分五章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首先从人类思想史源头追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缘起,对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扫描,勾勒出民主思想发展的轨迹,概括出民主这一思想理念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原则,即平等、自由、正义、合意和法治。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正是在西方政治文化思想传统中形成的,古希腊自由民主传统思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德国空想共产主义思想、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家思想以及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学说成为其民主思想的理论源泉。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异化、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欺骗性以及人民对自由民主的强烈诉求都促使他从现实角度思考民主问题。其次,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逻辑进行研究,是这部分的主要内容。以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群为研究的出发点,勾勒出其民主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即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总结出马克思民主思想不同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同时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建构逻辑进行研究,总结出其民主思想的逻辑基础是确定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逻辑主线是人民主权,而逻辑归宿则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深入挖掘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内核,从民主的一般概念和本质规定、民主的社会属性、民主的形式、民主的主体、民主的实现、机制意义上的民主等方面概括马克思民主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民主思想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而且具有科学的哲学基础,与历史上其他民主理论相比较,属于更高类型的民主理论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属性,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评述。马克思民主思想作为一种崭新的民主范式,以其独特属性与丰富理论形态确立了在人类民主思想发展史中独一无二的显着地位,它实现了对历史上民主思想的扬弃,实现了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质变,实现了从直接民主理论、代议制民主理论到代表制间接民主理论的超越,实现了从抽象“人民民主”到赋予民主广泛主体外延的转变。马克思民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具有奠基地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真正源头,而且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鲜明特征。马克思民主思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理论原点,它建构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理论范式,对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规范指导意义。第三部分即第6章内容,主要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时代价值进行概括评价。纵观马克思一生,他没有亲自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但是其政治学说和民主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人类社会各种政治现象和民主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它是解释批判西方民主的思想利器,是澄清混乱民主观念的理论指南,是认识后发新兴民主国家民主问题的科学理论武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也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指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智慧源泉,这种时代价值体现在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民主的价值旨归、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渐进增量、创新民主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制度民主到法治民主的转变。综上所述,民主问题不仅是马克思探讨国家政治现象和社会政治问题的理论原点,也是其哲学思想表达的辐射点,同时民主问题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视阈。民主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生长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特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今天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二、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民主权及其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民主权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协商民主的内涵和特征
        一、协商民主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三、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形式
        一、公民参与的内涵
        二、公民参与的形式
    第三节 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的内涵
        一、公民公平参与
        二、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第二章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资源
    第一节 马恩列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二、列宁关于公民公平参与国家管理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
        一、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
        二、充分保障公民协商主体的地位
        三、重视协商民主的多层次发展
        四、注重引导公民进行广泛的政治社会参与
    第三节 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
        一、民本思想体现着民众参与的主体价值观
        二、和合思想体现着求同存异的协商理念
        三、中庸思想体现着执两用中的协商方法
    第四节 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前提条件是政治平等
        二、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想状态是理性协商
        三、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保障是制度设计
        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重要载体是协商场域
        五、关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形式的理论研究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发展历程
        一、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建设及民众参与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
        三、改革开放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四、新时代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新发展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经验
        一、社会协商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主要形态
        二、重视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利益引导和需求引导
        三、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保障
        四、拓展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是公民公平参与的关键
第四章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
        二、公民参与机会的不公平
        三、公民参与资源的不均等
        四、公民参与能力参差不齐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不公平的原因
        一、社会复杂性带来的共识困境
        二、协商民主相关制度供给不足
        三、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
        四、公民协商能力不足
第五章 推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提升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能力素质
        一、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
        三、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
    第二节 完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渠道建设
        一、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
        二、基层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主场
        三、网络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新渠道
    第三节 增加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供给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需求
        二、加强基于公民公平参与需求的制度建构
    第四节 优化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环境建设
        一、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
        二、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
        三、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
        四、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
        五、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
    第五节 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
        一、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二、党的领导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根本保证
