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脂血症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壁增厚率的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脂血症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壁增厚率的研究

一、彩超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室壁增厚率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文[1](2021)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指在高糖状态下出现的以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是糖尿病相关心脏并发症之一。糖心平胶囊(tangxinping capsule,TXPC)是用于治疗和改善糖尿病心脏病的中药制剂,但其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课题“十病十药研发-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新药糖心平胶囊成药性研究”,整合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挖掘和验证TXPC药效及机制。研究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结合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挖掘并评价TXPC对DCM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究。研究方法1、方法一:本研究通过TCMSP、ETCM、TCMID、BATMAN中药材化学信息数据库挖掘TXPC组方中的活性成分化合物;通过Pubchem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筛选出组方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TXPC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利用Network Analyze插件分析筛选出TXPC组方中的核心成分;通过OMIM、Disgenet和Genecards疾病靶点数据库构建DCM靶点合集;通过R Studio软件映射出TXPC靶点及DCM靶点交集;利用String在线蛋白功能分析网站构建TXPC-DCM-靶点网络,并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构建PPI网络,通过Network Analyze分析筛选出PPI网络的核心靶点;通过MCODE插件对PPI网络进行模块分析;最后通过Matescape在线富集分析平台对PPI网络进行GO及KEGG分析,得到核心靶点的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细胞组成(CC)及富集通路分析结果。2、方法二:本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DCM大鼠模型。在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一次性予35mg/kg STZ腹腔注射,STZ注射6周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高脂喂养大鼠分为模型组(Model)、糖心平高(TXPG)、中(TXPZ)、低剂量(TXPD)组及二甲双胍组(Met),正常饮食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分组后连续给药6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采用0.9%NaCl溶液1ml/100g灌胃;糖心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使用0.21g/kg、0.42g/kg、0.84g/kg TXPC药粉水溶液1ml/100g灌胃;二甲双胍组采用每日0.15g/kg二甲双胍药粉水溶液1ml/100g灌胃。给药时于第2、4、6周测大鼠空腹血糖;给药结束后,生化测大鼠TC、TG、LDL-C、HDL-C、INs水平,计算HOMA-IR 值;ELISA 检测大鼠血清 CKMB、CRP、BNP、6-KPG、ET-1、TXB2、MDA水平,并通过心脏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以明确TXPC对DCM的治疗作用;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利用舌下注射垂体后叶加压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TXPC治疗后大鼠心电图ST-T段位移;进一步组织学检测DCM大鼠心肌组织 TNF-α、IL-1β、SOD、ATP、ADP、ATP/ADP 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 NF-κBp65、GLUT4、TGF-β1、PI3KP85、P-AKT、P-GSK3 β 蛋白及 PI3KP85mRNA、P-AKT mRNA、P-GSK3βmRNA、NF-κBp65 mRNA、GLUT4 mRNA转录水平,以探究TXPC药效机制。研究结果1、方法一结果:糖心平组方中活性有效成分共107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共得到对应靶点192个,关键靶点主要包括:AKT1、EGFR、SRC等;通过模块分析共聚类出4个功能模块,其中模块1和模块2所包含靶点数目较多,对糖心平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富集到生物过程961个;分子功能75个;细胞组成60个;信号通路218条,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等途径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2、方法二结果:①TXPC能够改善DCM大鼠的FPG,降低大鼠TG、TC、LDL-C水平,同时升高HDL-C水平,减轻心肌组织中的脂质沉积,发挥调节糖脂代谢得作用;②TXPC能够降低心肌损伤指标CRP、BNP、CKMB水平,改善心肌纤维断裂、损伤等,可能通过降低炎症水平,发挥心肌保护效应;③TXPC能够降低血清ET-I及TXB2,同时升高6-KPG水平,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预防心肌微血管病变;④TXPC能够降低血清MDA水平,缓解氧化应激损伤;⑤TXPC能降低DCM大鼠LVIDs水平,升高LVIDD、SV、FS及EF水平,维持心脏结构及形态的稳定,从而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⑥TXPC能抵抗加压素所引起的ST-T抬高,提高心肌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抵抗能力,从而发挥心脏保护的作用。⑦TXPC能提高DCM大鼠的ATP及ATP/ADP水平,促进GLUT4蛋白及GLUT4 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通过激活PI3K/AKT/GLUT4信号通路,调节DCM大鼠能量代谢;⑧TXPC能降低DCM大鼠TNF-α水平,同时降低促炎因子IL-1β水平,抑制NF-κB蛋白表达及NF-κBmRNA转录,通过激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⑨TXPC能降低DCM大鼠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降低大鼠大TGF-β1及SOD水平,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途径抑制GSK-3β蛋白及GSK-3βmRNA转录表达,发挥抗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TXPC能促进PI3K/AKT通路上靶蛋白PI3K、AKT的磷酸化及表达,同时能促进PI3KP85mRNA、p-AKT mRNA的转录水平的提高,提示TXPC对DCM治疗效应的发挥,与PI3K/AKT通路有关。研究结论1、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TXPC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2、TXPC能调节糖脂代谢,改善炎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发挥血管内皮细胞保护的作用;保护心功能、抗心肌缺血,具有心脏保护的作用;3、TXPC药效的发挥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PI3K/AKT/GLUT4、PI3K/AKT/GSK-3β及PI3K/AKT/NF-κB途径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

