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凹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渤南凹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一、渤南洼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与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铭,张小军,王建功,张婷静,崔俊,王超,伏珏蓉[1](2022)在《咸化湖盆混合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为例》文中认为为明确咸化湖盆沉积环境下混合沉积的基本特征和控制因素,以柴达木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为例,采用区域地质资料及录井资料分析、岩芯观察描述、室内样品分析等方法,对混合沉积的岩石矿物组成、层系组合特征、成因类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混合沉积的分布模式,并分析其形成主控因素.认为湖相混合沉积具有多组分混杂、多类型叠置的特点,在相对浅水的湖相环境,物源输入及气候是控制混合沉积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混合沉积以陆源碎屑(质量分数平均为40.93%)、碳酸盐(质量分数平均为44.82%)、盐类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7.91%)为主要成分.混合沉积以组构内泥质与碳酸盐的混合为主,同时发育薄层状的细碎屑与碳酸盐互层、盐类矿物与陆源碎屑的互层,另外还存在藻类(藻纹层、藻团块)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从成因类型上将混合沉积划分为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突变Ⅰ型、突变Ⅱ型)及原地混合沉积,其中渐变式混合沉积所占比例为80%~85%,原地混合沉积主要为藻灰(云)岩类与陆源碎屑的混合,约占8%~10%,突变混合沉积中的突变Ⅰ型约占混合沉积的5%~8%.滨浅湖区为互层混合沉积的主要发育相带,组构内混合沉积主要发育于半深湖相,藻类混合沉积主要发育于浅湖滩坝及水下隆起.古地貌通过影响物源供给及沉积水动力条件来控制混合沉积的发育;不同水体深度的化学条件与沉积物差异导致混合沉积的分布存在差异,另外,柴达木盆地古近纪为欠补偿沉积,持续的气候干旱,造成了广泛的盐类矿物沉积.

杜晓峰,徐长贵,朱红涛,解习农,朱筱敏,刘可禹,姜在兴,曾洪流[2](2020)在《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现象普遍发育并已成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类型,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是当今沉积地质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渤海油田大量勘探实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调研,归纳总结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目前混合沉积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陆相混合沉积研究历程可划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混合沉积岩性鉴定方案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具有复杂的成因类型,包括近源混合沉积、远源混合沉积2大类及6种具体沉积类型.渤海油田首次建立了独立的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相体系.陆相混合沉积形成的主控因素包括稳定的宏观构造背景与局部强断裂活动、盆内局部凸起碎屑供给的不稳定性、相对干旱的气候与较高盐度的水体条件、正向的古地貌背景.近源扇三角洲混合型、近源扇三角洲侧翼型、近源辫状河三角洲侧翼型、远源高能粗粒型混合沉积优质储层是目前较为有利的混合沉积勘探类型.古地理条件约束、地质模式主导是有效的混积型储层预测思路.现阶段陆相混合沉积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关键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混合沉积岩性分类方案,钙质壳体生物发育规律及微生物白云岩化作用,细粒混合沉积与页岩油气储层的关系,混积型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叶子倩,朱红涛,杜晓峰,杨香华,姚婷婷,李森[3](2020)在《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混积岩发育特征及沉积模式》文中提出为了厘清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分析测试,分析混积岩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总结其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组成的混合沉积和混积层系.混积岩具有旋回性变化的特点,垂向上自下而上由A段-颗粒云岩质砂砾岩、B段-颗粒云岩质砂岩、C段-颗粒云(灰)岩、D段-泥云(灰)岩和E段-泥页岩构成,其中C段物性相对较好,为有利储层发育段;平面上随着离物源区距离的增大,由以陆源碎屑混积岩为主,过渡到以碳酸盐岩混积岩为主.研究区混积岩发育受古构造、古地貌、古气候、陆源碎屑供给、湖平面等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并以陆源碎屑供给和古气候最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积岩发育模式.

