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一、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瞿华香,崔国贤,张岳平[1](2021)在《芦笋茎枯病防控策略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芦笋茎枯病发生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芦笋野生种质资源及其抗茎枯病应用前景和芦笋茎枯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认为大力加强芦笋抗茎枯病品种的选育是病害防控的根本方向和关键策略。

曾华兰,何炼,叶鹏盛,蒋秋平,华丽霞,黄玲,韦树谷,王明娟,代顺冬,张敏,何晓敏[2](2021)在《四川芦笋主要病虫害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为指导芦笋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对芦笋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过程中,芦笋的主要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炭疽病、根腐病、枯梢病等,主要虫害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蓟马等。研究了芦笋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为四川芦笋病虫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芦笋生产的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郭雨欣[3](2019)在《芦笋茎枯病绿色防治技术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芦笋茎枯病是由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引起的真菌病害,是芦笋种植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在世界上许多芦笋产区均有发生,为典型的芦笋茎部病害。芦笋茎枯病会造成芦笋产量显着降低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着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海南省地处我国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有利于芦笋实现周年生产,提高产量,但同时也使芦笋更易受到茎枯病菌的侵染和危害。本文通过对海南省文昌地区的芦笋田进行芦笋茎枯病病害调查,广泛采集病样分离病原菌,并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和高效安全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研究,以期为生产上进行芦笋茎枯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病原菌分离鉴定: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文昌试验基地芦笋田采集发病茎秆,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共分离得到纯化菌株8株,其中菌株GZ05致病力最强。2、rDNA-ITS序列分析: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分离到的8株病原分离菌进行PCR扩增,8个参试菌株的ITS长度均为600 bp左右,经NCBI的Blast比对发现菌株与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同源性高达99%以上。利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8个参试菌株与拟茎点霉菌聚在同一分支。根据菌丝形态和ITS序列鉴定结果,确定了 8株参试菌株均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3、菌株GZ05生物学特性:对GZ05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为3~10时菌丝均可生长,最适pH值是7.0;菌丝在含不同碳氮源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最适碳源为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酸,最适氮源为硝酸钾;最适生长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5℃。4、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选用11种不同剂型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GZ05的抑制作用。经分析发现不同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不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咪鲜胺水乳剂,其EC50为0.015 mg/L,EC75值为0.03171 mg/L,EC95值为 0.09324 mg/L。5、拮抗菌株的分离鉴定:从芦笋茎秆上分离获得26株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5株菌株(BS-1、BS-5、BS-11、BS-17、BS-19)对芦笋茎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BS-11的抑菌效果最强。6、菌株BS-11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通过菌落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菌株BS-11为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染色阴性等特征。7、16S rDNA序列分析:利用通用引物27F和1492R对筛选到的5株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经NCBI 的 Blast比对后,与 Bacillus pumilus(EU594558.1、KT003271.1)、Bacillus safensis(MK517598、708899.1)、Bacterium(MK072997)同源性最高,达到99%。利用MEGA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供试菌株与B.pumilus、B.safensis、Bacterium聚在同一分支上,初步认定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terium)。8、gyrB序列分析:利用gyrB基因对供试菌株进行分析,以供试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gyrB基因,经BLAST软件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已报道的B.safensis gyrase subunitB(gyrB)gene(KX011111.1)相似度达 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基因序列和gyrB序列结果,将其鉴定为沙福芽孢杆菌(B.safensis)。9、田间试验:结合田间防虫网,将室内筛选到的杀菌剂和生防菌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防虫网、杀菌剂和生防菌防治芦笋茎枯病均有不同的效果。综合三次施药试验的结果发现,利用田间防虫网,在试验小区同时喷施杀菌剂和生防菌发酵液后,小区病情指数与施药前病情指数相比变化最大,由施药前的13.26降低至4.09,三次试验的防效指数分别为64.66%、72.87%、74.39%,防治效果最为显着。