吕小茹[2](2021)在《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分级与中医证型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总结心绞痛分级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与心绞痛分级、冠脉病变支数、心室重塑、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阐明稳定性冠心病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医特点,以期为临床中医辨证提供一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本论文收集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病房的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关临床症状、相关检查结果、化验指标等),依据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依据2018年发布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的心绞痛分级标准进行心绞痛分级,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分级分布:心绞痛2级>心绞痛1级>心绞痛3级>心绞痛4级。2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吸烟人数为207例,饮酒人数197例,分别占总人数的61.8%和58.8%,不同心绞痛分级、冠脉病变支数间吸烟、饮酒人数分布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超重人数最多,为164例(49.0%),肥胖人数为68例(20.3%),不同心绞痛分级间肥胖人数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4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共261例(77.9%),合并患有糖尿病共154例(46.0%),不同心绞痛分级、冠脉病变支数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分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同心绞痛分级间高血压分级分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女性在绝经后发病人数高于绝经前。不同心绞痛分级、冠脉病变支数间的平均年龄分布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绞痛分级、冠脉病变支数均与患者年龄分布呈正相关。6不同心绞痛分级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左室舒末内径、室间隔、左心射血分数大小、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增厚、颈动脉狭窄人群分布、颈动脉斑块大小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糖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绞痛分级与肌酐、尿素水平、左室舒末内径、室间隔、颈动脉斑块大小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射血分数呈负相关。7不同冠脉病变支数间颈动脉斑块、斑块大小、颈动脉狭窄人群分布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内中膜增厚人群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斑块大小呈正相关。8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痰阻心脉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阴寒凝滞证。9各中医证型间心绞痛2级、心绞痛4级、冠脉三支病变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1级、心绞痛3级、冠脉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2级组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阻心脉证、气滞血瘀证;心绞痛4级组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阻心脉、阳气虚衰证;冠脉三支病变组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10各中医证型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水平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水平最高的是痰阻心脉证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水平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水平最高的是阳气虚衰证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各中医证型间左室舒末内径大小与射血分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室间隔厚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末内径最大的为气虚血瘀证组,射血分数最小的为阳气虚衰证组。研究结论1吸烟史、饮酒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为影响稳定性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2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女性发病人数与绝经期有关,女性绝经后发病人数高于绝经前。心绞痛分级、冠脉病变支数与患者年龄分布呈正相关。3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左室舒末内径、室间隔大小及左心射血分数、颈动脉斑块、斑块大小、内中膜增厚、颈动脉狭窄为影响心绞痛分级的因素,可加重心绞痛分级程度。4颈动脉斑块、斑块大小、颈动脉狭窄为稳定性冠心病冠脉病变支数的影响因素,颈动脉斑块大小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5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痰阻心脉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阴寒凝滞证。6冠心病发展早期,病变以痰浊、气滞、血瘀等实邪为主,冠心病发展晚期,病变以痰浊、阳虚、气虚等为主,痰浊贯穿于冠心病全程,且冠心病的发展是由实证转为虚实夹杂证的过程。7痰阻心脉证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水平高于其他证型,阳气虚衰证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水平高于其他证型。提示中医证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血脂及肾功能相关情况。8气虚血瘀证组的左室舒末内径大小高于其他证型,阳气虚衰证组的射血分数低于其他证型。提示中医证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病变程度。

来灿灿[3](2019)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的STEMI患者1030例,排除未行冠脉造影或资料不全者70例,最终纳入960例患者。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否发生LVA分为LVA组99例和non-LVA组861例,收集所有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建立STEMI后LVA形成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既往心绞痛史、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壁心肌梗死、术后无复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前肌钙蛋白、用药等因素与STEMI后LVA形成的相关性。结果:960例STEMI患者中LVA发生率为10.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为LAD/LM、术后hs-CRP>8 mg/L、术后BNP>100pg/m L、CK峰值、CKMB峰值、术后LVEF<55%、既往心绞痛史、急诊PCI、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率(≥50%)与STEMI后LVA发生的独立相关,OR值分别为:1.400、4.765、2.948、2.547、1.000、1.004、4.571、0.044、0.270、0.002。结论:1、本研究中,STEMI患者LVA发生率为10.3%。2、前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为LAD/LM、术后hs-CRP>8 mg/L、术后BNP>100pg/m L、CK峰值、CKMB峰值、术后LVEF<55%是LVA形成的危险因素。而既往心绞痛史、急诊PCI、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率(≥50%)是LVA形成的保护因素。

