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罗托鲁瓦KUIRAU温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

新西兰罗托鲁瓦KUIRAU温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

一、新西兰ROTORUA市KUIRAU热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辉[1](2018)在《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热资源作为可持续的绿色清洁能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隶属川西地热带,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康定-磨西段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形成了复杂的地热地质背景,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其瓶颈在于鲜水河断裂对地热资源出露规律的控制、地热系统要素(盖层、储存、通道和来源特征)等研究的多方位难度,因而亟需完善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以期为推动研究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基于近年来在康定-磨西一带的地热实践课题积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的支持下,采用区域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借助bootstrap和半变异函数方法剖析了构造裂隙空间特征,探讨了鲜水河走滑断裂系统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地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研究了地热水循环过程中的水-岩作用、补给来源、混合作用和赋存环境;进而综合分析了地热系统的盖层、热储、通道和来源特征,建立起成因模式概念模型;并从天然流量法和体积法计算地热水资源量、热水的水质、腐蚀性和碳酸钙结垢性等开发基本要素。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在压扭性应力状态下,康定-磨西段地热资源的分布受到鲜水河走滑断裂系统的控制,集中分布于老榆林拉分盆地、海螺沟断裂交汇与切穿背斜两翼处、和草科负花状构造区。不同地热区中,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和空间连续性越高,温泉的出露规模越大。(2)老榆林地热区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老榆林地热区钻孔热水和拉分盆地中部温泉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Na-HCO3-Cl,由中部向边缘过渡为Na-HCO3型。海螺沟和草科地热区的钻孔热水和温泉热水具有相似的水化学类型,均为Na-(Ca)-HCO3型。(3)研究区地热系统的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Cl-与微量元素关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以及氢氧、碳、锶同位素等信息表明,老榆林钻孔热水形成于幔源物质加入的深部花岗岩热储,补给高程为42484292 m,海螺沟钻孔热水、温泉热水则赋存于碳酸盐岩变质热储中,补给高程为28353866 m,混入了约69%72%的浅部冷水。SiO2、阳离子和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进一步分析显示研究区深部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变质热储温度为232235℃和201205℃;浅部碳酸盐变质热储温度为143193℃。(4)研究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在川西地区优越的地热地质背景下,贡嘎山区的冰雪融水在下渗过程中受到燕山-喜山期贡嘎山花岗岩基的放射性元素(U、Th、K)生热、中-下地壳高温部分熔融体和鲜水河断裂走滑摩擦生热的共同作用,在老榆林地热区深约4.7 km的花岗岩热储形成Na-HCO3-Cl型深部热水,在海螺沟和草科地区深约3.8 km的碳酸盐岩变质热储形成Na-HCO3型深部热水。深部热水沿继续上升至深约50300 m的碳酸盐岩变质热储,与Ca-HCO3型浅部冷水混合,形成Na-Ca-HCO3型浅部热水,最终在老榆林拉分盆地、海螺沟断裂交汇处和草科“负花状”构造区出露形成温泉,其盖层为构造裂隙被钙质胶结充填的花岗岩和片岩以及局部较厚的第四系沉积物。(5)基于天然流量法预测的研究区天然温泉热水的年开发潜力为1.225×1014J,基于体积法预测老榆林地热区的年开发潜力为5.3×1016 J,老榆林地热区可提供装机容量56 MW的发电量运行30年,具有较大的发电潜力。地热资源不能直接饮用,可作为医疗热矿水利用,腐蚀性轻微,不易结垢。地质、测氡和电法勘查结果显示,地热水在磨子沟地区开发潜力较好,已成功获得温度41℃和流量400 m3/d的地热水。