孟凡[4](2013)在《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研究》文中指出内容摘要:对江西、海南、福建、山东、河北、山西六个省的芦笋茎枯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分析了他们的rDNA-ITS序列,并做了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芦笋茎枯病菌的病原物是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 (Sacc.) Bubak),各省菌株在生长速率和菌落特征上有差异,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分化,海南和山西的菌株被聚在一起,其它不同省份地理来源的菌株各被聚在一起,河北省菌株的ITS序列较其他省差异较大,碱基长度为561,其它省为563;邻接法(NJ)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天门冬拟茎点霉属和其它属的真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拟茎点霉和同属半知菌腔孢纲的茎点霉亲缘关系较远,与半知菌丝孢纲的镰孢属和木霉属亲缘关系较近。对芦笋茎枯病菌的产孢特性进行了研究,在PDA、OMA、NL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的菌株分别是XT1、FJ3和LT1,在OLPDA和OLDA上FJ5产孢量最大,各菌株在NLDA、WA、Czapek培养基上产孢量都较少;菌株在PDA上31℃时产孢量最大,34℃时不产孢,各组温度下产孢量的大小关系基本上是FJ1>FJ3>XT1;日光照射可促进产孢,黑光灯照射可抑制XT1产孢,促进FJ菌株产孢,无任何光照不利于产孢;有机氮源促进产孢,碳源对于是否产孢没有影响;孢子悬浮液接种法接种的最适浓度为1×106孢子/mL,FJ2菌株在5个被测菌株中致病力最强。测定了芦笋茎枯病菌分泌的三种细胞壁降解酶的酶活,发现三种酶的活力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且在反应开始的前20min快速下降,20min后酶活继续下降但下降速率减慢;相同温度或相同pH值条件下,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比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的活性高,最适反应温度都是60℃,最适pH值4.0,纤维素酶(Cx)的活性比其它两种酶低。测定了六个省共24个芦笋茎枯病菌菌株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的敏感性,发现六省芦笋茎枯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基线EC50=0.107mg/L,有3个省的菌株对多菌灵存在抗药性,其中山东省菌株的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最高,EC50=1.10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频率为100.00%;江西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58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频率为50.00%;福建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33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低抗,抗性频率为25.00%;对代森锰锌的敏感基线EC50=7.48mg/L,有3个省的菌株对代森锰锌存在抗药性,福建省菌株的抗药性最强,EC50=34.53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频率为25.00%;河北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15.88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低抗,抗性频率为50.00%;山东省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14.19mg/L,最高抗性水平为低抗,抗性频率为25.00%。

张金良,刘登雷,杨建国,刘春来,申香菊,徐美艳,崔小英[5](2012)在《中国芦笋茎枯病相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芦笋茎枯病是影响当前芦笋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为一旦感染茎枯病将很难根除,因此,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癌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余智城,林秀香,林秋金,陈振东,卢松茂[6](2011)在《中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芦笋茎枯病[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芦笋茎枯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了参考。

杨贵成[7](2010)在《芦笋茎枯病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芦笋茎枯病已成为影响产量与质量重要因素,根据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在6月底至7月上旬防治,以后每隔7天防治一次,效果最好。根据发病因素分析,定植年限多的发病重,地势低洼的田块发病重,间作的田块发病重,降雨量大、降雨期长的、高温高湿发病重。所以,在定植芦笋时应综合考虑选择地势高爽,没有定植过的田块,并且注意病害的防治。

马利平,郝变青,乔雄梧[8](2009)在《山西省芦笋病害现状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文中提出通过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害茎枯病和枯萎病的为害程度、病害侵染规律、相关因素以及对芦笋污染因素(如滥用农药的污染、大气和酸雨的污染、土壤的污染、肥料污染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山西省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即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选择适宜的定植田、科学合理进行病害防治、平衡施肥、合理灌溉、搞好大田管理减少发病因素等措施。

