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与渗透——杨毅的学术创造与文化态度

还原与渗透——杨毅的学术创造与文化态度

一、还原与贯通——杨义的学术创造与文化姿态(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1](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蔡二雨[2](2018)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在,覆盖了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以及人、财、物的各个方面。本文将“资源”认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大命题,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境遇入手,本着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和比较研究理念,针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并在企业发展中发展、完善自己的问题,以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做了新的界定,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重大机遇做了新的探讨,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大宣传理念、强化大资源意识、依托大管理构架、构建大政工格局、探索大教育路径的深入思考,解析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即“现实资源”、“可能资源”、“互为资源”维度,研究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潜在的、可能的、未来的新资源所具有的新价值,即企业管理的载体价值、企业文化的文化价值、文化管理的综合价值,并将融合-综合确认为“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共同价值,将其价值概括为总体价值即信念和信仰价值、生产及产出价值即精神生产及其消费价值,论证了“可能资源”能够变为“现实资源”并使“现实资源”更为有效。通过揭示“交往理性”及其思想文化交往的理论自觉、取径自觉,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互识、互证、互动、互补和共生、共存、共荣,确认了“思想文化交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设的主线,即,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确认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主体”之间思想文化交往的实践活动过程,亦即国企人在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是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和工作生活中进行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交往的交互作用,促使“双主体”不断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的新维度,即“融合-综合”的维度,旨在造就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力量;共同境遇下的维度,旨在为着“保发展”而考虑“转方式”、“调结构”,转变“单打独斗”方式和说教灌输方式,调整资源结构特别是“可能资源”结构,将工作对象定位于企业管理现象和管理活动的维度;内在逻辑上的维度,旨在强化互为背景、互为资源、共同愿景、共同意志、共享价值观基础上共同的国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恪守坚持国企改革、建设、发展的维度;理念创新对应的维度,旨在进一步创新融合的维度。本文主张将国企的特定资源、独特资源注入思想政治工作,也特别参照作为“可能资源”的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文化管理,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也许是痛苦的但却是重大的战略转型。为此论证了“现实资源”与“可能资源”的统一,主张“完全主体”的全面资源观。完全主体,一是指国企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主体,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意义上的主体;二是指作为客体的“可能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转化而成的主体性;三是指这两个意义上的主体,都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唤醒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问题意识,启发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回应问题的勇气,紧扣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确立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思维,形成开发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发展资源、保障资源、优化资源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关注国企广泛存在的、影响深刻的、支撑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能资源,强化国企对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价值、意义的关注,加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在资源重构的基础上,把握创新发展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新趋势、大走向。

罗彩云[3](2016)在《杨义文学知识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文学知识的现代构建中,从文学史研究出发的学者不同于从哲学、语言学等其他学科中汲取思想进行推演的理论家与从自身创作经验提升阐释的作家。学者从文学阅读、研究的经验中提出学术点,参照中西理论,构建带有浓厚文本气息的文学理论知识。杨义以现代文学研究为起点,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宽广的研究领域、宏大的研究视野,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而进一步从文学知识学的视野关注杨义学术方法的意义突出。纵观杨义的学术成果,其文学本体论、叙事学、中国诗学等知识系统的内涵与方法值得探讨辨析。文学知识学侧重探究关于文学核心论题与基础问题的术语与命题、判断与推论等知识的构建方法与路径。本文主要关注杨义作为一个学者型理论家是如何构建文学知识,讨论其文学知识学意义。全文整体上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关注杨义文学研究成果以及文学知识学含义。第二部分“大文学观”的古今贯通。首先将理论家对于“文学”的界定作为导引,提出杨义“大文学观”;然后再探讨“大文学观”指导下的古今贯通方法;最后探讨杨义“大文学观”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第三部分“中国叙事学”的以中化西。首先对西方叙事学的产生发展做出简单介绍,探讨中国叙事理论的发展,从这些探讨中找出杨义《中国叙事学》的独特命名、构建方式。然后探究杨义在构建中国叙事理论知识点所采用的以中化西方法及特点。第四部分“中国诗学”的话语原创。首先探讨杨义“中国诗学”的命名和概念认识。然后探讨“中国诗学”所显示出的话语原创方法。最后,阐述“中国诗学”理论思想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以及意义。第五部分结语。首先阐述正文三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联,然后关注杨义的反思精神和元方法追寻的方法论意义,最后总结说明杨义学术的知识学价值。杨义文学知识学方法体系以“大文学观”的古今贯通、“中国叙事学”的以中化西、“中国诗学”的话语原创为要点,其古今贯通为横坐标,以中化西为纵坐标,在横纵坐标的视野中进行话语原创,最后搭建成一座座学术的大厦。这种学者型理论构建的思维和方法,值得借鉴。

