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上的主客体关系

哲学史上的主客体关系

一、哲学史上的主体与对象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黄斯琪[1](2021)在《康德和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及其异同》文中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梳理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重点分析和比较康德与黑格尔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本文的思路在于:第一,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本身及其演变。第二,讨论康德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第三,讨论黑格尔对此问题的解决。第四,总结两种方案的异同。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本身及其演变。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这个问题一方面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即世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当把“存在”分解为“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时候,思维和精神存在同质,所以,可以提出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个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认识论问题)。它涉及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我们把“存在”分解为“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问题就变成了“思维与物质有无同一性”(异质问题)和“思维与精神存在有无同一性”(同质问题)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认识论问题。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对象(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即究竟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按照康德的看法,将对象或世界进行现象和本体(本质)的二分后,这个问题又进一步细分为:现象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问题?本体(本质)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问题?根据上述的划分,笔者将简要勾勒“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历史演变,并且讨论在此问题上唯理论和经验论对康德的影响。唯理论的观点影响了康德:康德在主体中寻求使知识产生普遍必然性的形式,这种先天思路来自唯理论。经验论者洛克和休谟认为实体不可知,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可感性质(现象),因为实体不可被直接感知,这或许导致了康德去划分现象界和本体界。第二部分讨论康德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康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但他的认识论事实上涉及了该问题。这一章将论述两个问题:一、在康德看来认识现象是何以可能的?回答了认识现象的可能性根据,就解决了现象领域中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二、康德为什么认为不能认识本体或自在之物?即为什么在本体领域不能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这就是认识领域的划界问题。康德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如经验论和唯理论那样),而是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对立与统一转换成了思维形式和感觉材料、对象(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对立与统一,这是康德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康德的“先验思路”或“先验哲学”。康德通过这样的“先验思路”,在现象领域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否认了在本体(自在之物)领域解决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可能性,将本体领域留给了实践哲学(道德哲学)和神学(信仰)。第三部分讨论黑格尔对此问题的解决。与康德不同,黑格尔是有意识地要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他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存在论的同一性和认识论的同一性。并且,黑格尔对此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对康德的理论哲学的批判之上。此部分论述两个内容:分别讨论黑格尔对康德的解决方案的批判以及黑格尔自己的解决方案。第一个层面,讨论黑格尔对康德的解决方案的批判。首先,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范畴理论。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范畴本质上是主观的。思维正是要从知性阶段过渡到理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才可以把握无限。停留于知性阶段的范畴是贫乏的,不具备把握无限的能力,但是过渡到理性阶段的范畴具有把握无限的能力,理性阶段的范畴既是思维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的规定性。其次,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和不可知论。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自在之物”是抽象的、贫乏的。他的理由是,无限之物并不是不能被把握的,而是等着人类理性去把握。黑格尔批评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理论,认为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观点是错误的。针对康德对先验理念(传统的三大实体)的批判,黑格尔进行了反批判。他们较量的核心是如何理解“存在”概念,如何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第二个层面,讨论黑格尔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对“存在”的理解,这是其理论前提,黑格尔和康德的理解是不同的:康德理解的“存在”是时空中感性的存在,黑格尔的“存在”是逻辑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康德所指的“存在”其根据是黑格尔的“存在”概念,认为前者可以从后者推演出来。在存在论层面,黑格尔认为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因此,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在认识论层面,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就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辩证、发展过程。第四部分是结语,简要总结和评论两种解决方案的异同。两者相异之处在于,康德的方案是多元论的、不可知论的,而黑格尔的方案是一元论的、可知论的;康德给予了“感性”以重要地位,黑格尔则轻视“感性”;黑格尔的“存在”(Sein)与康德的“存在”即实存(Existenz)是不同的,前者是逻辑的“存在”,后者是感性的“存在”。两者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一种“先验思路”:康德通过先天形式(时空和范畴)在现象界使思维和存在达到同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及其演变所达到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也完全是“先天思路”即“先天构想”的结果,不是从经验得来的;黑格尔和康德对于“客观性”的理解是一致的,都认为客观的意味着普遍必然性;两人的根本相同之处还在于两者都是本质主义的立场。

徐国政[2](2021)在《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文中认为“自我中心困境”是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这一困境包含两方面内容:在“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的关系问题上,“我思主体”难以洞穿内在性的意识,超越自身切中外在于意识的异质性的客观对象,从而造成了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由于“我思自我”被实体化,从其出发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一问题始终蕴含和贯穿在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对它的克服和超越也就成为了近现代哲学所自觉到的主要理论任务。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观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方式对此问题予以了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回应,其清晰深刻的洞见对我们今天理解和克服这一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和超越为核心论题展开相关研究。“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产生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以及由此确立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被理解为独立自足、绝对实在、永恒在场的“第一实体”,由此取代了传统社会和哲学中“上帝实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解放的意义。