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域文化特征及其地理因素

江西地域文化特征及其地理因素

一、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燊[1](2021)在《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康勇卫[3](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曹英才[5](2020)在《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文化整体视角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个案研究,从服饰发生的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析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服饰风格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层次关系。由于舟曲藏族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在长期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中,创造出与舟曲地域相适应的服饰着装。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受众多文化因素和影响是服饰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而这些基础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由此特定地域空间和人群及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套本土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空间视阈下,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类型丰富,风格独特,总体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格局。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落后,居于这种环境氛围下,总体服饰文化保留相对完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各种文化不断被涌入,潜移默化地对服饰生产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传统服饰逐渐都已失传,而现代大众化服饰占领主导趋势,基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研究本地域服饰文化具有迫切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即体现该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展示。同样它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中,形成了舟曲藏族特有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包涵了舟曲藏族的语言形态和居住形式及民俗习俗,保留了传统的服饰文化基因。服饰文化内涵在装束质料、工艺、构造、色泽、审美、纹样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舟曲藏族历史渊源、着装习俗、装束风格、制作工艺、色彩配置及审美理念均方面得以表达,使服饰文化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空间里,形成为地域性传承延续的活态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过去在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将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原汁原味地生存和保留下来。舟曲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等各方面受到所在地域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等的影响。而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是舟曲藏族着装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这些基础因素为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在服饰穿戴习俗上体现其深刻的地域特性,舟曲着装生根于传统的自然村落和民间生产生活,同样在舟曲藏族同一地域文化圈内,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艺术审美自成体系,从中透视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色彩审美及文化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完整地表达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和艺术理念。服饰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中扮演其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这种文化语境,服饰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舟曲藏族社会生产和民间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本文选择舟曲藏族传统自然村落为田野点,通过舟曲藏族民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及访谈相结合基础上,对舟曲藏族服饰发生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民间习俗、装束惯习、文化变迁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其一,从舟曲藏族源流和地域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其二,从舟曲藏族服饰的传统纺织(纺织、制作、染色)、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三,对舟曲藏族服饰依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变迁方面做了分析论述;其四,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形制要素、构造特质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其五,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蕴涵的民俗特性、禁忌事项、文化载体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其六,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形态美学、艺术特质、审美意蕴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七,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符号、文化寓意、语义特性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其八,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九,对舟曲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社会语境、保护空间等方面做了全面论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均与舟曲藏族所生存的环境、生活、宗教、思维方式及价值等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服饰生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均不断在发生变迁,促使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消失或失传的尴尬境地。当下如何传承和保护服饰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随时代不断发生变迁,与此服饰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探讨传统藏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发展中求生存,营造让服饰文化永续生存的文化空间。而本文研究能够对舟曲藏族文化保护有所借鉴或启发意义,让舟曲藏族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让本土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生存境遇,更多地为传统藏族服饰生存、发展及延续。本文研究和探讨,为整个藏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思路。

