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一种被忽视的翻译现象

翻译——一种被忽视的翻译现象

一、转译——一种被忽视了的翻译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唐璟,季水河[1](2021)在《论高罗佩《琴道》的古琴音乐姿态艺术观》文中研究说明高罗佩《琴道》中的音乐姿态艺术观,主要由古琴音乐姿态的文化涵化与融合、音乐姿态身份与价值主体间性、表现姿态话语体系三个部分构成。从古琴制式、身体、叙事姿态三个维度阐释了制式姿态中的"自然"意义、表演姿态中的共鸣效果、聆听姿态中的交流价值。其音乐姿态艺术观体现了技与艺的统一、器与道的融合、天与人的合一等重要特点,为中国音乐审美理想和东西方音乐艺术対话提供了重要启示。

胡波[2](2021)在《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哲学对规范研究出现了一种转向,即从对规范的直接研究对规范内容的描述性研究。规范也是描述翻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不只是要建立一套翻译的标准、规则和原则,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翻译质量,更是要将翻译活动放入整个社会和国际交往关系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对翻译规范的内涵、要素,以及翻译的本质等进行一种描述性研究。本研究中所指的法治话语,更多的是指向我国国家层面出台的偏向于政治性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文件。从翻译实践上看,现有的法治话语对外翻译由于参与主体较多,不同译文之间存在着术语翻译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即使是在同一法治话语的译本中,也还会有对原文理解上存在误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方面的问题,在法治话语的翻译过程中,违反翻译规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从理论研究来看,对法治话语的翻译更多的是集中于法治新词的词汇层面,从宏观层面论及法治话语语篇的翻译相对较少一些。此外,相关的研究既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其研究的成果也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这给我们开展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国家机构对法治的言说更具影响力,本研究选择以我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为研究对象,针对法治话语翻译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鉴于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已经被广泛地引进中国,并运用在大量翻译研究文章中,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是不是可以直接套用西方翻译规范理论?为什么?2.不同于文学体裁,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属性,其翻译规范的内容应该是什么?3.从规范到规范化是个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对外翻译应该怎么样进一步实现规范化?鉴于规范本身是一种社会规则、标准,具有较强的规定性,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不可能完全排除规定性的一面,本研究具有建构规范体系的理想化的价值和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为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的研究尝试提出和建构一个层次化、结构化和多元化的翻译规范系统框架,增强翻译规范研究的理论阐释力,从而指导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具体翻译实践。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哲学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尝试建构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归纳和比较,将理论适用于法治话语翻译的个案研究之中。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并不能够直接套用现有的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结论与成果。这里有三方面的理由来支撑:第一,西方翻译规范理论研究的兴起,是从文学翻译领域开始的。不同的体裁和文本,对应的翻译规范自然也应该会有所不同。法治话语翻译属于应用型翻译的范畴,对不同的文本翻译规范进行描述性研究,也需要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进路和特征。第二,西方翻译规范理论研究虽然推进了翻译研究由“文化转向”向着“社会转向”的转变,但这只是一种视角的转变,翻译与社会学交叉的这种跨学科研究是否代表一种“范式”的转变,还是要看其哲学根基,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哲学根基并未发生改变,仍然是以哲学阐释学为基础,是解构主义范式的一种延续。第三,正是因为延续了解构主义范式的研究模式,我们从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几位代表性人物的结论中并未发现其建构性,相反,更多的是一种分散性、解构性。2.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具有系统性、多层面性,更应该是一个集宏观、中观和微观元素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本研究引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将规范和主体的行为联系起来,是基于交往理性、建构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将研究范围从主体延伸至主体间性层面,进入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交往范式”。哈贝马斯借用并且改造了卡尔·波普尔的理论,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三个世界”理论,涵盖了交往行为的全部领域,这三个世界分别是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内在世界。哈贝马斯的“三个世界”理论就为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框架。翻译本身是一种复杂的交往活动,需要进入三个世界的领域,在主体、客体和多元主体三个层面之间实现交往互动。社会环境的变化让翻译的本质也产生了一些变化,翻译活动越来越朝着社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将西方的翻译规范理论重新划分,并且进一步补充,实现一定的结构和层次化,即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分别对应着主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不同世界中的交往活动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翻译规范,从而建构形成一个系统化、完整的规范框架。