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

一、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适应症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林晓庆[1](2021)在《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式优势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对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UPMWA)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AM)这2种术式的围手术期疗效,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术式优势。资料与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为微波消融组(48例)、腹腔镜组(44例)和开腹组(50例)。统计微波消融组最大肌瘤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体积和缩小率,观察各时期超声图像,术前、术后1个月的超声造影(CEUS)及磁共振成像(MRI)变化情况,统计术后12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三组间围手术期中的皮肤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1天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值、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换药次数、是否止痛、是否发热、总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1.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缩小情况术前最大肌瘤平均体积为187.22±46.65cm3,术后1、3、6、12个月分别为95.20±57.03cm3、58.06±38.68cm3、42.16±29.30cm3和28.20±19.04cm3,平均缩小率分别为43.88±18.90%、65.42±18.59%、74.47±16.56%和82.39±12.99%。2.微波消融子宫肌瘤影像学变化所有肌瘤微波消融前超声图像呈低-中等回声、有血流信号的结节,CEUS及MRI均见强化。消融后超声呈不均质回声、未见血流信号的结节,术后1个月CEUS全程未见造影剂灌注,MRI未见强化。3.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微波消融术后12个月随访追踪,月经症状改善的有25位(25/28),贫血症状改善8位(8/8),下腹不适好转11位(11/13),泌尿系压迫症状好转5位(5/5)。4.三种术式围术期疗效比较微波消融组的皮肤切口大小总体分布为0.25(0.20,0.30)cm,明显小于腹腔镜组的3.00(3.00,3.50)cm,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也明显小于开腹组8.00(8.00,8.00)cm,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微波消融组的术中出血量总体分布为5.00(2.00,5.00)ml,明显少于腹腔镜组的20.00(10.00,50.00)ml,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也明显少于开腹组的50.00(27.50,100.00)ml,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微波消融组的术后1天血红蛋白较术前平均下降了9.69±7.26g/L,明显小于腹腔镜组的19.23±10.84g/L,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也明显小于开腹组的16.01±11.60g/L,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波消融组的平均手术时长为109.46±39.64min,长于开腹组的71.54±20.80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腹腔镜组的121.20±35.81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波消融组的术后换药次数总体分布为0(0,0)次,少于腹腔镜组的2.00(2.00,2.00)次,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也少于开腹组的2.00(2.00,2.00)次,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微波消融组的平均总住院天数为6.63±2.15天,少于腹腔镜组的7.57±1.3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少于开腹组的8.72±1.53天,有统计学差异(P<0.001)。微波消融组的术后住院天数总体分布为4.00(3.00,5.00)天,少于开腹组的6.00(5.00,6.00)天,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但与腹腔镜组的4.00(4.00,5.00)天无统计学差异(Adj.P>0.05)。微波消融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在术后24小时内为100%,早于腹腔镜组的34.1%,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早于开腹组的2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是否发热、止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确切,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汪燕[2](2021)在《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妊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经腹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种类;探究经腹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经腹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不同途径的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选取2010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收住院手术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子宫肌瘤经腹组46例和子宫肌瘤腹腔镜组46例,经过调查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研究因素为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种类,并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第二部分是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妊娠分析,选取2010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收住院手术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腹组46例和腹腔镜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经腹组术中出血量为204.22±18.57m 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59.38±24.73m L;经腹组手术耗时为85.43±10.37min,腹腔镜组手术耗时为74.59±8.78min;经腹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73±0.59d,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8±0.47d;经腹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8.52±4.63h,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7.89±5.2h。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腹组术后阴道出血2例,占比为4.35%;切口愈合不良2例,占比为4.35%;尿潴留4例,占比为8.7%;皮下气肿0例。总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7.4%。腹腔镜组术后阴道出血1例,占比为2.2%;切口愈合不良0例;尿潴留0例;皮下气肿1例,比为2.2%。总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病率为4.3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腹腔镜组例数各46例,经腹组备孕时间4.53±2.98年,腹腔镜组备孕时间4.03±3.12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流产4例(占8.7%),腹腔镜组流产3例(占6.5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早产5例(占10.87%),腹腔镜组早产4例(占8.7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足月产37例(占80.43%),腹腔镜组足月产39例(占84.78%),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优于经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阴道流血、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及皮下气肿情况明显低于经腹组,并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较经腹者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率降低的优点,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李亚茹[3](2021)在《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至2020年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妇科因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40例)和肌瘤剔除术组(40例)。采用SPSS22.0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子宫肌瘤症状评分(UFS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值(Hb)的差异性。结果1.手术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2.术中出血量:微波消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3.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4.留置导尿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留置导尿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5.住院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6.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邻近脏器损伤,发生率均为0%;微波消融组与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术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7%,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低于肌瘤剔除术组(χ2=9.308,P<0.05)。7.VAS评分: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2小时、4小时、6小时、48小时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10天VAS评分降至0分。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术后2小时、4小时、6小时、48小时、10天、20天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30天VAS评分降至0分。两组患者术后2小时、4小时、6小时、48小时、10天、20天组间比较,微波消融组VAS评分低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术后30天组间比较,微波消融组VAS评分与肌瘤剔除术组相同(P>0.05)。8.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评分(UFS评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月、6月、12月,两组患者组内比较UFS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3月组间比较,UF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组间比较,微波消融组UFS评分高于肌瘤剔除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组间比较,UF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9.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月、6月、12月,两组患者组内比较QOL评分逐渐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月、6月、12月组间比较,QO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10.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黏膜下肌瘤体积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后与术前相比逐渐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肌壁间肌瘤体积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后与术前相比逐渐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浆膜下肌瘤体积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后与术前相比逐渐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3种类型子宫肌瘤消融有效率:效果非常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00,P>0.05),效果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00,P>0.05),治疗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0,P>0.05)。3种类型子宫肌瘤术后消融总体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术后1月、3月、6月、12月,两组患者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痛经、压迫症状、贫血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与肌瘤剔除术组中贫血患者术后1月、3月、6月血红蛋白值显着升高,于术后12月均升至正常值范围。结论1、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确切,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相当。2、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疼痛程度优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好。