然而,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同时蕴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遵循着基础主义、绝对主义、超越时间的非历史主义、“中心—边缘”结构模式的思维原则,来理解和设定自我,因而也就使其带有了先验、无根、封闭和独断的特性,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性以及与此内在关联的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一方面是,内在与超越的悖论构成了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由此必然造成“思存分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实体化必然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以及个人社会性的遮蔽造成人与人之间精神共通感的消解,由此加剧着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这构成了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解决上述“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黑格尔试图借助于概念辩证法以思辨的方式实现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然而,由于他仍拘泥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之内,因而其最多是意识内的“概念”对“存在”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也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做出有效回应的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理论原则,开创了崭新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为解决哲学史上所遗留的这一重大理论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推动了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对人与世界的纯粹意识关系进行了彻底颠倒,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意识哲学,也正是在本源性、基础性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找到了其现实性基础,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否定性统一。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实现了自我理解的根本性变革,即将自我理解为身心一体的感性存在和生成着的关系性存在,并最终将自我确立为“类主体”,由此也就有效地消解了实体性的自我观念。马克思以对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为基础,使“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困难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在前反思、前概念和前逻辑的生存论意义上,自我和世界在人的本源性实践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因而作为其内在环节和要素的思维与存在便具有了本源的统一性;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在社会性、开放性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中,人与自然进行着本质性的交换,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的统一,由此,思维与存在便实现了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在实践观点的视域中自我存在的本真性也获得了显露,即马克思通过对占有性生存方式中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和考察,觉解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就在于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而非孤立贪婪的“占有”,由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性的原子式“经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也就在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在现实社会中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伦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最后,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现代社会的分裂困境,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生成“人类社会”,由此打开人与人之间在“类”意义上的互通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

林沈丹[3](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哲学史上关于实践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实践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期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对实践思想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实践观。在古希腊时期,主要形成了苏格拉底关于善的实践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理论,他们都将实践视为善的行为与德性活动,实践被局限在伦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突出的伦理道德实践观。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主要有培根的实验论实践观与霍布斯的功利论实践观,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视域由伦理道德领域转移到实验科学领域与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从经验出发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哲学家们像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都在社会领域中从主体精神出发理解与把握实践,从而形成了显着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但总的来看,无论是伦理道德实践观还是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抑或是唯心主义实践观,它们都在历史领域内将实践看成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因而,实践只能沦为抽象的实践、形而上学的实践、片面的实践,我们可称其为“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逐渐形成阶段、正式确立并深入推进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与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实践思想成果,特别是吸收了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中的合理成分。马克思认为不能仅仅从主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也不能仅仅从客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而应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哲学的本真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改变世界,成功转向“实践的哲学”,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也即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成。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也是自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实践出发看待与理解对象世界,也即是从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出发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辐射轴心与“普照之光”,实践的思维方式辐射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自身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了全新的自然观、历史观、人学观、自由观等等。在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中,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实践地理解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实践观实质上是具有世界观意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人与世界的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也是全面的、彻底的。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实践的历史观、实践的人学观、实践的自由观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重大意义来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体现马克思实践观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面性与彻底性。其一,自然观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切入点,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逐步确立起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马克思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自然实质上是与人紧密相连的人化自然,历史的自然,从而形成实践的自然观。本文通过对实践的自然观的阐述不仅可以懂得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也能从中体会到马克思实践观的重大意义。