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师生关系

“理解”师生关系

一、“理解”师生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许波乐[1](2021)在《哲学解释学视域下师生课堂交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慧峰[2](2021)在《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研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视角来研究小学师生关系,论文首先探讨了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以此为出发点,进入学校现场研究当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实然状态,发现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着若干异化现象。论文对这些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变革师生关系的可能策略。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含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与过程;第二章阐述关怀理论及其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首先阐述了关怀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其次分析了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理想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第三章通过实地调研昆明市A小学,开闸访谈和观察,通过梳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得出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第四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当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之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校两方面的原因;第五章针对当前学校中存在的异化师生关系,提出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变革的可能路径。

迟艳杰[3](2020)在《师生关系新探》文中认为学界以往深入探讨了师生关系的分类、性质和特征,展开了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还有中小学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在思想方法上,师生关系是联系性的关系,而不是比较性的关系,不可比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高低和作用大小,"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不宜用于说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彼此内心感受到的,相互理解的关系是一种基本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怀有期待、看法,而彼此知晓,并对对方的内心情感和行为有所感受、领会和认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本身就包含着对自己的理解。师生相互理解关系是构成性的,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感受和思考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教育的积极作用便易于发生。

孟丽[4](2020)在《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Q市某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冲击了教师原有教学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教师“一言堂”走向“师生共同探讨”。它充分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个性化思维,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课堂师生互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堂师生互动的积极意义,掌握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提升师生互动的效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相比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更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其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性也更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择研究师生互动的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对师生互动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包括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和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及特点;第三部分结合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从师生互动的意识、互动的行为表现和互动的情感交流三个方面调查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第四部分总结了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互动过程中预设性较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学生获得互动机会的不平等、师生互动方式单一,流于形式、师生互动存在消极的情感交流;第五部分是问题归因分析。主要原因有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足;学生缺乏对自身和教师的正确认识;营造的班级环境不合理;学校培养目标与评价制度较为单一;第六部分是对策和建议。针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重视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营造;改善课堂教学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促进教师发展的解决措施。

谭小熙[5](2020)在《追寻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以本科生科研为情境的现象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一项教育现象学研究,旨在通过“还原”来解释有关大学师生交往的理解性知识。本研究将大学师生交往置于变化的情境和动态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前概念、前反思的体验为研究材料,以“诗化”的语言描述体验,带着“偏见”、“主见”、“前见”诠释体验,让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逐步显现,发现大学师生交往另一种可能的存在方式。学生在大学师生交往中的体验故事,以“圆”、“在与不在”、“人物品藻”三部分呈现。学生在师生交往中体验着时间、空间和他人。在时间中,学生体验到来自过去的牵念和追求圆满时的自欺;在空间中,学生体验到视觉空间的怕与逼迫、学习空间的怕与充盈、身体空间的怕与绵延;在他人形象上,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主旋律形象和否定性形象。从词源分析和相近词比较来看,“交往”有如下几层含义。第一,交往是向好、向强,交往双方不是完全对等的,双方有强弱之分。第二,交往会在双方身体处于同一空间时发生,但这不是必须的。双方身体隔离时,也可能发生交往。第三,交往是“交互来往”,交往双方是一个整体,交往中的“他”可以转变为“我”。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包括:交往即补偿,交往即想象。大学师生交往是对童年师生交往不复返的补偿、对亲子交往日渐远离的补偿、对社会交往难遇明师的补偿;学生想象中创造着师生交往,而自由想象需要在孤独中发生。其中,补偿交往是实用性的,代表大学师生交往的社会性意向,学生在其中体验到的是快感;想象是非实用性的,代表大学师生交往的个体性意向,学生在其中体验到的是美感。补偿和想象都是大学师生交往的必要成分。想象交往是更高层次的交往形式,在想象交往中,学生体验到的美感是自由的、创造性的、更高级的愉悦。但即便如此,为了达到补偿交往的实用性目的,有些学生会沉迷于补偿交往带来的快感,享受于师生之间的强弱差距与不平等关系。以学生的视角来看,补偿交往中的师生是“我-他”的主客二分的关系,想象交往中的师生是“我-我”的物我合一的关系。大学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学生趋向可能的“我”的过程,学生的应始终思索着如何从作为学生的“我”走向整全的“我”,如何从生存性的人走向沉思性的人和审美性的人。游戏是大学师生交往的理想形态,在游戏化的交往中,学生体验到更高级的愉悦,即因自识而愉悦、因成长而愉悦、因和谐而愉悦、因自由而愉悦、因自律而愉悦、因整全而愉悦。

