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冯江婷[1](2021)在《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我国作为研究生大国,研究生质量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点,在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其培养质量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学习成效作为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提升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研究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以《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并结合访谈法,从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对目前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进行年级、性别、专业以及与非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分析,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IEO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探究,并提出提高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总体表现一般,处于中等水平。在学习成效的技能维度和情感价值观维度表现较好,在认知维度上表现较差。在年级、性别、专业上总体无显着性差异,但在不同维度上存在不同的差异;与非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相比,总体上无显着性差异,但在认知维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存在的问题有:基础知识素养薄弱;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缺乏沟通与交流;学习缺乏热情,兴趣低下;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以及缺乏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学习成效问题的分析得知,影响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的因素有:缺乏内部学习动机、对所跨学科缺乏了解认同度不高、心理压力、学习定势、师生互动、课程设置以及对跨学科学生的关注度。基于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七点建议:一是了解自我需求,端正学习态度;二是缓解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三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内部动机;四是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学会“正确迁移”;五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完善导师指导模式;六是根据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特点优化课程体系;七是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对跨学科学生的关注度。

陈伟[2](2021)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双一流”建设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战略,是近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是提升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对接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辽宁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出台《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分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整体实力,为实现辽宁省成为高等教育强省提供坚实保障。本研究基于服务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理念,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设一批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引领作用的一流学科,大幅提升辽宁省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首先,本研究阐释了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与发展基础,对一流学科数量、层次结构、第四轮学科评估以及学科建设成果等,代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总体现状的指标进行分析。其次,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提出当前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此提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学科方向的定位要聚焦于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将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凝练到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上;二是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一流学科建设实力的增强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也要在软实力文化上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组建一流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通过多渠道引入人才后,要重视人才后期培养,提升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四是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高校资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而是要积极吸引企业、社会资本的多方支持,不断拓宽学科建设经费筹资渠道,确保学科建设有充足的经费支撑。

周毅[3](2021)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研究生能力结构体系中,科研能力毫无疑问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做好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更是为我国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的必然选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教育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阐释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性概述和分析,科研能力的结构要素主要涵盖科研独创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六个方面,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分为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具体涉及到个人、导师、课程与教学等六个因素。其次,通过在线及实地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S大学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调查,具体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个人背景信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这三大板块,其中,个人背景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本科院校、是否跨专业以及读研动机。调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其科研能力水平的主观评价并不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实践能力、科研独创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这三个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较低。第二,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在性别、年级、专业、本科学校类型这四个背景变量下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个人因素、导师因素、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环境都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对科研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是个人因素、课程与教学因素。最后,结合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个人、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对策建议。

孙芳芳[4](2021)在《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比例增加,教育质量成为了亟需关注的问题。硕士研究生群体的学习投入程度能够正向预测和反映研究生的学业状态,及时地探究和解决研究生在学习投入中的问题,提高投入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也适应了我国现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逐渐以资源投入评价为主转向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趋势。本研究以H大学为例,在对相关的理论与学术动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途径收集资料,对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满意度四个与学习投入相关的维度上,进行总体性分析以及高低投入者在相同维度上不同表征的对比性分析,揭露现象、具体分析原因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在内容上共分为五个部分:一、梳理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了解目前关于学习投入概念、测量工具、现状、原因和对策的研究现状;二、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测量工具及研究方法;三、对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现状进行总体性分析和对比分析;四、从学校、教师、学生个人三个层面分析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五、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和优化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对策建议。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动机方面:都是内外双重动机影响下,内部动机占主导,但动机的主导程度不同;在学习态度方面:总体学习态度都比较端正,高投入者的学习主动性更强;在学习行为方面:总体是中等偏上的水平,高低投入者在学习行为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学习满意度方面:整体的自我满意度一般,客观环境满意度较高,低投入群体各方面的满意度都低于高投入群体。同时发现,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受个体的态度、认知、归因,教师的指导、课程方式、以及学校资源和相关管理制度等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相关主体提出建议对策。

