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绝不是第三世界现象

腐败绝不是第三世界现象

一、腐败绝不是第三世界特有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孟复[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腐从来不是新鲜的话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自建立开始,腐败问题就如影随形。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有着名论断:“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进入21世纪,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随之而来的多元价值观和不同文化潮流也带来了腐朽文化的侵蚀,加上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一向高度重视腐败问题,始终将反腐倡廉作为党内重要工作持续推进。然而我们发现,当前腐败问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年轻化、高学历化、形式多样化,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大学生作为非公共权力掌握者,也表现出了一些“微腐败”行为,腐败问题不再是“成年人”或“官员”的“专有”之事。进入新时代,中国到达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落在年轻一代身上。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将逐步走向社会,走向职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成为各级各类的领导者。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升他们的廉洁意识,帮助他们系好从业的“第一粒扣子”,意义重大。大学生廉洁教育作为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极具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根据“理论阐释——历史考察——现实审视——境外借鉴——总体思路——具体路径”的脉络,分六章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诠释廉洁、廉政的含义入手,进而阐述了廉洁教育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主要由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技能,增强拒腐防变的理念和能力,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等。大学生廉洁教育具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需求密切相关、教育方法更加多元化、教育效果可量化”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廉洁教育的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廉洁教育的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为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是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的基础。1949年到1976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逐步确立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机遇,实事求是的学风建设给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土壤,重视社会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实验场地;1976年到2005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着作活动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2005年至2012年为第三个阶段,该时期以党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标志,明确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为第四个阶段,该时期以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为标志,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课程思政的开展等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总结四个阶段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指导,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三是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教育的思想弘扬继承,四是坚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就大学生廉洁教育相关问题对不同高校师生的调研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基于对东中西部10所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103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及35份访谈记录整理,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度有所加强、廉洁意识有了一定提升、整体上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廉洁教育还存在队伍建设不到位、教育内容不完善、教育方法不丰富、大学生廉洁实践知行不统一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价值多元文化和网络环境的持续影响以及有效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可以借鉴国外和我国香港特区开展廉洁教育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形式。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廉洁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廉洁习惯,通过文化氛围引导廉洁观念。政府和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营造环境:政府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培育土壤。国外和香港对我国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最突出启示是:“强化廉洁教育的立体化渗透、强化政府在廉洁教育中的组织引领、强化社区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期的努力,一点一滴的扎实开展、推进。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本文提出了“增强廉洁认知、提升廉洁认同、树立廉洁观念、践行廉洁行为”的教育目标;“方向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认知和践行相统一、灌输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并试从主体构建、组织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四个层面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机制的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以提升教育实效性为最终目的。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从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创新廉洁教育的方法和优化廉洁教育环境三个维度推进。从马恩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新理论中汲取营养,逐步完善廉洁教育的内容;从课堂廉洁教育、实践廉洁教育、网络廉洁教育等方面创新廉洁教育的方法;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四个方面优化廉洁教育环境,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陈星霖[2](2018)在《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测度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旨在为第三世界的平衡性发展提供指导。二十一世纪以来,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表示,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紧随时代步伐,依据当前中国国情,在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政策举措上推进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强调国家或地区的协调发展,即城乡间、区域间经济、社会、环境、政治全方位平衡,人人享有发展机会、人人享受发展成果,且发展成果尤其惠及穷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如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形势严峻、地区差异显着等。