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灯”的真谛 团结一心

“六灯”的真谛 团结一心

一、“刘邓”团结共事之真谛(论文文献综述)

左文[1](2021)在《毁誉平生章士钊》文中提出章士钊,字行严,笔名黄中黄、烂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汉族,湖南长沙人,1881年3月20日生。1973年去世。着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着有《逻辑指要》《柳文指要》等着作。

于晓彤[2](2019)在《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重要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经其后继者不断发展的学说,它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主旨,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解、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人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回答。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之时,人们对它的理解就存在多种差异,众多的理解之中存在正确与不正确、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因此,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科学掌握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每个思想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是学界学术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邓小平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理解,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的探索。邓小平不仅对以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加以继承与发展、对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批判与纠正,而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刻总结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进行思考,并作出了明确回答,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创者,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主要从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条件、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条件是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实践探索的国情依据、邓小平自身的个人条件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对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把对思想形成发展过程的分析与思想背后的实践动因的分析联系起来,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走进、理解、反思把握和阐释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四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是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如何”三方面进行科学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同时启示我们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主义。因此,研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启示人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鼓励后人对待改革和创新要有试与闯的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刘书芹[3](2018)在《《渤海日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渤海日报》是中共渤海区党委机关报,其前身是《群众报》和《烽火报》。1944年7月1日在惠民创刊,4开4版,日报,发行5000到1万多份。1950年,随着渤海区党委的撤销而停刊。渤海区是山东抗战时期五大区之一,管辖40余个县、市,拥有900多万人口,《渤海日报》作为渤海地区的机关报,必然要承担起在这一区域的新闻宣传工作。从《渤海日报》刊登的内容来看,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渤海日报》的视野也不仅限于渤海、山东地区,还常常接收国际新闻,使群众能够及时掌握世界大事,重点报道区党委、行署的通知、布告、指示和领导人的文章、讲话,向群众及时传达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该报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三个关键时期,中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秉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思想,受到了渤海区人民的喜爱,一直到1950年停刊光荣地完了它的历史使命。《渤海日报》历经六年,发行量大,详细地记载了渤海区的群众生活和战争情况。《渤海日报》根据其自身的宣传策略与方法,在抗日战争后期积极宣传粉碎敌人的扫荡、蚕食和军事战争的胜利等内容,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抗日结束后大力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建国的政策,提高了群众对民主政策的认识,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使群众坚定地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维护国内的民主与和平。1946年全面内战开始后,报纸全力报道“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内容,动员群众大力支援前线战争,解放战争后期渤海区基本解放,报道重点便从军事逐渐转移到生产建设等方面。建国初期,《渤海日报》从农业、副业、建立供销合作社等方面,全力宣传恢复发展生产的内容,促进了渤海区的经济发展。除了重点报道渤海区的政治军事内容外,《渤海日报》对影响解放区群众生计的“减租减息”、“土地革命”运动也进行了大篇幅地报道,激发了群众生产建设的热情,对战争时期各种典型人物的宣传是促进了当地支援前线运动的顺利开展,后期报上关于教育、生活常识、医学常识的介绍逐渐增多,对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起了推动作用。《渤海日报》为渤海区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后世党报的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

邹琪[4](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提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琳[5](2016)在《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文中指出韩乐然,民国时期的革命家、政治活动家、画家、考古艺术家。一生经历了政治与文化两个领域的活动,在两个领域中皆具历史价值。活动范围涉及政治活动、文化社团、报刊传媒、艺术教育、艺术考古等多个门类的经历,在艺术家之中极具特殊性。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韩乐然辗转中国十几个省份和欧洲十个国家从事无产阶级革命,限定与促成了韩乐然身兼多职且热衷于艺术创作与文化活动的经历。革命视域中的艺术活动,不仅与革命活动相辅相成,也凝结了浓重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倾向。从“青年画会”的建立到“奉天美术专科学校”再到“克孜尔艺术考古”,其艺术活动逐步加深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联,艺术活动起到了多重社会性的功能。宏观社会革命的理想与目标主导下,韩乐然的艺术创作致力于反叛动荡的社会现实,超越社会与时代乃至学术的限制;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需求与审美,在意识上传递积极向上的战斗精神。以此形成独立于他所在的“表现主义”、欧洲“现代主义”与抗战美术“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艺术风格,艺术追求超越学术局限表现社会理想,探索“大众美术”与现代绘画结合的实践方式,表现出融合性的民俗美术风格特征。本文结合历史背景,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分类学与图形学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得出观点:1.韩乐然是最早确立无产阶级文艺观并进行“大众美术实践”的艺术家;2.艺术活动同时作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途径,使他成为最早的“左翼美术家”,建立了第一个“左翼美术社团”,建立东北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同时也是沈阳最早的共产党组织的根据地。3.韩乐然的艺术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受到革命活动与艺术观念的限制,其研究价值并非在艺术创新与学术层面的代表性,而是作为艺术家兼有革命贡献与历史价值以及特殊艺术家的典型意义。本研究认为探究个案的特殊经历涉及多个门类艺术活动及其具有多领域的开创性意义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吴继金[6](2015)在《毛泽东扬长补短的用人之道》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重视人才,善用人才。他深知人才"长短"的辩证法,在运用人才时善于长短搭配,用人之长,补人之短,力图组织最佳的人才结构,这样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施才华、展抱负的广阔天地,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奠定了基础。