法治话语翻译三个世界的不同规范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个多维、立体、融合的整体,而语言、文化和个体的理解就成为三个世界相互融合的界面与载体。在宏观层面上,法治话语翻译的主观世界要求遵循伦理规范(或道德规范),包括价值规范、目的规范和权衡规范。在中观层面上,法治话语翻译的社会世界要遵循职业规范(期望规范、责任规范、操作规范、管理规范、技术规范、评价规范),加强对翻译的项目化管理。在微观层面上,对法治话语翻译客观世界的认识,终究是要符合产品规范(预备规范、关系规范、文本规范),预备规范包括文本选择和译者的选择、翻译人才培养等,而关系规范还是聚焦于语言符号的转换,主要是从词汇的层面来考察翻译规范。此外,法治话语翻译也需要上升至语篇的层面,建构起文本规范。3.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工作,需要坚持系统性和持续性的两大原则,针对翻译规范的系统性框架而展开,即针对国家架构法治话语翻译的主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对应的伦理规范、职业规范和产品规范,分别给出对策和思路。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建构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从而增强翻译规范理论的解释力;在实践上,更好地认识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的现象和本质,为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郑媛[3](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李思颖,温雷刚[4](2020)在《“解码”与“编码”——隈研吾建筑形式转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跨学科地参照语言学系统分析隈研吾建筑形式生成方法,引入"转译"的理论和方法,梳理隈研吾所处语境,从解码与编码两个阶段,原型提取、形态模拟、逻辑同构、意境重构4个方面阐释隈研吾建筑形式转译方法,结合一系列案例解析,指出转译是丰富建筑形式语言的重要途经。

孙永佳[5](2020)在《副文本理论下的间接翻译研究 ——以贝恩斯译《周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间接翻译是指不直接从原文本而是通过另一中间文本来翻译某一文本的翻译形式,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翻译的翻译。间接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越来越多语言的普及,间接翻译在如今社会很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视听、计算机辅助翻译、文学翻译等,前景非常广阔。尽管如此,对于间接翻译的评价褒贬不一,并且只吸引了翻译学者的关注,直到最近几年间接翻译才成为翻译研究中比较流行的概念,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来看,尽管间接翻译现在不如历史上流行,但它在翻译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却是只增不减,是不可忽略和替代的。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贝恩斯英译《周易》为研究文本,以热奈特副文本理论为理论框架,目的为研究贝恩斯英译《周易》中间接翻译存在的原因、存在的形式和路径、该文本的影响以及大众对此文本的接受程度。热奈特副文本理论认为在研究一特定文本时,副文本信息也有着重要作用。副文本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学者热奈特提出,副文本主要是为了呈现文本而存在的文字或其他形式的材料,如文本的封面、序言、标题等。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共涉及四个方面:空间态势,时间态势,物质性和实事实性。本文主要依据该理论中的空间态势,即内副文本与外副文本对贝恩斯英译《周易》中的副文本进行分类并进行研究。通过对贝恩斯英译《周易》副文本信息的研究,包括该文本的序言、历史背景、作者信息、注释、封面、目录、书评、研究现状、与理雅各英译本的对比,有以下发现:首先,接翻译的动机可以在序言、文本出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背景信息中得出;其次,注释、封面、目录这些副文本信息可以体现间接翻译的存在的路径以及具体的表现;最后,书评、文本研究现状分析及和其它文本对比可以帮助发现此译本的影响、研究价值及读者对其接受程度。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得出结论:(1)在这一译本中间接翻译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一战后卫礼贤对西方文化进行反思,着手研究中国文化,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情和钻研创造出《周易》德译本,此译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西方国家占有主要优势,英语使用广泛,为更好宣传卫礼贤的德译本,也为了更好向西方国家宣传中国文化和思想,贝恩斯将其由德文本译为英文版本。(2)译本的封面、目录、注释直接体现了间接翻译的存在路径及具体表现形式。封面中“the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ion”及内封面中“rendered into English by Baynes”等描述暗示此译本由贝恩斯英译卫礼贤德译本而来;除封面中较明显的暗示外,目录中也表面译者序由卫礼贤撰写,进一步证实此译本中间文本为卫礼贤德译本;注释中多次使用“by Wilhelm”,“render the German word”等词汇,揭示了间接翻译的存在。(3)读者评论揭示了读者对此译本的积极评价和良好的接受度;此译本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了其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地位:在研究《周易》英译本的文章中,研究贝恩斯英译《周易》的文章占据很大比例并肯定其研究的积极价值;与理雅各译本的对比也表现出了贝恩斯译本自身的优势,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大众对于间接翻译这一翻译形式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接受度。通过对贝恩斯译《周易》中间接翻译现象的分析和对中国典籍翻译的研究,旨在增强对间接翻译这一特殊翻译形式的理解并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王俊利[6](2020)在《余华小说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余华自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凭借着不断的创新与挑战,逐渐赢得了精英读者和大众读者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余华小说的接受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论文以“余华小说接受”为研究重心,联系文学创作与生产的历史文化“场域”,旨在揭示映现在余华小说“意义生成”过程中的文学生产、流通、消费与再生产的故事,主要探究以下问题:读者在余华的小说创作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他们是如何“阅读”和接受余华的小说?读者接受对余华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实现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又对余华小说的创作姿态产生了何种影响?