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矛盾,研究我国当前的社会包容性发展,更科学地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针对性解决我国社会民生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借鉴国际关于社会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与测度框架,运用多指标测度方法,构建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指数,对我国“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各省市的社会包容性进行综合度量,并将结果进行国际间比较;结合空间计量知识,本文分析了我国十年间社会包容性发展状况的空间影响机制;进一步,文章首次将指标敏感性分析纳入实证,客观反映我国各地区包容性增长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我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显示,我国地区间包容性发展存在不均衡,东部地区社会包容性增长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总体来看,包容性增长程度较好的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表现优良;包容性增长程度较差的地区,或者在各指标维度表现平平,或者在发展中对某些方面过分依赖;青海省在我国各省包容性增长水平中脱颖而出,一方面青海省有其天然的地域自然优势作为保证,但其社会发展及治理的突出表现不可忽视。分析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效应,我们得出,我国分省包容性增长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即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周边包容性增长发展水平较好,而包容性增长水平较差的地区其周边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也较差;另外,对我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水平做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显示,我国各省包容性增长出现绝对β趋同效应,即包容性增长水平较差的地区会以更快的发展速度追赶包容性增长水平较好的地区,直到区域差异逐步缩小,且各省包容性增长不仅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其周边省份的随机波动也会对其包容性增长产生影响。对“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包容性增长表现较好的东部地区,其敏感性系数具有较小的标准差,中西部地区敏感性系数离散程度较大,说明地区发展对某些指标的强大依赖性。在指标敏感性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的不同层面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但在性别发展、空气质量、社会治理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我国性别发展的不平衡性、空气质量优良的空间差异以及职务犯罪的负面影响。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地区间不平衡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曹建红[3](2012)在《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洞悉时代特征,立足国情党情,在领导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形成了以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和先进性建设为主要内容,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毛泽东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中逐渐形成,并在夺取政权执政全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执政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毛泽东指出,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中的普遍规律,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首先要从思想建设开始,思想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灵魂,其中科学理论武装是思想建设的基础,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思想建设的核心,创新和发展理论是思想建设的灵魂,大力开展党内的思想教育,实现党员组织和思想上都入党是思想建设的目标。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固本强基的基础工程,是一个包含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系统工程,其中党员队伍建设是基础,干部队伍建设是核心,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全部战斗力的基础,组织建设的好坏决定了执政党建设的成效和生命力。作风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两个务必”等四大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建设理论与实践。党风是党性、世界观的外在表现,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制度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中心,贯穿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等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建设。反腐倡廉,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其中思想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组织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保证,作风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反腐倡廉要重视思想反腐、民主反腐、更要重视制度和法制反腐。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核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目标、纲领、路线和政策上,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党长期执政、执好政的前提和基础。胡锦涛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探索了一条新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方法;体现在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建立了一个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先进性建设等党的自身建设的科学格局;体现在为新时期继续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体现在为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等方面都提供了基本经验、基本目标和实践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言,我们这个党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江泽民也指出,毛泽东所创立的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治党治国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丢不得,丢了要吃大亏。当然,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很大程度上还具有明显的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痕迹,在很多方面也沿用了革命时期的建设手段,加之毛泽东晚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急于求成,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执政党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但是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正如美国学者沃马克评述说,毛泽东思想已经和人民结成一体,没有人摒弃它。因为他们不能摒弃他们自己革命的过去,他们不能把他们知道的并用来改造世界的武器置之一边。