        三、提高党领导协商民主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二、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四、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
    1.1 消费主义导致消费异化
        1.1.1 消费主义造成人的物化生存
        1.1.2 消费主义导致人的精神虚无
    1.2 资本逻辑对社会的制约
        1.2.1 资本逻辑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1.2.2 资本逻辑影响伦理道德
    1.3 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
        1.3.1 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1.3.2 人类中心主义带来人的生存危机
    小结
第二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
    2.1 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1.1 公有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根基
        2.1.2 多种所有制共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2.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正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
        2.2.1 按劳分配的制度正义
        2.2.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价值正义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市场规范
        2.3.1 市场准入的公平治理
        2.3.2 市场监管的公平治理
    2.4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2.4.1 创新治理的内涵要义
        2.4.2 创新治理的实践路径
    小结
第三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向度
    3.1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
        3.1.1 人民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
        3.1.2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
    3.2 协商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内涵
        3.2.1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3.2.2 爱国统一战线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
    3.3 自治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
        3.3.1 民族区域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族性
        3.3.2 基层群众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众性
    小结
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物化生存校正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
    4.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内在价值
        4.2.2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核心体现
    4.3 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规范
        4.3.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
        4.3.2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治理目标
    小结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向度
    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
        5.1.1 公平正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价值遵循
        5.1.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主要内涵
    5.2 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
        5.2.1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
        5.2.2 共建共治共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的运行逻辑
    5.3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
        5.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价值意蕴
        5.3.2 新一代信息技术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手段与维度
        5.3.3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建构
    小结
第六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
    6.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
        6.1.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6.1.2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
    6.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原则
        6.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前提
        6.2.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蕴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6.3 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
        6.3.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引领
        6.3.2 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的制度正义
    小结
第七章 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7.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整体观
    7.2 人的现代性本质的主要特征
    7.3 现代性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劳动者治理”:回归国有企业改革的本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所有制问题的再出发: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理论建构
二、劳动者所有权式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陷入困境的根源
    (一) 生产资料所有权式微
    (二) 劳动力所有权式微
三、“劳动者治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四、小结

(4)马克思民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理论出场
    一、马克思民主观的时代语境
        (一)超越资产阶级民主的有限性
        (二)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三)构想人的解放的实现制度
        (四)回应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
    二、马克思民主观的思想渊源
        (一)古希腊古典民主思想的传承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三)近代理性启蒙思想的启发
        (四)青年黑格尔派学说的促进
    三、马克思民主观的内在逻辑
        (一)哲学基础:论证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二)逻辑主线:人民主权
        (三)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内容阐释
    一、马克思民主观的基本内容
        (一)民主的内涵:人民的自我规定
        (二)民主的本质属性:绝大多数人的当家作主
        (三)民主的形式:真正民主制
        (四)民主的主体:人民
        (五)民主的实现途径:无产阶级专政
        (六)民主的保障:权力的制约机制
    二、马克思民主观内容的学理逻辑
        (一)民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民主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三)民主的实现与人类解放的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鲜明特征
    一、民主观发展历程体现出的继承性与批判性
        (一)理性继承前人民主理论合理因素
        (二)彻底批判西方民主的偏颇和虚伪
    二、民主观内容上体现出的阶级性与人民性
        (一)鲜明的阶级性
        (二)广泛的人民性
    三、民主实现上体现出的实践性与科学性
        (一)参与民主革命活动凸显的实践性
        (二)未来民主实现形式彰显的科学性
    四、民主价值上体现出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一)广泛性:人民民主
        (二)真实性:实质民主
第四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当代价值
    一、为当代中国民主建设提供理论根基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力量源泉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二)树立正确的民主意识
        (三)健全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三、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提供重要指引
        (一)夯实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二)真正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推进基层民主发展,拓宽民主的范围
        (四)推进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调发展
    四、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夯实基础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政治遵循:主权在民与人民当家作主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运行机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准:民主与法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当“学问”遭遇“主义” ——中国知识界与“苏俄”的互动
    第一节 离合之间:“主义”来临下的知识界
        一、分离在加深:20-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
        二、组织起来:知识界的聚合
        三、岐向建构:学问、主义与救国的汇融
    第二节 “苏俄”成为问题——知识界的回应
        一、“苏俄”成为问题:何以必须与可能?