付冰冰[4](2019)在《心脏瓣膜替换同期行冠心病外科血运重建108例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2013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病同期行冠心病外科血运重建的临床数据,评判疗效,积累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瓣膜替换手术同期行冠心病外科血运重建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术中搭桥时是否有体外循环辅助进行分组统计:非体外循环下搭桥(简称A组),体外循环下搭桥(简称B组)。统计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一些临床指标,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心脏彩超的指标对比、术后住院天数、ICU滞留时间、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与不良结局来评估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并根据患者总体的临床数据,评估心脏瓣膜替换同期行冠心病外科血运重建的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房内径术后较术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共39例,术后住院天数726(11.8±4.4)天,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19.5159(69.4±33.8)小时,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3104(31±28.2)小时,术后引流量4602090(1101.0±453.4)ml,无死亡和病重自动出院。B组共69例,术后住院天数646(13.9±8.1)天,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34490.67(89±74.8)小时,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5250.22(31.3±42.4)小时,术后引流量4502960(1223.5±524.0)ml,3例死亡,1例病重自动出院。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共做瓣膜替换同期搭桥手术共108例,住院天数646(13.1±7.3)天,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19.5490.67(82.2±65.2)小时,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3250.22(31.2±38.3)小时,引流量4502960(1189.2±508.2),共3例死亡,1例病重自动出院,死亡率为3.7%。结论:1.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的高危疾病。2.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搭桥保护心肌技术用于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效果良好,根据病人病情和术者的经验、习惯,可作为备选的手术方案。4.根据术者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栗倩[5](2018)在《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调查,探讨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与脑梗死发生、复发的相关性,分析左心室壁活动异常导致脑梗死发生、复发的机制,了解导致左心室壁活动异常发生的各项危险因素,以期为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新发脑梗死患者621例为病例组,所有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记录病例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患者入院后抽血化验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并行头颅MRA或颈部血管超声以及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并根据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及非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对621例患者进行TOAST分型并电话随访,以脑梗死复发、死亡、失访或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为终点,同时随访患者出院后服药情况。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体检资料如生化全套、心脏超声。实验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⑴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体年龄、性别构成比无差异。病例组患者中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的发生率11.0%,远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颈脑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患者中男性占比、年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吸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相比较无差异。⑶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与非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患者TOAST分型比较,排在第一位的脑梗死类型均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但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患者的心源性脑梗死占比高于非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而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死低于非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两组患者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⑷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及死亡率均高于非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⑸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颈脑血管狭窄、出院后服药治疗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与脑梗死复发之间仍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1.左心室壁活动异常在脑梗死患者中发病率较高。2.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颈脑血管狭窄与左心室壁活动异常有关。3.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会增加脑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4.左心室壁活动异常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李井[6](2017)在《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PCI术前与术后及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心功能指标比较,并与其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该技术在评价PCI术对NSTE-ACS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在我院住院行经皮冠脉造影(CAG)检查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入选同期入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137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5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80例。对纳入对象均行常规心脏彩超和3D-STI检查,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圆周应变(LVGCS)、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获取常规超声参数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E/A值。所有患者均行CAG检查,NSTE-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搜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包括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及血化验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肌钙蛋白T(c 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对PCI术后患者进行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血化验指标及超声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发生的MACE事件。对3D-STI超声心动参数及血清学结果进行分析,对两组间参数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多组间参数相比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3D-STI超声心动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常规超声参数LVESD?LVEDD?IVST?LVPWT在NSTEMI组较UAP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UAP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改变。