对此,本论文分三章进行论述:首先,从宏观角度切入,分析余华“先锋”小说的阅读空间是如何生成的。本文认为,余华能够受到文学界的关注与80年代“先锋文学思潮”的形成有关,与“纯文学”想象下的“文学本体论”的建构相关。精英读者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一统文坛”的僵局,追求文学创作的“自主性”。因此,1985年左右,当马原、余华、孙甘露等人用“怎么写”挑战“写什么”时,能够受到文学期刊、文学编辑和文学批评的赞赏与提携。1986-1987年左右,余华的小说创作追求一种“虚伪的形式”和“精神的真实”,契合了这一文学氛围,因而能够赢得文界的关注。其次,以“精英化接受”为视点,考察不同时期精英读者是如何接受余华的小说,精英读者接受对余华的小说又产生了何种程度的“规训”与“遮蔽”。本文认为,精英读者对“先锋”内涵的不同理解,影响着他们对余华小说创作的价值判断,其中“形式先锋”和“精神先锋”是评判余华小说创作的关键。精英读者接受对余华小说创作姿态的“规训”,主要表现为余华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对“先锋作家”身份的“认同”。但是,不应该过分夸大批评家对作家的“规训”程度,因为余华的创作灵感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知识储存和审美趣味。“文学史”叙述普遍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标,将余华小说的创作历程概括为“先锋”转向“传统”。作为教材的“文学史”具有着天然的“话语”权威优势,这一优势又是通过教育机构的知识传输来体现的,而着史者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叙述立场无形中也会影响其对材料的取舍和对作家作品的评判,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作家的独特性产生一定的“遮蔽”。再次,以“大众化接受”为视域,考察大众读者是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余华的小说,又是如何“阅读”余华的小说,总结大众读者接受与精英读者接受之间的异同,思考大众读者对余华创作姿态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大众读者对余华小说的接受是从《活着》的剧本化“改造”开始的,《兄弟》《第七天》的“畅销”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质量”保证相关。因此,笔者以豆瓣读书、新浪微博、知乎等网络论坛上与余华相关的留言和评价为参考,重点分析了《活着》是如何被大众读者所接受的。在对相关资料的梳理与归纳中,发现大众读者主要有两种接受模式,一是“励志型”读法,认为《活着》中蕴含了“乐天知命”、踏实、本分、积极、乐观、不畏挫折的“精神力量”。二是“历史”品读法,聚焦于小说中40-70年代的“历史背景”,探讨故事的“历史叙述”是否真实。与精英读者相比,大众读者的“点评”更加感性化和个人化,他们对余华小说的“写作方式”和“真实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更加注重“讲故事”和“现实实在”。一言以蔽之,本文将读者划分为“精英”和“大众”两个群体分析余华小说的接受情况,并不是要抬高或者贬低某一方,而是要透过不同的审美视角和接受理由,探析两种接受模式背后所映射的“认识论”差异和“文化转轨”信息,从而客观地看待两种文学接受心态所反映的时代与生命气息。

尚国强[7](2020)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中国电子游戏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游戏逐渐被不同年龄群体所接受,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实践内容,并体现出其潜在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文化影响力。电子游戏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本身既具有媒介的功能,又直接受到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可以说,媒介技术既塑造了电子游戏的形态,也塑造了它所存在的环境与置身其中的文化。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将电子游戏放在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回顾中国电子游戏的过去,聚焦火热的当下,分析中国电子游戏文化的发展,并放眼未来中国电子游戏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回顾媒介技术发展对电子游戏发展的影响,分析技术影响下游戏内涵的改变以及中国电子游戏发展的概况。在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下,技术影响着媒介环境的构建,而媒介环境的改变则影响着其中的人,电子游戏作为一种交互式媒介,从属于媒介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也被技术所直接塑造,游戏形态的不同影响了游戏的叙事能力,游戏叙事性的强弱决定着游戏的传播力,而人与游戏的交互深度则受到游戏叙事能力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技术决定了游戏存在的媒介载体,而不同的媒介载体的特点又决定了游戏的叙事能力。第三章主要介绍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两种主要类型游戏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分析两类消费群体的画像,并对新概念“云玩家”做出分析。“云玩家”作为新概念,来源于网络直播与视频技术的发展,“云玩家”与球迷类似,都是通过观看获得满足。当前游戏所具有的强大叙事能力与交互性使得观看游戏就能获得与真正的游戏实践相差无几的体验,并且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云玩家”更容易接触到游戏,从而扩大了这个特殊的玩家群体。第四章分析中国电子游戏用户消费心理的特点以及媒介技术发展对游戏实践空间的影响,探讨游戏空间与用户间交流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大众与游戏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中国游戏玩家对于游戏的消费观念逐渐成熟,在技术的影响下,游戏的存在形式不断变化,受此影响,大众参与游戏实践的空间也发生改变,这种游戏实践空间的改变则重塑着大众的社交关系。第五章指出游戏所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的体现以及如何运用这种功能去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电子游戏作为交互性媒介,可以使得文化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得以呈现,从而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第六章放眼未来中国电子游戏的发展,为国内游戏蓬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并通过对赛博文化的反思来探讨未来游戏与人的关系。

