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学生交流工作纪念

中阿学生交流工作纪念

一、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论文文献综述)

常文泽[1](2020)在《当代埃及海外留学生研究(1952-2018)》文中提出当代埃及海外留学生的派遣工作始于纳赛尔时期,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诸多成就。埃及海外留学生的规模时有波动,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在2011年后,留学生数量增速明显提高。纵向上看,埃及留学生的规模持续增大,但横向对比其他中东大国仍有明显差距。当代早期,埃及海外留学生以公派为主,当前阶段,埃及学生则更依赖项目交换和国外奖学金的支持。专业方面,埃及留学生总体上更重视理工类学科。纳赛尔和萨达特时期,埃及海外留学生的派遣工作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经历了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向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变,穆巴拉克时期至今,埃及学生普遍更关注经济支持和教育质量,留学生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和阿拉伯地区。留学生学成后,部分人选择留在国外发展,这对埃及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埃及留学生在国外求学期间往往会面临诸多困境,尤其在身处非伊斯兰国家时,由宗教引发的文化差异和歧视给埃及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身安全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埃及海外留学生中产生了很多杰出人物,他们为当代埃及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影响乃至引领了埃及政治与经济的走向、推动了科研领域的进步、增进了对本国社会的反思,同时促进了埃及对外关系的发展。当代埃及的留学生派遣工作与我国存在相近之处,都偏重实用性。未来短期内,受限于国内外因素,埃及海外留学生数量很难出现突破式增长,其遭受的歧视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可以通过更多地接收埃及留学生,以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夏天[2](2015)在《北京体育大学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立于1953年的北京体育大学亲历了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作为几代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外交方式,体育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中国体育最高学府,其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总结其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是存史,还是为我国体育外交事业的发展以及学校对外交往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有价值的历史参照。改变传统高校校史研究视角,选择北京体育大学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口述史料法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论述与评价。依据中国各时期国际环境以及国家利益、外交政策的变化,结合外交史的时期划分和体育外交工作的演变,中国体育外交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一、“一边倒”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校起到了展示新中国形象、促进对外交往以及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其在体育外交中的重要地位。二、突破封锁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学校开始发挥“中国体育橱窗”的重要作用,在体育援外工作中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其重要地位得到了全面提升。三、重大突破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学校继续发挥“中国体育橱窗”的重要作用,多渠道开展体育援外工作,并起到了中国体育走向世界孵化器的作用,其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四、融入世界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学校在体育文化交流、竞技体育项目引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体育外交名片、促进与国际体育组织沟通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其重要地位得到了巩固。五、影响世界时期(21世纪初至今),学校不再只被动承担体育外交任务,而是主动出击,起到了拓展体育外交渠道,增强中国体育软实力,扩大体育外交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其重要地位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总体来看,北京体育大学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始终保持着重要地位,在展示中国体育事业成就,体育援外,传播中华体育文化,培养国际体育人才,服务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扩大国际体育组织话语权,增进国际体育学术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增强软实力的趋势下,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体育外交评估体系建立、中国体育文化传播推广长效机制建立、体育外交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国体育外交事业做出贡献。