E/A在三组间比较,仅在NSTEMI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STI超声心动检查显示在NSTEMI组患者中LVGLS?LVGCS?LVEF较对照组和UAP组均明显减低,仅LVGR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LVESV较对照组及UAP组均明显增加(P<0.05)。在UAP组患者中LVGLS?LVGCS?LVGR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LVEF?LVESV?LVEDV较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LVGLS?LVGCS?LVESV?NT-pro BNP?hs-CRP?c Tn T与LVEF呈负相关,且LVGLS与LVEF相关性较显着,而LVGRS?LVEDV与LVEF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P>0.05)。3.LVGLS?LVGCS?LVEF在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组中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减低(P<0.05),并且LVGLS?LVEF在三支病变组中较双支病变组也明显减低(P<0.05)。LVGRS仅在三支病变组中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减低(P<0.05),在其他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LVESV在三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VGLS?LVGCS?LVGRS?LVEF在UAP组、NSTEMI组中术后均明显增加,而LVESV?LVEDV术后则明显减小(P<0.05)。LVGLS?LVGCS?LVEF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中术后均明显增加,LVGRS在三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术后明显增加(P<0.05)。LVESV?LVEDV在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术后均明显减小(P<0.05),而在单支病变组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3D-STI超声心动技术较常规心脏彩超,能够更客观、有效、全面、定量的反映NSTE-ACS患者左室心功能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PCI术可以明显改善NSTE-ACS患者心功能状况并改善预后,3D-STI超声技术可以有效的评价PCI疗效。3.3D-STI超声心动参数LVGLS?LVGRS?LVGCS在NSTE-ACS患者中PCI术后均有改善。其中LVGLS较其他参数对评价心功能变化的敏感性更高。4.3D-STI超声技术可以很好的评价冠状动脉缺血程度。

周海波[7](2017)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女性患者354例,根据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分成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10umol/l为H型高血压组(240例),<10umol/l为非H型高血压组(114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糖尿病史等基础资料,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主要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超结果对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相比,两组患者的年龄[(65.58±12.64)岁vs(63.08±9.94)岁,P>0.05]、BMI[(25.10±3.65)kg/m2vs(24.79±3.52)kg/m2,P>0.05]、糖尿病发病率(25.42%vs21.93%)、收缩压[(142.3±19.82)mmHg vs(138.2±17.89)mmHg、P>0.05]、舒张压[(85.3±13.51)mmHg vs(83.7±11.7)mmHg],P>0.05]、空腹血糖[(6.48±2.24)mmol/l vs(6.35±1.87)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6.34±0.72)%vs(6.35±0.78)%,P>0.05]、甘油三酯[(1.708±1.0)mmol/l vs(1.635±0.828)mmol/l,P>0.05]、总胆固醇[(4.668±1.043)mmol/lvs(4.671±0.811)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9±0.727)mmol/lvs(2.589±0.57)mmol/l,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组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病变比例(55.8%vs14.9%,p<0.05)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而轻度狭窄病变(1.7%vs 8.8%,p<0.05)和中度狭窄病变比例(41.4%vs65.8%,p<0.0001)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比例(33.8%vs6.1%,p<0.05)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支血管病变比例(14.6%vs8.8%,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比例(56.7%vs74.6%,p<0.05)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患者前降支病变比例(70%vs49.1%,p<0.05)、回旋支病变比例(51.7%vs19.3%,p<0.05)和右冠病变比例(62.5%vs23.7%,p<0.05)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比例(1.7%vs0%,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型高血压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23.96± 12.71vs(10.055±7.46),p<0.05]明显大于非H型高血压组。心脏彩超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组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3.66±4.878)%vs(65.13±3.468)%,p<0.05]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而左心室质量指数[(141.89±2.73)g/m2 vs(117.78±2.12)g/m2,P<0.01]和左心室室壁张力[(0.3944±0.0003)vs(0.3867±0.0062),P<0.01]均高于非 H 型高血组。在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方面,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72.475±3.526)msvs(74.851 ±2.749)ms,P<0.05]、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的比值E/A[(0.946±0.254)vs(0.984±0.325),P<0.05]都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的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73.84± 13.92)ms vs(67.63±8.21)ms,P<0.05]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组患者的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值[(82.91 ± 15.73)msvs(76.15 ± 18.12)ms,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峰值[(5.721 ±0.842)ms vs(5.799± 1.035)ms,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a’峰值[(9.115±1.298)ms vs(8.999±1.158)ms,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峰和a’峰比值e’/a’[(0.645±0.124)vs(0.652±0.097),P>0.05]、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峰比值E/e’[(13.181 ±2.854)vs(11.403±2.382),P>0.05]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H型高血压组患者和非H型高血压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部分左心室舒张功能上存在差异,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和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程度均大于非H型高血压组。