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和高素质医学人才

培养创新思维和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创造性思维和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甘亚[1](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17年10月,“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弘扬了大健康和大医学的健康理念,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丰富和完善现代医学的内涵。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培养世界一流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校应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从关注个体健康转向关注群体健康,从关注疾病治疗到关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因此,加快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满足健康中国的人才需求,对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以提高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研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优化策略,力求为优化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健康中国视角出发,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剖析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各环节要素,进一步揭示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明确临床医学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医学技能、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其次,通过专家访谈法了解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步骤及结果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的分析,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健康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优化策略等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美国6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流医学院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了美国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第三章是国内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通过对10所双一流高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和特点,分析与“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差距,最后提出在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第四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通过对15名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优化措施方面进行专家深入访谈。归纳概括基于健康中国的背景理念,探讨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观点和建议。第五章是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从健康战略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以大健康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推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课程、临床思维与实践课程、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课程五大课程模块的构建,加强学生预防意识、群体健康维护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小组讨论、基于案例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方面,丰富考核形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优化研究,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出发,立足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提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丰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理论。

邱莉芝[2](2020)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市2所中职学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加大,将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发展重点之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需要,主要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级技能型人才,有利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创造性思维是中职生综合素养之一,因此探讨突出中职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人工智能是时代的产物,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将人工智能与中职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建立联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智慧的特征,甚至有时能超越人的极限,它对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冲击是全面的,对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中职教学内容、中职教学方式方法、中职教育评价提出了挑战,最主要的是它影响着人才的输出,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科学的使用。本研究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角度出发,以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为主对柳州的两所中职学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中遇到的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相关问题,揭示了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问题。他们处于重要的身心发展阶段,心理机制不成熟,缺少判断力,逻辑分析能力低等。但是中职学校的教师并未能处理好这些问题,中职教师群体表现出他们发展不平衡、观念认识不足、教育教学传统、经验技术滞后等,严重阻碍了课堂上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适应人工智能社会发展需求,针对中职教育工作现状和中职教师、中职学生的现状,积极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对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的积极作用,总结并提出了中职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优化策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智能教学常态化;构建智能化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技术发展;整合云端化资源,建构全新的学习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突出个性化教学;理顺联合化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化;打造服务化输出,推进教学标准国际化。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夏岚(Akhmetgaleeva Sabina)[4](2020)在《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以广东海洋大学与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竞争能力重要衡量标准,高端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培养是各国发展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建立更科学更健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各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国家,双方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交流更有利于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更有利于两国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密切合作。中国高素质人才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拥有一批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科研创性能力强、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无论是课程体系、奖助力度、基础设施都在不断的完善,并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乌兹别克斯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乌兹别克斯坦深受欧洲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欧洲国家特色,对于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在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实践理论等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广东海洋大学(GDOU)和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TSIOS)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等内容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比较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入了解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最终结合相关理论,针对相关问题,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手段、奖励力度、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改善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第1章主要对选题背景、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考核模式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第2章对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分类进行界定,并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实践理论的理论内涵和运用进行分析。第3章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手段、奖励力度、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研究生培养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第4、5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广东海洋大学和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为例,分别对两国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奖助力度、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为后文对比分析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做好数据和案例支撑。第6章结合总体情况介绍和调研分析对两国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奖助力度、基础设置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和调研分析、文本分析,从而对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中国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未分层界定、课程设置偏理论、新式教学方式缺乏、教学互动欠缺、考核手段力度不足、奖助激励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缺位的问题,而乌兹别克斯坦存在培养目标单调、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主体范围狭窄、奖助重点领域缺位、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并发现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手段单一、基础设施不足是两国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第7章针对中乌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两国完善培养模式提出建议。中国研究生培养中要精准界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充实教学方式、健全考核手段、提升奖助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而乌兹别克斯坦要注重外部考核、重点领域激励、完善内部配套措施、丰富教学课程、建立特色培养目标。