陈越洋[3](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研究说明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何先锋[4](2013)在《中国留埃及学生历史与现状研究 ——以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和埃及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埃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教育交流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现代以来,大批中国学子慕各前往埃及的高等学府求学深造,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作为阿拉伯世界的最高学府,是中阿文化、教育合作的典范。该校是中国阿拉伯人才的摇篮,也是中国了解阿拉伯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中阿穆斯林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在中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在中非、中阿经贸、文化交流深化的今天,爱资哈尔大学作为培养中国阿拉伯人才的重要基地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梳理中国学生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的历史进程和当代状况,可以从侧面了解中非、中阿教育合作的状况,亦可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中国学生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人到阿拉伯国家留学均属个人行为,都是在朝觐途中的访学和求学,他们前往阿拉伯国家都是以朝觐为主,求学为辅,人数极少。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回族青年兴起了一股到阿拉伯世界知名学府留学的热潮,相比以前留学的私人性质,这个时期的留学生主要以伊斯兰教团体、学校选派为主,留学的目的地乃是享誉整个伊斯兰世界近千年的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这些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成就却十分卓着。抗日战争和中国国内政治动荡中断了向爱资哈尔大学派遣留学生的进程,而新中国成立后,十年“文革”也影响了中国留学生的派出。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学生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的新时期,不仅选派人数逐年增多,学生来源更广,派出主体更多(除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选派外,国内清真寺、经学院以及地方政府教育机构也都派出学生,还有一些通过个人联系校方申请获得奖学金)。对当前中国留学生在爱资哈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的介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穆斯林学生主要分为公派自费和自费两种,由于爱资哈尔大学实行独特而严格的考试和升学制度,中国学生要面临巨大的学习、升学压力。此外,护照办理、学历承认、生活压力、安全问题也是中国学生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尽管如此,从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其就业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活跃在教育、贸易、旅游、翻译、餐饮等部门。时至今日,爱资哈尔大学对中阿之间的贡献早已超出文化交流的范畴,对中阿合作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张鹏[5](2013)在《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地方部门在对外关系中的参与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现象。而学科特点造成的中国内外政治结合型研究不足,以及中国内外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化需要,都使得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地方参与研究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同时,大量外事档案、政府文件、统计数据的存在以及相关论着的涌现,使利用社会科学方法开展这项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提出,地方参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程度与深度,取决于中国央地、内外、地地三组关系的变化。为全面理解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理论部分的研究。对于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而言,已有的多层治理理论与功能主义理论都有提倡竞争性合作的问题,潜在的政治社会学解释则无法提供清晰的问题解决进路,而且现有理论多基于对西方国家对外关系的考察与辨析。在批判上述三种一般解释的基础上,将地方部门作为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行为体”,提出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这一解释,是在继续和坚持承认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前提下,以中央对地方的对外事务授权有限为原则,将地方提升到作为对外关系的一类“有限”参与主体,并以对外关系发展中央地、内外、地地的合作最大化为目标,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注重国家的国内-国际综合治理观形成。其次,是比较研究方面。通过中西在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方面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与代表联邦制国家的德国进行比较,提出政治关系与法律关系这两种央地关系传统,和央地协力与央地竞合这两类有限参与适用,从而厘清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之组织特点、历史流变和运行逻辑。最后,在案例研究部分,使有限参与的解释贯穿于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国际化、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以及地方发展与国际组织在华活动等研究。并通过上述四个案例,从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两个大的观察视角,既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形式与现状,又进一步验证绪论部分提出的,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存在央地协力的政策倾向;中国在内外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了国内国际制度建设的不断优化;地方多样性蕴含着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可能的地地合作三个研究假设。

范承祚[6](2012)在《海内存知己——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回顾与思考(春夏篇)》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李先念主席任命笔者为中国第十任驻阿尔巴尼亚特命全权大使。我按习惯的做法,向国内上呈的首篇到任报告中,就以《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为题,回顾了两国关系从建立、发展、升温到破裂的全过程,提出了对未来双边关系的展望与建议。

闵捷,马云蔚[7](2011)在《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挑战》文中研究表明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有机整合。人文外交以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文明对话理论为依托,在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实践则为人文外交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对阿关系中,人文外交在各时期都促进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当下,国际体系处于转型期,尤其是2010年年底以来阿拉伯世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使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面临挑战。只有将人文外交继续作为我国对阿外交政策的重点,才能在政治动荡的阿拉伯世界始终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陈天社[8](2008)在《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王猛[9](2006)在《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本论文以行为主义为研究基本理论,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个案剖析与综合概括、普遍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思路,以层次分析视角将论文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在理论应用上赞同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完全决定或者构成行为体所从事的行为,行为体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构成了一个和物质世界并列的意义与知识的世界,即结构造就行为体,行为体也建构结构:在主体选择上,将二十世纪的中国作为整体加以考虑,从发展和联系而不是人为割裂的观点回顾和总结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情况:在客体选择上,在中东概念传统“十八国”范围的基础上,把具有类似国情、相近区域的伊斯兰国家视为一个整体,期望以大中东的宽泛视角提供制定政策的便利:在文章结构上,试图以穷尽行为体参与行为的方式对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外交互动(侧重于中国方面)进行分析,并为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扩展预留空间。 第一部分以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聚焦点,重点论述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斗争与合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即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以及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并对这种状况从动力学、关联度、决策机制与实施策略四方面进行剖析。 第二部分则从微观领域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众多行为体细分为9个大类,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政党、个人、民族、国际政治运动、宗教运动与组织,试图以归纳的方式探究各类行为体在20世纪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得失,研判行为体在下一个类似情境的反应,同时注重了丰富多彩外交斗争情况的趣味性。 第三部分则重点分析两例个案。以苏丹达尔富尔危机为切入点,分析伊战后中国对中东国家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比照20世纪中国与伊朗在国家转型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异同,希望能勾画出中国参与中东地区事务演变轨迹。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参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和状况具有继承性,不能漠视和人为割裂这种继承性。2、参与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客体之间的利益交汇决定了双边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在碰撞中走向成熟。3、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开始全方位参与中东事务,行为体之间逐渐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复杂关系。4、文明间的冲突并不必然地导致国际关系的冲突或对抗,文明间的关系是在交往中共存,是“和而不同”。