在排除了年龄,吸烟史,血脂,血糖等因素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可能是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左心室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杨玲[8](2015)在《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临床研究: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liver fat content,LFC)和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析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的影响因素。2动物实验:探究LFC对大鼠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结构的影响,检测心肌胰岛素总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及其亚型、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及其亚型的m RNA表达变化,初步探讨LFC影响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机制。方法1选取T2DM合并NAFLD患者227例。肝脏超声脂肪定量法计算患者的LFC,按照LFC三分位数分组:Q1组(LFC 5.17%~14.67%,n=75),Q2组(LFC15.17%~26.37%,n=76),Q3组(LFC 26.46%~47.53%,n=76)。公式法计算NAFLD肝纤维化评分(NAFLD fibrosis score,NFS),再按照NFS的低高诊断阈值将患者分为三组:N1组(NFS<-1.455,n=91),N2组(-1.455≤NFS≤0.676,n=110),N3组(NFS>0.676,n=26)。选取其中的18例患者进行肝脏活检,采用Kleiner标准对其进行脂肪变评分和纤维化评分。测定所有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身体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体脂百分数,OTTT试验测定其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HOMA-IR,检测患者的血脂及肝肾功能。测定患者的左室形态学指标、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上述指标在Q3组与Q1组、N3组与N1组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排除混杂因素对LFC、NFS和各心脏学指标相关性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LVMI的影响因素。2髙脂饮食喂养22只8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周后,高分辨小动物心脏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测定各大鼠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TT)、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大鼠胰岛功能及整体胰岛素抵抗情况。动物处死后采用相应方法进行肝脏和心脏的组织处理。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鼠左室心肌形态,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按照LFC的高低将22只大鼠分为低LFC组(n=11)和高LFC组(n=1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总IR、IRS-1、IRS-2、GLUT1和GLUT4的m RN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两组上述结果的差异。结果1 Q3组与Q1组相比,前者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壁相对厚度(RWT)、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A均显着升高,E/A显着下降,前者舒张压、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身体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体脂百分数、并发高脂血症的人数及病程、HOMA-IR、TG、VLDL-C显着升高(P<0.05或P<0.01)。其余指标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将除心脏学指标外存在差异的指标视为混杂因素,纳入LFC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各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校正混杂因素前LFC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LVM、LVMI、RW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68、0.277、0.337、0.242、0.235(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LFC仍然与以上5个指标呈正相关,标准化系数β分别为0.335、0.265、0.293、0.255、0.252(P<0.001或P=0.001)。18例接受肝脏活检的患者中6例来自Q1组,10例来自Q3组,Q3组的脂肪变评分和LVMI显着高于Q1组(P<0.01)。N3组与N1组相比,前者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LVM、LVMI及RWT均显着升高,前者年龄、心率、并发高血压人数及病程显着升高,TG、白蛋白、ALT显着下降(P<0.05或P<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除心脏学指标外存在差异的指标视为混杂因素,纳入NFS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各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校正混杂因素前NFS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LVM、LVMI、RWT、二尖瓣血流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6、0.292、0.253、0.325、0.201、0.162,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为-0.156,校正混杂因素后NFS仍然与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LVM、LVMI呈正相关,标准化系数β分别为0.224、0.231、0.276、0.232(P<0.001),与RWT、LVEF、二尖瓣血流A的相关性不再(P>0.05)。18例接受肝脏活检的患者中有5例来自N1组,11例来自N3组,N3组的NFS和LVMI均显着高于N1组(P<0.01)。2高LFC与低LFC组大鼠相比,前者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室间隔舒张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厚度均显着升高,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显着下降,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E/A均显着下降。病理结果提示前者心肌存在更加严重的肥大。前者OGTT 30min血糖显着升高,ITT 30min、45min、60min、75min时点的初始血糖百分比均显着升高,IVGTT 10min、15min时点血糖显着升高,IVGTT 10min、15min时点胰岛素显着升高,心肌总IR、IRS-1、IRS-2、GLUT1、GLUT4 m RNA的相对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P<0.01或P<0.001),其中IRS-1较IRS-2下降显着,GLUT4较GLUT1下降显着。结论1临床研究:通过横断面分析的方法,发现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肝脏脂肪含量与左室心肌肥大独立相关,NAFLD纤维化严重程度与左室心肌肥大独立相关,年龄、胰岛素抵抗指数、肝脏脂肪含量、血小板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减少患者的肝脏脂肪蓄积,延缓患者的NAFLD纤维化进程,对于预防和改善患者发生心脏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2动物实验:通过髙脂饮食构建的NAFLD大鼠模型,进一步证实高肝脏脂肪含量大鼠更易发生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同时发生明显的左室心肌肥大。大鼠全身胰岛素抵抗伴发的心肌胰岛素抵抗,心肌IRS-1较IRS-2明显下降和GLUT4较GLUT1明显下降可能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形成过程。该研究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寻找NAFLD患者心脏相关疾病的干预靶点奠定基础。

王茵[9](2005)在《超声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室功能和心肌灌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运用多种超声新技术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左室整体与局部心功能,以及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的改变,建立评价心肌活性的超声指标。方法 对34名行CABG手术的患者应用Tei指数、声学定量技术、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和心肌声学造影技术观察左室整体和局部功能,以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多种超声新技术能对CABG前后左室整体和局部心功能以及心肌灌注情况进行评价,以SI或DI>30%和β>0.5判断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结论 超声新技术能全面对CABG手术前后患者的左室功能和心肌灌注进行评价,帮助判断存活心肌,评价手术疗效。