王尧[7](2015)在《我所结识的喇嘛》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初,作者到藏区学习,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接触交往了一些藏族的僧侣,其中不乏高僧大德。这些在中国现当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宗教人士和藏学专家们,给作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回忆。本文在生动记述的同时,也保留下来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印迹。

张红春[8](2013)在《《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回顾20世纪,就可以看到,在这个伟大的世纪中,中国革命有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样几次革命高潮。而在这几次革命高潮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决定着中国命运。《群众》周刊就是在这样一个伟大时刻中创刊、出版。新中国诞生以后,它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于1949年10月20日停刊。《群众》周刊不仅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见证。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文献学相结合的方式,在介绍《群众》周刊创刊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群众》周刊在抗战时期的政治动员及其效果,科学评价《群众》周刊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特点、价值及其历史贡献。首先,科学分析《群众》周刊创刊的特殊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是一个敌我力量悬殊的战争。中国人民要取得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必须进行最广泛的政治动员。动员的范围,既包括抗日根据地,也包括国民党统治区,还要包括沦陷区;既包括国内,还包括国外;既包括动员已经奋战在抗日前线的将士,还包括要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周刊就是满足这种需要,应运而生。《群众》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的政治理论刊物,周恩来是《群众》周刊的直接领导人,他为办好《群众》周刊呕心沥血。《群众》周刊动员了当时党内最优秀的理论家和编辑出版家,他们为办好《群众》周刊贡献了智慧和心血。《群众》周刊创刊背景、出版发行、办刊宗旨符合时代需要,体现了办刊人的政治智慧和创新能力。《群众》周刊运用各种有效形式进行政治动员,动员面之广,动员规模之大,动员效果之好得到社会一致认同。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其次,《群众》周刊在抗日时期的政治动员与抗日战争历经三个阶段的政治动员极其吻合。《群众》周刊在抗战防御阶段的政治动员,即通过揭露侵华日军的政治侵略、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战热情,促进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通过承认蒋介石的抗战领袖地位,宣传国民党中抗战派的抗战主张,宣传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抗战事迹和抗战英雄,坚定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抗战立场,促进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团结抗战局面形成;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及抗战战略方针,宣传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力量为主的敌后战场取得的抗战业绩和人民抗战英雄,彰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动员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通过批判速胜论和亡国论,克服各种错误抗战主张,认清中国抗战既不可能速胜,也不可能亡国,为坚持持久抗战作好充分准备。武汉失守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为适应持久抗战的需要,《群众》周刊的政治动员主要体现在,揭露东方幕尼黑阴谋,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巩固;通过揭露汪精卫等的投降阴谋,清除暗藏在抗战营垒中的其他汉奸群,夺取团结抗战的胜利;通过批判蒋介石等的反共言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顽主张,协助阻止反共、反人民的文化逆流,协助击退顽固派的反共“摩擦”;通过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战场的抗战业绩,树立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中国战场的抗日军民经过相持阶段各种经验的积累,也开始了对日军的局部反攻,为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群众》周刊政治动员主要体现,通过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况,宣传解放区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通过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使全党的理论水平、思想认识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后,《群众》周刊在抗战时期的政治动员具有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公开性与隐蔽性完美结合的特点,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各政治团体以不同方式参与抗日战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而不裂,稳住蒋介石始终留在抗日阵营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以外的影响,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各个阶段的中流砥柱作用,引导抗战朝着有利于人民方向并最后成为人民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群众》周刊在进行政治动员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以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坚持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必须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即坚持抗日战争唯此唯大;必须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动员最广大人民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作为最高目标;政治动员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动员人民群众。《群众》周刊在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历史经验弥足珍贵,抗战初期,虽然受到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群众》周刊的政治动员也存在某些不足,但总体来讲还是瑕不掩瑜。《群众》周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其宝贵历史经验对于今天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有益的借鉴。

