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三国演义》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一、《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郭笑甜[1](2021)在《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名着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改写本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进行系统的易读度研究。以往易读度研究多聚焦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心理认知因素,忽视了语言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意义为核心,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语篇功能是语言在意义选择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语篇的使能功能,由包括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的组篇系统表征,涉及语篇间意义关联、概念意义、人际意义等语篇的意义关系。基于语篇功能的研究可以将各种意义关系有机地关联起来,从整体性的视角阐释语篇意义。本研究从语篇功能出发,选取《三国演义》原着及其三个分别主要面向外国学习者、国内小学生和青少年读者的改写本为例,分析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境中不同的组篇选择即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研究不同体现形式和语篇易读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体现形式产生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即组篇系统上的差异涉及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四个子系统。原着和改写本互文系统的差异涉及原着和改写本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的语篇内互文三个方面。主位和信息系统的差异涉及小句主述结构、语篇的超主位和宏观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结构、信息单位的意义六个方面。衔接系统的差异涉及及物性、语气、时态、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搭配九种衔接手段。比如改写本中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数量均明显少于原着,在三个改写本中,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少,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居中,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多。原着和改写本之间不同的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大多影响到语篇的易读度。根据其涉及层面,和易读度相关的因素可分别归入小句及以下层面和语篇层面,具体包括:涉及小句及以下层面的语篇内词句互文、小句主述结构、信息结构、时态手段、指称手段、替代、省略、重复和搭配;涉及语篇层面的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语篇内正副文本互文、宏观主位和超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单位的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的意义关联,语篇语气关联、时间关系、指称链和连接关系。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三个改写本在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具有不同的易读度。其中,词汇-语法层和语境层的语篇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义层的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篇易读度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不同排序说明易读度研究不仅要注重形式特征如字词量、句长等的研究,更需关注和意义相关的因素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小句等语法单位,更要注重语篇。语篇是语言系统在适应语境过程中调整出的意义的最佳组织模式。通过对语篇生成机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的原因在于语境,涉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说,原着和改写本在宏观层面的语场上基本一致。但原着和改写本分别涉及了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即不同身份的改写者和读者,语旨明显不同。而语旨的不同引起了语式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读者,原着和不同改写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进一步引起了更精密层级上语场的变化。语场、语旨和语式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不同时代的阅读需求、不同读者人群的文化背景也潜在地制约着语篇。改写本在生成过程中为适应语境的不同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帮助改写者认识改写过程中组篇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易读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语篇功能视角下改写遵循的普遍原则,包括情景性、交互性、意义一致性、渐进性、显化、具体化、聚焦和文化适用八条原则。本研究表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汉语易读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从意义视角对易读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为汉语易读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名着改写、阅读材料编写和分级等提供借鉴。