崔进[10](2000)在《彩超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室壁增厚率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 高脂血症临床上并非罕见,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由于血液中的脂质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转的,因而高脂血症常反映了高脂蛋白血症。本文讨论的高脂血症指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胆固醇降低的患者。

二、彩超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室壁增厚率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超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室壁增厚率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认识
        1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名
        2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因
        3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机
        4 糖尿病心肌病治则
        5 糖尿病心肌病论治
        6 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 糖尿病心肌病现代研究进展
        1 糖尿病心肌病流行现状
        2 糖尿病心肌病病程特征
        3 糖尿病心肌病病理机制
        4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策略
        5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干预策略
        6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糖心平胶囊网络药理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糖心平胶囊对DCM的保护作用探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实验二 糖心平干预后大鼠心功能及对抗急性心肌缺血能力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实验三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糖心平胶囊药效机制探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分级与中医证型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心绞痛分级标准
        2.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与脱落标准
    6 临床资料采集
    7 研究方法
    8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
        1.1 心绞痛分级与一般情况
        1.2 冠脉病变支数与一般情况
        1.3 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分布
        1.4 心绞痛分级与BMI分级
        1.5 心绞痛分级与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1.6 冠脉病变支数与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2 心绞痛分级与相关实验指标
        2.1 心绞痛分级与血脂四项
        2.2 心绞痛分级与肾功能相关指标
        2.3 心绞痛分级与血糖、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2.4 心绞痛分级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
        2.5 心绞痛分级与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
        2.6 冠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
    3 中医证型与心绞痛分级
    4 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支数
    5 中医证型与相关实验指标
        5.1 中医证型与血脂四项
        5.2 中医证型与肾功能相关指标
        5.3 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
    6 研究结果
讨论
    1 稳定性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2 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分级与危险因素
        2.1 心绞痛分级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
        2.2 心绞痛分级与高血压、糖尿病
        2.3 心绞痛分级与血脂四项
        2.4 心绞痛分级与肾功能相关指标
        2.5 心绞痛分级与血糖、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2.6 心绞痛分级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
        2.7 心绞痛分级与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
    3 稳定性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4 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
        4.1 各中医证型与心绞痛分级、冠脉病变支数
        4.2 各中医证型与血脂四项
        4.3 各中医证型与肾功能相关指标
        4.4 各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
结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冠心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稳定性冠心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文缩写词一览表
附录B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个人简历
附录C 综述
    参考文献

(4)心脏瓣膜替换同期行冠心病外科血运重建108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6)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仪器及试剂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收集
        3.2 冠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3.3 常规心脏彩超及 3D-STI检查
        3.4 观察随访患者
        3.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NSTE-ACS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2 NSTEMI组、UAP组与对照组血浆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分析
    3 NSTEMI组、UAP组与对照组超声指标的分析
    4 三维斑点超声心动参数及生化指标与LVEF的相关性分析
    5 三维斑点超声心动参数与冠脉狭窄病变关系的分析
    6 NSTE-ACS患者PCI术后随访结果
        6.1 NSTE-ACS患者PCI术后一般情况分析
        6.2 NSTEMI组、UAP组术后 3D-STI超声心动情况分析
        6.3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患者术后 3D-STI超声心动情况分析
        6.4 NSTE-ACS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分析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CK?CK-MB?hs-CRP?cTnT?NT-pro BNP在观察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的分析
    3 在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分析
        3.1 常规超声参数及 3D-STI超声心动参数在NSTEMI组、UAP组及对照组中比较结果的分析
