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梁赋奇[1](2021)在《面向物联网教学的WebIDE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在一般的物联网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使用本地的集成开发环境来进行代码实践。使用本地集成开发环境需要经过安装、配置等繁琐步骤,还需要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这占用了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带来经济上的压力,如果学生未对这些设备妥善处理,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因而有必要革新这种传统的实践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集成开发环境(WebIDE)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公司实现了WebIDE,但未针对物联网教学需要设备支持的特殊性给出解决方案,因而这些WebIDE无法支持物联网教学工作。实现一款面向物联网教学的WebIDE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能提供在Web界面上完成物联网设备代码编写、编译、烧入、调试等基本的开发能力。二是能解决用户对物联网设备的依赖,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三是能对用户的物联网程序进行评价,支持物联网教学工作。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文基于Theia、React、Type Script,通过研究远程编译、远程设备、远程调试、设备仿真、在线判题等技术,设计并且实现了一款面向物联网教学的WebIDE。它支持学生使用浏览器进行代码编写、代码编译、代码烧入、判题、设备仿真、在线调试等操作。相较于其他WebIDE,本文实现的WebIDE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物联网设备的实验,支持用户间共享编译与设备资源,减少了用户购买设备的花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目前该系统已经上线,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

宁光莹[2](2021)在《基于J2EE的在线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人们的社交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国内中小学及高等院校教学也因疫情原因无法按期开学提供正常课堂教学活动,使得以线上教学为主的远程授课模式成为疫情期间的各教育机构的主要授课方式。如今虽然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疫情形式依然较为严峻,因此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有效减少社交活动仍然是有效防控疫情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以线上远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当前较为流行的软件工程技术对基于J2EE的在线教学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同时针对传统在线教学系统无法满足当前线上远程教育业务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处理,及网络带宽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在线学生人数需求等现象,尝试采用当前较为流行的云计算技术及负载均衡算法,对系统进行设计优化,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教师和学生对在线教学系统的需求。首先,在课题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在线教学及云计算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继而提出本文主要结构框架。其次,对设计与实现基于J2EE的在线教学系统相关的分析建模工具、系统开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进行分析,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技术支持。随后,为解决传统在线教学系统无法满足当前线上远程教育业务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处理,及网络带宽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在线学生人数需求的问题,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负载均衡算法,提升基于J2EE的在线教学系统的教学服务提供能力。继而,在前文云计算框架及负载均衡优化算法的基础上,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对基于J2EE的在线教学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继而对系统总体架构方案进行设计。最后,在前文系统总体架构方案及本文提出负载均衡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分模块详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编码实现,使系统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平台有效运行。