巴俊杰[2](2017)在《云南腾冲县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成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瑞滇地热田处于云南腾冲-梁河弧形热活动断裂带与瑞滇-曲石断裂交汇处,是腾冲地热带热显示最强烈的热田之一。前人已在瑞滇地热田做较详实的水文地质测绘、钻探及物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瑞滇地热田作为研究对象,以其特有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高地热异常区等地质背景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成因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法、仿真数值耦合模拟法及多信息资料集成综合法,对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的典型代表一腾冲县瑞滇地热田成因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在系统收集、综合整理前人对瑞滇及相邻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流体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开展了较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室内试验等工作,并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演化特征、区域岩浆囊侵入形态及构造活动与瑞滇高地热异常区的关系;b、研究区物化探分析、地质结构特征及热田热储结构研究;c、对瑞滇地热田流体化学组分特征、H-O同位素特征、基底花岗岩岩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流体化学组成空间差异的成因关系,并对热流体补给高程、热流体形成年龄进行了分析推断;d、运用AquaChem分析软件,结合CL-SO4-HCO3三角图、Na-K-Mg三角图、Piper 图、Langelier-Ludwig 图、Ternary 图以及 Schoeller Plot 指印图等图解,对瑞滇地热田的地下热流体化学组合特征及演化进行研究;e、采用PHREEQC软件对研究区热泉水热液矿物的饱和度指数、热流体化学相平衡进行分析;f、利用石英温标、硅焓图解法、氯焓图解法、流体化学线性回归法等方法对瑞滇地热田浅部、深部热储温度及“冷”、热流体混合比例进行了分析推算;g、运用ANSYS仿真软件,对岩浆囊侵入后研究区地温场的二维、三维温度场响应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h、运用FEFLOW仿真软件,综合地热分布特征、热储温度、热流体循环流域、热流体年龄及流体的运移模式等条件,对瑞滇地热田的成因机理进行了耦合研究;i、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的成因模式。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研究区内近南北向区域性大盈江-腾冲断裂带是热田控热构造的主体,能够导通至固东-马站岩浆囊,为瑞滇高温地热田的形成提供高温热源条件。瑞滇-曲石断裂亦是热田大型次级控热断裂构造。(2)瑞滇地热田基底古永花岗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次要蚀变有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研究区的花岗岩富含238U,232Th,40K等放射性元素,富集层中衰变所产生的热量平均生热率为6.9μW/m3。(3)研究区地层岩性和构造断裂以及热田地热地质条件是控制流体化学组成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流体化学相的平衡研究显示,热流体溶解所需的钾长石、钠长石、钠云母和黑云母等矿物来源与研究区基底花岗岩矿物成分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流体组分主要受控于热流体对岩石的溶解作用,岩浆、热液的蚀变作用以及地下水补给的带入。(4)利用保守离子Cl-与地热流体中Na、F、B、Li、Rb、Cs、SiO2特征组分的相关关系良好特征,表明热储水源统一、冷热流体混合过程单一,并能推断瑞滇地热田泉水中混入的初生母源流体来自于同一个深部热储。瑞滇地热田流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Na型,其次为HCO3·F-Na等。(5)基于瑞滇地热田的热储层结构,本文提出了瑞滇热储的概念模型。地热田热储可分为花岗岩风化带深部热储和下更新统砂砾石层浅部热储两层。(6)利用地热田的氢氧同位素特征,推算补给热储的大气降水主要来自2200m以上的东侧及南侧中高山区。氚法测年推算出瑞滇地热田混合热流体形成年龄大于15年。石英温标法、硅-氯焓图解等方法估算出浅层热储在140℃左右,深层热储在220℃左右;并表明瑞滇地热田内存在“冷”、热流体混合过程,冷水混合比例一般在60%到70%之间。(7)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反演模拟岩浆囊侵入后,研究区区域温度场的变化特征。晚更新世岩浆囊的侵入对瑞滇地温场的影响显着,是瑞滇高温地热田形成的主要热源。(8)论文基于热田地热地质条件,对瑞滇地热田流体化学组分特征、化学组合类型及其成因以及混合模型的定量分析,建立了热田热流体化学场。并结合地温场的背景、热储结构、地温梯度特征、大地热流特征、岩浆囊侵入特征以及区域地温场影响等条件,建立了区域地温场数值模型,探究岩浆囊对瑞滇地热田的控热关系。在上述研究过程中,综合地热分布特征、热储温度、热流体循环流域、热流体年龄及流体运移模式等条件,并运用FEFLOW仿真软件对瑞滇地热田的成因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瑞滇地热田的成因模式定性认识提供了定量支撑。

郭静,毛绪美,童晟,冯亮[3](2016)在《水化学温度计估算粤西沿海深部地热系统热交换温度》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际案例分析中,采用传统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的温度与实测温度往往有一定的差距,研究系统中矿物-流体的平衡状态、判断作为估算热交换温度的地热温标是否使用、选出最合适的计算结果非常重要.在讨论热水与矿物的平衡状态时,采用Na-K-Mg三角图解法和PHREEQCI程度模拟计算矿物饱和指数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粤西沿海地热系统采集的23组水样的分析发现其热水水化学特征为热水呈中低温弱碱性、氟含量较高源于热水与花岗岩的水岩相互作用、由内陆至沿海地区水化学类型由HCO3·Cl-Ca·Na型向Cl-Na型转化;(2)浅层水的混合使得硅温标的估算值低于实测温度;只有21号水样适合用阳离子温标,其热交换平衡温度为150170℃;1号和19号样可用K-Mg温标计算其热交换温度下限值,分别为136.2和151.6℃,其余水样则适合用log(Q/K)-T平衡法估算,深部热水在经历深循环后上升至地表,在浅层受到冷水混合.

赵季初,高宗军[4](2015)在《水-岩平衡在馆陶组热储温度估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球化学地热温标在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地热工作者推导总结了一系列用于估算热储温度的地热温标,其中二氧化硅地热温标、钾镁地热温标及钾钠地热温标最具代表性。基于地球化学地热温标的水-岩平衡应用原理,认为华北平原区馆陶组热储中见有次生的方解石、白云石矿物,可采用方解石与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反推热储温度。并采用PHREEQC软件,通过实例验证方解石与白云石饱和指数地热温标的可靠性。分析认为,热储温度应低于白云石估算温度,而接近并略高于方解石估算温度。

李明礼,多吉,王祝,邬国栋,姜贞贞,刘高令[5](2015)在《西藏日多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文中指出热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包含其形成过程中地质、构造、断裂、蚀变以及环境变化等多种信息,是研究地热流体形成和物质来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西藏日多温泉发育于古新统典中组(E1d)和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地层。水化学特征显示:日多温泉地下热储温度为97.5℃110.1℃之间,pH值为中性,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Na型,阳离子以Na+、Ca2+、K+为主,阴离子以Cl-、SO42-、HCO3-为主,并富含HBO2、H2SiO3、F、Li、Sr、Cs、As,矿化度介于1 162mg/L1 245mg/L之间,符合理(医)疗热矿泉水水质标准。温泉水富含多种矿物组分的特征,与温泉水循环深度大、地下滞留时间较长(推测大于48a)、地下热水与火山岩水-岩作用强烈有直接关系。综合研究热矿水的水化学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热泉水的形成过程,为热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王彩会,左丽琼,荆慧,刘志平[6](2015)在《江苏东海温泉热储温度估算》文中提出以东海温泉为例,依据8个热水样品的水化学分析数据,讨论了区域地质背景下热储温度的估算。分析认为:东海温泉为同源的地热水,热水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冷水混合作用;对比不同地热温标的适用条件,分别采用Na-K-Mg三角图法、硅温标混合模型方法计算热储温度。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东海温泉的热储温度在153170℃之间。