热米拉·阿布力克木[4](2021)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住院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1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过敏史、初潮年龄、妊娠次数、分娩史、流产史、病程、有无其他妇科疾病、术前化验指标、手术方式、肌瘤生长部位、肌瘤数目、术后病理、术后用药、有无残留等,分析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预防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219例患者经随访共有71例复发,复发率为32.4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肌瘤复发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过敏史、初潮年龄、妊娠次数、分娩史、流产史、病程、有无合并妇科疾病、手术方式、肌瘤生长部位、肌瘤数目、术后病理、有无残留、术前化验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后用药与肌瘤剔除术后的复发可能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肌瘤数目、术后用药情况是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呈正相关(OR>1)。术后口服小剂量米司酮联合消瘤丸者复发风险是未用该治疗方式者的0.043倍。结论:子宫肌瘤的数目、肌瘤剔除术后是否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 RHa)治疗可能影响肌瘤复发,呈正相关。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是一种可能降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的治疗方式。

韩志萍[5](2020)在《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为一种新型改良的子宫压迫缝合法,观察该方法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中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实用性及并发症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的病例,分为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宫腔纱条填塞组、宫腔球囊填塞组三种治疗方法,观察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其他两组方法的比较,观察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采用t或χ2检验比较三组止血方法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统计分析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33例、宫腔纱条填塞组38例、宫腔球囊填塞组29例,观察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其他两组方法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患者的孕次、产次、孕周及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等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和宫腔纱条填塞组、宫腔球囊填塞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9.03±12.919(分钟)、75.11±18.134(分钟)、81.72±40.307(分钟),子宫横形环缝合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宫腔纱条填塞组、宫腔球囊填塞组产时出血量分别为437.88±187.096(ml)、727.63±308.593(ml)、953.103±410.262(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分别为580.88±244.899(ml)、833.08±327.459(ml)、1474.17±664.465(ml),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横形环缝合组产时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中有2例拔纱条时发现缝线钩住纱条,导致纱条残留行二次拔纱,1例拔纱后再次出血行球囊填塞后好转。宫腔球囊填塞组有3例术后放置宫腔球囊失败,改用其他方法止血成功,1例阴道分娩后行宫腔球囊填塞法发生失血性休克,经对症治疗好转。三种止血方法均无子宫切除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三组方法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中均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在剖宫产术中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明显,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于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及减少子宫切除有良好的效果,对于资源匮乏的地区及基层医院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在治疗宫缩乏力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在剖宫产术后及阴道分娩后发生的宫缩乏力治疗有其局限性,其远期并发症尚需进一步观察。