梁启森[3](2021)在《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压铸模具大型化是我国压铸行业发展新态势,受限于高昂的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效完善的压铸模具运行维护系统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深度推进,压铸企业纷纷着力于数字化转型。压铸模具作为压铸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大部分企业仍缺乏有效的运行维护技术方案。本文针对压铸模具运行维护需求,结合压铸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压铸模具运动副自动维护、状态数据远程监测和模具信息远程管理的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压铸模具运动副集中润滑系统。根据压铸模具运动特点,以PLC为核心,接入各类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实现了压铸模具运动件的受力检测装置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了HMI触摸屏,提供现场即时数据展示和控制调试的终端界面,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维护模具运动副。(2)提出压铸模具Web端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DTU模块实现上下位机通信,搭建了压铸模具运维管理系统的云端数据库,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实现了Web端运维管理平台,为模具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种远程、异地监测模具状态,管理模具信息的云端平台。(3)开展系统功能现场实验测试。将本系统安装在相关模具上,在压铸车间连续压铸生产,测试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本系统可实现有效的自动润滑效果,远程运维平台可实现状态参数的远程展示及其他模具信息管理功能,达到系统开发要求。

陈煌达[4](2021)在《基于互联网的压缩燃烧装置远程测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物联网云平台技术与发动机燃烧测试技术相结合,创造性地研制了一套集远程数据存储与多设备访问功能的自由活塞压燃试验测控平台,包括本地压燃实验压力及活塞位移数据的精准采集与远程储存以及远程交互平台开发。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研制实验台架的位移采集装置,以适配于课题组自研的单缸自由活塞压燃装置,改进位移测量的方式以提高整体测量精度。基于已授权的新型活塞运动位移测量系统发明专利,设计研制以光电传感为核心的高速位移检测装置。通过直接操作寄存器的方式进行单片机采集程序开发,配置物联网通信模块及阿里云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实验数据实时精准采集与远程储存。针对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均质压缩燃烧装置数据采集试验,进行远程实验室测控系统开发。以Netty网络框架开发服务器程序,实现底层数据接收与转发、维护客户端及My SQL数据库的连接,同时满足高性能、高并发的网络需求。通过Java Script、CSS及HTML等技术设计Web网页客户端,实现便捷高效的远程交互功能。据课题组实验数据要求,确立通信协议,设计并建立远程数据库,使得课题组可以对历次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以单元测试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单个光电传感器采样频率达到9.36),满足本压缩燃烧装置对采样实时性要求,多通道数据采样方式相比于原数据采集系统在采样精度上有显着的改进。远程实验室实时测控平台在网页资源加载和交互操作功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Web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功能体现出了极高的泛用性和实时性。

王伟泽[5](2021)在《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平台数据库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虚拟实验教学如今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广泛地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对于石油院校而言,钻机优化控制实验存在着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实验场地受限和知识点不易掌握等问题。为此,项目组开发了集虚拟实验教学和教学质量管控为一体的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实验平台,完成井场环境认知、钻机控制实操和井轨迹优化等虚拟仿真实验。本文重点阐述在本实验平台中承担的平台数据库、平台后端系统和教学质量管控的设计和开发,主要完成内容有:(1)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和体系结构,对虚拟实验平台进行了全面的需求分析;(2)基于B/S结构实现了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实验平台的门户网站、登陆注册、虚拟实验教学、教学质量管控和后台管理五个功能模块的数据库。同时,设计并开发教学质量管控系统,包含在线考试、评估分析、在线反馈和智能组卷等功能,以满足实验平台的教→学→练→考→反馈的闭环学习模式需求;(3)完成了登录注册、教学质量管控、后台信息管理及虚拟实验教学等功能的测试,验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通过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平台数据库研究与开发,为井场环境认知、钻机控制实操和井轨迹优化等实验和实验教学质量管控提供支撑,节约了实验成本、降低了实验风险,为用户提供一种实时性、交互性、趣味性结合的学习体验,同时实现教学质量的闭环管控。

汪哲宇[6](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管晓东[7](2021)在《基于自动测试虚拟平台的3d实验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高校采取了诸多方案以缓解学生人数与实验仪器数量之间的矛盾。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高校使用计算机开发程序以模拟实验流程,已研发出相关虚拟实验代替传统实验。本文在此背景下设计了基于三维引擎的虚拟实验,不依赖传统测试软件内置函数,独立开发完成了三维实验的各项功能。与传统的二维虚拟仿真实验相比,该实验不仅模拟了实验流程,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真实感与沉浸感。最后将该实验发布到网络上,使用户能够不受时空限制操作实验。首先本文根据实验需求确定开发软件为3dsMax与Unity3D。在3dsMax中分别对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脑以及相关实验环境建模,设计的模型与真实模型相差无几。最后将模型导入Unity3D中并搭建实验环境。其次本文确定了实验开发架构。摒弃传统的Unity3D的开发思路,本文采用了多模块架构思想开发,分别设计了实验的登录模块、仪器生成模块、连线模块、仪器面板模块与相机管理模块,采用总管理模块GameManager(总控)脚本对各个模块进行管理。使项目代码耦合性更低,方便今后对此实验进行扩展。设计了实验所需的二维曲面绘制控件,可对波形进行良好的展示。根据波形公式设计了波形数据的生成与处理模块,通过消息中心模块传递生成的波形信息。然后本文基于Unity3D中的UGUI(图形编程界面)模拟了脉冲波形实验的编程系统。总控制脚本管理了各个面板的脚本输入,通过字符串模拟比较用户程控指令的输入正误。通过多脚本控制对比判断用户输入的指令组合是否正确,最终显示波形及测量参数,模拟了脉冲波形实验编程的流程。最后本文采用WebGL(Web Graphics Library)技术发布实验,经过场景与光照优化等手段降低实验资源消耗。将项目打包成WebGL格式后发布到Tomcat服务器,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访问并操作实验。经过测试,实验流畅运行于浏览器上。相比较传统的二维虚拟实验,本实验在模拟相应实验流程的同时使用户能够产生更加真实的操作体验。