刘昭[7](2014)在《西藏尼木—那曲地热带典型高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尼木—那曲高温地热带,处在当雄—羊八井—多庆错活动构造带的中北段。区内分布的高温地热显示类型多种多样,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区内仅对羊八井和羊易地热田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及研究工作,本文选取研究区11个未开发的地热田,收集并采集区内地热流体数据,与喜马拉雅地热带其他典型高温地热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对完善区内高温地热系统成因机理,为后期勘探及钻探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热源、地热流体流体运移通道、地热流体来源及热储特征4个方面对区内典型高温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如下认识:研究区高温地热系统的热源主要是壳内局部熔融层的贡献,活动断裂及深部构造对区内热水活动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青藏高原腹地地表断裂、地震活动、地热分布存在密切关系,与深部地质过程具有动力学成因联系。从水化学数据分析,高温地下热水主要为Cl-Na、Cl·HCO3-Na水,中高温地下热水主要为HCO3-Na水,地下热水中Li、F、SiO2、HBO2与C1大体上存在正相关关系,显示可能有岩浆水的混入;用地下热水地球化学温标及气体温标,估算重点地热田热储温度为90~270℃;利用氯焓及硅焓图解估算地下热水中有25%-75%比例不等的冷水混入。从氢氧同位素数据分析,地下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在董翁、宁中高温地热田发生轻微的氧-18漂移,谷露地热田氧-18漂移较其他地热田明显,宁中、谷露及罗玛地下热水中氚含量小于1TU,主要是次现代水的补给,月腊处氚含量为8.4TU,主要为现代水的补给,其他地热田地下热水是次现代和最近补给之间的混合;地下热水中碳硫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揭示区内地下热水碳源和硫源主要来源于沉积层的淋滤作用,随着冷水混入大气成因来源不断增加,多数介于二者的过渡类型,部分有深部物质的来源。地热气体以CO:和N2为主,二者呈现良好的负相关,从CO2气体碳同位素、He同位素比值及综合指标分析,气体来源主要为壳源;在宁中及玉寨地热田,R/Ra值大于1,存在明显的幔源物质释放现象,幔源He所占比例为2.73%-30.93%。上述研究显示高温地热系统热源和热水组分主要为壳内局部熔融体的贡献,地热流体向上运移过程中不断有大气降水成分混入;气体He同位素数据显示,在宁中及玉寨地热田存在幔源物质侵位。最后,结合区内地质资料、深部探测、重点地热田物探成果及地热流体地球化学分析成果,概括区内典型高温地热田的成因模式,提出了玉寨高温地热系统的概念模型,为后期地热田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袁建飞[8](2013)在《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高、中低温地热均有分布。相对于高温地热资源来说,中低温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开发和利用条件较好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和对清洁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开展中-低温地下热水组分含量和分布特点,演化特征和热水-围岩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对该类型地热系统的成因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1958年以来,广东省地热勘查经历了热矿泉普查、重点地热区勘察、隐伏地热田勘查、商业地热勘查四个阶段。广东省地质局曾于1981年编写和出版了《广东地下热水水文地质特征及勘查方法》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广东省热矿水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热储特征及其勘查技术方法。在1983年,广东省地质矿产部水文工程地质二大队编制了《广东省1:100万热矿水图及说明书》。然而,前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地热地质、地热资源量评估和勘查方法等方面,而末对区内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广东省地下热水,尤其是沿海地区地下热水的组分含量和分布特征,组分演化过程和咸热水成因的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内容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对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系统性地采集和测试了区内地下冷水、地下热水、河流和海水样品,并深入分析了区内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论文通过对广东沿海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地热地质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出露和分布规律;根据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分别阐述了粤东和粤西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评估了地热系统热储温度,并对咸热水水化学过程及其形成原因做了探讨和分析;论文最后选定新洲地热系统为典型区,从“点”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地下热水补给特征、水-岩作用、海-淡水混合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概念性模型。1.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广东沿海地区不同热泉和地热钻孔出露点,分4次共采集了地下冷水、地下热水、河水、大气降水和海水在内的水样147组和岩石样品8组,进行了样品中常规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溶解性气体组分等指标的测定。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1)广东沿海地下热水水化学分组明显,粤东和粤西沿海地下水均分为四个组:其一是Na-HCO3型水;其二是Na-Cl和Na-Ca-Cl型水;其三是Ca-SO4型水;第四组为上述混合形成的水化学类型。从平面分布上讲,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具有有这样的演化趋势:靠近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热水为主,向内陆地区逐渐过渡为重碳酸盐型热水,阳春地带发育有硫酸盐型热水,水化学类型在整体上分带明显。(2)广东沿海地区Ca2+、Mg2+、Na+、K+、HCO3-、SO42-、Cl-和EC组分的含量从内陆到沿海地区呈变大的趋势,说明海水对地下热水主要离子组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微量组分如锂和锶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内陆地区热水中氟含量普遍高于沿海地区,且分别在粤西和粤东内陆地区有高氟含量的区域。(3)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中溶解性气体以氮(N2)和氧(O2)为主,其中氮气古绝对的优势,其百分含量值在地下冷水中介于78%-93%,在热水中介于85%-94%之间,这说明区域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一般来说,地下热水中H2百分含量的高低能作为分析地热系统属于高温地热系统还是中-低温地热系统的的标志,广东沿海地下热水中H2百分含量几乎为零,这也说明该区域可能不存在高温地热系统。