        二、作为问题的“苏俄”——一个知识谱系的考察
        三、政学分开:理想的研究路径
第二章 权力、制度与秩序:政治发展的认知
    第一节 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一、十月革命:背景与胜利原因
        二、方式与对象:如何革命?革谁的命?
        三、革命意义:供给世界一个新模型
    第二节 领导者:共产党
        一、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
        二、党的建设:自新的路径
        三、认识党争:共识与分歧
    第三节 依靠谁:革命与建设的动力
        一、工人阶级
        二、农民阶级
        三、知识分子
    第四节 制度与组织
        一、建立与运作
        二、特色与价值
        三、优势与缺陷
    第五节 专政还是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原因与实现
        二、苏维埃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一对张力?
        四、宪法改革:到真正的民主之路?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路向的歧见
    第一节 所有制:国有、私有还是公有?
        一、国有:一种新所有制形式
        二、并存:公有控制私有
        三、公有制战胜私有制
    第二节 配置资源:计划还是市场?
        一、军事统制:过渡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二、引入市场:方式、效果与评价
        三、计划: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第三节 工业化:奠基社会主义
        一、工业化:原因与前提
        二、先“重”后“轻”:必要的路径选择?
        三、工业化的高速度:必须与可能
        四、建设资金与技术从何而来?
        五、工业化效果评估
    第四节 集体化:一场彻底的农业革命?
        一、集体化:必须开展的工作
        二、路径选择:为什么是集体农场?
        三、集体化:强制还是自愿?
        四、集体农场: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五、荣光还是恐慌:集体化评估
第四章 养成“新民”:文化教育效用认知
    第一节 文化建设:原因与途径
        一、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因
        二、反宗教:柔性策略的应用
        三、教化国民:文化与政治的双向汇合
        四、建设新文化:对待旧文化的逻辑
    第二节 宣传的手段与力量:新闻出版
        一、宣传:无所不在
        二、苏俄新闻:社会主义的宣传事业
        三、阐释异同:新闻统制的必要与可能
        四、宣传效果评估
    第三节 聚焦新教育
        一、发展新教育的必要性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体系
        三、探究教育的特点
        四、评估教育发展
第五章 镜鉴中国:“苏俄道路”的参照作用
    第一节 “苏俄道路”:迎纳还是拒斥?
        一、从“俄乱”到“俄国式的革命”
        二、改造中国:以俄为师?
        三、“赤”还是“白”?
        四、“友”还是“敌”?
    第二节 谋划经济建设的分歧:基于统制经济
        一、统制经济潮流:苏联的因素
        二、中国实行统制经济:赞同与质疑的对峙
        三、中国的“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式、社会主义式还是其它?
        四、施行路径:统制经济的实践构想
    第三节 复兴农村经济的出路
        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二、探寻农业复兴方式
        三、寻找经济发展重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新自由主义的实践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节 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起源
        二、自由主义的观念
        三、自由主义的主张
        四、自由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 古典自由主义
        一、社会契约论
        二、功利主义
    第三节 现代自由主义
        一、新的自由主义(NewLiberalism)
        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
第二章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视野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兴起
        一、时代机缘
        二、理论兴起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时代变化
        二、理论拓展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
        二、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政策主张
        三、资本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现实展现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历程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在英美两国的实践
        一、不断推进的私有化进程
        二、推崇金融自由化
        三、推出“华盛顿共识”
        四、利弊同现的实践后果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地区的实践
        一、多方推动的传播背景
        二、从“贝克计划”到“布雷迪计划”
        三、从私有化到自由化
        四、弊大于利的实践后果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对苏东剧变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影响
        一、意识形态多元化削弱主流意识形态
        二、“500天计划”消解经济体制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对俄罗斯和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东欧国家的实践影响
        一、“休克疗法”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走出理论危机的尝试
        一、不可避免的理论冲突
        二、摆脱危机的审视与回应
    第二节 突破实践困境的探索
        一、难以逾越的实践缺陷
        二、弥补缺陷的探索和努力
    第三节 未来前景与可能走向
        一、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力量尚需壮大
        二、西方国家有效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方案尚未形成
        三、左翼运动尚未形成对新自由主义的真正的挑战
        四、新自由主义在一定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
第五章 新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选择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
        一、初期传播出现自由化苗头
        二、中期扩散引起私有化主张
        三、后期审视形成理性认知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为改革开放拓展了视野
        二、试图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试图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四、试图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困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
        一、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科学认识新自由主义
        二、新自由主义困境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三、中国应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合作及其生成基础
        2.1.2 经济合作与合作经济
        2.1.3 合作制与合作化
    2.2 经济合作的功能
        2.2.1 规模经济效益功能
        2.2.2 对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2.2.3 对经济运行的整合提升功能
    2.3 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2.3.1 主体的合作能力和愿望
        2.3.2 组织的规模、结构