寓真[9](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研究说明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王俊虎[10](2008)在《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 ——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中国作家之间的平行比较,与研究界盛行的中外文学比较这一“显学”相比,多少有些底气不足甚至“陈旧老土”,但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老舍、曹禺研究的学术论文尽管很多,但就两人之间直接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有关老舍、曹禺单个作家研究的学术专着为数不少,但关于老舍与曹禺系统比较研究的专着尚未见到,这样的研究现状为笔者催生出巨大的学术诱惑,使得笔者最终下定决心完成这一颇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六个章节以平行比较的方法凸显老舍和曹禺在家族文化、女性思考、戏剧构想、宗教信仰、文学理想、晚年境况等方面的异同,希冀以此来拓展老舍、曹禺研究的学术领地和研究空间。老舍、曹禺截然不同的贫富家世出身,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一生以贵族气息浓厚的戏剧创作暴露上流社会生存状态的曹禺,还是始终同情描摹下层贫苦市民风俗情态的老舍,在他们精彩的文学世界中,不难看到各自家族文化遗留在自己创作心理上的宝贵刻痕,他们均扬长避短地继承和发扬了各自家族文化中潜在的良性质素,成就了自己的伟业。老舍在探索女性解放道路的历程中,始终站在男性主义的立场上强调理想女性的温顺底色,曹禺则以女性中心主义的立场和姿态呼唤女性的叛逆,通过决绝激烈的彻底叛逆,荡涤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父权、夫权、族权、神权加在女性灵魂和肉体上的魔力。老舍和曹禺独具特色的婚恋择偶标准既是他们女性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和女性真切交往的现实反映。曹禺戏剧所展现出来的对现代人生存命运的关注、对人性深彻的洞察力、对文化传统的超越与反叛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艺术观念的先锋性,无不浸透着他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设若没有革命激情的涌动,稳重理智的平民作家老舍可能不会从事话剧创作,面对革命狂欢,老舍以他的勤奋和才智,为中国剧坛贡献出数量极为丰富的话剧作品,凝结着他对革命的思考和话剧艺术的不懈探索。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使曹禺和老舍在戏剧场所设置、人物塑造、艺术格调等方面形成不同的创作风貌。总体上来看,曹禺戏剧以点连线,形成色彩斑斓的都市风情线,老舍戏剧聚点成面,描摹出冲淡悠远的世态风俗画,映现出他们对人生与人性、社会与文化、生命与生活的思考和探索。老舍、曹禺一生对佛教、道教、基督教都有所涉猎,他们能够理智地汲取各样宗教教义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剔除其中包含的迷信和糟粕,既不简单地把宗教看成“人类精神的鸦片”一味排斥,也不走火入魔迷失自我,而是为我所用,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观念,对后世中国文人具有极强的示范性。老舍在面对西学东渐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时,并没有随他人人云亦云地全盘否定掉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仁人志士们苦苦觅求救国救民的灵丹妙药之时,他始终对传承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投去深情的一瞥,表现出深深的眷恋之情,曹禺则是满怀“原始向往”之情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原始向往始终是贯穿他早期文学创作的一股潜流,是促使他从事戏剧创作最深刻、最稳定、最强大的“原动力”,也是作家为狭之笼中的鸟儿们冲破樊篱开出的灵丹妙药。建国后,老舍和曹禺作为着名作家受到中共方面极高的礼遇和优待,但是新中国文学制度显然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对于现代民族国家预设为圭臬,无法顾及到老舍、曹禺对于文学审美特性的理想诉求,新的文学制度与文学语境自然成为老舍、曹禺们无法逾越的障碍。在同样的文学体制和环境下,曹禺的勉强善终和老舍的以死抗争都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意蕴,投湖抑或苟活,是中国文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段不得不面对的抉择,哪种选择更为明智?这确是一个二难选择,就像面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两个古老的中国谚语,谁都很难分出两者所包含的人类智慧高下,根本不易甚至也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二、“刘邓”团结共事之真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邓”团结共事之真谛(论文提纲范文)

(1)毁誉平生章士钊(论文提纲范文)