2.热水-围岩相互作用结合地下水(冷水和热水)各组分含量与温度关系、组分之间离子比值关系图对地下热水中离子组分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下列认识:(1)在Na-K-Mg三角图中,粤西沿海地区地下冷水尚处于水岩作用的初级阶段,而地下热水绝大多数位于“半平衡区”;粤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样点均位于“平衡线”以下,部分水样位于“平衡线”和“半平衡线”之间的局部平衡区。对比粤西和粤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样在Na-K-Mg三线图中位置,推断粤西沿海地区地下热水与围岩介质的水岩作用强度要高于粤东地区,或与“成熟度”更高的水溶液发生了混合作用。(2)从TDS与Cl-/(Cl-+HCO3-)的关系图,(Ca2++Mg2+)与(SO42-+HCO3-)关系图,(Mg2+/Ca2+)与(Na+/Ca2+)关系图和(Na++K+)与Cl-的关系图分析了研究区内地下热水主要组分的来源。区内硅酸岩、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可能均发生了溶解,共同影响了地下热水组分的形成。此外,海水对地下热水的混合导致地下热水中部分组分的海水来源。(3)广东沿海地下热水中F组分受到地下水类型和pH的影响。重碳酸钠型的地下热水中F毫克当最百分含量值最大,而当地下热水中S042-和Cl-的当量百分值增加时,F毫克当量百分含量值较重碳酸钠型的地下热水有显着的降低。碱性环境有利于F-的富集。3.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氢氧同位素①广东沿海地区地下冷水、地下热水和地表水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附近,说明大气降水是这些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②粤西地区部分水体在818O-δD关系图中较分散,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地下冷水、地表河水、岩溶型热水和孔隙型热水具有不同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这说明这些水体接受补给的时期,水体的流动系统不同。③在δ18O和cl、EC关系图中,粤西部分地下冷水、孔隙型热水和裂隙型热水与海水之间成一线,说明海水和地下冷水可能是热水的两个影响端元,存在了海水和地下冷水的混合,这与水化学分析结果一致。(2)碳同位素①粤西沿海地区地下水中14C校正年龄介于933-11721年,平均为6528年;而粤东地区地下热水年龄处于4937-8239的范围内,平均为6635年。从14C等值线图可以看出,粤西内陆向沿海一带地下热水中14C含量值逐渐减小,地下水年龄增大。阳江和阳春地区存在低值封闭区,反映了这些区域地下热水属局部径流和排泄系统,这与前面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②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中δ13C值介于-17.8‰~-1.7‰之间,平均值为-8.9‰,说明其碳的多种来源性。粤东地区地下热水δ13C值介于-2.2‰~-3.8‰,接近于碳酸盐变质作用形成的δ13C值,说明该区域地下热水中碳来源于碳酸盐变质作用。粤西地区不同类型的地下热水其δ13C值含量不同,孔隙型热水中δ13C值介于-10‰~-15‰之间,其碳的来源可能是生物成因或有机物成因的碳;裂隙型热水中δ13C值范围较宽,介于-1‰~-18‰之间,说明其碳来源的多重性。(3)锶同位素广东沿海地区地下水中87Sr/86Sr平均值接近砂、页岩的87Sr/86Sr平均值,而低于花岗岩类岩石87Sr/86Sr平均值,这说明两类岩石对地下水中锶含量的影响。而热水绝大多数出露于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接触带上,热水径流过程中与上述围岩的相互作用导致地下热水呈现出与围岩相似的87Sr/86Sr比值。(4)硼同位素①粤西地区地下冷水和地下热水中B含量和δ11B值分为四个区:Ⅰ区中B>0.1mg/L, δ11B>10‰,这部分热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热水中总溶解性固体含量值‘(TDS)大于4000mg/L;Ⅱ区为3>0.1mg/L,δ11B<‰,这部分热水属于裂隙型热水,其同位素介于-10-10‰之间,与美国黄石公园热水具有相似的δ11B值;m区为3<0.1mg/L,δ11B>10‰的地下冷水;Ⅳ区为3<0.1mg/L,δ11B<‰的岩溶热水、部分裂隙热水和孔隙热水。②在δ11B与Cl/B,Li/B和Sr/B的二变量关系图中,粤西地下热水和地下冷水分别位于不同位置,说明所采集的地下热水与地下冷水之间不存在水力联系,这可能是地下热水与地下冷水采集区域不同,不属于同一流动系统。但TDS含量值大于4g/L的地下热水其δ11B与Cl/B趋势线的箭头指向海水端元(δ1’B为39.5‰),这说明海水对热水的混合作用。4.咸热水形成的原因对广东沿海地区TDS值介于1g/L至13g/L的地下热水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该类型热水中离子组分比值、H、O、B同位素分析,得出如下认识:①对比分析广东沿海地下热水与海水中Ca/Cl.Mg/Cl、Na/Cl.K/Cl.HC03/Cl、S04/Cl和Cl/Br比值,Ca-Cl.Na-Cl.Br-Cl的相关关系图,说明存在海水对咸热水组分的影响。②通过咸热水和海水的δD、δ18O与Cl-含量分析,经拟合计算获得混合体系中淡水端元δD和δ180初始值:δD=-50.73‰和δ18O=-7.25‰。③从咸热水和海水δ18O-δD拟合线与大气降水线的交点,准确地求出端元组成数据:δD=-51.86‰和δ180=-7.73‰。5.地热系统温标估算和相对地热梯度采用常用的二氧化硅和阳离子地球化学温标对研究区地下热水系统热储层温度进行了估算和误差分析,认识到:①玉髓温标和Na-K-Ca温标所计算的热储温度与实际测试的温度误差较小,且玉髓温标计算值更接近实际测试的温度;石英温标(无蒸汽损失和最大蒸汽损失)计算值误差次之,其值介于Na-K温标和玉髓温标计算值之间;Na-K温标计算获取的热储温度与实际测试温度之间的误差最大,说明该温标不适合于研究区热储温度的计算。②广东沿海地下热水相对地热梯度在近海一带较高,如阳西儒洞温泉和阳东县新洲沸泉地区,其相对地热梯度值介于70-86之间。总体来说,广东沿海地区相对地热梯度值均低于100,说明研究区热流背景值不高,形成高温地热的可能性不大。③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的最大循环深度介于1013-5679m之间,最小循环深度介于566-3148m之间。不难推断,在同一地质构造和地热地质背景下,当地温梯度越高时,地下水加热增温至一定温度所需要的循环深度就越小。6.典型地热异常区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以广东阳东县新洲地热系统为典型地热系统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的详细研究,主要认识有:①通过对离子组分和氢氧同位素的分析,得出新洲地热系统及其外围热水为当地地下冷水与海水混合的结果,初步推断新洲热田热水中海水的混入比例介于9.8-11.4%,而神灶热泉中海水的混入比例为38%。②从δ11B与Cl/B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新洲地热系统混入的海水可能不是现代海水,而是由海水演化来的一种类似海水的端元(贫硼组分,而富δ11B),这可能是全新世海侵过程中残存于岩石裂隙或断裂带中的海水。从新洲地热系统几个钻孔热水碳同位素的校正年龄可以看出,地热系统内热水年龄介于3947-6528年之间,与全新世早期第二次海侵的事件相吻合,推测新洲热田内混入的海水端元就为该时期残存海水。③新洲地热系统地下热水的形成模式为:在偏异常的区域大地热流值背景下,大气降水沿深、大断裂带入渗,深循环加热后与全新世海侵残存的古海水混合,形成Na-Cl型水;混合后的地下热水沿断裂带继续上升,随后分两个途径到达浅部地表和出露,第一类途径未经第二次混合直接出露地表,如编号为YX-1的钻孔热水(实际钻孔编号ZK-03),第二类途径为经历第二次浅部混合的地下热水,其TDS、 T和C1等组分有所降低,如编号为YX-41的钻孔热水(实际钻孔编号ZK-05)。