王燕[10](2003)在《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文中研究指明

二、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埃及海外留学生研究(195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学界研究概况
        2.国外学界研究概况
    三、主要研究、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埃及留学生概况
    一、当代埃及留学生发展状况
        1.1952年以来埃及海外留学生概况
        2.21 世纪以来埃及海外留学生发展态势
    二、埃及留学生结构
        1.留学费用来源与方式
        2.学习专业
        3.留学目的地
        4.毕业去向
第二章 埃及留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一、语言限制
    二、人际交往困境
    三、学习障碍
    四、宗教困境
    五、安全困局
第三章 留学生与埃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
    一、政治领域
    二、科研领域
    三、文学领域
    四、对外交往领域
第四章 中埃两国海外留学生比较
    一、新中国留学生发展概况
    二、中埃留学生派遣比较
    三、对中国留学生工作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北京体育大学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体育外交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高校校史的相关研究
    2.3 北京体育大学校史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历史研究法
        3.2.3 口述史料法
    3.3 理论基础
    3.4 研究思路
    3.5 本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3.5.1 创新点
        3.5.2 难点
4 分析与讨论
    4.1 体育外交概说
        4.1.1 体育外交的定义
        4.1.2 中国体育外交的历史分期
    4.2 中央体育学院在“一边倒”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4.2.1 “一边倒”时期体育外交
        4.2.2 中央体育学院在“一边倒”时期体育外交中的作用
        4.2.3 中央体育学院在“一边倒”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
    4.3 北京体育学院在突破封锁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
        4.3.1 突破封锁时期体育外交
        4.3.2 北京体育学院在突破封锁时期体育外交中的作用
        4.3.3 北京体育学院在突破封锁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
    4.4 北京体育学院在重大突破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4.4.1 重大突破时期体育外交
        4.4.2 北京体育学院在重大突破时期体育外交中的作用
        4.4.3 北京体育学院在重大突破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
    4.5 北京体育大学在融入世界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4.5.1 融入世界时期体育外交
        4.5.2 北京体育大学在融入世界时期体育外交中的作用
        4.5.3 北京体育大学在融入世界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
    4.6 北京体育大学在影响世界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21世纪初至今)
        4.6.1 影响世界时期体育外交
        4.6.2 北京体育大学在影响世界时期体育外交中的作用
        4.6.3 北京体育大学在影响世界时期体育外交中的地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外交大事记
    附录B:北京体育大学友好交流海外高等学校
    附录C:口述历史访谈名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
    六、结构安排
第一章 历史回溯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一、元代中阿关系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小结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作品译介情况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派遣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三、学术研究情况
    第五节 艺术领域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第二节 宗教领域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第三节 文学领域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二、留学生工作
        三、中阿教育合作
        四、学术研究活动
    第五节 艺术领域
    小结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阿文摘要

(4)中国留埃及学生历史与现状研究 ——以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三) 国内外研究情况述评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资料及来源
    (五) 研究方法与工具
        1. 历史分析法
        2. 访谈及实地调研法
一、近现代中国留埃学生历史简述
    (一) 18—19世纪的游学时期
    (二) 20世纪初有组织的赴埃留学时期
    (三) 20世纪中后期的蓬勃发展时期
二、中国向爱资哈尔派遣留学生的历史沿革
    (一) 爱资哈尔大学概况
    (二)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留学概况
    (三) 20世纪30年代的官方派遣留学
        1. 中国向爱资哈尔大学派遣官方留学生的历史始末
        2. 部分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学术成就
    (四) 1956年中埃建交以后的官方留学
三、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现状
    (一) 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情况
        1. 派出情况
        2. 学习情况
    (二) 中国留学生的生活状况
    (三) 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选择
    (四) 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五) 应对措施与建议
四、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贡献
    (一) 展示了中国留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 促进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
    (三) 开启了国内高校阿拉伯语教学与阿拉伯文化研究的序幕
    (四) 推动了我国伊斯兰事业的发展
结语
附录
    (一) 马全富访谈
    (二) 马志伟访谈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第二节 定位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四节 论证设想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一章 中国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
    第一节 多层治理理论的解释
    第二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解释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的一般解释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
    小结
第三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中国传统与西方经验
    第一节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中的地方角色
    第二节 西方联邦制国家的地方与对外关系:以德国为例
    第三节 中西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比较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内而外的地方参与
    第一节 中国地方全球联系的发展与特征(2001-2011)
    第二节 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地方全球联系与责任
    第三节 周边外交及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国内资源整合的内容与方向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外而内的地方参与
    第一节 中国地方的国际组织能力
    第二节 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研究
    第三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沪项目调研
    第四节 由外而内的国际合作中地方发展的新契机
    小结
结论 把握对外关系“落地”的时代特征
图表及访谈手记目录
参考文献
    德文类
    英文类
    中文类
后记