李冠男[5](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苏笑悦[6](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孙晶[7](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雷诗雨[8](2020)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审辨性思维培养初探》文中提出审辨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种不迷信、不盲从的个性品质,它能帮助人们多思考和质疑,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解释并做出正确判断。审辨性思维是21世纪个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要品质,已成为了国际社会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高中化学课程是重要的科学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以实验为基础,经历了从化学现象到化学本质探究的发展历程。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学生在习得化学知识的基础之上,也要领悟和学习化学家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此外,高中阶段是审辨性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化学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化学课堂是审辨性思维培养的主阵地。基于此种背景,本研究以高中化学课程及课堂教学为载体,以高中生和在职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了高中化学课程及课堂教学中审辨性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为以后在化学课程及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辨性思维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以化学学科教学活动为载体,以高中化学教学中审辨性思维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为依据,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步探索了高中化学审辨性思维培养策略。本研究主要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了此次研究的背景、现状、内容、意义、方法和思路等几方面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思维”、“审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这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及辨析。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第四部分对高中化学课程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与审辨性思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审辨性思维培养的体现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重点,主要内容是对高中化学课程及课堂教学中审辨性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首先对调查问卷从编制和测试以及最后的回收情况均进行了说明,然后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再者选择了相应的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了课堂观察,并挑选化学在职教师进行访谈,对课堂观察结果和教师访谈反馈内容加以分析,分析结果用以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做辅助说明。最后,选取化学主题,设计培养学生审辨性思维的教学模式。第六部分则基于第五部分中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对高中化学课程及课堂教学中培养审辨性思维提出了可操作的策略和途径。第七部分则是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论文研究的不足以及对研究课题的展望。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和充分讨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高中化学课程在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均与审辨性思维存在一定的联系。(2)质疑精神和分析评价能力是学生化学课程中审辨性思维的短板。大部分学生常选择“无条件相信权威”,在面对教师提问时,通常会选择回避或回答不知道的方式,这不利于学生审辨性思维的培养。(3)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教材的思考性和拓展性、教师的培养意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课堂反应与兴趣反馈、课堂提问和课堂思考的行为习惯等因素均会对学生审辨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影响。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提问的习惯又是影响学生审辨性思维培养的主要因素。(4)根据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结果,本研究主要从教师和教学层面提出了一些化学课程中审辨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包括: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教学评价;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化学史、探究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辨性思维能力。

王宝乾[9](202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指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人,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创新的能力等。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相应的地理思维具有综合性、逻辑性、批判性、辩证性等特点,地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使学生思维从简单具体的低阶思维发展到复杂抽象的高阶思维,地理教学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本研究基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及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以高中地理为例,调查了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现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本研究在阅读高阶思维能力相关文献后,厘清高阶思维能力的内涵及表现,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在地理学科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即分析性思维能力、评价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斯滕伯格三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编制研究问卷,对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和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情况做了调查,发现目前多数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低阶思维,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程度较低,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对现象、原理和规律背后的本质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和挖掘,高中地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少之又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教学环境的创设,缺乏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三方面建议以及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具体为充分利用地理实验教学、地理地图教学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并设计了《热力环流》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利于学校掌握目前地理教学的总体效果,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情及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现状剖析自己及时地转变学习方式和习惯,对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依据,对今后各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创造性思维和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性思维和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2.1 研究目的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3 讨论与启示
第三章 国内高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
    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和方法
    4.2 定性研究的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
    5.1 指导思想
    5.2 优化原则
    5.3 优化思路
    5.4 优化策略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市2所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一)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时代
    (三)创造性思维
    (四)中职教育
    (五)教学策略
二、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创造性思维的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四)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人工智能时代对中职教育的挑战
    (一)对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挑战
        1.从应用性人才到高素质人才
        2.注重科学管理的培养方式
        3.崇尚人工智能的非理性思维
        4.提倡融合人才的培养方向
    (二)对中职教育内容的挑战
        1.理论与实践脱节
        2.教学内容更新慢
        3.教学活动范围有限
        4.教学重心转移
    (三)对中职教学方式方法的挑战
        1.教学方式单一化
        2.教学技术落后
        3.个性化教学欠缺
        4.教师主导地位
    (四)对中职教育评价的挑战
        1.考核标准增加
        2.评价方式优化
        3.注重差异性评价
        4.评价主体扩充
四、中职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职教师教学现状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三)信效度检验
五、中职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缺失的教学致因
    (一)中职教师方面
        1.观念陈旧,认识不充分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3.教学技术滞后
        4.教学经验不足
    (二)中职学生方面