郭婷婷[9](2013)在《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位于腾冲县西南约12km,其地热流体温度高,表现形式复杂丰富,具有旅游、工农业、发电、医疗等方面开发的巨大潜力。因此,热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腾冲地区构造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火成岩分布广泛、新生代火山活动、现代水热活动异常强烈,温沸泉众多。热海热田是腾冲地热带热显示最强烈的热田之一,地热田地热显示范围为:北起硫磺塘、南至松木箐,东起忠孝寺,西抵芭蕉园的沟谷地带,面积约1.7km2。热海热田内不仅有各种不同温度的热泉,而且有冒汽地面、泉华、泉胶砂砾岩,喷气孔以及岩石水热蚀变等。区内共发现热泉25个,热水化学类型以HCO3·C1—Na型和C1·HCO3—Na型(包括C1·CO3—Na)为主,其它热水化学类型有:SO4—Na型、HCO3—Na, C1—Na型、SO4·C1—Na型、HCO3—Ca型、HCO3—Ca·Na·Mg型和HCO3·SO4—Na型。热泉水温度、流量、水的化学组份比较稳定,不随季节变化。热田处于腾冲—陇川水热活动带中北部,热源为地壳深部的岩浆,区内南北向、东西向断裂发育,近南北向的断裂是热田构造的主体,东西向断层是热田次级断层,往往是地表热显示最强烈的地方,大量热显示均沿断层带分布,并以高温热泉为主,其交叉部位是导热、导水的良好通道,大盈江断裂和忠孝寺—大寨断裂,是主要的控热构造。研究区地热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与雨水、地表水、常温地下水非常接近说明大气降水是地热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区内地下水的δD值相对于深部热流体的δD值高21‰,推断地下热水并不仅仅是由当地的降水补给,同时由地理位置较高的山区降水补给,且补给区很可能位于北东部较远山区的高黎贡山群变质岩区。因南林组(N1n)砂砾岩胶结较紧密,普遍高岭土化,渗透性差,是热田的良好盖层,其断层带构成浅层热储,下部的高黎贡山变质岩和燕山晚期花岗岩经多次构造运动影响,断裂、节理、裂隙发育,为热水的运移和储存提供了空间,形成深部脉状热储和局部层状热储。热田深部热流体C1—Na型热水在向上运移过程中,随着02含量的增加、岩石的溶滤和浅部冷水的不断混入形成不同的水化学类型。热水中,K、Na、C1、 HCO3、As、HBO2、SiO2、矿化度、PH值等与水温关系较密切,由于浓缩作用、混合作用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一般呈正相关关系,除SiO2外,其余均为对数函数关系。热田内存在“冷”、热水混合作用,冷水混合比例为60%到70%。地热水的化学组份主要来源于岩浆分异、岩石溶滤和常温地下水的带入。通过对周边瑞滇热田和邦腊掌温泉水化学类型的比拟推断热海热田地区热储岩性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与概念模型中得出的结论相符合。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岩浆活动等直接控制着地温场的变化。区内地温异常总体趋势北东高,南西低,大地热流值极高。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与傅里叶定律建立热传导数学关系式,对热储温度、地层厚度、岩浆侵入时间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与概念模型相吻合的结论,符合研究区水文地质与地热地质条件。文章利用石英温标和钾镁地热温标、氢氧同位素特征、氚法测年进行计算得出浅层热储为165℃,深层热储为250℃:热水循环深度为1461m;混合后热海热田区混合热水年龄大于15年。通过对地下热水的补给和径流条件分析并结合热水的温度和氘值,将腾冲热海热田地区划分混合型和深部流体型两种运移模式。本文在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区域地质条件、地热地质背景、地热显示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热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球物理综合分析、热源、热流体来源、热储条件、热通道及盖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热海地热田的概念模型。文章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热海地热田的成因模式,又分别对化学场和地温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化学场的化学类型成因、分布规律、化学组份与水温的关系、化学组份的形成、混合模型的定量分析,建立了热流体化学模型,确定了热储岩性,为地温场的模拟奠定了条件并进一步验证了概念模型的正确性。后又从地温场的背景、异常特征、地温梯度特征、大地热流特征以及地温场的影响因素着手,建立了地温场解析模型,得到了与化学模型、概念模型基本吻合的结论。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概念模型、水化学场、地温场的基础上对热储温度、热水循环深度、热流体年龄及热流体的运移模式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建立了热海热田成因模型,以集中展示地热田的特征和成因机制,为本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师刚强[10](2012)在《浅析地球化学理论及方法在地热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当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简要总结了地球化学理论及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与研究以及开发中的应用,并对一些方法作了简单评述,阐明了各方法在其适用条件下的优越性,梳理了地热资源勘探的思路,为在今后地热资源开发中优选目标和技术方法选择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新西兰ROTORUA市KUIRAU热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西兰ROTORUA市KUIRAU热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
        1.2.2 地质构造与地热的关系
        1.2.3 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1.2.4 研究区地热系统研究现状
        1.2.5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单元
        2.1.1 松潘-甘孜地块
        2.1.2 义敦岛弧带
        2.1.3 华南地块
        2.1.4 鲜水河断裂
        2.1.5 安宁河断裂
        2.1.6 龙门山断裂
    2.2 新构造运动
    2.3 区域地热分布特征
        2.3.1 西藏地热带
        2.3.2 滇西地热带
        2.3.3 川西地热带
    2.4 区域地壳热结构特征
        2.4.1 重磁特征
        2.4.2 莫霍面
        2.4.3 居里面
        2.4.4 大地热流值
    2.5 研究区地质概况
        2.5.1 自然地理条件
        2.5.2 地层特征
        2.5.3 构造特征
        2.5.4 岩浆活动
        2.5.5 水文地质条件
        2.5.6 地热出露概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走滑断裂系统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
    3.1 走滑断裂系统解析理论
        3.1.1 脆性构造变形模式
        3.1.2 走滑断裂系统的构造特征
        3.1.3 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意义
    3.2 地热区构造几何特征与地热资源富集