张秋霞[6](2020)在《“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再到“为学而教”,学校教学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只关注教的“教师主体论”到只关注学的“学生主体论”,再到关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主体间性论”,克服了非此即彼的主体视角,打破了主客体关系理论上的二元对立,使教学关系逐渐从“主从式”关系走向对话协商式的平等关系。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严峻的,要在学校场域下师生交往中真正体现“为学而教”,既有待时日,更需要某种契机。2019-2020年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的网课仓促上阵,让全域性的在线教学提前到来,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教学双方有效互动的紧迫性以及“为学而教”的重要性。在探索实践问题的同时,理论的突破与探新也更为必要。有鉴于此,本研究立足学校场域,描述和解释师生交往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体现“为学而教”的特征,进而对师生交往进行反思与实践建构。本研究基于当前学校场域内师生交往现状,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及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聚焦典型个案,深入分析“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样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尝试提出促进师生交往达到“为学而教”的实施策略等。研究从课堂内交往(以学科教学活动为主)和课堂外交往两个方面来探讨师生交往目的、交往主体关系、交往内容、交往方式和交往效果,基于这一研究框架,本研究主要以上海市X学校五年级W3班和四年级S2班为主,其他班级为辅,同时在个案学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收集到丰富的文本、访谈和观察资料,随后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重点探讨如下问题:(1)当前学校场域内师生交往的现状是什么样的?(2)“为学而教”理念下师生之间所呈现的交往状态是怎样的?(3)促成“为学而教”的师生交往有哪些基本的策略?根据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历史与现状的大致梳理,结合对师生交往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者看到,人们对教学关系的认识,一直在“教”和“学”之间不断摇摆,对交往中主体的强调,也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摇摆,因为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时期会选择以一方为中心,但“中心论”往往在重视其中一方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另外一方,使得二者呈现出对立状态。在这种“钟摆式”运动中,师生交往呈现交往主体地位非平等、交往内容仅限于知识方面且较为抽象、交往方式单向且单一、交往效果呈现虚假性等问题。教学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呈现以下样态:在交往目的方面更注重共识、多元和主动;交往主体方面,主体地位趋向平等,认识更为全面;交往内容方面,载体多元,领域丰富且融通;交往方式更为多样,呈现为分层次交往、分区域交往、分策略交往等;交往效果方面,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也在研究与学习中成长,良性师生交往文化逐渐形成。基于以上研究,研究者认为要实现师生交往真正达到“为学而教”的境界,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促进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坚持以下师生交往策略:立足学习力,把握师生交往的起点;营造氛围,建构师生交往的适宜环境;平等对话,以师生良性交往优化教学关系;关注情感,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合作共生,走向师生共同的发展。

罗燕[7](2019)在《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文中认为关于语文教学意义的讨论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核心问题,其理论和观点莫衷一是。对语文教学意义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追问。哲学诠释学(Hermeneutics)以理解为中心,深刻阐释了人的本质性存在,揭示了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意义。本研究立足于语文教学论与哲学诠释学的结合点追问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本质,对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方法等进行诠释学解读、现实审视和实践探讨,尝试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并期待获得某种超越的可能。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明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研究思路及方法、概念界定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阐释了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意蕴。哲学诠释学理论中的理解、对话等观点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语文教学本质的解读提供了一个适切的理论视域,尤其在“文本”“前理解”“语言”“情境”等方面两者有着相同的“血脉”。第三章对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进行了价值定位,即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意义彰显。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主要表现在: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生活意义的拓展、审美意义的涵育、文化意义的生成。语文教学实践中意义失落的主要表征在于:语文教学之“知”的功利追逐,语文教学之“技”的精神失落,语文教学之“言”的诗意破碎,语文教学之“意”的灵性禁锢。因此,在确定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时,必须凸显语文教学的理解性、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把握语文教学的关系性、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性。第四章讨论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即语文教学意义阐释。主要从语文文本理解的循环、前结构反思、合理性“偏见”、视域融合等维度进行了诠释学解读。审视当前语文教学实践,面临着诸多困境:师生述而不作的文本观、师生对文本召唤结构的罔顾、师生对文本的片面理解、师生对文本的过度阐释等。因此,遵循文本理解的历史性、注重文本理解的情境性、尊重文本理解的自主性、强调文本理解的创造性等是语文教学中解构文本理解的单一性必须做出的行动抉择。第五章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即师生对话是语文教学意义表达的方式。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一种关系性对话,旨在生命对生命的承领;是一种游戏性对话,旨在去除遮蔽、追求自由;是一种反思性对话,旨在促进师生成长、实现自我理解;是一种精神性对话,它以灵魂的转向、精神的回应为基本特征,旨在创生意义,实现自我超越。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难以跨越“二元对立”的致思障碍,从而导致师生对话关系的疏离,这种疏离主要体现在单向度的教师独白、学生合理前见的悬置、师生对话内容的窄化、对话与精神建构的分离等方面。要弥合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对话共同体、正确对待学生的前见、引入多对话、创设师生对话的“边缘领域”。第六章分析了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体验,体验的过程即语文教学意义实现的过程。体验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本体性追求,它的本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言语体验的实践性、审美体验的期待性、生活体验的独特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一己之言代替学生的言语体验、以逻辑分析代替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学科训练代替学生的生活体验。单纯采用讲解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会使语文内在的意义诉求会落空,外在的语文能力也难以形成。因此,需要生成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涵养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丰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综上所述,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师生关系、方法等要素进行哲学诠释学解读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意义彰显、意义阐释、意义表达、意义实现的过程。