其二,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产生了历史,也造就了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认为不能单纯从客体性思维方式出发将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不能单纯从主体性思维出发将历史看作是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历史不仅具有规律性,而且具有目的性,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这就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历史观。在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视域下,历史的生成、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规律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历史,历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其三,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马克思实践观与人学观相互作用,紧密相连。马克思不仅通过对人学思想的阐释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同时也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形成了对人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受到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限制,人要么成为思辨的人,要么成为抽象的人。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从实践出发全面审视与考察人,人成为现实的人,进而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人学观。其四,本文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因为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不是相互分离的外在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内在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的主线条与终极价值,同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的过程也即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也即是人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不仅可以理解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革命性意义,也有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根据以上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与解读,本文最终从其中得到些许启示或警示。首先,我们要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最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张起梁[4](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胡玲[5](2020)在《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文中提出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及伦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贺麟翻译的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他在此书的“出版说明”中指出,斯宾诺莎的思想被誉为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世界观上的无神论因素和认识论上的辩证法因素。这两点对斯宾诺莎思想成就的总结反映出了学界在很久以前研究斯宾诺莎所达到的理解和评价。但是相对于我们近些年来对斯宾诺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研究来说,以上的理解和评价显然是极为简略而且也不够全面的,特别是对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幸福论哲学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充分地揭示出来。而洪汉鼎在2012年出版的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一书的“译序”中指出,用知识来制约情感,以期达到最高、最完满的幸福,是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最根本的宗旨。这段话表达出我们在最近时期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的幸福论视角。据此,本文的主题就是去阐释斯宾诺莎哲学幸福论的理论成就,同时批判性地考察他的这个理论的一些缺失的困境。本论文通过对斯宾诺莎重要文本的梳理解读,通过对新近的关于斯宾诺莎的研究成果的吸取和升华,进一步看到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的人文主义复兴和理性启蒙的时代闪烁出耀眼的光辉,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在那个时代,只有他的哲学思考真正把世俗的人生幸福问题主题化、世俗化和主体化了。第二,他把伦理学中的善归为福,并且在自然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把伦理学和人生哲学与世界观本体论和方法学认识论内在地统一起来,使他的哲学幸福论有了更为完备的理论和逻辑基础。这也是洪汉鼎和姚大志已经指明了的东西。第三、他还发扬了启蒙时代的科学精神,用理性主义和几何学方法来构建描述自己的幸福论哲学,用来抵制把幸福和自由问题情感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然而,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斯宾诺莎思想中包含着自然化的神与超自然的神的理论矛盾、包含着把人世俗化和迷信人的心灵不死的矛盾,包含着否定自由然后又肯定自由的矛盾,特别是他刻意用“几何学”理论方法来构建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对幸福论哲学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却有很多不准不清,他的从公理到命题的逻辑推演也常有牵强。当代西方语义、逻辑分析哲学的成果则恰恰可以用来克服他的这些问题,并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幸福问题提供指引。本文由绪论、正文的四章、以及全文结语构成。在绪论中,我们分别论证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介绍和讨论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如何从这些成果中升华和提炼出更进一步的思考,然后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整体思路和论文的初步结论。在论文的第1章,我们从宏观上回顾了古希腊哲学家及中世纪的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人的伦理学及幸福论思想,并指出这些理论的根本性缺失在于,他们或者没有看到伦理与幸福问题在哲学应该占有的中心位置,或者是把伦理幸福问题和世界观、认识论问题在理论逻辑上割裂开来,或者是把幸福的主体加以神化和非人化。在论文的第2章,我们通过对斯宾诺莎主要着作的文本介绍和分析,呈现出斯宾诺莎斯以“实体”理论为核心概念的世界观本体论思考和他以“真观念”为核心概念的认识论思考,并指出他的这两方面思考最终都是为其哲学的最高主题——人之自由与幸福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奠基,这就体现出斯宾诺莎从自然主义出发,把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理论逻辑。论文第3章集中探讨了斯宾诺莎怎样在人性论、伦理学、自由和幸福问题的思考上,一方面坚持自然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把自由观和幸福观理性化的意向。但是这并没有破坏其理论的内在一致性。论文的第4章揭示出,斯宾诺莎以几何学方法作为其方法论原则,虽然他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界定不清,对一些重要命题的逻辑推论也不够严密,但这些问题可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语义、逻辑分析方法中得到解决,这就可以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幸福问题的理解。在论文最后的全文结语部分,我们把整个论文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性结论做了简要和鲜明的概括,同时对论文中论述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和反省,以便为将来更深入的研究找出方向。

李林海[6](2020)在《论马克思的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哲学和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历来存在着根本分歧,且都做出了错误的理解。唯心主义认为客体依赖于主体而存在,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完全颠倒了主体和客体的真实关系。旧唯物主义承认客体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但不了解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因而在两者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片面化倾向。只有到了马克思那里这一问题才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马克思认为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关于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贯穿和渗透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四重关系及社会历史之中。其一,在实践关系中;实践进行的过程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与客体在实践活动中是对立的两极,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和作用。其二,在认识关系中;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具有主动性,客体是被认识的对象,具有受动性。其三,在价值关系中;人是创造价值的主体,物是表现价值的客体。其四,在审美关系中,美是关系范畴,它体现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是缺一不可的。其五,在社会历史中;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历史主体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是现实的个人,人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自己的目的客体化,使历史中的客体受主体活动的自觉控制和支配。虽然马克思的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距今已有百余年,但仍旧焕发着时代价值,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都具有重大的思想启示。