沈庆利[4](2015)在《还原鲁迅有多难——读杨义《鲁迅文化血脉还原》》文中研究表明纵观近三十年的鲁迅研究,其思路不外三种基本面向:一是借用西方现代理论把握鲁迅精神特质,探究鲁迅深邃复杂的精神世界。其二是梳理鲁迅与西方文化和文学之间的借鉴关系,领会鲁迅如何以"拿来主义"的开放视角,勇敢地"从异域里盗得天火",用来反思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弊端并"煮自己的肉"。这是鲁迅研究中成果最多的领域,鲁迅对尼采哲学的吸取,鲁迅与托尔斯泰、果戈理等俄罗斯作家之间的渊源,与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甚至

李红梅[5](2015)在《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文中指出杨义的学术研究具有会通与专精共存的特点,他着史贯通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两大范畴,自成一家;提出的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和中国古典诗学"生命—文化—感悟"多维特质的创见,明确淬炼出了中国文学理论的文化专利权与理论原创性;以学术史的材料作方法论的文章,系统阐明了中国现代学术方法通论"双构四点一基础"的总体特色;提出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命题,既为现代中国创设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学学理体系,也为中华文化搭建了一个更加深层、本质的文学解释空间。

王明科,朱明阳[6](2014)在《论杨义的文化会通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览杨义先生的学术着作,可以发现他将文化研究广泛应用在学术研究中。其学术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文学史研究、文艺理论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学术方法通论研究四大部分,每部分都渗透了文化研究的色彩。就文学史研究讲,他开创了一种书写小说史的新体例——树型的着作体例;就文艺理论研究讲,他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叙事结构、时间、视角、意象等诸多层面,大胆标举了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在叙事里的表现;就跨学科研究讲,他提出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这一前沿学理性宏大命题;就学术方法讲,他以开拓的思维和自觉的创新意识进行贯通古今的研究,且参照了先进的西方现代学术理论的新进展。

王巨川,李扬[7](2014)在《有容乃大 唯创始新——论学者杨义的三十年治学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义是当代着名的文史学家,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人文精神为当代治学提供了丰厚的学术养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他三十年来的治学之路,即自成起结的学术"圆圈"之路、独特的学术方法体系、独辟蹊径的学术创建。从而指出其学术研究能够把个人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转化为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具有现实性意义和实践性成果的突出的贡献。

