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连接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

用分子连接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

一、用分子连接性方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涛[1](2021)在《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盐酸溶液中缓蚀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工业酸洗、除垢,以及油气井酸化处理中都需要用到大量酸液,这些操作将对金属设备产生严重腐蚀。添加缓蚀剂因其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一系列突出优点,已成为最常见的腐蚀防护技术之一。近年来,缓蚀剂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高效环保的缓蚀剂,本论文以此为目标开展了系列研究。首先以有机胺、硬脂酸、苯乙酮和氯化苄为原料,经脱水环化、曼尼希反应和季铵化合成了三种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二苯乙酮硬脂酸二乙烯三胺咪唑啉季铵盐(PPLA)、二苯乙酮硬脂酸三乙烯四胺咪唑啉季铵盐(PPLB)、二苯乙酮硬脂酸四乙烯五胺咪唑啉季铵盐(PPLC)。通过腐蚀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和表面形貌观察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三种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在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及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缓蚀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三种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2)腐蚀失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种化合物均可有效抑制Q235钢在0.5 M HCl溶液中腐蚀,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添加的缓蚀剂浓度越大,PPLA、PPLB和PPLC缓蚀剂对Q235碳钢的腐蚀抑制效果越好。相同添加浓度下,缓蚀效率优劣顺序为:PPLC>PPLB>PPLA。三种缓蚀剂在高温时(353 K)也表现出优异的缓蚀性能,在添加浓度为4.8×10-4 M时,PPLA、PPLB和PPLC的缓蚀效率分别为98.6%,98.9%和99.8%。(3)电化学研究结果证明,三种缓蚀剂可同时降低0.5 M HCl溶液中碳钢腐蚀阴、阳极的腐蚀电流密度,即同时抑制腐蚀的阴、阳极过程,说明合成的三种缓蚀剂均为“几何覆盖效应”混合型缓蚀剂;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规律,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ads°)均小于-40kJ·mol-1,为典型的化学吸附。(4)SEM和XPS结果表明,PPLA、PPLB和PPLC为优异的酸性介质缓蚀剂,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通过多中心化学吸附,在碳钢表面生成保护性吸附膜,从而有效抑制了HCl对碳钢的腐蚀。

吕艳丽[2](2021)在《酸性体系中邻菲罗啉衍生物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邻菲罗啉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及特性,在酸性介质中对金属材料优异的缓蚀性能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丰富邻菲罗啉衍生物在酸性介质中对金属缓蚀性能的研究体系,将更多有效基团引入邻菲罗啉分子中,本文筛选/合成四个系列十一种缓蚀剂,研究酸性介质中缓蚀剂分子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扫描电镜法、谱学技术(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多种方法从缓蚀剂浓度、腐蚀体系温度等多角度考察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描述低碳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动力学,探讨缓蚀剂分子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特征;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得出缓蚀剂分子结构参数,明晰邻菲罗啉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和缓蚀性能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盐酸体系中,邻菲罗啉可以吸附在低碳钢表面抑制其腐蚀;在30℃,浓度为1.0m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邻菲罗啉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低碳钢表面主要为物理吸附。合成2-苯基-1H-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PIP)、1,2-二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DIP)和1,4-二(1H-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基苯(BIP)三种菲并咪唑邻菲罗啉衍生物,研究盐酸体系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显示:三种缓蚀剂分子在酸性介质中对低碳钢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且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缓蚀性能顺序为BIP>DIP>PIP。研究发现:相同官能团的数目越多,构成的分子共平面结构越大,缓蚀性能越好。共平面结构较小的PIP在低碳钢表面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而平面结构较大的DIP和BIP在低碳钢表面主要为化学吸附。筛选-OH、-NH2不同官能团取代的邻菲罗啉衍生物4,7-二羟基邻菲罗啉(PHEN-OH)和5,6-二氨基邻菲罗啉(PHEN-NH2),研究引入不同基团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体系中PHEN-OH和PHEN-NH2对低碳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特别是PHEN-OH缓蚀性能优异,在较低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缓蚀效率都很高。与-NH2相比,-OH更容易脱氢,变成氧负离子,和金属离子亲和能力更强,因此从结构上分析,-OH取代的缓蚀剂具有更好的缓蚀性能,这一构效关系从实验和理论均得到了证实,为后续缓蚀剂分子设计提供一定的实际和理论依据。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合成邻、间、对三种不同位次-OH取代的菲并咪唑邻菲罗啉衍生物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2HIP)、2-(3-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3HIP)和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4HIP)。