菅文磊[9](2007)在《芦笋茎枯病抗性的生理基础研究及抗性突变体的筛选》文中提出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别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以嫩茎为食的雌雄异株多年生植物,是出口创汇的一种高档蔬菜。芦笋茎枯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在中国、日本、美国、巴西、法国等20个国家发生危害,一般发病率50%~100%,病茎枯死率10%~30%,重者全田毁灭,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芦笋产区常常发生因本病的严重为害而造成基地成片翻耕改种或边种边毁的现象。本研究以芦笋品种美国加州UC308 F1为材料,利用苗期接种天门冬拟茎点霉,研究营养液加硅和喷施甲壳素处理对芦笋幼苗主要抗氧化系统及抗病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茎枯病抗性的诱导,旨在阐明硅与甲壳素在抵御、缓解芦笋茎枯病病害中的调节机制,为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提供技术依据;另外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芦笋品种愈伤再生能力,研究了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对芦笋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为芦笋抗病突变体的筛选提供研究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芦笋茎枯病菌——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在含不同浓度NaCl、Na2SiO3溶液的PDA培养基中培养,结果发现NaCl处理对病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的Na2SiO3均能明显抑制病菌的生长。虽然低浓度(3 mmol/L)的Na2SiO3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但Na2SiO3浓度大于6 mmol/L时,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显着地高于对照,且随Na2SiO3浓度升高对病菌的生长抑制越明显。2.接种天门冬拟茎点霉后,施2.0 mmol/L硅处理提高了芦笋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物(G-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氮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极显着的降低了芦笋茎枯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相对防治效果达39.33%,提高了芦笋对天门冬拟茎点霉的抗病能力。3.接种天门冬拟茎点霉后,在不同时期喷施甲壳素都能使芦笋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明显提高,但不同时期喷施对各种酶的活性影响不同,接种后马上喷施影响最显着;在接种前2 d、接种当天、接种后2 d喷施甲壳素都能显着降低了芦笋经枯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39.33%、45.45%和23.68%,喷施甲壳素提高了芦笋对茎枯病的抵抗能力。4.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芦笋不同品种的脱分化率及愈伤生长速度不同,品种‘硕丰’脱分化率最高。0.7%EMS对愈伤组织的致死率及褐化率显着高于0.5%EMS。相同浓度的EMS处理对不同材料的影响有显着差异,对品种‘冠军’影响极显着。培养的愈伤组织在含有激动素1 mg/ml KT的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达61.8%;‘冠军’的分化率显着高于其它两个品种。该体系可用于芦笋抗性突变体的筛选。

张艳秋,刘伟,赵虎[10](2004)在《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二、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芦笋茎枯病防控策略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芦笋茎枯病发生及其病原菌研究进展
2 芦笋茎枯病防控技术研究
    2.1 栽培管理技术
    2.2 化学农药防治
    2.3 生物农药防控
3 芦笋野生种质资源及其抗茎枯病应用前景分析
4 芦笋抗病育种的重要性与展望

(2)四川芦笋主要病虫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及方法
    1.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1.3 害虫采集与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芦笋主要病害及其发生危害规律
        2.1.1 芦笋茎枯病。
        2.1.2 芦笋褐斑病。
        2.1.3 芦笋根腐病。
        2.1.4 芦笋炭疽病。
        2.1.5 芦笋枯梢病。
    2.2 芦笋主要虫害及其发生危害规律
        2.2.1 夜蛾类害虫。
        2.2.2 蚜虫。
        2.2.3 蓟马。
3 结论
4 讨论