王雪蒙[7](2020)在《西方哲学史视域下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实践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以其为主题的哲学思考呈现出多维度态势。马克思打破了用哲学来解释世界的常规认知,以“哲学是用于改变世界的”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以实践作为其哲学体系的逻辑基础,在理论演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最终建立了独特而新颖的实践观。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建立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继承中的,传统哲学中的实践观是建构在以纯粹的思辨建立起来的纯粹哲学,他们仅仅是在对实践做着逻辑和思辨的理论演绎,而忽视了实践活动本身的作用。而马克思实践观则是建立在现实之中,他是从社会现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状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对实践概念、范畴的逻辑演绎,他将实践渗透在其哲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通过实践使人类社会从人化的自然,从压迫、剥削和奴役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是为了实现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实践观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不仅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更为人们改变世界提供了方法。本文首先以西方哲学史上实践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为出发,以此来拷辩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通过对马克思各时期着作中的实践概念的梳理,来理顺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通过对传统哲学中实践观的批判与继承,实践观的基本要素的分析,来呈现马克思实践观的全貌。通过马克思实践观对“抽象存在”的扬弃,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回归与改变来厘清马克思实践观与传统实践观的区别。最后,以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为落脚点,以期用马克思实践观来指导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生产实践的开展。本文力图从整体性上来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从马克思自然观,认识论及历史观为出发点,来探寻实践观与三者的内在联系。从现实问题出发,来探寻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的难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孙娟娟[8](2020)在《论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文中研究指明张世英不仅是一名闻名于中外的哲学家还是一名贯通中西的美学家。在张世英的美学研究论着中,关于审美境界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与其他学者在阐述审美境界时有所不同,张世英将审美与自己所提出的万有相通的境界观结合到一起,并提出了以万有相通为本体论又以万有相通为追求的审美境界观。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张世英的哲学与美学论着的研读,对他所提出的万有相通的审美境界观进概括与梳理,并分析阐述其特征与价值。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下:绪论部分:首先,概述张世英先生的学术研究与理论着作,并梳理现代学术界对张世英研究的现状;其次,分析本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最后,阐述本论文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点。第一章:在对境界的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并对其审美境界观进行概括。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是指审美主体从“人——世界”的在世结构出发,以万有相通为本体论又以万有相通为审美追求的自由境界观。第二章:主要是从审美境界观的构成、呈现、特征三个方面具体阐发张世英关于审美境界观的内涵。第一部分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构成。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主要由在场与不在场、思维与想象、自我与世界构成。张世英认为,审美境界的建构需要借助于思维与想象,对在场的人或物进行不在场的超越才可以通达到审美的自由境界。第二部分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呈现。审美境界不单单属于形而上的美的境界的追求,它还是人生、艺术、语言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领域中的审美境界的追求。第三部分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特征。从纵向上看,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既包容了中西哲学思想又超越了中西哲学思想;从横向上看,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既包容了在场的人或物又超越了在场的人或物;综而视之,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还可以融注到生活、人生、艺术、宇宙等领域中去。因而,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又具有超越性、包容性、现实性的特征。第三章:从中、西方两个角度分析了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思想渊源。第一节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第二节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对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对黑格尔哲学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借鉴。第四章:主要是对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评价。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美学的未来发展、真善美的统一性、哲学家的人文忧思等方面来肯定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的理论价值。第二部分则是从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来表现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对现实的启示性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在肯定其审美境界观未来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审美境界观存在的不足。

肖宁[9](2019)在《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究竟如何理解这场革命的内容和意义,学界则存在许多不同意见。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解,根本上决定着对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理解。本文认为:纵观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只有从思维方式的转换和世界观革命的意义上才能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涵义,才能在根本意义上与以往哲学区别开来,看到马克思哲学的真实进步和现实意义。在“实践”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代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导致对“实践”概念的不同定义,但总体都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理论思维的怪圈,都是将整个世界分成两个世界:一个理念世界,一个现实世界,理念世界高于现实世界而存在,以理念世界来指导和影响现实世界。在这种理论思维的指导下,看待一切问题都只能从一个高于现实、超于现实的纯理念出发,在一系列的运动中,最终使现实符合理念,使存在符合思维。如此,思维与存在、现实与理念最终只能在理念中实现统一,而与现实相脱离。马克思在哲学思考之初就对唯心主义思维方式固有的缺陷有自觉:唯心主义造成了“现实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二者统一的严重障碍,也是造成拙劣的、错误的划分的根源。这是马克思批判思维形成的开端和基础。因为对理论思维局限性的自觉和警惕,马克思对任何理论都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思维的自觉促使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第一次逻辑转向: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立场转向了“现实的人”立场,这不仅得益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观点的有所保留,还得益于马克思始终面向现实,使马克思在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看法产生困难的时候,适时地转向了费尔巴哈“现实的人”的唯物主义立场。