        3.2.1 老榆林地热区-拉分盆地
        3.2.2 海螺沟地热区-断裂交汇与切穿背斜
        3.2.3 草科地热区-负花状构造
    3.3 构造裂隙空间特征与地热资源富集
        3.3.1 Woodcock空间分布特征
        3.3.2 空间特征的构造统计学方法
        3.3.3 地热区的构造裂隙空间特征
        3.3.4 构造裂隙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 常量元素特征
        4.2.1 常量元素含量
        4.2.2 水化学类型划分
        4.2.3 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4.3 微量元素特征
        4.3.1 微量元素含量
        4.3.2 微量元素与Cl-相关性分析
    4.4 稀土元素特征
        4.4.1 稀土元素含量
        4.4.2 稀土元素络合物研究
        4.4.3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研究
    4.5 同位素特征
        4.5.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5.2 碳同位素及来源分析
        4.5.3 锶同位素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热系统热储特征研究
    5.1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
        5.1.1 SiO_2 溶解曲线法
        5.1.2 Na-K-Mg三线图判别法
        5.1.3 矿物饱和指数判别法
    5.2 热储温度研究
        5.2.1 SiO_2 地热温标
        5.2.2 阳离子地热温标
        5.2.3 地球化学热动力地热温标
        5.2.4 热储温度区间的确定
    5.3 热储深度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6.1 地热系统要素
        6.1.1 来源特征
        6.1.2 盖层特征
        6.1.3 热储特征
        6.1.4 通道特征
    6.2 成因模式概念模型
    6.3 与我国西南典型地热区的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7.1 地热资源量评价
        7.1.1 基于天然流量法的资源量评价
        7.1.2 基于体积法的资源量评价
    7.2 地热水质量评价
        7.2.1 医疗热矿水水质评价
        7.2.2 饮用水水质评价
        7.2.3 腐蚀性评价
        7.2.4 碳酸钙结垢评价
    7.3 地热勘查靶区的优选研究
        7.3.1 前人勘查工作基础
        7.3.2 基于成因模式理论的勘查研究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2)云南腾冲县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能利用与发展
        1.2.2 花岗岩区放射性元素生热研究现状
        1.2.3 地热田模拟研究现状
        1.2.4 地热研究中其他的常用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 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区域构造背景
        2.3.1 褶皱
        2.3.2 断层
        2.3.3 区域地质演化
    2.4 岩浆岩及岩浆活动情况
        2.4.1 区域岩浆囊特征
        2.4.2 研究区与马站岩浆囊关系
    2.5 区域新生代火山分布特征
    2.6 区域地震分布特征
    2.7 区域水热活动分布规律
第三章 腾冲瑞滇地热田地质特征
    3.1 地热田地质条件
        3.1.1 地层岩性
        3.1.2 岩浆岩
        3.1.3 地质构造
        3.1.4 新构造运动
        3.1.5 热田地貌演化特征
        3.1.6 瑞滇盆地的形成与发展
    3.2 热田水文地质条件
        3.2.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组)
        3.2.2 热储层结构
        3.2.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条件
    3.3 地热显示
    3.4 热田地球物理特征
        3.4.1 重力场特征分析
        3.4.2 地热田电测深成果解译
    3.5 热田地热化探勘探
        3.5.1 研究区化探分析
        3.5.2 小结
    3.6 研究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3.6.1 花岗岩岩相特征
        3.6.2 研究区花岗岩化学特征
        3.6.3 花岗岩年代特征
        3.6.4 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率研究
        3.6.5 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率对地温的贡献
        3.6.6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上热储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4.1 研究区地下热流体化学特征
        4.1.1 流体化学组分特征研究
        4.1.2 流体化学地质统计学分析
        4.1.3 流体化学组合特征分析
    4.2 研究区地球化学相平衡研究
        4.2.1 热泉矿物饱和度
        4.2.2 活度图解
    4.3 研究区地下热流体同位素特征
        4.3.1 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4.3.2 其他同位素特征研究
        4.3.3 地热田热流体测年
    4.4 研究区热流体气体特征
    4.5 研究区地热流体变异指数研究
    4.6 小结
第五章 瑞滇地热田地温场特征
    5.1 区域地温场背景
    5.2 地温异常特征
    5.3 大地热流特征
    5.4 地温梯度特征
    5.5 研究区热储层温度-温标法研究
        5.5.1 SiO_2-阳离子地热温标
        5.5.2 H_2-Ar惰性气体温标法
    5.6 研究区下热储层温度推算
        5.6.1 上热储层热流体冷热混合的标志
        5.6.2 下热储层流体温度推算
    5.7 地热田地温场分布特征
        5.7.1 区域水热活动区地温场分布特征
        5.7.2 研究区瑞滇地热田地温场分布特征
    5.8 小结
第六章 瑞滇地热田成因模式
    6.1 瑞滇地热田概念模型
        6.1.1 瑞滇地热田范围
        6.1.2 热源
        6.1.3 热储层
        6.1.4 热通道
        6.1.5 盖层
        6.1.6 瑞滇地热田概念模型
        6.1.7 热储流体化学场与成因模型耦合关系研究
    6.2 研究区温度场模拟研究
        6.2.1 区域地温场模拟研究
        6.2.2 地热田温度场模拟研究
    6.3 瑞滇地热田成因模式总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博士期间从事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目录
附表1 花岗岩测试分析表
附表2 水化学分析统计表
附表3 氢氧同位素统计表
附录1 程序附录
附录2 野外勘察照片
附图1- 研究区区域水文地质图
附图2- 研究区水文化学图
附图3- 研究区电测深及地面测温等值线图
附图4- 研究区区域水文地质图