易文[4](2011)在《越南革新时期新闻传媒研究》文中提出1986年,越南开始进入全面革新时期。随着越南政治、经济等领域革新的展开,越南新闻传媒无论在具体的事业层面(包括传播媒介、传播技术、和传播业务等)还是在制度、观念层面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本文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理论以及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分析依据,以当代越南整个社会革新开放的现实和趋势为背景,从大量第一手资料出发,力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革新以来越南新闻传媒革新衍变的轨迹是什么?二、其衍变的内在的逻辑和推动力是什么?三、越南新闻传媒革新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如何?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越南的特殊国情、革新前越南新闻传媒简要的发展历史和以胡志明、长征为代表的越南共产党的新闻传媒观,意在说明越南新闻传媒发展和革新的土壤和基本的语境。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结合越南社会政治经济革新的背景梳理革新以来越南新闻传媒的发展演变的轨迹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概述革新时期越南新闻传媒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三部分分析革新时期越南新闻传媒功能的新拓展。包括第三、四、五、六章。其中第三、四、五章分别考察新闻传媒“人民论坛”功能、监督(反腐)功能、参与政治决策(反辩)的功能的提出和实现的情况;本文认为这些功能的实现表明革新时期的越南新闻传媒已经初步具有了表达公众意见和监督政府权力的“人民论坛”的特性,其推动力来源于政治体制的革新、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增强三者共同的作用,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第六章是个案分析,以《劳动报》为例考察2007年国会直选中的越南媒体,对比政府与媒体不同的选举报道框架,意在对上述结论进行具体说明。第四部分分析越南《新闻法》的制定和实施的情况。本文在考察了越南《新闻法》的历史发展、革新以来1989、1999《新闻法》制定的背景及对其内容进行评析后认为,1989年《新闻法》赋予媒体相对独立的权利,奠定了革新时期越南新闻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框架,之后补充和修订的1999年《新闻法》总的倾向则是增强了国家对媒体的管理。在分析越南新闻传媒革新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革新时期越南新闻传媒是由政治革新、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三者共同推动的。其中政治体制的革新为新闻传媒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空间,起到了核心的推动作用,而新闻传媒的革新反过来又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从而推动了政治的革新。下一步越南新闻传媒革新的更为明显和直接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以及社会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但目前越南的政治改革还在不断的探索当中,其政治改革的方向对于新闻传媒今后的发展仍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越南新闻传媒的发展方向,将取决于党和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博弈的结果。同时,本文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传媒的发展道路,越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腐败绝不是第三世界特有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腐败绝不是第三世界特有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廉洁与廉政
        (二) 廉洁教育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
        (二)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 马恩等经典作家廉洁教育理论
        (二)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廉洁教育的论述
        (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萌发期(1949年—1976年)
        (二)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初步发展(1976年—2005年)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快速发展期(2005年—2012年)
        (四)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全面建设期(2012年—)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指导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
        (三) 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教育的思想弘扬继承
        (四) 坚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审视
    一、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 调研的内容和方式
        (二) 当前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成效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廉洁教育队伍建设不到位
        (二) 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不完善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方法不丰富
        (四) 大学生廉洁实践知行不统一
    三、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二) 价值多元文化和网络环境的持续影响
        (三) 有效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境外借鉴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国外借鉴
        (一) 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廉洁意识
        (二) 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廉洁习惯
        (三) 通过文化氛围引导廉洁观念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香港经验
        (一) 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全方位的育人实践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培育土壤
    三、国外和香港地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启示
        (一) 强化廉洁教育的立体化渗透
        (二) 强化政府在廉洁教育中的组织引领
        (三) 强化社区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总体思路
    一、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
        (一) 增强廉洁认知
        (二) 提升廉洁认同
        (三) 树立廉洁观念
        (四) 践行廉洁行为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则
        (一) 方向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 认知和践行相统一的原则
        (三) 灌输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的原则
        (四)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三、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机制建设
        (一)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体构建
        (二)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组织机制建设
        (三)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保障机制建设
        (四)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廉洁教育理论
        (二)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教育理论
        (三) 加强新时代使命担当的理论教育
    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载体