赵水静[6](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曹宇[7](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梁步青[8](2019)在《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客家是汉民系中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是历史上中原汉民渐次南下并与土着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赣闽粤三省毗邻区是客家民系成形区,也是客家人核心聚居地。而位于赣闽粤交界处的赣州是接纳北方汉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聚居地。赣州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生存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是江西省乃至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本论文运用文化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借助ArcGIS平台,构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系统认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全面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空间分布与分异规律,准确划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深入探索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异同。通过上述方法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次建立了以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的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开展全面普查与登录,结合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以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分析等方式,收集村落、民居文化基础信息,对全域村落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识别与筛选,最终选定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文化因子”概念,从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的关键文化因子入手,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3大类,10小类文化因子;借助“类型学”方法对文化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建立文化因子类型系统。数据库较完整、系统地涵盖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地理环境属性、物质形态属性、历史人文属性共四大项子系统数据。2)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与规律,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动力机制。在地理分布上,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呈现集聚分布状态,“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村落往往依山而建,顺应山体呈线性延展,相对水体而言,其与山体依附关系更强;民居表现为“大共性、小分异”的总体分布特征。在历史演进上,村落在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状态,聚集区域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本论文针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原汉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和中原文化是客家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根源;赣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农耕生产条件是基本所在;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创新因素导致区域差异性的出现;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是村落、民居形态特征形成的内在因素。3)科学划定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甄别出各个文化区的中心区和边缘区,梳理各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揭示各文化区的形成机制。本论文制定系统的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提取数据库中体现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关键信息,将村落布局、民居类型这两个因子作为主导因子,根据村落模式对文化区进行初步划分;叠加村落规模、巷道形式等其他因子,根据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文化区进一步细分,结合自然地物、行政区等边界,划分出六个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六大文化区是并列关系,文化区内中心区、边缘区呈主次关系。地区开发、地形地貌、移民文化、古道交通、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等是各文化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4)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进行对比分析,以同一民系、跨省域的视角,深入剖析赣闽粤客家三地文化景观之间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从共性中寻找特性。三地自然环境类似,同属客家文化圈层,在村落选址、社会形态等方面颇为相似;但三地有高山大岭相隔,是三个互不统属的区域,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客居格局和各具特色的客家典型民居。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粤东北的围龙屋即为三地典型民居,其在防御性、秩序性、文化性等方面差异性显着。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系统开展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传统村落、民居的创新研究方法,并丰富传统村落、民居研究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赣州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张建荣[9](2019)在《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传统庐陵地区(今江西省吉安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庐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区域亚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人类学、建筑类型学、聚落形态学多维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地域文化浓厚、区域特色鲜明、传统村落多样、历史遗产丰富的庐陵文化圈,深入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之群落及典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之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多重视角,构建了以“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层面共同叠合的层次分析模型,解析了庐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揭示了该形态特点与衍生其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整体性、针对性的地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文化地理学GIS量化方法,分析出庐陵100座传统村落群体“凝聚型”的地理时空关系和“集中型”的社会分布特征。综合考察庐陵传统村落群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分布,得出庐陵传统村落群比较鲜明地呈现共时性整体“集聚”和历时性全域“扩散”的空间演变规律。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抽取了较具代表意义的80座土籍典型传统村落类型进一步分析村落空间形态。首先,通过聚落形态学层次分析法,在风水选址、领域边界、肌理形态、街巷形式、建筑特色及环境节点六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进行了专业解读。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多样,由于大多地处平原岗地的自然环境,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村落以平川带玉型选址居多;二是村落形态集聚成块成团;三是村落肌理横排纵连;四是村落街巷以网格型、混合型为主;五是村落民居为高位采光民居和天井院民居;六是村落重视公共建筑建设,尤其是祠堂,等等。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由等级子群和链接子群共同构成,整个村落显现出复合子群构成的特点。然后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在空间功能、层次结构、空间演变三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该区域由于儒教传统厚重,村落宗族繁盛,宗族秩序森然,对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风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庐陵传统村落根据宗族构成可分为单姓单中心和多姓多中心两种类型。村落之社会空间结构对应宗族房派关系,主要由“宗祠---核心、房派---片区、街巷或水系---轴线”三大要素呈放射状构成。村落空间呈现宗族聚居、房派分异、同房分序的三大特征。