李森[4](2020)在《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混积岩“源—汇—岩—储”一体化优质储层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混积岩与“源-汇”系统均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混积岩发育由于受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形成共同控制,具体受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物源、古气候等复杂因素影响,使得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机理尚不明确。目前,关于混积岩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相划分、沉积-储层-成岩特征描述、主控因素分析等方面,以实例解剖和现象总结为主,且侧重微观储层结构与成岩作用分析,对宏观因素考虑较少,没有形成从宏观“源-汇”到微观“岩-储”一体化的分析思路及流程。近些年来,越多越多学者发现“源-汇”系统与混积岩储层发育实则具有密切关系,母岩类型、构造背景及沉积相带等宏观“源-汇”要素对混积岩发育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混积岩研究十分适合纳入“源-汇”系统开展分析。本论文主要针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典型混积岩区开展“源-汇-储”宏观储层发育规律与“源-汇-岩-储”优质储层成因机理两个层次的研究。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时期在多个构造带发育独特的混合沉积现象,其中就包括黄河口凹陷。论文主要以层序地层学、“源-汇”系统、地震地貌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借助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薄片、元素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黄河口凹陷古近纪不同时期“源-汇”系统研究及岩性-古地貌恢复,系统剖析不同混积岩区沉积学、储层物性、典型成岩作用等特征,结合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时期古环境及构造背景,探讨“源-汇”系统在宏观及微观尺度对混积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最终建立研究区不同混积岩“源-汇-岩-储”耦合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恢复了渤南低凸起古近纪沙河街组不同时期母岩岩性特征。沙三段沉积时期,渤南低凸起西支南部以太古界变质花岗岩为主,凸起东支西部太古界变质花岗岩、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生界火成岩与孔店组砂砾岩均有出露,东支东部以太古界变质花岗岩为主;沙二段时期母岩分布继承自沙三段,西支变质岩面积有所扩大,东支火成岩面积有所减小;沙一段时期,西支变质岩出露面积持续扩大,东支碳酸盐岩母岩区面积有所扩大。(2)建立了沉积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并完成对渤南低凸起古近纪不同时期古地貌恢复。沉积古地貌恢复技术流程主要包括现今残余地层厚度获取、源-汇系统分级划分及参数统计、地层剥蚀量恢复与沉积古地貌重建四个步骤。在对渤南低凸起东、西支“剥蚀区”、“超剥区”、“沉积区”识别刻画及参数统计基础上,完成了古近纪不同时期凸起古地貌恢复。结果显示,渤南低凸起东支最大高差持续大于西支,自沙三向沙一沉积时期,东、西支剥蚀范围持续缩小,最大高差持续减小。(3)明确了黄河口凹陷沙一二时期混积岩“源-汇-储”宏观储层展布特征。黄河口凹陷古近纪沙一二时期混积岩地震反射特征整体以中至中强振幅、中高频、中强连续反射为主,与围层具有明显地震反射特征差异。刻画结果显示,沙二段时期渤南低凸起南部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呈裙带状分布,混积滩仅在局部发育,整体规模较小;沙一段时期,扇三角洲规模小于沙二段时期,这一时期是混积滩发育的鼎盛期,在渤南低凸起南部多个部位发育大规模混合沉积。(4)解剖了黄河口凹陷典型混积岩发育区储层发育特征。BZ27-2与BZ29-4构造区发育钙质致密胶结砂岩、砂砾岩夹薄层生屑云岩,BZ36-2构造区发育钙质胶结砂岩与生屑、粒屑云岩垂向互层。生屑粒内孔、铸模孔及胶结物溶蚀粒间孔等次生孔隙为混积岩发育主要孔隙结构类型。整体储层物性BZ36-2区>BZ29-4区>BZ27-2区。生屑云岩与粒屑云岩等云岩为主混积岩储层品质好于钙质胶结砂岩、砂砾岩等陆源碎屑为主混积岩储层。(5)总结了影响混积岩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查明了钙质致密胶结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及溶解作用三类主要影响混积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机理,结合岩相学观察及成岩作用产物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生过两起胶结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与两期溶解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6)建立了典型混积岩发育序列及BZ36-2构造区“多级旋回性”沉积序列。参照浊积岩中鲍马序列,建立了湖相混积岩发育典型序列,自下而上包括岩性逐渐变细的五个层段(A-E)。完成对BZ36-2构造区沉积序列的系统划分,共划分成两个长期旋回,其中长期旋回1包括三个中期旋回,中期旋回内部还可以细分若干短期旋回。一、二、三级旋回主控因素分别为沉积物供给方式发生根本转变,陆源碎屑供给强度相对差异,以及陆源碎屑供给的周期性停歇。(7)建立了黄河口凹陷沙一二时期混积岩“源-汇-岩-储”优质储层耦合模式。“外源注入型”耦合模式混积岩受陆源碎屑强烈供给与钙质致密胶结作用影响,浅水生屑滩短暂发育,整体储层较为致密;“内生交互型”耦合模式受陆源碎屑与钙质胶结作用影响较弱,浅水生屑滩长期大规模发育,经历多期次溶解作用,整体储层较好。

吕宗强[5](2020)在《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上亚段三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上亚段三砂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及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三砂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过程展开系统研究。通过识别岩性突变面和小型冲刷面等沉积界面,在三砂组内部共识别出4个V级层序界面VSB1、VSB2、VSB3和VSB4,进而将三砂组自下而上划分为SSC1、SSC2、SSC3三个短期旋回层序,然后通过单井层序划分、连井层序地层对比特征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岩石颜色、沉积构造、测井相等相标志,认为研究区三砂组为扇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相和湖泊相混合沉积,建立了沉积相划分方案,其中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相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其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间及砂坝;近岸水下扇相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种亚相,其中扇根主要发育主水道微相,扇中包括辫状水道及辫状水道间微相,扇端则主要发育扇端泥;湖泊相主要为滨浅湖沉积,其微相又可分为滩坝和滩坝间。