曾亚凯[8](2021)在《小水电站群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力发电在我国具有很长的历史,是我国主要的电力获取方式之一,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自动化信息技术和云平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各个方面,这些技术的广泛运用引出本文小水电站群的远程监测系统把信息自动化技术和云平台技术引入水电站管理当中的思路,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减少水电站值守人员,增加水电站的生产效能和安全性。本文的核心研究目标是基于现有的小水电站传感器监测系统,研究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小水电站群的远程监测系统,以四川某水电公司旗下小水电站群为模型建立远程监测系统,并设计并实现云平台远程监测数据通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对水电站远程检测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大量调研,确定本文系统的研究方向,再对目前存在的几种软件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并在介绍及基础上对比分析了ASP.NET技术与ASP技术、B/S网络架构与C/S网络架构、C#面对对象编程语言其他编程语言、My SQL数据库技术与其他数据库技术的优劣势。并最终决定采用ASP.NET技术、B/S网络架构和My SQL数据库技术以及C#面对对象编程语言对本文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论证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经济可行性;二、技术可行性。然后根据水电站日常运行业务流程,对小水电站群的远程监测系统的用户需求和方案可行性做出了一个完整的需求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小水电站群的远程监测系统的总体目标,确定并完成设计目标。在需求分析结果与要采取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对小水电站群的远程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首先基于华为云完成云平台的搭建,再采用My SQL数据库技术完成系统数据库设计,然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模块分析设计,分别提出了用户登录模块、水电站地理位置显示模块、各水电站主接线图及运行状态监测模块、实时数据监测模块、生产情况展示模块的设计路线。再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模块的设计完成了具体实现方案。最后分别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对小水电站群的远程监测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

谢欢悦[9](2021)在《面向光纤时频传递中继的智能值守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科研设备远程控制智能化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人员在实际光纤链路中进行科研实验时,各个设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机房里,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地域障碍、实时获取设备工作状态及各种重要参数(如进入设备前的功率,当前信号质量,波形图,温度等)。因此,设计和研发适用于光纤时频传递中继的智能化系统对高效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针对传统设备控制智能化程度低和成本高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语音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光纤时频传递中继的智能值守系统。系统以物联网技术感知机房设备实时信息为基础,着力于解决智能化控制问题,设计实现了设备终端控制平台、数据服务中心平台和设备远程控制平台三个部分。该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设备工作状况等信息,并可以在设备终端直接对设备进行手动操作和管理、或者通过Web控制系统、微信小程序、语音交互系统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管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所做的工作如下:1.设备终端控制平台的设计实现。该平台集成了设备信息采集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其中设备采集系统主要是驱动传感器和各种功能模块对设备机箱内部和链路信息进行采集,核心器件是树莓派,驱动华为4G模块,结合贴片天线来搭建无线网络,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服务中心,网络部分包括开机自动连网,断网检测和断网自动重连等功能;设备控制系统主要是将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展示于界面上,界面采用PyQt开发的,可以直接通过触摸设备界面对设备进行控制。同时,系统具有短信预警功能,当设备出现温度过高或与数据服务中心断开连接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将会收到预警短信。2.系统数据服务中心平台的设计实现。