郑柳媛[8](2019)在《基于爱、信任与理解的引导范式及其教育构建》文中提出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时代的师生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随着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地完善或变革。传统意义的师生关系在今天需要做出一些改变,融入新时代的一些元素,以及新的教育理念。新时代教育理念强调重新思考师生关系,提倡赋予学生更多尊重、关爱和理解,构建新型的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这的确意味着一种新型引导范式的呼之欲出。以往的师生关系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假设之上,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唯命是从,其主要是一种基于权威、管理和纪律的引导模式。这种模式的缺憾在于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和学习意义的构建。新时代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所以新型的师生引导范式应运而生。这种引导范式主要表现为:以生为本,以师为导;民主对话,教学相长;平等互动,和谐共生;用行引导,用爱关注。新型引导范式由爱、信任和理解构成,它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利于教师的成长,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根据爱、信任、理解的引导范式,在教育实践中,本文的主要建议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在课堂上的践行;其二是课外活动中的践行。就课堂上的践行而言,主要表现为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有效运用教学机智,多样化评价体系。就课外活动而言,主要的建议有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指导家庭教育。

涂畅[9](2019)在《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德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用对话式话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对话来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展开研究,从对话的本质、形式、价值、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搭建一个关于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认知架构和实践路径,试图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首先,通过对追求“同一性”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和对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证明,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可能和必要性;其次,基于对对话与德育本源性重合和德育对对话的本真诉求两方面的探求和论证,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最后,从交互主客体关系和交往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首先,基于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内涵的界定和理解,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再次,从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他人对话、人与自我对话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最后,从平等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沟通性和理解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互惠性和共享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3.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及人学理论来揭示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立论基础;同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及关于对话的论述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西方对话哲学思想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知识理论借鉴;最后,用中国传统对话思想来厚实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历史渊源。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流于形式、对话深度不够、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以及对话效果不理想等等,并从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平等对话关系缺失、师生对话素质欠缺、对话内容脱离生活、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以及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而被提出和建构的。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具有能使高校德育重获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人本价值,提升社会民主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6.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首先,从以人为本原则、生活世界原则、合作共享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揭示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并从四个方面确定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再次,通过坚持对话德育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构建面向生活世界的内容来设计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容;最后,通过立足于遵循针对性、以人为本原则等原则以及采取启发引导法、协商法、讨论法、论辩法、谈心谈话法、网络对话法等方法来优化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方法。7.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第一,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开放和民主、生成和建构等理念来更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第二,从建构依据、建构方向和建构路径等方面来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第三,从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等维度来提升师生的对话素养;第四,从空间环境、话语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第五,从课堂、生活、网络等场域来拓宽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第六,从对话的准备、进行、总结反思等阶段来优化对话德育的过程;最后,从评价指标设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总之,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力量,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德育优势的发挥,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高校德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对话德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对话德育的真实内涵和价值,为探寻对话德育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李丹丹[10](2019)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教师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对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对关系范畴,它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首要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非线性的、平等对话、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研究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象关系借助主体间性理论加以重新的认识,有利于更深层次地从师生教育关系中挖掘问题、矛盾,并提出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性、构建的原则和构建的路径。因而,本文的理论支点和贯穿主线就是主体间性理论。将主体间性理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探讨范围,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更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这一学科整体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展现出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与时俱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互动性和沟通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本文坚持以理论为指导,采取科学分析和时代境遇需要相结合的思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弊端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尝试构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理论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扩展到了哲学领域。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视域的转变;第三部分主要是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范式构建;第五部分为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路径探析。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在于尊重学生的主动主体地位,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充分彰显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构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理解”师生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解”师生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研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学校中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二)学校中师生关系的异化