        1.学习动机不强
        2.学习兴趣低下
        3.学习信心不足
        4.学习方法欠缺
        5.学习自主性欠缺
六、优化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智能教学常态化
    (二)构建智能化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技术发展
    (三)整合云端化资源,建构全新的学习模式
    (四)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突出个性化教学
    (五)理顺联合化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化
    (六)打造服务化输出,推进教学标准国际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职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中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以广东海洋大学与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人才培养模式
        2.1.2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
        2.1.3 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公平理论
        2.2.2 教育实践理论
3 中乌两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一般情况分析
    3.1 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一般情况分析
        3.1.1 培养目标
        3.1.2 培养层次
        3.1.3 培养类型
        3.1.4 课程设置
        3.1.5 专业实践
        3.1.6 外部协作
    3.2 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研究生培养一般情况分析
        3.2.1 培养目标
        3.2.2 培养层次
        3.2.3 培养类型
        3.2.4 课程设置
        3.2.5 专业实践
        3.2.6 外部协作
4 中国典型调研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4.1 问卷调查主要内容
        4.1.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4.1.2 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情况
        4.1.3 高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情况
        4.1.4 高校研究生的教学模式情况
        4.1.5 高校研究生的考核模式情况
        4.1.6 高校研究生的奖助力度情况
        4.1.7 高校研究生的基础设施情况
    4.2 个案访谈: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个案访谈
        4.2.1 案例一: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学生自主意识不足
        4.2.2 案例二: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制约—已有教学模式限制
        4.2.3 案例三:研究生培养未来的方向—创新社会人才理念
    4.3 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5 乌兹别克斯坦典型调研分析——以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
    5.1 问卷调查:东方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问卷调查
        5.1.1 培养目标
        5.1.2 课程设置
        5.1.3 教学方式
        5.1.4 考核手段
        5.1.5 奖助力度
        5.1.6 基础设施
    5.2 个案访谈:东方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个案访谈
        5.2.1 案例一:研究生培养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5.2.2 案例二: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法—互动实践应用
        5.2.3 案例三: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多元模式结合
    5.3 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6 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及问题分析
    6.1 中乌比较分析
    6.2 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6.2.1 培养目标未分层界定
        6.2.2 课程设置偏理论
        6.2.3 教学模式落后化
        6.2.4 考核手段力度不足
        6.2.5 奖助激励程度低
        6.2.6 基础设施建设缺位
    6.3 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6.3.1 培养目标实践结合度低
        6.3.2 课程设置不合理
        6.3.3 教学方式互动不足
        6.3.4 考核主体范围狭窄
        6.3.5 奖助领域重点弱化
        6.3.6 配套设施保障缺乏
7 改善中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7.2 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7.2.1 设定特色培养目标
        7.2.2 深化培养课程改革
        7.2.3 丰富培养教学方式
        7.2.4 加强外部考核力度
        7.2.5 强调重点领域激励
        7.2.6 改善内部配套支撑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高校教师访谈大纲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审辨性思维培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审辨性思维是信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1.2 审辨性思维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1.1.3 审辨性思维水平影响着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1.1.4 审辨性思维培养的作用
        1.1.5 审辨性思维培养的途径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审辨性思维研究现状
        1.2.2 国内审辨性思维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相关说明
2 核心概念界定及辨析
    2.1 思维
    2.2 审辨性思维
        2.2.1 审辨性思维的定义
        2.2.2 审辨性思维的内容
        2.2.3 化学审辨性思维
    2.3 审辨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2.4 审辨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
3 审辨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3.1 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
    3.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3.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 审辨性思维在高中化学课程及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4.1 课程目标与审辨性思维
        4.1.1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与审辨性思维
        4.1.2 学科核心素养与审辨性思维
    4.2 课程内容与审辨性思维
    4.3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审辨性思维
5 高中化学课程中影响审辨性思维培养的因素调查
    5.1 调查过程
        5.1.1 问卷的编制与设计
        5.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1.3 数据分析与讨论
    5.2 影响因素调查
        5.2.1 影响因素调查的相关性分析
        5.2.2 影响因素调查的回归分析
        5.2.3 影响因素调查的差异性分析
    5.3 课堂观察
        5.3.1 课堂观察表的设计
        5.3.2 课堂教学内容说明
        5.3.3 课堂观察记录
        5.3.4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5.4 教师访谈
        5.4.1 访谈对象及内容
        5.4.2 访谈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审辨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和途径
    6.1 学校层面
    6.2 教师层面
        6.2.1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6.2.2 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6.2.3 鼓励学生质疑
    6.3 教学层面
        6.3.1 重视教学评价
        6.3.2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6.3.3 培养学生审辨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
    6.4 审辨性思维培养教学模式
        6.4.1 审辨性思维培养模式
        6.4.2 审辨性思维培养教学案例设计
7 研究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问题和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总体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高阶思维
        2.1.2 高阶思维能力
        2.1.3 地理学科高阶思维能力
    2.2 研究进展
        2.2.1 国外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2.2.2 国内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2.2.3 研究评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理论
        2.3.2 斯滕伯格的三元智能理论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实施
    3.3 调查统计分析
        3.3.1 高阶思维能力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3.3.2 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第4章 高中地理教学与高阶思维能力
    4.1 高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4.2 高中地理教学理念更新与高阶思维能力
    4.3 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与高阶思维能力
第5章 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议
    5.1 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5.2 通过地图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5.3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5.4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案例设计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创造性思维和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D]. 甘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2]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市2所中职学校为例[D]. 邱莉芝.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以广东海洋大学与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D]. 夏岚(Akhmetgaleeva Sabina).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3)
  • [5]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审辨性思维培养初探[D]. 雷诗雨. 西南大学, 2020(01)
  • [9]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D]. 王宝乾.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培养创新思维和高素质医学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