章士钊与毛泽东:最难风雨故人来
章士钊与李大钊:“先生名钊,我何敢名钊!”
章士钊与陈独秀:“章律师的辩护词只代表他的意见”
章士钊与段祺瑞:进退失据执政府

(2)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重要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条件
    一、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国际背景
        (一)时代主题的新变化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情况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问题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现实背景
    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国情依据
        (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实践依据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国情基础
        (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现实依据
    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个人条件
        (一)丰富实践经历锻造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个体意识
        (二)坚定信仰和顽强意志形成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个体品格
        (三)强烈责任感和必胜事业心凝固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走进马克思主义思想阶段
    二、理解马克思主义精髓阶段
    三、反思及把握马克思主义本质阶段
    四、阐释及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阶段
第三章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
        (三)“马克思主义是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道理”
        (五)“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讨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老祖宗不能丢”
        (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四)“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如何”的回答
        (一)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必胜的信念
        (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
        (三)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第四章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意义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主义
    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意义
        (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
        (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试”与“闯”的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渤海日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渤海日报》成立之前共产党党报的历史回顾
    一、1919年——1923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二、1924年——1926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三、1927年——1937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四、1938年——1943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第二章 《渤海日报》的创刊及概况
    一、创刊的背景及条件
        (一) 共产党的报刊宣传政策
        (二) 1944年之前山东各根据地党报的涌现
        (三) 《渤海日报》成立之前渤海区的党报基础
        (四) 渤海区的成立
    二、创刊及宗旨
        (一) 创刊
        (二) 宗旨
    三、出版与版面设置
        (一) 出版发行
        (二) 版面设置
    四、经营概况
        (一) 人事编制
        (二) 经费来源
        (三) 报费价格变动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渤海日报》的主要内容
    一、准备反攻,迎接胜利
        (一) 加强“反扫荡”运动的进行
        (二) 加强练兵,迎接反攻
        (三) 关于八路军作战胜利的新闻
        (四) 打倒汉奸敌伪
    二、减租减息中的“查减”运动
        (一) 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查减”
        (二) “查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 “查减”中问题的解决
    三、典型人物
        (一) 战斗英雄
        (二) 妇女模范
    四、冬学运动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渤海日报》的主要内容
    一、和平民主建国与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
        (一) 宣传和平与民主建国
        (二) 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与残暴
    二、军事活动
        (一)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二) “剿匪”运动
        (三) 重要战役的连续报道——以“济南战役”为例
    三、土地改革
        (一) 土改的政策法规与指示
        (二) 群众对土地改革的支持
        (三) 指出土改中存在的问题
    四、典型人物
        (一) 战斗英雄
        (二) 树立战争中的妇女榜样
    五、冬学运动与恢复学校教育
        (一) 冬学运动
        (二) 恢复学校教育
第五章 建国初期《渤海日报》的主要内容
    一、新中国的成立
        (一) 新中国成立的相关政治文件
        (二) 国际上对新中国成立的看法
    二、全力进行生产建设
        (一)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二) 强调发展副业
        (三) 供销合作社的经营
    三、冬学运动与生活常识教育
        (一) 冬学运动
        (二) 生活常识教育
    四、生产模范
第六章 《渤海日报》与山东根据地典型报纸的比较研究
    一、《渤海日报》与《群力报》的比较研究