该平台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经历了借助阿里云物联网平台、自定义搭建Socket服务器和MQTT服务器三个阶段,逐个阶段递进,经长时间测试比较后,最终决定采用MQTT物联网协议搭建服务器来作为数据服务中心平台。数据服务中心平台运行于腾讯云服务器中,向系统设备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平台部分提供接口服务,处理来自系统控制终端、Web控制界面、微信小程序和语音交互系统平台的请求服务,收发各平台数据,并将关键性数据信息存储于Mysq1数据库中。3.设备远程控制平台的设计实现。该平台主要分为Web控制系统、系统微信小程序及语音交互系统三个部分。Web控制系统部分是基于PHP、HTML、CSS、JavaScript程序语言实现的,前端采用Ajax技术、表单等方式与后端接口进行数据交互,系统对用户登录、登录拦截、免输入登录、实时检测、设备控制、操作提示、高温及连接断开预警等功能进行了设计实现。系统微信小程序部分使用微信官方的微信开发者工具开发设计的,设计了微信小程序端各控制功能页面,来实现对终端设备实时控制。语音交互系统部分是借助语音识别模块和语音合成播报模块实现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模块的功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智能值守系统,最终可通过下达语音指令对设备进行控制,并且具有语音询问功能,可询问设备的工作状态等参数。设计的智能值守系统已经在实验室中投入使用,基本满足实际需求,系统运行稳定,工作人员反馈良好。

李兆雨[10](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抛磨产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德国工业“4.0”的提出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自动化车间对于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也日益突出,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也推动着工业车间进一步朝着智能工厂方向发展。工业现场的数据监控也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逐渐从现场监测到远程监测、从有线通讯到无线通讯、从C/S架构到B/S架构模式的转变,其也对系统实时性、稳定性、跨平台性等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物联网通讯技术与云计算平台,设计了一套远程监控系统,用于机器人抛磨产线车间的数据监控。本文首先分析了机器人抛磨产线远程监控系统的需求并结合已有的物联网通讯技术,设计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本系统由远程监控网关、Web云服务器两部分组成,其中远程监控网关采用Ras Pi硬件开发平台,并搭载4G网络通讯模块,以支持绝大部分有WIFI或4G信号覆盖的生产车间。网关搭载Linux操作系统,并基于MQTT协议和Modbus协议开发了数据采集、协议转换以及数据推送等主程序模块。Web服务器软件采用B/S设计模式,基于Springboot和Vue.js框架来进行前后端分离方式开发。Web服务器主要实现了数据接收处理、数据持久化、数据可视化、登录权限控制、信息管理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此外,本文选用My SQL数据库和Influx DB时序数据库来作为服务器的数据存储中心,其中My SQL数据库用来储存Web系统的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客户信息等数据,而Influx DB时序数据库则用于储存接收到的工业生产数据。远程监控网关与Web云服务器软件协同运行,实现了对智能抛磨产线的远程数据监控的目的。本文基于智能抛磨产线实际生产需求,并结合现有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特点,设计了智能抛磨产线远程数据监控系统,并对系统分别进行了单元测试以及系统联调测试,测试结果验证本系统满足本文的基本功能需求,达到本文的设计目标。

二、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物联网教学的WebIDE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物联网教学研究现状
        1.2.2 集成开发环境研究现状
        1.2.3 WebIDE研究现状
    1.3 系统关键问题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关键技术研究与分析
    2.1 Theia
    2.2 React
    2.3 TypeScript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项目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4.2 各模块交互设计
        4.2.1 WebIDE启动交互设计
        4.2.2 远程物联网实验交互设计
        4.2.3 本地物联网实验交互设计
        4.2.4 WebIDE调试交互设计
    4.3 功能模块设计
        4.3.1 文件系统模块
        4.3.2 编辑器模块
        4.3.3 输出模块
        4.3.4 远程编译模块
        4.3.5 远程设备模块
        4.3.6 仿真模块
        4.3.7 本地烧入模块
        4.3.8 远程调试器模块
        4.3.9 题目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配置
    5.2 文件系统模块实现
    5.3 编辑器模块实现
        5.3.1 自定义语法高亮实现
        5.3.2 智能提示功能实现
    5.4 输出模块实现
    5.5 远程编译模块实现
        5.5.1 功能实现
        5.5.2 WebIDE集成
    5.6 远程设备模块实现
        5.6.1 功能实现
        5.6.2 WebIDE集成
    5.7 本地烧入模块实现
        5.7.1 功能实现
        5.7.2 WebIDE集成
    5.8 仿真模块实现
    5.9 远程调试模块实现
        5.9.1 功能实现
        5.9.2 WebIDE集成
    5.10 题目模块实现
    5.11 课程系统实现
    5.12 WebIDE不同用户隔离实现
    5.13 Docker容器回收实现
    5.1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环境
    6.2 模块功能测试
    6.3 非功能性测试