陶永生[8](2014)在《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批评流派叠彩纷呈,其支撑理论形态名目繁杂、花样迭现。倘若冥思苦想去罗列、“点赞”某一流派的不同批评家的集成观念,或是以某些批评家的复调和声甚或众声喧哗去“泡沫化”这一批评流派的理论张力和话语空间,倒不如收拢一下研究视野,锁定某一个体文论家本身的批评思想架构,聚焦某个具体问题,甚至落脚在某一研究指向或某个理论原点,紧紧围绕该焦点条分缕析,以点带面,层层扩展,在厘清轴心概念的理论蕴涵或核心判断的逻辑依据的基本前提下,首先拉出共时性理论框架来,支好逻辑体系骨架,继而梳理出历时性整体脉络,形成纵横交错、阡陌交通而又井然有序的理解网络,从而达到“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整体研究目的。因此,本论文以新历史主义视域中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批评观为研究个案,结合格林布莱特的具象化批评实践活动,通过重点分析他的经典性论断和代表性论着,逐步演绎出其批评思想的来龙去脉和精髓要旨,目的在于从理论的源头上厘清与把握文化诗学批评观的学理思路和实践走向,揭示其“文化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文化”、“历史文本化”与“文本历史化”、“权力话语化”与“话语权力化”等多重互文批评范畴的文化品格、历史语境和政治内涵。与此同时,重估和重构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批评流派的发展脉络与理论框架,并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阐明其理论价值与历史局限,对中国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和主体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示价值和历史观映鉴意义。本论文力图比较系统地清点和研读以历史语境、文化塑造与政治解读为主轴的多种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着作和相关文本阐释典籍,从格林布莱特创立的新历史主义“新史学”观介入,在充分展示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的“文化转向”复调景观的背景下,探究作为文化诗学批评核心理论的“文本阐释和意义生成”问题的诗性缘起、审美特质和本体论意义,阐发格氏文化诗学的诗性本真蕴涵及文本阐释新进向,意在凸显格氏文化诗学批评思想与人类生活世界的密切关系,达成对人文精神科学的全新理解和把握,并给我们观照与评判当下人类的人文事象、人文事件及生存境遇提供另外一个“异在”视角与“他者”立场。首先粗线条勾勒一下本论文的整体架构,开篇在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缘起、论域范围、选题思路、传主学术经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以及基本概念和范畴界说作了粗线条的梳理和勾勒,并撮要描述了本论文的逻辑线索和理论框架。首章主要从宏观视角着重交代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批评形态的学术渊源,其中主要包括方法论背景——方法论视野下与格尔兹“文化人类学”的同质异构性;认识论渊源——认识论视野下与伽达默尔、利科等“新阐释学”的内在互文性;价值论背景——价值论视野下与詹姆逊“政治诗学”的同源异流性。紧接着重点条分缕析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批评观的主要理论范畴,分别为:新历史主义视域;认识论层面的“文化整体”批评观;本体论指向的“历史本源”批评观;主体论维度的“诗学意义”批评观;实践论向度的“文本无边界”说。然后分三个专章来详述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批评形态的核心方面,一是较为全面、完整、详尽地阐述“文本阐释”论,主要蕴涵五个层面,分别为:文本阐释理论概说;“比较视域”本体;碎片的“历史文本”理解观;整体的“文化文本”解读观;诗性的“文学文本”阐释观。二是详述“自我塑型”论,也主要涵盖五个层面,分别为:文化阐释的发生学景观;“文本联合体”的文化表征和哲学表达;文化生产流通的“社会能量”转换论;“自我塑型”论的话语架构及诠释实践;跨文化境域中“公共文化镜像”的自我塑型。三是概述“意识形态”论,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文化解读”的“意义生成说”视域转换;语境化的“思辨的理解”作用力场;意识形态化的“凝视的理解”话语机制;权力结构的“隐喻性”表征形式。然后分四部分来进行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的范式研究,一是主要探究了文化诗学多元化的批评范式转换,分析了若干具象化的文本阐释实践样式,分别为:以文学文本阐释实践为主轴的多元化批评范式;“情结”文化批评范式的“知识论转向”;比较形象诗学视域中的“共鸣性文本”;最后是具体运用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批评观,落实到文化诗学境域中来析述文学意义的审美阐释实践模态,分别为:文学意义的理论蕴涵和认识论阐释语境;文学意义阐释的本体存在之维;文化诗学境域下中国文学批评观的主体性意识等。