        (一)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课堂廉洁教育
        (二) 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廉洁教育
        (三) 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廉洁教育
        (四) 拓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
    三、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环境
        (一) 营造清廉社会环境
        (二)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三)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 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测度与分析方法
    2.1 多指标综合测度的社会发展评估运用
    2.2 构建综合指数的原则
    2.3 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2.4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测度方法
    2.5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分析方法
第3章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构建
    3.1 国际包容性增长指标框架
    3.2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指标体系
    3.3 包容性增长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经济增长
        3.3.2 社会发展
        3.3.3 自然环境
第4章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测度实证
    4.1 数据处理
        4.1.1 指标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2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评价
        4.2.1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差异分析
        4.2.2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水平的空间相关性
        4.2.3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水平的绝对β趋同检验
    4.3 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指标敏感性分析
        4.3.1 “十一五”时期各指标敏感性分析
        4.3.2 “十二五”时期各指标敏感性分析
    4.4 包容性增长的国际比较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和建议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及进程
    1.1 时代背景
        1.1.1 世情:人类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伟大解放时代
        1.1.2 国情: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1.1.3 党情: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1.2 理论渊源
        1.2.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
        1.2.2 列宁执政党建设理论
        1.2.3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1.3 历史进程
        1.3.1 执政党建设的初步探索(1921 年 7 月—1949 年 9 月)
        1.3.2 执政党建设的全面探索(1949 年 10 月—1956 年 12 月)
        1.3.3 执政党建设的曲折和失误(1957 年 12 月—1976 年 9 月)
第2章 执政党的思想建设
    2.1 思想建设的历史进程
        2.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2 思想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2.1 科学理论武装
        2.2.2 反对主观主义
        2.2.3 强化思想教育
        2.2.4 理论与实践结合
        2.2.5 创新和发展理论
        2.2.6 组织和思想上入党
第3章 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3.1 组织建设的历史进程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3.2 党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2.1 党员队伍是执政党的坚实基础
        3.2.2 执政党党员的标准
        3.2.3 执政党党员的发展
    3.3 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3.1 干部队伍建设是执政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3.3.2 执政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标准
        3.3.3 执政党的干部管理
    3.4 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4.1 基层组织的重要地位
        3.4.2 整顿与建设相结合
        3.4.3 切实搞好自身事务和自身建设
第4章 执政党的作风建设
    4.1 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4.2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4.2.1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4.2.2 理论联系实际要靠正确的调查研究
        4.2.3 发展马克思主义要靠理论联系实际
        4.2.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靠理论联系实际
    4.3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4.3.1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之一
        4.3.2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4.3.3 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打掉官风
    4.4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4.4.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
        4.4.2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时刻坚持并发扬民主
        4.4.3 整党整风,正确展开批评
    4.5 “两个务必”的作风
        4.5.1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4.5.2 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5章 执政党的制度建设
    5.1 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5.2 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5.2.1 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5.2.2 民主集中制是党最根本的制度
        5.2.3 组织领导制度建设
        5.2.4 思想建设中的制度建设
        5.2.5 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制度建设
第6章 执政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6.1 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进程
        6.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6.2 反腐倡廉建设的意义
    6.3 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6.3.1 反腐蚀是一场严重的长期的斗争
        6.3.2 教育为本,思想反腐
        6.3.3 依靠群众,运动反腐
        6.3.4 强化监督,民主治腐
        6.3.5 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第7章 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7.1 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