马克思始终以现实为导向,不全是在纯粹理论的意义上批判任何理论。马克思从来不是着眼于理论本身的逻辑是否自恰,而是以理论是否说明了现实、解决了现实问题来判断理论的价值。这同样表现在唯物主义立场中对待费尔巴哈哲学的态度,虽然借鉴了费尔巴哈的立场和相关概念,但因为有此前从事社会政治批判的经验,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认识从一开始就与费尔巴哈理解的“抽象的人”不一样。在费尔巴哈将人看成“感性对象性”的地方,马克思将“人”同时理解为“对象性活动”,从而完成了从人本学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关键一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几经辗转之后实践观的成熟,思想的革命性和影响也日渐明晰。马克思因为最初对唯心主义理论思维的自觉,以及在哲学根源处的警觉,使马克思创立实践思维成为可能。相较于唯心主义理论思维,马克思赋予了“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具体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主张从“实践”出发,“实践”地看待一切事物和哲学问题。由于哲学根基处变成了“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所以这条逻辑上的人和世界都要被重新“实践”地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的实践观实现了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意义上的革命性变革。

李飞翔[10](2019)在《康德先验自由研究》文中认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依据康德哲学的逻辑发展轨迹,可以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逻辑层次上的基本划分,以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准确地把握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之所在。概要言之,康德的自由概念主要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和至善自由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呈现为一个系统的、逻辑上合乎一贯的东西。具体说来,这个系统恰恰与思辨理性的模态范畴表中的三类范畴相对应,即依次对应于自由之可能性、自由之现实性和自由之必然性。至善自由是关于自由的至高境界,是在上帝护佑下实现尘世间德福一致的极致状态,也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以模态范畴表中的三大类范畴为引线,自由之精神基本上涵摄了理性认知的领域、道德实践的领域以及审美和目的论的领域,也即知、意、情三者的有机统一。基于此,关于康德自由思想的历史谱系也就初步被确立起来了。具体到康德本身,他在批判、继承前人(主要是经验论、唯理论以及法国启蒙思想等)的基础上逐渐构建起来了他的自由思想体系,即从先验自由出发经由意志自由、审美自由最终达至至善之境。在理论理性中,主体认知活动的顶点也就是以理性之最高原则对经验质料进行统摄,它在理论上诠释了设定先验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它意味着自行开始一个因果系列的自主性,为一般实践的自由在理论上预留了空间,虽然本身由于缺乏经验质料是空的,却对于实践自由是必不可少的。此种意义上的自由之可能性一旦进一步转化为实践的(它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可能性的层面不动),就渴求冲破它的单纯思想规定进而能够在现实之物中表征出来,这是它的必然要求。据此,先验自由必然需要过渡到实践自由阶段,实践活动就在于主体在客体中逐渐建立起自身的实在性,这样,它就会与经验质料相关联并以具体现实性的方式实现出来,经过这样的一个漫长历程,自由之可能性才能够得到落实。但是,自由之旅到此并未结束,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之间如何自然过渡,二者之间的鸿沟何以联结又成为了新的难题。据此,康德又提出了“审美判断力批判”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康德这里,他并没有把自由之必然性以客观的方式委托给形而上学,还是把它归结为人的审美活动本身,自由之旅从而暂时性地告一段落。在把握了康德自由思想的内部发展逻辑后,可以认为先验自由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它也是实践自由得以可能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康德哲学中最为晦涩难懂的一个部分。简而言之,自由在理论理性中的体现就是先验自由。先验自由是在宇宙论理念中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在混淆了理性的主观运用和客观运用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悖论,即把单纯观念性的东西误认在经验中也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东西,这就是理性的误用所导致的结果,其解决之道就在于认清理性起作用的范围,保持住理性概念的先验观念性,使其对现实经验仅仅只具有一种主观上的范导性就足够了。某种程度上,先验自由悖论的产生也是理性自身误用的结果。为了妥善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康德有意识地选择了二分式的思维范式去进行阐发。具体说来,康德通过区分对立命题的两种情况,指出自由和必然、自然因果性与自由性同时存在的可能性是有的,二者并不必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冲突状态;康德通过对“世界”这个主词概念的二重划分——物自体与现象之分,指出先验自由与自然因果性各自居于不同的位置、分别管辖不同的领域;接下来康德又通过“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的区分,主要在于说明关于宇宙论的理念主要不是一种构造性的理念,而是一种调节性的理念,引导着知性原理不断地趋近于理性为自己设定的无限圆满的形而上目标;通过主体“经验性品格”与“智性品格”的二重区分,指出人具有现象和本体这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而这其实和对世界的二重区分依次相对应的;最后,康德通过对“数学性”的二律背反和“力学性”的二律背反之区分,分别把四组二律背反划分为不同的阵营,从而为妥善解决二律背反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由此,自由和必然就都拥有了各自存在的合法理由和充分的根据。然而,由于康德主要还是在理性思辨的领域论证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其二分式思维范式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性。基于此,康德之后的学者们依旧在他所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着,黑格尔、马克思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完成了康德未竟的事业。一旦掌握了康德先验自由思想的核心精髓及其论证方式,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用先验思辨的致思方式去关照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观及其思想品格,从而用一种相对异质性的思维样态去促进我们自身思维层次的进化和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融会贯通基础上的文化复兴与繁荣。须知,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固有的思维范式中很容易导致精神上的晦暗与蜕化,这对于整个民族而言也是危险的事情。有意识地进行纯粹理性训练、持续不断地接受专业化的教育熏陶和滋养、并愿意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先验自由及其背后的先验思辨的思考方式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所起到的价值则是无可估量的,理论研究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它一开始所设定的崇高目标。尽管,这还不是它的全部意义。

二、哲学史上的主体与对象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哲学史上的主体与对象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康德和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及其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及其转化和演变
    2.1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涵义及其转化
    2.2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演变概述
    2.3 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对康德的影响
3 康德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
    3.1 认识现象的可能性
        3.1.1 纯粹感性形式
        3.1.2 纯粹知性形式
    3.2 认识本体的不可能性
        3.2.1 现象与本体的划界
        3.2.2 先验理念在时空中没有对象
4 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
    4.1 黑格尔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批判
        4.1.1 对康德“范畴”理论的批判
        4.1.2 对康德“自在之物”和不可知论的批判
    4.2 黑格尔的解决方案
        4.2.1 黑格尔的“存在”(Sein)概念
        4.2.2 存在论层面: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
        4.2.3 认识论层面: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
5 结语:两种解决方案的异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1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
    1.1 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与现代自我观念的确立