孙永佳,孙志祥[8](2020)在《间接翻译的研究方法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近年来间接翻译的研究发现,间接翻译处于翻译研究的边缘,近年来才引起关注及研究,但现有对间接翻译的研究过于分散,缺乏系统的理论及研究方法。该文对间接翻译存在的原因进行探究及总结,重点对间接翻译的研究方法及来源进行说明,以期对未来间接翻译的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孙凤[9](2019)在《维尔比夫人表意学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尔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思想家、语言哲学家、表意学家,致力于研究“意义之意义”问题,其构建的表意学开20世纪意义理论研究之先河,促成了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符号学是意义科学,维尔比夫人以其对意义问题的奠基式探索,被奉为“符号学之母”。追寻意义是人类的内在需求,“所有科学,所有逻辑,所有哲学,所有关于美学,关于伦理,关于宗教的争论”,最终都归结于意义问题。然而何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始终处在悬而未解的境地,甚至很少有人认识到“意义之意义”本身应得到系统的研究。这种境况直至19世纪末,维尔比夫人在学界崭露头角,才得以改变。近年,国际学界认识到,长久以来未被充分重视的维尔比夫人及其表意学理论对人类思想诸领域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出现,但国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真正展开,学术思想史上遗失的这一环有待进一步衔接,本文的写作旨在对此有所助益。开展表意学研究并非仅仅为了完善思想史的脉络,“言”(符号)与“意”之间依旧存在干扰思想认知的矛盾(当然这种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使得表意学理论仍适用于当下,这才是进行研究的真正动力所在。在理论层面回答“什么是意义?”这一问题不是表意学的根本目标,从解释者立场出发,找到用以引导释解符号意义活动、诊断意义的方法,从而廓清思想领域、人际间由表意不当撒下的迷雾,维护智识的健康、活力才是维尔比夫人的真正所求。表意学研究所有符号的意义,但语言符号对人类而言最为典型、重要,成为它着力剖析的对象。语言作为人类思想的工具,若想对此加以充分运用,确保思维准确、具有活力,就需要表意学的帮助。表意学的价值在于它是打磨“思想工具”、维持思维健康的方法,事实上,也是发展思想、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虽然术语的混乱会使思想之争变成字眼之争,但意义活动并不只存在于语词层面,在更为广阔的思想认知领域、不同学科间的相互翻译转化也需要表意学的引导。发展表意教育,培养“语言良知”,将表意学锤炼为意义活动中具有实用性的方法论,使得人人都是表意学家,是维尔比夫人的期盼。表意学学科目标具有理论与方法两个指向,这决定了笔者对表意学的研究要兼顾两个层面,在充分把握其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探索方法论。论文正文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到第三章侧重阐发表意学在意义问题上的基本主张,以此为基础,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探讨了表意学的翻译哲学、隐喻理论和交际思想,这一部分既是对表意学方法论的逐层剖析,论述过程本身也具体应用了其方法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揭示表意学意义理论与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现代性,析取其中值得哲学、符号学、文艺学等人文科学借鉴的智慧与方法。第一章介绍了维尔比夫人的传奇人生以及表意学的构建之路,这对理解她的独特思维方式与表意学是种怎样的学问、为何能够产生深远影响是必要的。维尔比夫人不曾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刚满12岁便追随酷爱旅行的母亲周游世界,见识各地风土人情,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直至18岁时母亲死于叙利亚沙漠,来自“世界课堂”的授课才告一段落。如果说这段漫游世界的经历赋予她独特的思维方式,她的教母维多利亚女王则为她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无形的保护。维尔比夫人婚前在宫廷中侍奉女王两年,这不仅进一步开拓了她的眼界,也提升了她的社会地位。我们可以设想,若维尔比夫人没有维多利亚女王庇护,至今仍令人惊叹的、网罗了维多利亚时代知名学者、思想家近460人的“维尔比交际网”或许很难成功建立,而这一学术沟通网络不仅直接作用于表意学理论的形成,也决定了它能在最大程度上施展自己的影响。此外,笔者通过与符号学、语义学进行对比以及释读相关界定等方法初步探讨了何为表意学。第二章明确了“意义三分”对于表意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关键作用。“意义三分”指“意义”可被划分为“感知”“意图”“意味”三个层级,从解释者角度出发,也可以理解为释读意义活动的三个阶段。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是维尔比夫人对“什么是意义?”这一问题的直接回答,为表意学理论夯实了基础,还为表意学的方法论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意义三分”充分凸显了释义活动中的语境(广义)、“感知力”的重要性,明确了表意学的伦理指向,意义的动态性由此得到确认。三分法是维尔比夫人惯常的思维模式,但她作出“切分”并不代表她认为事物可以截然分割,在“意义三分”中,“感知”“意图”“意味”彼此关联。比如“感知”,它既是意义的第一层级,也存在于意义的各个层级,在意义活动的任何阶段,没有对“语境”的准确、切实感知,就不存在合理、恰当的释义。但“意义三分”的复杂性在这一章中无法完全揭示,第三章对动态符义观、意义可塑性的论述,第四章对翻译中“存在之被遗忘”和“向上的翻译”的思考,第五章、第六章对“母性感知”、“感知之物”、对话理论的阐释都与之相关,共同构成“意义三分”问题的全貌。第三章从模糊性、动态性、可塑性出发探讨了表意学对符号意义活动基本特性的理解,确立了表意学的动态符义观。维尔比夫人对传统符义观不当之处的批判,都汇集在对这些特性的论述之中;她本人虽未曾系统阐发这一问题,但我们有必要将之综合起来。维尔比夫人认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并强调通过语境来确定符号的意义,这是对传统符义关系的校正,有力地驳斥了认为下定义是解决意义问题的万灵药、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而言都一样的显明意义这类观点,提出模糊性是意义的内在特性,积极意义上的模糊性是意义活动得以充分展开的前提。表意学的意义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是其对话思想的体现,发生物符号学之先声,再次证实了“感知”在意义活动中的重要性。第四章讨论了维尔比夫人的翻译哲学思想。维尔比夫人理论中的“翻译”是一种在大脑中自主进行的“转化”能力,是自动进行且无法取消的认知活动,是思想翻译;在表意学理论体系中,“翻译”作为方法论而存在,意义混乱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这种自主翻译功能的停滞或退化,对“翻译”功能的恢复是解决意义混乱问题的本要。将“思想”与“翻译”联系起来,标志着人类哲思的一大发展,它或许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思想家们的共识,但率先将翻译视作认知活动予以系统探讨者,正是维尔比夫人。此外,笔者将可译性、翻译伦理等问题置入表意学翻译思想中进行思考,获得具有启发性的观点。第五章揭示表意学对隐喻认知属性的阐发与确立。“隐喻”是维尔比夫人格外关注但不曾充分论述的问题,笔者对其观点进行整理与分析后发现,早于认知隐喻学研究近百年,表意学便在其研究中突出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或者说明确了隐喻具有的认知属性。