郭丽艳[6](2020)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可能影响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疗效的因素,为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预后的预判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8年间83例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时磁共振检查资料,评估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研究术前及术后1、3、6、12月电话随访记录,总结并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98.8%(82/83),1例行单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栓塞术后97.6%(81/8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下腹疼痛,通过镇痛治疗后平均1周内(6.24±5.18天)可完全缓解;72.3%(60/83)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10.95±10.40天内可自行消失;2例(2.4%)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 1例(13.2%)患者出现闭经;9例(10.8%)患者出现肌瘤脱出:1例(1.2%)患者磁共振表现子宫破裂;3例(3.6%)患者术后正常怀孕分娩。术后12个月时子宫体积较前缩小37.4%,肌瘤体积较前缩小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缓解有效率88.2%(30/34),术后较术前VAS评分降低3.00±2.57分;84.6%(11/13)、88.9%(15/18)存在直肠、膀胱压迫症状患者在手术后症状消失。术前28例贫血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前患者年龄、肌瘤类型、肌瘤体积、经量增大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术后肌瘤体积缩小相关的因素:肌瘤类型(P=0.049<0.05),经量增大(P=0.046<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疗效与术前月经量增多相关,与肌瘤类型无关。术前月经量增多的患者,术后肌瘤体积缩小较,明显。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多可在一周内缓解。年龄、肌瘤类型、肌瘤体积等不能作为疗效评估的指标,术前月经量增多可作为术后肌瘤体积缩小明显的独立预测因素。

李静静[7](2020)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8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3至49岁,平均年龄为32.98±4.56岁,其中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为A组38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为B组42例。分析医疗记录包括年龄,胎龄,剖宫产的次数,上次妊娠与剖宫产瘢痕妊娠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等各项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的手术时间(P<0.05)。A与B组相比,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成功率为97.37%,B组的成功率为9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的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较A组的显着缩短,都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有术后发烧,栓塞后综合症,术后疼痛,术中邻近器官损伤,术后大出血和宫颈管粘连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的住院时间(P<0.05),总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清宫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保留生育功能,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短。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拓展,也进一步优化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压力。

范亚敏[8](2020)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瘢痕妊娠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和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瘢痕妊娠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进一步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的数据库PubMed、Con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中国文献学术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31日,同时查阅所获取的参考文献索引。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符合条件的文章中提取FSH、LH、E2数据,并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总计388名瘢痕妊娠患者,包括UAE组188名和对照组(MTX药物治疗组)200名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UAE组与对照组的术前 FSH[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0.0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0~0.36;P=0.92]、术前 LH(MD=-0.06,95%CI:-0.58~0.47,P=0.84)、术前 E2(MD=-0.04,95%CI:-0.93~0.84,P=0.92)基线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SH(MD=-0.06,95%CI:-0.37~0.26,P=0.73)、术后 LH(MD=0.32,95%CI:-0.16~0.81,P=0.19)、术后E2(MD=0.26,95%CI:-0.60~1.11,P=0.56)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基础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的变化,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药物治疗(甲氨蝶呤)对瘢痕妊娠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短期内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卢会会[9](2020)在《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栓塞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子宫肌瘤是女性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其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70%。根据肌瘤生长的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并发症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关系较小。最主要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出血。高能聚焦超声利用超声波良好的聚焦性和能量的可渗透性,对患者体内的病灶组织实施有效的超声照射,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瞬间局部高温聚焦,不可逆的杀死瘤体组织,使瘤体组织在热凝过程中脱水、凝固、失活,最后被机体吸收或脱落,达到消除瘤体、保留病灶器官的目的,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但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仅靠超声刀不足以缓解症状,需要介入手术栓塞使瘤体失去血供,以最快的速度止住出血,联合治疗为治疗提升效果,以缩短患者长远的治疗周期。方法:计划收集210例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选择符合的病例,根据患者意愿临床分三组,第一组给予高能聚焦超声刀超声刀治疗,记录患者治疗1周期后的临床效果;第二组应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每例患者应用栓塞剂量的准确记录;第三组给予两种方法联合治疗,两种方法顺序保持基本一致,先超声刀后栓塞治疗;每组治疗前后均给予超声、CT或MRI检查,保留结果,最后比对瘤体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符合条件者210例。其中A、B、C三组各选取治疗70例。术后1、3、6个月的整体有效率A组分别为:67.1%(47例),75.7%(53例),81.4%(57例);B组分别为:72.8%(51例),81.4%(57例),84.3%(59例);C组分别为:88.6%(62例),94.3%(66例),95.7%(67例)。对三组组肿瘤患者术前与术后整体有效率及显效率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栓塞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不论在整体疗效方面均与其单一疗法的疗效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在明显缩小肌瘤体积方面所显示出巨大优势。但长期复发率及妊娠率的比较还需大量的临床数据及长时间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观察。