陆露[5](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马曦[6](2020)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文中指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之后到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2004年)、2004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五个时间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积累了五条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经验。建设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第一,需要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第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将国家意志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第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第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和历史研判,不仅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也给高校思政课课程指明了新趋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新的社会发展现实,结合未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勇挑重担,不断探索和发挥新的宣传职能,在促进硕士研究生坚定政治信念、增强科学本领、高涨服务意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和要求。这具体包括,第一,健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第二,打造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人才储备充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第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在认识、总结新中国七十余年思政课建设成就的基础上,笔者尝试面向江苏省九所高校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展开调研,分析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科学认识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课出谋划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表现出教学时效性更加突出、教学反馈不断深化、教学针对性逐渐强化的特点。在发展成就上,表现出课程重要性更加凸显、领导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初见成效三个方面。在发展的问题上,则体现在教学方法有待丰富、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学生获得感较为欠缺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形势。在各类教学软硬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之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课长久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全民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日益临近,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鼓足干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本领,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建设中去。从实际工作来说,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制,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从细节之处入手。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需要强化课程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性,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第二,需要强化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第三,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强化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最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具有“民族担当、爱国热情、时代关怀、世界视野”的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7](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汪妍泽[8](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金佳璐[9](2019)在《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设立至今经历了 20余年的发展,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培养规模也逐渐扩大,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方向也受到广泛关注。而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最重要、所需精力最多、审核最严格的一项学术研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就是学生学术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体现。学位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水平。本文以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标准、学位论文选题应依据的学科特色以及学位论文研究者应具有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为理论假设,选择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选题方向类目以及高校层面的比较等选题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归因,选题的优点有: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标准、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应用价值;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在学位论文选题标准中的创新性层面上仍需优化、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向性、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和问题意识仍需提高;由此得出影响学位论文选题主要有高校、导师及学生三个层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优化以及对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及展望。

李铁绳[10](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质量成为教育研究关注焦点
        2.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的比重增大,其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习成效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
        1.跨学科
        2.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
        3.学习成效
    (五)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的理论依据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阿斯汀“IEO模型”理论
    (三)学习迁移理论
        1.相同要素说
        2.概括化理论
        3.学习定势说
二、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工具的编制与实施
        1.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2.信效度检验
        3.问卷的发放
        4.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二)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的现状
        1.学习成效总体现状
        2.认知现状
        3.技能现状
        4.情感价值观现状
    (三)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的差异分析
        1.学习成效总体差异分析
        2.学习成效认知维度差异分析
        3.学习成效技能维度差异分析
        4.学习成效情感价值观维度差异分析
三、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维度的问题
        1.基础知识素养薄弱
        2.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弱
    (二)技能维度的问题
        1.学习研究的相关技能水平较低
        2.缺乏沟通与交流
    (三)情感价值观维度的问题
        1.学习缺乏热情,兴趣低下
        2.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3.缺乏务实的科学态度
四、影响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的因素
    (一)输入层面
        1.缺乏内部学习动机
        2.对所跨学科缺乏了解,且认同度不高
        3.心理压力较大,自我效能感较低
        4.学习定势负迁移的影响
    (二)环境层面
        1.师生互动频率不高,效果不佳
        2.课程设置未能满足跨学科背景需求
        3.对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关注度不够
五、提高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的途径
    (一)学生层面
        1.了解自我需求,端正学习态度
        2.缓解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
    (二)教师层面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内部动机
        2.引导学生发挥优势,学会“正确迁移”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完善导师指导模式
    (三)学校层面
        1.根据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特点优化课程体系
        2.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对跨学科学生的关注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部分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2)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建设一流学科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
        (二)建设一流学科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
        (二)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分析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学科
        (二)一流学科
        (三)一流学科建设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政策因素
        (二)人才因素
        (三)资金因素
        (四)文化因素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原则
        (二)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则
        (三)前瞻性原则
第三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
    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基础
    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一)一流学科数量
        (二)一流学科层次结构
        (三)第四轮学科评估
        (四)学科建设成果
    四、辽宁省一流学科服务全省重大发展需求
    五、辽宁省与部分省域一流学科建设比较分析
第四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顶尖学科相对缺乏
    二、理工类与人文社科类学科比例失衡
    三、学科文化建设欠缺
    四、人才引进困难及人才流失问题
    五、高校财政经费差异较大
第五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
        (一)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顶层设计
        (二)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力
    二、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
        (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二)重视学科声誉培育
    三、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
        (一)引进高层次学科人才
        (二)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四、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研能力
        2.1.2 硕士研究生
        2.1.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
    2.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2.2.1 构成要素
        2.2.2 影响因素
    2.3 理论基础
        2.3.1 多元智力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激励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4 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3.4.1 调查对象
        3.4.2 问卷的编制
        3.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4.1.1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4.1.2 访谈对象的基本特征
    4.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4.2.1 总体现状
        4.2.2 各维度的具体现状
        4.2.3 不同背景变量下科研能力的差异性
    4.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4.3.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4.3.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5.1.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的成因分析
    5.2 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5.2.1 个人方面
        5.2.2 教育管理方面
        5.2.3 课程与教学方面
        5.2.4 科研环境方面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的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学习投入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2.关于学习投入测量的研究
        3.关于学习投入现状的研究
        4.关于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5.关于提高学习投入的对策研究
        6.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研究意义
        2.创新之处
    (五)概念界定
        1.硕士研究生
        2.学习投入
一、研究的设计
    (一)学习投入的理论基础
        1.学习性参与度理论
        2.“任务时间”理论
        3.自我加工理论
        4.内平衡驱力理论
        5.归因理论
        6.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个案研究法
        3.问卷调查法
        4.深度访谈法
    (四)测量工具的编制
        1.问卷的形成
        2.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五)基本信息分析
二、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基本情况
    (一)学习动机
        1.总体动机:持内外双重动机,内部动机占主导
        2.高低投入者:均是内部动机占主导
        3.比较分析:高投入者的动机程度高于低投入者
    (二)学习态度
        2.高投入者:学习主动性很强
        3.低投入者:学习主动性较强
        4.对比分析:高投入者的学习主动性高于低投入者
    (三)学习行为
        1.学习行为的总体投入:中等偏上水平
        2.高投入者:学习行为投入较高
        3.低投入者:学习行为投入较低
        4.对比分析:高投入者的行为投入显着高于低投入者
    (四)学习满意度
        1.总体满意度:自我满意度一般,客观环境满意度较高
        2.高投入者:自我满意度较高,客观环境满意度更高
        3.低投入者:自我满意度偏低,客观环境满意度偏低
        4.对比分析:高投入者的满意度均高于低投入者
    (五)本章小结
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个人层面
        1.学业态度
        2.学生的自我归因
        3.专业认同程度
    (二)教师层面
        1.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式
        2.导师的学术指导程度
        3.非学术活动指导程度
    (三)学校层面
        1.硬软件等资源条件状况
        2.学校相关管理制度
        3.教学质量的监控方式
四、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对策建议
    (一)学生个人层面
        1.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认知内驱力
        2.学会正确地归因,提高挫折复原力
        3.增强专业认知,提高专业认同程度
    (二)教师层面
        1.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参与度
        2.提高自身素养,和学生密切学术联系
        3.尊重理解学生,增强情感关系
    (三)学校层面
        1.拓宽硬软件资源种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审视学生需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一)研究结论
        1.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现状
        2.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3.提高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建议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
附录2、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6)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当前国外思政课课程的体制及研究介绍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与经验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阶段
        一、起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到60 年代中期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之后到80 年代末
        三、稳步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新世纪初期(2004 年)
        四、深化发展:2004 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 年)
        五、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
        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将新思想新理论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
        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
        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
第二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第一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一、新时代的依据、内涵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历史方位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一、建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第三章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现状——基于江苏省九所高校的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及样本
        二、思政课现状及观点
        三、研究提炼
    第二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发展成就
        一、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加彰显
        二、课程教学协同机制更加健全
        三、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普遍提高
    第三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更新
        二、教学机制体制建设亟待加强
        三、学生学习动机仍需加强
第四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第一节 强化课程改革创新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性
        二、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
        四、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第二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
        二、注重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
        三、注重教师队伍考核
    第三节 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
        一、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
        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三、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表