        2.3.3 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
        2.3.4 外部制度环境
        2.3.5 作为非制度性规范的文化
第3章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思想溯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济合作思想的源起与传承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合作思想
        3.1.2 列宁的经济合作思想
        3.1.3 毛泽东的经济合作思想
        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合作思想
    3.2 经济合作的中国传统智慧与启示
        3.2.1 “和合”精神——经济合作的理念原则
        3.2.2 “义利统一”——经济合作的价值取向
    3.3 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及评述
        3.3.1 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合作观
        3.3.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
        3.3.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合作理论
        3.3.4 公共选择理论的集体行动逻辑
第4章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基本理论
    4.1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点和目标指向
        4.1.1 理论基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4.1.2 目标指向:“自由人联合体”
    4.2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逻辑起点、核心问题和价值追求
        4.2.1 最大限度满足主体的利益需求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逻辑起点
        4.2.2 利益关系协调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
        4.2.3 利益共享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价值追求
    4.3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原则
        4.3.1 资本产权制度:劳动联合还是资本联合?
        4.3.2 分配的基础和原则: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
        4.3.3 组织原则:自愿互利、平等民主
第5章 建国后中国经济合作的历史变迁
    5.1 建国初期经济合作的初步探索与成就
        5.1.1 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路径特征及效果评价
        5.1.2 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成就
    5.2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集体化”经济合作的曲折探索
        5.2.1 “集体化”经济合作的路径特征
        5.2.2 “集体化”经济合作的低效根源
        5.2.3 经济合作回归正轨
    5.3 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创新实践与发展
        5.3.1 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阶段
        5.3.2 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创生形式
第6章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转向和原则遵循
    6.1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转向
        6.1.1 目标取向——由政治偏好转向经济理性
        6.1.2 功能定位——由一元向多元扩展
        6.1.3 利益分配——由平均主义转向公平与效率统一
        6.1.4 动力机制——由强制转向引导和扶持
    6.2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原则遵循
        6.2.1 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
        6.2.2 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原则
        6.2.3 坚持尊重主体自愿与政府合理引导相结合
        6.2.4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7.1.1 合作模式更加多样
        7.1.2 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7.1.3 合作层次不断提高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7.2.1 为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力
        7.2.2 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利益共享提供有效制度安排
        7.2.3 为扶贫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新力量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优势和阻力
        7.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优势
        7.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阻力
    7.4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路径选择
        7.4.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为指导
        7.4.2 以深化改革突破经济合作制度和机制束缚
        7.4.3 以政策法规完善优化经济合作外部环境
        7.4.4 以思路转换推动经济合作主体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8)内源式发展视角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三、写作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与反贫困基本理论
        二、与本研究相关的现代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第二节 内源式发展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的内生增长思想
        二、内源式发展战略
第二章 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理论的构建
    第一节 人力资本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根本动力
        一、人力资本的“资产”属性
        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三、人力资本的提升
    第二节 文化、生态、政策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环境
        一、文化环境
        二、生态环境
        三、政策环境
    第三节 外源因素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依托
        一、外源帮扶
        二、外源因素支撑内生因素成长
    第四节 组织建设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保障
        一、贫困人口广泛参与
        二、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
    第五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最终目标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
        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农村反贫困理论和政策的演进
    第一节 新中国农村反贫困理论的演进
        一、毛泽东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二、邓小平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三、江泽民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四、胡锦涛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五、习近平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演进
        一、政府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