然后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进行了单井沉积相划分、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并以各短期旋回上升和下降半旋回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分布图,明确了研究区三砂组沉积相在横向上的变化特征、叠置过渡关系和沉积演化过程。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上亚段三砂组储集体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将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粗大喉型、细孔中喉型和微孔细喉型。三砂组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整体处于中成岩A-B期。通过对储层发育受控因素研究发现,储层物性不仅受储层砂体本身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岩石结构的影响,而且还与储层砂体的沉积相类型、沉积阶段以及后期所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关。以沉积微相作为储层评价的主体,结合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成岩作用等特征建立了研究区三砂组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三砂组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然后以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为基础,叠合砂体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对三砂组有利储层分布区进行预测,并以SSC1、SSC2和SSC3层序各下降半旋回为成图单元编制了三砂组有利储层预测分布图。

岳宇[6](2020)在《邵4区块储层地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邵4区块位于邵家油田东北部,区域构造位置归属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邵家洼陷的北部斜坡带。研究区自奥陶纪以来发育了丰富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但该区块构造期次多,构造活动复杂,导致储层特别是沙四段碳酸盐岩储层沉积规律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控制因素及预测研究困难。本次从地质研究出发,在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研究沉积相与储层特征,总结地质规律,建立沉积与储层发育模式,分析储层控制因素,并进行储层分类评价。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点的成果和认识:(1)邵4区块沙一段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灰岩、辉绿岩。沙二段岩性自西向东依次为泥质灰岩、砂质灰岩、灰质砂岩。沙四段岩性以灰白色、深灰色灰岩及泥岩为主,下部局部发育灰白色膏岩,其中上亚段碳酸盐岩类型以生物灰岩、砂屑灰岩为主,少量白云岩。(2)主要研究层段沙四段储层为滨浅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的灰岩,根据岩性、沉积构造、地球物理等特征划分3种沉积微相类型:粒屑滩、边滩、浅水泥灰岩相;总结出古地貌、古物源以及古水深三者控制下的碳酸盐岩沉积模式。(3)本区储层以沙四段的生物灰岩为主,储层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溶孔、生物溶孔、铸模孔;可见裂缝,部分裂缝被方解石脉充填;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4)邵4区块沙四上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展布主要受到岩石类型、沉积相、成岩作用等方面的控制。不同岩相的储层物性相差较大。生物灰岩物性最好,砂屑灰岩次之,致密灰岩、泥灰岩储集性能较差。根据岩性、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对邵4区块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将沙四上碳酸盐岩储层分为I类、II类、III类三种储层类型,三种类型储层近似平行于湖岸线在东西向有序分布。

叶茂松[7](2019)在《环渤中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混积岩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文中提出传统沉积学理论认为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体系是两类截然分离与独立的沉积体系。然而,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陆源碎屑和碳酸盐颗粒(包括异化粒和泥晶)在组分上相互混合或以互层的方式产出的沉积体系,被定义为混合沉积。我国渤海湾地区在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发现了丰富的混合沉积现象。近些年,伴随油气勘探实践的深入,揭示了渤海海域混积岩两个重要的特征:1)陆相湖盆背景下发育的混合沉积;2)混积岩储层在普遍埋深超过3000m的背景下依然存在优质的储层。相比海相混合沉积的研究,陆相混合沉积的关注相对较少,导致对陆相混积岩的沉积特征与成因认识不清。其次,在中-深埋藏背景下混积岩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渤海海域混合沉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油气勘探意义。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渤中坳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混积岩发育构造带作为研究区,通过钻井资料分析、岩心观察、储层特征和流体地球化学测试等技术方法,聚焦混积岩岩性相分类、沉积环境分析、储层典型成岩作用和优质储层储集特征研究等工作,最终阐明混积岩沉积动力过程和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包括:1.提出了外源碎屑、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和化学成因碳酸盐三端元构成的一个新的混积岩岩石学三角分类系统。该岩石学分类系统将混积岩划分为四大类十六个小类。应用该系统分类原则,将研究区混合沉积划分出8类主要的组分混积岩性相类型。此外,还识别了两类互层型混积层系,一类为大尺度混积层系,表征为在单个准层序单元内的层系混积;另一类为小尺度混积层系,表征为单个纹层组单元内层系混积。2.通过典型相标志分析,将混合沉积划分为扇三角洲混合沉积和湖泊混合沉积两大体系。其中,扇三角洲混合沉积体系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混合沉积两类成因相组合。前者可识别出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和河口坝混合沉积两类成因相;后者发育前三角洲混合沉积成因相。