三种缓蚀剂分子在盐酸体系中对低碳钢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度对其影响较大:温度为20℃时,缓蚀效率较低;30℃和40℃时基本稳定,缓蚀效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温度超过50℃时,缓蚀效率开始下降。在所有实验条件下,三种缓蚀剂都显示出相同的缓蚀性能规律:4HIP>2HIP>3HIP。研究发现:对位-OH取代的菲并咪唑邻菲罗啉衍生物分子共平面结构最大,缓蚀剂分子疏水能力最强,低碳钢表面吸附膜的疏水性最好,缓蚀性能最好。依据席夫碱良好的缓蚀性能,将含有亚胺特性基团(-RC=N-)引入邻菲罗啉结构中,合成N-苯基-5H-环戊[2,1-b:3,4-b’]双吡啶-5-亚胺(PCDI)和N,N’-(1,4-亚苯基)双(5H-环戊[2,1-b:3,4-b’]双吡啶-5-亚胺基)(BCDI)两种席夫碱功能化4,5-二氮芴衍生物。两种缓蚀剂在盐酸体系中对低碳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BCDI的缓蚀性能优于PCDI;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服从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且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PCDI和BCDI与低碳钢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的活性位点集中于-C=N-和苯环上,二氮芴吡啶环上的N原子部分质子化,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低碳钢表面。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官能团构成的分子共平面结构越大,缓蚀性能越好。

戴玲[3](2019)在《复合缓蚀剂在有机酸溶液中对青铜的缓蚀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铜器作为一种承载着古代文化的珍品,具有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的特点。但经过了几千年的埋藏,大量青铜器受到了自然环境的腐蚀破坏,且在后期的挖掘与保存中,依然有许多因素导致青铜器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更好地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延续下去,不断探索寻找能够有效保护青铜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传统的青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与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复配,研究复配缓蚀剂在有机酸溶液中对不同青铜样品的缓蚀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研究方法及理论化学计算来评估这两种缓蚀剂对三种不同青铜样品表面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对于无锈青铜、带氧化亚铜锈的青铜以及带氯化亚铜锈的青铜,两种缓蚀剂都能吸附在其表面,以减少样品内部与腐蚀介质的接触。由电化学分析方法可知,对无锈青铜而言,在甲酸溶液中,当苯并三氮唑与苯甲酸钠按照1:1的比例进行复配时,对应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是最小的,其对应的EIS结果显示,青铜表面的缓蚀膜最厚,电荷转移电阻最大,说明当复配比例为1:1时,混合缓蚀剂能较好地延缓无锈青铜腐蚀;而在乙酸溶液中,二者的比例在4:1时,Icorr最小,缓蚀膜最厚,电荷转移电阻也最大,缓蚀效率最高。对氧化亚铜锈而言,在甲酸溶液中,当两种缓蚀剂的复配比例为2:3时的Icorr与Cd1都较小,电荷转移电阻较大,缓蚀效果最好;乙酸溶液中,当苯并三氮唑和苯甲酸钠的含量比例为1:1时,对应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容抗弧半径最大,缓蚀效率也最高。对带氯化亚铜锈的青铜而言,在甲酸溶液中,当复配缓蚀剂的比例为3:2时,苯并三氮唑与苯甲酸钠的混合物体现出了明显的协同效应,缓蚀效率高达98.8%,在乙酸溶液中,当苯并三氮唑与苯甲酸钠的复配比例为4:1时的缓蚀效率较高。总的来说,复配的缓蚀剂均能在一定浓度下体现出协同效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与苯甲酸钠相比,具有更稳定的结构,两种缓蚀剂分别通过N、O原子与铜表面形成配位键,其中苯甲酸根与铜之间产生的配位键更加稳定,而苯并三氮唑则主要通过物理吸附覆盖在金属表面,两种缓蚀剂通过物理-化学并存的方式使Cu表面与腐蚀介质之间接触的面积减小,从而提高缓蚀效率,因而体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

雷永永[4](2018)在《酸化缓蚀剂性能评价及微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采油过程中为了提高地层渗透性经常要用到酸化剂,由此产生的金属设备管道腐蚀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酸化缓蚀剂作为一种高效、低廉、使用方便的油田化学助剂在采油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酸化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受到很多条件(温度、压力、浓度、腐蚀介质)的影响,不同条件下缓蚀剂的性能不同。本论文针对胜利油田酸化缓蚀剂使用条件、缓蚀机理不清楚而导致缓蚀效率低下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采用失重法对五种酸化缓蚀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评价,发现:五种酸化缓蚀剂在90℃、常压、15%盐酸条件下对N80钢片的缓蚀率均在90%以上,缓蚀率从大到小为:A=B>D>C>E;在120℃、16MPa、15%盐酸及其它助剂存在条件下缓蚀剂对N80钢片的缓蚀效果一般,缓蚀率从大到小为:A、D、B、C、E;温度对缓蚀剂的性能影响很大,高温下缓蚀剂易分解,缓蚀剂A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140℃。利用金相显微镜对腐蚀挂片进行观察,发现:缓蚀剂A既能均匀腐蚀又能抑制点蚀,缓蚀剂B、C、D只能抑制均匀腐蚀不能抑制点蚀,缓蚀剂E二者均不能抑制。采用电化学方法对缓蚀剂的电化学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缓蚀剂A、B、C、D是混合型缓蚀剂,缓蚀剂E属于阳极型缓蚀剂,缓蚀剂A对阴极的抑制明显大于阳极。缓蚀剂是通过吸附在金属表面而发挥缓蚀作用的,一方面阻碍电荷转移,一方面抑制离子(铁离子和腐蚀介质粒子)的扩散。缓蚀剂A分子通过与氢离子作用阻止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从而达到抑制腐蚀的目的;其他四种缓蚀剂通过抑制离子(铁离子和腐蚀介质粒子)的扩散达到抑制腐蚀之外还能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达到缓蚀的目的。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缓蚀剂进行了研究,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缓蚀剂与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缓蚀剂分子得到电子和金属表面原子失去电子的结果,按照分子未占据轨道能量、化学势、亲电指数都可以得到缓蚀剂缓蚀性能从好到差依次为A、B、D、C、E的结论。