        1.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危机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
        1.1.2 “自我”的确立与深化:从笛卡尔到康德
        1.1.3 哲学反思的跃升与自我中心的困境:“现代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1.2 思维与存在的分裂:“我思之我”的根本困境
        1.2.1 “我思主体”的挺立与“思存二元论”问题的缘起
        1.2.2 “自我”的内在锁闭与存在的观念化
        1.2.3 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划分:“思存分裂”的深化
    1.3 “我思主体”的价值意蕴及其伦理困境
        1.3.1 占有性个人主义和价值个体主义:“我思主体”的基本价值意蕴
        1.3.2 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分裂问题的凸显
        1.3.3 价值个体主义的流行与价值共识危机
第2章 “自我”的实体化及其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我中心困境”的深层根源
    2.1 “自我”的实体化:近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2.1.1 实体化的自我观念与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2.1.2 “自我”的实体化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1.3 “我思主体”的实体化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
    2.2 “我思之我”的实体化与“思存分裂”困境的深层根源
        2.2.1 “内在”与“超越”的悖论: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
        2.2.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思存二元论难题的思辨解决
    2.3 “自我”的实体化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2.3.1 “自我”的实体化与“他者”维度的丧失: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
        2.3.2 个人社会性的遮蔽与精神共同感的消解
第3章 实践观点的理论变革与“实体化自我观念”的超越
    3.1 实践观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1.1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
        3.1.2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原则
        3.1.3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涵义与意义
    3.2 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实践观点的重大理论变革
        3.2.1 感性实践活动对纯粹意识关系的颠倒与抽象意识哲学的超越
        3.2.2 意识能动性与感性受动性的否定性统一
    3.3 实践观点与自我观念的变革: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的批判
        3.3.1 从实体性的精神自我到身心一体的感性自我
        3.3.2 从实体性存在者到生成的关系性存在
        3.3.3 作为“类主体”的自我的确立
第4章 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与“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
    4.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思存分裂困境的超越
        4.2.1 本源与反思:从反思的分裂到本源的统一
        4.2.2 感性对象性活动: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
    4.2 “存在”而非“占有”:实践观点视域中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2.1 作为生存方式的“占有”与“存在”
        4.2.2 占有性生存方式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4.2.3 非占有性“存在”: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3 “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共在难题的破除
        4.3.1 “人类社会”的生成: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3.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生成“人类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希腊时代的实践观
        一、苏格拉底的善即实践
        二、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
        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观
    第二节 十七、十八世纪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一、培根的“实验”实践观
        二、霍布斯的功利实践观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
        一、康德的实践观
        二、费希特的实践观
        三、黑格尔的实践观
        四、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阶段
        一、《博士论文》初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二、《莱茵报》时期开始关注物质利益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逐步形成阶段
        一、《德法年鉴》时期的革命实践与解放全人类思想
        二、《手稿》建立起实践思想雏形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确立阶段
        一、《神圣家族》中实践观确立的准备阶段
        二、《提纲》中实践观的正式确立
        三、《形态》中实践观的深入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多重解读
        一、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二、辨证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三、实践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四、三种解读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实践观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三、马克思实践观革命是一场世界观革命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二、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三、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一、实践的自然性
        二、实践的社会性
        三、实践的目的性
        四、实践的规律性
        五、实践的历史性
第四章 实践的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对两种片面性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第二节 劳动实践是生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的基础
        一、劳动实践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三、劳动实践生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三节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一、自在自然
        二、人化自然
        三、构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对象性统一关系
    第四节 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
        一、自然的历史
        二、历史的自然
        三、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实践的历史观
    第一节 片面的历史观与实践的历史观
        一、纯客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二、纯主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三、实践的历史观的合理性
    第二节 历史的实践性
        一、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历史生成的实践性
        三、历史发展的实践性
        四、历史规律的实践性
    第三节 实践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劳动实践是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二、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三、实践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实践的人学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与旧哲学人学观
        一、从思辨的人到抽象的人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主要内容
        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存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本质
        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发展
    第三节 实践与人的对应关系
        一、自在实践与自在的人
        二、异化实践与异化的人