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得以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庐陵相邻接的赣东古临川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显然,庐陵传统村落“整体性”、“集中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特质,源于庐陵生态文化圈历史、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综合作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保护庐陵传统村落。本文从全域的角度,面对高密度、全覆盖的庐陵传统村落遗存,提出庐陵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路径。从物质空间传承角度,庐陵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典型性重点发展”的保护理念,以及“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同时从社会关系延续的角度,应当重新调整和定义村落社会“宗族”的职责,使宗族与政府部门、村委、各社会团体共同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保证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的原生秩序和新生秩序相融合。

熊建练[10](2019)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划。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各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增长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间发展差距明显等问题。因此,新时代下如何依据中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特征,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方案,因地制宜地规划与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便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特征与动态规律、演化机理、影响因素、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等问题,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文化产业的定义与特征出发,界定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对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及类型、演化的理论机制等进行理论研究,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分析建立理论平台。研究认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本质是文化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其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的体现;非均质演化机制、点—轴—网络发展、生态适应原理、空间组织等理论是其演化的理论机制。第二,构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差异测度指标体系,采用产业地理集中指标和空间相关系数测算中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分析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文化产业集聚度整体有下降趋势,公益性行业下降明显,经营性行业集聚度提升不高,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明显。本文认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市场要素的整合,提高文化产业集聚优势,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因此提出了通过文化建设的国际化,优化文化产业市场的资源配置;通过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通过在省域建成一批综合实力和示范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重点单位等空间集聚发展策略,提升文化行业竞争力。第三,基于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建立31个省份的空间关联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动态趋势及演化机理,研究表明,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呈现了“中心—外围”的模式。通过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网络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差异、地理邻接矩阵、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消费差异在2012年和2015年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性产生了显着影响,经济基础差异、政府政策差异、文化产业人均营业收入差异、文化产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差异的影响不显着。通过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的差异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发现:仅有人力资本差异、经济基础差异和文化产业人均营业收入差异对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差异产生稳定的显着性影响。因此,提出了积极促进文化消费需求,升级文化消费结构,实现文化消费向多层次、多样化转变;统筹规划,加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强化文化产业集聚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中的联动功能,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网络的关联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政策和措施效果;消除行政壁垒,通过制度创新优化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政策建议。第四,基于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构建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方法对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14年和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的数值大多处于0.6-0.8之间,正处于初级协调发展(IV)至中级协调发展(III)过程中,目前尚未出现优质协调发展(Ⅰ)、良好协调发展(Ⅱ)的省份。因此,在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上,要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形成文化产业立体化的区域布局结构;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从整体网络出发,积极加强省域间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关联网络的紧密联系,把握节点省域在网络中的特征以及区域内―小群体‖的特征,进行合理的区域定位,制定差别化、有针对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战略和对策;在价值增值链中,要将文化产业集聚放到一定范围的空间布局之中,通过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找到一个以文化促发展、以低碳促增长的新增长空间。

二、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回顾
    三、整体研究设计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五、研究视角
    六、研究的重难点
    七、研究尝试点
    八、相关运用材料
第一章 舟曲藏族源流及区域分布格局
    第一节 舟曲藏族县域情况及相关概述
        一、区域概况
        二、行政区划
        三、人口分布
        四、气候类型
        五、自然资源
    第二节 舟曲藏族社会历史及部落分布情况
        一、建制沿革
        二、地方部落
    第三节 舟曲藏族地域民俗及文化形态
        一、人文景观
        二、民俗风情
        三、宗教文化
    小结
第二章 舟曲藏族服饰制作要素及传统技艺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纺织技艺
        一、传统纺织原料
        二、传统纺织工具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织作技艺
        一、纺线
        二、缠线
        三、煮线
        四、洗捶
        五、理线
        六、织作
        七、银饰加工
        八、传统手工制鞋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染色技艺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颜料
        二、传统服饰的染色工艺