维尔比夫人对隐喻的理解与其翻译哲学相呼应,超出了修辞层面而转向思想认知领域,因此,以认知理论为切入点,或许可以相对完备地呈现其隐喻思想。维尔比夫人提出“隐喻是认知的助力还是阻碍”这一问题,而表意学也许可以理解为使隐喻成为助力而非阻碍的科学。第六章以交际为主轴思考表意学问题与方法而展开论述,与此同时,本章采用与多学科对话(即翻译)的途径,结合沃恩的礼物-馈赠逻辑发现表意学“母性感知”概念中内含的语言能力培养机制,通过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共时表现艺术,证实交际情境作为典型意义活动情境的必然性,通过莫斯对古时社会“礼物”馈赠的研究,揭示了关系在交际互动中得以缔结。本章内容既是对表意学交际思想的分析,也是对以交际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表意学翻译方法论的应用。结语部分笔者探讨表意学与中国的渊源,认为瑞恰慈20世纪30年代在燕京大学的“意义的逻辑”课程(1930)与李安宅《语言的魔力》(1931)、《意义学》(1934)的出版,是表意学在中国的第一次传介。李安宅先生80多年前呼吁在中国创建“意义学”,在当时相关认知尚不成熟的学界难有回响,时至今日,这个局面已然改变。对维尔比夫人表意学的研究,不仅完善了理解李安宅意义学设想的理论基础,使前辈学者的思想再次焕发生机,也为我们思考中国的意义理论、创建中国的“意义学”提供了参照。维尔比夫人学术兴趣广泛,其研究涉及神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但她对“意义”问题的思考贯穿始终,这意味着维尔比夫人的意义理论还有进一步系统化的空间。笔者以表意学中的重要概念(“意义三分”“母性感知”“感知之物”等)、重要主张(符义动态观、意义可塑性、对话思想等)、重要论题(翻译、隐喻、交际等)为切入点,理清、完善其理论脉络,阐释其理论观点,进一步促进表意学的系统化建构。维尔比夫人是索绪尔、皮尔斯之外第三位符号学理论奠基者,其观点应当得到符号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作为国内第一本对维尔比夫人表意学理论展开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意在为表意学、符号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尽绵薄之力。

明亮[10](2019)在《重庆主城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研究》文中提出自直辖以来,重庆城市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整个城市在山地和江水的发展线索下,呈现出独具一格的面貌。作为重庆最具识别性的城市元素——长江和嘉陵江,既记载着重庆过往的历史,同时在国家及城市发展战略中也体现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城市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兴起,两江的公共空间出现了不一样的发展图景,相较于朝天门、磁器口这样的滨江空间以其多样化空间服务和产业服务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人群,两江沿岸以日常生活为主的公共空间却出现了表面化建设、服务需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现象。而这类以日常生活为主的滨江公共空间腹地有着众多的城市居民,随着国家“生活圈居住区”和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方案”的提出,对于建设好这类滨江公共空间一方面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因此其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剖析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情况,研究重庆滨江公共的发展状况,将滨江公共空间发展的需求要素同可达性理论、场所理论和环境行为理论进行结合,形成研究本文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理论。将活力理论应用于重庆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的研究之中,通过公共开放、地域场所和人性关怀三个方面进行构建。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展开对重庆滨江公共空间的现状研究。在定性方面,通过对调研案例的筛选,实地观察梳理出现状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落后的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服务设施缺乏、服务安排模式化等方面的问题。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构成中的敏感要素,展开定量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结合定性调研观察和文献研究,总结出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研究的量化因子,通过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明确了滨江公共空间改进方向;通过相关性研究明确了滨江公共空间活力高度相关因子及其成因,进一步为设计提供支撑,并在文末提出了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及设计对策。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旨在提出所研究类型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构成和设计方向,以期为在以后的滨江空间建设中对不同区位不同地段的滨江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六个章节: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即发现问题,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明确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研究范围做了相关的界定和文献的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第二部分为二、三、四、五章即分析问题,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对城市滨水空间,重庆滨江公共空间和活力理论进行了研究,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第三章通过实地定性调研梳理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通过文献研究和两部分问卷设置得到了空间设计的方向,并进一步明确了活力的影响因子,第五章通过对活力构成的要素相关性的分析,得到了影响活力的高度相关因子,明确了设计中的重点。本文的第三部分为第六章即解决问题,论文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居住集中区滨江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及设计对策。

二、转译——一种被忽视了的翻译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译——一种被忽视了的翻译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论高罗佩《琴道》的古琴音乐姿态艺术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涵化与融合维度中古琴的制式姿态