最后以结语收束全文,在粗略交代当下文论生态面临的整体形势和共同任务的总体格局下,简要概说了对格氏文化诗学批评话语体系的整体性总体评判和多层面的多维追索,同时也对文化诗学批评观念史的各个历史分期作了终结性界说。与之并行不悖的是,在此进程中不惟培育了更其浓烈的“问题意识”,预设了更多合模的“文本阐释”可能性,而且预留了更加宏阔的“理解”思维空间。接下来条分缕析一下本论文的学术创新点,撮要如下:本论文能够直面格林布莱特批评思想的庞杂性和摇摆性,尤其是其文学文本的批评实践远胜于文学批评观念的批评现实,主要采用从文学文本内部构造、各类文本间性与各批评形态之间等多层面和多维度进行整体比较、总体把握的综合研究方法。从“比较视域”本体切入,立足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文学性和历史性两大“元范畴”问题,兼顾泛文化解读和意识形态化语境两个维度,深刻剖析了格氏倡导一种“新史学转向”视域下走向文化诗学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聚焦于检视展开文本阐释和自我塑造的现实可行性。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其切合斯时的文化现实需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文本阐释”论、“自我塑型”论以及“意识形态”论等主要批评话语范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上这些方面均围绕着凸显格氏批评理论中的核心元素,即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批评观来展开。本论文在梳理格林布莱特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批评形态架构,立足于其理论的复杂性,细察与明辨其多部类“主体间性”的杂多关系和“交往”网络,并尽可能加以描述。可以说,新历史主义和文化诗学分别对应着描述格林布莱特整体学术思想时并驾齐驱的两个维度——史学的维度和诗学的维度。无论是把这两个概念合成一个时,还是单挑出一个来因时制宜各有所侧重,实际上都是试图把格氏的批评思想在文学批评理论的框架内整合起来。作为这种整合中心的诗学,其实也就是文学文本阐释研究。因为无论给格氏批评理论贴上怎样光怪陆离的标签,他真正的学术成就并非是提出了一种惊世骇俗的庞大理论大厦,而是他对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分析方法与视角对文学批评理论的独特贡献。以往每每论及格氏文化诗学的理论架构时,颇多偏重于从新历史主义批评视域来阐发,落脚点定位在断裂的历史观和整体文化观两个层面上。而本论文则着重从破茧而出的文化诗学批评视角来理解与阐释,着力点落实在认识论层面的文化整体观;本体论指向的历史本源观;主体论维度的诗学意义观;实践论向度的“文本无边界”说四个理论原点上。更为重要的是,这四者又并非截然分立、孤立存在;相反这四者一以贯之在文本阐释的全过程,(或言之:贯穿在自我力量的形塑和自我造型的重塑过程中)同时又架构起了贯通四者的桥梁,那就是本论文一再凸显的思维范式与批评空间:自我造型的形塑流程。这样上述“多极”便构成了格氏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多元体系和多维世界。又鉴于新历史主义这一“新史学”批评观为格氏的文化诗学批评观准备了充沛的思想渊源和方法论依据,如何在准确、客观和明晰地界说两者的内在关联的逻辑前提下,重点突出文化诗学批评观的特异性和独到之处便变成了现实之需和理论之基。本论文不仅能够清晰地关注了这一重要事项,而且倾其所有打造文化诗学批评形态特有的主轴方面,体现了一定的逻辑思辨性和学术原创性。本论文秉持“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各美其美而又美美与共的阐释理念,首先采信“情境”式文学批评方法,即批评主体主动“沉降”到文化事象和文学文本典籍中,从文本“原始痕迹”和作家的“客我”批评视角来还原和注解那些“共鸣性”文化文本,进而“厚描”式粗笔勾勒出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理论形态的来龙去脉和精髓要旨,外化表征为批评主体对作家和文本的本源认同和原创剔抉。然后,“转换一下说法,接着说”,揭示其大胆跨越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疆界,将“文化解读与历史叙述”、“政治话语与权力结构”和“文化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多重架构内在勾连起来,弥合无间地构塑成“想象的造型共同体”和“主客融合的文本联合体”的理论质素与实践特色。毕竟,一种批评理论能具有开拓性价值和意义,打开了一种文学文本的阐释思路,构建了一种新的批评范式与思维方式,抵达“片面的深刻”已属不易了。我们有着充沛的理由与依据来确信,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批评理论一旦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批评生态,势必助力于其自身批评实践的疆域扩展与理论完善,夯实在“立场自醒、理论自觉和价值自省”的思想基础之上,还将强力拉动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向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生态型批评”理想不断靠拢,从而保持一种涵养传统与吸纳新知“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批评态势。