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发现:五种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单分子吸附能由大到小顺序为A>B>C>D>E,对氢离子扩散抑制作用的扩散系数由小到大顺序为A<B<D<C<E,这与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孔祥军[5](2016)在《长链烷基咪唑啉界面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咪唑啉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化合物,常用作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可有效降低界面张力,这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如疏水基和亲水基大小等,结构的不同将导致界面活性的差异。因此,研究咪唑啉结构对界面活性的影响,对揭示咪唑啉的构效关系和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以实验、理论计算与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长链烷基咪唑啉界面活性的构效关系,构建了咪唑啉结构与气/液界面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探讨了咪唑啉结构对其在水溶液及油/水界面体系中的胶束聚集数、胶束构型、界面吸附等微观性质的影响规律,并与宏观界面活性进行了关联分析;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将长链烷基咪唑啉应用为沥青乳化剂,探讨了咪唑啉结构对沥青乳化和应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十五种不同结构的长链烷基咪唑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表征,在确定的反应条件下,十五种咪唑啉合成反应的酰胺转化率均高于95%;测定了十五种长链烷基咪唑啉的CMC和CMC下的气/液界面张力σcmc,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咪唑啉具有良好的气/液界面活性。对长链烷基咪唑啉结构与气/液界面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链烷基咪唑啉疏水基和亲水基结构对气/液界面活性有显着影响,疏水基碳数TC增加,饱和吸附量∞增加,吸附分子占有面积S∞减小,胶束化Gibss自由能变ΔGm降低,CMC和σcmc降低,且lg CMC与TC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亲水基基团增加,∞减小,S∞增加,ΔGm升高,CMC和σcmc升高;选取并计算了五十四种分子结构描述符,以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PLS)和遗传函数近似(GFA)三种方法构建了长链烷基咪唑啉结构与气/液界面活性的QSAR模型,其中,GFA-QSAR模型对CMC和σcmc的预测值准确度高,可靠性好,CMC实测值CMCact与预测值CMCpre的相关系数为0.9991,σcmc实测值σcmcact与预测值σcmcpre的相关系数0.9864,对验证集中的咪唑啉CMC和σcmc的预测误差均小于4%,能够定量描述长链烷基咪唑啉分子结构对气/液界面活性的影响。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和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对长链烷基咪唑啉在水溶液体系中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将咪唑啉的微观聚集性质与宏观气/液界面活性进行了关联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束聚集数Nagg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的提高,Nagg增加;亲水基和疏水基结构对Nagg有显着影响,CMC下的胶束聚集数N0随亲水基的增大而减小,随疏水基碳链碳数TC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趋势。咪唑啉浓度对胶束构型有显着影响,在0.125 mol%到15.0 mol%浓度范围内,咪唑啉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球状、棒状、层状和交错状等不同结构。此外,长链烷基咪唑啉胶束聚集体的微观性质与宏观气/液界面活性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胶束聚集数N0与CMC和σcmc均为线性负相关,N0与CMC、σcmc的关联关系取决于咪唑啉结构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MD)和DPD模拟研究了咪唑啉结构与油/水界面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咪唑啉结构、浓度、油相结构等对油/水体系界面性质有显着影响。咪唑啉的加入均使得油/水体系的界面层厚度增加,界面形成能降低;界面层厚度随咪唑啉浓度的增加而变厚,随疏水基链长的增加而增大,随亲水基团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对甲苯、正十二烷、沥青等不同结构的油相/水体系的研究发现,油相结构影响了油-水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咪唑啉在油/水界面及体相中的分布,进而影响油/水体系界面性质,当油相中杂原子含量和不饱和程度低、极性相对小、溶解度参数相对小时,界面层厚度小,油/水界面张力大;反之则界面层厚度大,油/水界面张力小。相同条件下,界面层厚度大小顺序为:A2/水体系>A1/水体系>甲苯/水体系>正十二烷/水体系,与油相极性大小顺序一致。由DPD模拟得到的油/水界面张力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好,γDPD和γExp.均随咪唑啉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浓度大于2.0 wt%后油/水界面张力的变化趋于平缓。将长链烷基咪唑啉应用为沥青乳化剂,研究了咪唑啉结构对沥青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啉结构对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咪唑啉结构的不同导致沥青/水界面张力的差异。对于乳化基质沥青体系,随着疏水基链长增加,沥青/水体系的界面层厚度增加、界面张力降低,贮存稳定性变好;随着亲水基增加,沥青/水体系的界面层厚度减小、界面张力升高,贮存稳定性变差;对于添加SBR胶乳的改性乳化沥青体系,由于SBR组分的加入使得油相组成复杂,影响因素增加,界面张力并非随着疏水基链长的增加或亲水基基团的变化而出现单调增加或降低趋势。在上述研究时发现,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与乳化沥青体系界面张力存在关联关系:对于乳化基质沥青体系和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体系,1d贮存稳定性S1与体系的界面张力γExp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5d贮存稳定性S5与γExp的关联关系不明显。在上述乳化性能研究基础上,为了延长乳化沥青与集料的可拌和时间,对咪唑啉进行了改性研究,制备了MIM。对以MIM为乳化剂制备的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粒度分布均匀,各项性能均满足微表处用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要求,与集料的可拌和时间显着延长,可达206 s。