二、身份与价值主体间性维度中古琴奏听的身体姿态
三、表演话语体系维度中指法手势等的叙事姿态
四、高罗佩古琴音乐姿态艺术观的意义及局限

(2)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内容框架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范式、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综述及其评价
    第一节 西方对翻译规范的研究
    第二节 翻译研究中的“范式”
    第三节 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范式及其局限性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系统建构
    第一节 新时代翻译的对话性凸显
    第二节 探寻新的翻译理论基础——交往行为理论
    第三节 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系统性理论框架的建构
第四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法治话语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结构与层次
    第三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属性与特征
第五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主观世界的伦理规范研究
    第一节 翻译伦理研究现状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与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伦理规范
第六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社会世界的职业规范研究
    第一节 翻译职业化与项目管理
    第二节 翻译项目管理中的职业规范
    第三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的项目化管理
第七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客观世界的产品规范研究
    第一节 预备规范
    第二节 关系规范
    第三节 文本规范
第八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的规范化路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的路径
第九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3)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1.7.1 章节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2.4.1 目标:动态舒适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3.1 气候环境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3.2 地貌环境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营建的对策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6.1 地域环境解析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6.2.1 筒屋式民居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6.2.3 现存问题分析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概括与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作者简历

(5)副文本理论下的间接翻译研究 ——以贝恩斯译《周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Research Methods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ng Indirect Translation
        2.1.1 Retranslation and direct translation
        2.1.2 Characteristic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2.2 Studie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2.2.1 Historical studies
        2.2.2 Methodological studies
        2.2.3 Theoretical and terminological studies
    2.3 Trends of Future Studie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Paratexts
    3.2 The Elements and Types of Paratexts
        3.2.1 Peritexts
        3.2.2 Epitexts
    3.3 Indirect translation in Paratext Theory
Chapter Four INDIRECT TRANSLATION IN BAYNES’ TRANSLATION OF I 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ATEXT THEORY
    4.1 Motivation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Behind Baynes’ Translation of I Ching
        4.1.1 Motivation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behind prefaces
        4.1.2 Motivation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behind sources abou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ranslators
    4.2 Form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in Baynes’Translation of I Ching
        4.2.1 Form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among notes
        4.2.2 Forms of indirect translation among covers and contents
    4.3 Attitudes towards Baynes’Translation of I Ching
        4.3.1 Attitudes towards I Ching from book reviews
        4.3.2 Attitudes towards I Ching from research status
        4.3.3 Translation Comparisons with Legge’s Translation of I Chi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5.3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Ⅰ Book Reviews of Baynes’ I Ching from Amazon