    6.4 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基于J2EE的在线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在线教学相关研究现状
        1.3.2 云计算技术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系统开发方法及相关技术
    2.1 分析建模工具
        2.1.1 BPMN业务流程建模
        2.1.2 UML统一建模语言
    2.2 系统开发技术
        2.2.1 B/S框架结构
        2.2.2 MVC开发模式
        2.2.3 J2EE开发技术
        2.2.4 SSH框架技术
        2.2.5 MySQL数据库技术
    2.3 云计算技术
        2.3.1 云计算技术概述
        2.3.2 云计算特点
第3章 在线教学系统云计算及负载均衡
    3.1 基于Hadoop的云计算在线教学系统
        3.1.1 Hadoop框架
        3.1.2 HDFS技术及其基本架构
        3.1.3 HDFS主要角色
        3.1.4 Map Reduce编程框架
    3.2 在线教学系统资源文件云计算存取模式
        3.2.1 资源文件读取流程
        3.2.2 资源文件写入流程
    3.3 负载均衡算法
    3.4 算法优化
        3.4.1 遗传算法
        3.4.2 教学资源优化负载均衡算法
    3.5 算法测试
        3.5.1 测试环境
        3.5.2 测试编码
        3.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第4章 系统分析
    4.1 系统可行性分析
    4.2 需求分析
        4.2.1 业务流程分析
        4.2.2 功能需求分析
        4.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第5章 系统设计
    5.1 系统框架设计
    5.2 功能模块设计
        5.2.1 注册登录功能模块
        5.2.2 公告管理功能模块
        5.2.3 资料管理功能模块
        5.2.4 教学管理功能模块
        5.2.5 作业管理功能模块
    5.3 数据库结构设计
        5.3.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第6章 系统实现
    6.1 系统开发环境设计
    6.2 网络部署设计
    6.3 分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6.3.1 注册登录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6.3.2 公告管理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6.3.3 资料管理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6.3.4 教学管理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6.3.5 作业管理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压铸车间内压铸模具运行维护研究现状
        1.2.2 设备远程运行维护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2 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系统总体方案
    2.1 压铸模具运行维护需求分析
        2.1.1 压铸模具结构组成
        2.1.2 压铸模具生产工况
        2.1.3 模具维护需求
    2.2 系统总体方案
        2.2.1 现场控制端总体方案
        2.2.2 服务器端总体方案
        2.2.3 远程终端总体方案
    2.3 本章小结
3 压铸模具现场维护控制系统设计
    3.1 压铸模具现场维护控制系统整体功能介绍
    3.2 集中润滑动作单元设计
        3.2.1 模具润滑部件
        3.2.2 润滑动作单元设计
        3.2.3 传感器选型
    3.3 PLC控制系统设计
        3.3.1 PLC数据分配
        3.3.2 PLC程序设计
    3.4 HMI触摸屏设计
    3.5 DTU通信模块设置
    3.6 本章小结
4 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开发技术选型及数据库设计
    4.1 通信协议
        4.1.1 TCP/IP协议
        4.1.2 HTTP协议
        4.1.3 Socket通信
        4.1.4 BIO和 NIO
        4.1.5 Modbus协议
    4.2 Java相关技术
        4.2.1 SpringBoot框架
        4.2.2 Netty框架
        4.2.3 MyBatis框架
        4.2.4 SpringSecurity框架
    4.3 Web前端相关技术
        4.3.1 Vue.js框架
        4.3.2 Node.js运行平台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CDM概念结构设计
        4.4.2 数据库PDM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压铸模具Web端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
    5.1 总体架构及相关技术选型分析
        5.1.1 程序设计架构
        5.1.2 开发工具及环境
    5.2 服务端程序设计
        5.2.1 .数据处理中心开发
        5.2.2 数据层功能设计
        5.2.3 权限管理功能设计
    5.3 Web远程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5.3.1 基于Restful的前端API设计
        5.3.2 前后端服务API设计
    5.4 前端系统设计
        5.4.1 前端程序设计方法
        5.4.2 用户管理模块页面设计
        5.4.3 模具管理模块页面设计
        5.4.4 状态监测模块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系统实验测试
    6.1 现场实验装置搭建
    6.2 Web端运维平台部署