刘双艳[6](2013)在《生物活性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苯并呋喃类、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是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消炎、杀菌等优良生物活性,对药物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Mannich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消炎、杀菌、降血压和镇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是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因此,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一系列生物活性良好的苯并呋喃类和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并对其进行Mannich碱修饰,以期得到更多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本论文开展了苯并呋喃与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1、以3,4-二羟基苯丙烯酸(咖啡酸)为原料,经酯化、仿生氧化偶联反应步骤得到重要中间体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5-甲氧羰基乙烯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1)和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6-甲氧羰基乙烯基-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然后经乙酰化、DDQ氧化脱氢、Pd/C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基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呋喃及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47、816。2、以异丁香酚为原料,经仿生氧化偶联反应一步合成活性天然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licarin A(17),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乙醇或甲醇体系中,licarin A与甲醛、二级胺发生Mannich碱缩合反应,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licarin A Mannich碱衍生物1824。3、采用MTT法对所合成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8、9对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肝癌细胞(SMMC-7721)有明显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10对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及肝癌细胞(SMMC-7721)有良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4、本文合成了苯并呋喃类与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化合物、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Mannich碱衍生物23个,其中16个为新化合物。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法(1H NMR、13C NMR)、质谱法(MS)进行了表征。

皇甫健[7](2012)在《曼尼希碱海水碳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酸性介质中曼尼希碱能够较好地抑制碳钢腐蚀,是典型的吸附型缓蚀剂。利用曼尼希碱在碳钢表面较好的吸附性,本文研制出适用于非酸性水介质的曼尼希碱碳钢缓蚀剂,研究了曼尼希碱对碳钢的缓蚀作用行为,及与其他缓蚀剂的协同作用机制,初步探讨了缓蚀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和研发适用于海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新型曼尼希碱海水缓蚀剂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设计合成了含羟基基团的MNX-H、含苯环的MNX-B和含双苯环的MNX-D三种水溶性的曼尼希碱分子;采用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测试表明三种曼尼希碱的分子量分别为131.1、177.1和324.2;均在1750cm-1-1680cm-1间出现了明显的羰基特征峰;1HNMR核磁测试谱峰也和分子结构相对应。⑵经过电化学测试表明,曼尼希碱单剂在蒸馏水和海水介质中对碳钢腐蚀是一种以控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三种单剂都在较低浓度(5mg/L)时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缓蚀效果,但单剂的缓蚀效果十分有限。其中MNX-B由于含苯环基团,可形成π键吸附且空间位阻小,缓蚀效果较含羟基基团的MNX-H与含双苯环基团的MNX-D优异。⑶通过对海水中复配缓蚀剂的缓蚀作用研究可知,曼尼希碱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没有增加曼尼希碱在碳钢表面吸附的覆盖度,协同效果不佳;曼尼希碱的加入没有改变阳极型缓蚀剂的氧化膜层结构,故与阳极型缓蚀剂没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中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硫脲的加入会改变碳钢腐蚀的阴、阳极过程,减小腐蚀电流密度,与曼尼希碱复配后对腐蚀过程的阴、阳极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缓蚀率可达到60%左右;曼尼希碱与CeCl3可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MNX-B和CeCl3复配后,Ce除与碳钢表面的Fe发生螯合吸附外,MNX-B分子可能与碳钢表面阴极区沉淀的Ce发生较强络合作用,生成具有环状结构的螯合物吸附在其表面,表现出了以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抑制特性,阻抗弧半径大幅增加,达到了MNX-B单剂体系的25倍,缓蚀率可达90%以上。

董莹,刘瑞泉[8](2009)在《两种Mannich碱对铜在碱性介质中的缓蚀作用与吸附行为》文中研究表明合成了两种曼尼希碱4-(1H-四唑-5-氨基)丁-2-酮(TB)和3-(1H-四唑-5-氨基)-1-苯基丙-1-酮(TP),并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这两种化合物对铜在5%(w)NaHCO3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5%NaHCO3水溶液中,这两种化合物对铜均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顺序为TB<TP;TB和TP均为阳极型缓蚀剂.两种化合物在铜表面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其吸附行为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物理吸附.