        (三)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关怀理论
        (二)师生关系
        (三)师生关系异化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关怀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小结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二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应然形态
    一、关怀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
        (一)关怀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二)关怀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理想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
        (一)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本质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特点
        (三)用关怀理论来研究小学师生关系的适切性
第三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
    一、脆弱的公正
        (一)教师对待学生并非“一视同仁”
        (二)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正
        (三)学生天赋被不公正对待
        (四)学校中效率与公正的冲突
    二、褪色的尊重
        (一)不平等的对话
        (二)压抑的个性
    三、缺席的自由
        (一)干涉与控制
        (二)个人闲暇减少
    四、匮乏的快乐
        (一)功利教育忽视了师生交往的情感需求
        (二)知识灌输压抑学生的幸福体验
    五、缺失的关怀
        (一)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关怀缺失的表现
        (二)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的关怀缺失的表现
        (三)学校关怀环境缺失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之原因分析
    一、部分教师缺乏关怀素养
        (一)教师自身缺乏关怀理念
        (二)教师自身缺乏关怀能力
        (三)教师自身缺乏关怀行为
    二、教育失本:当前学校教育观念和目标迷失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二)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制度上的偏差
第五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变革的可能路径
    一、关怀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变革的要素
        (一)关怀理论视角下学校观念与教育目标的变革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学校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改变
        (三)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变革的关键:教师自身的改变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二)教师关怀素养的提升
        (三)教师关怀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师生关系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二、师生关系不是比较性的关系
三、在经历中体会基本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的关系
    (一)听课中感受到一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相互理解的含义与意义
    (三)师生相互理解的关系是构建性的

(4)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Q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是国家新课改的要求
        2.课堂师生良性互动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
        3.良性的课堂师生互动是提升语文教学效能的需要
        4.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需要研究和关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师生互动研究的现状
        2.国内师生互动研究的现状
        3.简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课堂观察法
        4.访谈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互动
        2.师生互动
        3.语文课堂师生互动
二、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特点与理论基础
    (一)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1.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
        2.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
    (二)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
        1.符号互动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交往行为理论
        4.交往教学论
三、Q市某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过程与方法
    (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1.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意识方面
        2.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行为表现方面
        3.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流方面
    (三)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的结论
        1.互动意识方面
        2.互动行为表现方面
        3.互动的情感交流方面
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
    (二)互动过程预设性较强
    (三)学生获得互动机会的不平等
    (四)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且方式单一
    (五)师生互动中存在消极的情感交流
五、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足
        1.教师仍存有传统的教育理念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足
        3.教师人格特征的差异
        4.教师过于追求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
        5.个别教师职业道德缺失
    (二)学生缺乏对自身及教师的正确认识
        1.学生的主体意识弱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3.多数学生惧怕教师
        4.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不同
    (三)营造班级环境不合理
        1.班级规模大
        2.班级座位安排不合理
        3.班级气氛紧张
        4.师生关系不平等
    (四)学校的培养目标及评价制度较为单一
        1.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仍以绩效考核为主