(7)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外交的理论探源
    1. 软实力理论
    2. 国家形象理论
    3. 建构主义理论
    4. 文明对话理论
二、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 (1949~1976年) , 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文外交扞卫了国家的主权利益
    第二阶段 (1979~1990年) , 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文外交有效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第三阶段 (1991~1999年) ,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人文外交维护了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利益
    第四阶段 (2001年至今) , 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文外交拓展了中国的战略利益
三、当前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国情研究有待加强
    第二, 中阿之间民间交流需要进一步拓展
    第三, 中阿媒体合作仍需深化
    第四, 人文外交决策机制亟待进一步创新
四、结语

(8)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人留学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与现状
二、留学阿拉伯国家的中国学生的贡献

(9)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参与对象的分析和界定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战略硬实力与区域碎裂化
        一、阿拉伯国家概况
        二、阿拉伯国家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 伊斯兰世界:虚幻的一体化憧憬
        一、伊斯兰世界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二、伊斯兰世界的一体化憧憬
        三、伊斯兰世界一体化的虚幻性
    第三节 中国立场与中东范围界定
        一、“中东”概念的由来和范围界定
        二、大中东国家的宗教状况
        三、确定大中东区域范围的策略考量
第二章 多边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多边外交
        一、新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回顾
        二、中国与阿盟
    第二节 胜利在1971:中国与中东国家冷战期间
        一、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关系
        二、围绕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斗争与合作
第三章 状况分析: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
    第一节 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
        一、政治支持的结构性
        二、政治支持的议题性
    第二节 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
        一、能源合作的渐次加深
        二、与中东产油国的商贸往来
        三、工程承包、劳务和投资
        四、军事安全领域
    第三节 中阿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
第四章 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外交分析
    第一节 国家利益:动力学分析
        一、国家利益的源起问题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问题
        三、国家利益的效度问题
    第二节 继承与发展:机制分析
        一、对外决策的机制化和目标选择
        二、政策执行中的实力原则和外交折冲
        三、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美国因素
    第三节 局部与整体:关联度分析
        一、内部关联度:历史回顾
        二、外部关联度:以中美关系为例
    第四节 基点与重点:策略分析
        一、在中国-阿盟框架内加强中阿关系
        二、从全球化视角处理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
        三、以中东事务为平台处理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四、趋势:向国际社会全面融入
第五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理论与现状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一、层次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发展
    第二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
        一、概念及特征
        二、行为体的分类
第六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一)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二、国家参与中东事务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政府间国际组织
        一、理论与现状
        二、上海合作组织
        三、中国和欧佩克
        四、中国与海合会
第七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二)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概述
        二、中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三、对外援助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
        四、现状与发展
    第二节 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行为体意义
        二、中国公司在大中东:石油行业个案
        三、跨国公司的参与趋势
    第三节 政党
        一、政党外交
        二、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三、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四、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走向
    第四节 个人
        一、个人的行为体意义
        二、领袖人物在中国中东外交的作用
        三、普通民众在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中的作用
        四、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
第八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三)
    第一节 民族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二、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三、中东国家民族主义思潮兴衰对中国的镜鉴
        四、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第二节 国际政治运动
        一、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谋求国际新秩序的不结盟运动
        三、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
    第三节 宗教及其组织
        一、宗教因素与国际政治
        二、伊斯兰教和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
        三、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泛伊斯兰因素
        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与西北边疆安全
第九章 理论与现实的互动:从苏丹到伊朗
    第一节 达尔富尔与中国外交转型
        一、现代政治视野中的苏丹社会和达尔富尔危机
        二、达尔富尔危机背后的大国博弈
        三、中国在苏丹的海外经济权益分析
        四、达尔富尔:危机中凸显的中国发展困境
        五、达尔富尔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危机意蕴
        六、达尔富尔: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型契机
    第二节 中国与伊朗:1905-2005的百年比照与互动
        一、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起步
        二、二战背景下的中伊建交和国祚分途
        三、1949-1979:巴列维伊朗与人民中国
        四、从棋子到棋手:改变在1979
        五、现代化模式:世界工厂与家庭手工作坊
        六、回归常态:1979-1997的中伊交往
        七、1997-2004:双边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从伊战走向世界大国
        一、中国之路的伊朗含义
        二、从苏丹到伊朗的自觉和自信
结论
参考书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埃及海外留学生研究(1952-2018)[D]. 常文泽. 郑州大学, 2020(03)
  • [2]北京体育大学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 夏天.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1)
  • [3]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4]中国留埃及学生历史与现状研究 ——以爱资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D]. 何先锋.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5]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D]. 张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6]海内存知己——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回顾与思考(春夏篇)[J]. 范承祚.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2(01)
  • [7]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挑战[J]. 闵捷,马云蔚.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1(06)
  • [8]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J]. 陈天社. 世界民族, 2008(02)
  • [9]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D]. 王猛. 西北大学, 2006(11)
  • [10]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J]. 王燕. 国际人才交流, 2003(01)

标签:;  ;  ;  ;  ;  

中阿学生交流工作纪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