        3.2 3D-STI超声心动参数及生化指标与LVEF的相关性的分析
    4 3D-STI超声心动检测缺血的价值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分析
    5 NSTE-ACS患者PCI术后随访结果的分析
    6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改进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的采集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主要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2 主要生化指标比较
    3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比较
    4 左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2 同型半胱氨酸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3 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
    4 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性别差异
    5 目前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和争议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高血压的分级,分层和靶器官损害
        1.1 高血压定义标准
        1.2 高血压的分级
        1.3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1.4 高血压病对人体靶器官的损害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评估方法
        2.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2.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方法
    3 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和评估方法
        3.1 左心室重构的机制
        3.2 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临床评估方法
        3.3 心脏超声评估左心室功能的方法
    4 同型半胱氨酸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4.1 同型半胱氨酸的合成和代谢
        4.2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
        4.3 同型半胱氨酸和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4.4 同型半胱氨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4.5 同型半胱氨酸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5 现存的问题
致谢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8)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成果及现状
    研究目的、方法
一、2型糖尿病患者NAFLD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1.3 主要实验试剂
        1.1.4 人体学指标测量及计算
        1.1.5 临床生化指标测定
        1.1.6 人体成分分析
        1.1.7 肝脏超声检查
        1.1.8 心脏超声检查
        1.1.9 肝脏活检及NAFLD组织病理学评分
        1.1.10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不同肝脏脂肪含量组比较
        1.2.2 不同纤维化评分组比较
        1.2.3 肝活检患者LVMI结果比较
        1.2.4 LVMI与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3.1 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与脂代谢的关系
        1.3.2 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3.3 T2DM患者NAFLD纤维化程度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3.4 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4 小结
二、肝脏脂肪含量与左室心肌肥厚相关的初步机制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动物整体水平试验方法
        2.1.2 动物组织水平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高LFC组与低LFC组肝脏病理比较
        2.2.2 心脏功能结果比较
        2.2.3 .心肌病理结果比较
        2.2.4 OGTT各时点血糖结果比较
        2.2.5 胰岛素耐量结果比较
        2.2.6 IVGTT各时点血糖结果比较
        2.2.7 IVGTT各时点胰岛素结果比较
        2.2.8 心肌总IR,IRS-1、IRS-2、GLUT1、GLUT4 m RNA相对表达比较
    2.3 讨论
        2.3.1 NAFLD肝脏脂肪含量与左心室功能改变
        2.3.2 NAFLD肝脏脂肪含量与左室心肌肥厚
        2.3.3 NAFLD肝脏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
        2.3.4 胰岛素抵抗与心脏功能障碍
        2.3.5 胰岛素抵抗与心肌肥厚
        2.3.6 胰岛素及其信号通路与心肌肥大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超声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室功能和心肌灌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检查对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患者左室整体心功能的研究
第二部分 彩色室壁运动(CK)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左室局部功能的研究
第三部分 实时心肌造影(MC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的研究
综述 超声检测心肌存活性的新进展
致谢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四、彩超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室壁增厚率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D]. 李晓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分级与中医证型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吕小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来灿灿.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4]心脏瓣膜替换同期行冠心病外科血运重建108例临床疗效分析[D]. 付冰冰.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5]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 栗倩. 苏州大学, 2018(01)
  • [6]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变化的研究[D]. 李井.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7]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D]. 周海波.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1)
  • [8]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关系研究[D]. 杨玲.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5)
  • [9]超声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室功能和心肌灌注的研究[D]. 王茵.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7)
  • [10]彩超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左心功能和左心室壁增厚率的探讨[J]. 崔进.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01)

标签:;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脂血症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壁增厚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