    6.3 远程系统模具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6.4 系统运行维护功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基于互联网的压缩燃烧装置远程测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均质充量压缩燃烧研究现状
        1.2.2 智慧实验室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2 压缩燃烧装置远程测控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压燃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2.1.1 自由活塞压燃试验平台
        2.1.2 微控芯片及物联网通信模块选型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3 核心技术介绍
        2.3.1 传感器技术
        2.3.2 物联网技术
        2.3.3 HTTP协议
    2.4 本章小结
3 压缩燃烧装置远程测控系统硬件研制
    3.1 自由活塞竖直位移检测装置
        3.1.1 功能需求分析
        3.1.2 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与选型
        3.1.3 测量装置设计与参数计算
    3.2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3.3 嵌入式最小系统设计
        3.3.1 外部中断模数转换模块
        3.3.2 物联网通信模块
    3.4 本章小结
4 压缩燃烧装置远程测控系统软件开发
    4.1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概述
    4.2 服务器端设计
        4.2.1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4.2.2 核心数据业务设计
    4.3 Web客户端设计
        4.3.1 跨域动态网页设计
        4.3.2 网页界面设计及展示
    4.4 数据库配置与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功能测试及验证
    5.1 位移数据采集系统功能验证
        5.1.1 单个光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功能验证
        5.1.2 光电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功能验证
    5.2 数据存储与远程信息交互功能验证
        5.2.1 数据库远程存储功能验证
        5.2.2 web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功能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5)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平台数据库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虚拟现实技术与数据库技术
        1.2.2 虚拟实验平台及数据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虚拟实验平台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1.3.1 虚拟实验平台的技术路线
        1.3.2 主要工作
        1.3.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虚拟实验平台需求分析及开发技术架构
    2.1 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实验平台
        2.1.1 平台设计目标
        2.1.2 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2.2 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实验平台需求分析
        2.2.1 可行性分析
        2.2.2 平台的用户分析
        2.2.3 平台的功能性需求
        2.2.4 平台的非功能性需求
    2.3 开发平台及技术
        2.3.1 B/S模式
        2.3.2 B/S和C/S模式的比较
        2.3.3 PHP语言
        2.3.4 Ajax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平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1 实验平台数据库设计
        3.1.1 实验平台的E-R模型设计
        3.1.2 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
    3.2 实验平台数据库与前端的展示
        3.2.1 门户网站模块
        3.2.2 登录注册模块
        3.2.3 平台管理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台教学质量管控智能评估系统数据库及前端的实现
    4.1 评估系统总体设计
        4.1.1 评估系统设计目标
        4.1.2 评估系统总体架构
        4.1.3 评估系统功能结构
        4.1.4 评估系统流程图
    4.2 评估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前端实现
        4.2.1 评估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4.2.2 用户管理模块的数据库及前端
        4.2.3 在线考试模块的数据库及前端
        4.2.4 评估分析模块的数据库及前端
        4.2.5 系统管理模块的数据库及前端
        4.2.6 反馈模块的数据库及前端
    4.3 智能组卷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3.1 智能组卷问题分析
        4.3.2 遗传算法智能组卷设计与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实验平台的测试
    5.1 实验平台测试环境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实验平台功能测试
        5.2.1 测试流程
        5.2.2 登录注册功能测试
        5.2.3 平台教学质量管控功能测试