        二、改革推动式扶贫阶段(1978-1985年)
        三、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四、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3年)
        六、精准扶贫阶段(2014-2020年)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
    第一节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必要性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传承乡土文化的需要
        三、消除精神贫困的需要
        四、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
    第二节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总体偏低
        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不足
        三、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
        四、产业发展滞后
        五、反贫困机制存在深层次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内源式发展反贫困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一、美国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二、韩国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三、孟加拉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第二节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典型案例及启示
        一、叙永县健康扶贫实践与启示
        二、屏山县破解贫困户“等、靠、要”难题的实践与启示
        三、芷江侗族自治县绿色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四、得荣县俄木学村脱贫奔小康的实践与启示
第六章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路径
    第一节 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建设
        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二、加强教育和培训
        三、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第二节 鼓励不同群体参与农村反贫困
        一、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反贫困的参与度
        二、发挥其他组织和群体参与农村扶贫的作用
    第三节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
        一、发展特色产业概述
        二、发展生态农业
        三、发展文化产业
        四、发展乡村旅游业
    第四节 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机制
        一、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自我动力机制
        二、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推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扫描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览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理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之前提设问
    第一节 形式化文本与实质性思想之关联辨析
        一、问题:马克思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缺失是否意味着实质性思想的空场
        二、原因:马克思哲学非学院哲学的品性决定其不会纠结于形式化文本问题
        三、结论: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的形式化文本决不表明其实质性思想的缺失
    第二节 扬弃政府与责任政府思想之悖逆疏解
        一、马克思扬弃政府的思想
        二、两者“悖逆化”的消解
    第三节 《法兰西内战》文本与责任政府思想
        一、《法兰西内战》与责任政府思想之关联
        二、《法兰西内战》文本解读的两维旨趣
第三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历史参照
    第一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轫
        一、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源及其实质意涵
        二、责任政府与自然经济形态的绝缘性剖析
        三、责任政府与市场经济形态的亲缘性揭示
    第二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滥觞
        一、主权论定格了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奠定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理念基石
        二、社会契约论明晰了政府的责任坐标,构筑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法理基石
        三、权力合法论诱生了政府的恒常责任,夯实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价值基石
    第三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弊病梳理
        一、立基理论的瑕疵
        二、制度设计的痼疾
        三、责任实践的缺陷
第四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宏观透视
    第一节 分析视角——关系思维与责任发源
        一、实践思维与理解责任的科学进路
        二、马克思对于责任发源的深邃理解
        三、马克思关于责任特性的概要说明
    第二节 解析框架——国家与市民社会"谁为本位"
        一、政府责任的对象性范畴说明
        二、政府与社会二元关系的澄明
        三、马克思社会本位观下的政府责任经纬
    第三节 责任演进——政府公共责任的异化与复归
        一、前政治社会“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
        二、政治社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及其演化
        三、后政治社会:政府消融于社会与社会充分自治
    第四节 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法
        一、阶级实质与无产阶级责任政府
        二、无产阶级责任政府的历史创生
        三、去阶级分析法责难的理论回应
第五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价值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意义上的责任政府——无产阶级政府
        一、现实批判意义上的必然
        二、思想发展意义上的必然
        三、经验实证意义上的确证
        四、实践偏差上的问题澄清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哲学探因
        一、实践唯物主义地基之上的责任政府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总体性征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特征思想
        一、责任政府的人民性
        二、责任政府的廉价性
        三、政府责任的规制性
    第四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判准思想
        一、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
        二、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行的"合法律性"
        三、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践履的"合效率性"
    第五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超越思想
        一、政治制度之超越
        二、经济基础之超越
        三、治理方式之超越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纠结问题
        一、责任重心:专政还是民主
        二、实质指认:误解还是栽赃
第六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伦理追问
    第一节 马克思新哲学观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一、基于实践哲学之上的马克思伦理学