陈福[2](2020)在《《三国演义》文化传播历程及产业化路径》文中研究表明《三国演义》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渊远流长的历史记忆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文学经典《三国演义》的文化传播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其文化场域形成的规律,进而探寻我国经典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在新时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并力图帮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走出去”,实现跨文化传播。全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阐述《三国演义》文化传播历程及文化场域的形成,通过梳理文本传播、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及网络传播等文化传播过程,表明《三国演义》在媒介变迁和受众扩大之下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化场域。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双重维度探索《三国演义》的时空传播规律,证明其具有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三国演义》产业化的核心要素,立足文本价值的多元性与可接受性,从其表现主题的丰富性、叙事艺术的巧妙性和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性三个层面来探究《三国演义》创造性改编的内在基础。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线状交叉的故事情节和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共同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三维空间。第三部分梳理《三国演义》的文化产业化现状,从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扩大、影视改编产业逐渐成熟、动漫游戏产业不断探索和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四个方向陈述目前《三国演义》产业化的累累硕果,同时也应看到泥沙俱下的产业化浪潮中浮现了诸如消费主义下内涵消解的缺憾、对待受众多层次个性需求力有未逮以及文化壁垒和媒介优势下的跨文化传播困境。第四部分探索《三国演义》的文化产业化未来发展路径,针对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在内容生产上以遵循原着为前提进行符合时代审美倾向的高质量改编;搭建媒体平台,加速媒介融合以期实现受众的多方位、全覆盖;铸炼跨文化话语,提高跨文化传播品牌影响力,从而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总结《三国演义》文化传播的规律,探索其产业化发展道路,为振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出去”战略提供可行的路径。

刘梦瑶[3](2020)在《《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死亡”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三国演义》大规模、多层次展现了“死亡”众生相。本文以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死亡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分类统计死者、死亡类型的基础上,探究《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全文共四章:第一章运用文献梳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梳理了明前“三国”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死亡叙写概况。首先对魏晋、唐宋和金元三个阶段的志人、志怪、话本小说,诗,词,散文,金院本,元杂剧及戏文等文学体裁中的“三国”死亡故事作了宏观概述。其次从死亡故事中的死者人数及死亡类型两个角度客观了解《三国演义》死亡叙写的具体内容,梳理了120回本《三国演义》中5大故事板块、20个故事单元的538位记名(姓)死者、46位佚名死者及172处群体死亡描写,并从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两方面分析了全书的死亡类型。第二章和第三章在辩证运用中西叙事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化对《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第二章主要从《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点、死亡叙事空间、死亡叙事时序及死亡叙事节奏四个角度探讨《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第三章主要从《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视角、死亡叙事手法和死亡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对《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运用文本解读与文化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死亡叙写的政治态度和死亡价值观两大角度剖析《三国演义》死亡叙写的精神文化内涵,并根据《三国演义》“美丑对照”的死亡叙写安排,挖掘小说推崇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生死观和“武死战,文死谏”的价值规范。此外,小说既对主动赴死的仁人志士致以崇高敬意,也用死亡来惩戒见利忘义、苟且退缩之徒。

周雅[4](2020)在《《三国演义》中的否定性应答语研究》文中认为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间的交往互动为主线,描写了各大军事集团间的种种尖锐矛盾与冲突。由此形成的对立一方面体现在酣畅淋漓的战争场景描写中,另一方面便是借助语言,通过主体间语言博弈的方式呈现,而体现语言博弈的其中一种方式即为相邻对中应答者对引发者的否定性应答。本文所讲的否定性应答语是根据前后话轮间的语义语用关系,由应答者对引发者话语内容或其本身否定得到,其中,“否定性回答”的具体表现为与表示肯定、答应、同意、许可、认可、确认、接受、赞赏、鼓励、支持、附和、服从、知晓、理解等正面意义相反的语义内容。本文综合运用描写与解释结合法、定量统计法和对比法,以较为典型、显性具体的否定词“不”“非”“未”“无”为形式标记和文章结构划分依据,将文章主体内容确定为“不”类否定性应答语、“非”类否定性应答语、“未”类否定性应答语、“无”类否定性应答语及“不同标记的综合使用”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分析研究目的、选题依据及相关术语的发展概况,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研究问题及研究角度的优势与合理性,界定了基本术语,阐明了主要研究对象、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以描写为主,解释为辅,并按照应答语长度、标记数量、标记位置对各章进行了下位分类。各章内容组织较为一致,包括“含一个标记的单句形式”、“复句、句群形式”、“多重标记”和“同现、连用与搭配”四节;同时,根据表达否定的方式,不同标记的应答语又可分为单句表否定、句间关系表否定;此外,由于在判定否定强弱问题上各类应答语均有相关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表情语、体态语等语言单位作为提示,故本文在描写、探讨不同形式应答特征的同时还对否定性应答的有效与否及强度大小等辅以相应说明。结语部分对“不”“非”“未”“无”四类否定性应答的总体形式、具体特征及“引发——应答”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比了不同标记使用时的语法特点、应答语分布特征、角色关系对应答有效性的制约关系等。总体而言,从四大类应答语的数量看,“不”类否定性应答语在《三国演义》中占有绝对数量优势,较符合文本的叙事性特征;从应答语的内部构成看,复句、句群式应答语的数量多于单句形式的否定性应答语,复句、句群的语义信息承载量极为丰富,在直接否定上文语义内容后,说话人还会对否定理据、背景情况等进行必要说明,体现了语言博弈中应答者的应对策略;从否定有效性看,否定是否有效受听话人的情绪变化、背景环境影响较大。当应答者处于角色关系中的上级地位时,否定最有效,该有效性主要的表现为听话人认同说话人的话语内容、遵从说话人命令而没有提出异议或反驳。