六、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1.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2.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4.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合理评价学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1.增强主体意识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重视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营造
        1.合理安排学生座位
        2.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3.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四)改善课堂教学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促进教师发展
        1.改变应试压力
        2.解决大班额的问题
        3.加强教师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5)追寻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以本科生科研为情境的现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已有研究述评
        1.2.1 师生交往的内涵与意义
        1.2.2 本科生科研中的师生交往
        1.2.3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价值
    1.5 研究方法
        1.5.1 现象学的启示:意义从何而来
        1.5.2 教育现象学方法论:如何实现意义给予
        1.5.3 “做”教育现象学:本研究的操作步骤
2 意义显现:描述大学师生交往体验
    2.1 圆:交互的时间
        2.1.1 勾连的记忆
        2.1.2 白色的我
        2.1.3 聚散终有时
    2.2 在与不在:流动的空间
        2.2.1 留下
        2.2.2 暂停
    2.3 人物品藻:由“他”见“我”
        2.3.1 明朗的形神
        2.3.2 无尽的漩涡
3 意义追寻:诠释大学师生交往体验
    3.1 时间、空间与他人体验
        3.1.1 时间体验
        3.1.2 空间体验
        3.1.3 他人体验
    3.2 “交往”词源意义
        3.2.1 “交往”的词源
        3.2.2 “交往”与“来往”、“相处”的比较
        3.2.3 “交往”的含义
    3.3 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3.3.1 交往即补偿
        3.3.2 交往即想象
        3.3.3 交往的快感与美感
        3.3.4 补偿交往与想象交往的关系
4 大学师生交往的教育学反思
    4.1 走向整全的人:大学师生交往的终极追求
    4.2 游戏:整全之人的生命活动
    4.3 游戏化:大学师生交往的理想归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和笔记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个人实践与研究兴趣
    二、研究综述
        (一)教学关系研究
        (二)“为学而教”理念研究
        (三)师生交往研究
        (四)理论支持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为学而教”
        (二)师生交往
    四、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伦理
第二章 从“中心论”到“为学而教”
    一、“教为中心”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背景:社会发展追求高效,“重教”传统使然
        (二)特征:重教轻学,偏重知识传递
        (三)影响:教学因袭旧路,学生主体性受抑
    二、“学为中心”的反拨与转向
        (一)背景:反思重教传统,“重学”风气兴起
        (二)特征:重学轻教,素养本位
        (三)影响:学生主动性彰显,教师作用受抑
    三、“为学而教”的应运而生
        (一)背景:“中心论”受质疑,“教”“学”开始融合
        (二)探索:师生互动共生,“教”与“学”共存
        (三)影响:打破二元对立,走向交往教学
第三章 师生交往的实践反思
    一、师生交往的现实问题
        (一)交往主体不平等
        (二)交往内容重知轻情
        (三)交往方式单一
        (四)呈现虚假交往
    二、师生交往现实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多方作用,形成应试压力
        (二)学校因循传统,管理模式略显僵化
        (三)教师观念固化,转变有待时日
        (四)学生习惯跟从,平等交往尚需适应
    三、理念转变可以为师生交往带来的改变
第四章 “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特征
    一、交往目的
        (一)因协商而达共识
        (二)因包容而显多元
        (三)因内需而更主动
    二、交往主体
        (一)交往主体地位平等
        (二)交往主体角色多重
        (三)交往主体思维开阔
    三、交往内容
        (一)内容载体多样
        (二)资源内涵丰富
        (三)内容领域融通
    四、交往方式
        (一)分层次交往,注重差异性
        (二)分区域交往,深化师生交往
        (三)分策略交往,打开学生思维
    五、交往效果
        (一)学生在主体性增强中获得真实成长
        (二)教师在研究与学习中成长
        (三)良性师生交往文化形成
第五章 “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策略
    一、立足学习力:把握师生交往的起点
    二、营造氛围:建构师生交往的适宜环境
    三、平等对话:以师生良性交往优化教学关系
    四、关注情感: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五、合作共生:走向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改进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学生访谈提纲(具体是围绕观察到的关键事件)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具体是围绕观察到的关键事件,根据不同学科会做相应的调整)
    附录3:课堂观察表
    附录4:日常观察表
    附录5:调研反思表
    附录6: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会议论文收录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后记

(7)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语文教学本质的深度探寻
        二、语文教学实践变革的诉求
        三、哲学诠释学的启发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关于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教学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三、关于语文教学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创新之处
        一、概念界定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意蕴
    第一节 哲学诠释学的要义解析
        一、意义:生命存在之本体性的追问
        二、理解:意义生成的途径
        三、对话:意义表达的方式
        四、体验:意义实现的方法
    第二节 哲学诠释学的教育研究向度
        一、教育目标:追求生活世界的意义
        二、教育内容:重在对文本的阐释
        三、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对话
        四、教育方法:突出主体的体验
    第三节 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适切性思考
        一、共同的研究对象——文本
        二、相似的前提条件——前理解
        三、相同的表达媒介——语言
        四、具体的发生场域——情境
第三章 意义彰显:语文教学目标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
        一、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
        二、生活意义的拓展
        三、审美意义的涵育
        四、文化意义的生成
    第二节 语文教学本体性意义的失落
        一、语文教学之“知”的功利追逐
        二、语文教学之“技”的精神失落
        三、语文教学之“言”的诗意破碎
        四、语文教学之“意”的灵性禁锢
    第三节 语文教学本体性意义的重建
        一、凸显语文教学的理解性
        二、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
        三、把握语文教学的关系性
        四、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性
第四章 意义阐释: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理解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文本的理解维度
        一、文本理解的循环
        二、文本理解的前结构反思
        三、文本理解的合理性“偏见”
        四、文本理解的视域融合
    第二节 语文教学文本理解的现实透视
        一、师生述而不作的文本理解观
        二、师生对文本召唤结构的罔顾
        三、师生对文本的片面理解
        四、师生对文本的过度阐释
    第三节 语文教学文本理解的愿景
        一、遵循文本理解的历史性
        二、注重文本理解的情境性
        三、尊重文本理解的自主性
        四、强调文本理解的创造性
第五章 意义表达: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对话关系