        三、自由自觉的实践与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实践的自由观
    第一节 旧哲学自由观与实践的自由观
        一、唯心主义哲学自由观
        二、旧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三、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与自由
        二、实践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
        三、自由是自由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统一
        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一、从根本上为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指明了现实道路
        二、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错误思潮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
        一、实践的双重效应
        二、处理好实践中的复杂关系
        三、树立实践的整体性观念
        四、要建立起反映实践需求的价值观念体系
    第二节 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一、要扬弃人类中心论立场
        二、要扬弃自然中心论立场
    第三节 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一、建设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建构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示
        一、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平等
        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结语
后记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要回到斯宾诺莎?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
第1章 斯宾诺莎之前幸福论的非主题化与非人化
    1.1 古希腊时期幸福论的非主题化和边缘化
    1.2 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幸福论的非主体化和非人化
    1.3 斯宾诺莎之前近现代哲学幸福论的酿育
    1.4 幸福本质问题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
    2.1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时代语境
    2.2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思想进程
    2.3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自然主义本体论基础
    2.4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斯宾诺莎的幸福论
    3.1 斯宾诺莎伦理学和人性论中的自然主义原则
    3.2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自由观
    3.3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幸福观
    3.4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理性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内在一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概念与逻辑分析
    4.1 斯宾诺莎幸福哲学的几何学方法论
    4.2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概念的语义分析
    4.3 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逻辑分析
    4.4 斯宾诺莎幸福命题语言逻辑分析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论马克思的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及其现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形成过程
    第一节 对传统哲学主客体关系思想的合理扬弃与超越
        一、批判唯心主义
        二、批判旧唯物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博士论文》时期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
第二章 马克思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主体与客体
        一、主体与客体的含义
        二、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
    第二节 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
        一、主体与客体对立
        二、主体与客体统一
    第三节 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集中体现
        一、在实践关系中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
        二、在认识关系中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
        三、在价值关系中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
        四、在审美关系中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
    第四节 主体与客体在社会历史中的对立统一
        一、马克思之前的历史主客体观
        二、马克思的历史主客体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一节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启示
        一、正确发挥人的主体价值
        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节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启示
        一、唤醒全人类的类主体意识
        二、在主客体统一中提升人民的主体性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西方哲学史视域下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 研究的内容
        2. 研究的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1.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一、 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及演化历程
    (一) 西方哲学史上实践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1. 古希腊哲学时期的实践观念
        2. 中世纪及近代哲学时期的实践观念
        3.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念
    (二)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过程
        1. 实践概念的萌芽
        2. 实践概念的发轫
        3. 实践概念的深化
        4. 实践概念的确立与展开
二、 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
    (一) 马克思实践观的传统哲学构架与突破
    (二) 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要素
        1. 实践的主体
        2. 实践的客体
        3. 实践的中介
        4. 实践的目的
        5. 实践的结果
    (三) 马克思实践观的三重意蕴
        1. 马克思实践观是对“抽象存在”的扬弃
        2. 马克思实践观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3. 马克思实践观对“现实世界”的回归与改变
三、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一)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自由解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论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内涵
    第一节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构成
        一、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
        二、思维与想象的融合
        三、自我与世界的超越
    第二节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呈现
        一、人生视域中的审美境界
        二、艺术视域中的审美境界
        三、语言视域中的审美境界
    第三节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特征
        一、超越性
        二、包容性
        三、现实性
第三章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生成
    第一节 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
        一、儒家哲学中“万物一体”之“仁”的伦理道德观
        二、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之自由与审美精神
    第二节 对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的借鉴
        一、黑格尔哲学
        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第四章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价值
    第一节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现实启示