        二、马克思伦理学视野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界面
        一、政府的人为性与政府的为人性
        二、政府为人性的解析及内在关联
    第三节 人为何指与政府责任情怀
        一、人为何指攸关政府责任党性
        二、马克思人为何指的思想历程
        三、人的显明与政府的价值基调
    第四节 人性为何与政府责任本分
        一、人性为何关乎政府责任主旨
        二、马克思人性为何的思想诠释
        三、人的自由本性与政府责任本分
    第五节 合乎人性与创生责任政府
        一、马克思对合乎人性生存方式的远景展望
        二、非人性生存方式的真相揭示与根源剖析
        三、无产阶级自创责任政府则是历史的必然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总结
        一、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总体品性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教益与启示
        一、宗旨问题:红线不容僭越
        二、任务问题:思想不容教条
        三、发展问题:规律不容违背
    第二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时代境遇与研究聚焦
        一、时代境遇: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二、责任现状:政府负面责任频发
        三、研究任务:聚焦政府负面责任
        四、研究取向:本土化与理性致思
    第三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底线思维
        一、现代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层级划分
        二、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选择因由
        三、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建构重心
    第四节 中国政府责任模式之务实致思
        一、类型学意义上的政府责任模式
        二、影响责任模式选择的变量分析
        三、我国政府责任模式的历史沿革
        四、政府多元责任并重的理性思考
附录: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10)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缘起
    2.1 民主思想的起源发展及价值取向
        2.1.1 民主思想起源及历史演化
        2.1.2 民主思想的价值取向
    2.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
        2.2.1 古希腊自由民主思想传统的传承
        2.2.2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空想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
        2.2.3 理性主义启蒙思想的扬弃
        2.2.4 青年黑格尔派学说的触动作用
    2.3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现实依据
        2.3.1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异化
        2.3.2 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
        2.3.3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民主诉求
第3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3.1 马克思民主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3.1.1 民主思想奠基时期
        3.1.2 民主思想成熟时期
        3.1.3 民主思想完善时期
    3.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建构逻辑
        3.2.1 逻辑基础:确定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3.2.2 逻辑主线:人民主权
        3.2.3 逻辑归宿: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
第4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特征
    4.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4.1.1 民主的概念和本质
        4.1.2 民主的社会属性
        4.1.3 民主的形式
        4.1.4 民主的主体
        4.1.5 民主的实现与保障
        4.1.6 民主的运行机制意义
    4.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重要特征
        4.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4.2.2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4.2.3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
        4.2.4 批判性和建构性的统一
第5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
    5.1 人类民主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
        5.1.1 实现了民主思想哲学基础的质变
        5.1.2 构想了民主形式超越的途径
        5.1.3 赋予民主主体丰富真实的内涵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5.2.1 民主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在契合性
        5.2.2 彰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
    5.3 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发展史中的地位
        5.3.1 苏俄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源泉
        5.3.2 中国民主理论和实践的理论指针
        5.3.3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6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辨别当代西方民主本质的有力武器
        6.1.1 解释批判西方民主的思想利器
        6.1.2 澄清混乱民主观念的理论指南
        6.1.3 认识后发新兴民主国家民主问题的理论工具
    6.2 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智慧源泉
        6.2.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6.2.2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民主的价值旨归
        6.2.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渐进增量
        6.2.4 创新民主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6.2.5 实现制度民主到法治民主的转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民主权及其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D]. 李春憬. 山东大学, 2020(08)
  •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 崔云朋. 山西大学, 2020(12)
  • [3]“劳动者治理”:回归国有企业改革的本源[J]. 李俊,殷峻巍.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4]马克思民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姜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1)
  • [5]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D]. 齐廉允. 山东大学, 2019(09)
  • [6]新自由主义的实践走向研究[D]. 王森垚.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D]. 张静. 吉林大学, 2018(12)
  • [8]内源式发展视角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D]. 方化.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卜广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汪海燕. 辽宁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社会主义工人民主及其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