高建村,彭政,翁永基[9](2003)在《用分子连接性方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文中指出介绍了分子连接性方法的基本概念、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表达式和计算。计算了有缓蚀性能文献数据的4种曼尼希碱(DEAP,PDPP,PAMCH和PAP)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对于这4种曼尼希碱,缓蚀性能(20号钢试片70℃和90℃时在加入0.1%提纯曼尼希碱化合物的20%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的0阶项之间无线性关系,引入对于苯环和取代基的修正项后,获得了70℃和90℃下腐蚀速率与分子连接性指数之间的拟合非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5和0.980。利用这2个方程对CHAP的缓蚀性能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文献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和3.7%。认为分子连接性方法可用来研究缓蚀剂的构效关系。图2表2参9。

二、用分子连接性方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分子连接性方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盐酸溶液中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缓蚀剂定义与分类
        1.2.1 缓蚀剂的定义与特点
        1.2.2 缓蚀剂的分类
    1.3 常见的有机酸化缓蚀剂
        1.3.1 杂环类缓蚀剂
        1.3.2 季铵盐类缓蚀剂
        1.3.3 席夫碱类缓蚀剂
        1.3.4 曼尼希碱类缓蚀剂
        1.3.5 绿色缓蚀剂
    1.4 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
        1.4.1 重量法
        1.4.2 电化学方法
        1.4.3 表面分析法
        1.4.4 量子化学计算
    1.5 缓蚀剂的发展展望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2.2 缓蚀性能研究方法
        2.2.1 静态失重法
        2.2.2 电化学测试方法
        2.2.3 表面形貌观察
        2.2.4 表面XPS分析
第3章 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与表征
    3.1 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的合成
        3.1.1 硬脂酸咪唑啉的合成
        3.1.2 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
    3.2 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的结构表征
    3.3 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基本性质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性能研究
    4.1 失重实验结果
    4.2 动电位极化曲线
    4.3 电化学阻抗
    4.4 缓蚀剂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
        4.4.1 吸附等温模型和热力学参数
        4.4.2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动力学参数
    4.5 表面形貌观察
    4.6 XPS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酸性体系中邻菲罗啉衍生物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金属腐蚀危害
    1.2 酸洗腐蚀
    1.3 金属腐蚀防治方法
        1.3.1 高性能耐腐蚀金属材料的应用
        1.3.2 保护性涂层覆盖金属表面
        1.3.3 电化学防腐
        1.3.4 金属表面的氧化和磷化
        1.3.5 添加缓蚀剂
    1.4 缓蚀剂定义与分类
        1.4.1 缓蚀剂定义
        1.4.2 缓蚀剂的分类
    1.5 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研究方法
        1.5.1 失重法
        1.5.2 电化学法
        1.5.3 谱学技术
        1.5.4 表面形貌测试技术
        1.5.5 理论计算方法
    1.6 酸性介质中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6.1 胺类及其衍生物
        1.6.2 氨基酸
        1.6.3 席夫碱
        1.6.4 表面活性剂
        1.6.5 天然产物
        1.6.6 杂环化合物
    1.7 技术路线
    1.8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盐酸体系中邻菲罗啉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试片与试剂
        2.2.2 失重法
        2.2.3 电化学法
        2.2.4 扫描电镜
        2.2.5 量子化学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2.3.2 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2.3.3 浸泡时间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2.3.4 极化曲线
        2.3.5 电化学阻抗
        2.3.6 吸附等温线
        2.3.7 表面形貌分析
        2.3.8 量子化学计算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分子平面构型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缓蚀剂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3.2.3 紫外光谱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失重法
        3.3.2 电化学法
        3.3.4 PIP、DIP、BIP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
        3.3.5 谱学分析
        3.3.6 表面形貌
        3.3.7 理论计算
        3.3.8 缓蚀机理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不同官能团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失重法
        4.3.2 电化学法
        4.3.3 吸附等温线与热力学
        4.3.4 表面形貌分析
        4.3.5 紫外光谱分析