    小结
第三章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生态
        一、服饰艺术生态
        二、服饰艺术阐释
        三、服饰文化生态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一、地域性
        二、历史性
        三、变异性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一、服饰生态环境
        二、服饰文化变迁
    小结
第四章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及造型风格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
        一、坪定型服饰着装要素
        二、江盘型服饰着装要素
        三、插岗型服饰着装要素
        四、八楞型服饰着装要素
        五、大年型服饰着装要素
        六、博峪型服饰着装要素
        七、共同佩戴的着装衣(饰)物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
        一、坪定型传统服饰形制
        二、江盘型传统服饰形制
        三、插岗型传统服饰形制
        四、八楞型传统服饰形制
        五、大年型传统服饰形制
        六、博峪型传统服饰形制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构造特质
        一、上衣下裤式构造类型
        二、上袍下裤式构造类型
        三、衣裙下裤式构造类型
    小结
第五章 舟曲藏族服饰民俗惯制及礼仪蕴涵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民俗特性
        一、服饰民俗历史性
        二、服饰民俗地域性
        三、服饰民俗自觉性
        四、服饰民俗变异性
        五、服饰民俗传承性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禁忌事项
        一、服饰日常禁忌
        二、服饰节日禁忌
        三、服饰礼仪禁忌
        四、服饰色彩禁忌
        五、服饰身份禁忌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仪礼蕴涵
        一、诞生礼时期的服饰
        二、成年礼时期的服饰
        三、嫁娶礼时期的服饰
        四、丧葬礼时期的服饰
    小结
第六章 舟曲藏族服饰审美形态及美学探析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造型呈现的形态美学
        一、服饰形式美特质
        二、服饰自然美特质
        三、服饰艺术美特质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艺术蕴含
        一、服饰形态蕴含的特色美
        二、服饰构图折射的和谐美
        三、服饰生态显现的自然美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折射的审美意蕴
        一、式样独具的实用美感与造型美感
        二、多彩丰富的意境情趣与图纹美蕴
        三、视觉多样的审美意境与色彩情趣
    小结
第七章 舟曲藏族服饰着装符号表现及象征意义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符号表现
        一、服饰图像性符号表现
        二、服饰指示性符号表现
        三、服饰象征性符号表现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寓意
        一、服饰符号语义形成的基本要素
        二、服饰符号的象征表达
        三、服饰符号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审美符号及语义特性
        一、传统服饰的审美符号表达
        二、传统服饰的形态符号表达
        三、传统服饰的情感符号表达
    小结
第八章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意蕴及深层透视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蕴涵透视
        一、传统服饰的族徽文化特质
        二、传统服饰的身份文化特质
        三、传统服饰的礼俗文化特质
        四、传统服饰的祈福文化特质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社会功能阐释
        一、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涵义
        二、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功能及表现意义
        三、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特质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认同及文化表达
        一、传统服饰与地域内部认同
        二、不同服饰与地域之间的互动认同
        三、人类学视阈下服饰符号及地域文化表达
    小结
第九章 舟曲藏族服饰承接空间及延续路径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存现状及社会境遇
        一、传统服饰当下面临的窘境
        二、服饰文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服饰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因素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保护路径及传承措施
        一、服饰保护与传承现状
        二、服饰保护与传承路径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及保护空间
        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及生存现状
        二、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保护形式
        三、传统服饰文化的空间再生
    小结
结论与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6)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关于“文化”的定义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3、“五代十国”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选题缘由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3、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一、中原诸朝科举
        二、南方诸国科举
    小结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一、监修国史
        二、史馆修撰
        三、直史馆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小结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小结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小结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现实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6 本章小结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2.6 本章小结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3.1.1 远古因石而“生”
        3.1.2 古代因矿而“起”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3.1.4 现代由“盛”转“衰”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3.7 本章小结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4.1.1 分类依据
        4.1.2 分类原则
        4.1.3 分类系统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3.1 大冶钢铁厂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4.3.3 黄石东钢厂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4.4.1 内湖水运
        4.4.2 铁路运输
        4.4.3 长江航运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4.5.1 华新水泥厂
        4.5.2 黄石电厂
        4.5.3 源华煤矿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4.6.1 矿冶古城
        4.6.2 工人社区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4.7.1 均质性
        4.7.2 拓扑性
        4.7.3 秩序性
    4.8 本章小结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5.1.1 自然基底要素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5.1.3 主体活动要素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5.3.1 单元体系统
        5.3.2 产业链系统