杨义,赵小华[9](2014)在《在学术与生命的过程中创造新境界——杨义学术访谈录》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对杨义先生的多篇学术访谈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赵稀方关于治学轨迹演变和治学问题的访谈(载《东南学术》2003年第1期),杜悦、邵宁宁关于"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访谈(分别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6日、《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袁盛勇关于"重构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的访谈(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安文军关于材料、视野和方法的访谈(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李思清关于人文学"返本创造论"

周琼琳[10](2011)在《论杨义的文学观及其文学研究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义作为当下最具影响的学者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人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杨义在学术研究中不仅注重对具体文学、文化现象的深入探研,更强调对中华文明的总体把握,以还原其应有的深度、广度与厚度。他积极倡导并实践一种宏观、融通、开放的研究范式,注意从人文地理学、文学图志学、文学发生学等不同角度从事中国文学研究。论文分三个章节展开:文章第一章节主要论述了杨义的文学观,先后提出“大文学观”和“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学术主张,开创了“以图出史、图文互动”的文学史写作模式。他阐幽发微、探求新路,体现出其鲜明的文化立场和学术风格。文章第二章节主要研究了杨义的学术研究方法。还原、参照、贯通、融合和创造是杨义学术研究的精髓和基点。他提倡返回中国文化的原点,参照西方现代理论,贯通古今文史,融合与创造现代学术体系。杨义的学术研究从现代文学到古典文学,从叙事学、诗学到诸子学,呈现出坚实的原创性和学术方法的创新性。文章最后一章节探讨了杨义文学观及其文学研究方法的意义。杨义学术在文学理论建构方面有着很深的建树,不仅引领了“创造与建设并重”的人文学,还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理论,对文学史写作模式和学术品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还原与贯通——杨义的学术创造与文化姿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还原与贯通——杨义的学术创造与文化姿态(论文提纲范文)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及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国企人”假设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
        1.2.2 国外文献
        1.2.3 现有研究点评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设想
        1.3.2 研究依据与实践依据
        1.3.3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5 本文立论之新视角
第2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界定
    2.1 资源概念解说与界定
        2.1.1 资源概念解说
        2.1.2 资源概念界定
    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维度
        2.2.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内涵
        2.2.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三个维度
    2.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配置的原则
        2.3.1 服务大局原则
        2.3.2 贴近实际原则
        2.3.3 统筹规划原则
    2.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价值
        2.4.1 “现实资源”的价值
        2.4.2 “可能资源”的价值
        2.4.3 “现实资源”“可能资源”共同拥有的价值
第3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管理资源
    3.1 从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角度思考企业管理
        3.1.1 企业管理的思想文化属性
        3.1.2 从“组成部分”来看“可能资源”
    3.2 企业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3.2.1 国企管理实务:承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性资源
        3.2.2 国企管理创新:生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资源
第4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资源
    4.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
        4.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属性
        4.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张力、合力
    4.2 企业文化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
        4.2.1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看待企业文化作用
        4.2.2 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思想、文化资源
        4.2.3 企业文化作为文化资源
第5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管理资源
    5.1 文化管理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资源
        5.1.1 新文化、新资源
        5.1.2 新综合、新起点
    5.2 文化管理作为资源的本质和机制
        5.2.1 人本、人文、国企人:“可能资源”的本质
        5.2.2 价值观内驱:动力机制
第6章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6.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开发和整合
        6.1.1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自主开发、合理使用
        6.1.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整合
    6.2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6.2.1 基于人本理论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管理
        6.2.2 走向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路
    6.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化
        6.3.1 思想文化交往构建
        6.3.2 思想文化交往情境创制
        6.3.3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优化模式和机制
        6.3.4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融合-综合
    6.4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经典文献类
    二、着作类
    三、期刊类
    四、学位论文类
    五、报纸类
    六、其他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杨义文学知识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知识学与杨义学术研究
    二、杨义学术成果的研究现状
    三、文学知识学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大文学观”的古今贯通
    一、关于“文学”的界定之路
    二、古今贯通之法
        (一)古今贯通提出“大文学观”
        (二)“大文学观”指导下的古今贯通
        (三)中国现代学术方法之“会通”
    三、“大文学观”的意义与局限
        (一)学者型理论知识
        (二)理论视野局限
第二章“中国叙事学”的以中化西
    一、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及建构方式
        (一)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建构方式
        (二)“中国叙事学”研究对象与建构方式
    二、以中化西
        (一)返回中国本原:经典、文献、语义三者结合
        (二)巧化西方理论:寻找关键点
        (三)传统术语转化:意象叙事
    三、学者型理论的两个特点
第三章“中国诗学”的话语原创
    一、对“中国诗学”的认识
        (一)概念溯源
        (二)研究对象和产生方式
    二、话语原创
        (一)话语的建构
        (二)独特的话语体系
    三、学界关注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6)论杨义的文化会通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文学史研究
二、中国叙事学、诗学研究
三、跨学科研究
四、学术方法通论

(7)有容乃大 唯创始新——论学者杨义的三十年治学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成起结的学术“圆圈”之路
二、还原·感悟·会通:独特的学术方法体系
三、独辟蹊径的学术创建