        4.3.6 量子化学计算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官能团不同位次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缓蚀剂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盐酸体系中2HIP、3HIP和4HIP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
        5.3.2 温度对2HIP、3HIP和4HIP缓蚀性能的影响
        5.3.3 2HIP、3HIP和4HIP的吸附性能
        5.3.4 电化学法
        5.3.5 腐蚀形貌分析
        5.3.6 量子化学计算
        5.3.7 缓蚀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席夫碱功能化4,5-二氮芴衍生物的缓蚀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合成路线
        6.2.2 合成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失重法
        6.3.2 温度对PCDI和 BCDI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6.3.3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
        6.3.4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6.3.5 表面腐蚀形貌
        6.3.6 紫外光谱分析
        6.3.7 量子化学计算
        6.3.8 缓蚀机理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复合缓蚀剂在有机酸溶液中对青铜的缓蚀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青铜腐蚀研究状况
    1.3 青铜文物的保护方法
    1.4 缓蚀剂的分类
    1.5 缓蚀剂的复配协同作用
    1.6 铜基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1.7 缓蚀效果评价方法
        1.7.1 失重法
        1.7.2 电化学分析法
        1.7.3 表面分析
        1.7.4 理论化学计算方法
        1.7.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 实验步骤
        2.2.1 青铜试片预处理
        2.2.2 电化学实验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4 量子化学计算
第三章 复配缓蚀剂对无锈青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无锈青铜样品在缓蚀剂溶液中浸泡前后的形貌特征
        3.2.2 动电位极化曲线
        3.2.3 电化学阻抗谱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配缓蚀剂对带Cu_2O青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带Cu_2O青铜样品在缓蚀溶液中浸泡前后的性貌特征
        4.2.2 动电位极化曲线
        4.2.3 电化学阻抗谱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配缓蚀剂对带CuCl锈青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带CuCl青铜样品在缓蚀剂溶液中浸泡前后的性貌特征
        5.2.2 动电位极化曲线
        5.2.3 电化学阻抗谱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论计算与模拟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及活性位点预测
        6.2.2 Cu(Ⅰ)与缓蚀剂配位的量子化学研究
        6.2.3 缓蚀剂在Cu(Ⅲ)面的吸附动力学模拟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酸化缓蚀剂性能评价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腐蚀与防护简介
        1.1.1 腐蚀的分类
        1.1.2 防腐措施
    1.2 缓蚀剂的分类
        1.2.1 按化学组成分类
        1.2.2 按电化学作用机理分类
        1.2.3 按成膜类型分类
    1.3 缓蚀剂作用机理
        1.3.1 吸附理论
        1.3.2 成膜理论
        1.3.3 电化学理论
    1.4 缓蚀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发展趋势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酸化缓蚀剂评价及微观机理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酸化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
        2.2.1 失重法
        2.2.2 表面形貌观察法
        2.2.3 电化学方法
    2.3 酸化缓蚀剂微观机理研究方法
        2.3.1 量子化学方法
        2.3.2 分子动力学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化缓蚀剂性能评价
    3.1 引言
    3.2 不同条件下酸化缓蚀剂失重评价
        3.2.1 常压90℃下缓蚀性能评价
        3.2.2 高温高压下缓蚀性能评价
        3.2.3 温度对缓蚀剂A的影响
        3.2.4 不同材质耐蚀性评价
    3.3 腐蚀表面分析
        3.3.1 腐蚀类型
        3.3.2 腐蚀深度
    3.4 酸化缓蚀剂电化学方法评价
        3.4.1 交流阻抗谱
        3.4.2 极化曲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酸化缓蚀剂分子结构鉴定
    4.1 引言
    4.2 缓蚀剂分子结构解析
        4.2.1 红外光谱法
        4.2.2 核磁共振波谱法
        4.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4.3.2 核磁共振氢谱结果分析
        4.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酸化缓蚀剂微观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量子化学计算
        5.2.1 参数设置
        5.2.2 前线轨道分布
        5.2.3 全局活性分布
    5.3 分子动力学模拟
        5.3.1 参数设置
        5.3.2 酸化缓蚀剂吸附能
        5.3.3 氢离子在缓蚀剂分子中扩散系数计算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长链烷基咪唑啉界面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乳化沥青概况
        1.2.1 乳化沥青
        1.2.2 微表处
        1.2.3 沥青乳化剂
        1.2.4 乳化沥青及沥青乳化剂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