罗晓芳[5](2018)在《《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形象与论辩艺术》文中提出《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通俗小说,同时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汉末三国之际各路英雄豪杰纵横天下的风云汇聚,还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其中“辩士”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辩士们凭借伶俐的口舌,搅动起三国风云,在乱世中施展非凡的雄心抱负,他们运用卓越的辩才智慧,成就了各自悠远的声名,并纷纷成为各大政治集团不可或缺的人才。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论辩活动系统的梳理,重点分析了各集团中典型的辩士形象,并从逻辑、语言和心理三方面分析了小说中体现出来的论辩艺术。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三国演义》中的论辩活动与辩士形象。界定《三国演义》中的“辩士”为能言善辩之人,“论辩”则指意见不同的人为消除争议而进行的一个说理过程。简要论述了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时期,中国古代论辩传统中的“论辩”理论与历史上着名的论辩活动。最后根据《三国演义》中的论辩活动内容、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政治、军事和外交三大类。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形象。择取了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辩士群像,对各个集团里同时身为谋士、使者和武将的辩士形象进行了分类描述,着重论述了他们知言善辩、辩若悬河、利口辩给的辩士特质,进而剖析这些别具一格的辩士形象。第三部分着重总结了《三国演义》中的论辩艺术。通过分析小说中典型论辩活动的过程,分别从三方面展现了辩士的论辩艺术:即对比分析、迂回说理、针锋相对的逻辑技巧;巧问、引证、铺排的语言技巧;知己知彼、因势利导、情理交融的心理技巧。

吴静[6](2018)在《《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与研究》文中指出北美的《三国演义》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真正开始,虽起步较晚,但也产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夏志清、浦安迪等在《三国演义》的文体特征、叙事结构、对偶美学、修辞手法、人物形象迭用以及主题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看法。他们的研究不仅促进了《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还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对拓展《三国演义》研究空间,更新研究格局,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过程和研究成果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北美学者的研究方法作了总结,想借此给国内的《三国演义》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情况。19世纪30年代,美国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在中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三国演义》开始通过译文片段、译本、英文媒体期刊以及汉学研究在北美广泛流传。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一开始无法得到和亚洲其他国家一样的大量传播,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汉学家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后来居上,其研究成果具有颇高的理论深度和参考价值。第二章以北美学者《三国演义》研究的相关着作为对象,对他们《三国演义》研究的内容和视角做了解析。北美学者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三国演义》“十回”结构的整体布局、“三、四回”的次结构,以及以季节为框架的时间性结构等,并用“形象迭用”和“伏笔”的手法处理段落内的细致结构。浦安迪第一次提出“文人小说”和“奇书文体”的概念,并将“反讽”的叙事原则来映衬人物形象和情节。《〈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一书则代表了北美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三国演义》,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第三章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北美学者《三国演义》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启示。北美学者《三国演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小说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以文本为中心,采用比较的方法以及文化学的方法来解读作品,这给国内学者带来了一些启示。《三国演义》研究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须加强跨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并重,立足文本,加大对文本自身的研究。

刘英[7](2018)在《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故事等基础上创作而成,不断以戏曲演出、传抄等手段传播到各地。待地方戏兴起以后,《三国演义》成为各地方剧种改编创作三国戏的重要题材。川剧三国戏作为三国戏的一个分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特有的历史渊源、人文环境,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川剧特色的三国戏。到目前为止,川剧三国戏剧目最为完整的版本是属李德书主编的《川剧三国戏汇编》,该书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大概以事件发生时间为由,共收录川剧三国戏剧目142本。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全文在罗贯中《三国演义》、李德书《川剧三国戏汇编》的基础上,以当前研究成果为参照,阐述了三国戏的概念和川剧三国戏的形成原因、分布地域、特点,梳理了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之间复制、改制、创制的关系,论述了川剧三国戏在《三国演义》基础上的发展情况。