        7.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7.2 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7.2.1 先进性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7.2.2 先进性决定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2.3 执政能力是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体现
第8章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8.1 方法论价值
        8.1.1 实事求是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8.1.2 群众路线是处理党群和干群关系的法宝
        8.1.3 独立自主是治党治国的基本立足点
    8.2 理论价值
        8.2.1 思想理论建设为首,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8.2.2 密切结合政治路线,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
        8.2.3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8.2.4 加强作风建设,完善党的拒腐防变建设体系
    8.3 实践价值
        8.3.1 奠定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
        8.3.2 提供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
        8.3.3 确立了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基本目标
        8.3.4 开辟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道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越南革新时期新闻传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题的由来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四、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五、论文框架与基本概念
第一章 革新前越南新闻传媒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越南新闻传媒革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长期战争的历史以及由此带来的两个后果
        二、一党执政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三、深受国际因素影响的国家发展进程
        四、多元文化及发展差异
    第二节 革新前的越南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概况
        一、1975 年前的越南新闻传媒
        二、在艰苦中发展的越南新闻媒体(1975—1980)
        三、越南新闻传媒革新的先声:在困难中的探索与发展(1980—1986)
    第三节 胡志明、长征的新闻观
        一、胡志明的新闻观
        二、长征的新闻观
第二章 越南革新时期新闻传媒的演变历程及快速发展
    第一节 越南新闻传媒革新的开始(1987—1991)
        一、社会背景
        二、新闻传媒革新的两大举措:“人民论坛”观的提出、《新闻法》的颁布
    第二节 收紧与调整(1992 年---1997 年)
        一、社会背景
        二、内容上的收紧和调整
        三、媒体走向市场
    第三节 1997 年至今
        一、社会背景
        二、媒体的繁荣和进一步市场化
        三、党对新闻传媒的领导与调控的加强
        四、媒体的监督功能(主要是反腐败功能)和“社会反辩”功能的强化
    第四节 革新以来越南新闻传媒业的快速发展
        一、报业的快速发展
        二、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
        三、通讯社的发展
        四、互联网的发展
        五、广告业的发展
        六、记者队伍的发展
第三章 革新时期越南新闻传媒功能的拓展(上):“人民论坛”观的提出---从单一工具到双重功能
    第一节 《当务之急》写作的背景和原因
        一、借助新闻传媒为革新造舆论和清除障碍
        二、戈尔巴乔夫“公开性”的影响与变异
        三、“民主化”的观念开始确立
    第二节 《当务之急》专栏的内容与新闻传媒是“人民论坛”观点的提出
        一、批评消极保守,促进党的革新政策的实施
        二、“新闻传媒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论坛”观点的提出
    第三节 《当务之急》专栏的影响和意义
        一、《当务之急》的示范作用与重要意义
        二、“人民论坛”观的实践与推广
第四章 革新时期越南新闻传媒功能的拓展(中):媒体反腐功能的彰显
    第一节 革新以来越南媒体反腐现报道
        一、新闻传媒成为反腐的生力军
        二、事前的监督:反腐报道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媒体评论直率尖锐
    第二节 越南媒体反腐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媒体反腐最主要的动力是来自政党
        二、法制化-----对新闻舆论监督权保护
        三、相互制衡的政治权力结构给了新闻媒体反腐报道以较大的空间
        四、外国投资者的影响
        五、日趋独立的媒体财政也是媒体反腐报道的支持力
        六、人民的支持、媒体和记者的独立精神是媒体反腐报道成功的关键
    第三节 越南对媒体反腐报道的管理
        一、媒体反腐报道中的问题
        二、对媒体反腐报道的管理
第五章 革新时期越南新闻传媒功能的拓展(下):媒体参与政治决策---“社会反辩”
    第一节 “社会反辩”的定义、提出及参与主体
        一、“反辩”与“社会反辩”
        二、“社会反辩”思想的提出
        三、社会力量的兴起是社会反辩得以实现的主体条件
    第二节 激进的尝试:新闻传媒对党的决策的参与 —— “十大”前在向全民公布政治报告草案并进行讨论中 的媒体角色
        一、提前公布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公开征求人民意见
        二、媒体对“党的建设”议程的发起和推动过程
        三、力图把民族主义与党的领导相结合的努力
        四、媒体议程对政治报告最终定稿的影响
    第三节 新闻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参与
        一、对公共政策的反辩内容
        二、媒体政策论辩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功能
        三、对越南新闻媒体“社会反辩”的评析
第六章 个案研究:国会直选中的越南媒体 ---以 2007 年《劳动报》对国会直选的报道为例
    第一节 越南特色的国会直选
        一、候选人的产生以组织推荐为主,也有自荐
        二、规定候选人的标准
        三、不允许候选人利用大众媒体进行政治辩论和为自己宣传
    第二节 政府文件中对媒体预设的框架
        一、2007 年的国会选举流程
        二、选举委员会对选举活动报道的具体规定
        三、越南党和政府对选举报道的预设框架
    第三节 国会直选活动中的大众传媒框架---以《劳动报》为例
        一、体裁构成
        二、主题呈现
        三、叙述方式
        四、比较与结论
第七章 依法治业:新闻传媒管理方式的新探索
    第一节 新闻管理法规的建立与越南共产党的新闻自由观
        一、革新以来完备的媒介管理法规的建立
        二、越南共产党的新闻自由观
    第二节 革新前越南共产党的新闻立法
        一、越南历史上的《新闻法》
        二、革新前越南共产党的新闻立法
    第三节 1989年《新闻法》
        一、制定的背景
        二、内容及评析
    第四节 管理的进一步加强:1999 年对《新闻法》的修订
        一、修订原因
        二、修订后的1999 年《新闻法》的内容评析
        三、2009 年《新闻法》草案
    第五节 《新闻法》立法与实施中的一些困惑:以越南 建国以来最大的腐败案中越南政府对媒体的处置为例
        一、越南建国以来最大的腐败案件----“PMU18”案
        二、“PMU18”案中的越南媒体
        三、本案对记者的处理与《新闻法》实施中的问题和困惑
余论
附录
参考书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承担的项目
后记

四、腐败绝不是第三世界特有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 孟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各省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测度研究[D]. 陈星霖. 山西财经大学, 2018(12)
  • [3]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当代价值研究[D]. 曹建红. 河北大学, 2012(05)
  • [4]越南革新时期新闻传媒研究[D]. 易文. 上海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腐败绝不是第三世界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