(8)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格林布莱特的学术经历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逻辑线索和基本架构
第一章 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 文化诗学批评思想的多重来源
    第二节 方法论视野下与“文化人类学”的同质异构性
    第三节 认识论视野下与“新阐释学”的内在互文性
    第四节 价值论视野下与“政治诗学”的同源异流性
第二章 史学维度的文化诗学理论形态
    第一节 “新史学”维度
    第二节 认识论层面的文化整体观
    第三节 主体论指向的历史本源观
    第四节 本体论向度的诗学意义观
    第五节 实践论矢量的“文本无边界”说
第三章 诗学维度的“文本阐释”观
    第一节 “文本性与文学性”的双向调查
    第二节 “比较视域”本体
    第三节 碎片的“共鸣性”文本
    第四节 “历史性与文化性”的文本间性
    第五节 社会话语的“审美能量”观
第四章 “自我塑型”论批评观
    第一节 “历史记忆”的文化塑造
    第二节 “文化景观”的生活形塑与哲学表达
    第三节 文化生产流通的“社会能量”转换论
    第四节 “自我塑型”论的话语架构及阐释实践
    第五节 “公共文化镜像”的自我塑型
    结语
第五章 “意识形态”论批评观
    第一节 “文化解读”的“意义生成说”视域转换
    第二节 语境化的“思辨的理解”作用力场
    第三节 意识形态化的“凝视的理解”话语机制
    第四节 权力结构的“隐喻性”表征形式
第六章 批评实践的范式转换
    第一节 以文学文本阐释为主轴的多元化批评范式
    第二节 “情结”批评范式的“知识论转向”
    第三节 形象诗学语境下的“共鸣”阐释
    第四节 文学意义的“泛文化”阐释实践
结语
    第一节 当下文论生态面临的整体形势和共同任务
    第二节 格氏文化诗学的学术贡献与理论影响
    第三节 格氏文化诗学对中国“本土”诗学的启示与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9)在学术与生命的过程中创造新境界——杨义学术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人生四阶段
二、会通与专精
三、文学地图与诸子还原

(10)论杨义的文学观及其文学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0.1 杨义的研究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杨义的文学观
    1.1 "大文学观"
        1.1.1 "大文学观"的内涵
        1.1.2 "大文学观"的意义
    1.2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
        1.2.1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提出缘由
        1.2.2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具体主张
        1.2.3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理论价值
    1.3 "以图出史,以史统图"
        1.3.1 "以图出史,以史统图"的文学史写作模式
        1.3.2 "以图出史,以史统图"的实践
        1.3.3 "以图出史,以史统图"的影响
第二章 杨义的文学研究方法及其特色
    2.1 "会通"法
        2.1.1 杨义谈钱钟书"打通说"
        2.1.2 "会通"的内涵
        2.1.3 "会通"的实践
    2.2 文化还原法
        2.2.1 文化还原法的倡导
        2.2.2 文化还原法的实践
    2.3 悟性细读法
        2.3.1 "新批评"式的细读
        2.3.2 杨义的悟性细读
第三章 杨义文学观及其文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3.1 对文学理论建构的启示
        3.1.1 提出"创造与建设并重"研究理论
        3.1.2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理论
    3.2 对文学史写作模式的开拓
    3.3 对学者学术品格的影响
        3.3.1 引导跨越性学科研究
        3.3.2 弘扬中国文化底蕴
        3.3.3 提出生命投入式研究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四、还原与贯通——杨义的学术创造与文化姿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D]. 蔡二雨.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3]杨义文学知识学方法研究[D]. 罗彩云.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4]还原鲁迅有多难——读杨义《鲁迅文化血脉还原》[J]. 沈庆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12)
  • [5]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J]. 李红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 [6]论杨义的文化会通论[J]. 王明科,朱明阳.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7]有容乃大 唯创始新——论学者杨义的三十年治学之路[J]. 王巨川,李扬. 燕赵学术, 2014(01)
  • [8]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D]. 陶永生.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在学术与生命的过程中创造新境界——杨义学术访谈录[J]. 杨义,赵小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0]论杨义的文学观及其文学研究方法[D]. 周琼琳. 中南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还原与渗透——杨毅的学术创造与文化态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