(3)水化学温度计估算粤西沿海深部地热系统热交换温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 采样及方法
    2.1 水样检测方法
    2.2 地热温标
        2.2.1 阳离子温标
        2.2.2 二氧化硅温标
3 结果
    3.1 地下水化学特征
    3.2 地热温标估算热交换温度
4 分析与讨论
    4.1 地热温标适用性
    4.2 lg(Q/K)-T法对热交换平衡温度的估算
5 结论

(4)水-岩平衡在馆陶组热储温度估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1.1 反应物的充足性
    1.2 化学组分的稳定性
2 温度估算方法
    2.1 温度与方解石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2.2 温度估算过程
3 应用实例
4 讨论
5 结语

(5)西藏日多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1.1自然地理概况
    1.2地质背景
    1.3水文地质条件
2样品采集与测试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2物质来源及影响因素
        3.2.1B的物质来源
        3.2.2Li+、Sr2+的物质来源
        3.2.3SO42-的物质来源
    3.3水岩平衡状态与热储温度估算
        3.3.1Na-K-Mg三角图解对水岩平衡状态的判定
        3.3.2热储温度计算
4结论

(6)江苏东海温泉热储温度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质背景与水化学特征
    1. 1地质背景条件
    1. 2温泉水化学特征
2主要地热温标方法
    2. 1阳离子地热温标
    2. 2硅温标
3热储温度计算
    3. 1水样选取
    3. 2热储温度计算
4结论