        一、融合:关系性对话
        二、解蔽:“游戏性”对话
        三、觉醒:反思性对话
        四、创生:精神性对话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疏离
        一、主客二分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合理前见的悬置
        三、师生对话内容的窄化
        四、对话与精神建构的分离
    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弥合
        一、形成师生对话共同体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前见
        三、引入多元对话
        四、创设师生对话的“边缘领域”
第六章 意义实现: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体验
    第一节 语文教学之体验的本体性特征
        一、言语体验的实践性
        二、审美体验的丰富性
        三、生活体验的独特性
    第二节 语文教学方法中体验的缺失
        一、以一己之言代替学生的言语体验
        二、以逻辑分析代替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以学科训练代替学生的生活体验
    第三节 语文教学方法中体验的强化
        一、生成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
        二、涵养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
        三、丰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基于爱、信任与理解的引导范式及其教育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构成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现象学教育学
        2.1.2 存在主义哲学
    2.2 概念界定
        2.2.1 范式
        2.2.2 引导
        2.2.3 爱
        2.2.4 信任
        2.2.5 理解
第三章 原有引导范式的特点、表现及反思
    3.1 原有引导范式的思想假设
    3.2 原有引导范式的特点
        3.2.1 强制性
        3.2.2 工具性与任务性
        3.2.3 功利性
    3.3 原有引导范式的主要表现
        3.3.1 教师权威
        3.3.2 奖惩并施
        3.3.3 规则制度
        3.3.4 考试测验
        3.3.5 教师独白
    3.4 原有引导范式的现实后果
        3.4.1 学生层面
        3.4.2 教师层面
        3.4.3 师生关系层面
第四章 新型引导范式的建构
    4.1 新型引导范式的特点
        4.1.1 民主,平等
        4.1.2 尊重,理解
        4.1.3 关爱,信任
        4.1.4 和谐,融洽
    4.2 新型引导范式的表现
        4.2.1 以生为本,以师为导
        4.2.2 民主对话,教学相长
        4.2.3 平等互动,和谐共生
        4.2.4 用行引导,用爱关注
    4.3 新型引导范式的内在构成
        4.3.1 爱
        4.3.2 信任
        4.3.3 理解
    4.4 新型引导范式的教育意义
        4.4.1 促进学生的发展
        4.4.2 利于教师的成长
        4.4.3 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第五章 教学建议
    5.1 在课堂上践行新型师生引导范式
        5.1.1 提升教师的亲和力
        5.1.2 有效运用教学机智
        5.1.3 多样化评价体系
    5.2 在课外践行新型师生引导范式
        5.2.1 转变教师角色
        5.2.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5.2.3 指导家庭教育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A 访谈记录
致谢

(9)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
    一、思想道德对话的可能性
        (一) 关于追求“同一性”的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
        (二) 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证明
    二、对话与德育的内在契合
        (一) 对话与德育的本源性重合
        (二) 对话是德育的本真诉求
    三、对话德育的生成条件
        (一) 交互主客体关系是对话德育生成的基础条件
        (二) 交往实践是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界定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理解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
        (一)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二)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三)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
        (一) 人与文本对话
        (二) 人与人对话
        (三) 人与自我对话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一般特征
        (一) 平等性与民主性
        (二) 开放性与互动性
        (三) 沟通性和理解性
        (四) 生成性和创造性
        (五) 互惠性和共享性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
    一、高校对话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二) 习近平关于对话的重要论述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论借鉴
        (一) 认识论中的主体间性
        (二) 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
        (三) 社会学中的主体间性
    四、西方对话哲学的思想吸纳
        (一) 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
        (二) 戴维·伯姆的对话认识论
        (三)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
        (四)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
        (五)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五、中国传统对话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 老子的对话思想
        (二) 孔子的对话思想
        (三) 王阳明的对话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现状的调查概述
        (一) 调查的对象
        (二) 调查的内容
        (三) 调查的方法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取得的成效
        (一) 对话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受到重视
        (二) 教师的对话教学观念初步树立
        (三) 学生的对话意识开始觉醒
        (四) 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日益增多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问题
        (一) 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比重不足
        (二) 对话流于形式,意义生成不充分
        (三) 对话囿于表面,对话深度不够
        (四) 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
        (五) 对话效果不凸显,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影响
        (二) 平等对话关系的缺失
        (三) 师生对话素质的欠缺
        (四) 对话内容脱离生活
        (五) 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
        (一)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二) 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
        (三) 增强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重要价值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教育价值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人本价值
        (三)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社会价值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一、坚持科学的高校对话德育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生活世界原则
        (三) 合作共享原则
    二、制定明确的高校对话德育目标
        (一) 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