湖泊混合沉积体系成因相组合为滨浅湖混合沉积,并识别出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成因相。3.基于沉积体系沉积特征与空间配置关系,总结三类混积砂体成因类型: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混合沉积和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砂体成因与扇三角洲前缘混积砂体二次垮塌的重力过程有关。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混合沉积与扇三角洲周期性推进-废弃等沉积作用相关。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受控于湖平面变化与湖流驱动的共同作用。三类混合沉积模式概括为:(1)扇三角洲重力流驱动混合沉积模式;(2)扇三角洲建设-废弃互层型混合沉积模式;(3)广湖水文条件控制下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模式。阐明混合沉积的主控因素:古气候是混合沉积储层发育的基础,古地貌和古水深变化分别决定了储层的分布和样式。4.厘定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共生序列,查明了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四类主要影响混积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成因机理。结合岩相学观察、地球化学测试和不同成岩作用产物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沙一二段混积岩储层处于中-深埋藏期,并经历了同生期、准同生期、埋藏期三个成岩作用阶段。其中同生期-准同生期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期。5.结合储层岩性相、沉积相、主要成岩作用、储层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提出三类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类型:(1)滩坝混合沉积原生孔-次生溶蚀孔型储层;(2)砂质碎屑流混合沉积原生孔隙型储层;(3)砾质碎屑流混合沉积残余原生孔隙型储层。6.混积岩优质储层良好的储集性能来源于原生与次生孔隙的共同贡献。原生孔隙的有效保存是储层孔隙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颗粒型混积岩沉积、(准)同生期建设性成岩作用及长期地层浅埋藏是储层有效抵制上覆地层压力、保存原生孔隙的原因。多期不同性质的流体活动起到改造储层的作用,导致储层经历了两次建设期和两次破坏期。其中,同生期大气淡水的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混积岩优质储层形成受控于沉积-成岩-构造-流体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7.结合储层控制因素,提出中-深层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模式。同生期泥晶包壳和准同生期白云岩化作用有效增加了储层岩石的抗压实能力,同时储层长期处于浅埋藏环境降低了压实与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在埋藏过程中原生孔隙被大量保存。此外,同生期湖平面反复波动导致大气淡水渗入与储层作用,导致大量生物颗粒次生选择性组构溶蚀孔形成,进一步优化了储层。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陆相湖盆混积岩沉积作用过程与砂体沉积模式,并阐明了中-深埋藏背景下的优质储层成因机理,对渤海海域古近系沙一二段的储层分布预测提出了新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对类似盆地背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案例支持。

孙其琛[8](2019)在《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沙四上亚段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之一,其中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岩及膏盐岩等多种沉积体系交互发育,成岩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对于这种复杂沉积体系的油气勘探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沙四上亚段发育12种岩相类型:灰色块状杂基支撑砾岩相、灰色块状含砾砂岩相、灰色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灰色平行层理粉-细砂岩相、灰色块状灰质砂岩相、灰色块状砂质灰岩相、深灰色块状颗粒灰岩相、灰色块状生物格架灰岩相、深灰色块状泥灰岩相、灰白色块状白云岩相、白色块状膏岩相和深灰色块状泥岩相。沙四上亚段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以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为主,总体具有强胶结弱压实的特征。根据成岩阶段划分规范,研究区碎屑岩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碳酸盐岩则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成岩序列略有不同,但总体都经历了:压实作用→早期黄铁矿胶结/早期方解石胶结→早期溶解作用(方解石胶结物、长石等溶解)/石英Ⅰ期加大→晚期方解石胶结/方解石交代长石、岩屑、白云石/铁白云石交代白云石→晚期溶解作用形成次生孔隙。沉积成岩环境主要经历了酸性-碱性-酸性-碱性-酸性的多期次变化。沙四上亚段储层主要发育10种孔隙类型:粒间孔、生物格架孔、遮蔽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铸模孔、层间缝、构造缝和溶缝。其中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最为发育。优质储集体主要发育在2000m~2650m的深度范围内,其岩相类型主要为:灰色平行层理粉-细砂岩相、灰色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和部分灰色块状杂基支撑砾岩相,以及灰岩相中的深灰色块状颗粒灰岩相和灰色块状生物格架灰岩相。沙四上亚段共识别出6种成岩相类型:弱压实弱胶结中溶解相、中压实中胶结强溶解相、中压实中胶结中溶解相、弱压实强胶结中溶解相、中压实强胶结中溶解相和强压实强胶结弱溶解相。其中,前四种成岩相类型可做优质储集体。综合岩相、成岩相与沉积相研究成果,认为优质储集体主要发育于以下沉积相带内:碳酸盐岩滩坝微相、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以及两侧能量相对较弱的碳酸盐岩沉积区。