沈伯俊[8](2017)在《“沈本《三国》”是怎样成就的?》文中认为以《校理本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几种《三国》整理本,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高度评价和热情赞誉,被称为"沈本《三国》"。回顾三十多年研究《三国演义》的经历,重点指出了《三国演义》中几种类型的地理错误,并首次明确提出"技术性错误"的概念。通过正确的校理原则和科学的整理方法,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可靠的《三国演义》的定本。

李文智[9](2017)在《《三国演义》与占星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先,无论是毛本还是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中都存在数量可观的占星术;其次,占星术出现在小说中,与小说在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突出主题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关系;再次,由《三国演义》与史籍的关系,占星术与史籍的关系,可以看出,占星术出现在小说中不仅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而且占星术的实践也借由文学作品与市民阶层发生关联;最后,透过对《三国演义》中占星术的研究,可以看出占星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统治阶层、士大夫阶层和市民阶层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五个章节和结束语。第一部分绪论,在此部分中笔者对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做出充分的说明。第二部分,《三国演义》中的占星术及其分类。在本章中笔者明确占星术的内涵,根据占星术的内涵,梳理列表明晰《三国演义》中的占星术,并根据占星术所指向主观对象的不同,对《三国演义》中的占星术进行了分类。第三部分,《三国演义》及相关文献中的占星术内容比较。笔者的研究以毛本《三国演义》为底本,对比嘉靖壬午本和毛本《三国演义》间占星术的异同,《三国演义》中占星术取材《三国志》及裴注、《后汉书》的实与虚,以及分析对《三国演义》成书有直接影响的《三国志平话》、三国戏等文献中的占星术。对比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占星术的选取和流变,把握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主观意图。第四部分,《三国演义》中出现占星术的原因分析。占星术被纳入史籍,又走向社会,是对小说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背景。首先,先秦时期占星思想发展的状况,为占星术的系统化理论化奠定了基础,并且使得占星术能够载入史册;其次,受汉代思潮的影响,占星术普遍系统化理论化的存在于《淮南子》、前四史中,《三国演义》在其成书的过程中,直接继承引用或者化用了《三国志》、《后汉书》的占星术;再次,元明之际,作为西学东渐的第一阶段,此时多民族、种族的融合,使得多种文化得以更加开放交流,占星术得以更广泛的为人们所熟知,作为小说创作的读者或观众,对戏曲小说创作也产生影响,成为占星术出现在小说中的另一个原因。第五部分,《三国演义》中占星术内容的叙事功能探讨。占星术出现在小说中不仅有其文化原因,而且在小说中也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作者在特殊位置的精心安排,暗合小说的结构,导叙述线之开端,于各叙述线节点处,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天命观主题思想。第六部分,《三国演义》与占星术研究的拓展和启示。通过《三国演义》中占星术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传统文化中,占星术对于不同的阶层所蕴含的意义不同,在大传统文化中,占星术对于统治者而言,是其“天命所归”的直接体现;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占星术的学习、观测,则是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必然途径。在小传统文化中,占星术对于市民大众的作用,则表现得更加切实,希望通过占星术能够趋吉避凶、祛灾免病、家业兴旺。第七部分,结束语。总结全文,概括论点,明晰占星术《三国演义》的关系以及占星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及其重要地位。

何觉明[10](2017)在《李福清关羽论着研究》文中认为俄国着名汉学家李福清院士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究中国民间题材文学,特别是民间流行的三国人物传说及民俗信仰。偶然间,李福清了解到了关帝庙的存在,对关羽形象的演变和关帝崇拜的发展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从事关羽研究,并发表相关论着近十篇。本文以他的关羽研究为主要论述对象,展示其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其研究理论和方法。本文共分为三部分。首先在绪论中概述了国内对李福清研究的现状,并简单介绍了李福清的关羽研究。第一章介绍李福清对关羽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受导师阿列克谢耶夫的理论方法的影响,李福清在研究中十分重视文献学和目录学,并受到西方符号学等文学理论的影响。此外,利用“图像证史”对关羽图像进行考察研究,是李福清关羽研究的最大特色。第二章论述了李福清关羽研究中的历时性特点,李福清认为关羽形象的历时性体现在其演变过程经历了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两条线路的交叉发展,并在宗教、政治、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慢慢演化。第三章论述了李福清对关羽传说的母题(motif)研究。尽管李福清以异域视角从事中国研究,但他坚持立足材料和文本,以图证史,注重创新,眼界更为开放。李福清在关羽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是不容忽视的,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5 研究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中国古典名着及其改写本
        2.2.1 中国古典名着的研究
        2.2.2 中国古典名着改写本的研究
    2.3 易读度
        2.3.1 传统易读度研究
        2.3.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2.4 语篇功能
        2.4.1 语篇功能理论的建立
        2.4.2 语篇功能理论的发展
        2.4.3 语篇功能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语篇功能的表征系统:组篇系统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
        3.2.1 系统的思想
        3.2.2 功能的思想
        3.2.3 层次的思想
        3.2.4 语篇的思想
        3.2.5 语境的思想
        3.2.6 适用的思想