    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对话德育内容
        (一) 设计高校对话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
        (二) 设计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
    四、采取有效的高校对话德育方法
        (一) 高校对话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二)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
    一、更新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
        (一) 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 树立开放和民主的理念
        (三) 树立生成和建构的理念
    二、构建高校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
        (一)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依据
        (二)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方向
        (三)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三、培养师生的对话素质
        (一) 培养师生的对话意识
        (二) 提升师生的对话能力
    四、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
        (一) 对话的空间环境创设
        (二) 对话的话语环境创设
        (三) 对话的心理环境创设
    五、拓宽高校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
        (一) 高校对话德育的课堂场域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生活场域
        (三) 高校对话德育的网络场域
    六、优化高校对话德育的过程
        (一) 对话的准备阶段
        (二) 对话的进行阶段
        (三) 对话的共享和反思阶段
    七、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二)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四) 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10)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当前面临的时代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矛盾
        1.1.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交往互动性的缺失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视域的转变
    2.1 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及其困境
        2.1.1 主体性含义
        2.1.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困境
    2.2 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
        2.2.1 主体间性含义的解读
        2.2.2 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2.2.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内涵
    2.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
        2.3.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是“双主体”的关系
        2.3.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是“主导主体—主动主体”的关系
        2.3.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是双向互动、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第三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3.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3.1.1 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凸现
        3.1.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借鉴
        3.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3.2 强调了活动关系中的人
        3.2.1 人的本质通过关系性的存在展现出来
        3.2.2 关系性中的人存在的不同形态
        3.2.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立在人的共生性基础上
    3.3 理解与对话
        3.3.1 理解与对话的内涵
        3.3.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立在理解与对话基础上
第四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范式构建
    4.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条件
        4.1.1 师生之间树立平等交往的意识
        4.1.2 师生之间树立交互主体意识
        4.1.3 师生之间树立包容理解意识
    4.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
        4.2.1 以人为本原则
        4.2.2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4.2.3 协同共进原则
    4.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学科价值
        4.3.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学科基础理论价值
        4.3.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构的学科实践发展价值
        4.3.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构的学科效益优化价值
第五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路径
    5.1 着力转变思维范式
        5.1.1 思维范式影响着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5.1.2 转换思维范式: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构的关键环节
    5.2 “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5.2.1 教育者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共舞
        5.2.2 利用好网络载体开发新型的平等互动教学模式
        5.2.3 网络载体的应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环节
    5.3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
        5.3.1 “主体间互动”的含义
        5.3.2 “双主体间的互动”是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
        5.3.3 从话语霸权到共享互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根本环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理解”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哲学解释学视域下师生课堂交往研究[D]. 许波乐.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研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D]. 杨慧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师生关系新探[J]. 迟艳杰. 课程.教材.教法, 2020(09)
  • [4]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Q市某小学为例[D]. 孟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追寻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以本科生科研为情境的现象学研究[D]. 谭小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D]. 张秋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 罗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基于爱、信任与理解的引导范式及其教育构建[D]. 郑柳媛. 苏州大学, 2019(03)
  • [9]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D]. 涂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10]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研究[D]. 李丹丹.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理解”师生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