        5.2.4 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5.2.5 后台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5.2.6 平台实验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学术成果

(6)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慢病管理概述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分析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自动测试虚拟平台的3d实验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三维虚拟实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维虚拟实验架构设计分析
    2.1 三维虚拟实验开发工具选型及特点
        2.1.1 Unity3D开发三维项目的优势
        2.1.2 三维虚拟实验特点
    2.2 虚拟测试实验总体方案设计
        2.2.1 三维虚拟测试实验功能分析
        2.2.2 三维虚拟测试实验开发思路
        2.2.3 三维虚拟仿真实验的总体框架设计
    2.3 三维虚拟测试实验的关键难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的模型与功能设计与实现
    3.1 实验仪器与场景的建模
        3.1.1 三维建模工具选择
        3.1.2 虚拟仪器建模规范
        3.1.3 实验仪器本体模型建模处理流程
        3.1.3.1 仪器模型外部轮廓建模
        3.1.3.2 三维仪器模型子模型建模
        3.1.3.3 制作贴图及材质
        3.1.4 三维资源搭建场景
    3.2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的各个模块设计
        3.2.1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测试实验的整体架构设计
        3.2.2 三维脉冲波形测试实验登录模块设计
        3.2.3 三维虚拟仪器的拖拽生成模块设计
        3.2.4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相机管理与场景漫游设计
        3.2.5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仪器连线设计
        3.2.6 虚拟仪器的面板操作设计
    3.3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场景优化设计
        3.3.1 基于ResMgr的场景资源加载优化
        3.3.2 实验场景基于烘焙模式的光照资源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的波形与编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波形处理模块的设计
        4.1.1 基于轮询函数的波形数据输入模块设计
        4.1.2 基于Linerenderer的波形显示模块设计
        4.1.3 虚拟信号发生器的波形生成模块设计
        4.1.4 虚拟示波器的信号显示模块设计
    4.2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基于UGUI的编程模块设计
        4.2.1 三维虚拟编程系统界面设计
        4.2.2 基于GameManager的编程输入处理模块的设计
    4.3 虚拟实验消息分发与事件中心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发布与优化
    5.1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的发布
        5.1.1 基于WebGL的三维测试实验发布流程
        5.1.2 基于Tomcat的服务器搭建
        5.1.3 虚拟测试系统的打包与发布
    5.2 三维脉冲波形测试实验测试
        5.2.1 基于Profiler工具的项目优化
        5.2.2 浏览器场景运行测试
        5.2.3 三维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的测试总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小水电站群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水电站监测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水电站远程监测研究概况
        1.2.2 云平台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内容
    1.4 本文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2.1 ASP.NET技术
    2.2 网络应用框架技术
        2.2.1 C/S架构
        2.2.2 B/S架构
    2.3 C#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2.4 MySQL数据库技术
        2.4.1 MSSQL数据库技术
        2.4.2 PostgreSQL数据库技术
        2.4.3 MySQL数据库技术
    2.5 云平台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水电站群远程监测系统相关业务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论证
        3.1.1 经济可行性论证
        3.1.2 技术可行性论证
    3.2 水电站监测工作业务分析
        3.2.1 水电站各站点线路运转状态监测工作业务描述
        3.2.2 水电站数据监测工作描述
    3.3 用户需求分析
        3.3.1 系统总体目标
        3.3.2 功能需求分析
        3.3.3 性能需求分析
        3.3.4 其他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系统云平台搭建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表关系设计
        4.3.2 数据库表设计
        4.3.3 数据库数据获取
    4.4 系统功能设计
        4.4.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4.4.2 水电站地理位置显示模块设计