Appendix Ⅱ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MA Program

(6)余华小说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余华“先锋”小说阅读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 “先锋作家”的形式和语言突围
    第二节 “先锋小说”的公共传播
    第三节 “文学本体论”的建构
第二章 余华小说的精英化接受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再创造”
        一、1988-1989年:“写实”与“更新”批评理念
        二、1990-2005年:“先锋”-“转型”批评理念
        三、2005至今:多声部批评理念
    第二节 文学选本的“筛选”
        一、作品编选策略与文学选本
        二、个案分析:文学史对余华的“书写”
    第三节 精英接受的文学史意义
        一、“文学批评”与作家“身份认同”
        二、“知识”的“规训”与“遮蔽”
第三章 余华小说的大众化接受
    第一节 余华小说接受形式的变迁
        一、《活着》的剧本化改造
        二、《兄弟》《第七天》的立体传播
    第二节 文学与“人生”的共鸣——以《活着》为样本
        一、“热读”:《活着》的接受概况
        二、发现“黄金屋”——“励志”“历史”
    第三节 大众化接受的文学史意义
        一、“专业批评”与“业余点评”的并行
        二、读者接受对余华写作姿态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新媒介技术环境下中国电子游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媒介技术演进与电子游戏的发展
    2.1 游戏内涵的演变
    2.2 媒介技术演进影响下的电子游戏发展历程
    2.3 媒介讯息系统对电子游戏的影响与制约
        2.3.1 存储媒介对游戏内容的提升
        2.3.2 媒介技术对游戏交互性的支持
    2.4 媒介互补性在游戏中的体现
第3章 基于不同类型电子游戏的中国消费群体分析
    3.1 电子游戏的主要分类
    3.2 中国单机游戏消费现状与消费群体分析
        3.2.1 单机游戏发展概况
        3.2.2 单机游戏消费群体构成
        3.2.3 单机游戏用户心理分析
    3.3 中国网络游戏消费现状与消费群体分析
        3.3.1 网络游戏发展概况
        3.3.2 网络游戏消费群体构成
        3.3.3 网络游戏用户心理分析
    3.4 新兴的游戏用户形式-“云玩家”
        3.4.1 “云玩家”出现的原因
        3.4.2 “云玩家”的心理体验
第4章 中国电子游戏用户的消费心理与实践空间
    4.1 电子游戏用户的消费心理分析
        4.1.1 游戏中的“自我实现”——竞技心理
        4.1.2 游戏中的消费文化——炫耀性消费
        4.1.3 游戏中的正反馈效应
    4.2 游戏实践中的空间差异——技术对私人与公共空间的影响
        4.2.1 公共空间的游戏实践与交流
        4.2.2 私人空间的游戏实践与交流
第5章 电子游戏的文化传播功能
    5.1 游戏的叙事性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
    5.2 电子游戏的仿真与虚拟世界的文化建构
    5.3 游戏玩家的跨文化交流
第6章 媒介技术影响下电子游戏的发展前景
    6.1 5G技术平台上中国云游戏的发展
    6.2 媒介技术发展对功能游戏的推动
    6.3 反思哈拉维赛博文化视角下游戏与人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间接翻译的研究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间接翻译出现的原因
3 间接翻译的研究方法和来源
    3.1 副文本元素
    3.2 书评
    3.3 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
    3.4 比较文本
    3.5 访谈
4 结论

(9)维尔比夫人表意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表意学的研究价值及研究可行性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可行性
    第二节 表意学研究现状
        一、早期研究
        (一) 主要着作书评
        (二) 渐进的探索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
        (一) 以施密茨为主导的研究
        (二) 以佩特丽莉为主导的再研究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维尔比夫人与表意学
    第一节 接受非常规教育的“漫游者”
        一、漫游者的人生轨迹
        (一) 贵族印记
        (二) 环游世界与宫廷生活
        二、世界课堂与教育反思
        (一) 来自世界课堂的启蒙
        (二) 反思常规教育方式
    第二节 “局外人”的学术探索
        一、学术研究历程与主要成果
        (一) 渐趋明确的“意义”主题
        (二) 表意学的构建之路
        二、表意学思维方式的践行
        (一) 批评质询是对话性思维
        (二) “什么是意义?”的提出
    第三节 何为表意学?
        一、从学科名称的确立释解表意学
        (一) 关于学科名称的推敲
        (二) 表意学与符号学、语义学之关系
        二、从有关界定阐析表意学
        (一) 表意学词条述评
        (二) 表意学的核心主张概述
第二章 表意学“意义三分”问题探讨
    第一节 “意义三分”是表意学的基础理论
        一、“意义三分”概论
        二、对“什么是意义?”的精要回复
    第二节 “意义三分”与表意学的“翻译-解释”活动
        一、意义问题就是“翻译-解释”问题
        二、“意义三分”是表意学“翻译-解释”的依据
    第三节 “意义三分”是表意学发展意味哲学的前提
        一、表意学是“意味哲学”
        二、“意义三分”是“意味哲学”的前提
    第四节 “意义三分”与表意学思维方式及表意教育
        一、恢复母性感知与理性活动的内在关联
        二、表意思维的凝缩与教育的依据
第三章 表意学的意义特性理论
    第一节 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特性
        一、模糊性是表达得以实现的前提
        二、下定义不是释义的万灵药
    第二节 “翻译-解释”的持续进行决定了意义的动态性
        一、符号意义动态观的确立
        二、显明意义神话的破灭
    第三节 可塑性是语言符号同语境的“对话”
        一、可塑性的“对话”内核
        二、感知语境是对话的前提
第四章 表意学的翻译哲学思想
    第一节 思想翻译:表意学的方法论
        一、表意学的“思想翻译”探索
        二、翻译是表意学的方法论
    第二节 可译性新思:“结构相似”与感知
        一、“结构相似”与译“不可译”
        二、“感知”的缺失与翻译中的“存在之被遗忘”
    第三节 “向上的翻译”:对话、意味与伦理
        一、表意学呼吁“向上的翻译”
        二、翻译的对话形式与伦理内涵
第五章 表意学对隐喻之认知属性的确立与阐发
    第一节 隐喻跨域映射的结构相似与相对性“关系”
        一、类比是隐喻的构成机制
        二、隐喻跨域映射的相对性关系
    第二节 隐喻是认知的助力还是阻碍?