        (一) 报纸性质的不同
        (二) 版面设置的差异
        (三) 报道内容的异同
    二、《渤海日报》与《滨海农村》的比较研究
        (一) 办报环境的差异
        (二) 报道内容的异同
第七章 关于《渤海日报》的历史思考
    一、《渤海日报》的宣传效果与积极作用
        (一) 宣传效果
        (二) 积极作用
    二、《渤海日报》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与积极作用的原因
        (一) 报纸的宣传特点所决定
        (二) 恰当的宣传策略
        (三) 逐渐丰富的宣传形式
        (四) 报社成员“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
        (五) 充足的经费
        (六) 有效的派发方式
    三、《渤海日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二) 原因
    四、《渤海日报》对当代党报的启示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 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
        (四) 选择合适的党报工作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文章结构与相关概念
第一章 韩乐然的革命活动
    第一节 早期成长经历
    第二节 民族主义革命活动(1919—1923)
        一、参与民族独立运动
        二、在境外的革命活动
        三、与共产国际代表访华相关的活动
        四、参加高丽共产党和韩国临时政府活动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革命活动(1924-1937)
        一、建立沈阳第一个党支部
        二、推进哈尔滨北满党建工作
        三、组织进步社团、创办报刊杂志
        四、领导政治运动
        五、组织国共合作活动
        六、共产国际情报工作
    第四节 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938-1947)
        一、在“东北救亡总会”的抗战活动
        二、去抗战前线视察联络
        三、协调国共两军战事关系
        四、和平解放新疆西藏的筹备工作
    小结
        一、繁重与多变动的革命活动
        二、广泛的个人才能
第二章 韩乐然的艺术生涯
    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绘画自修
    第二节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习
        一、上海美专的“新学”教育
        二、“表现主义”的学习环境
        三、艺术师从
    第三节 去法国巴黎的艺术深造
        一、流离转徙的欧洲经历
        二、进入卢浮宫美术学院学习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宣传与创作
        一、组织“东总”抗战宣传活动
        二、从事抗战美术宣传
    第五节 西北时期的创作活动
        一、深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二、创作民众题材作品
    小结
        一、认同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
        二、对巴黎区域性绘画思潮的思考
        三、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推介
        四、提倡抗战美术与民族化美术
第三章 韩乐然艺术作品研究
    第一节 自然题材作品
        一、20年代作品
        二、30年代作品
        三、40年代作品
    第二节“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一、劳动者为题材的写生创作
        二、民俗题材创作
        三、人物肖像创作
    第三节 抗战题材作品
        一、抗战宣传画
        二、参与绘制《全民抗战》
        三、木版封面画
    第四节 民族与民俗题材作品
        一、民族题材创作
        二、洞窟壁画临摹
    第五节 实用美术作品
        一、革命宣传的新春贺卡
        二、建筑类设计
    小结
        一、创作方式——“写生即是创作”
        二、表现形式——速写入画
        三、造型特征——符号性的造型元素
        四、构图特征——形式感与程式化
        五、关注点——强调光线的作用与效果
        六、绘画风格——象征性与表现性融合
第四章 韩乐然的艺术活动
    第一节 美术教育活动
        一、东北早期美术教育环境
        二、沈阳美术专科学校的开创
        三、美术执教
        四、对黄胄的艺术启蒙
    第二节 艺术展览
        一、东北时期的美展
        二、欧洲时期的画展
        三、抗战时期的展览
        四、西北时期的展览
    第三节 艺术社团组织
        一、组织“青年画会”
        二、开办“奉天美术研究院”
        三、组织“中国留法艺术学会”
    第四节 艺术考古
        一、新疆考古的动因
        二、克孜尔艺术考古发现
    小结
        一、多元活动中的内在关联
        二、艺术活动的社会性特征
第五章 韩乐然的艺术观念
    第一节 艺术本质论的表述
        一、艺术来源:积极的生命观
        二、艺术表现宗旨:源于自然超越自然
        三、艺术功能:“潜势力”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 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
        一、提倡求“真”的表现性
        二、提倡艺术“超越时空限制”
        三、倡导非功利性的艺术创作
        四、倡导面向大众的艺术方向
    第三节 艺术观念的阶级视角
        一、强调艺术的阶级性
        二、倡导艺术家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节 从“进化”视角看待艺术流派
        一、主张艺术反抗传统的束缚
        二、批判古典主义绘画
        三、对西方现代绘画流派的辨析
        四、提倡艺术家形成自己的风格
    小结
        一、以情感与观念为衡量艺术的基础
        二、以社会作用为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
第六章 革命限定中的艺术特质
    一、限定中的艺术经历
    二、艺术观念中的革命视角
    三、艺术创作的政治意图与功用
    四、艺术活动服务于政治
    五、艺术家身份的政治作用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概况
    第一节 《群众》周刊的出版与发行
        一、《群众》周刊的创刊背景
        二、《群众》周刊的出版
        三、《群众》周刊的发行
    第二节 《群众》周刊的宗旨和栏目
        一、《群众》周刊的宗旨
        二、《群众》周刊与《新华日报》的分工异同
        三、《群众》周刊的栏目
    第三节《群众》周刊的作者与读者
        一、《群众》周刊的作者群
        二、《群众》周刊的读者群
    第四节 《群众》周刊的管理模式
        一、《群众》周刊与《新华日报》的关系
        二、《群众》周刊内部的领导体制
第二章 《群众》周刊战略防御阶段的政治动员
    第一节 揭露日军残酷的军事暴行
        一、揭露日军险恶的政治欺骗