结语
附录 张世英学术活动年表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1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1.1 古代哲学的“实践”概念
        1.1.1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实践”概念的提出
        1.1.2 古代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存在思维
    1.2 近代哲学的“实践”概念
        1.2.1 从康德到黑格尔:“实践”概念的发展
        1.2.2 近代实践观的思维方式——意识思维
    1.3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实践观
        1.3.1 费尔巴哈对“实践”概念的推进
        1.3.2 费尔巴哈的思维逻辑——人本学思维
第2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一次逻辑转向——从“自我意识”到“现实的人”
    2.1 黑格尔哲学及其解体
        2.1.1 黑格尔哲学:实体即主体
        2.1.2 “实体”与“自我意识”之争
    2.2 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双重态度
        2.2.1 《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双重态度
        2.2.2 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2.3 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2.3.1 《莱茵报》向“具体现实性”的转变
        2.3.2 《德法年鉴》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第3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二次逻辑转向——从“现实的人”到“对象性活动”
    3.1 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3.1.1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反思
        3.1.2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
        3.1.3 《手稿》对抽象人本学不自觉的超越
    3.2 “对象性活动”的真实涵义
        3.2.1 感性对象性与对象性活动
        3.2.2 自我活动与对象性活动
        3.2.3 对象性活动:劳动
    3.3 对象性活动作为解释原则
        3.3.1 异化劳动与对象性活动
        3.3.2 人的本质与对象性活动
        3.3.3 对象性活动与实践
第4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世界观革命
    4.1 《提纲》和《形态》中实践观的成熟
        4.1.1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性”规定
        4.1.2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社会性”规定
        4.1.3 青年马克思“实践”的观念变革
    4.2 理论思维的解释困境
        4.2.1 理论思维的前提困境
        4.2.2 理论思维的逻辑困境
        4.2.3 澄清理论思维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几种误读
    4.3 实践思维的世界观革命
        4.3.1 “实践”的思维方式
        4.3.2 “实践”思维的批判本性
        4.3.3 “实践”构建的革命性世界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致谢

(10)康德先验自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理论依据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可行性路径之分析
    六 创新点及难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自由的逻辑演绎路径及其谱系划分
    第一节 自由的起源及其逻辑演绎进程
    第二节 自由精神的两个面相:逻各斯与努斯精神
        一 逻各斯精神:客观规律与逻辑必然性
        二 努斯精神:主体能动性、创造性与开放性
    第三节 自由精神发展之谱系划分
        一 自在的自由
        二 自为的自由
        三 自在自为相统一的自由
第二章 康德先验自由的提出及其思想渊源
    第一节 康德思想的主要发展历程
        一 早期理论自然科学阶段(1746—1755)
        二 前批判时期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1755—1770)
        三 批判时期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1770—1800)
    第二节 康德哲学思想蕴含的四个维度
        一 康德思想的形而上学维度
        二 康德思想的道德哲学维度
        三 康德思想的批判性维度:审慎地怀疑与建构
        四 康德思想的人类学维度
    第三节 康德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理性派哲学的自由理论
        二 经验论派哲学的自由理论
        三 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素材
    第四节 康德自由思想演进的逻辑进程
    第五节 康德先验自由的提出与设定
        一 先验与先天、先验与经验、先验与超验
        二 先验自由的提出及内涵
第三章 康德先验自由的证成逻辑
    第一节 第三个二律背反与先验自由
        一 正题论证过程探析
        二 反题论证过程探析
        三 对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注释和阐发
    第二节 康德的二分法以拯救自由:先验自由的确立和奠基
        一 明确区分主词的两种含义:物自体与现象之分
        二 从宾词入手区分两类冲突命题:对立命题与矛盾命题之分
        三 两类原则的区分: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之分
        四 主体两种品格的区分:经验性品格与智性品格之分
        五 先验的图型与经验性的图型之分:认识何以可能之机制探究
        六 两类二律背反的区分:先验自由得以初步确立下来
第四章 从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自由之现实性与必然性
    第一节 善良意志与责任
    第二节 定言命令与意志自律
    第三节 意志自律与自由
    第四节 实践自由与至善
第五章 自由感:理论自由向实践自由过渡的中介
    第一节 自由美
    第二节 自由权利
    第三节 康德美学的主题:自然与自由之统一与和谐
    第四节 至善的自由:自由之终极追求
第六章 对康德先验自由的评价与批判性发展
    第一节 对康德先验自由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对康德先验自由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与超越
        一 黑格尔对康德自由观的改造与超越
        二 马克思对康德自由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三 牟宗三对康德哲学思想的批判与融合
第七章 康德先验自由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自由观微探
        一 孔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二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三 禅宗: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第二节 康德先验自由视域下的传统思想自由观之反思与启示
        一 逻辑生发和演绎起点大不同
        二 经验式自由与先验式自由之分
第八章 先验自由思想的训练和培育
    第一节 纯粹理性的训练
        一 纯粹理性独断运用的训练
        二 纯粹理性争辩的运用的训练
        三 纯粹理性在假设上的训练
        四 纯粹理性在证明上的训练
    第二节 纯粹理性的法规
        一 理性之纯粹运用的最后目的
        二 至善理想作为纯粹理性最后目的之规定根据
        三 意见、知识和信念
    第三节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第四节 自由教育与责任担当
        一 何谓“自由教育”
        二 自由教育与责任担当
        三 持续启蒙,敢于运用你的理性去追求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四、哲学史上的主体与对象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德和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及其异同[D]. 黄斯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D]. 徐国政. 吉林大学, 2021(01)
  • [3]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林沈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 [5]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D]. 胡玲. 吉林大学, 2020(12)
  • [6]论马克思的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思想及其现代启示[D]. 李林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西方哲学史视域下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王雪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论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D]. 孙娟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D]. 肖宁. 吉林大学, 2019(10)
  • [10]康德先验自由研究[D]. 李飞翔.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哲学史上的主客体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