        一、隐喻的系统性与隐喻理解的关联性视角
        二、“凸显/隐藏”对应“助力/阻碍”
    第三节 隐喻理解的表意学解读
        一、隐喻理解的“体验/经验”指向
        二、表意学隐喻理解的伦理维度
第六章 以交际为主轴审视表意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交际的前提:母性与他者意识
        一、礼物逻辑下的母性感知研究
        (一) 表意学的“母性”意识
        (二) 交际的礼物-馈赠逻辑
        二、表意学交际思想的他者维度
        (一) 自我与他者的表意学解读
        (二) 表意学的他者逻辑
    第二节 交际情境的确立:共时关系与言语行为
        一、共时关系是交际情境的真正主题
        (一) 重视交际情境的外因分析
        (二) 共时关系的动态性与复杂性
        二、表意学的言语行为研究
        (一) 表意学研究“感知之物”
        (二) 荷兰表意学运动的承继
    第三节 交际伦理:对话以及回应的义务
        一、巴赫金“对话”理论与表意学的碰撞
        (一) “意义三分”中的对话性
        (二) 巴赫金对话哲学的共鸣
        二、回应是一种义务
        (一) 来自莫斯《礼物》的启发
        (二) 关系在交互“回应”中缔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重庆主城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重庆两江四岸的升级转型
        1.1.2 城市居住区规划理念发展推动公共服务使用邻近化
        1.1.3 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及相关概念解释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相关概念解释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滨水空间相关文献综述
        1.4.2 滨水空间相关实践综述
        1.4.3 重庆滨江空间相关文献综述
        1.4.4 活力相关文献综述
        1.4.5 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框架
2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理论研究
    2.1 城市滨水空间基础研究
        2.1.1 城市滨水空间的价值及特性
        2.1.2 城市滨水空间的要素构成
        2.1.3 小结
    2.2 重庆主城滨江空间发展概况
        2.2.1 重庆城市形态演进下的滨江发展
        2.2.2 重庆滨江空间的变革
        2.2.3 小结
    2.3 重庆主城滨江空间影响因素、特性及类型层次
        2.3.1 重庆主城滨江空间的影响因素
        2.3.2 重庆主城滨江空间的特性
        2.3.3 重庆主城滨江公共空间类型及层次
        2.3.4 小结
    2.4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理论构建
        2.4.1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理论基础
        2.4.2 重庆主城滨江公共空间价值及理论引入动因
        2.4.3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内涵
    2.5 本章小结
3 重庆主城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1 调研对象拟定
        3.1.1 调研对象选择
        3.1.2 选择对象概述
    3.2 调研目的及内容
    3.3 实地调研情况
    3.4 调研结论
4 重庆主城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使用及满意度调查
    4.1 调查前期研究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方法
        4.1.3 调查问卷发放
    4.2 问卷设计
        4.2.1 评价因素选取原则
        4.2.2 因素选取技术路线
    4.3 使用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
        4.3.1 基本信息
        4.3.2 使用情况
        4.3.3 整体满意度
        4.3.4 各空间满意度调查
    4.4 满意度调查结论
        4.4.1 滨江公共空间使用及活动呈现多元化特征
        4.4.2 对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启示
5 重庆主城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活力要素相关性研究
    5.1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构成
        5.1.1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组成
        5.1.2 数据组成
        5.1.3 数据处理
    5.2 活力表征数据分析
        5.2.1 活动群众数量
        5.2.2 活动群众构成
        5.2.3 活动类型
        5.2.4 活动停留时间
        5.2.5 活动地点
        5.2.6 空间表征活力
    5.3 活力构成要素数据分析
        5.3.1 构成要素总值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4 相关活力构成要素分析
        5.4.1 高度相关构成因子分析
        5.4.2 低度相关构成因子分析
        5.4.3 与满意度调查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原则及对策
    6.1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原则
        6.1.1 可达性原则
        6.1.2 公共性原则
        6.1.3 地域性原则
        6.1.4 多样性原则
        6.1.5 亲水性原则
    6.2 基于区位环境的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对策
        6.2.1 滨江公共空间融合于城市公共空间
        6.2.2 提升滨江公共空间可达性
    6.3 基于空间环境的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对策
        6.3.1 交互化竖向空间层次
        6.3.2 混合化滨江公共活动空间
        6.3.3 立体化水岸景观
    6.4 基于服务的滨江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对策
        6.4.1 人性化的服务设计
        6.4.2 多样化的活动设施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结论
    7.2 本文的不足
    7.3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滨江公共空间使用及满意度调查表(Ⅰ)
    C.滨江公共空间使用及满意度调查表(Ⅱ)
    D.滨江公共空间活动情况记录表
    E.滨江公共空间活动人群记录表
    F.滨江公共空间活动时间记录表
    G.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程度计算表
    H.滨江公共空间各要素数据统计表
    I.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转译——一种被忽视了的翻译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高罗佩《琴道》的古琴音乐姿态艺术观[J]. 唐璟,季水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D]. 胡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4]“解码”与“编码”——隈研吾建筑形式转译方法研究[J]. 李思颖,温雷刚. 世界建筑, 2020(07)
  • [5]副文本理论下的间接翻译研究 ——以贝恩斯译《周易》为例[D]. 孙永佳. 江南大学, 2020(01)
  • [6]余华小说接受研究[D]. 王俊利. 河南大学, 2020(02)
  • [7]新媒介技术环境下中国电子游戏文化研究[D]. 尚国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8]间接翻译的研究方法探究[J]. 孙永佳,孙志祥. 海外英语, 2020(03)
  • [9]维尔比夫人表意学理论研究[D]. 孙凤. 山东大学, 2019(02)
  • [10]重庆主城居住片区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研究[D]. 明亮. 重庆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翻译——一种被忽视的翻译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