(7)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学硕士
        (二)研究生课程
        (三)课程设置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文献来源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理论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四、教学理论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二)中国课程理念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六、比较总结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课程目标比较
        (二)课程评价比较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二)强调实践教育
        (三)优化课程内容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9)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价值
    第一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是具有研究可行性的真问题
        一.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规范性
        二.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可行性
        三.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问题性
        四.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第二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适应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一. 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的源起与发展
        二. 学位论文选题应立足于本学科的学科定位
        三. 学位论文选题应面向本学科的学科研究方向
        四. 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三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研究者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
        一.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感性认知
        二.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理性认知
    第四节 对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价值
        一. 学位论文质量是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水平的体现
        二. 学位论文质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体现
第二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状况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样本的选取
        二. 研究类目的设计
        三.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分析
        一.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年度及单位的分析
        二. 学位论文选题的类型:偏重于应用调研型研究
        三. 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地域:围绕研究者自身所处地区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的类目分析
        一. 学位论文选题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二. 一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38三. 课程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课程的实践
        四. 教学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偏重于对“教”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高校层面比较
第三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优点
        一. 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的标准
        二. 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
        三. 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不足
        一. 创新性层面仍需优化
        二. 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偏向性
        三. 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及问题意识仍需深化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
        一. 高校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促进作用
        二. 导师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引导作用
        三. 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
第四章 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及建议
        一. 正确理解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
        二. 结合教育实践提高研究者的问题研究意识
        三. 学习有关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 对保障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及建议
        一. 把握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践应用导向
        二. 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
        三. 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一体的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节 对学科教学专业学位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一. 明确并把握学科定位
        二. 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
        三. 认识并解决学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冯江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D]. 陈伟.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周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H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研究[D]. 孙芳芳. 渤海大学, 2021(02)
  • [5]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D]. 马曦. 南京大学, 2020(12)
  • [7]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9]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 金佳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我国研究生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