(3)芦笋茎枯病绿色防治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芦笋及芦笋茎枯病
        1.1 芦笋
        1.2 芦笋茎枯病
        1.2.1 发生、分布及危害
        1.2.2 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1.2.3 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
        1.2.4 芦笋茎枯病的发病条件
    2 芦笋茎枯病的防治现状
        2.1 农业防治
        2.2 化学防治
        2.3 生物防治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病原菌的分离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仪器
        1.1.2 试剂
        1.1.3 引物
        1.1.4 培养基
        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1.3 形态学鉴定
        1.4 分子生物学鉴定
        1.4.1 菌丝收集
        1.4.2 参试菌株DNA的提取
        1.4.3 扩增产物的克隆连接转化
        1.5 菌种保存
    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碳氮源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2.2.1 碳源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2.2.2 氮源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2.3 菌丝生长致死温度测定
        2.4 菌丝最适生长温度
        2.5 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的分离
        3.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3.4.1 不同碳源对GZ05菌丝生长的影响
        3.4.2 不同氮源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4.3 菌丝生长致死温度测定
        3.4.4 不同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4.5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11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杀菌剂
        1.1.3 实验仪器
        1.2 方法
        1.2.1 菌株活化
        1.2.2 参试药剂母液配制
        1.2.3 含药培养基配制
        1.2.4 预实验
        1.2.5 参试药剂抑菌效果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的EC_(50)值的比较分析
        2.2 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的EC_(75)值的比较分析
        2.3 芦笋茎枯病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芦笋茎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1 拮抗细菌的筛选
        1.1 实验材料
        1.1.1 试验仪器
        1.1.2 试剂
        1.1.3 供试培养基
        1.1.4 引物
        1.2 拮抗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芦笋茎枯病拮抗菌株的分离及室内抑菌研究
        2.2 拮抗细菌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
        2.3 拮抗菌株的分子鉴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田间防控试验
    1 材料
        1.1 供试药剂
        1.2 供试菌株
        1.3 供试物理防控措施
        1.4 田间试验地点
    2 田间试验方法
        2.1 生防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2.2 田间实验设计
    3 结果和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芦笋及其芦笋产业概况
        1.1.1 芦笋简介
        1.1.2 芦笋产业介绍
    1.2 芦笋病害概述
        1.2.1 芦笋茎枯病
        1.2.2 芦笋枯萎病
        1.2.3 芦笋根腐病
        1.2.4 芦笋褐斑病
    1.3 芦笋茎枯病研究进展
        1.3.1 芦笋茎枯病的世界分布
        1.3.2 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地位
        1.3.3 芦笋茎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3.3.1 菌丝生长特性
        1.3.3.2 分生孢子形态特征与萌发特性
        1.3.3.3 寄主范围
    1.4 芦笋茎枯病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1.4.1 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生原因
        1.4.1.1 芦笋茎枯病在中国的分布
        1.4.1.2 芦笋茎枯病的症状
        1.4.1.3 芦笋茎枯病的侵染循环
        1.4.1.4 芦笋茎枯病的发病因素
        1.4.2 芦笋茎枯病的化学防治
        1.4.3 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
        1.4.4 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课题来源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地理来源天门冬拟茎点霉的差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形态学鉴定方法
        2.1.3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2.1.4 病原菌培养性状观察
        2.1.5 不同省份菌株 ITS 序列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3 生物学差异比较
        2.2.4 ITS 序列比较
        2.2.5 不同省份 ITS 序列聚类分析
        2.2.6 不同属之间 ITS 序列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产孢条件的优化和毒力差异的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所用菌株和芦笋来源
        3.1.2 分离与鉴定
        3.1.3 试剂和设备
        3.1.4 培养基成分
        3.1.5 培养方法
        3.1.6 产孢计算方法
        3.1.7 孢子液接种
        3.1.8 病情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培养基成分对产孢的影响
        3.2.2 培养温度对产孢的影响
        3.2.3 光照对产孢的影响
        3.2.4 不同碳氮源对产孢的影响
        3.2.5 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接种对发病的影响
        3.2.6 不同菌株孢子悬浮液接种对发病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芦笋茎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和试剂
        4.1.2 酶的提取与纯化
        4.1.3 DNS 试剂的配制
        4.1.4 标准曲线的制作
        4.1.5 酶活测定溶液
        4.1.6 酶活测定的反应条件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4.2.2 pH 值对酶活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和酶活的关系
    4.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地理来源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药剂
        5.1.2 供试菌株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1.5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差异
        5.2.2 不同省份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水平差异
        5.2.3 芦笋茎枯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抗药性差异
        5.2.4 不同省份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抗药水平差异
        5.2.5 芦笋茎枯病菌对两种杀菌剂抗药水平差异
    5.3 讨论
本文结论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芦笋茎枯病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芦笋
2 芦笋茎枯病症状
3 芦笋茎枯病的病原菌
4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5 发病条件
6 传播方式
7 发生发展规律
8 防治措施
    8.1 选用抗病品种
    8.2 种子检疫和种子处理
    8.3 选好适宜地块以沙壤土为宜。要求选择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耕层较深的旱田[20]。
    8.4 土壤消毒
    8.5 清洁田园
    8.6 合理施肥
    8.7 田间管理
    8.8 化学防治
    8.9 合理调整采收期
    8.1 0 打顶疏枝
9 研究展望
    9.1 生物学特性方面
    9.2 防治策略目前, 生产上防治芦笋茎枯病主要依赖于化学

(6)中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害症状
2 病原菌
    2.1 病原菌学名
    2.2 病原菌形态特征
    2.3 生物学特性
3 病害的发生规律
    3.1 病原菌的侵染循环
    3.2 病害发生与流行
4 芦笋茎枯病抗性生理
5 芦笋茎枯病的防治
6 展望
    6.1 病菌的侵染过程和致病机制
    6.2 病菌的寄住范围
    6.3 生物农药
    6.4 抗病品种