张冠宇[9](2019)在《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段三砂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渤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北部的沾化凹陷内,是沾化凹陷最大的次级洼陷。研究区位于埕南断层下降盘的东段,以埕南断层为界,与埕东凸起相邻。本文对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测井、录井、岩心观察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识别拼合砂体底界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及湖泛面等层序界面,明确沙四上亚段三砂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将沙四上亚段三砂组由下到上划分为SQ1、SQ2、SQ3三个四级层序。SQ1沉积时期,在研究区西南部(罗1井附近)物质供给较弱,沉积不发育;研究区中部地区(义170井、义184井附近)沉积地层最厚,可达40m;东部(义283井附近)相对中部区域较小,沉积厚度均达20m左右。SQ2沉积时期,研究区中部(义184井附近)沉积作用最小,平均沉积厚度在15m左右;其余各井地层厚度的差异不大,地层厚度在30m左右;SQ3沉积时期,地层最薄的区域位于研究区西南部(罗2井附近),仅为12m,而其余地区各地层沉积厚度大致都在30m左右。通过对研究区沙四段上亚段三砂组岩相资料、测井曲线资料、岩心资料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区域背景沉积特征,指出渤南洼陷义176区块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三砂组为滨浅湖亚相、近岸水下扇相(扇中、扇端、扇根亚相)及三角洲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扇三角洲前缘是沙四段上亚段三砂组的优势亚相。微相类型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分流河口坝、砂坝、滩坝、滩坝间、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主水道、扇端泥等。通过对研究区砂体平面展布的认识,SQ1沉积时期,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发育最好,厚度在6-10m之间,分布范围在整个研究区西北部,分布范围较广;东部近岸水下扇沉积砂体厚度在6-10m之间。SQ2沉积时期,受北部埕东凸起物源影响,砂体分布范围向北部缩小,厚度在4-8m之间,东部近岸水下扇整体砂体厚度变薄,在4-6m之间。SQ3沉积时期,砂体范围进一步缩小,直到SQ3HST时期,只有北部义283井周围、西部义176井周围、中部义179井周围砂体厚度超过4m,彼此呈孤立状,相互不连通。

宋雪梅[10](2018)在《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文中提出王家岗地区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东部,是东营凹陷重要的油田区。该区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发育,油气分布规律复杂。为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搞清沉积规律,对研究区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有利储层预测进行研究。借助碳氧同位素特征、微量元素和孢粉等地球化学指标,对研究区古沉积背景、古气候、古盐度、古物源等沉积环境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沙四上亚段沉积环境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低位域时期,气候干旱炎热,古盐度高,陆源碎屑丰富。第二阶段湖侵域时期,水体迅速加深,古气候从干旱炎热转变为温暖湿润,古盐度较低,古物源减少为两个方向。第三阶段高位域时期,古气候古盐度相对稳定,变化小,有利于湖相碳酸盐岩发育。通过对研究区150余片薄片的鉴定,对研究区主要的岩石类型进行成分-结构划分,主要包括:泥晶灰岩、颗粒灰岩、混积岩等岩石类型。研究区录井岩性解释为无差别的灰岩或白云岩,岩性精度不够,因此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取心井岩石类型进行识别,利用研究区丰富的测井资料建立岩性-电性标准识别模板,共识别出22种主要湖相碳酸盐岩岩石类型。结合岩性组合规律、沉积结构、测井特征和相序等特征,将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划分为4种岩相类型:颗粒-泥晶灰岩组合、白云岩灰岩互层组合、泥晶泥质灰岩组合、混积层系组合。总结了岩相分布特征及其代表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12口取心井的岩石学特征、岩相类型的划分、单井剖面的分析,结合研究区区域沉积背景,总结了王家岗沙四上亚段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确定研究区沙四上亚段为碳酸盐岩滩坝相沉积,主要发育灰岩滩、云岩滩、颗粒滩和混积滩四种沉积微相。对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和主控因素研究,结合试油试采和孔渗资料等,对研究区有利相带的预测划分为3类。其中颗粒滩和云岩滩为较好的储层发育位置,灰岩滩次之。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了有利勘探目标区。

二、渤南洼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与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南洼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咸化湖盆混合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混合沉积特征
    2.1 混合沉积岩石学特征
        2.1.1 陆源碎屑
        2.1.2 黏土矿物
        2.1.3 碳酸盐
        2.1.4 盐类矿物
    2.2 研究区混合沉积类型及特征
        2.2.1 混合沉积的概念及类型
        2.2.2 混合沉积岩组分分类及命名
        2.2.3 混合沉积岩基本特征
        1) 组构内混合沉积岩
        ① 含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质碳酸盐岩
        ② 混积岩
        2) 互层状混合沉积岩
        3) 生物作用混合沉积岩
        2.2.4 混积层系特征
3 混合沉积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3.1 混合沉积成因类型
    3.2 混合沉积分布规律及沉积模式
4 混合沉积控制因素分析
    4.1 古地貌对混合沉积的影响
    4.2 水深对混合沉积的影响
    4.3 古气候对混合沉积的影响
5 结 论

(2)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合沉积基本概念及陆相混合沉积研究历程
    1.1 混合沉积基本概念
    1.2 陆相混合沉积研究历程及特点
        1.2.1 起步阶段(2000—2005年)
        1.2.2 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2年)
        1.2.3 综合研究阶段(2013年至今)
2 渤海陆相断陷盆地混合沉积研究进展
    2.1 混积岩岩性界定方案
    2.2 混合沉积类型与发育模式
        2.2.1 近源混合沉积类型
        2.2.2 远源混合沉积类型
    2.3 混合沉积相
        2.3.1 近岸混积扇相
        2.3.2 近岸混积滩坝相
        2.3.3 远岸混积滩坝相
    2.4 混合沉积主控因素
        2.4.1 稳定的宏观构造背景与局部强断裂活动
        2.4.2 盆内局部凸起碎屑供给的不稳定性
        2.4.3 相对干旱的气候与较高盐度的水体条件
        2.4.4 正向的古地貌背景