        4.4.3 水电站首页运行状态模块设计
        4.4.4 水电站实时数据监测模块设计
        4.4.5 水电站生产情况展示模块设计
    4.5 系统功能实现
        4.5.1 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4.5.2 水电站地理位置显示模块实现
        4.5.3 水电站首页运行状态模块实现
        4.5.4 水电站实时数据监测模块设计
        4.5.5 水电站生产情况展示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水电站群的远程监测系统测试
    5.1 软件测试基础
        5.1.1 软件测试环境
        5.1.2 软件测试方法
        5.1.3 软件测试流程
    5.2 软件系统测试
        5.2.1 软件功能测试
        5.2.2 软件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9)面向光纤时频传递中继的智能值守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能值守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
    2.1 引言
    2.2 智能值守系统的总体方案
        2.2.1 系统设计原则
        2.2.2 智能值守系统的需求分析
        2.2.3 智能值守系统的总体架构
    2.3 系统关键技术
        2.3.1 数据传输协议
        2.3.2 插值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值守系统的控制终端设计
    3.1 引言
    3.2 数据中继模块的设计
        3.2.1 光电检测电路模块的设计
        3.2.2 树莓派的选型与设计
        3.2.3 温度传感器模块的选型与设计
    3.3 数据控制模块的设计
    3.4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3.4.1 功率采集模块的选型与设计
        3.4.2 信号采集模块的选型与设计
    3.5 网络传输模块的选型与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值守系统的数据中心及控制平台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数据服务中心的程序设计
        4.2.1 数据服务中心的服务器搭建
        4.2.2 数据服务中心的接口程序设计
    4.3 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4.4 系统控制平台的程序设计
        4.4.1 Web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4.4.2 微信小程序程序设计
        4.4.3 语音交互程序设计
    4.5 短信预警功能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值守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5.1 引言
    5.2 系统的控制终端部分可用性测试
    5.3 系统的数据中心及控制平台部分可用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抛磨产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2 系统整体方案及关键技术
    2.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架构
    2.3 远程监控网关关键技术
    2.4 Java Web服务器的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远程监控网关的设计与开发
    3.1 网关的需求分析和硬件平台
    3.2 4G网络通讯模块的设计
    3.3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3.4 数据发送模块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云平台的Web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监控系统服务器需求分析
    4.2 MQTT Broker的搭建
    4.3 Web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4.4 Web服务器后台开发
    4.5 Web服务器前端开发
    4.6 My SQL数据库表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远程监控系统的测试与论证
    5.1 系统测试方案
    5.2 单元测试
    5.3 系统联调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物联网教学的WebIDE开发[D]. 梁赋奇. 浙江大学, 2021(02)
  • [2]基于J2EE的在线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宁光莹. 阜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D]. 梁启森. 浙江大学, 2021(09)
  • [4]基于互联网的压缩燃烧装置远程测控系统研究[D]. 陈煌达. 浙江大学, 2021(09)
  • [5]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平台数据库研究与开发[D]. 王伟泽.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6]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7]基于自动测试虚拟平台的3d实验设计与实现[D]. 管晓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小水电站群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曾亚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面向光纤时频传递中继的智能值守系统设计与研究[D]. 谢欢悦.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抛磨产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D]. 李兆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