    3.3 组篇系统的层次性
    3.4 互文
        3.4.1 语篇间互文
        3.4.2 语篇内互文
    3.5 主位
        3.5.1 小句的类型及其主位
        3.5.2 多重主位
        3.5.3 超主位和宏观主位
        3.5.4 主位推进模式
    3.6 信息
    3.7 衔接
        3.7.1 及物性
        3.7.2 语气
        3.7.3 时态和语态
        3.7.4 指称
        3.7.5 替代和省略
        3.7.6 连接
        3.7.7 重复和搭配
    3.8 小结
第四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互文方式对比
    4.1 引言
    4.2 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1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2 原着及其改写本与其他语篇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3 语篇内互文方式对比
        4.3.1 词句互文对比
        4.3.2 正副文本互文对比
        4.3.3 图文互文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主位和信息对比
    5.1 引言
    5.2 主位系统对比
        5.2.1 小句主述结构对比
        5.2.2 语篇主位系统对比
    5.3 信息系统对比
        5.3.1 信息结构对比
        5.3.2 信息单位的意义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衔接手段对比
    6.1 引言
    6.2 及物性对比
    6.3 语气对比
    6.4 时态和语态对比
        6.4.1 时态对比
        6.4.2 语态对比
    6.5 指称对比
        6.5.1 指称类型及密度对比
        6.5.2 指称衔接纽带及衔接链对比
    6.6 替代和省略对比
        6.6.1 替代对比
        6.6.2 省略对比
    6.7 连接对比
    6.8 重复和搭配对比
        6.8.1 重复对比
        6.8.2 搭配对比
    6.9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引言
    7.2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功能对比
        7.2.1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
        7.2.2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和易读度的关系
    7.3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差异的原因
        7.3.1 语境对语篇生成的制约
        7.3.2 语境对改写本的影响
    7.4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研究的启示
        7.4.1 古典名着改写的原则
        7.4.2 在阅读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引言
    8.2 研究发现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国演义》原着与改写本的部分语料
    附录2 英汉人名对照表
    附录3 英汉术语对照表

(2)《三国演义》文化传播历程及产业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三国演义》文化传播历程及文化场域的形成
    第一节 《三国演义》文化历时性传播过程梳理
        一、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传播
        二、20世纪以来的《三国演义》传播
    第二节 《三国演义》文化场域的形成
        一、《三国演义》文化场域的媒介开发
        二、《三国演义》文化场域的受众需求
        三、《三国演义》文化场域的海外传播
        四、文本的吸引力——以战争与人物解读为核心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从文本内容的吸引力看《三国演义》产业化的核心
        二、从传承时空的影响看《三国演义》产业化的基础
        三、从受众喜爱的程度看《三国演义》的产业化市场前景
第二章 《三国演义》文本价值的多元性与可接受性
    第一节 《三国演义》表现主题的丰富性
        一、“尊刘抑曹”:反映人民愿望和要求
        二、“道义”说:天意不可违
        三、“忠义”说: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四、“人才”说:彰显知识与人才
        五、“悲剧”说:揭露封建历史事实
    第二节 《三国演义》叙事艺术的巧妙性
        一、“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艺术结构
        二、“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战争描写
        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语言叙述
    第三节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性
        一、艺术真实性:活现人物形象
        二、性格复杂性:凸显矛盾对立
        三、典型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第三章 《三国演义》的文化产业化现状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文化产业化成就
        一、《三国演义》的图书出版产业:从评点刊本到出版融合
        二、《三国演义》的影视产业:由戏剧影视到影视经典
        三、《三国演义》的动漫游戏产业:持续发力的朝阳产业
        四、《三国演义》的文化旅游产业:在产业链中协同发展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文化产业化不足
        一、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原着内涵消解
        二、受众个性化需求与媒介技术发展不匹配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不平衡
第四章 《三国演义》的文化产业化未来路径
    第一节 《三国演义》内容生产方面
        一、遵循原着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提升内容改编质量,满足当下时代消费语境
    第二节 《三国演义》媒介平台建构方面
        一、针对性开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做到“受众”全覆盖
        二、加大媒介融合力度,满足当下“受众”多方位需求
    第三节 《三国演义》跨文化传播方面
        一、铸炼跨文化话语,助力“走出去”战略