        二、揭露日军赤裸裸的经济侵略
        三、揭露日军的文化愚民政策
    第二节 介绍正面战场战况
        一、拥护蒋介石的抗战领袖地位
        二、报道蒋介石等人的抗日言论
        三、报道国民党军队中将士的抗战事迹
    第三节 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
        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战略
        二、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抗日军民的抗战业绩
        三、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第四节 动员人民积极参战
        一、动员工人积极参战
        二、动员青年参军参战
        三、动员妇女踊跃参战
    第五节 批判各种错误的抗战观
        一、批判“亡国论”
        二、批判“速胜论”
第三章 《群众》周刊战略相持阶段的政治动员
    第一节 阻止东方慕尼黑危险
        一、揭露慕尼黑阴谋
        二、阻止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实现
    第二节 揭露汪精卫的投降阴谋
        一、批判“曲线救国”理论
        二、揭露汪精卫公开投敌的真相
        三、抨击汪伪政权
        四、揭露中国的其他汉奸群
    第三节 协助击退蒋介石的反共高潮
        一、驳斥蒋介石的反共方针,宣传共产党的反顽主张
        二、介绍反摩擦的斗争
        三、揭露国统区的财经政策
    第四节 阻止反共、反人民的文化逆流
        一、批判“玄学鬼”的反动主张
        二、痛斥“战国派”的反动言论
        三、争夺文艺论争的阵地
    第五节 宣传敌后战场的艰苦抗战
        一、宣传中国共产党战略战术思想
        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业绩
        三、宣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
第四章 《群众》周刊战略反攻阶段的政治动员
    第一节 介绍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概况
        一、介绍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二、宣传苏联和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第二节 宣传解放区建设的伟大成绩
        一、宣传解放区政治建设成绩
        二、宣传解放区经济建设成绩
        三、宣传解放区文化建设成绩
    第三节 运用党的建设理论动员民众
        一、传播马列主义理论
        二、介绍全党整风情况
    第四节 迎接抗战的胜利曙光
        一、抗战局势的新变化
        二、大后方的民主运动
        三、辉煌的胜利
第五章 《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效果与评估
    第一节 《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效果
        一、《群众》周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二、《群众》周刊动员了全国人民的团结抗战
        三、《群众》周刊政治动员对蒋介石的抗战态度有一定影响
        四、《群众》周刊政治动员发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坚作用
        五、《群众》周刊政治动员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作用
    第二节《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特点
        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公开性与隐蔽性的结合
        四、体裁的多样性
    第三节《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经验教训
        一、把民族利益作为政治动员的出发点
        二、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四、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 ——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家族文化与个性气质
    第一节 家族文化与个体成长
    第二节 家族悲剧与童年体验
    第三节 家庭变故与个性气质
    第四节 个性气质的外化:生活与交友
    注释
第二章 女性关怀:叛逆与温顺
    第一节 "第二性":现代文明的标杆
    第二节 曹禺:"我愿用最美好的言词来描写最美好的妇女"
    第三节 老舍:"女人永远是男人的附属品"
    第四节 探索女性救赎之路:叛逆与温顺
    第五节 婚恋择偶:人生旅途的别样风景
    注释
第三章 曹禺、老舍与百年中国话剧
    第一节 生命体验与革命狂欢
    第二节 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
    第三节 都市风情线与世态风俗画
    注释
第四章 宗教与文学
    第一节 中国文人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耶佛并尊与弃佛从耶
    第三节 宗教熏染下的文学创作
    注释
第五章 主体建构与文学理想
    第一节 主体建构与文体选择
    第二节 传统怀念与原始向往
    第三节 共疗孱弱人格的热望
    注释
第六章 同途殊归:以死抗争与勉强善终
    第一节 荣耀与惶惑
    第二节 当代文学制度与文人创作
    第三节 以死抗争与勉强善终
    注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四、“刘邓”团结共事之真谛(论文参考文献)

  • [1]毁誉平生章士钊[J]. 左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21(02)
  • [2]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重要意义研究[D]. 于晓彤. 河南大学, 2019(11)
  • [3]《渤海日报》研究[D]. 刘书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4]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5]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D]. 周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毛泽东扬长补短的用人之道[J]. 吴继金. 学理论, 2015(23)
  • [7]我所结识的喇嘛[J]. 王尧. 中国藏学, 2015(01)
  • [8]《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D]. 张红春. 湘潭大学, 2013(06)
  • [9]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10]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 ——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D]. 王俊虎.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六灯”的真谛 团结一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