        1.3.1 咪唑啉合成方法
        1.3.2 咪唑啉的应用
    1.4 表面活性剂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1.4.1 定量构效关系概述
        1.4.2 CMC与分子结构的QSAR研究
        1.4.3 气/液界面张力与分子结构的QSAR研究
        1.4.4 咪唑啉化合物性能与分子结构的QSAR研究
    1.5 分子模拟及其在表面活性剂研究中的应用
        1.5.1 分子模拟概述
        1.5.2 分子模拟在咪唑啉表面活性剂研究中的应用
        1.5.3 分子模拟在其它表面活性剂研究中的应用
    1.6 分子模拟在沥青及油/水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1.6.1 分子模拟在沥青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1.6.2 分子模拟在油/水/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链烷基咪唑啉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长链烷基咪唑啉的制备方法
        2.1.4 咪唑啉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2.1.5 反应产物表征分析
    2.2 长链烷基咪唑啉制备条件考察
        2.2.1 酰胺化反应
        2.2.2 环化反应
    2.3 咪唑啉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2.4 长链烷基咪唑啉产物结构表征
        2.4.1 IR表征
        2.4.2 核磁共振谱(NMR)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链烷基咪唑啉气/液界面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1 实验和统计回归方法
        3.1.1 气/液界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3.1.2 分子结构描述符的计算
        3.1.3 PCA回归分析
        3.1.4 PLS回归分析
        3.1.5 GFA回归分析
    3.2 咪唑啉的气/液界面活性
        3.2.1 咪唑啉水溶液的气/液界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
        3.2.2 咪唑啉CMC与疏水基碳链T_C和亲水基结构的关系
        3.2.3 咪唑啉在气/液界面的Gibbs吸附特性
    3.3 分子结构描述符
    3.4 咪唑啉气/液界面活性的PCA-QSAR模型
    3.5 咪唑啉气/液界面活性的PLS-QSAR模型
    3.6 咪唑啉气/液界面活性的GFA-QSAR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链烷基咪唑啉结构对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与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胶束聚集数的测定
    4.2 模拟方法
        4.2.1 模拟体系的粗粒化
        4.2.2 DPD相互作用参数的求解
    4.3 咪唑啉胶束聚集数与结构的关系
        4.3.1 咪唑啉的胶束聚集数
        4.3.2 咪唑啉结构对胶束聚集数的影响
    4.4 DPD模拟研究咪唑啉胶束聚集体的微观性质
        4.4.1 DPD相互作用参数
        4.4.2 疏水基链长对咪唑啉胶束构型的影响
        4.4.3 亲水基结构对咪唑啉胶束构型的影响
    4.5 咪唑啉胶束聚集体的微观性质与宏观气/液界面活性的关联分析
        4.5.1 胶束聚集数与CMC的关联分析
        4.5.2 胶束聚集数与σ_(cmc)的关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链烷基咪唑啉油/水界面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5.1 模拟方法
        5.1.1 分子动力学方法
        5.1.2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
    5.2 实验方法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5.3 油/水/咪唑啉界面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3.1 甲苯/水/咪唑啉界面体系
        5.3.2 正十二烷/水/咪唑啉界面体系
    5.4 甲苯/水/咪唑啉界面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5.4.1 体系粗粒化及DPD相互作用参数
        5.4.2 甲苯/水体系的界面形成过程
        5.4.3 咪唑啉在甲苯/水体系中的界面行为
    5.5 沥青/水/咪唑啉界面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5.5.1 沥青模型化合物的选取
        5.5.2 体系粗粒化及DPD相互作用参数
        5.5.3 沥青/水体系的界面形成过程
        5.5.4 咪唑啉在沥青/水体系中的界面行为
    5.6 油/水/咪唑啉界面体系的界面张力
        5.6.1 DPD计算的油/水体系界面张力
        5.6.2 模拟与实验方法得到的油/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关联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链烷基咪唑啉作为沥青乳化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与材料
        6.1.2 仪器与设备
        6.1.3 乳化沥青的制备
        6.1.4 乳化沥青性能的测定
    6.2 乳化工艺条件考察
        6.2.1 咪唑啉用量
        6.2.2 乳化剂水溶液pH值
        6.2.3 沥青温度
        6.2.4 乳化剂水溶液温度
    6.3 不同结构长链烷基咪唑啉的乳化性能
        6.3.1 乳化基质沥青的贮存稳定性
        6.3.2 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贮存稳定性
        6.3.3 乳化沥青体系界面张力与贮存稳定性的关联关系分析
    6.4 长链烷基咪唑啉的慢裂应用性能
        6.4.1 长链烷基咪唑啉T_(11)H_5 的慢裂性能
        6.4.2 长链烷基咪唑啉慢裂性能的改进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生物活性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概述
        1.2.1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功能活性
        1.2.2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类
    1.3 苯并呋喃与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的合成研究
        1.3.1 苯并二氢呋喃类新木脂素的合成
        1.3.2 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的合成