        二、建构网络与社交媒体环境下的跨文化传播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明前文学作品“三国”故事与《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第一节 明前文学作品“三国”故事中的死亡叙事概述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第二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上)
    第一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点
    第二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时序
    第三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空间
    第四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奏
第三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下)
    第一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视角
    第二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手法
    第三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语言
第四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死亡叙事的正统观念
    第二节 死亡叙事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三国演义》中的否定性应答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相关研究综述
        0.2.1 应答语的界定演变
        0.2.2 《三国演义》的研究概况
        0.2.3 关于否定表达的研究现状
        0.2.4 否定性应答语的界定
    0.3 主要研究对象
    0.4 研究方法及文献说明
        0.4.1 主要研究方法
        0.4.2 文献说明
第1章 “不”类否定性应答语
    1.1 含一个标记“不”的单句形式
    1.2 含“不”的复句、句群形式
        1.2.1 “不”形式描写
        1.2.2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1.2.3 其他部分的否定
    1.3 标记“不”的多重使用
    1.4 “不”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1.5 小结
第2章 “非”类否定性应答语
    2.1 含一个标记“非”的单句形式
    2.2 含“非”的句群、复句形式
        2.2.1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2.2.2 其他部分的否定
    2.3 标记“非”的多重使用
    2.4 “非”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2.5 小结
第3章 “未”类否定性应答语
    3.1 含一个标记“未”的单句形式
    3.2 含“未”的复句、句群形式
        3.2.1 “未”的结构形式
        3.2.2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3.2.3 其他部分的否定
    3.3 标记“未”的多重使用
    3.4 “未”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3.5 小结
第4章 “无”类否定性应答语
    4.1 含一个标记“无”的单句形式
    4.2 含“无”的复句、句群形式
        4.2.1 当“无”为动词时
        4.2.2 当“无”为否定副词时
        4.2.3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4.2.4 其他部分的否定
    4.3 标记“无”的多重使用
    4.4 “无”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标记的综合使用
    5.1 标记的联用
    5.2 句间关系表否定
    5.3 利用格式表否定
    5.4 不同标记的分别否定
        5.4.1 针对不用语义内容进行否定
        5.4.2 针对同一语义内容进行否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形象与论辩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论辩传统与《三国演义》论辩活动
    第一节 “论辩”与“辩士”概念的界定
        一、“辩”之意义考释
        二、“论辩”与“辩士”之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论辩传统
        一、“论辩”及论辩理论
        二、着名的论辩活动
    第三节 《三国演义》论辩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在政治方面的论辩
        二、在军事方面的论辩
        三、在外交方面的论辩
第二章 《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形象
    第一节 知言善辩、智谋过人的谋士
        一、深谋远虑的荀彧
        二、思虑周全的郭嘉
        三、多谋而见弃的沮授与田丰
    第二节 辩若悬河、不辱使命的使者
        一、不卑不亢的赵咨
        二、镇定从容的邓芝
        三、虽败犹荣的诸葛瑾
    第三节 利口辩给、口才了得的儒将
        一、巧舌如簧的诸葛亮
        二、随机应变的张辽
        三、心诚口拙的鲁肃
第三章 《三国演义》中的论辩艺术
    第一节 论辩的逻辑技巧
        一、透辟分析,对比利弊
        二、委婉曲折,迂回说理
        三、针锋相对,直击要害
    第二节 论辩的语言技巧
        一、巧问制敌
        二、引言证理
        三、铺排助势
    第三节 论辩的心理技巧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洞察心理因势利导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入
        一、《三国演义》传入北美的时间及其途径
        二、《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方式和反响
    第二节 北美的《三国演义》英译本
        一、《三国演义》早期英译本的形成
        二、20 世纪《三国演义》英译本的发展和传播
    第三节 《三国演义》在北美的研究概况
        一、夏志清的《三国演义》研究
        二、浦安迪的“四大奇书”研究
        三、陆大伟的《三国演义》研究
        四、金葆莉、董保中的《〈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五、北美其他学者的《三国演义》研究
第二章 北美《三国演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视角
    第一节 叙事之道
        一、提炼多重文体结构
        二、梳理叙事文体“纹理”
        三、揭示多种修辞技巧
        四、运用多种叙事艺术技巧
    第二节“奇书”视角
        一、“文人小说”与“奇书”文体
        二、“反讽”叙事原则
    第三节 文化诠释