    2.5 混合沉积有利勘探类型及优质储层特征
    2.6 混积型储层预测及勘探实践
3 混合沉积研究的关键性问题讨论
4 结论

(3)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混积岩发育特征及沉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混积岩发育特征
    2.1 岩石学特征
        2.1.1 岩石类型
        2.1.2 发育序列
    2.2 单井特征
    2.3 横向特征
    2.4 平面分布特征
3 混积岩发育主控因素
    3.1 古构造
    3.2 古地貌
    3.3 陆源碎屑供给
    3.4 古气候
    3.5 湖平面变化
4 混积岩沉积模式
5 结论

(4)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混积岩“源—汇—岩—储”一体化优质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积岩“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混积岩沉积、储层、成岩研究现状
        1.2.3 “源-汇-岩-储”一体化研究
        1.2.4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混积岩储层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1.2 黄河口凹陷断裂发育特征
        2.1.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
        2.2.1 前古近系地层
        2.2.2 古近系断陷或断坳地层
第三章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混积岩源-汇系统重建
    3.1 渤南低凸起现今岩性-地貌特征
        3.1.1 渤南低凸起母岩类型
        3.1.2 渤南低凸起母岩分布特征
        3.1.3 渤南低凸起岩性-地貌特征
    3.2 渤南低凸起古近纪时期岩性-古地貌恢复
        3.2.1 源-汇系统单元三级划分方法及结果
        3.2.2 黄河口凹陷钻井岩屑特征
        3.2.3 不同时期母岩岩性恢复
        3.2.4 沉积古地貌恢复方法
        3.2.5 不同时期沉积古地貌恢复结果
    3.3 渤南低凸起古近系沉积物搬运通道分析
        3.3.1 物源通道类型及地震反射特征
        3.3.2 物源通道平面展布特征
    3.4 黄河口凹陷古近纪沙一二时期混积岩沉积相分析
        3.4.1 混积岩沉积特征
        3.4.2 重点区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
        3.4.3 沙一二时期混积岩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
    3.5 混积岩“源-汇-储”宏观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探讨
第四章 黄河口凹陷沙一二时期混积岩储层成岩特征
    4.1 研究区混积岩储层发育概述
    4.2 混积岩储层岩石学分析
        4.2.1 岩心观察特征
        4.2.2 薄片镜下特征
        4.2.3 混积岩岩石学特征
    4.3 混积岩储层物性分析
        4.3.1 混积岩储层孔隙结构
        4.3.2 混积岩储层物性特征
    4.4 混积岩储层典型成岩作用
        4.4.1 BZ27-2构造区典型成岩作用
        4.4.2 BZ29-4构造区典型成岩作用
        4.4.3 BZ36-2构造区典型成岩作用
    4.5 BZ36-2构造区“多级旋回性”沉积序列
        4.5.1 典型混积岩发育序列
        4.5.2 “多级旋回性”序列沉积特征
        4.5.3 “多级旋回性”序列X衍射特征
        4.5.4 “多级旋回性”序列发育机制
    4.6 混积岩储层差异成因分析
        4.6.1 生物碎屑/陆源碎屑比例
        4.6.2 白云岩化强度
        4.6.3 胶结物含量
        4.6.4 小结
第五章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混积岩“源-汇-岩-储”耦合关系
    5.1 混积岩“源-汇-岩-储”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探讨
        5.1.1 “源”—混积岩物质基础
        5.1.2 “汇”—沉积相带配置关系
        5.1.3 “岩”—典型成岩作用
    5.2 混积岩“源-汇-岩-储”系统耦合模式
        5.2.1 “外源注入型”混积岩源-汇-岩-储耦合模式
        5.2.2 “内生交互型”混积岩源-汇-岩-储耦合模式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5)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上亚段三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层序地层及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1.2.2 沙四上亚段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研究认识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特征
    3.1 层序地层特征
        3.1.1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1.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1.3 层序界面特征
        3.1.4 湖泛面的识别
        3.1.5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3.2 沉积相特征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3.2.3 单井相研究
        3.2.4 连井相研究
        3.2.5 平面相研究
        3.2.6 沉积模式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类型
        4.1.2 碎屑颗粒
        4.1.3 填隙物
        4.1.4 岩石结构
    4.2 储层物性特征
        4.2.1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4.2.2 孔-渗相关性
    4.3 孔隙结构特征
        4.3.1 孔隙类型
        4.3.2 孔隙结构特征
第5章 储层成岩演化及有利区预测
    5.1 成岩作用特征
        5.1.1 成岩作用类型
        5.1.2 成岩阶段划分
        5.1.3 成岩演化特征
    5.2 储层物性受控因素
        5.2.1 储层矿物对物性的影响
        5.2.2 岩石结构对物性的影响
        5.2.3 沉积相类型对物性的影响
        5.2.4 沉积阶段对物性的影响
        5.2.5 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
    5.3 储层分类及有利区预测
        5.3.1 储层分类