(8)山西省芦笋病害现状及无公害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芦笋主要病害及为害程度
2 芦笋病害侵染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2.1 芦笋茎枯病菌侵染规律
    2.2 芦笋枯萎病菌侵染规律
    2.3 芦笋根腐病菌侵染规律
    2.4 芦笋病害相关因素分析
        2.4.1 降雨与发病的关系
        2.4.2 土壤湿度与发病的关系
        2.4.3 栽种历史与发病的关系
        2.4.4 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2.4.5 管理水平与发病的关系
3 芦笋污染因素分析
    3.1 滥用农药的污染
    3.2 肥料污染
    3.3 水体污染
    3.4 大气和酸雨的污染
    3.5 土壤的污染
4 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
    4.1 选用抗病品种
    4.2 种子消毒
    4.3 选择适宜的定植田
    4.4 科学合理进行病害防治
        4.4.1 防治时间的选择
        4.4.2 防治方法的选择
        4.4.3 防治药剂的选择
    4.5 平衡施肥, 合理灌溉
    4.6 搞好大田管理, 减少发病因素

(9)芦笋茎枯病抗性的生理基础研究及抗性突变体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芦笋茎枯病的研究
        1.1.1 芦笋
        1.1.2 芦笋茎枯病菌
        1.1.3 芦笋茎枯病危害症状
        1.1.4 侵染循环
        1.1.5 发病规律
        1.1.6 防治措施
        1.1.7 芦笋品种资源及现有品种的抗病性研究
    1.2 硅在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作用
        1.2.1 硅营养与植物生长
        1.2.2 硅营养与植物抗病性
        1.2.3 抗病机制
    1.3 甲壳素及壳聚糖诱导植物抗病机制研究
        1.3.1 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
        1.3.2 诱导病程相关蛋白
        1.3.3 诱导木质素形成
        1.3.4 信号传导
        1.3.5 小结
    1.4 甲基磺酸乙酯(EMS)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4.1 诱变育种的研究状况
        1.4.2 EMS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1.4.3 EMS诱变技术
        1.4.4 问题与展望
        1.4.5 小结
2 硅诱导芦笋对茎枯病的抗性及其生理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芦笋茎枯病病菌的分离培养
        2.1.3 硅营养对茎枯病菌生长的影响试验
        2.1.4 硅营养试验处理
        2.1.5 测定方法
        2.1.6 硅含量测定
        2.1.7 诱导耐病效应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Na_2SiO_3对茎枯病菌生长的影响
        2.2.2 硅处理对芦笋体内SOD、CAT活性的影响
        2.2.3 硅处理对芦笋体内PAL、PPO、G-POD活性的影响
        2.2.4 硅处理对芦笋体内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2.2.5 硅处理对芦笋体内Si含量的影响
        2.2.6 硅对芦笋发病指数的影响
    2.3 讨论
3 甲壳素诱导芦笋茎枯病抗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处理
        3.1.3 抗病效应试验
        3.1.4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1.5 芦笋光合作用的变化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甲壳素对芦笋抗茎枯病发病指数的影响
        3.2.2 甲壳素对芦笋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 甲壳素对芦笋光合速率的影响
        3.2.4 甲壳素对芦笋气孔导度的影响
    3.3 讨论
4 烷化剂EMS处理对芦笋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芦笋愈伤组纵脱分化情况
        4.2.2 EMS处理对芦笋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4.2.3 愈伤组织分化及增殖
        4.2.4 幼曲移栽后的生长及突变体筛选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10)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特点及消长规律
2 发病原因
    2.1 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
    2.2 发病与品种的关系
    2.3 发病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2.4 重治轻防
3 无公害防治技术
    3.1 农业措施防治
    3.2 药剂防治

四、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芦笋茎枯病防控策略研究进展[J]. 瞿华香,崔国贤,张岳平. 长江蔬菜, 2021(18)
  • [2]四川芦笋主要病虫害调查[J]. 曾华兰,何炼,叶鹏盛,蒋秋平,华丽霞,黄玲,韦树谷,王明娟,代顺冬,张敏,何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1)
  • [3]芦笋茎枯病绿色防治技术初步研究[D]. 郭雨欣.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研究[D]. 孟凡.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5]中国芦笋茎枯病相关研究进展[J]. 张金良,刘登雷,杨建国,刘春来,申香菊,徐美艳,崔小英. 北京农业, 2012(12)
  • [6]中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余智城,林秀香,林秋金,陈振东,卢松茂.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3)
  • [7]芦笋茎枯病防治技术研究[A]. 杨贵成. 第二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8]山西省芦笋病害现状及无公害生产技术[J]. 马利平,郝变青,乔雄梧. 山西农业科学, 2009(01)
  • [9]芦笋茎枯病抗性的生理基础研究及抗性突变体的筛选[D]. 菅文磊. 浙江大学, 2007(03)
  • [10]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 张艳秋,刘伟,赵虎. 现代化农业, 2004(10)

标签:;  ;  

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