        一、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价值观
        二、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历史
第三章 北美《三国演义》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启示
    第一节 北美《三国演义》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研究的方法
        二、以文本为中心
        三、文化学的解读模式
    第二节 北美《三国演义》研究的启示
        一、加强跨文化研究,开阔研究视野
        二、理论和方法并重,提升研究水平
        三、立足文本,回归文学本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题立意
    第二节 资料来源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三国戏与川剧三国戏
    第一节 三国戏概念
        一、以三国故事为题材
        二、以小说内容为题材
    第二节 川剧三国戏的形成原因
        一、巴蜀历史文化的影响
        二、地方游民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三国戏在巴蜀地区的分布及特点
        一、“四条河道”的演剧声腔及特点
        二、川剧三国戏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 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复制关系
    第一节 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的移用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一致
    第三节 文本语言的复制
第三章 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改制关系
    第一节 故事情节的差异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变化
    第三节 剧目语言的通俗化、地方化
第四章 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创制关系
    第一节 故事情节的新创
    第二节 剧中人物的新设
    第三节 矛盾冲突的创设
第五章 川剧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发展
    第一节 思想倾向的延伸与突出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集中与再塑
附录1 :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复制关系
附录2 :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改制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三国演义》与占星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演义》与占星术的研究现状
    (二)《三国演义》与占星术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三国演义》中的占星术及其分类
    (一)占星术释义
    (二)《三国演义》中的占星术
    (三)《三国演义》中占星术的分类
二 《三国演义》及相关文献中的占星术内容比较
    (一)嘉靖本与毛本占星术的对比
    (二)《三国演义》中占星术取材史籍的实与虚
    (三)《三国演义》中占星术与其他文献
三 《三国演义》中出现占星术的原因分析
    (一)占星术与先秦典籍的融合
    (二)三国时期占星术的时代风貌——真实再现历史的需要
    (三)元明之际占星术的文化背景
    (四)占星术——受众群体的集体选择
四 《三国演义》中占星术内容的叙事功能探讨
    (一)暗合小说结构
    (二)推动故事情节
    (三)塑造人物形象
    (四)突出天命主题
五 《三国演义》与占星术研究的拓展和启示
    (一)“天命所归”——占星术视角下的三国正统观
        1.陈寿《三国志》及裴注对于占星术的处理
        2.习凿齿、司马光、朱熹的三国正统观
        3.毛本《三国演义》对于占星术的处理
        4.占星术视角下三国正统观的反思
    (二)占星术与士大夫、市民阶层的关系
        1.“天人之际”——占星术与士大夫阶层的使命
        2.“趋吉避凶”——占星术与市民阶层的日常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李福清关羽论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绪论
    第一节、国内李福清研究现状
    第二节、李福清关羽研究述评
    第三节、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福清对关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关羽传说文献的搜集
    第二节、历代关羽图像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图像、符号与史料的结合
第二章 李福清关羽形象研究的历时性和多元化
    第一节、关羽形象的历时性研究
    第二节、关羽形象研究的多元化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 李福清关羽研究中“母题”的提出
    第一节、李福清的母题观
    第二节、李福清对关羽母题的发现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D]. 郭笑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三国演义》文化传播历程及产业化路径[D]. 陈福.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3]《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D]. 刘梦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三国演义》中的否定性应答语研究[D]. 周雅.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三国演义》中的辩士形象与论辩艺术[D]. 罗晓芳. 陕西理工大学, 2018(07)
  • [6]《三国演义》在北美的传播与研究[D]. 吴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18(07)
  • [7]川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研究[D]. 刘英.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8]“沈本《三国》”是怎样成就的?[J]. 沈伯俊.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7(01)
  • [9]《三国演义》与占星术研究[D]. 李文智.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10]李福清关羽论着研究[D]. 何觉明.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三国演义》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