        5.3.3 整体网络系统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5.4.1 景观表征层级
        5.4.2 文化意义层级
        5.4.3 动力发展层级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5.5.1 时间尺度
        5.5.2 空间尺度
        5.5.3 感知尺度
    5.6 本章小结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6.1.1 价值评价理论
        6.1.2 价值评价方法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数据采集方法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6.4.3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8)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层面
        1.1.2 区域层面
        1.1.3 理论层面
    1.2 研究范围的说明
        1.2.1 研究空间范围的说明
        1.2.2 研究对象范围的说明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传统村落及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内研究概况
        2.1.2 国外研究概况
    2.2 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2.2.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3 赣州地区相关研究
        2.3.1 赣州客家研究概况
        2.3.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4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背景
    3.1 自然环境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系河流
        3.1.3 气候特征
    3.2 区位特色
        3.2.1 赣州建置沿革与区划演变
        3.2.2 南北交往之要冲
        3.2.3 军事战略之要地
    3.3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生成
        3.3.1 赣州与客家
        3.3.2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开辟与形成
    3.4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3.4.1 社会结构:宗族组织
        3.4.2 生存策略:聚族而居
        3.4.3 营建思想:风水理念
        3.4.4 生产生活方式:耕读传家
        3.4.5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与文化因子的提取
        4.1.1 样本的选定
        4.1.2 文化因子的提取
    4.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解析
        4.2.1 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4.2.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
        4.2.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
        4.2.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
    4.3 数据库的建立
        4.3.1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4.3.2 数据库的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5.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分布特征
        5.1.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5.1.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5.2.1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5.2.2 村落布局、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3 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形成的因素
        5.3.1 源头:移民迁徙与中原文化因素
        5.3.2 基本: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因素
        5.3.3 差异: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因素
        5.3.4 内在:宗族文化与风水文化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6.1 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划
        6.1.1 文化区概念与类型
        6.1.2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6.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的确定
        6.2.1 以主导因子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6.2.2 以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的局部细分
        6.2.3 各文化区详细边界的确定
    6.3 各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6.3.1 赣州中部集中式、条带式+单行排屋、堂横屋、堂厢式文化区
        6.3.2 赣州西部条层式+单行排屋、多联排文化区
        6.3.3 赣州南部散点式、条带式+围屋、堂横屋文化区
        6.3.4 赣州东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文化区
        6.3.5 赣州东南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围龙屋、围屋文化区
        6.3.6 赣州西北部条带式、散点式+单行排屋、堂横屋文化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与闽、粤客家对比研究
    7.1 地理环境与文化特点比较
        7.1.1 特殊的地理环境
        7.1.2 人口迁徙与客家文化圈
    7.2 村落选址与形态特征比较
        7.2.1 选址讲究风水,土地使用紧凑
        7.2.2 宗族社会组织,单姓结构为主
        7.2.3 粤基本无巷道,赣闽形式多样
    7.3 民居类型与形态特征比较
        7.3.1 三地客家民居的共性分析
        7.3.2 主流类型堂横屋的普遍分布和差异比较
        7.3.3 三地典型民居类型的比较和联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1.3.3 庐陵文化及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庐陵传统村落形成背景
    2.1 历史沿革
        2.1.1 概况
        2.1.2 隶属沿革
        2.1.3 行政区划
    2.2 自然环境
        2.2.1 交通区位
        2.2.2 地理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3 社会形态
        2.3.1 人口发展
        2.3.2 村落发展
        2.3.3 移民影响
        2.3.4 社会与宗族
        2.3.5 方言与民系
    2.4 文化形态
        2.4.1 地域典型文化
        2.4.2 主要人才与书籍
    2.5 经济形态
        2.5.1 江右商帮
        2.5.2 历史支柱产业
    2.6 庐陵文化特点
        2.6.1 文化生态圈
        2.6.2 庐陵文化生态圈发展阶段
        2.6.3 庐陵文化生态圈繁盛时期
        2.6.4 庐陵文化生态圈核心精神
    2.7 小结
3 庐陵传统村落群空间形态解析
    3.1 村落群地理空间分布
        3.1.1 传统村落演化的时间分布
        3.1.2 传统村落演化的空间分布
        3.1.3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3.2 村落群社会空间分布
        3.2.1 形成与来源
        3.2.2 姓氏与望族
        3.2.3 规模与分布
        3.2.4 社会空间数据分析
    3.3 村落群空间演变特征
        3.3.1 集聚性
        3.3.2 扩散性
    3.4 村落类型划分
        3.4.1 划分视角
        3.4.2 划分类型
    3.5 小结
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4.1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4.1.1 物质空间形态
        4.1.2 社会空间结构
    4.2 物质空间形态解析
        4.2.1 风水选址
        4.2.2 领域边界
        4.2.3 肌理形态
        4.2.4 街巷形式
        4.2.5 建筑特点
        4.2.6 环境节点
        4.2.7 物质空间形态构成