赵谦,任勇军,何春,闵旭立,徐浩[10](2019)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手段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97.4%,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E2、LH、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E2水平明显下降, LH、FSH水平显着升高(P<0.05),且实验组的E2、LH、F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内,对照组子宫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且临床疗效确切,对保护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有较高价值。

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适应症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适应症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式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微波消融组的疗效
    3.2 三种术式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
第四章 讨论
    4.1 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趋势
    4.2 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原理
    4.3 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后的体积及临床症状变化分析
    4.4 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像学变化及分析
    4.5 三种术式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分析
    4.6 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不足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妊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简介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综述 子宫肌瘤与妊娠的相关思考
    参考文献

(3)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子宫肌瘤治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流程图
结果
    1.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传统祖国医学对“症瘕”病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2 西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3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残留率及复发率
    4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4.1 肌瘤数目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4.2 手术方式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4.3 术后用GnRHa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4.4 肌瘤病理类型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关系
    5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预防子宫肌瘤复发的机制
    6 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预防及处理
    7 问题不足与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手术方法
        2.3 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第1部分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与宫腔纱条填塞法在剖宫产术中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结果分析
        1.两组方法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1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年龄分析比较
        1.2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的孕产次及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
        1.3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手术指征的构成比比较
        1.4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手术方式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
        2.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24 小时出血量比较
        3.两组手术方式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输血率、产褥病率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比较
        4.子宫横形环状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5.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方法母儿结局的比较
    第2部分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与宫腔球囊填塞法在治疗宫缩乏力中的结果分析
        1.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一般情况分析
        1.1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孕妇年龄分析
        1.2 研究组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孕妇孕产次、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
        1.3 研究组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
        2.研究组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手术指征及产后出血分析
        3.研究组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24 小时出血量比较
        4.研究组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输血率、产褥病率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分析比较
        5.宫腔球囊组出血情况、球囊放置时间与出血量的关系以及球囊放置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
        5.1 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的分娩方式不同、球囊放置时间不同产后出血量及 24 小时出血量比较
        5.2 宫腔球囊填塞组止血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
        5.3 宫腔球囊填塞组中联合使用其他止血方法的分析
        6.研究组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及宫腔 Bakri 球囊填塞组母儿预后及并发症的比较
第3章 讨论
    1.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与宫腔填纱法在剖宫产术中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两种手术方法的讨论
        1.1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病例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的一般原因讨论
        1.2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者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中止血效果的讨论
        1.3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手术方法安全性讨论
        1.4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并发症及母儿结局的讨论
        1.5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子宫腔纱条填塞组优缺点的讨论
        1.6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宫腔纱条填塞组两组止血方法选择的讨论
    2.子宫横形环状缝合组与宫腔球囊填塞组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讨论
        2.1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与宫腔球囊填塞法两组方法的一般情况讨论
        2.2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与宫腔球囊填塞法两组方法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中的效果讨论
        2.3 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与宫腔球囊填塞两组方法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中的优缺点分析
        2.4 两组方法的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母儿结局的讨论
        2.5 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方法的讨论
结语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产后出血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术前准备
    3.仪器设备
    4.手术过程
    5.术后处理
    6.疗效评价标准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
    2.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
    3.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4.其他评价
讨论
    1.子宫肌瘤诊疗现状
    2.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
    3.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
    4.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
    5.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6.UAE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探讨
    7.本文章存在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7)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研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
致谢

(8)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瘢痕妊娠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主要符号及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栓塞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仪器、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能聚焦超声在临床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适应症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式优势分析[D]. 林晓庆. 汕头大学, 2021(02)
  • [2]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妊娠的影响[D]. 汪燕.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D]. 李亚茹.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消瘤丸对子宫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D]. 热米拉·阿布力克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子宫横形环状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的临床研究[D]. 韩志萍. 汕头大学, 2020(02)
  • [6]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郭丽艳. 苏州大学, 2020(02)
  • [7]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D]. 李静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8]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瘢痕妊娠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D]. 范亚敏. 山东大学, 2020(02)
  • [9]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栓塞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D]. 卢会会.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 赵谦,任勇军,何春,闵旭立,徐浩.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1)

标签:;  ;  ;  ;  ;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