        1.3.3 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的合成
    1.4 苯并二氢呋喃类新木脂素 Mannich 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4.1 Mannich 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苯并呋喃与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合成路线设计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步骤
        2.2.3 生物活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与机理
        2.3.2 谱图解析
    2.4 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苯并二氢呋喃类新木脂素 Mannich 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3.1 目标化合物的确定
    3.2 合成路线分析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2 实验步骤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合成方法与机理
        3.4.2 谱图解析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合成化合物一览图
附录C 合成化合物谱图
致谢

(7)曼尼希碱海水碳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缓蚀剂的定义
    1.2 海水缓蚀剂及其分类
        1.2.1 无机缓蚀剂
        1.2.2 有机缓蚀剂
        1.2.3 天然植物提取类缓蚀剂
    1.3 海水碳钢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1.3.1 海水中碳钢的腐蚀
        1.3.2 无机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1.3.3 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1.4 曼尼希碱缓蚀剂
        1.4.1 曼尼希碱的合成
        1.4.2 曼尼希碱作为缓蚀剂的应用
        1.4.3 曼尼希碱对于金属的吸附与缓蚀机理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5.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实验设计
    2.1 曼尼希碱的合成
        2.1.1 合成思路和方法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装置
    2.2 结构表征
        2.2.1 质谱(MS)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3 核磁共振(1HNMR)
    2.3 缓蚀机理研究
        2.3.1 电化学测试
        2.3.2 失重法
3. 曼尼希碱醛酮胺缩合物的合成
    3.1 含羟基基团的曼尼希碱 MNX-H 的合成
        3.1.1 曼尼希碱 MNX-H 的合成
        3.1.2 曼尼希碱 MNX-H 的结构表征
    3.2 含苯环基团的曼尼希碱 MNX-B 的合成
        3.2.1 曼尼希碱 MNX-B 的合成
        3.2.2 曼尼希碱 MNX-B 的结构表征
    3.3 含双苯环基团的曼尼希碱 MNX-D 的合成
        3.3.1 曼尼希碱 MNX-D 的合成
        3.3.2 曼尼希碱 MNX-D 的结构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中性水介质中曼尼希碱单剂对 20#钢的缓蚀作用
    4.1 蒸馏水中曼尼希碱对 20#钢的缓蚀作用行为
        4.1.1 蒸馏水中曼尼希碱对 20#钢的缓蚀行为
        4.1.2 不同结构的曼尼希碱对缓蚀行为的影响
    4.2 海水中曼尼希碱对 20#钢的缓蚀作用行为
        4.2.1 极化曲线特征
        4.2.2 交流阻抗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海水中曼尼希碱与其他典型缓蚀剂联合作用研究
    5.1 曼尼希碱与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作用
        5.1.1 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作用
        5.1.2 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作用
    5.2 曼尼希碱与阳极型缓蚀剂的联合作用
        5.2.1 与钼酸钠的联合作用
        5.2.2 与苯甲酸钠的联合作用
        5.2.3 与葡糖糖酸锌的联合作用
        5.2.4 与聚磷酸盐的联合作用
    5.3 曼尼希碱与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的联合作用
        5.3.1 与硫脲的联合作用
        5.3.2 与三氯化铈的联合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用分子连接性方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盐酸溶液中缓蚀性能研究[D]. 李文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酸性体系中邻菲罗啉衍生物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D]. 吕艳丽.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3]复合缓蚀剂在有机酸溶液中对青铜的缓蚀作用研究[D]. 戴玲.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8)
  • [4]酸化缓蚀剂性能评价及微观机理研究[D]. 雷永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长链烷基咪唑啉界面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D]. 孔祥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6]生物活性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合成研究[D]. 刘双艳. 湖南大学, 2013(05)
  • [7]曼尼希碱海水碳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皇甫健.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8]两种Mannich碱对铜在碱性介质中的缓蚀作用与吸附行为[J]. 董莹,刘瑞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9]用分子连接性方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J]. 高建村,彭政,翁永基. 油田化学, 2003(04)

标签:;  ;  ;  ;  

用分子连接法研究曼尼希碱缓蚀剂的构效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