        5.3.2 有利分布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邵4区块储层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概况
    2.3 油藏概况
第3章 地层特征
    3.1 地层层序
    3.2 标准层
    3.3 地层划分
    3.4 小层划分与对比
    3.5 建立地层对比格架
    3.6 地层对比结果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4.1 岩性特征及分布
    4.2 沉积相分析
第5章 储层特征
    5.1 储层空间特征
    5.2 储层物性特征
    5.3 储层非均质性
    5.4 储层成岩作用
第6章 储层控制因素及综合评价
    6.1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条件
    6.2 储层控制因素
    6.3 储层综合评价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环渤中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混积岩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混积岩储层研究进展概述
        1.2.1 混积岩基本概念与分类
        1.2.2 混积岩成因类型及主控要素
        1.2.3 混积岩储层形成机理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述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研究区概述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1.3 新生代地层特征
    2.2 沙一二段混合沉积地层分布及发育背景条件
        2.2.1 混合沉积地层分布特征
        2.2.2 混合沉积发育背景条件
第三章 混积岩岩石学分类
    3.1 组构混积岩岩石分类与命名
        3.1.1 岩石组构端元
        3.1.2 岩石微观分类及特征
        3.1.3 岩石学命名准则
    3.2 研究区主要混积岩岩性相类型
        3.2.1 陆源碎屑-碳酸盐颗粒混积岩岩性相
        3.2.2 陆源碎屑-化学碳酸盐混积岩岩性相
        3.2.3 生物碳酸盐-化学碳酸盐混积岩性相
    3.3 互层型混合沉积特征
第四章 混积岩沉积体系及砂体成因机理
    4.1 沉积体系与成因相类型概述
    4.2 扇三角洲混合沉积特征、内部构成及成因解释
        4.2.1 水下碎屑流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及内部构成
        4.2.2 河口坝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及内部构成
        4.2.3 前三角洲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及内部构成
    4.3 湖泊沉积体系成因相特征、内部构成及成因解释
        4.3.1 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成因相特征
        4.3.2 混积滩坝复合体内部构成
    4.4 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4.4.1 混合沉积剖面特征
        4.4.2 成因相平面分布特征
    4.5 砂体成因类型及形成模式
        4.5.1 扇三角洲混合沉积模式
        4.5.2 湖泊滩坝复合体混合沉积模式
    4.6 混合沉积作用控制因素
        4.6.1 古气候条件
        4.6.2 古地貌条件
        4.6.3 古水深条件
第五章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因机制
    5.1 样品信息和实验测试原理
        5.1.1 岩相学观察方法
        5.1.2 流体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方法
    5.2 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因机理
        5.2.1 泥晶化作用
        5.2.2 胶结作用
        5.2.3 白云石化作用
        5.2.4 溶蚀作用
        5.2.5 其他成岩作用
    5.3 成岩阶段划分与演化序列
        5.3.1 成岩阶段划分
        5.3.2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5.4 成岩作用与储层关系
第六章 优质储层特征及类型
    6.1 储层物理性质特征
    6.2 优质储层分类与特征
        6.2.1 滩坝混合沉积原生孔-次生溶蚀孔型储层
        6.2.2 砂质碎屑流混合沉积原生孔隙型储层
        6.2.3 砾质碎屑流混合沉积残余原生孔隙型储层
第七章 中-深层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分析
    7.1 原生孔隙的保存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
        7.1.1 原生孔隙的保存
        7.1.2 原生孔隙保存条件及机理
    7.2 同生大气淡水溶蚀次生孔隙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
        7.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7.2.2 流体包裹体测温-测盐结果及成岩流体特征
        7.2.3 流体活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
        7.2.4 大气淡水淋滤对储层的改造作用
    7.3 中-深部优质储层形成过程与发育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研究
        1.2.2 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区存在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特征
第三章 岩石学特征及岩相划分
    3.1 岩石学特征
    3.2 岩相划分
第四章 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
    4.1 成岩作用类型
        4.1.1 压实、压溶作用
        4.1.2 胶结作用
        4.1.3 交代作用
        4.1.4 溶解(溶蚀)作用
    4.2 成岩阶段与成岩作用序列
        4.2.1 成岩阶段
        4.2.2 成岩作用序列
    4.3 沉积成岩环境
    4.4 成岩作用的定量表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
    5.1 储集空间类型
        5.1.1 原生孔隙
        5.1.2 次生孔隙
        5.1.3 裂缝
    5.2 孔隙结构特征
        5.2.1 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5.2.2 孔隙结构分类特征
    5.3 物性特征
        5.3.1 物性基本特征
        5.3.2 产能和物性的特征
第六章 成岩相及优质储层分布
    6.1 成岩相类型
    6.2 成岩相储层测井识别