    4.3 社会空间结构解析
        4.3.1 空间功能
        4.3.2 层次结构
        4.3.3 空间演变
        4.3.4 社会空间结构构成
    4.4 小结
5 空间形态区域比较及特质归纳
    5.1 共性分析
        5.1.1 风水观念
        5.1.2 环境审美
        5.1.3 礼制秩序
        5.1.4 宗教庙宇
        5.1.5 安全防御
    5.2 与临川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2.1 背景环境比较
        5.2.2 空间形态比较
        5.2.3 空间组织比较
        5.2.4 生成原因分析
    5.3 与客家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3.1 背景环境比较
        5.3.2 空间形态比较
        5.3.3 空间组织比较
        5.3.4 生成原因分析
    5.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质归纳
        5.4.1 空间特质
        5.4.2 生成动因
    5.5 小结
6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
    6.1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
        6.1.1 村落保护发展与个体空间特质脱节
        6.1.2 村落保护发展与区域文化内涵脱节
        6.1.3 村落保护发展与地域发展振兴脱节
    6.2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理念
        6.2.1 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6.2.2 整体加典型保护理念
    6.3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层次
        6.3.1 宏观---建立庐陵文化保育区、保育带
        6.3.2 中观---发展庐陵文化典型村
        6.3.3 微观---活化传统村落历史遗存
    6.4 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延续
        6.4.1 社会力量构成
        6.4.2 空间秩序构建
    6.5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庐陵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
    附录二:庐陵传统村落概况统计表
    附录三:庐陵籍宰辅名录
    附录四:明代吉安府进士家族人员详表(一门三进士及以上)
    附录五:庐陵传统村落名门望族列表

(10)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研究
        1.2.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
        1.2.3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效应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文化产业的内涵
        2.1.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界定
    2.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2.2.1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2.2.3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类型
    2.3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机制
        2.3.1 非均质演化机制
        2.3.2 点—轴—网络演化机制
        2.3.3 生态适应原理
        2.3.4 空间组织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测度及其特征分析
    3.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3.1.1 文化产业总体呈现平稳增长趋势
        3.1.2 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较大
        3.1.3 文化产业就业贡献率仍然较小
    3.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测度方法
        3.2.1 文化产业地理集中和专业化测量指标
        3.2.2 文化产业空间相关性测度指标
        3.2.3 文化产业分类与数据来源
    3.3 分行业的地理集中和专业化趋势分析
        3.3.1 文化产业各行业赫芬达尔指数分析
        3.3.2 文化产业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3.3.3 文化产业各行业EG指数分析
        3.3.4 三项指标的综合对比
    3.4 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
        3.4.1 专业化
        3.4.2 产业集中度
        3.4.3 空间相关性
    3.5 代表性行业集聚动因分析
        3.5.1 博物馆和艺术表演团队集聚程度对比
        3.5.2 博物馆和艺术表演团队集聚动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分析
    4.1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4.1.3 综合指数编制
        4.1.4 综合指数演化特征分析
    4.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4.2.1 网络规模
        4.2.2 网络连通度
        4.2.3 网络中心度
    4.3 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4.3.1 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模型的构建
        4.3.2 数据来源
    4.4 全国31 个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4.4.1 网络密度分析
        4.4.2 网络中心性分析
        4.4.3 块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5.1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1.1 区位
        5.1.2 经济环境
        5.1.3 企业经营
        5.1.4 文化消费
        5.1.5 政府政策
    5.2 理论模型构建
        5.2.1 研究方法及理论模型设定
        5.2.2 变量计算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分析
        5.3.1 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网络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
        5.3.2 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的差异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6.1 协调度评价的理论基础
        6.1.1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
        6.1.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概念的界定
        6.1.3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 协调度模型构建
        6.2.1 耦合模型的基本原理
        6.2.2 耦合协调模型及评价标准
    6.3 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6.3.1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测算
        6.3.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分布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7.1 空间集聚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
    7.2 立体化布局——促进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相协调
    7.3 以制度创新和要素驱动为引导,实现文化消费的多层次、多样化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相关计算结果

四、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D]. 李佩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 曹英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梁步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建荣. 武汉大学, 2019(06)
  • [10]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 熊建练. 湖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江西地域文化特征及其地理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