(7)西藏尼木—那曲地热带典型高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之处和取得的成果
    1.6 本文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点地热田地质条件及动态监测
    3.1 重点地热田地质条件概况
    3.2 重点地热田地下热水动态监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活动断裂及深部构造对热水活动的控制作用
    4.1 活动断裂对热水活动的控制作用
    4.2 深部构造对热水活动的控制作用
    4.3 活动断裂、地震与地热活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5.1 研究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
    5.2 研究区地下热水同位素特征
    5.3 研究区地热气体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典型高温地热系统成因机制
    6.1 典型高温地热系统成因机制
    6.2 高温地热流体中幔源物质贡献
    6.3 高温地热流体成因概念模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低温地热系统
        1.2.2 地热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1.2.3 广东省地热资源的研究程度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结晶岩
        2.2.3 地质构造
    §2.3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3.1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2.4 地热地质特征
        2.4.1 地热地质背景
        2.4.2 地热显示及分布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和测试
        3.1.1 样品的采集
        3.1.2 样品的测试
    §3.2 水化学类型
        3.2.1 粤西沿海地区热泉水化学类型
        3.2.2 粤东沿海地区热泉水化学类型
        3.2.3 粤西和粤东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对比
        3.2.4 地下热的水化学演变途径分析
    §3.3 研究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组分特征
        3.3.1 主组分特征
        3.3.2 微量组分特征
        3.3.3 地下水气体组分特征
    §3.4 水岩相互作用
        3.4.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
        3.4.2 矿物饱和指数
        3.4.3 各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热水的同位素分布特征
    §4.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1.1 地下冷水的氢氧同位素
        4.1.2 地下热水的氢氧同位素
    §4.2 碳同位素特征
        4.2.1 地下热水年龄
        4.2.2 地下热水中碳的来源
    §4.3 锶同位素特征
        4.3.1 研究区介质中~(87)Sr/~(86)Sr比值和分布
        4.3.2 地下水中锶的来源
    §4.4 硼同位素特征
        4.4.1 地下水中硼和硼同位素特征
        4.4.2 地下水中硼同位素的指示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咸热水成因分析
    §5.1 咸热水的分布
        5.1.1 咸热水的划分
        5.1.2 咸热水的分布
    §5.2 咸热水分布区域的地质环境
    §5.3 咸热水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
        5.3.1 咸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5.3.2 咸热水的同位素特征
    §5.4 混合作用
        5.4.1 混合作用的主要标志
        5.4.3 混合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用地球化学温标分析深部热分布特征
    §6.1 地球化学温标
    §6.2 热储温度计算与适用性分析
    §6.3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
    §6.4 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深部热分布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典型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7.1 研究区概况
        7.1.1 自然地理
        7.1.2 地质与构造
        7.1.3 热田温度场特征
    §7.2 样品采集和分析
    §7.3 结果及讨论
        7.3.1 水化学特征
        7.3.2 热水中化学组分的演化
        7.3.3 同位素特征
        7.3.4 地热田形成条件
        7.3.5 热水形成的概念性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腾冲热海热田区域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1.2.1 气象
        2.1.2.2 水文
    2.2 地层岩性
        2.2.1 元古界
        2.2.2 上古生界
        2.2.3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2.3.1 褶皱
        2.3.2 断层
    2.4 新构造运动
    2.5 岩浆岩及岩浆活动情况
    2.6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富水性
    2.7 地下水径流条件及动态特征
    2.8 地下水化学特征
    2.9 区域水热活动分布规律
第三章 腾冲热海热田地质及热流体特征
    3.1 热田地质条件
        3.1.1 地层及水文地质特征
        3.1.2 岩浆岩及水文地质特征
        3.1.3 断裂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
    3.2 地热显示及其特征
        3.2.1 热泉
        3.2.2 喷气孔及毒气孔
        3.2.3 冒汽地面
        3.2.4 泉华
        3.2.5 泉胶砂砾岩
        3.2.6 硅质脉和现代成矿现象
        3.2.7 地表水热蚀变
    3.3 热田地球物理特征
        3.3.1 重力场特征
        3.3.2 大地电磁测深(MT)分析
        3.3.3 热田电测深分析
        3.3.4 其它地球物理特征
    3.4 热流体物理化学特征
        3.4.1 流体的物理特征
        3.4.2 流体的化学特征
        3.4.2.1 热流体的化学特征
        3.4.2.2 热气体的化学特征
    3.5 地热水动态特征
第四章 热海热田概念模型
    4.1 热海热田范围的确定
    4.2 地球物理综合分析
    4.3 热源
    4.4 热流体的来源
    4.5 热储层
    4.6 热通道
    4.7 盖层
    4.8 热海热田概念模型
第五章 热海热田热流体化学场分析
    5.1 热流体的化学类型成因及分布规律
    5.2 热流体化学组份与水温的关系
    5.3 热流体混合模型
        5.3.1 热流体冷热混合的标志
        5.3.2 混合比例估算
    5.4 热流体化学组份形成研究
    5.5 热流体化学模型
第六章 热海热田地温场分析
    6.1 地温场背景
    6.2 地温异常特征
    6.3 地温梯度特征
    6.4 大地热流特征
    6.6 地温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地温场解析模型
        6.7.1 基本原理
        6.7.2 物理模型
        6.7.3 数学模型
        6.7.4 参数确定
        6.7.5 计算结果
第七章 热海热田成因模式分析
    7.1 热储温度计算
    7.2 热水循环深度
    7.3 热流体的年龄
    7.4 热流体的运移模式
    7.5 热田成因模式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介与论文发表情况

(10)浅析地球化学理论及方法在地热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热资源勘查
    (1)水化学测量
    (2)汞量测量
    (3)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4)放射性及气体测量
3 地热资源特征研究
    (1)确定热储温度
    (2)地热水化学成分的研究
    (3)地热水补给来源及年龄
4 当前应用前景展望
    (1)地球化学温标的研究
    (2)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
    (3)地热水的浴疗
5 总结与讨论

四、新西兰ROTORUA市KUIRAU热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张云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2]云南腾冲县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成因模式研究[D]. 巴俊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3]水化学温度计估算粤西沿海深部地热系统热交换温度[J]. 郭静,毛绪美,童晟,冯亮. 地球科学, 2016(12)
  • [4]水-岩平衡在馆陶组热储温度估算中的应用[J]. 赵季初,高宗军. 地下水, 2015(05)
  • [5]西藏日多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J]. 李明礼,多吉,王祝,邬国栋,姜贞贞,刘高令. 中国岩溶, 2015(03)
  • [6]江苏东海温泉热储温度估算[J]. 王彩会,左丽琼,荆慧,刘志平. 地质学刊, 2015(01)
  • [7]西藏尼木—那曲地热带典型高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研究[D]. 刘昭.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
  • [8]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D]. 袁建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 [9]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研究[D]. 郭婷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1)
  • [10]浅析地球化学理论及方法在地热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J]. 师刚强. 地球科学进展, 2012(S1)

标签:;  ;  ;  

新西兰罗托鲁瓦KUIRAU温泉Na-K地球化学温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