    6.3 优质储层分布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段三砂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
    1.3 区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区域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认识成果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认识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渤南洼陷地质概况
    2.2 地层特征及划分
    2.3 渤南洼陷的形成与演化
第3章 层序地层研究
    3.1 层序级次划分
    3.2 层序界面成因及体系域划分
    3.3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4 层序界面特征
    3.5 层序划分及对比研究
        3.5.1 单井层序划分特征
        3.5.2 连井层序划分特征
    3.6 层序地层特征
第4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类型
        4.1.2 沉积构造标志
        4.1.3 测井相特征标志
    4.2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4.2.1 沉积相划分方案
        4.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 单井相分析
        4.3.1 义176井单井相分析
        4.3.2 义171井单井相分析
        4.3.3 义160井单井相分析
        4.3.4 义东341井单井相分析
    4.4 连井对比剖面沉积相分析
    4.5 沉积相平面分布
第5章 砂体展布研究
    5.1 砂体纵向分布规律
    5.2 砂体横向展布分析
    5.3 砂体平面分布
    5.4 砂体展布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存在的问题
        1.2.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地层对比及发育特征
        2.2.1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2.2.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2.3 沙四上段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沙四上亚段沉积环境及演化特征
    3.1 沉积环境要素分析
        3.1.1 古沉积背景
        3.1.2 古物源
        3.1.3 古气候
        3.1.4 古盐度
    3.2 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第四章 湖相碳酸盐岩岩相划分及分布
    4.1 湖相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特征
    4.2 湖相碳酸盐岩岩性测井识别模型
        4.2.1 测井曲线预处理
        4.2.2 岩性测井识别
    4.3 岩相划分及特征
    4.4 岩相分布特征
        4.4.1 垂向分布特征
        4.4.2 平面展布特征
    4.5 岩相与沉积环境演化关系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相模式
    5.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5.1.1 砂质滩坝相
        5.1.2 碳酸盐岩滩坝相
        5.1.3 滨浅湖相
    5.2 沉积微相展布规律
        5.2.1 沉积微相垂向展布规律
        5.2.2 沉积相平面分布规律
    5.3 湖相碳酸盐岩成因相模式
        5.3.1 纯下段时期沉积模式
        5.3.2 纯上四段时期沉积模式
        5.3.3 纯上一、二、三段时期沉积模式
        5.3.4 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
第六章 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6.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6.1.1 岩石学特征
        6.1.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6.2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6.3 有利储层预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渤南洼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与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咸化湖盆混合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为例[J]. 张世铭,张小军,王建功,张婷静,崔俊,王超,伏珏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J]. 杜晓峰,徐长贵,朱红涛,解习农,朱筱敏,刘可禹,姜在兴,曾洪流. 地球科学, 2020(10)
  • [3]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混积岩发育特征及沉积模式[J]. 叶子倩,朱红涛,杜晓峰,杨香华,姚婷婷,李森. 地球科学, 2020(10)
  • [4]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混积岩“源—汇—岩—储”一体化优质储层预测[D]. 李森.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5]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上亚段三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过程研究[D]. 吕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邵4区块储层地质研究[D]. 岳宇. 长江大学, 2020(02)
  • [7]环渤中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混积岩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D]. 叶茂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8]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D]. 孙其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渤南洼陷义176区块沙四段三砂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研究[D]. 张冠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D]. 宋雪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  ;  ;  ;  ;  

渤南凹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